压缩包目录
-
全部
- 2018年秋九年级化学上册期中检测卷新版新人教版201808234113.doc--点击预览
- 2018年秋九年级化学上册期末检测卷新版新人教版201808234112.doc--点击预览
- 2018年秋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一单元走进化学世界检测卷新版新人教版201808234110.doc--点击预览
- 2018年秋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一单元走进化学世界知识清单新版新人教版201808234111.doc--点击预览
- 2018年秋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一单元走进化学世界课题1物质的变化和性质第1课时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课时作业新版新人教版201808234104.doc--点击预览
- 2018年秋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一单元走进化学世界课题1物质的变化和性质第2课时化学性质和物理性质课时作业新版新人教版201808234105.doc--点击预览
- 2018年秋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一单元走进化学世界课题2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第1课时对蜡烛及其燃烧的探究课时作业新版新人教版201808234106.doc--点击预览
- 2018年秋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一单元走进化学世界课题2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第2课时对人体吸入的空气和呼出的气体的探究课时作业新版新人教版201808234107.doc--点击预览
- 2018年秋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一单元走进化学世界课题3走进化学实验室第1课时常用仪器化学药品的取用课时作业新版新人教版201808234108.doc--点击预览
- 2018年秋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一单元走进化学世界课题3走进化学实验室第1课时物质的加热仪器的连接与洗涤课时作业新版新人教版201808234109.doc--点击预览
- 2018年秋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七单元燃料及其利用实验活动3燃烧的条件课时作业新版新人教版20180823473.doc--点击预览
- 2018年秋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七单元燃料及其利用易错强化练新版新人教版20180823475.doc--点击预览
- 2018年秋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七单元燃料及其利用检测卷新版新人教版20180823474.doc--点击预览
- 2018年秋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七单元燃料及其利用知识清单新版新人教版20180823476.doc--点击预览
- 2018年秋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七单元燃料及其利用课题1燃烧和灭火第1课时燃烧的条件灭火的原理和方法课时作业新版新人教版20180823469.doc--点击预览
- 2018年秋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七单元燃料及其利用课题1燃烧和灭火第2课时易燃物和易爆物的安全知识课时作业新版新人教版20180823470.doc--点击预览
- 2018年秋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七单元燃料及其利用课题2燃料的合理利用与开发第1课时燃料的利用课时作业新版新人教版20180823471.doc--点击预览
- 2018年秋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七单元燃料及其利用课题2燃料的合理利用与开发第2课时使用燃料对环境的影响课时作业新版新人教版20180823472.doc--点击预览
- 2018年秋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三单元物质构成的奥秘易错强化练新版新人教版20180823483.doc--点击预览
- 2018年秋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三单元物质构成的奥秘检测卷新版新人教版20180823482.doc--点击预览
- 2018年秋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三单元物质构成的奥秘知识清单新版新人教版20180823484.doc--点击预览
- 2018年秋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三单元物质构成的奥秘课题1分子和原子课时作业新版新人教版20180823477.doc--点击预览
- 2018年秋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三单元物质构成的奥秘课题2原子的结构第1课时原子的构成课时作业新版新人教版20180823478.doc--点击预览
- 2018年秋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三单元物质构成的奥秘课题2原子的结构第2课时离子和相对原子质量课时作业新版新人教版20180823479.doc--点击预览
- 2018年秋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三单元物质构成的奥秘课题3元素第1课时元素课时作业新版新人教版20180823480.doc--点击预览
