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高二语文语文版必修5课时作业:4.11论民本word版含解析.doc

上传人:马心欣 文档编号:21492752 上传时间:2023-11-28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9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二语文语文版必修5课时作业:4.11论民本word版含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高二语文语文版必修5课时作业:4.11论民本word版含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高二语文语文版必修5课时作业:4.11论民本word版含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11论民本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社稷(j)桀纣(zhu)粢盛(z)B.仓廪(ln)畜产(ch)洿池(w)C.衣帛(b)庠序(yng)狗彘(zh)D.丧死(sng)沟壑(h)孝悌(d)解析:B项中“畜”应读“x”;C项中“庠”应读“xing”;D项中“悌”应读“t”。答案:A2.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古今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A.牺牲既成B.诸侯危社稷C.河内凶,则移其民于河东D.直不百步耳,是亦走也解析:A项,古义:祭祀用的牲畜;今义:为公众事业而死。C项,古义:谷物收成不好,荒年;今义:凶狠,凶恶。D项,古义:跑,逃跑;今义:步行。答案:B3.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活用

2、现象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A.填然鼓之B.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C.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也D.王无罪岁解析:C项,为动用法,为办丧事;A项,名词用作动词,击鼓;B项,名词用作动词,称王;D项,名词作动词,归咎,归罪。答案:C4.下列各组中,加点词的意思相同一项是()A.桀纣之失天下也壮者散而之四方B.仰不足以事父母申之以孝悌之义C.犹水之就下、兽之走圹也金就砺则利D.得天下有道得道多助,失道寡助解析:C项,都有“接近,靠近,趋向”的意思。A项,用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动词,到,往。B项,目的连词,来/介词,用。D项,方法/王道。答案:C5.下列句子的句式属于宾语前置的一项是()A.未之有

3、也B.为丛驱爵者,鹯也C.五亩之宅,树之以桑D.申之以孝悌之义解析:A项,宾语前置,否定句中代词作宾语。B项,判断句。C、D两项都是状语后置句。答案:A6.补写出下列课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1)民为贵,君为轻。(2)数罟不入洿池,;,材木不可胜用也。(3)谨庠序之教,。答案:(1)社稷次之(2)鱼鳖不可胜食也斧斤以时入山林(3)申之以孝悌之义课内阅读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10题。甲梁惠王曰:“寡人之于国也,尽心焉耳矣。河内凶,则移其民于河东,移其粟于河内;河东凶亦然。察邻国之政,无如寡人之用心者。邻国之民不加少,寡人之民不加多,何也?”孟子对曰:“王好战,请以战喻。填然鼓之,兵刃既接,弃甲曳兵

4、而走。或百步而后止,或五十步而后止。以五十步笑百步,则何如?”曰:“不可,直不百步耳,是亦走也。”曰:“王如知此,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乙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七十者可以食肉矣。百亩之田,勿夺其时,数口之家,可以无饥矣;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七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饥不寒,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7.下列加点的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河内凶,则移其民于河东凶:收成不好,荒年。B.填然鼓之鼓:战鼓。C.谨庠序之教庠序:古代的学校。D.申之以孝悌之义申:反复陈述。解析:B项,鼓,动词,击鼓。答案:B8.与“直不百步耳”的“直”

5、意义相同的一项是()A.寡人非能好先王之乐也,直好世俗之乐耳B.半匹红绡一丈绫,系向牛头充炭直C.游鱼细石,直视无碍D.木直中绳,譸以为轮解析:“直不百步耳”的“直”,只是、不过。A项,只是、不过。B项,通“值”。C项,一直。D项,笔直。答案:A9.与“寡人之于国也”中的“于”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A.河内凶,则移其民于河东B.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C.季氏将有事于颛臾D.龟玉毁于椟中,是谁之过与解析:“寡人之于国也”中的“于”是引入对象。A项,到。B项,比。C项,引入对象。D项,在。答案:C10.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兵刃既接,弃甲曳兵而走。(2)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解析:翻译要

6、点:(1)“兵”“走”;(2)“颁”“负”,状语后置。参考答案:(1)兵器刚接触,士兵们就丢下盔甲拖着兵器逃跑了。(2)头发花白的老人不会背着或头顶着东西走在路上了。拓展阅读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114题。无恒产而有恒心者,惟士为能。若民,则无恒产,因无恒心。苟无恒心,放辟邪侈,无不为已。及陷于罪,然后从而刑之,是罔民也。焉有仁人在位,罔民而可为也?是故明君制民之产,必使仰足以事父母,俯足以畜妻子,乐岁终身饱,凶年免于死亡;然后驱而之善,故民之从之也轻。今也制民之产,仰不足以事父母,俯不足以畜妻子;乐岁终身苦,凶年不免于死亡。此惟救死而恐不赡,奚暇治礼义哉?王欲行之,则盍反其本矣。五亩之宅,树

