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语文:2.6逍遥游学案4新人教版必修5.doc

上传人:马心欣 文档编号:21500501 上传时间:2023-11-28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12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语文:2.6逍遥游学案4新人教版必修5.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语文:2.6逍遥游学案4新人教版必修5.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语文:2.6逍遥游学案4新人教版必修5.doc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亲,该文档总共7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逍遥游(节选)从容说课本文是庄子的代表篇目之一,充满奇特的想像和浪漫的色彩,寓说理于寓言和生动的比喻中,形成独特的风格。“逍遥游”也是庄子哲学思想的一个重要方面。全篇一再阐述无所依凭的主张,追求精神世界的绝对自由。在庄子的眼里,客观现实中的一事一物,包括人类本身都是对立而又相互依存的,这就没有绝对的自由,要想无所依凭就得无己。因而他希望一切顺乎自然,超脱于现实,否定人在社会生活中的一切作用,把人类的生活与万物的生存混为一体;提倡不滞于物,追求无条件的精神自由。教学重点1.从自然界到社会的人,无不有所待,真正的逍遥者是不受外物的限制的,他们无所待(无己、无功、无名追求绝对的自由逍遥的境界)。2.

2、大量采用并虚构寓言故事,善用比喻,想像奇特,最富于浪漫主义色彩。教学难点 1.把握重点语句,掌握文章的关键词语。2.庄子之文,不拘一格变幻无穷,打破了世俗观念世俗形式的限制,表现出一种与现实理念完全不同的哲学精神,一种与诸子散文迥然不同的行文风格。作为表达庄子思想核心绝对自由精神的逍遥游,笔法上具有“汪洋恣肆以适己”的特点,给人以“意出尘外,怪生笔端”的强烈印象。其神思,如龙翔云中,灵动飞异;其行文,如风行水上,飘逸洒脱。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投影仪、打印好的作业及材料。课时安排 2课时。三维目标知识与能力1.初步了解庄子的哲学思想及其形象化说理的风格。2.培养展开想像进行文学鉴赏的能力,能欣

3、赏作品的情节、形象和语言。3.体会逍遥游的寓言特色,了解庄子的人生哲学,并能对之作简单辨析。过程与方法在理解文章内容的基础上,理清思路,逐层剖析,了解课文段落与层次间的逻辑联系,分析语言特色。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能一分为二地恰到好处地评价庄子的思想,培养学生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教学过程第一课时导入新课“逍遥”的意思是悠游自得的样子,“逍遥游”就是没有任何束缚地、自由自在地活动,指无所依赖、绝对自由地遨游永恒的精神世界。先秦诸子中能自成一家,别树一帜,具有独特性格的就是庄子。鲁迅称其文章“汪洋辟阖,仪态万方,晚周诸子之作,莫能先也”(汉文学史纲要)。作为先秦道家学派的代表庄子,以其思想、哲学等影响着

4、后世,今天我们学习他的逍遥游(节选),看看从中可得到什么启示。推进新课师 这节课我们将学习和分析庄子的逍遥游(节选)。主要任务是围绕“逍遥”来理解庄子和他的逍遥游(节选)。找同学简单地介绍一下庄子。生 我知道关于庄子的情况不多,只知道他是道家学派的代表人物,战国时期人。师 好,还有没有其他同学补充了?生 他继承和发展了老子的思想。主张“无为”。师 看来我们离庄子确实太远了,那我就给大家介绍一下他的思想和人生哲学吧!庄子首先是思想家,他的思想观点与他所处的时代有关。庄子生活在社会矛盾极其复杂的乱世。战国时期,诸侯征战不已,暴君佞臣杀人如麻。庄子天才卓绝,聪明勤奋,并非生来就无入世之心。一方面“王

5、公大人不能器之”的现实处境,使他无法一展抱负,再有他清高的性格“我宁可游戏污渎中自快,无为有国者所羁,终身不仕,以快吾志焉”(为了实现自己的志向,我可以终身不当官)。由庄子对现实的态度,我们能不能联想到学过的其他作家?生 李白:“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生 当代诗人海子,由于对现实生活的失望、不满,希望过着与世隔绝的生活。师 人世间既然如此浑浊,“不可与庄语”。他追求自由的心灵只有在幻想的天地里翱翔,在绝对自由的境界里寻求解脱。正是在这种情况下,他写出了苦闷心灵的追求之歌逍遥游。庄子的哲学是生命的哲学。庄子以人的完整的生命为起点来思考人应当度过怎样的生活旅程。人活着,这是第一个无

