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高中语文语文版必修4同步练习:第12课师说-2课时.doc

上传人:马心欣 文档编号:21496622 上传时间:2023-11-28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3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语文语文版必修4同步练习:第12课师说-2课时.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高中语文语文版必修4同步练习:第12课师说-2课时.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高中语文语文版必修4同步练习:第12课师说-2课时.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亲,该文档总共6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第2课时测试与反馈(分值:60分)一、基础知识(15分,每小题3分)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A经传(zhun)贻之(y)皆通习之(ji)B句读(du) 嗟乎(ji) 位卑(bi)C郯子(tn) 犹且(qi) 官盛(shn)D老聃(dn) 李蟠(pn) 或不焉(b)2下列句中加点词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A吾从而师之师:学习B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 无:不论C或师焉,或不焉 或:有的人D师道之不传也久矣 传:流传3下列各句中,不含通假字的一项是()A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B虽有槁暴,不复挺者C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D时坐有他客4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在文中的意义与现代汉语相同的

2、一项是()A古之学者必有师B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C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D今之众人,其下圣人也亦远矣5下列对“师”的用法分类正确的一项是()古之学者必有师吾从而师之惑而不从师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不耻相师孔子师郯子吾师道也或师焉,或不焉A/B/C/D/二、文本阅读(18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611题。嗟乎!师道之不传也久矣!欲人之无惑也难矣!古之圣人,其出人也远矣,犹且从师而问焉;今之众人,其下圣人也亦远矣,而耻学于师。是故圣益圣,愚益愚。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爱其子,择师而教之;于其身也,则耻师焉,惑矣。彼童子之师,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非吾所谓传其道解

3、其惑者也。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不耻相师。士大夫之族,曰师曰弟子云者,则群聚而笑之。问之,则曰:“彼与彼年相若也,道相似也,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呜呼!师道之不复,可知矣。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君子不齿,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欤!6诵读时停顿(用“/”表示)正确的一项是()A师道之不传/也久矣!欲/人之无惑/也难矣!B师道之不传也/久矣!欲人之无惑/也难矣!C师道之不传也/久矣!欲/人之无惑也/难矣!D师道之不传/也久矣!欲/人之无惑也/难矣!7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的意义相同的一组是()A.B.C.D.8与“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

4、”句式相同的一项是()A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B不拘于时C黎民不饥不寒,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D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9下列各句中,与“非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惑者也”中的“道”意义不同的一项是()A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B师道之不传也久矣C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D吾师道也,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10“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在文中的正确意思是()A不通晓书本上的句读,不能解决疑难问题,有的人虚心向老师请教,有的人却不向老师请教。B不通晓书本上的句读,不能解决疑难问题,有的(指书本上的句读)向老师请教,有的(指疑难问题)却不向老师请教。C书本上的句读不通晓,疑难问题不能解决,有时虚心向

5、老师请教,有时却不能做到这一点。D书本上的句读不通晓,疑难问题不能解决,或者虚心向老师请教,或者不向老师请教。11下列对这段文字的分析,不当的一项是()A这段文字中,作者一连用了三个对比,深刻批判了“今之众人”“士大夫之族”“君子”耻于从师学习的恶劣风气。B三个对比,结语语气一个比一个重,第一个对比的结语是疑问语气,第二个对比的结语是肯定、责备的语气,第三个对比的结语带有讽刺感叹的语气,表达的感情更强烈。C这段文字批判反面现象只不过是阐发从师学习的必要性。D此段整句和散句相结合,错落有致。读来感心动耳,发人深思。三、类文阅读(18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215题。送曾巩秀才序欧阳修广文曾生

6、,来自南丰,入太学,与其诸生群进于有司。有司敛群材,操尺度,概以一法考。其不中者而弃之;虽有魁垒拔出之材,其一累黍不中尺度,则弃不敢取。幸而得良有司,不过反同众人叹嗟爱惜,若取舍非己事者,诿曰:“有司有法,奈不中何!”有司固不自任其责,而天下之人亦不以责有司,皆曰:“其不中,法也。”不幸有司尺度一失手,则往往失多而得少。呜呼!有司所操果良法邪?何其久而不思革也?况若曾生之业,其大者固已魁垒,其于小者,亦可以中尺度,而有司弃之,可怪也!然曾生不非同进,不罪有司,告予以归,思广其学而坚其守。予初骇其文,又壮其志。夫农不咎岁而自菑播是勤,其水旱则已,使一有获,则岂不多邪?曾生橐其文数十万言来京师,京

7、师之人无求曾生者,然曾生亦不以干也。予岂敢求生,而生辱以顾予。是京师之人既不求之,而有司又失之,而余独得也。于其行也,遂见于文,使知生者可以吊有司而贺余之独得也。注魁垒拔出:雄伟突出。累黍:累和黍是古代两种微小的重量单位,喻指微小。菑播:开荒播种。橐:口袋,这里用作动词,“携带”的意思。12下列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其不中者而弃之中:中间,里面B夫农不咎岁而自菑播是勤 咎:责怪,怪罪C然曾生亦不以干也 干:干谒,求取D使知生者可以吊有司 吊:怜悯,可惜13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项是(3分)()来源:学优高考网gkstkA.B.C.D.14下面是对本文内容

