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厦门新东方优能中学部文科综合组 地理学科 张凌云06高中地理-考试二06考试二:(阶段考试二)姓名: 独立完成,时限120分钟,总分300分一,选择题。(每题4分,总分136分)1.下列工业部门与主导区位因素的连线,正确的是A.普通服装制造劳动力 B.水果罐头加工消费市场C.家具制造业原料产地 D.电视机装配、制伞厂-市场2.从环境因素考虑,对大气污染严重的工业应建在东北郊的是加尔各答昆明天津伦敦A.B.C.D.图7示意某国城镇人口和乡村人口的变化。读图7,回答35题。3.1982年该国城镇化水平约为A.10 B.20 C.30 D.404.20世纪该国城镇人口比重增长最快的时期是A.60年代
2、初期 B.70年代中期C.80年代中期 D.90年代后期5.1961-2007年,该国城镇化总体趋势表现为A.乡村人口持续增加 B.城镇人口缓慢减少C.进入加速发展阶段 D.进入郊区化阶段截止2008年6月,世界人口已达6477亿。下图表示除南极洲外的六大洲人口占世界总人口比例。读图回答6一8题。6人口增长最快的大洲是A.a Bb Ce Df7c大洲人口占世界总人口比例降低的主要原因是A主要国家的人口总量减少B部分国家实行了计划生育政策C由于战争和灾害,人口死亡率上升D人口大量迁出c大洲8e大洲的人口问题主要表现为A人口增长过多,人均资源不足 B女性比例小,人口生育率低C人口素质低,缺乏环保意
3、识 D人口老龄化,劳动力不足读“甲、乙两国人口出生率与死亡率变化曲线图”,据此完成910题。9下列有关于两中人口发展的说法,正确的是20世纪中期以来,甲国人口增长快于乙国近些年来,乙国老龄人口比例小于甲国20世纪末,甲国人口增长模式为传统型乙国代表了部分发展中国家人口增长情况A B C D10甲、乙两国人口变化可能产生的直接问题有甲国的社会负担加重乙国城市化进程减慢乙国的环境污染加剧甲国劳动力日趋短缺A B C D 读某城市“城市人口占总人口比重变化图和“劳动力在各行业中的百分比图,回答11一12题。11在“城市人口占总人口比重变化图中,字母AE反映的现象是A城市化过程 B郊区城市化 C逆城市
4、化 D城乡差别拉大12甲、乙表示不同城市化阶段的就业比重状况,其中乙较合理的处在AD时段 BB时段 CE时段 DF时段13右图中的数字表示不同工业部门的投人情况,在技术投人的推动下,工业部门的发展趋势是A一一 B一一C一一 D一一下图中、表示同一类地理事象,a、b、c三轴分别表示不同地理要素对地理事象的影响程度,读图回答1416题。14若上图a、b、c分别表示原料、动力、市场要素对工业区位选择影响情况,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类工业可以在沪、粤、晋、云、贵、川等地大力发展B影响、工业区位的主导因素分别是市场、动力、原料C能反映钢铁工业区位变化的顺序是D目前,三类工业,在发展中国家所占比重较大,在
5、发达国家中所占比重较小15若a、b、c分别表示农、牧、林三大部门比重,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地农业模式最适合在我国陕西推广B、地都位于我国东部季风区 C从自然条件优越性比较:D与、三地农业结构相似的国家分别是:加拿大、英国、澳大利亚16若图中a、b、c分别表示015岁、1565岁、65岁三个年龄段的人口比例状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未来将面临巨大人口压力的是 B目前人口自然增长率最高的可能是C未来将面临劳力短缺社会保障负担重等问题的是D目前,外来文化对本地文化影响最大的可能是图5为我国某快餐店分布示意图,题。图6为该快餐店在北京简易分布示意图,读图回答17一19题。17该快餐店大体分布于我国A人