6、可怀疑的存在论意义上的基本事实,没有比它更优先的了;人活着,是为了追求一个更幸福的生活、更快乐的人生,这是最高的目标,没有比它更重要的了。以这样的一个事实为起点,以这样的一个目标为终点。师 大家听完录音后,齐读课文并准备回答:作者在文章中提出真正的“逍遥游”到底是什么?(用书上的话回答。)生 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气之辩,以游无穷者。师 找得非常正确,那我还要问,庄子认为哪些人能够达到这样的境界呢?(可以用自己的话总结。)生 神游宇宙忘记自身存在的“至人”,无用无为抛弃功名利禄的“神人”,隐姓埋名鄙夷是非荣辱的“圣人”。师 庄子对“逍遥游”的解释集中表现了庄子追求绝对自由的人生观,逍遥游能代表庄子

7、的哲学思想、人生观,同时也体现出其散文的文学风格和成就。那种意随笔至、随文挥洒的笔法,是庄子绝对自由的精神外化形式。庄子自论其写作手法曰:“以寓言为广,以重言为真,以卮言为曼衍。”下面我们就这“三言”来学习庄子文章逍遥游的艺术手法。我们可能从小就是听寓言故事长大的,你能不能用自己的语言把这篇文章中的两个寓言讲给大家。给大家几分钟时间准备。生 我讲“大鹏图南”的故事。在海上有一条大鱼叫鲲,转眼之间就变成了一只大鸟,这只鸟叫大鹏,它打算去南方,它就凭借水的力量,击水很高,然后向南飞去。师 讲得通俗易懂,条理清楚。有没有同学加上自己的联系,让语言更精彩一些,给同学们讲这个寓言故事?生 在波涛汹涌的北

8、海之上,瞬间,一只不知道有几千里长的巨鲲变成了一只展翅高飞的巨鹏。它起飞时击水有三千里高,气势磅礴,乘风直入九万里高空,然后就向向往中的南方飞去。它在茫茫天宇中独自翱翔,真是无比的自由,这景象雄伟壮观!师 他讲得好不好,我们给他掌声好不好!生 我讲小鸟嘲笑大鹏的故事。蜩和学鸠应该是善于飞翔的了,它们使劲地飞,才可以飞到檀木上,但随时有可能掉下来啊。它们就笑话大鹏说:大鹏有必要飞到几万里的高空再往南飞吗?真是多此一举啊。我看他是白费力气,不可能到达南方的!师 讲得很好!加入了自己的想像。大家思考一下,庄子写这个寓言想说明什么道理呢?生 这些小虫小鸟目光短浅,如井底之蛙,根本就无法了解大鹏的志向。

9、生 我看这些小鸟小虫也很自由,虽然它们没有鸿鹄之志,但谁又能说它们不快乐呢?至少它们没有想飞往南方而飞不到的苦恼啊!师 这两位同学说得都很正确,能把他们的答案综合起来就更完美了。庄子的寓言给我们哲理的思考。让我们再看看“以重言为真”,即多次用重复的语言来表达自己的思想。这样的手法在本文是怎样应用的?谁发现了?生 多次讲了大鹏的故事。师 对。这里很明了。庄子最终想说人应该自由自在地活着,但他先举出了很多的例子说明万事万物都有所待,都是不自由的。同学分析讨论庄子是怎样论证这个观点的。生 分别从自然界和人类社会两个方面来讲的。生 举例的时候不是并列的,而是有区分的,有大小之分。师 首先在自然界中,蜩

10、、学鸠之类小智小识的算不上逍遥,就是大鹏高飞万里也达不到逍遥的境界。同样,“不知晦朔”“不知春秋”的朝菌、蟪蛄算不上逍遥游,寿命久长的冥灵、大椿也难达逍遥游之境。因为它们都有所待。在人类社会中,不仅有所作为的凡夫俗子算不上逍遥,令读者吃惊的是,不及名利的宋荣子、得道成仙的例子,也算不上逍遥啊!因为他们也是都有所待。经过这么多的铺垫渲染,庄子终于揭示主题:什么是真正的逍遥游。师 “寓言”“重言”是叙述描写的手法,“卮言”是议论方法。庄子无意用固定的笔法约束自己,正如他文章所要表达的无所待的境界师 庄子所相信的境界是独一无二的。那个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气之辩,以游无穷者的境界,除了庄子还有谁能够创造