- 2018年秋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三单元物质构成的奥秘课题3元素第2课时元素周期表课时作业新版新人教版20180823481.doc--点击预览
- 2018年秋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二单元我们周围的空气实验活动1氧气的实验室制取与性质课时作业新版新人教版20180823455.doc--点击预览
- 2018年秋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二单元我们周围的空气易错强化练新版新人教版20180823457.doc--点击预览
- 2018年秋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二单元我们周围的空气检测卷新版新人教版20180823456.doc--点击预览
- 2018年秋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二单元我们周围的空气知识清单新版新人教版20180823458.doc--点击预览
- 2018年秋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二单元我们周围的空气课题1空气第1课时空气是由什么组成的课时作业新版新人教版20180823451.doc--点击预览
- 2018年秋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二单元我们周围的空气课题1空气第2课时空气是一种宝贵的资源保护空气课时作业新版新人教版20180823452.doc--点击预览
- 2018年秋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二单元我们周围的空气课题2氧气课时作业新版新人教版20180823453.doc--点击预览
- 2018年秋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二单元我们周围的空气课题3制取氧气课时作业新版新人教版20180823454.doc--点击预览
- 2018年秋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五单元化学方程式专题训练二化学方程式书写题型大盘点课时作业新版新人教版20180823499.doc--点击预览
- 2018年秋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五单元化学方程式易错强化练新版新人教版201808234101.doc--点击预览
- 2018年秋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五单元化学方程式检测卷新版新人教版201808234100.doc--点击预览
- 2018年秋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五单元化学方程式知识清单新版新人教版201808234102.doc--点击预览
- 2018年秋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五单元化学方程式课题1质量守恒定律第1课时质量守恒定律课时作业新版新人教版20180823495.doc--点击预览
- 2018年秋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五单元化学方程式课题1质量守恒定律第2课时化学方程式课时作业新版新人教版20180823496.doc--点击预览
- 2018年秋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五单元化学方程式课题2如何正确书写化学方程式课时作业新版新人教版20180823497.doc--点击预览
- 2018年秋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五单元化学方程式课题3利用化学方程式的简单计算课时作业新版新人教版20180823498.doc--点击预览
- 2018年秋九年级化学上册第六单元碳和碳的氧化物专题训练三常见气体的制任时作业新版新人教版20180823465.doc--点击预览
- 2018年秋九年级化学上册第六单元碳和碳的氧化物实验活动2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取与性质课时作业新版新人教版20180823464.doc--点击预览
- 2018年秋九年级化学上册第六单元碳和碳的氧化物易错强化练新版新人教版20180823467.doc--点击预览
- 2018年秋九年级化学上册第六单元碳和碳的氧化物检测卷新版新人教版20180823466.doc--点击预览
- 2018年秋九年级化学上册第六单元碳和碳的氧化物知识清单新版新人教版20180823468.doc--点击预览
- 2018年秋九年级化学上册第六单元碳和碳的氧化物课题1金刚石石墨和C60第1课时碳的单质课时作业新版新人教版20180823459.doc--点击预览
- 2018年秋九年级化学上册第六单元碳和碳的氧化物课题1金刚石石墨和C60第2课时碳的化学性质课时作业新版新人教版20180823460.doc--点击预览
- 2018年秋九年级化学上册第六单元碳和碳的氧化物课题2二氧化碳制取的研究课时作业新版新人教版20180823461.doc--点击预览
- 2018年秋九年级化学上册第六单元碳和碳的氧化物课题3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第1课时二氧化碳课时作业新版新人教版20180823462.doc--点击预览
- 2018年秋九年级化学上册第六单元碳和碳的氧化物课题3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第2课时一氧化碳课时作业新版新人教版20180823463.doc--点击预览
- 2018年秋九年级化学上册第四单元自然界的水专题训练一化学用语课时作业新版新人教版20180823491.doc--点击预览
- 2018年秋九年级化学上册第四单元自然界的水易错强化练新版新人教版20180823493.doc--点击预览
- 2018年秋九年级化学上册第四单元自然界的水检测卷新版新人教版20180823492.doc--点击预览
