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分享赚钱 收藏 举报 版权申诉 / 5

类型人类的起源和发展(第二课时).doc

  • 上传人:马心欣
  • 文档编号:21472505
  • 上传时间:2023-11-27
  • 格式:DOC
  • 页数:5
  • 大小:20.50KB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关 键  词:
    人类的起源和发展(第二课时).doc
    资源描述:

    1、第一节 人类的起源和发展(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概述人类起源于森林古猿,人类是在与自然环境的斗争中逐渐进化来的。 对比观察四种现代类人猿和人类起源与发展过程的示意图,概述人类在起源和发展过程中自身形态和使用工具等方面的变化。 2、能力目标: 参加资料分析和技能训练等活动,与同学交流自己的看法。 3、情感目标:认同人类起源与发展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人类应当与自然和谐发展的观点以及科学是不断发展的观点。 重点和难点: 运用比较的方法找出人类与类人猿的异同点; 认识到古人类化石和遗物等对研究人类起源的重要性; 认同现代人类是在与自然环境的长期斗争中进化来的观点。 教学方法:讲解、查

    2、资料、分析、问答 教学过程: 一、讲授新课: 生:(阅读、分组讨论)东非大裂谷两侧的生 态环境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一部分热带 雨林变成了稀树草原,使得一部分森林古猿被迫到地面上生活。 师:在东非大裂谷地带,古人类学家发现了世界上最多的早期古人类化石,也就是石化了的遗体、遗物等。想一想,为什么在这里会有这么多的早期古人类化 石呢? 生:可以说明人类的始祖在非洲。 师:化石是最好的证据。请同学们观察下面这几幅古生物学家挖掘出的不同时期古人类化石的图片。你们能发现什么问题? 生:(观察、思索) 师:我们来分析一下: (1)就露西少女的 骨骼来看,她的上肢和下肢是否有区 别?根据四肢和骨盆的形态,想像一

    3、下她的运动方式是怎样的?(2)东非人 用图中所示石块做什么?从石块的形状来推测,东非人在使用工具方面已经具有什么能力? 生:从露西少女的骨骼来看,她的上肢比 较细短,下肢比较粗长,具有粗长的下肢骨,骨盆上下扁,左右阔,说明她很可能采取直立行走的运动方式;东非人 所用的石器明显经过加工,分别呈斧状和凿状,可当作工具来砍砸和削刮物体,由此推测东非人在逐渐适应直立行走的过程中,已具有制造和使用工具的能力了。 师:再来观察东非人头骨化石及复原像, 你们能想到些什么呢? 生:东非人既有现代类人猿的特征,又有人类的特征。 师:这说明了什么? 生:这可能说明东非人是处在进化当中。 师:根据上述化石以及它们的

    4、遗物,请你们推测一下古人类当时的生活状况? 生:(阅读、回答) 生1:生活在裂谷东部高地的森林古猿,本来生活在茂密的森林中,后来由于环境的剧烈变化,森林面积的大量减少,一部分森林古猿不得不下地生活。到地面上生活的那部分森林古猿,由于环境的改变和自身结构的变化,一代一代地向直立行走的方向发展:下肢用来支撑体重和行走,逐渐变得粗壮有力;而前肢则解放出来,能够使用树枝、石块等来获取食物、防御敌害,臂和手也逐渐变得灵巧。 生2:露西时代的古人类就处于这个阶段。他们能够使用工具,相当于使自己 的四肢得以延伸,捕猎和御敌能力都大大增强了。 生3:东非人时代的古人类,不仅能使用工具,还能制造简单的工具,提高

    5、了工具的效能。 师:对。又经过若干万年,古人类制造的工具越来越复杂;复杂而精巧的工具的制造和使用,又促进了脑的发展,使他们能够想出各种办法来解决困难;在劳动中产生了语言,而且大脑的语言中枢日益完善;丰富的语言,使他们相互之间能更好地交流与合作。下面我们来做一个小游戏。 生:(分组表演)请一位同学选择三位好朋友,自己想好一句话并告诉其中一位, 要求他只用表情或动作把这句话的意思传给第二位,由第二位再用同样的方式传给第三位朋友。最后由第三位朋友用语言表达出原意来。 师:通过这样的过程,原话的意思改变了没有?由此可见,语言在生活中是多么的重要!语言使我们大家能进行很好的交流。没有语言而仅用肢体去表达

