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专题一、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和特点:1、 知道古代中国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和土地制度,了解古代中国农业经济的基本特点。(1)主要耕作方式的变化:原始社会:刀耕火种。奴隶社会:石器锄耕(耜耕)。封建社会:铁犁牛耕。(注意耕作工具的变化)(2)土地制度的演变:原始社会:氏族土地所有(生产力低下的原因)奴隶社会:土地国有制,表现为“井田制”。封建社会:封建土地私有制。(形成过程:注意鲁“初税亩”和秦商鞅变法)特点:土地私有,准许买卖。影响:造成土地兼并贫富分化激化矛盾危机统治。政策:限制兼并:北魏至隋唐采用均田制;明清按田亩和人口纳税。 (3)基本特点:自成体系的发达农业;以家庭为生产、生活单位;农
2、业和家庭手工业相结合;是一种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是中国封建社会农业生产的基本模式。2、 列举古代中国手工业发展的基本史实,认识古代中国手工业发展的特征:(1) 基本史实:冶金:青铜铸造以商周为辉煌(注意著名的青铜器)。冶铁从西周晚期开始战国两汉的高炉炼铁和炒钢技术及东汉杜诗发明的水利鼓风冶铁工具水排南北朝的灌钢法。制瓷业:商:原始瓷器。东汉的青瓷。北朝的白瓷。唐朝形成南青北白系统。宋瓷五大名窑。明清:瓷都景德镇,有青花瓷、彩瓷、珐琅彩。丝织业:商有织机、斜纹提花织物;汉有素纱单衣;宋有丝织品的写实风格;明清丝织中心:苏州和杭州,有花楼机,并产生了资本主义萌芽。(2) 特征:素称发达、历史悠久的
3、官营手工业 艰难经营但后来居上的民间手工业 长期领先于世界并享誉世界。3、 概述古代中国商业发展的概貌,了解古代中国商业发展的特点:(1) 概貌:先秦时期:商朝时出现商人并由官府控制,春秋战国时扩大并打破官营,有了民营。秦汉时期开始实施“重农抑商”;隋唐:出现类似银行的柜坊和汇票的飞钱,商业城市有长安和洛阳;坊市分开;外贸港口广州并设市舶使管理。宋元:坊市界限打破;交子(世界上最早的纸币);商业城市大都和外贸港口泉州。明清:出现商帮,有徽商和晋商(注意他们各自的特点)。(2) 发展的特点:在“重农抑商”下艰难发展 国内贸易、边境贸易、国外贸易全面发展 宋元时期达到空前繁荣 很早就出现类似银行的
4、柜坊和汇票的飞钱及纸币 政府对商业的控制逐渐减少 明清后期对外贸易开始萎缩。(注意朝贡贸易)4、 了解“重农抑商”“海禁”等政策及其影响,分析中国资本主义萌芽发展缓慢的原因:(1)“重农抑商”:直接目的是为了确保赋役的征派和地租的征收;根本目的是为了巩固封建统治;后果:阻碍了工商业的发展 强化了自然经济。(2)“海禁”与“闭关锁国”:明“海禁”;清代的“闭关锁国”:原因:为了对付东南沿海人民的抗清斗争(直接原因)自然经济的封闭性(根本原因)西方殖民者向东方殖民扩张(客观原因)。后果:阻碍了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 使中国落后于世界潮流。 (3)资本主义萌芽发展缓慢的原因:腐朽落后的封建制度(根原)重
5、农抑商政策阻碍了商业的发展 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束缚了商业的发展。专题二近代中国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l 了解鸦片战争后以自然经济解体为标志的中国传统经济结构的变动 鸦片战争后,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势力的浸入,破坏了中国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基础,刺激中国城乡资本主义的发展。鸦片战争后,中国自然经济仍占据主导地位。 了解19世纪六七十年代中国近代民族工业兴起的史实和认识中国资本主义产生的历史背景19世纪六七十年代,中国民族工业诞生,主要分布于东南沿海地区背景:鸦片战争后,外商企业在通商口岸兴起。受外商企业的刺激,一些官僚、地主、商人开始投资创办近代企业。洋务运动的诱导。l 了解民国时期民族工业曲折发展的主要
6、史实,探讨影响中国资本主义发展的主要因素: 民国初期,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民族工业出现了一个短暂的春天。其中以纺织业和面粉业的发展最快,涌现了一批著名的实业家,如张謇、周学熙、荣宗敬、荣德生 国民政府的前十年,从19271936年,民族工业得到较快发展。 抗日战争时期,民族工业受到沉重打击,官僚资本膨胀,民族工业萎缩 解放战争时期,民族工业萎缩,陷入绝境。l 探讨影响中国资本主义发展的主要因素,理解资本主义在中国近代历史发展进程中的地位和作用主要因素:中国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三座大山的影响(封建主义、帝国主义、官僚资本主义)地位和作用:19世纪,资产阶级作为新的政治力量登上历史舞台。资产阶级