11、出来?但是这宏大精深的境界背后是否隐含着其他的难言的感情呢?同学们在学完他的文章后感觉到了没有?生 我发现文中好像有矛盾的地方。他提出逍遥要“物我不分”,前面又说“小知不及大知,小年不及大年”,这样又把事物分了大小!师 你很善于发现问题,很好!还有没有别的同学要说?生 我认为庄子根本就达不到逍遥的境界,因为他要求的“至人”的境界是常人达不到的,所以他的失望和苦恼是不可避免的。生 我就觉得他提到的“大鹏”有问题!师 有什么问题呢?生 大鹏起飞也是有所凭借的,从原则上应该否定大鹏。但从他斥责蜩和学鸠的言辞看,好像庄子还是肯定大鹏的。师 非常的好。在文章中,庄子不惜笔墨三次提到大鹏,不怕重复地描写了

12、大鹏雄伟的形象,热爱之情跃然纸上,这是为什么呢?生 庄子很像大鹏,庄子理想和现实无法结合的矛盾正是大鹏鸟想逍遥必须凭借外物,无法逍遥一样。师 学到这里,我们发现了庄子的逍遥是实现不了的。人都生活在一定的客观环境里,客观上“无所待”的境界是不可能达到的。如果我们把庄子的逍遥理解为自由,精神上的自由,那么,同学们在各种规章制度下,频繁考试的压力下,我们怎样才能达到逍遥呢?或者先说我们可以逍遥吗?生 (马上站起来)我看在学校里是不可能逍遥,天天有那么多的作业,考不好了家长要唠叨,老师要找谈话!我们也很累啊!生 如果对学习感兴趣,我们无论在课堂还是在课下都是自由的。课堂上在知识的海洋里遨游,课下和同学

13、们谈天说地,我认为我很自由啊,很逍遥。生 对。如果没有压力,没有束缚,这个社会就会混乱了。制度和规章是保护我们自由的。师 同学们讨论得很好。正如一只骄傲的小鸟说:“如果没有空气的阻力,我会飞得更高的!”大家可以想像,如果没有空气的阻力,世界上根本就没有生命,还谈什么飞翔啊!我们生活在集体环境之中,一些规章制度约束我们是必不可少的!但我们的心灵是自由的,正如范仲淹在岳阳楼记中写到的生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师 我们的心是自由的。不要因为一次考试的失败而垂头丧气,也不要因为一个同学不经意的玩笑而闷闷不乐。我们应该抛开一切的私心杂念,不要老去抱怨,要勇敢地面对生活,挑战生活,去创造更美好的明天。课堂小

14、结同学们,庄子在逍遥游中首先通过描绘一系列具体的事物和三个不同层次的人物来反复申明绝对自由的难得。读完全篇,可以理解“逍遥游”是指无所依赖、绝对自由地遨游永恒的精神世界。这让我想到:现实生活中,人们或是为了名利勾心斗角,整天生活得惶惶不安;或是没有人生目标和精神支柱;或是注重物质的享受,忽略了精神上的提高这些,都不是我们所说的“逍遥”。布置作业1.熟读课文。2.以小组为单位讨论庄子“无为”的思想。第二课时导入新课逍遥游系庄子内篇的首篇,其文章雄放、奇幻,最足以显示庄子其人的思想及文章所特有的艺术风格。逍遥游一文提出“至人无己,神人无功,圣人无名”,旨在说明人应当抛弃一切物累,以获取最大的自由。

15、这里的自由,完全是脱离实际的、违反人情物理的唯心主义的,是不足为训的。但这篇文章挥洒自如,想像丰富,不失为我国散文史上的名作,我们上节课已经是先“读”为快了。下面让我们继续学习。推进新课师 下面我们检查上节课学习的效果打出投影,学生回答:1.注意下列加点字的读音。坳堂()芥草(ji)蜩(tio)学鸠(ji)宿舂(chng)泠然(lng)夭阏()起而飞(xu)蓬蒿(ho)数数然()朝菌(zho)蟪蛄(hu)2.注意重点词语的意义。 3.注意下列通假字。北冥有鱼冥溟三餐而反反返小知不及大知知智旬有五日而后反有又反返此小大之辩也辩辨而御六气之辩辩变师 大家做得不错!下面我们继续分析课文。师 本文主要

