收藏 分享(赏)

【创新设计】高一语文粤教版必修4第19课谏太宗十思疏学案1.doc

上传人:马心欣 文档编号:21519732 上传时间:2023-11-28 格式:DOC 页数:17 大小:836.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创新设计】高一语文粤教版必修4第19课谏太宗十思疏学案1.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创新设计】高一语文粤教版必修4第19课谏太宗十思疏学案1.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创新设计】高一语文粤教版必修4第19课谏太宗十思疏学案1.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亲,该文档总共17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兼听则明,偏信则暗。古代大臣伴君如伴虎,因为忠臣批“龙鳞”、逆“圣听”、讽谏时政事时常会遭致杀身灭门之祸。比干挖心、屈原放逐就是千古明证与教训。然而,唐代谏臣魏征一生上疏言事200多次,非但没有招来杀身之祸,相反却得到了唐太宗的称赞,并说“公之所谏,朕闻过矣。当置之几案,奉为座右铭”。千古传诵的谏太宗十思疏中到底论述了哪些问题,让唐太宗对魏征如此器重?学会倾听有人说“鲜花最美,因为它鲜艳”,有人说“雨露最美,因为它滋润”,有人说“太阳最美,因为它温暖”,而我说“倾听最美,因为它染艳了心灵,滋润了身躯,温暖了世界”。生活中学会倾听,必将受益无穷。在讲台上,在人流中,在小巷的深处,在高楼的阳台上,

2、在奔驰的列车上,在温馨的小家里,只要你愿意,随时随地都可以倾听。倾听让我们回味一生的声音,倾听街头那个修鞋的老人阐述他对过日子精辟的看法,倾听一个重病患者坦然面对生命的表白,倾听那个屡遭磨难又屡次站起的男人的悲壮历程,倾听那个成功人士掷地有声的慷慨陈词,倾听那些用汗水智慧浸泡出的辉煌往事,倾听那些用热血顿作潮涌的感人情节。倾听那一串串鲜活的故事,倾听那一个个真实的足音,我们就会明白:平淡的日子真的很精彩,平凡的生命真的很美丽,人生就应该多姿多彩,如诗如画。微感言:1居安思危,戒奢以俭。魏征2尔无面从,退而后言。魏征3爱而知其恶,憎而知其善。魏征4荣辱之责,在乎己而不在乎人。魏征5君,舟也;民,

3、水也。水能载舟,亦能覆舟。魏征6傲不可长,欲不可纵,乐不可极,志不可满。魏征一、作者视窗敢于“犯颜直谏”的一代良臣魏征魏征是唐代伟大的政治家、思想家和历史学家,以“犯颜直谏”而闻名千古。他“上不负时主,下不阿权贵,中不侈亲戚,外不为朋党,不以逢时改节,不以图位卖忠”的精神,千古流传直到今。魏征敢于犯颜直谏,即使太宗在大怒之际,他也从不退让,致使太宗对他也会产生敬畏之心。一次,太宗意欲去秦岭山中打猎,行装都已准备停当,却迟迟未能成行。后来,魏征问及此事,太宗笑着答道:“当初确有这个想法,但害怕你又要直言进谏,所以很快又打消了这个念头。”贞观七年(633),中牟县丞皇甫德参向太宗上书说:“修建洛阳

4、宫,劳弊百姓;收取地租,数量太多;妇女喜梳高髻,宫中所化。”太宗接书大怒,对宰相们说:“德参想让国家不役一人,不收地租,富人无发,才符合他的心意。”欲治皇甫德参诽谤之罪。魏征谏道:“自古上书不偏激,不能触动人主之心。所谓狂夫之言,圣人择善而从。请陛下思之。”太宗觉得魏征说得有理,不仅没有治皇甫德参的罪,还提升他为监察御史。贞观十六年(642),魏征染病卧床,唐太宗派遣官吏探视得知,魏征一生节俭,家无正寝。太宗立即下令把为自己修建小殿的材料,全部用来为魏征营构大屋。不久,魏征病逝家中。太宗亲临吊唁,痛哭失声,叹曰:“夫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知得失。我常保此三镜