- 2018年秋九年级化学上册第四单元自然界的水知识清单新版新人教版20180823494.doc--点击预览
- 2018年秋九年级化学上册第四单元自然界的水课题1爱护水资源课时作业新版新人教版20180823485.doc--点击预览
- 2018年秋九年级化学上册第四单元自然界的水课题2水的净化课时作业新版新人教版20180823486.doc--点击预览
- 2018年秋九年级化学上册第四单元自然界的水课题3水的组成课时作业新版新人教版20180823487.doc--点击预览
- 2018年秋九年级化学上册第四单元自然界的水课题4化学式与化合价第1课时化学式课时作业新版新人教版20180823488.doc--点击预览
- 2018年秋九年级化学上册第四单元自然界的水课题4化学式与化合价第2课时化合价课时作业新版新人教版20180823489.doc--点击预览
- 2018年秋九年级化学上册第四单元自然界的水课题4化学式与化合价第3课时化学式的有关计算课时作业新版新人教版20180823490.doc--点击预览
- 2018年秋九年级化学上册绪言化学使世界变得更加绚丽多彩课时作业新版新人教版201808234114.doc--点击预览
文件预览区
|
|
资源描述
1期中检测卷(60 分 45 分钟)题 号 一 二 三 总 分得 分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O—16 P—31 Ca—40一、本大题包括 10 小题,每小题 2 分,共 20 分。每小题的 4 个选项中只有 1 个符合题意。题 号 1 2 3 4 5 6 7 8 9 10答 案 C B D A C C B C A A1.下列庆祝活动中,发生了化学变化的是2.“绿色化学”是 21 世纪化学发展的主导方向,其核心要求是从源头上消除污染。下列做法符合“绿色化学”理念的是A.将垃圾废物浇上汽油焚烧 B.研究、开发、利用新能源C.将工业污水直接排入河流 D.禁止化工厂生产化工产品3.正确的操作是实验成功的关键。下列图示实验操作正确的是4.2017 年 5 月 9 日,中国科学院、国家语委、全国科技名词委联合发布了 113 号、115 号、117 号及 118 号元素的中文名称,其中一种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如图所示。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原子序数为 115 B.元素符号是 MCC.原子核外电子数为 173 D.相对原子质量为 288 g25.如图表示的是纯净物、单质、化合物、含氧化合物、氧化物之间的包含关系,若整个大圆圈代表纯净物,则①②③④所属物质类别正确的是A.①单质、③氧化物B.②化合物、④含氧化合物C.①单质、②化合物D.②含氧化合物、④氧化物6.据报道,我国科学家发现一种氦钠化合物(化学式为 Na2He)。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Na2He 中 Na 为+1 价,He 为-1 价 B.Na2He 中 Na、He 元素的质量比为 2∶1C.Na2He 中既含金属元素,也含非金属元素 D.稀有气体都很稳定,不与任何物质反应7.下列现象的微观解释中,不正确的是A.氢气和液氢都可用作燃料——相同物质的分子,其化学性质相同B.热胀冷缩——分子大小随温度变化而改变C.“墙内开花墙外香”——分子在不断地运动D.用水银温度计测量体温——温度升高,原子间的间隔变大8.水是宝贵的自然资源,下列有关水的说法正确的是A.水在自然界中不断循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B.为了节约用水,可以用工业废水直接浇灌农田C.将天然淡水经沉降、过滤、吸附、杀菌等操作后,可供人们生活用水D.电解水实验说明水是由氢气和氧气组成的9.下列图像表示一定质量的氯酸钾和二氧化锰混合物受热过程中某些量随时间的变化趋势,其中正确的是【解析】B 项,氯酸钾最终完全分解,质量分数会变为 0,错误;C 项,起始时固体中含有二氧化锰,故起点不应为 0,错误;D 项,氯酸钾分解需要加热到一定的温度才能产生氧气,因此起始时氧气的体积应为 0,错误。10.在宏观与微观之间建立联系是学习化学的重要方法,如图是物质甲与乙反应生成丙的微观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该反应属于化合反应 B.甲和乙属于单质,丙属于化合物C.一个丙分子中含有 2 个氢气分子 D.反应前后原子的数目增加了二、本大题包括 5 小题,共 34 分。11.(6 分,每空 1 分)正确填写化学符号或其表示的含义。(1)5 个钾原子: 5K 。 (2)4 个氢氧根离子: 4OH - 。 (3)2 个钠离子: 2Na + 。 3(4)标出氧化铝中铝的化合价: O 3 。 (5)CO2中“2”的含义: 一个二氧化碳分子中含有 2 个氧原子 。 (6)Ca2+中“2”的含义: 一个钙离子带 2 个单位正电荷 。 12.(8 分,除标注外,每空 1 分)如图是实验室制取气体的部分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请回答下列问题:(1)写出图中标号仪器的名称:① 试管 ,② 锥形瓶 。 (2)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时,应选择的发生装置是 A (填字母序号),实验时要在试管口放一团棉花,其作用是 防止高锰酸钾粉末进入导管,使导管堵塞 ,用排水法收集氧气的合适时间是 气泡均匀连续冒出时 。 (3)若用过氧化氢溶液制取氧气,反应的文字表达式是 过氧化氢 水+氧气(2 分) 。 (4)若用 D 装置收集氧气,则氧气应从 a (填“a”或“b”)端管口通入。 13.(5 分,每空 1 分)自来水厂净水过程的主要操作流程如图:已知常用的絮凝剂是明矾[KAl(SO 4)m·12H2O],消毒剂是液氯(Cl 2)。回答下列问题:(1)操作 X 的名称是 过滤 ,试剂 A 的名称是 活性炭 。 (2)明矾[KAl(SO 4)m·12H2O]能作絮凝剂是因为明矾溶于水后生成具有吸附作用的胶状物氢氧化铝, m= 2 ,氢氧化铝的化学式为 Al(OH) 3 。 (3)液氯与水中杂质反应会生成一些对人体有害的物质,例如三氯甲烷(CHCl 3),三氯甲烷属于 纯净物 (填“纯净物”或“混合物”)。 14.(9 分,除标注外,每空 1 分)做完“细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后,某兴趣小组有一些疑惑,于是进行了以下探究。