16、说明庄子追求绝对自由的人生观,指出大至高飞几万里的鹏,小至蜩和学鸠,都是有所待而不自由的,只有消灭了物我界限,做到不必有所待,达到了无己、无功、无名的境界,才是绝对的自由。下面我们要对文中疑难问题进行探究。问题探究生 老师,这篇文章较难背诵,怎样诵读课文,才更有利于背诵呢?师 确实如此,老师也发现了背诵是难点。其实文言文的熟读背诵主要有两个目的:一是为积累文言词汇、句子等原始材料;二是培养文言语感,提供一种学习、欣赏和感悟文言文的环境。所以每当诵读文言文时,要全身心地投入其中,不仅要读准字音、弄清句读,还要借诵读以把握其语言特色,分析掌握语言规律,以便更轻快、准确地完成背诵任务。逍遥游开头几句

17、,“北冥有鱼,其名为鲲”,四字一句,短促有力;接着“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一个长句纡徐舒缓。而且紧接下去的“化而为鸟,其名为鹏。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与开始几句形成对偶,增强了语言的气势。这几句中,长短参差,错落有致。整齐中有变化,变化中有规律。读起来和谐悦耳,赏心悦目,既便于诵读,又便于记忆。生 老师,五段开头“小知不及大知,小年不及大年”在文中的作用是什么?师 “小知不及大知,小年不及大年”承上启下,归纳了上文,开启了下文对“小大之辩”的论述。生 老师,这句话应该怎样理解?师 从文中看,“大知”指大鹏,“小知”指蜩、学鸠及斥NF03D,作者在文中反复描写鹏鸟之“大知”:“鹏之背,不知其几

18、千里也。”“其翼若垂天之云”,“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作者以夸张的笔法描绘了鹏鸟硕大无比的形体、搏击风浪的勇气、追求理想的高远境界,表现了鹏鸟力图摆脱束缚,所求“无所待”的绝对自由的崇高志向。而蜩、学鸠、斥NF03D之流,向上飞高不过榆枋,只能“控于地”或“翱翔蓬蒿之间”,它们非但不能理解鹏的志向,反而对鹏搏击云天,挣脱“所待”的精神加以嘲笑,这在作者看来是可悲的。我们如何看待逍遥游中所宣扬的“无所待”的思想呢?生 庄子在文中以寓言和一系列的比喻说明自然界和人世间从扶摇九万里的大鹏鸟到抢榆枋而止的蜩与学鸠,从不知晦朔的朝菌到大椿,从“知效一官”等追求名利之士到宋荣子和列子,他们都未

19、能挣脱束缚,都“有所待”。当然,这些描写是用自然界中的事物来比喻社会人生的。那么,“有所待”是指人在主观上未能挣脱世俗的束缚;而“无所待”,即“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气之辩,以游无穷者”,则告诉人们,只有顺应天地万物的自然规律,超乎外物的千变万化才不会受到时空的限制,不以外物为助,才不会受到外物的“夭阏”,这样,便做到了绝对的自由。对人的要求则是“无己”“无功”“无名”进入忘我无为的境界。这种“无所待”的思想表现了庄子对超现实人生自由的追求,最终只能为逃避现实幻想,他所宣扬的思想主张,就连他自己也做不到。师 很好!向你学习!(大家笑)哪位同学能发现本文综合运用了哪些论证方法?生 本文巧设寓言,综合

20、运用对比、比喻、举例等论证方法,增强了论证的力量。对比论证贯穿全篇。如“大鹏”与“野马”“尘埃”、“大鹏”与“蜩”“学鸠”的大小对比,有力地说明了大小事物(万物)皆“有所待”。“朝菌”“蟪蛄”的“小年”与“冥灵”“大椿”的对比,“彭祖”之寿与“众人”之寿的对比,“汤之问棘”中鹏鸟与“蜩鸠”的对比透彻地论证了“小知不及大知,小年不及大年”的道理,说明了“大小之辩”。生 另外,“效”“比”“合”“征”四种人与“宋荣子”“列子”也作了对比。同时也运用比喻、举例论证,如用水浮舟的比喻说明大鹏“图南”必须依待巨风。举出行者路途远近不同,准备粮食不同,来反驳“蜩”与“学鸠”的谬论等。这些论证方法的综合运用

