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可用资料.doc

上传人:马心欣 文档编号:21495426 上传时间:2023-11-28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345.1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可用资料.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可用资料.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可用资料.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青藏铁路唐拉段工程建设对沿线生物多样性的影响分析 青藏高原是一个相对独立的地理单元,生物多样性及生态环境具有独特的高原地带性特征,在高原隆升过程及环境演变中,高原地区的物种向着适应高寒地区气候和自然环境条件的方向发展演化,形成了一些高原特有的物种。从总体上看,青藏高原的生物多样性及其生态环境具有独特、原始、脆弱的特征。 青藏铁路唐拉段工程具有十分强的线性和切割性,铁路项目对沿线生态系统及其物种多样性的影响,可大体分为施工期、运营期两期,其中以施工期为主。施工中一次性干扰和破坏对物种多样性的影响较大,受到干扰和破坏后的程度、自我恢复能力、对植物物种群落影响不一。1.1 物种多样性 从青藏铁路穿行

2、的路线来看,青藏铁路范围内分布有常绿革叶灌丛、常绿针叶灌丛、丛生禾草草原、根茎禾草草原、小半灌木草原、丛生嵩草草甸、丛生禾草草甸、根茎苔草草甸、杂类草草甸、沼泽植被和农业植被11 种植被类型,19个群系,34 个群落类型。(1 )西藏列入国家重点保护的珍稀、濒危保护植物共31 种,青藏铁路唐古拉山口至拉萨段内无国家重点保护植物种的分布。(2)在西藏种子植物中,裸子植物有7 科50 种,被子植物有157 科5246种。青藏铁路唐古拉山口至拉萨段内虽无国家重点保护植物种的分布。青藏铁路唐古拉山口至拉萨段主要分布有温性草原生态系统、高寒草原生态系统、高寒草甸草原生态系统、高寒草甸生态系统、湿地生态系

3、统、高寒灌丛生态系统、高山冰雪生态系统和农田生态系统8 种生态系统类型,其中湿地生态系统又分为湖泊湿地生态系统、河流湿地生态系统、高寒沼泽化草甸和沼泽湿地生态系统3种湿地生态系统类型。铁路工程建设对沿线生态系统及其生物多样性的影响铁路工程建设对沿线各生态系统影响程度的影响指数排序结果为:高寒草甸生态系统温性草原生态系统高寒草甸草原生态系统 高寒草原生态系统农田生态系统沼泽及沼泽化草甸生态系统河流谷地生态系统。由于湖泊生态系统、高山冰雪生态系统和高寒灌丛生态系统距铁路线较远,工程施工基本上对其不造成直接影响。对生物多样性及生态环境总体影响的对策措施1、青藏铁路站点的布设均带来相关的生态问题。对站

4、点的布设要进行系统的规划和布局,铁路沿线站点的设计要采取“减少布点、集中建设”的原则。这样可以从根本上控制沿线人类活动的范围、规模和强度,缓解工程建设对区域生物多样性及生态环境所带来的重大而深远影响。2、根据对高原铁路以及公路路基边坡植被自然恢复的调查结果表明,低缓坡的路基设计有助于加快路基边坡植被的恢复过程。路基设计在保护高原冻土以及不影响路基工程稳定技术等的同时,采用低缓坡路基设计方案。3. 取弃土场的设置应采取集中取土的原则,取弃土场的位置原则上应在线路两侧200m 以外设置,以保护沿线的自然景观,严禁直接在线路两侧取土的做法。4、对工程建设造成的影响破坏(特别是取弃土场、施工便道、临时

5、场地)应根据所处不同生态区有针对性地采取相应的植被恢复或景观恢复措施,主要包括人工播种、禁牧封育,还可采用草皮移植(包括草皮切割、保存、移植、栽培、保育等植被恢复技术)或人工播种(包括表土回填、土壤改良、种子播种、栽培管理等植被恢复技术)等植被恢复技术,加速植被的自然演替过程;表层土壤保存是植被恢复是否成功的关键条件之一,应在施工过程中确实加以保护。5、在植被恢复过程中,引种植物应以本地物种为主,以免对当地生态系统带来危害;不要引入对本区生态系统有害的杂毒草或其他植物种类,以加强对当地特有种、特有属的保护。加强对沿线植被及生态系统的保护,及时有效地控制害鼠的发生和扩散,维护高原健康的生态系统。

6、这也是防止外来物种侵入的重要措施。6、加强沿线生物多样性及生态环境保护的宣传教育,特别是针对沿线施工人员的宣传教育和科学管理,禁止猎杀高原珍稀野生动物,保护高原植物和植被类型。具体包括制作环保公益广告牌,编制生物多样性及生态环境宣传手册等。7、过度放牧等人类活动是导致沿线部分地区生态环境恶化的重要原因之一。为确实保护沿线生物多样性及生态环境,必须把铁路沿线的植被恢复建设、生物多样性保护与放牧活动结合起来。严格控制牲畜数量,确实推行以草定畜、划区轮牧、休闲育草的季节放牧营地制度。必要时可在一定时期建立禁牧区,以促进草地植被恢复,保护沿线植被及生物多样性。8、工程建设后受到破坏的高寒植被经过203