5、,以防己过。今魏征殂逝,遂亡一镜矣!”【注】魏征(580643),字玄成,巨鹿曲阳(今河北晋县)人,唐代文学家、政治家、史学家。曾任谏议大夫、左光禄大夫,封郑国公,以直言敢谏著称。曾主持隋书、群书治要的编撰工作。隋书的序论及梁书、晋书、陈书、齐书的总论,皆出于其手。唐贞观十一年(637)上谏太宗十思疏,十三年上十渐不克终疏。旧唐书经籍志和新唐书艺文志都著录魏征集20卷,已散佚。二、写作背景谏太宗十思疏是魏征在贞观十一年(637)写给唐太宗的奏疏。其中心要旨是陈述如何接受强隋遽亡的历史教训,“居安思危,戒奢以俭”、“积其德义”,以巩固新兴的唐帝国的统治。之所以选择这一时机,是有其背景的。唐太宗李

6、世民在战乱时代,跟随父亲南征北战,勇武过人,生活俭朴,礼贤下士,很是奋发有为。但当他继承了帝位之后,逐渐改变了勤俭的作风,因此魏征写作此文,劝太宗“鉴彼之所亡,念我之所以保”,励精政道,巩固统冶。太宗看后感到很惭愧,表示从谏改过。这篇文章也被太宗置于案头,奉为座右铭。其文风影响到宋代欧阳修、苏轼。三、基础梳理1字音识记(1)浚源()(2)塞源()(3)载舟()(4)壅蔽() (5)谬赏()2识记文言实词和虚词(1)通假字恩所加则思无因喜以谬赏(2)一词多义安信求(3)虚词归纳以而四、文白对译上李世民之名讳而写作“人”。怨:怨恨。载舟覆舟:语出荀子王制:“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水则载舟,水则

7、覆舟。”(自己)喜好的东西。作:兴作,建筑。冲:虚。牧:约束。满溢:容器中水满则溢出。指骄傲自满,听不进别人意见。下:居之下。盘游:打猎取乐。三驱:据说古代圣贤之君在打猎布网时只拦住三面而有意网开一面,从而体现圣人的“好生之仁”。一、文本助读本文是魏征给唐太宗的一篇奏疏。作者以政治家特有的敏锐眼力抓住了唐太宗“忘本”(即忘记“以民为本”)、“忘危”(即忘记隋亡的教训)的根本问题,针锋相对地提出“十思”,阐明了要“居安思危,戒奢以俭”的道理。【结构图示】二、小组合作【重点词句梳理】1词类活用(1)必固其根本()(2)则思知止以安人()(3)弘兹九德()(4)何必劳神苦思()(5)则思正身以黜恶(

8、)(6)则思虚心以纳下()(7)欲流之远者()(8)则思江海而下百川()(9)人君当神器之重()(10)居域中之大()(11)想谗邪()(12)不念于居安思危()(13)择善而从之()(14)诚能见可欲()(15)简能而任之()(16)貌恭而不心服()(17)乐盘游()2古今异义(1)必固其根本古义:今义:事物的根源或最重要的部分;主要的,重要的(2)纵情以傲物古义:今义:尽情(3)三驱以为度古义:今义:认为(4)则思虚心以纳下古义:今义:不自以为是,能够接受别人意见(5)何必劳神苦思古义:今义:用反问的语气表示不必3特殊句式(1)斯亦伐根以求木茂,塞源而欲流长者也()(2)戒奢以俭()(3)