7、维新派领导了旨在救亡图存的维新变法运动。资产阶级革命派领导了旨在推翻清王朝、建立共和国的辛亥革命。专题三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1)概述20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我国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实践,总结其经验教训:实践:1953年,第一个五年计划以重工业为主,(记住这时期的成就)。1956年,三大改造完成,生产资料私有制转变为社会主义公有制,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基本建立。 “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经验教训:必须从国情出发,正确分析国内的主要矛盾。必须尊重客观规律,实事求是。生产关系的变革必须与生产力的水平相适应。必须发扬民主,加强民主政治建设,反对个人崇拜。反右更要反“左”, “大跃进”和人
8、民公社化运动,是党在探索社会主义道路过程中的一次严重失误。(2) 了解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有关改革开放决策的内容及意义:内容: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把党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的战略决策,还作出了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改革开放与开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起点。这次会议结束了我国长期以来“左”倾错误的束缚,重新树立党的马克思主义思想路线、政治路线和组织路线。意义:作出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 形成了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集体。这是新中国建国以来党的历史的一次伟大转折,也是共和国历史的一次伟大转折,成为我国开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起点,开创中国社
9、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的伟大起点。(3) 了解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我国经济体制改革,首先在农村展开。最先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地区安徽、四川。作用:极大调动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并推动城市经济体制改革。(4) 了解国有企业改革的主要内容和作用内容:在管理体制改革方面:把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实行政企分开,扩大企业的自主权。在所有制改革方面:那单一的公有制经济发展为以公有制经济为主体的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在分配改革方面:实行以按劳分配为主、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作用:通过改革,调动了各方面的积极性,企业有了竞争机制,经济得到快速发展,效益显著提高。(5) 了解我国创办经济特区、兴办经济技术
10、开发区、开辟沿海经济开放区和开发开放上海浦东的史实,分析我国对外开放格局初步形成的特点 经济特区深圳(第一个 1980年)、珠海、汕头、厦门 经济技术开发区在沿海开放城市和其他开放城市,划出一定的区域建立经济技术开发区,以引进外资为主,高新技术产业为主,加工出口产品为主,具有人才、技术、知识密集等特点,是新型的经济区已成为国民经济新的增长点。 沿海经济开放区1985年,国务院先后将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闽东南地区和环渤海湾地区开辟为沿海经济开放区。 开发开放上海浦东1990年4月,中央政府宣布开发开放上海浦东。20世纪90年代,上海浦东成为改革开放的重点和标志。我国对外开放格局初步形成的特点
