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发达及发展中国家城镇化发展的一般规律城镇化是人口转移、产业升级和社会转型在时空中融合互动的过程。随着我国从国家层面提出新型城镇化战略,学术界开始对新型城镇化进行大量研究,剖析新型城镇化的内涵、产业与人口的配置、城市规划及生态保障等机制设计,以及新型城镇化与工业化、信息化的协同性及相应的交通、公共服务设施建设等关键问题;也有学者致力于国外城镇化发展经验的研究,主要针对可能出现的经济和社会危机提出规避策略,且大多只对某些国家进行分析,而没有从全局视角对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进行综合评判。地理学家诺瑟姆于 1979 年将多数国家城镇化路径概括为S曲线,城镇化率 30%和70%拐点间的阶段是城镇化快速发
2、展期。这一理论对于解释城镇化初步完成阶段的增长规律较为适用,但对 20 世纪80 年代以来的再城镇化发展以及发展中国家在新历史时期的城镇化历程难以作出有效解释。鉴于此,这里尝试从产业发展和消费需求的角度阐释影响城镇化发展的拉力、推力机理,同时引入城市底层人群的生存问题和城市生态环境问题等阻力因素,综合分析影响城镇化发展的一般规律,由此辨析我国继续推进城镇化的政策着力点,为适应自身社会制度、资源禀赋、文化背景的新型城镇化推进策略提供镜鉴。一、发达国家城镇化代表性模式发达国家城镇化发展典型代表有英国、美国、法国、德国和日本。总体来看,除日本外,欧美国家的城镇化历程均较为清晰地呈现出相似的起步期-快
3、速增长期-稳定期(增长停滞期)-再增长期脉络,体现为中心集中型城市化-郊区城市化-逆城市化-再城镇化的四阶段划分(见表 1,下页)。以城镇化历程最完整、出现问题和解决路径较为全面和典型的英国为代表,发达国家城镇化的兴起大都源于工业革命的自发条件,大量劳动力脱离封建制土地束缚而投入工业生产,资本快速积累;随后,工业区及其配套的生活、商服设施逐渐成型并发挥规模效应,城镇发展加速。在快速发展过程中,由于竞争加剧和政府干预不及时,城市扩张需求逐渐超出城市的自然承载力,城市病加剧;而乡村地区发展滞后、发展空间广阔导致逆城市化的产生。随着中心城市的疏散和周边小城镇的增长,加之交通条件和信息技术的发展,城市
4、功能逐步实现了扩散,最终形成大、中、小城镇分级发展格局。城镇化发展的后起之秀美国自 19 世纪中期开启城镇化,到 1920 年城镇化率达50%,但是到20 世纪70 年代,中心城市财政危机、失业、种族骚乱、贫困等问题开始出现并逐渐恶化,郊外中小城镇得以迅速崛起。到 20 世纪90 年代,大批新的城市中心在新兴高科技行业以及国防工业的支撑下迅速扩张,一些老工业城市针对旧城衰落采取诸多振兴对策,部分城市如纽约通过现代服务业的发展或旧城的再开发,吸引中产阶级从郊区回迁中心城区,使中心城区经济重新焕发生机。 1998 年,城镇化率达 77%,成为一个大都市区化国家。法国和德国的城镇化历程虽然受到二战等
5、外部条件干扰,但总体路径依然可被抽象为与英美相似的脉络。日本的情况较为特殊,由于人口-资源矛盾相较于欧美国家更为突出,虽然政府采取了一系列大都市疏散政策,但巨型城市集群拥挤依然长期不能得到改善,逆城镇化现象仅在 90 年代后期的经济危机中才略微显现;随着2003 年后经济逐渐复苏,城镇人口又逐渐开始回升。二、发展中国家城镇化代表性模式与发达国家源于工业化的城镇化不同,发展中国家城镇化主要源于经济发展不均衡所带来的大量人口跨区域迁移,其城镇化总体特点为自由市场下的大城市优先发展。大批农民因失地或贫困涌进城市,城镇化快速推进而无产业支撑,导致发展失控,贫民窟涌现并广泛分布于城市的各个区域,城市环境
6、和治安恶化,总体消费能力受到严重制约,即便后期城镇人口继续增长带来城市化率浮高,但其城镇的实际发展水平和居民的生活水平始终徘徊在低位。总体上呈现出萌芽发育期-快速成长期-增长停滞期的阶段划分(见表 2),代表性国家有巴西和印度。究其原因,在于这些国家城镇化大都起步于原殖民地或半殖民地、半封建统治下遗留的城市基础,由于城乡开发程度和居住条件差异过大,导致大量人口短期内迅速涌入城市寻找工作机会。然而,早期城市产业结构较为单一、发展失衡,对于就业的吸纳能力有限,城市消费需求增长乏力,导致城市阶级分化加剧,城镇逐渐失去对于外来资本的吸引力,现代产业发展受到影响,进一步消弱了消费需求,形成恶性循环。印度
7、的城镇化水平在 1920 年之前长期徘徊于 10%左右,后来虽然有所增长,但是由于印度由自由市场调节,加上较低的经济发展水平难以对城镇化发展形成支撑,城镇化速度较为缓慢,城市体系发育不良,大量农村人口涌向大城市,大城市病加剧,虽有少量农村人口随着城镇生产和生活环境的逐步恶化而回流,但并未出现显着的逆城市化现象。三、城镇化发展的一般规律(一)城镇化发展的四维分析模型各国城镇化进程中的起步-加速-增长放缓三个阶段基本可以用S曲线理论进行解释,但该理论无法解释 20 世纪80 年代后期出现的逆城镇化和再城镇化现象。为此,沿着诺瑟姆概括城镇化发展规律的基本思路,建立下述模型,用以阐释城镇化历程中相关驱动因素的相互作用和结果,假设:(1)D 和d 分别代表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城镇化发展趋势;(2)回归到经济学的基础分析范式,从城镇发展的社会产品总供需角度解释城镇化趋势;(3)城镇发展所需的社会产品总供给由工业化、信息化发展水平等因素决定,可概括为城镇产业发展水平;而社会产品总需求(消费需求)则主要由城镇人口的集聚和增长所决定。基于以上假设,建立四维分析模型:图一(1)、(2)、(3)、(4)(见下页)分别代表发达国家D 和发展中国家d 在城镇化过程中的产业发展水平、城镇化总体发展水平、城镇社会产品的总供给与总需求均衡结果以及城镇人口增长率水平的运动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