【问题 1】细铁丝在氧气中燃烧为什么会火星四射?【资料 1】铁制品一般含有少量碳,含碳细铁丝燃烧时,生成的二氧化碳在熔融态物质中形成气泡,熔融态物质因气泡炸裂而引起火星四射的现象。【设计实验】为了验证产生火星四射的现象与铁丝中是否含碳有关,请你设计实验方案进行验证: 取长短粗细相同的含碳细铁丝和不含碳的细铁丝,分别在足量的氧气中燃烧(两集气瓶大小相同,氧气含量相同),观察现象 。 【实验探究 1】小明做“细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却不见铁丝燃烧,反复实验均未成功。写出导致小明实验失败的两点可能原因: 铁丝表面有锈迹,影响了反应的进行 、 点燃火柴后立即将它伸入充满氧气的集气瓶内,火柴燃烧消耗了氧气,不利于铁丝的燃烧(合理即可) 。经过改进,该同学完成了该实验,写出该反应的文字表达式: 铁+氧气 四氧化三铁 (2 分)。 4【问题 2】铁丝燃烧时溅落下来的黑色物质中是否还含有铁?【资料 2】自然界中铁的氧化物主要有 Fe2O3和 Fe3O4两种(Fe 2O3为暗红色,FeO 极易被氧化为 Fe2O3)。【实验探究 2】将冷却后的黑色物质碾碎,经实验证明溅落下来的黑色物质中含有铁。【问题 3】铁燃烧的产物为什么不是 Fe2O3呢?【资料 3】①Fe 2O3和 Fe3O4的分解温度见下表;②Fe 2O3高温分解成 Fe3O4。Fe3O4 Fe2O3 Fe分解温度 /℃ 1538 1400熔点 /℃ 1535【交流讨论】根据实验现象,并结合表中数据,可推知铁在氧气中燃烧时产生的高温在 1535 ℃~1538 ℃ ,此温度范围 Fe2O3已分解,故铁燃烧的产物不是 Fe2O3。 【拓展延伸】①Fe 2O3高温分解生成 Fe3O4和一种气体,写出该反应的文字表达式: 氧化铁四氧化三铁+氧气 (2 分 )。 ②一些食品包装盒内放有黑色的氧化亚铁粉末,若粉末的颜色 变成暗红色 ,则说明包装盒漏气,售货员就能及时发现并处理。 15.(6 分,除标注外,每空 1 分)实验室常用加热氯酸钾与二氧化锰混合物的方法制取氧气,写出该反应的文字表达式: 氯酸钾 氯化钾+氧气 (2 分)。 小芳发现,氯酸钾与氧化铜或氧化铁混合加热,也能较快产生氧气,于是进行了如下探究:【提出猜想】除 MnO2外,CuO 和 Fe2O3也可以作 KClO3分解的催化剂。【完成实验】按下表进行实验:测定分解温度(分解温度越低,催化效果越好)。实验编号 实验药品 分解温度/℃① KClO3 580② KClO3、MnO 2(质量比 1∶1) 350③ KClO3、CuO(质量比 1∶1) 370④ KClO3、Fe 2O3(质量比 1∶1) 390【得出结论】(1)由实验 ① 与实验③④对比,可说明猜想合理。 (2)实验所用的三种金属氧化物,催化效果最好的是 二氧化锰 。 【反思】(3)若要证明 CuO 和 Fe2O3是该反应的催化剂,还要验证它们在化学反应前后的质量和 化学性质 不变。 (4)同种催化剂,颗粒大小可能影响催化效果,请你设计实验方案进行验证: 将氯酸钾与不同颗粒大小的同种催化剂等比充分混合,加热测定其分解温度(合理即可) 。 注意:若答对下列小题奖励 4 分,化学试卷总分不超过 60 分。(5)同种催化剂,还有哪些因素可能影响催化效果,请你设计实验探究(探究一种因素即可)。【影响因素】 催化剂与反应物的质量比(合理即可) (2 分)。 【实验设计】 ①取同颗粒大小的同一催化剂与氯酸钾以不同质量比充分混合;②分别加热,测定其分解温度(合理即可) (2 分)。 三、本大题共 6 分。16.5(6 分)人体中的钙元素主要存在于骨骼和牙齿中,以羟基磷酸钙晶体[Ca 10(PO4)6(OH)2]形式存在。牛奶含钙丰富又易被吸收,且牛奶中钙和磷的比例适中,是健骨的理想食品。如图是某乳业公司纯牛奶包装标签的一部分文字。(1)计算羟基磷酸钙中钙元素的质量分数(计算结果保留至 0.1%);(2)成人每天至少需要 0.6 g 钙,且这些钙有 90%来自于牛奶,则一个人每天至少要喝几盒这种牛奶?解:(1)钙元素的质量分数为×100%≈39.8%。(2 分)(2)由牛奶提供的钙为 0.6 g×90%=0.54 g,(1 分)则需要这种牛奶的盒数为 0.54÷(0.11×2.5)≈2(2 分)答:羟基磷酸钙中钙元素的质量分数约为 39.8%;一个人每天至少要喝 2 盒这种牛奶。(1 分)1期末检测卷(60 分 45 分钟)题 号 一 二 三 总 分得 分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O—16 Na—23 Al—27 Si—28 Ca—40一、本大题包括 10 小题,每小题 2 分,共 20 分。每小题的 4 个选项中只有 1 个符合题意。题 号 1 2 3 4 5 6 7 8 9 10答 案 C D A B D A C D C C1.2018 年 2 月 25 日,平昌冬季奥运会闭幕式上,由张艺谋指导的主题为“2022,相约北京”的文艺表演震撼了全世界。下列展现的中国元素中,涉及化学变化的是2.党的十九大提出必须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下列相关做法错误的是A.提倡步行、骑自行车等“低碳”出行方式B.为改善环境质量应合理使用化肥和农药C.应有计划、合理地开采化石燃料D.将生活垃圾和污水随意倒入河流中3.我国自主研制的 C919 大飞机采用的复合材料中使用了高温陶瓷材料氮化硅(Si 3N4),其中硅元素的化合价为+4,则氮元素的化合价为A.-3 B.+2C.+3 D.+44.玉石制品一直深受人们的喜爱,对玉石主要成分(化学式为 NaAlSi2O6)的描述正确的是A.由两种金属和两种非金属组成 B.相对分子质量为 202C.钠元素与铝元素的质量比为 1∶1 D.含有三个氧分子5.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6.铬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如图所示,下列有关铬元素的说法正确的是2A.原子序数是 24 B.属于非金属元素C.一个铬原子核外有 28 个电子 D.相对原子质量为 52.00 g7.“超临界水”因具有优良特性而被科学家追捧,它是指当温度和压强达到一定值时,水的液态和气态完全交融在一起的流体。下列有关“超临界水”的说法正确的是A.化学性质与普通水不同 B.分子不再运动C.分子间的间隔比普通水大 D.氢、氧两种原子的个数比为 1∶18.建立模型是学习化学的重要方法。下列有关模型正确的是9.下表是某同学错题本中整理的部分内容,其中不需要修改的是A.化学用语 B.