11、:初步形成了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沿海经济开放区-内地这样一个多层次、有重点、点线面结合的对外开放格局专题五 走向世界的资本主义市场了解迪亚士、哥伦布开辟新航路的史实新航路开辟的原因:直接原因:15世纪,土耳其的扩张阻隔了西欧通向东方的传统商路,西欧各国迫切希望开辟绕过地中海通向东方的新航路。根本原因:商品经济的发展和生产技术的进步,资本主义生产关系逐渐发展,促使欧洲人狂热狂热追求货币和黄金航线:迪亚士 (欧洲到非洲(好望角) 哥伦布( 欧洲-美洲) 达伽马 (欧洲好望角印度) 麦哲伦( 环球航行)认识新航路开辟对世界市场形成的意义 新航路的开辟,逐渐结束了各地相互孤立的状态,世界日益连成一个
12、整体。 贸易范围空前扩大,地区性的贸易开始向世界性的贸易扩展,世界市场的雏形开始出现。 世界贸易中心由原来的地中海地区转移到大西洋沿岸。l 了解荷兰、英国野蛮抢夺殖民地和建立海外商品市场的史实 (1)“海上马车夫”荷兰:(注意其殖民范围,) (2)“日不落帝国”英国:(注意起建立殖民霸权的过程及殖民范围,)了解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形成与建立的主要途径:殖民扩张与掠夺。简述殖民扩张和掠夺是资本主义列强建立世界市场的主要途径?殖民扩张使巨额财富源源流入欧洲,成为欧洲资本原始积累的主要途径之一,加速欧洲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殖民扩张从殖民地掠夺原料,向殖民地倾销工业品,进行不公平交易;殖民主义者从非洲、亚
13、洲贩卖的劳动力充实了每周的劳动力市场,所以荷、英等资本主义的发展的发展与早期殖民扩张有着密切的关系。l 了解两次工业革命的基本事实 第一次工业革命主要成就时间人物重要发明影响1733年凯伊飞梭提高织布速度,加速工业革命的到来1765年哈格里夫斯珍妮机标志着 工业革命 的开始1785年瓦特改良蒸汽机推动了机器的普及和推广1807年富尔顿(美)气船推动了以蒸汽为动力的时代的到来1814年史蒂芬孙火车 第二次工业革命的主要成就四个方面国家及人物主要成就影响电力的广泛应用德国人西门子发电机新能源出现,人类进入“电气时代”爱迪生(美)发明耐用灯泡电车、电影放映机等问世内燃机和交通工具的创制内燃机和柴油机
14、的诞生汽车、飞机、轮船制造迅速发展推动石油开采和石油化工业产生卡尔本茨(德)汽车莱特兄弟(美)飞机l 认识两次工业革命对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发展的影响 工业革命促成世界市场初步形成 第二次工业革命促成世界市场的最终形成专题六 世界资本主义经济政策的调整l 了解1929年-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原因:资本主义制度的基本矛盾:生产的社会化与生产资料的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国民贫富差距拉大。一系列的投机活动:分期付款和银行贷款、股票投机。1929-1933年经济危机首先爆发在美国。特点:时间长、范围广、破坏大影响:加深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社会危机。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为摆脱危机,加强对经济的干预。各资
15、本主义国家加强对殖民地半殖民地的掠夺,是世界局势变得动荡不安。l 了解罗斯福新政的历史背景和主要内容历史背景:胡佛的反危机措施的失败,加剧了美国的社会动荡。全国要求改革的呼声高涨,希望能够迅速摆脱经济危机。1933年3月,罗斯福就任美国总统。主要内容:见教材,重点:工业,首先金融业。l 认识罗斯福新政的特点与作用特点:国家干预经济 实质:是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局部调整。 作用:使美国度过了经济大危机,减轻了危机对美国经济的危害程度。在很大程度上缓和了美国的社会矛盾。也在一定程度上遏制了美国法西斯势力,使美国避免了走上法西斯道路。开创了国家干预经济发展的模式,资本主义世界迎来以国家干预经济为特征的