9、虽董之以严刑,振之以威怒()4翻译句子(1)人君当神器之重,居域中之大,将崇极天之峻,永保无疆之休。不念于居安思危,戒奢以俭,德不处其厚,情不胜其欲,斯亦伐根以求木茂,塞源而欲流长者也。译文:(2)虽董之以严刑,振之以威怒,终苟免而不怀仁,貌恭而不心服。怨不在大,可畏唯人;载舟覆舟,所宜深慎。译文:(3)君人者,诚能见可欲则思知足以自戒,将有作则思知止以安人,念高危则思谦冲而自牧,惧满溢则思江海而下百川。译文:三、师生探究1作者所提“十思”的核心内容是什么?“十思”各有什么侧重?核心具体内容侧重点2.“十思”大致说了哪几方面的内容,它们共同说明了一个什么观点?作者认为做到“十思”有什么好处?答

10、:3作者在第1段为什么不开宗明义直接提出论点,而要从设喻入手呢?答:4作者在第2段中是怎样剖析“凡百元首,承天景命有善始者实繁,能克终者盖寡”这一历史现象的?这一段与上下文有什么联系?答:一、阅读延伸谏逐客书李斯秦宗室大臣皆言秦王曰:“诸侯人来事秦者,大抵为其主游间秦于耳,请一切逐客。”李斯议亦在逐中。斯乃上书曰:“臣闻吏议逐客,窃以为过。昔穆公求士,西取由余于戎,东得百里奚于宛,迎蹇叔于宋,来丕豹、公孙支于晋。此五子者,不产于秦,而穆公用之,并国二十,遂霸西戎。孝公用商鞅之法,移风易俗,民以殷盛,国以富强,百姓乐用,诸侯亲服,获楚魏之师,举地千里,至今治强。惠王用张仪之计,拔三川之地,西并巴

11、、蜀,北收上郡,南取汉中,包九夷,制鄢、郢,东据成皋之险,割膏腴之壤,遂散六国之从,使之西面事秦,功施到今。昭王得范雎,废穰侯,逐华阳,强公室,杜私门,蚕食诸侯,使秦成帝业。此四君者,皆以客之功。由此观之,客何负于秦哉!向使四君却客而不内,疏士而不用,是使国无富利之实,而秦无强大之名也。“今陛下致昆山之玉,有随和之宝,垂明月之珠,服太阿之剑,乘纤离之马,建翠凤之旗,树灵鼍之鼓。此数宝者,秦不生一焉,而陛下说之,何也?必秦国之所生然后可,则是夜光之璧不饰朝廷,犀象之器不为玩好,郑、卫之女不充后宫,而骏良不实外厩,江南金锡不为用,西蜀丹青不为采。所以饰后宫、充下陈,娱心意、悦耳目者,必出于秦然后可

12、,则是宛珠之簪、傅玑之珥、阿缟之衣、锦绣之饰,不进于前。而随俗雅化、佳冶窈窕赵女不立于侧也。夫击瓮叩缶、弹筝搏髀,而歌呼呜呜快耳目者,真秦之声也;郑、卫桑间、韶虞、武象者,异国之乐也。今弃击瓮叩缶而就郑、卫,退弹筝而取韶虞,若是者何也?快意当前,适观而已矣。今取人则不然:不问可否,不论曲直,非秦者去,为客者逐。然则是所重者在乎色、乐、珠、玉,而所轻者在乎人民也。此非所以跨海内、制诸侯之术也。“臣闻地广者粟多,国大者人众,兵强者士勇。是以泰山不让土壤,故能成其大;河海不择细流,故能就其深;王者不却众庶,故能明其德。是以地无四方,民无异国,四时充美,鬼神降福,此五帝、三王之所以无敌也。今乃弃黔首以