现象描述氧化铝——AlO2Fe2+——表示两个铁离子铁丝在空气中燃烧——火星四射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白雾C.性质与用途 D.安全常识氦气密度小——填充探空气球N2常温下性质稳定——用于食品防腐煤气泄漏——先打开排气扇使用酒精炉时——直接向燃着的炉内添加酒精10.汽车尾气净化装置中装有铂催化剂,尾气在催化剂表面反应的微观过程如图所示。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A.该装置可降低汽车尾气对空气的污染B.反应Ⅰ和反应Ⅱ前后原子的种类和数目均不变C.反应Ⅱ中参加反应的二氧化氮与一氧化碳的分子个数比为 1∶1D.反应Ⅰ中有两种分子没有参加反应二、本大题包括 5 小题,共 34 分。11.(6 分,除标注外,每空 1 分)如图是同学们经常使用的铅笔的示意图。(1)在组成铅笔的各种材料中,含有的非金属单质是 石墨 (填物质名称),该单质在常温下化学性质 稳定 (填“稳定”或“活泼”),可以制作 电极(合理即可) 。 (2)木材不完全燃烧的产物一氧化碳具有还原性,常用来 冶炼金属 ,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铜的化学方程式为 CO+CuO Cu+CO2 (2 分)。 12.(7 分,除标注外,每空 1 分)如图是实验室制取气体的常用装置,回答下列问题:3(1)图中仪器①的名称是 酒精灯 。 (2)若用 A、E 装置制取并收集氧气,其反应原理为(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2KClO3 2KCl+3O2↑ (2 分),待收集完氧气后,应先从水槽中撤出导管,再停止加热的原因是 防止水槽内的水倒流,引起试管炸裂 。 (3)实验室制取少量二氧化碳时最好选择的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分别是 CD (2 分)(填字母序号),此发生装置的优点是 可以控制反应的发生和停止 。 13.(6 分,除标注外,每空 1 分)为改善空气质量,减少污染物的排放,某省火力发电厂采用高速雾化方法处理煤燃烧产生的烟尘尾气,并将尾气中的二氧化硫转化为副产品石膏。简易流程如下,请回答下列问题:(1)写出流程图中一种氧化物的名称: 二氧化碳(或二氧化硫或水) 。 (2)步骤①中二氧化硫与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SO 2+H2O H2SO3 (2 分),其基本反应类型为 化合反应 ;步骤③中操作 A 的名称是 过滤 。 (3)煤电发展为工农业生产和人们的生活提供了电力保障,但产生的污染严重影响空气质量。请从能源利用的角度,提出一条合理的建议: 大力开发利用风能等环保新能源(合理即可) 。 14.(9 分,每空 1 分)化学实验室常用二氧化锰催化过氧化氢分解的方法制取氧气。那么,影响过氧化氢分解快慢的因素到底有哪些呢?某化学兴趣小组对此进行如下研究。【提出问题】影响过氧化氢分解快慢的因素有哪些?【猜想与假设】假设 1:过氧化氢溶液的浓度;假设 2:催化剂的质量;假设 3:温度;假设 4: 催化剂的种类(合理即可) 。 【设计实验】小明同学设计如下实验方案进行验证。序号 H2O2溶液的浓度 H2O2溶液的质量 温度 MnO2的质量 收集 O2的体积 时间① 5% 12 g 20 ℃ 0.2 g 125 mL 20 s② 30% 12 g 20 ℃ 0.2 g 125 mL 2 s③ 30% 12 g 40 ℃ 无 125 mL 148 s(1)通过对比实验①和②可知,过氧化氢分解的快慢与 过氧化氢溶液的浓度 有关。 (2)在过氧化氢分解前后,二氧化锰的质量和 化学性质 不变。 (3)请你写出用二氧化锰催化过氧化氢分解的化学方程式: 2H 2O2 2H2O+O2↑ 。 【讨论交流】(4)小红同学认为在这个实验中,必须用排水法收集氧气,理由是 排水法能准确测定收集氧气的体积 。 4(5)小辉同学提出小明的方案无法验证温度对过氧化氢分解快慢的影响,请你帮他说出理由: 方案中没有温度不同,其他变量全部相同的对照实验 。 【拓展延伸】同学们查阅资料得知,FeCl 3溶液对过氧化氢分解也有影响。在老师的指导下设计实验继续探究,向两支试管中分别加入等质量、不同浓度的 H2O2溶液,再加入等质量、等浓度的 FeCl3溶液,分别用气压传感器测定两试管中气体压力的变化曲线,如图 1。(6)为保证实验的准确性,请你设计向两试管中加入 FeCl3溶液的具体方法: 分别用注射器吸取等量、等浓度的氯化铁溶液,同时注入两支试管中 。 (7)请你从图 2 曲线中找出 FeCl3溶液对 H2O2分解影响的两条规律性结论: 氯化铁溶液能加快过氧化氢的分解 ; 氯化铁溶液对浓度大的过氧化氢溶液催化效果更好 。 15.(6 分,除标注外,每空 1 分)某化学研究小组对蜡烛(主要由碳、氢元素组成)燃烧进行了如下探究。(1)设计图 1 所示实验,锥形瓶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CaCO3+2HCl CaCl2+H2O+CO2↑ ;请推测靠近三通管 下口 (填“上口”或“下口”)的火柴火焰熄灭,理由是 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大且不支持燃烧 。 (2)某同学用大烧杯将高低 2 支燃烧的蜡烛罩住(如图 2 所示),观察到高的蜡烛先熄灭,低的蜡烛后熄灭。【提出问题】导致高的蜡烛先熄灭的原因是什么?【猜想与假设】假设 1:可能是高蜡烛火焰附近的二氧化碳浓度过高导致其先熄灭;假设 2:可能是高蜡烛火焰附近的氧气浓度过低导致其先熄灭。【设计实验】甲同学按图 2 装置进行实验,点燃蜡烛,用大烧杯罩住。一段时间后,发现贴在烧杯内上部的滤纸条先褪色(石灰水能使酚酞变红,碳酸钙不能使酚酞变红),说明此时高蜡烛附近的二氧化碳浓度比低蜡烛附近的二氧化碳浓度 高 (填“高”或“低”)。 (3)为进一步验证假设 1,乙同学收集一瓶含 20%氧气和 80%二氧化碳的气体,将点燃的蜡烛慢慢伸入瓶中并密闭,蜡烛燃烧一段时间后慢慢熄灭,根据实验现象可知,假设 1 不合理 (填“合理”或“不合理”),原因是 二氧化碳的浓度很高时,蜡烛仍能燃烧一段时间 。 注意:若答对下列小题奖励 4 分,化学试卷总分不超过 60 分。(4)丙同学使用传感器测得密闭装置内蜡烛从燃烧到熄灭的过程中(80 s 时蜡烛熄灭),装置内氧气和二氧化碳含量的变化曲线如图 3。则可得出蜡烛燃烧的条件是 氧气的最低浓度不能 低于 16% (2 分)。 5(5)结合已有知识和上述实验分析,乙同学的实验中,蜡烛完全熄灭后瓶内含有的气体有 二氧化碳、氧气、水蒸气、一氧化碳等 (2 分)(至少填三种)。 