8、、写作特点等方面作的一些评述,不正确的两项是(5分)()A这篇序言虽是为曾生“橐其文数十万言”成书而写,实质上是通过才能突出、学业精通的曾巩落第的事情,对主试部门的考试标准和方法提出尖锐批评,并对曾巩进行勉励。B文章以曾巩落第为引子,抨击现行考试制度存在的问题,首先指出以单一标准衡文取士的弊端,接着批评主考官推卸责任,最后直指朝廷选士的标准,层层深入,深刻有力。C“有司所操果良法邪?何其久而不思革也?”这一问题的提出,是作者针对当朝实际,希望能锐意进取,改变现状,促进发展发出的强烈呼喊,有非常积极的意义。D在分析考场弊端后,作者又提到曾巩,在前文的铺垫下,曾巩落第一方面让人感到非常可惜,另一方

9、面让人更加痛恨考场弊端,文章的构思环环相扣,说理抒情十分动人。E本文具有欧阳修散文一贯的意蕴含蓄深沉,结构回环荡漾,语言古奥深刻,比喻奇特新巧的特点,风格清新流利,雍容舒缓。15将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7分)(1)虽有魁垒拔出之材,其一累黍不中尺度,则弃不敢取。(3分)译文:_(2)然曾生不非同进,不罪有司,告予以归,思广其学而坚其守。(4分)译文:_来源:学优高考网四、语言运用(9分)16韩愈所讲的“师道”已为一种文化传统,这是大家都认同的。但用知识经济时代的眼光看,有些内容还有待反思和发展,请就某一内容,谈谈你的看法。(5分)答:_172011年6月20日下午,北定中学高一一班召

10、开班会,内容是结合学过的课文,制定自己的座右铭。下面是一个同学写出的上联,请你补写出恰当的下联,要求在结尾处嵌入师说篇目名称。(4分)读书自我发愤用功,莫要别人“劝学”答:_来源:学优高考网【答案解析】1CA项“皆”读ji。B项“嗟”读ji。D项“不”读fu。来源:学优高考网gkstk2A师:以为师。3CA项“受”通“授”,B项“有”通“又”,D项“坐”通“座”。来源:学优高考网4CA项古义:求学的人。今义:指在学术上有一定成就的人。B项古义:小的方面学习。今义:对儿童、少年实施初等教育的学校,给儿童、少年以全面的基础教育。D项古义:一般人、普通人。今义:许多人。5B依次为:名词,老师/名词的

11、意动用法,以为师/动词,学习/动词,从师。6C7DD项都是表原因的。A项自己/亲自。B项表并列关系/表递进关系。C项老师/从师学习。8CC项和例句均为宾语前置句。A项为判断句。B项为被动句。D项为定语后置句。9BB项是“风尚”之义,其余为“道理”之义。10B句中的省略要补齐,尽可能直译。11C不仅仅是阐发从师学习的必要性,更有对当时轻师风气的批判。12A“中”应该是“合乎标准”的意思。13CC项都是连词,相当于“就”“便”“那么”。A项疑问代词,译为“怎么样”;疑问代词,译为“为什么”。B项副词,表不定的推测,译为“似乎”“好像”;副词,表列举,译为“比如”。D项“所”与“操”一起构成名词性短

12、语,可译为“所使用的(标准、尺度)”;名词,译为“地方”“处所”。14AEA项中“成书而写”的说法错,本文是赠序。E项中“古奥”“奇特”的说法不当。15(1)即使他有非同一般的才华,只要有一点点不合乎标准,就放弃,不敢取用。(2)然而曾生不非议同学,不怪罪主试部门,只是告诉我说他准备回去,脑中思考的是怎样丰富自己的学识,怎样更好地保持自己的操守。参考译文广文馆的曾生,来自南丰,进入太学,和很多年轻人一起被举荐给主试部门。主试部门广招人才,掌握着选拔人才的标准,用一种办法考试。那些没考中的就不管了;即使他有非同一般的才华,只要有一点点不合乎标准,就放弃,不敢取用。即或运气好遇到好上司,也不过和众

13、人一样感叹一番,爱惜无力了,好像取舍不是自己的事似的,推卸责任说:“主试部门还有法规啊,考不中又有什么办法呢!”主试部门本来可以把这不当做自己一定要履行的职责,天下人也不以此来责备主试部门,都可以说:“他们没能考中,是依法而判的。”不幸运的话主试部门尺度一把握不准,就会常常失去很多人才而得到的人才很少啊。唉!难道主试部门所持的标准果真是正确的吗?为什么长久都不考虑改革呢?说到曾生的学业,大的方面呢,如学识和思想深度本来就出类拔萃了;小的方面呢,如写作技巧也能够合乎人才的尺度,但主试部门却没有录取他,可真是怪事!然而曾生不非议同学,不怪罪主试部门,只是告诉我说他准备回去,脑中思考的是怎样丰富自己

14、的学识,怎样更好地保持自己的操守。我开始时惊骇于他的文章(水平高),后来又为他的远大志向而称豪。勤劳的农夫不责怪年岁,而总是辛勤地劳作,遇到水旱天灾,那是没有办法的事,倘若(风调雨顺)一旦收获,那难道会不多吗?曾生携带他的文章数十万字来到京城,京城的人没有什么要求他的,然而曾生也没有什么乞求别人的。我不敢要求曾生什么,但曾生屈尊来看我。这真是京城里的人先不看重他,主试部门后又不录取他,却竟然让我独得了(这位)后生俊杰。通过他的行为,就可以见出他的文才,这让了解曾生的人可以因此替主试部门叹惜而祝贺我独有收获。16老师“传道、授业、解惑”的职责有待拓展。因为知识增值快,应该教学生主动涉猎知识的方法;要引导学生自己提出问题,研究问题,合作探究解决问题。仅仅“解惑”,一方面不利于学生的终身发展,另一方面老师能解之“惑”也极为有限。这一“师道”客观上难以遵循。17(示例)学习要有创新意识,哪能全听“师说”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其他相关文档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