16、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时期。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注意:由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到“混合经济”和福利国家。了解第三产业的兴起和“新经济”的出现。专题七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与教训l 了解俄国国内战争后苏维埃政权面临的形势,认识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向新经济政策转变的必要性。形势:国内外敌对势力的反苏维埃政权1918年开始的国内战争的需要。l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向新经济政策转变的必要性。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内容:余粮收集制。全面推行工业国有化。取消自由贸易。实行普遍劳动义务制,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弊端日益显现,苏俄广大的农民、工人和士兵队继续实行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强烈不满,出现严重的政治危机和经济危机。新经济政策的内容和作用
17、: 内容:农业方面,以粮食税代替余粮收集制,还允许农民出租土地,使用雇佣劳动。工业方面,中小企业以出租的方式交给原来的业主经营,允许国内外资本家投资开发国家暂时无力开发的矿产、森林、油田等。贸易方面,恢复货币流通和商品交换。分配方面,废除实物分配制,实行以工人技术水平和生产效率为依据的按劳分配。 作用:促进了经济的迅速恢复,巩固了工农联盟,稳定了政治形势。找到了一条适合俄国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正确道路。列举“斯大林模式”在经济方面的主要表现经济方面:优先发展重工业方针,国民经济比例严重失调;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经济效益低下;牺牲农民利益,苏联农业生产的长期停滞不前。 认识其在实践中的经验教训
18、经济的发展要保证农业、轻工业、重工业协调发展;确保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经济政策的制定必须遵循客观的经济规律。l 了解赫鲁晓夫改革的主要内容 政治方面:破除对斯大林的个人崇拜,强调集体领导 经济方面:减轻农民负担,大力开垦土地,大种玉米,改革工业管理体制,精简机构。(对农业政策的调整,是赫鲁晓夫改革的重点)l 了解戈尔巴乔夫改革的主要内容与后果 内容:经济方面:进行经济体制改革,用经济管理方法代替原来的行政命令,这实际上承认市场对经济的调节作用。 后果:1991年苏联解体。 注意分析对中国经济建设的经验和教训。专题八当今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l 了解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建立 1944年7月,以怀特计划
19、为基础的布雷顿森林协定的通过标志着以美元为中心的布雷顿森林体系确立。美元获得“等同黄金”的特殊地位,美元在资本主义世界货币金融领域的霸主地位得以确立。l 了解关税与贸易总协定的签订 建立:1947年10月签署关税与贸易总协定,1948年1月1日开始实施。 宗旨:缔约方通过相互削减和消除关税壁垒、取消国际贸易中的歧视待遇,以促进自由贸易。世界经济区域集团化l 了解欧洲联盟与北美自由贸易区的成立 1993年11月,欧共体成员国议会相继批准“马约”正式生效,欧盟宣告成立。北美自由贸易区的成立:1992年,美国、加拿大和墨西哥正式签署北美自由贸易协定。1994年1月1日,北美自由贸易区正式成立。l 了
20、解亚太经济合作组织的情况 1989年11月,亚太经济合作组织会议首届部长级会议在堪培拉召开,标志亚太经济合作组织成立。 1991年,中国正式加入,中国台北和香港以地区经济体名义加入。作用:自成立后,亚太经济合作组织在贸易和投资自由化、贸易和投资便利化以及经济技术合作 三个方面取得了成就。世界经济全球化l 了解世界贸易组织(WTO)的由来和发展 世界贸易组织从关贸总协定发展而来。1995年1月1日起,世界贸易组织正式开始运作,标志着规范化、法制化的世界贸易体系建立起来。l 理解世界贸易组织在经济全球化进程中的作用 作为国际性贸易组织,世贸组织致力于促进各国 市场开放 ,调节贸易纠纷 ,实现全球范围内的贸易 自由 化。它通过多边贸易,促使各成员之间逐渐取消贸易壁垒,使贸易更加自由地进行,使各国通过贸易获得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经济的繁荣。它还通过争端解决机制,为各成员提供建设性和公平合理的解决贸易纠纷的方案。l 了解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经过 1947年,中国参与签定关税及贸易总协定,是创始员之一,后被台湾当局非法占据 2001年12月,中国正式加入世贸组织 l 认识经济全球化进程中的问题:一把双刃剑。 加剧了全球竞争中的利益失衡。发展中国家面临着空前的压力和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