三、本大题共 6 分。16.(6 分)氢化钙(CaH 2)是有机合成的还原剂,遇水发生化学反应,生成氢氧化钙和氢气,为了测定某样品中氢化钙的含量,将 30 g 氢化钙样品加入 50 g 水中,充分反应后,烧杯中剩余物质的质量为 78 g,试计算[反应原理:CaH 2+2H2O Ca(OH)2+2H2↑]:(1)生成氢气的质量是 2 (1 分)g; (2)该样品中氢化钙的质量分数。解:设该样品中氢化钙的质量为 x。(1 分)CaH2+2H2O Ca(OH)2+2H2↑424x2 g(1 分)(1 分)x=21 g(1 分)该样品中氢化钙的质量分数为×100%=70%。(1 分)答:该样品中氢化钙的质量分数为 70%。1第一单元检测卷(60 分 45 分钟)题 号 一 二 三 总 分得 分一、本大题包括 10 小题,每小题 2 分,共 20 分。每小题的 4 个选项中只有 1 个符合题意。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答案 A B A C B D C D B C1.安徽省有许多历史悠久、闻名中外的传统工艺品。下列工艺品在制作过程中涉及化学变化的是2.化学使世界变得更加绚丽多彩,社会的文明和进步离不开化学。下列与化学无关的是A.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和变化规律 B.研究物体的运动规律C.开发新能源,研制新材料 D.研制药物和保健品3.古人曾将铅锻打成细细的铅条作为笔来写字,这也是“铅笔”名字的由来。铅条能像铅笔一样写字,下列有关铅的性质与这一现象有关的是A.硬度小 B.熔点低 C.硬度大 D.能导电4.下列事实的描述中,属于物质化学性质的是A.干冰易升华 B.金刚石是天然存在的最硬的物质C.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D.水和植物油混合后静置片刻会分层5.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6.化学实验过程中的规范操作对实验安全至关重要。下列做法中正确的是A.将实验用剩的药品带出实验室 B.加热后的试管立即用冷水冲洗C.实验药液溅入眼睛,立即用纸巾擦拭 D.洒在实验台上的酒精着火,立即用湿布扑盖7.如图所示仪器可以用酒精灯直接加热的是8.如图所示是蜡烛燃烧实验中的几个步骤,下列结论不正确的是2A.图①说明蜡烛的外焰温度最高 B.图②说明蜡烛燃烧生成了水C.图③说明蜡烛燃烧生成了二氧化碳 D.图④说明蜡烛燃烧的过程是气体燃烧【解析】D 项,蜡烛熄灭后会产生一缕白烟,白烟是石蜡的固体小颗粒,错误。9.在探究“我们吸入的空气和呼出的气体有什么不同”的实验活动中,有一项操作如图所示,此操作说明该气体A.极易溶于水 B.不易溶于水C.密度小于水 D.与气体是否溶于水无关10.如图所示的“错误实验操作”与对应的“可能产生的后果”不一致的是选项 A B C D错误实验操作可能产生的后果 液体喷出 污染试剂 酒精溅出 量取液体体积偏 小【解析】禁止向燃着的酒精灯里添加酒精,否则易引发火灾,C 项符合题意。二、本大题包括 5 小题,共 34 分。11.(5 分,每空 1 分)(1)在燃烧匙里放少量白糖,加热,白糖熔化变成液体,这时白糖发生了 物理 (填“物理”或“化学”,下同)变化;继续加热,白糖变黑,生成了碳,此时发生的变化属于 化学 变化。 (2)下列有关叙述只体现物质的物理性质的是 ①④ (填序号,下同);只体现物质的化学性质的是 ② ;两种性质均体现的是 ③ 。 ①根据氧气和氮气的沸点不同,可分离液态空气得到氧气②木炭可以燃烧,人们利用木炭燃烧放出的热量取暖、做饭③水生动物依靠溶解在水中的氧气而生存④铁、铝、铜等金属材料可制成炊具12.(8 分,每空 1 分)如图为化学实验室中常见的部分仪器。3(1)写出对应序号仪器的名称:① 试管 ,③ 量筒 ,④ 烧杯 ,⑤ 胶头滴管 。 (2)吸取和滴加少量的液体时,需要用到的仪器是 ⑤ (填序号,下同)。 (3)少量溶液间相互反应时,需要用到的仪器是 ①⑤ 。 (4)量取 8 mL 水时,需要用到的仪器是 ③⑤ 。 (5)将白砂糖溶解到一定量的水中时,需要用到的仪器是 ③④⑤ 。 【解析】用量筒量取一定量液体时,当液体量接近刻度线时改用胶头滴管滴加至刻度线处;读数时,视线与液体凹液面的最低处保持水平。13.(5 分,每空 1 分)如图是某同学给试管里液体加热的装置图,请你指出其中的错误之处。(1) 没有使用酒精灯外焰加热 。 (2) 酒精灯中的酒精量超过酒精灯容积的 2/3 。 (3) 试管中的液体量超过试管容积的 1/3 。 (4) 试管夹没有夹在距试管口 1/3 处 。 (5) 手握住试管夹的短柄 。 14.(7 分,每空 1 分)在老师的指导下,小明进行了吸入的空气与呼出的气体的探究。(1)呼出气体的收集。小明用如图所示方法收集两瓶呼出的气体。①写出标号①的仪器名称: 集气瓶 。 ②当看到 有气泡从集气瓶口逸出 时,表明装置①中的气体已收集满。 ③收集满呼出气体的集气瓶应 正 (填“正”或“倒”)放在桌面上备用。 (2)两种气体中水蒸气含量的比较:①小明对着干燥的玻璃片呼气,未发现玻璃片上有水蒸气凝结,最可能的原因是 室内温度高,水蒸气不易凝结 。 ②小明经过思考并与同学讨论后改进了实验。他将一瓶空气和一瓶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的呼出的气体放入冰箱冷藏室,片刻后取出观察,观察到的现象是 盛有呼出气体的集气瓶内凝结的水滴较多 。 (3)两种气体中二氧化碳含量的比较:小明向上述(2)中的两瓶气体中分别滴入等量的澄清石灰水,观察现象,此实验得出的结论是 呼出的气体中二氧化碳含量高于吸入的空气 。 4(4)两种气体中氧气含量的比较。请你设计一个实验证明呼出的气体中氧气含量低于空气中的,写出实验操作和预期的实验现象: 将燃着的木条分别插入盛有空气和呼出气体的集气瓶中,呼出气体瓶中的木条比空气瓶中的木条熄灭快 。 15.(9 分,除标注外,每空 1 分)几位同学对蜡烛燃烧时产生的火焰的焰心进行了以下探究。查阅资料:一氧化碳常温下为无色气体,燃烧生成二氧化碳,产生蓝色火焰。石蜡蒸气遇冷凝结成白色固体。(1)点燃一支白色蜡烛,将一根小木条迅速平放入火焰中,约 1 s 后取出,现象如图 A,该实验证明焰心 温度最低 。 (2)向焰心斜向插入一支细短玻璃管,发现该玻璃管中无明显现象(如图 B),在玻璃管的上口点燃,上口处产生火焰,这说明焰心物质具有的化学性质是 可燃性 。 (3)猜想和验证(可供选择的用品:火柴、澄清石灰水、小烧杯)。