7、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七十者可以食肉矣。百亩之田,勿夺其时,八口之家可以无饥矣。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饥不寒,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11.下列加点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若民,则无恒产,因无恒心因:就、随之。B.放辟邪侈,无不为已侈:奢侈。C.明君制民之产,必使仰足以事父母制:规定。D.此惟救死而恐不赡,奚暇治礼义哉赡:足。解析:B项,侈,放荡。答案:B12.下列各项中加点词的意义不相同的一组是()A.放辟邪侈,无不为已罔民而可为也B.及陷于罪,然后从而刑之故民之从之也轻C.五十者可以衣帛矣老者衣帛食肉D.今也制民

8、之产,仰不足以事父母故民之从之也轻解析:B项,随即/跟随;A项,做;C项,动词,穿;D项,舒缓语气。答案:B13.对本段内容层次分析不当的一项是()A.开头至“罔民而可为也”为第一层,论无恒产导致民乱政暴,反面论证“制民之产”的必要性。B.“是故明君制民之产奚暇治礼义哉”为第二层,古今对比论证“制民之产”的必要性。C.“王欲行之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为第三层,阐述怎样“制民之产”。D.这一段从治理百姓、巩固统治进而统一天下的角度来论证,因此,对作为统治者的齐王来说,具有极大的说服力。解析:C项,还有“教育百姓”的内容。答案:C14.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焉有仁人在位,罔民而可为也?

9、(2)此惟救死而恐不赡,奚暇治礼义哉?解析:翻译要点:(1)“焉”“罔”“为”;(2)“赡”“奚暇”“治”。参考答案:(1)哪有仁德之人在位,还用这种张网以伺,陷害百姓的方法治理的呢?(2)这(就使百姓)连维持生命都怕来不及,哪有空闲去讲求礼义呢?参考译文:没有固定的产业,却有稳定不变的思想,只有士人能做到。至于百姓,没有固定的产业,随之就没有稳定不变的思想。如果没有稳定不变的思想,就会胡作非为,坏事没有不干的了。等到犯了罪,然后就用刑法处置他们,这就像是安下罗网坑害百姓。哪有仁德之人在位,还用这种张网以伺,陷害百姓方法治理的呢?所以贤明的君主所规定的百姓的产业,一定要使他对上足够奉养父母,对

10、下足够养活妻儿,好年成就终年能吃饱,坏年成也能免于饿死。这样之后督促他们一心向善,百姓也就乐于听从了。现在规定的百姓的产业,上不够奉养父母,下不够养活妻儿,好年成也还是一年到头受苦,坏年成还避免不了饿死。这(就使百姓)连维持生命都怕来不及,哪有空闲去讲求礼义呢?大王想行仁政,那么何不返回到根本上来呢?五亩的宅地,(房前屋后)栽上桑树,五十岁的人就能穿上丝棉袄了。鸡、狗、猪等禽畜,不要错过它们的繁殖时机,七十岁的人就能吃上肉了。一百亩的田地,不要占夺农时,八口之家可以不挨饿了。认真搞好学校教育,把孝顺父母、敬重兄长的道理反复讲给百姓听,头发花白的人就不会背着或者顶着东西赶路了。老人穿上丝棉吃上肉

11、,百姓不挨饿受冻,这样还不能统一天下的,从来不会有。”15.“孟母教子”的故事家喻户晓,传为美谈。5月18日,首届中华母亲节文化月活动在孟子出生地曲阜小雪镇凫村开幕,并就母教文化、经典教育开展了研讨交流。传统的母爱教育再一次受到了人们的高度重视。请以“母爱”为开头写一句话,表达对母爱的赞美,至少使用一种修辞方法。解析:这句话的话题是“母爱”,表达上要求“至少使用一种修辞方法”。答案示例:母爱像一股涓涓细流,虽无声,却能够滋润干涸的心田。16.(2011湖南高考)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题目。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孟子梁惠王上)视人之国若视其国,视人之家若视其家,视人之身若视其身

12、。(墨子兼爱中)注:其:反身代词,指自己。简要分析上述两段文字含义的异同及其所体现的儒、墨两家思想的异同,并联系现实谈谈你的看法。200字左右。解析:此题首先是对两段文字含义的理解,然后以此为基础进行比较分析,必须兼顾同与异两方面。共同的一面是爱人。不同的是:儒家的是有差等的爱,强调推己及人,承认人们都会爱自己,以爱自己的亲人出发爱天下人,由私爱而达到博爱;墨家则更强调爱人,指出爱别人应像爱自己一样,爱别人不应有亲疏远近之“别”,即爱无差等。解答此题一定要扣住“以及”“若视”这些关键词语,理解其含义,明了儒、墨两家的差别。联系现实时必须紧扣爱,尤其是注意儒、墨互补的思想。参考答案:(1)两段文字都体现了“爱”的思想,但儒家倡导的是有等级的仁爱,“以及”表明的是推己及人,先后有别,墨家主张的是无差别的兼爱,“若视”表明的是一视同仁,爱无差等。(2)可以从强调人的平等和社会的公平角度,也可从强调将个人命运融于国家与社会利益之中,增强社会责任感的角度,还可从儒、墨兼用,各取所长,有助于维护人的尊严与实现社会和谐的角度等,联系现实谈看法。(如答案不在以上角度内,但言之成理也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其他相关文档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