13、资敌国,却宾客以业诸侯,使天下之士退而不敢西向,裹足不入秦。此所谓藉寇兵而赍盗粮者也。“夫物不产于秦,可宝者多;士不产于秦,而愿忠者众。今逐客以资敌国,损民以益仇,内自虚而外树怨于诸侯,求国之无危,不可得也。”秦王乃除逐客之令,复李斯官。【参考译文】秦国的宗室大臣都对秦王说:“从各诸侯国来服务于秦国的人,大都是为他们的君主游说和离间秦国的,请把外来的客卿一律驱逐出境。”李斯也在计划驱逐之中。李斯于是上书秦王说:“臣听说官吏们在计议驱逐客卿,我私下认为这是错误的。从前穆公访求贤士,从西方的戎争取由余,从东方的宛得到百里奚,从宋国迎来蹇叔,从晋国招致丕豹、公孙支。这五位先生,不出生在秦国,而穆公任

14、用他们,兼并了二十个小国,终于称霸西戎地区。孝公采用商鞅的新法,转移风气,改变习俗,人民因而殷实兴旺,国家富强,百姓乐于听从,诸侯都来亲附听命,战胜楚国、魏国的军队,收取土地上千里,至今政治安定,国力强盛。惠王采用张仪的计策,攻占三川地区,向西吞并巴、蜀,北收上郡,南取汉中,囊括九夷,控制鄢、郢,东据成皋之险,割取别国肥沃的土地,于是拆散六国的合纵联盟,迫使他们向西侍奉秦国,功业一直延续至今。昭王得范雎,废穰侯,驱逐华阳君,加强王室地位,遏制贵族势力,一步步吞食诸侯各国,使秦国成就了帝王的事业。这四位君王,都是依靠客卿的功劳。从上述事实看,客卿有什么对不起秦国的地方呢?假使当初四位君王拒绝客卿

15、而不接纳,疏远贤士而不任用,那就会使国家没有雄厚富裕的实力,而秦国也就没有强盛的威名了。“如今,陛下得到昆山的美玉,占有随侯珠、和氏璧,悬挂明月珠,佩带太阿剑,乘骑纤离马,竖立翠凤旗,陈设灵鼍鼓。这几样珍品宝物,没有一件出产于秦国,而陛下却喜爱它们,为什么呢?如果必须秦国出产的然后才可以使用,那么,夜光之璧就不会装饰在您的朝廷,犀角象牙制成的器物就不会为您所赏玩,郑、卫的美女就不会充满您的后宫,骏马就不会养在您的外厩,江南的金锡就不会为您所利用,西蜀的颜料就不会为您添光彩。您所用来装饰后宫、充满下堂、赏心悦目的,必须出产于秦国然后才可采用,那么,那些镶嵌宛珠的簪子、缀满小珠的耳环、东阿白绢做的

16、衣服、锦缎绣成的饰物就不可能呈献在您面前。而那些随着社会风尚扮装雅致、艳丽优美的赵国美女,就不会侍立在您身旁了。敲瓮击缶,弹筝拍腿,呜呜呀呀地唱歌以开心悦目的,那才是真正的秦国音乐呢;郑、卫桑间的新调,韶虞、武象的古曲,都是别国的音乐。如今,放弃敲瓮击缶而听郑、卫之音,停止弹筝拍腿而取韶虞之乐,像这样做是为什么呢?还不是为了心情愉快,看得舒服罢了。如今用人却不这样:不问可行还是不行,不分有理还是无理,不属于秦国的人都离开,凡是外来的客卿都驱逐。这样做只能说明您所重视的在于女色、音乐、珠宝、美玉,而所轻视的却在于人才。这可不是用来统一天下、制服诸侯的政策啊! “臣听说,土地广阔,粮食就充足;国家

17、强大,人口就众多;武器精良,士兵就勇敢。因此,泰山不舍弃任何土壤,所以能那样高大;河海不排斥任何细流,所以能那样深广;帝王不拒绝任何臣民,所以能显示他们的恩德。因此,土地不论东西南北,民众不问哪个国家,四季都很美好,鬼神都来降福,这就是五帝三王之所以无敌于天下的原因。如今竟然抛弃百姓去资助敌对国家,排斥客卿以成就其他诸侯,使天下的贤士退缩而不敢向西方来,停步而不愿进入秦国。这可就是供给敌人武器,送给强盗粮食啊!“东西不出产于秦国,然而值得珍贵的很多;贤士不出生于秦国,然而愿意效忠者不少。如今,驱逐客卿以资助敌国,损害民众而有利仇人,对内削弱自己,对外结怨诸侯,而想求得国家没有危险,是不可能的啊