猜想 操作 现象 结论假设①:焰心气体含有二氧化碳在未点燃的短玻璃管上口处 罩上涂有澄清石灰水的小烧杯 无明显现象(或澄清石灰水不变浑浊) 假设①不成立假设②:焰心气体只含有一氧化碳取一较长的细玻璃管,用湿冷毛巾包住中部,将玻璃管一端插入焰心,另一端用燃着的木条点燃玻璃管另一端管口产生蓝色火焰,取下长玻璃管,打开湿毛巾后观察到玻璃管内壁无白色固体假设② 成立 假设③:焰心气体只含有石蜡蒸气取一较长的细玻璃管,用湿冷毛巾包住中部,将玻璃管一端插入焰心,另一端用燃着的木条点燃玻璃管另一端管口 无蓝色火焰产生 ,取下长玻璃管,打开湿毛巾后观察到 玻璃管内壁有白色固体 假设③成立假设④:焰心气体含有一氧化碳和石蜡蒸气取一较长的细玻璃管,用湿冷毛巾包住中部,将玻璃管一端插入焰心,另一端用燃着的木条点燃玻璃管另一端管口 产生蓝色火焰 ,取下长玻璃管,打开湿毛巾后观察到 玻璃管内壁有白色固体 假设④成立注意:若答对下列小题奖励 4 分,化学试卷总分不超过 60 分。(4)蜡烛火焰向上的原因是 热气流上升,形成对流 (2 分)。 (5)蜡烛火焰不同部位的温度高低还可用什么方法进行比较,写出实验方案: 用一张纸在火焰中心迅速掠过,观察纸上留下的火痕特点(合理即可) (2 分)。 三、本大题共 6 分。16.(6 分)某同学用已调节好的托盘天平称量一铁块的质量,但他忙中出错将铁块放在了托盘天平的右盘,砝码放在了托盘天平的左盘。当托盘天平平衡时,左盘中的砝码质量为 30 g,游码在标尺上对应的示数为 0.5 g。(1)该铁块的质量是否为 30.5 g? 否 (1 分)(填“是”或“否”)。 (2)如果不是,该铁块的真实质量是多少?解:根据托盘天平平衡原理:左盘质量=右盘质量+游码质量可得(1 分)530 g=m 铁 +0.5 g(2 分)解得 m 铁 =29.5 g(1 分)答:该铁块的真实质量是 29.5 g。(1 分)1走进化学世界单元知识清单一、化学研究的内容1.化学是在分子、原子层次上研究物质 性质 、 组成 、 结构 与 变化规律 的科学。 2.道尔顿和阿伏加德罗等科学家通过研究得出物质是由 原子 和 分子 构成的,分子中原子的重新 组合 是化学变化的基础。 3.1869 年,门捷列夫发现了 元素周期律 并编制出 元素周期表 。 二、物质的变化和性质1.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本质区别是 有无新物质生成 。 2.化学性质:物质在 化学变化 中表现出来的性质,包括可燃性、稳定性、氧化性等。 3.物理性质:物质 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 就表现出来的性质,包括物质的颜色、状态、气味等。 三、科学探究科学探究是学习化学的重要途径, 实验 是科学探究的重要手段。 四、化学实验基本操作1.化学药品的取用:(1)固体药品的取用——粉末状药品:操作要领:一斜二送三直立。(2)固体药品的取用——块状药品:操作要领:一横二放三慢竖。(3)液体药品的取用:①较多量时——倾倒法(如图甲):瓶塞取下 倒放 于桌面上;标签 向着手心 ;试管倾斜、口口接触。 ②较少量时——滴加法(如图乙):滴管应 垂直悬空于试管口正上方 滴加。 ③取用一定量的液体药品时通常用量筒量取,量液时,量筒必须 放平 ,读数时视线 应与液体凹液面的最低处保持水平 (如图丙)。 2.物质的加热:(1)酒精灯的使用:①酒精灯的火焰从外到内分为 外焰 、 内焰 和 焰心 三部分,其中 外焰 的温度最高。 2②使用注意事项:a.绝对禁止向燃着的酒精灯里添加酒精,以免失火;b.绝对禁止用燃着的酒精灯引燃另一只酒精灯;c.用完酒精灯后,必须用 灯帽 盖灭,不可 用嘴 去吹。 (2)加热固体:加热固体时(如图丁所示),试管口应 略向下倾斜 ,加热时应先 预热 ,然后再集中对药品部位加热。 (3)加热液体:加热液体时(如图戊所示),液体体积不能超过试管容积的 1/3 ;加热时使试管口略向上倾斜,与桌面约成 45° 角;加热时,应先 预热 ,然后对试管中的液体部位集中加热,并且不时地移动试管,使其受热均匀;为了避免伤人,加热时不可将试管口 朝向任何人 。 3.连接仪器装置:(1)常见的连接有玻璃管与橡胶塞的连接、玻璃管与胶皮管的连接以及容器口与 橡胶塞 的连接。当玻璃管与橡胶塞或胶皮管连接时,一般应把要插入的玻璃管的一端 用水润湿 。 (2)装置气密性的检查:如图所示,先将导管的一端 放入水中 ,用手紧握 试管 ,稍停片刻,若导管口 出现连续、均匀的气泡 ,则说明装置不漏气。 4.洗涤玻璃仪器:洗涤玻璃仪器常用到 试管刷 ,玻璃仪器内壁附着的水既不 聚成水滴 也不 成股流下 时,表明仪器已洗涤干净。洗净的玻璃仪器应放在指定的地方。 1第 1 课时 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知识要点基础练知识点 1 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1.古丝绸之路将我国的发明和技术传送到了国外,下列古代生产工艺中不涉及化学变化的是(D)2.用来判断铁丝燃烧是化学变化的依据是(A)A.生成黑色固体B.剧烈燃烧、火星四射C.铁丝迅速变短D.放出热量3.下列资源的利用过程中发生了化学变化的是(B)A.风力发电 B.铁矿石炼铁C.海水晒盐 D.太阳能取暖知识点 2 化学变化常伴有的现象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D)A.吸收能量或放出能量的变化是化学变化B.凡有发光、放热现象的变化都是化学变化C.两种物质混合后出现沉淀,说明它们发生了化学变化D.生成新物质的变化一定是化学变化综合能力提升练5.下列关于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说法中,正确的是(B)A.物理变化过程中一定发生化学变化B.化学变化是生成新物质的变化,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是物理变化C.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不会同时发生D.不加热就能发生的变化一定是物理变化,需要加热才能发生的变化一定是化学变化6.下列活动不是直接利用化学反应所产生的能量的是(C)A.燃烧煤气做饭B.汽油燃烧推动汽车运动C.用电熨斗熨衣服D.用炸药拆除危旧建筑物27.诗词是中华民族灿烂文化的瑰宝,下列诗词描述的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B)A.千里冰封,万里雪飘B.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C.