7、0 年的缓慢恢复,物种多样性基本上可恢复到破坏前的水平。青藏铁路开通运营后,除日常生产活动外,还有线路大修养护等工作,所以应坚持对沿线生态系统及其生物多样性的保护,形成制度化、规范化。青藏铁路工程对高原生态环境的影响铁路建设的环境问题与对策研究对策研究青藏铁路建设对青藏高原生态环境的负面影响研究青藏铁路建设对荒漠地区生态影响分析及环保恢复措施景观生态学在铁路生态环境评价中的应用初探铁路建设项目呈带状分布, 线长点多, 地理跨度较大, 所经区域通常呈现为不同的生态类型和生态敏感点, 就其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和破坏程度看, 因地而异, 差别很大。铁路建设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和破坏呈条带状分布, 范围一般在

8、300到500米左右, 同时按施工区的分布和是否有珍稀动植物以及其他因素(如自然保护区、森林、湿地、特殊水域等生态敏感区)适当扩大其评价范围, 野生动物调查扩大到其活动栖息范围。新建青藏铁路沿线各生态区植被分布特征研究初探青藏铁路的生态环境影响与效益生物群落多样性的测度方法-多样性的测度方法青藏铁路( 格尔木􀀁 拉萨段) 各生态类型区植被生物多样性及生境分割的程度, 并讨论环境因素和人类活动对植被的影响, 有助于了解海拔梯度的变化对植被群落物种多样性变化的影响。新建青藏铁路格拉段位于青藏高原腹地, 地处东经90􀀁30􀀁 95𙦙

9、7;56􀀁, 北纬29􀀁48􀀁 36􀀁32􀀁的范围内, 北起青海省西部,重镇格尔木市, 大致与青藏公路平行, 自北向南穿越昆仑山、可可西里山、烽火山、唐古拉山、头二九山、桑雄岭和羊八岭,跨越清水河、秀水河、沱沱河、通天河、那曲、桑曲、柴曲等, 在行政区域上历经青海格尔木、治多、玉树唐古拉山乡、西藏安多、那曲、当雄、堆龙德庆, 最终进入西藏自治区首府拉萨市。青藏铁路由青海省西宁市至西藏自治区拉萨市, 全长1 956km。其中, 西宁至格尔木段长814 km, 已于20 世纪80 年代开通。格尔木至拉萨段,

10、自青海省格尔木市起, 沿青藏公路南行至西藏自治区首府拉萨市, 全长1 142 km。新建线路长度1 110 km, 其中青海省境内562 km, 西藏自治区境内548 km, 海拔在4 000 m 以上的地段长达960 km 以上,4 500 m以上的地段长达78 km, 多年冻土带约550 km。自昆仑山至唐古拉山约450 km 的路段处于长江源地区, 横跨我国三江源自然保护区和可可西里自然保护区; 唐古拉山以南进入我国一江两河自然保护区, 分布有大片的湿地。根据地形、地貌、植被类型等不同, 本文将新建青藏铁路格尔木- 拉萨段划分为5 个生态类型区。格尔木至南山口。本段为戈壁裸地生态系统,

11、呈戈壁荒漠地貌景观, 植被极为稀疏, 覆盖度在2%以下。植被类型以旱生灌木、小半灌木为主。南山口至昆仑山。海拔高度为3 000 4 770 m。本段3 500 m 以下为山地荒漠生态系统。3 500 m 以上逐渐过渡为山地草原生态系统, 植被覆盖度为15% 25%, 主要荒漠植被为驼绒黎、木本猪毛菜、牛耳凤毛菊、团垫黄芪等优势种组成的群落。昆仑山至唐古拉山。海拔高度为4 500 5 200 m, 海拔高度为4 500 5 200 m, 除可可西里山、风火山、乌丽山、开心岭、唐古拉山等越岭地段相对高差100 300 m 外, 其他地段宏观上均属高准平原地貌,地形平坦开阔。随着高原水热条件的差异,

12、 本段自东南向西北形成了由高寒草甸向高寒草原、高寒荒漠过渡的以高寒草原为主的高寒生态系统。其中除五道梁、开心岭附近分布有沼泽草甸, 风火山地区、通天河至唐古拉山北坡分布有嵩草草甸外, 其余大部分分布为高寒草原, 有紫花针茅、牛耳凤毛菊、垫状金露梅、矮火绒草等植物群落。高寒草原不仅是亚洲中部高寒环境中典型的自然生态系统之一, 而且在世界高寒地区也具有代表性。唐古拉山至当雄。海拔高度为5 2004 300 m。本段以高寒草甸生态系统为主, 主要有小嵩草草甸和沼泽草甸。其中小嵩草草甸分布面积最大, 连片分布于那曲、安多一带的广阔高原面上; 藏北嵩草草甸和沼泽草甸分布面积小且不连续, 一般分布在地下水