18、!”秦王于是废除逐客令,恢复了李斯的官职。【赏析】谏逐客书是李斯劝谏秦王取消逐客令而上的一本奏章,写于秦王政十年(前237)。本文力陈客卿在历史上对秦国发展所起的重大作用,论述了逐客之误,指出要使国家富强,就决不能逐客。作者旗帜鲜明,以事实为依据,慷慨陈辞,气势不凡,富于说服力。文章情文并茂,音调铿锵,既排比铺张,有战国纵横辞说之风;又修饰整齐,与汉初散体赋相近。它还是一篇趋向骈偶化的政论文,清李兆洛骈体文钞称之为“骈体初祖”。二、写法迁移援引事例,论据充足作者在论证自己的观点时,引用古圣先贤的话,援举故事事例来说明自己的意思。如“善始、克终”出自诗经大雅“靡不有初,鲜克有终”;“鸣琴垂拱,不

19、言而化”出自尚书武成“垂拱而天下治”;同时暗用引文的还有“怨不在大,可畏唯人”、“思知足以自戒”、“思知止以安人”、“思谦冲而自牧”等,显得简明含蓄又富有启发性。【我来练笔】请以“自卑自负自强”为话题,写一段文字阐述你的观点。要求运用例证法。200字左右。答:问题生成带着更多的问题而非答案去学习通过合作探究,你还想解决哪些问题?请写下你的新问题,或与同学、老师交流,或在课后自己独立解决。提醒:完成作业分层训练答案精析19谏太宗十思疏自主积累1(1)jn(2)s(3)zi(4)yn(5)mi2(1)通“毋”,不要(2)形容词,安定/疑问代词,怎么/疑问代词,哪里/动词,养,奉养/动词,安置,安放

20、形容词,诚实/动词,信任/名词,信用/动词,相信/副词,随意动词,追求/动词,探求/动词,请求/动词,索求/名词,需求,需要(3)连词,表转折/连词,表修饰/连词,表并列/连词,表承接/连词,表目的,用来/介词,把/介词,用连词,表转折/连词,表因果/连词,表承接/连词,表并列合作探究二、1(1)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牢固(2)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安宁(3)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光大(4)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疲劳(5)正,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端正。恶,形容词作名词,奸恶的小人(6)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虚(7)形容词作动词,流得很远(8)方位名词作动词,居于之下(9)形容词作名词,重要位置(10)形

21、容词作名词,重大的地位(11)形容词作名词,不正派的人(12)形容词作名词,安定的情况;危险的情况(13)形容词作名词,好的意见(14)动词作名词,喜好的东西(15)形容词作名词,有才能的人(16)名词作状语,在表面上;从内心里(17)动词的意动用法,以为乐2(1)树根(2)放纵性情,含贬义(3)以(之)为,把当作(4)使心虚(5)何:表示疑问,为什么。必:副词,一定3(1)判断句(2)状语后置句(3)状语后置句4(1)国君处于皇帝的重要位置,据有天地间重大的地位,就要推崇皇权的高峻,永远保持政权和平美好。不考虑在安逸的环境中想着危难,戒奢侈,行节俭,道德不能保持宽厚,性情不能克服欲望,这也(