    6、,会产生很多的误会。因此,我们在生活中应充分而恰当地运用语言。用语言进行交流也是动物与人的本质区别之一。 师:下面在你们观察人类起源与发展的示意图后,请指出人类在进化过程中,哪些方面是逐渐变化的? 生:(观察、小组讨论交流) 生1:运动方式使人的形态结构发生了变化:半直立行走直立行走。 生2:劳动改善了人类的生存条件:不会使用工具使用天然工具制造和使用简单的工具制造和使用包括电脑在 内的各种复杂工具。 生3:赤身裸体懂得御寒、遮羞。 师:在同大自然严酷的斗争中,人类变得越来越强大。人类现在被称为生物圈的主宰者,改变环境的能力远远超过其他的生物。人类是否应与自然界和谐 发展? 生:人类起源于森林

    7、古猿,是在与自然环境的长期斗争中逐渐进化来的:适应环境的生存下来;不适应环境的被淘汰掉。人类虽然是生态系统中的重要一员,但人类的一切活动必须尊重生态规律,人类应与自然界和谐发展。 师:现代类人猿还能进化成人吗? 生:不能。现代类人猿已经适应了现在的环境,不能再进化成人类了。 师:曹植有首诗,批评哥哥曹丕对他的迫害:箕在釜下燃,豆在釜中泣。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结合本节课,应当怎样理解? 生:曹植把自己比做豆子,把哥哥比做豆茎,釜中的豆子对釜底的豆茎说:我们本是同一棵根上生长出来的,你为什么急于煎熬我,把我煮烂呢!这首诗以形象生动的比喻,说明兄弟本来像手足一样生于一体之上,所以不应该互相 残杀

    8、。 师:那么,人猿同祖,现代类人猿是人类的近亲,也是生物圈中的成员,同样享有在地球上生存、繁衍的权利,我们应当加强保护。具体应该怎样做呢? 生:人类应加大对现代类人猿等各种野生 生物的保护措施,如加强宣传的力度, 贯彻执行野生动物保护法,建立自然保护区,保护它们生活的森林环境,坚决制止一切破坏它们生存的行为等。 师:也希望你们能把所说的落实到实际行动中去。 二、知识小结: 师: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们都明白了些什么呢?想到了些什么呢? 生:(归纳总结本节所学) 三、课外研究: 师:研究人类的起源和发展,除了化石以 外,还有什么其他的方法?请你们课后模仿科学家的研究方法,通过查阅资料,搜集信息,并

    9、与同学交流。 四、板书: 第一节 人类的起源和发展 四、古人类起源和进化的证据及历程-进化的主要证据:化石 森林古猿-下地活动-古人类-现代人类 六、人与自然应当和谐发展 五、知识反馈: 1.下列哺乳动物与人类亲缘关系最密切的是( )。 A.猕猴 B.长臂猿 C.恒河猴 D.大叶猴 2人类和类人猿的共同祖先是( )。 A.长臂猿 B.北京猿人 C.森林古猿 D.类人猿 3森林古猿进化到人的特定的环境因素不包括( )。 A.造山运动 B.出现冰川期 C.森林变得稀疏 D.恐龙灭绝 4下列不属于人类特有的特征是( )。 A.有复杂的语言 B.使用工具 C.直立行走 D.大脑发达 5下列动物中不属于类人猿的是( )。 A.长臂猿 B.森林古猿 C.猩猩 D.黑猩猩 六、教后记: !

    展开阅读全文
    提示  道客多多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人类的起源和发展(第二课时).doc
    链接地址:https://www.docduoduo.com/p-21472505.html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道客多多用户QQ群:832276834  微博官方号:道客多多官方   知乎号:道客多多

    Copyright© 2025 道客多多 docduoduo.com 网站版权所有世界地图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46453号    营业执照商标

    1.png 2.png 3.png 4.png 5.png 6.png 7.png 8.png 9.png 10.png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