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九年级总复习 1、中华文明的起源 国家的产生和社会变革,知识梳理,早期 (远古人类)原始社会 中期 (农耕生活)晚期 (远古传说)夏奴隶社会 商周 春秋五霸奴 封 战国七雄 商鞅变法,人文初祖:黄帝 华夏族的祖先:炎黄部落 禅让制:尧舜禹 国家建立:禹建立夏朝 世袭制开始:启即位,春秋五霸: 齐桓公(第一个霸主) 晋文公 楚庄王 吴王阖闾 越王勾践(最后一个霸主),4、商鞅变法: 时间:公元前356年 人物:秦孝公任用商鞅变法 目的:富国强兵 内容:承认土地私有,允许自由买卖奖励耕织奖励军功建立县制 意义:废除了旧制度促进农业发展增强军队战斗力为后来秦灭六国、统一中国奠定了基础 总评:商鞅变法
2、是一场比较彻底的地主阶级改革,1在下列诸侯国中,既属“春秋五霸”,又是“战国七雄”之一的是 A吴国 B晋国 C齐国 D宋国,2、2007年1月19日,全国第七届残疾人运动会“和谐圣火”的“文明之火”在云南省楚雄州元谋县点燃,大会组织者选择在元谋县采集圣火的主要原因是( A.元谋县我国海拔最高的地方 B. 元谋县我国气温最高的地方 C.元谋县是中华文明的发源地 D元谋县是我国遗留人类化石最多的地方,C齐国,C.元谋县是中华文明的发源地,3、下列我国古代的哪一制度开始于夏朝 A禅让制 B世袭制 C分封制 D郡县制 4、河北省有燕赵都市报,山东省有齐鲁晚报山西省有三晋都市报,湖北省有楚天都市报这些报
3、纸的得名, 与下列古代的哪一古代制度有关( ) A分封制 B世袭制 C禅让制 D郡县制,5、下列制度不属于西周的是 A等级制 B分封制 C世袭制 D禅让制,B世袭制,A分封制,D禅让制,阅读下列材料:霸道通宵论,强国先富民。令规传万户,徙木赏千金。十载游羊地,三年悍将林。称雄当做首,变法古标今。 (1)这首诗歌赞颂的人物是 商鞅 (2)诗中与右图相关的一句话是 徙木赏千金(3)说一说使诗中划直线部分现象出现的原因。商鞅变法奖励耕战 (4)最能证明划波浪线部分历史事实的是: 秦国成为战国后期最富强的国家,最终秦灭六国统一天下 (5)诗中哪一句评论对于我们今天的改革最具有积极的借鉴意义。 强国先富民。,承认土地私有,允许自由买卖,奖励军功,奖励耕织,建立县制,生产粮食布帛多的人,可以免除徭役。,按军功大小封爵、授田、赐宅, 废除没有军功的贵族的特权。,设置31个县,县设县令。 县令由国君直接任免。,商鞅变法的主要内容,历史作用,商鞅变法的内容与作用,主要内容,承认土地私有, 允许自由买卖,奖励耕战,建立县制,商鞅变法是一场比较彻底的地主阶级改革,为后来秦灭六国、统一中国奠定了基础,废除了旧制度,促进农业发展,增强军队战斗力,增强了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