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二节 人文地理学的基本理论重点:掌握七种人地关系论,代表人物,核心思想 会归纳总结其特点,能够区分它们一 人文地理学理论的多元性1 有关于人文学的理论:区位论.行为论.文化景观论.人地关系论2 区位论 是经济地理学与城市地理学的核心理论,不是人文地理学的核心理论3 文化景观论 是过去或现在人文活动的结果,可通过它研究该地以前各种活动来复以前的活动过程4 行为论 把心理学有关成就与理论引入地理学5 人地关系论 影响到人文地理的各个要素和方面二人地关系论1 环境决定论1 代表人物: 拉采尔. 森普尔拉采尔. 森普尔2 核心思想: 强调自然环境对社会发展起决定性作用3 演变历程:希腊的亚里士多德在
2、政治学中论及人与环境的关系。 法国的孟德斯鸠在论法的精神谈到民族.政治.宗教与气候有关。 德国的黑格尔阐述世界上的三种地理环境对当地社会历史起作用。 德国的拉采尔在人类地理学中把人看做是环境产物,人的活动发展和分布受环境限制。 美国的森普尔在地理环境之影响中对地理环境决定论思想取谨慎态度。4 特点: 这个理论过分强调环境的决定作用,忽视各种因素(社会.历史)之间的复杂关系.5评价: 它用自然环境的作用否定 “天命论”、“神创论”,具有一定的进步意义;但其过分强调环境的决定作用,而忽视各种因素之间的复杂关系。2 可能论1 代表人物: 维达尔,白兰士 白吕纳2 核心思想: 不是强调环境在人地关系中
3、的决定性作用,而是注重人对环境的适 应与利用方面的选择能力.3 演变过程: 法国的白兰士总结同样的环境对于不同的生活方式的人具有不同意义. 法国的白吕纳认为心理因素是人类与自然地媒介和一切行为的指导者.4 特点: 这个理论是不应忽视自然环境的影响,但是文化遗产在影响人的行为也很重要.5 评价:可能论过分强调人的选择能力,地理环境只是提供可能,其对人地关系的解释不够彻底。但它承认环境对人类的影响,同时也反对环境决定社会的观点,具有朴素的辨证观点.3 适应论1代表人物: 罗克斯比2核心思想: 强调人群对自然环境的文化适应3演变过程: 英国的罗克斯比认为人文地理学有两方面: 一.人群对周围自然环境的
4、适应. 二. 居住在一定区域内人群及其和地理区域之间的关系4特点: 这种适应既意味着自然环境对人类活动的限制,也意味着人类社会对环境的利用和利用的可能性.5评价: 该理论已有了“协调”人地关系的思想 4. 生态论1 代表人物: 巴罗斯2 核心思想: 认为地理学的论题应规定为完全论述人与自然和生物环境的相互影响。3 演变过程: 美国的H.H.巴罗斯于1927年提出地理学是有关”人类生态学的科学”,其目的不在于考察环境本身的特征和客观存在的自然现象,而在于研究人类对自然环境的反应.4 特点: 生态论试图借助有关生态学的观点来分析人地关系的特点.5 评价: 它的引入既避免了决定论和或然论各持一端之嫌
5、,又打破了自然和人文的二元论观点. 为人地关系研究提供了一套新的研究方法模式.地理学和生态学的联姻有助于加强环境观点和生态观点的结合5.环境感知论1 核心思想: 人与自然环境关系中的各种可能性进行选择时不是任意的、随机的和毫无规律的,而是有一定的客观规律可循的。它是受一种思想意识的支配。2 重要的方面: 自然灾害的感知问题, 移民身上的反应3 评价: 通过研究人类的环境知觉和空间行为,可透彻地了解和检验人地之间的关系。通过人与环境间的知觉、认知、激励及行为和行为方式、行为原动力、决策与反馈等方面的研究,并融入心理因素从而为人地之间的协调或调控提供了又一支撑体系;采用行为透视与区域透视相结合的方
6、法这种透视使人地关系用一种新颖的方式来分析、解决人地问题,拓展了地理学的研究领域,取得了不少研究成果6. 文化决定论1 核心思想 :文化的发展水平决定着人对环境的影响程度,每一种文化特征水平都对应于特定的人地关系。2 评价: 文化决定论的片面性:在面临新的人地问题时,人们总是从传统习惯和文化习惯之外去寻找解决办法,从而不断创造新的文化。文化对人们的行为规范是有条件的,当人们在生存线上挣扎而加速生存环境衰竭的时候,文化价值观也失去了它的支配作用.7. 和谐论1 核心思想: 人地关系应当“和谐”2 演变过程: 20世纪60年代随着工业化的发展出现了很多环境问题 1980年国际地理大会提出人地关系和
7、谐论思想3和谐论内容:一人类应顺应自然规律,合理的利用自然环境; 二 要对已经破坏的不协调的人地关系进行优化调控4 特点: 要支配自然, 首先要服从自然,人与自然的关系是共生和谐的关系5 评价: “和谐论”、“可持 续发展论”作为人类社会追求的理想模式和人地关系优化的目标,具有泛科学化的意义。对地理学来说,最重要的乃是在这一思想指导下,构建富有实际地理内涵的人地关系理论。三. 其他学科对人地关系的讨论(一)汤因比的“挑战与应战”学说。他对文明的起源提出的原则有:“挑战和应战”,“逆境美德”和“中庸之道”。(二)马克斯韦伯的宗教思想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三)年鉴学派中的地理观。认为人的生活方式不只是地理环境主宰的产物,而且是社会、历史、心理等许多复杂因素作用的结果的思想。四、文化地理学的人地关系图式1 J.E.斯宾塞和W.L.托马斯所写的文化地理学概论2基本要素:人口,自然生物环境,社会组织,技术3关系; 相互联系,相互影响,形成六队联系带4反应文化结构:物质文化,制度文化,精神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