6、口地理界线以东的地区 B人口净迁入的省区C人口老龄化现象严重的省区 D人口增长速度缓慢的省区18.该快餐店数量多于5个的省级行政区,人口净迁入的省区人口增长速度缓慢的省区其共同特点是A A自然资源丰富 B旅游资源丰富 C水资源丰富 D环境质量高19.该快餐店以经营“白汤面”著称,一碗汤面最低价格为15元。读图6,分析影响该快餐店分布的主要区位因素是A市场 B原料 C技术 D能源右图中,M1、M2分别为两种不同原料的产地,N为市场。读图回答2022题。20某企业布局在甲地,该企业可能是( )A炼铝工业 B水果罐头厂C高档服装厂D瓶装饮料厂21某企业生产必需的两种原料分别来源于M1、M2,N是该企
7、业的唯一市场,以M1、M2为圆心的同心圆分别代表生产单位产品所需两种原料的等运费线,以N为圆心的同心圆代表单位产品的等运费线,如果仅考虑运费因素,下列四个地点建厂最适宜的是( )A乙 B丙 C丁 D戊22该企业经过技术创新后,生产单位产品所消耗的原料在M2的比重下降到原来的1/3。该企业在考虑建立新的工厂时,对其厂址选择影响最大的因素是( )A M1原料 BM2原料 C市场 D技术下图反映的是某公司逐步扩展的四个阶段图中内圆表示公司早期市场区,中圆表示国内市场区,外圆四个部分表示不同的国外市场。回答以下23-25题。23推动该公司从阶段1发展到阶段4的最主要动力是A占领市场 B靠近原料地 C获
8、得廉价劳动力 D保证能源供应24该公司向国外扩展的最重要的方式是A设立工厂 B设立销售代理商 C设立销售部 D设立研发中心图1125若该公司采用直接投资建厂的方式进入发达国家甲,最可能的原因是A该产品技术含量高 B躲避贸易壁垒C甲国交通通达性高 D消除消费文化差异26图11为公路运输网,小圆圈表示公交站点,标注的数字表示该段公路上单位时间内可以通过的最大车流量;假设M站的车流量只来自于N,从N到M无论选择哪一条路线所需时间均为10分钟,有30辆车同时从N出发,过10分钟后,统计到达M的车辆最多为()A26辆 B24辆 C20辆 D19辆27飞机场的区位选择应遵循的原则是()要能最大限度地方便旅
9、客,要紧靠城市中心区的边缘设立 充分研究当地的自然条件,选择地质条件稳固、地基稳定、平坦开阔的地方 要选择少雾、少雷暴、视野开阔、少鸟类飞行的位置 为防止噪音污染城市,机场与城市距离越远越好A B C D图7为市内地租立体分布示意图,回答2830题。28图中图例代表工业用地的是()图7AB C D29图中英文字母abcd分别代表不同地块的地租,它们从高到低排列正确的一组是()AbdcaBacdb CabcdDdcba30沿公路干线地租的变化是()A往外地租逐渐上升B往里地租逐渐下降C不变 D往外地租逐渐下降图8为西方某国统计的交通工具运行目的比例示意图,读后回答3132题。图831图中两条曲线
10、可能是()A实线是上下班交通,虚线是购物交通B实线是购物交通,虚线是上下班交通C实线是货物交通,虚线是购物交通D实线是购物交通,虚线是货物交通32为解决大城市的交通拥堵问题,下列措施可行的是()A大力发展私人汽车 B大力发展公共交通C限制汽车发展,鼓励自行车使用 D建设市内铁路网图6为某假想区域规划图,图中点需规划高新工业区、港口、机场、水厂、城市绿化带、仓库区、污水处理厂、疗养区。回答3334题。33有关城市用地的功能分区,正确的是()A疗养区仓库图6B高新工业区污水处理厂C水厂港口D机场 城市绿化带34有关该区域的叙述,正确的是()A图中地势特点是西北高,东南低B该城市的基本形态向分散疏松
11、式的方向发展 C湖泊面积缩小一定与泥沙淤积无关D为保证城市的粮食供应,农田都应用作发展水稻种植业二,非选择题。(总分164分)35.读图9,回答下列问题。(24分)图9海0城镇及人口数100万50万10万用材林农田、湿地洋cba100km(1)、该地区计划在a处建一大规模的木材加工厂,分析其选址的有利条件,并说明建厂后可能对环境产生的不利影响及应采取的对策。(12分)(2)、该地区计划建一大型机场,分别说明b、c两地作为机场选址的有利和不利条件。(提示:大型机场占地规模大,c地需填海。)(12分)36、读图,回答下列问题。(44分)(1)说出左图中山脉A南北两侧绿洲分布有何差异?造成这种差异的