21、收到了极好的论证效果。生 老师,如何领悟逍遥游的浪漫主义色彩?师 庄子散文,想像奇谲,借助寓言说理生动形象。鲁迅先生评价庄子散文的特点时说:“著书十万余言,大抵寓言,人物土地,皆空无事实,而其文则汪洋辟阖,仪态万方,晚周诸子之作,莫能先也。”本文意在阐明深刻的道理,但庄子没有正面立论,而是展开奇特的想像,巧设寓言,借形象的寓言阐发深刻的道理。如写鲲的神奇变化、鹏的遨游太空,想像十分奇特。写鹏的南徙,一“击”、一“抟”、“三千里”、“九万里”、“扶摇”直上,生动形象,意境何等壮阔。几乎文中所设之物、之事无不是想象的产物。在描述这些想像中的事物时又善于运用夸张、比喻、拟人等多种修辞手法,把虚构之物

22、写得活灵活现、生动具体,如同真有,而使人不由自主地沉浸在形象的意境中,从而领悟到其蕴涵的深意和道理。丰富的想像、巧设的寓言,看似离奇,却寄寓着庄子的睿智卓见,同时,也使文章汪洋恣肆,开合自如,充满浪漫主义的文学色彩。师 本文通过一系列的寓言故事,运用夸张对比的修辞论证世间万物都“有所待”而不自由。最后阐述自己追求的是“无所待”的最高境界即“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气之辩,以游无穷”。这在现实是虚无飘渺的,无法实现的,那么,庄子为什么有这种想法呢?生 环境决定人物命运及其性格,人物又能动地作用于环境。从人物在社会环境中的走向,我们可以看出人物的思想性格。师 对!庄子生活在群雄争霸、弱肉强食的战国时代,

23、他痛恨“窃钩者诛,窃国者为诸侯”的黑暗现实,看透了人世间的污浊肮脏,于是耽溺于美丽而自由的理想境界。庄子醉心于花鸟虫鱼以及“至人”“神仙”的境界,所以,文章中的事事物物绝大部分都是虚的、空的、幻想的。即使涉及有名有姓的历史人物,他们的所作所为也都是经过了作者的虚构加工。所以,我们可以这样认为,庄子的“谬悠之说,荒唐之言,无端崖之辞”(庄子天下)的背后,其实蕴含着作者深深的苦闷,虚幻的“无何有之乡”以及“逍遥游”境界产生于对黑暗社会的不满与绝望。生 老师,“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气之辩,以游无穷者,彼且恶乎待哉?”是庄子心中的真正的“逍遥游”,可是庄子为什么却只花很少的笔墨去阐述这一种最高境界?我疑

24、惑。师 首先,这体现了逍遥游在构思上不落俗套、奇特巧妙的特点。文章的中心的确是要说明什么才是无拘无束的逍遥游的自由境界,怎样才能达到这种境界。但庄子并不急着把自己的正面主张端出来,而是先奇想出一个鲲化为鹏,鹏飞南海的寓言故事。为了衬托大鹏的遨游,他又在我们眼前展示了蜩、学鸠、朝菌、蟪蛄、斥NF03D等“小知”者的故事,把读者引入一个无比瑰丽神妙的童话般境界。其实呢,庄子是采用了欲扬先抑、欲擒故纵的写作方法。即使大鹏遨游是如此的壮美,也算不上已达到了“逍遥”的境界,因为大鹏飞徙南海要靠风在下负托大翼。接着庄子又创造了宋荣子和列子的故事说明他们也没能作“逍遥游”一个个“有待”的例子被庄子层层推出,又一个个被推倒。最后才画龙点睛式地端出自己正面的观点,使得文章波澜起伏、跌宕多姿。大家对我的解释满意吗?课堂小结大家通过阅读、感悟与欣赏,基本知道了庄子追求绝对自由的人生观:大至高飞几万里的鹏及小至蜩和学鸠,都是有所待而不自由的,只有消灭了物我界限,做到不必有所待,达到了无己、无功、无名的境界,才是绝对的自由。布置作业1.熟读逍遥游全文并背诵前三段。2.翻译逍遥游。板书设计活动与探究步骤学生活动教师组织备注1对逍遥游一文的表现技法你作了怎样的总结?请一一举例归纳学生检查笔记、查阅资料2教师参与交流并指导学生交流3教师组织交流、评价全班同学总结、交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其他相关文档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