13、丰富的河边洼地、山前洪积扇缘的潜水溢出带。当雄至拉萨段。海拔高度为4 300 3 640 m。本段主要以灌丛草原生态系统为主, 灌丛植被有金露梅等; 草原植被主要以短芒草草原为主。西成客运专线穿越秦岭山区自然生态环境保护与线路宏观走向研究山区铁路建设可能改变区域空间结构现状,阻断区域物流、能流和物种流。建成运营后的铁路可能对景观生态体系产生切割,使其破碎化和趋于岛屿化,导致区域地层或山体边坡不稳定,植被覆盖率降低、风化作用加强、水土流失加剧等后果。当扰动强度超过环境的承载力时,将造成环境的破坏,进而可能产生次生灾害。成渝经济区矿产资源开发对其生态环境影响评价矿产资源开发对生物多样性的影响分析成

14、渝经济区盆周山区(包括大巴山区和川滇黔交界山区),是四川盆地重要生态屏障,是生物多样性较丰富区域。矿产资源开发对生物多样性的影响,主要是因为矿山开发破坏地表植被和地下水疏干,导致地表植被退化,矿山开发活动中的永久性占地和临时性占地将导致矿区土地功能和土地利用结构的变化,采、选、冶过程中不合理排放的废水、废渣污染生态环境,使生物多样性保护受到威胁。煤炭、磷矿、铝土矿和芒硝开发过程中抽、排矿井水,如果常年累月的过度开采会引发造成原生态地下水不同程度的下沉和水量减少,地表水枯竭或消失,进而引发地表植被退化,对生物多样性造成胁迫。长江上游多家磷矿开采企业以及磷化工企业排污,导致水体在一定程度上的富营养

15、化。磷矿石中含有少许的铀,这种废液具有轻微的辐射性,可能会对影响区域的生物造成一定的影响。在成渝经济区的主要优势矿产资源中,天然气开采对生物多样性影响很小,其影响主要来自天然气集输管道建设对地表狭窄线性区域植被的短暂影响;煤炭、铝土矿等矿产开采均为地下开采,对生物多样性的影响很小,对生物多样性的影响主要来自矿区开采井硐口、工业广场、尾矿堆放场等对土地的占用和地表植被的破坏,但其面积很有限。成渝经济区煤矿、磷矿和铝土矿等矿产资源开发对区域生物多样性可能产生影响的区域主要涉及茶坪山生物多样性保护与土壤保持生态区、峨眉山大风顶生物多样性保护与水源涵养生态区、渝南山地生物多样性保护生态区。茶坪山生物多

16、样性保护与土壤保持生态区,涉及绵阳、成都、德阳市的5 个县的西北部山区,生物多样性丰富,区内的白水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九顶山省级自然保护区、千佛山省级自然保护区(图6)是大熊猫分布区。主要生态服务功能为生物多样性保护功能,土壤保持功能,水源涵养功能。从规划矿区看,对生物多样性可能有一定影响的主要开采矿种为磷矿,绵竹什邡为磷矿主要开采区域。该区域位于沱江源头段,茶坪山地震重灾区,属绵远河流域,为四川省重点治理小流域,邻近九顶山省级自然保护区、千佛山省级自然保护区。生物多样性保护功能重要区涉及的资源点包括绵阳安县的磷矿资源点。峨眉山大风顶生物多样性保护与水源涵养生态区,涉及雅安、眉山、乐山、宜宾市

17、的12 个县级行政区,生物多样性丰富,分布有大熊猫、四川山鹧鸪、珙桐等多种国家保护野生动植物,建有多个国家级和省级自然保护区(图6)。从规划矿区看,主要有马边重点开采区,位于生物多样性保护二级区的采矿点和资源点为乐山的磷矿;渝南山地生物多样性保护生态区,包括南川区和万盛区,位于大娄山北缘,地貌以低中山为主,生物资源丰富,金佛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分布在该区。对生物多样性可能有一定影响的主要开采矿种为煤矿和铝土矿。煤炭资源的开采主要集中在万盛区的南桐矿区和南川区的水江镇,铝土矿目前采矿点主要集中于南川。从规划矿区看,主要有綦江万盛重点开采区和南川武隆重点开采区的部分区域。位于生物多样性保护重要区的采矿点和资源点为南川的铝土矿。矿产资源开发中的环境影响与防治措施矿产资源开发区生态环境问题及其防治矿产资源开发对生态环境影响因素分析以甘肃矿产资源开发为例矿业开发与林境保护关系综述矿业废弃地及其生态恢复与重建矿区废弃地对环境的破坏及其生态恢复矿山废弃地生态恢复研究进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其他相关文档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