22、如同)是挖断树根来求得树木茂盛,堵塞源泉而想要泉水流远啊。(2)即使用严酷的刑罚来督责(人们),用威风怒气来震慑(人们),最终(臣民)只求苟且免于刑罚但不怀念感激国君的仁德,表面上恭敬而在内心却不服气。(臣民)对国君的怨恨不在于大小,可怕的只是百姓;(他们像水一样)能够负载船只,也能颠覆船只,这是应当深切谨慎的。(3)做国君的人,如果真的能够做到一见到能引起(自己)喜欢的东西就要想到用知足来自我克制;将要兴建某建筑物就要想到适可而止来使百姓安宁;想到帝位高高在上就要想到要谦虚并加强自我修养;害怕骄傲自满就想到要像江海处于众多河流的下游。三、1.核心具体内容侧重点正己安人思知足思知止思谦冲思容纳

23、思节制思敬终思纳谏思正身思恩赏思刑罚戒奢侈戒骄傲戒纵欲戒轻信戒不公2.(1)“十思”大致包括以下几方面的内容:在生活上,应该知足知止,游乐有度;在修养上,应该谦冲自牧,慎始敬终;在用人上,应该虚心纳下,正身黜恶;在执法上,应该赏罚分明,不徇私情。这“十思”概括起来说,就是作者在第一段里所说的“积其德义”、“居安思危,戒奢以俭”。(2)作者认为,国君倘能做到“十思”,发扬好的品德,就会出现“鸣琴垂拱,不言而化”的政治局面。到那时,“何必劳神苦思,代下司职,役聪明之耳目,亏无为之大道哉”,换句话说,国君善于“用思”,就可以“无思”,国君不用自己操劳,天下就可以治理好。这样的境界无疑是令人神往的。作

24、者这样说,无非是希望唐太宗采纳自己的意见,“居安思危”,使唐王朝能够长治久安。3(1)因为作者要论述的是治国安民的根本大计,而进谏的对象又是国君。从流水、树木这些生活中常见的现象入手说理,就显得亲切、生动,容易为人君所接受。(2)要木茂就必须“固其根本”,要流长就必须“浚其泉源”,这都是生活中的常识。通过类比,推出要“国治”必须“德厚”,就很有论辩力量。在这基础上,作者进一步以“不念于居安思危,戒奢以俭”比作“伐根”、“塞源”,这样,不居安思危的危害性不言自明,而作者的观点也就鲜明地表露出来了。4(1)作者首先提出历代帝王始繁终寡这一历史现象,然后分析这些帝王在取江山与守江山两个时期的不同表现

25、,突出他们往往都有这样的通病:“在殷忧必竭诚以待下,既得志则纵情以傲物。”这之后,作者针对现实,扣住“纵情以傲物”加以发挥。“傲物则骨肉为行路”,到了这种地步,那么,即便用严酷的刑罚来监督,用严厉的声势来吓唬,人们也不会心服。一旦民怨迭生,则社稷也将为之倾覆。(2)作者剖析这一历史现象的目的正在于进一步揭示不居安思危的危害,将第1段所论述的道理具体化。通过这两段论证居安思危之重要,不这样做的危害已经讲得十分透彻。这就自然产生一个问题:到底怎样才算居安思危呢?这时进而提出“十思”的具体建议,就显得顺理成章了。文本拓展二、(示例)自卑像根受潮的火柴,难以将希望之火点燃;自负像个可怕的陷阱,一旦身陷其中即难以自拔;唯有自信自强,才能扬起生活的风帆。我国宋朝的文豪苏洵,几次赶考都名落孙山,一些人更是对他冷嘲热讽,但他没有灰心,而是闭门苦读,终于因散文有极高的造诣而名列唐宋八大家;举世闻名的音乐家贝多芬,30岁就耳聋,他没有屈服于命运的安排,在听不见声音的情况下,创造了大量优秀作品,并谱写出时代的最强音“扼住生命的咽喉”;居里夫人,这位伟大的科学家,作为镭的发现者,荣获诺贝尔化学奖,耀眼荣誉没有使她陶醉,她仍如从前一样孜孜不倦地工作,成为获得这一殊荣的唯一女性。这些伟人之所以能够取得成功,是因为他们在挫折面前毫不自卑,在成就面前毫不自负,始终有自强不息的精神。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其他相关文档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