12、原因是什么?(12分)(2)描述甲所在地形区的自然环境特征。(12分)(3)右图是左图中甲地形南部城市分布图,说明该地区城市在分布上的变化趋势及原因。(8分)(4)根据图中信息,分析甲所在省区发展经济的有利条件。(12分)37阅读下列材料,回答有关问题。(52分)材料一 世界两区域图材料二 甲国某一物流公司已获乙国政府授权,取得了乙国130万公顷可耕地的使用权,租期为99年。据悉,甲国公司将用来种植粮食作物,并将粮食船运回国。(1)据图分析,一月甲国所在半岛北部m山地和南部n地的温差为 。(4分)(2)分析甲半岛与乙岛共同的地形特征。(8分)(3)比较乙岛同纬度东部与西部太阳辐射量的差异及原因
13、。(12分)(4)与七月份相比,一月份m、n两地的温差较大,请分析两地一月份温差较大的原因。(12分) (5)分析甲国在乙国租地发展农业的主要原因。 (16分) 38图12中甲国面积196万平方千米,人口约1.12亿,国内生产总值1.04万亿美元;乙国面积937万平方千米,人口3.087亿,国内生产总值14.5万亿美元。甲乙两国签署区域自由贸易协议后,乙国的汽车产业加快向甲国转移,使甲国成为最有活力的汽车出口国之一。读图12,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44分) (1)描述x半岛河流特征。(10分)(2)说出Y半岛降水的特点,并分析原因。(10分)(3)从自然条件说明甲国主要城市的分布特点(注
14、意要答出自然条件)。(12分)(4)分析乙国汽车产业加快转移至甲国的原因。(12分)答案:1-34 ACDBC ABDBC ABCBD AABAD BCACB DDCCD ABDB35.(1)有利条件:接近原料产地;靠近水、陆交通线(交通运输便利)。 影响:森林减少,水土流失;环境污染等。 对策:合理采伐和育林相结合,采取防治污染措施等。(2)b地 有利:位于几个大城市的中间(靠近几个大城市),便于旅客和货物的集散(交通便利)不利:占用大量农田和湿地。 C地 有利:(通过填海兴建机场,)可以保护农田和湿地。 不利:位置偏离大城市,不利于旅客和货物的集散。(交通不便)填海造陆,工程造价较高。36
15、.(1)北侧绿洲面积大,且连成片;南侧绿洲面积小,且零星分布。A山坡北坡降水多,南坡降水少。 (2)深居亚欧大陆内部,温带大陆性气候为主,年降水量少,气温年较差大;植被稀少,多为荒漠,山前有绿洲分布;盆地地形,四周高山环抱;河湖较少,为内流河湖,季节性河流。(3)分布于绿洲上,从河流下游向上游方向迁移,水资源利用不合理,气候变干,导致河流下游地区水源枯竭,荒漠化加剧,荒漠化范围扩大,沙进人退。(4)有利:日较差大,光照充足,利于农作物生长;高山冰雪融水多,为农业发展提供水源;国界线漫长利于发展边贸;煤石油天然气丰富,为发展工业提供条件;沙漠雪山自然景色独特,民族风情多样,利于发展旅游业。37.
16、(1)20 (2)山地面积大,地势东高西低。(3)东部太阳辐射量小于西部。东部位于东南信风的迎风坡,降水多,晴天少,西部位于背风坡,降水少,晴天多。(4)1月,太阳直射南半球,m 地比n 地正午太阳高度低、昼长时间短,获得太阳辐射少。冬季风对m地影响大。(5)甲国人多地少,粮食需求量大;甲国有资金和技术优势;乙国水热条件好,农业较落后,土地租金低;两国均临海,可以利用廉价的海运来运输粮食。38(1)河流稀少,主要分布半岛的西部,自东向西流,河流短,水量小,无冰期。(2)特点:降水量丰富,从(东)北向(西南)逐渐增多;原因:受东北信风和暖流的影响,地势从东北向西南升高,东北低平,降水较少,西南地势高,多地形雨。(3)内陆(高原)多,沿海(平原)少:中南部多,北部少。 甲国地处热带,全年气温较高,内陆高原气温温和,四季如春,比沿海低地居住更适宜居住。南部降水多,气候湿润,适合农耕,而北部地区降水少;(4)乙国劳动力和土地价格高,汽车生产成本高,而甲国的劳动力和土地价格较低,可以节省生产成本;甲、乙两国相邻,且不受关税壁垒影响,便于甲国生产的汽车销往乙国:甲国临海,便于汽车出口。06总结:(课后作业)1,30W:重要经纬线经过的重要地区,重要气候类型,河流洋流,地形区。 高考文综(福建)辅导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