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D.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8.某固体受热后变为气体,这种变化(C)A.一定是物理变化B.一定是化学变化C.可能是物理变化,也可能是化学变化D.既不是物理变化,也不是化学变化9.下列生活中常发生的一些变化都属于化学变化的一组是(D)A.汽油挥发、铁铸成锅B.车胎爆炸、酒精燃烧C.瓷碗破碎、电灯通电发光D.食物腐败、铁锅生锈中考高频冲刺练10.下列变化中包含化学变化的是(B)11.厨房里发生的下列变化中,属于物理变化的是(A)A.葡萄榨汁 B.大米发霉C.牛奶“变”酸奶 D.液化气燃烧1第 2课时 化学性质和物理性质知识要点基础练知识点 1 化学性质和物理性质1.下列描述属于化学性质的是(D)2.①铁熔化成铁水;②葡萄酿成酒;③铁易生锈;④胆矾是蓝色晶体;⑤食物变质;⑥通电后灯泡中的钨丝发热发光。将对应序号填在下面的横线上:(1)描述物理性质的是 ④ 。 (2)描述化学性质的是 ③ 。 (3)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①⑥ 。 (4)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②⑤ 。 【解析】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都体现“变化”,都是由一种形态变为另一种形态,有变化的过程;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是物质存在时本身的一种属性,不涉及变化的过程。知识点 2 物质的性质和用途3.下列所描述的物质的用途中,主要利用其化学性质的是(D)A.用金属制作奥运奖牌B.用钢材铸造鸟巢体育场C.用羊绒制作衣服的外层材料D.用丙烷作燃料4.物质的性质决定物质的用途。下列物质的性质与用途的对应关系错误的是(A)选项 物质 性质 用途A 酒精 可燃性 消毒剂B 金刚石 硬度大 裁玻璃C 干冰 升华吸热 制冷剂D 铝 良好的延展性 制成各种形状的用具综合能力提升练5.下列物质的性质中,既包含物理性质,又包含化学性质的是(B)A.干冰易升华B.碱式碳酸铜呈绿色,受热易分解C.铝是银白色固体,易导电、传热D.石墨是灰黑色固体,熔点较高【解析】颜色、状态、导电性、导热性和易升华均属于物理性质;受热易分解属于化学性质。6.物质的性质决定物质的用途,下列物质的用途由其化学性质决定的是(B)27.将①物理性质、②化学性质、③物理变化、④化学变化的相应序号填在下列横线上。碳酸氢铵是一种白色固体 ① ,加热碳酸氢铵生成氨气、二氧化碳和水 ④ 。氨气是一种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① ;加热时产生的水蒸气在试管口凝结成水珠 ③ ;二氧化碳是一种无色、无味的气体 ① ,不能燃烧 ② ,将二氧化碳通入澄清石灰水中,石灰水变浑浊 ④ 。 中考高频冲刺练8.物质的性质与物质的变化及物质的用途的关系如下:(1)请用下列两个叙述的序号填空:a.氢气在空气中燃烧,说明氢气具有可燃性;b.镁粉能在空气中燃烧,发出耀眼的白光,可用作照明弹。② b ;③ a 。 (2)请用除上述外的两个叙述填空:① 蜡烛具有可燃性,决定了其在空气中燃烧时发生的变化(合理即可) ; ④ 铜能用于制作导线,反映了其具有导电性(合理即可) 。 9.酒精是实验室常用的药品之一。酒精是一种无色透明、易挥发、不导电的液体。酒精在空气中燃烧,发出淡蓝色火焰,同时放出大量的热。酒精可以代替汽油作燃料,是一种可再生能源。常温下,酒精的密度为 0.78 g·mL-1,凝固点为-117.3 ℃,沸点为 78.2 ℃。70%的酒精对于细菌具有强烈的杀伤作用,可用作防腐剂等。酒精能与水、甲醇等以任意比例混溶。酒精在一定条件下易被氧化为乙醛或乙酸。酒精有特殊的香味和刺激的辛辣滋味,微甘。(1)酒精的化学性质有 可燃性、能防腐、易被氧化 。 (2)利用以上知识,设计实验鉴别水和酒精。写出实验操作、现象和结论。①利用物理性质鉴别: 分别取样,闻气味,有特殊香味的是酒精,没有气味的是水 。 ②利用化学性质鉴别: 分别取少量样品点燃,能燃烧的是酒精,不能燃烧的是水 。 1第 1 课时 对蜡烛及其燃烧的探究知识要点基础练知识点 1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1.下列关于化学的认识错误的是(C)A.实验是化学学习的重要途径B.炼丹术、炼金术为化学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C.现代化学是以理论推导为基础的自然科学D.实验是检验化学理论的标准知识点 2 对蜡烛及其燃烧的探究2.以下是小明同学对蜡烛及其燃烧的探究过程。(1)用小刀从蜡烛上切下一块石蜡,把它放入水中。观察到石蜡浮在水面上。结论:石蜡的密度比水 小 。 (2)取一根火柴梗,拿住一端迅速平放入火焰中(如图甲),约 1 s 后取出,观察火柴梗在火焰不同部位被烧的情况。可观察到 A (填字母序号)处的火柴梗最先炭化。结论:蜡烛火焰的 外焰 温度最高。 (3)取一个干燥的烧杯,罩在蜡烛火焰的上方(如图乙),可以观察到烧杯内壁 有水珠出现 ;另取一个用澄清石灰水润湿内壁的烧杯,罩在蜡烛火焰的上方,可以观察到烧杯内壁 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结论:蜡烛燃烧生成 水 和 二氧化碳 。 综合能力提升练3.对蜡烛燃烧实验现象的描述错误的是(C)A.蜡烛受热时从顶部开始逐渐熔化成液态B.火焰分成三层C.生成二氧化碳和水D.用火柴点燃蜡烛刚熄灭时的白烟,蜡烛能重新燃烧4.小明在对蜡烛及其燃烧的探究中,发现罩在蜡烛火焰上方的烧杯内壁被熏黑。他的下列做法不正确的是(B)A.反复实验,并观察是否有相同现象B.认为与本次实验无关,不予理睬C.查找蜡烛成分的资料,探究黑色物质的成分D.向老师请教黑色物质的成因25.英国科学家法拉第曾为少年儿童做过一个有趣的“母子火焰”实验,如图所示。据此实验,下列有关分析中正确的是(C)A.子火焰中被燃烧的物质是液态石蜡B.这一现象说明蜡烛中主要物质的熔点较低C.要使该实验成功,导管不宜过长D.导管的一端要插入母火焰的中心部位是因为该处氧气充足【解析】子火焰中被燃烧的物质是石蜡蒸气,如果导管太长,石蜡蒸气冷凝,不能从导管末端导出。中考高频冲刺练6.蜡烛刚熄灭时,总会有一缕白烟冒出。【提出问题】蜡烛刚熄灭时产生的白烟是什么?【猜想与假设】①白烟是燃烧时生成的二氧化碳;②白烟是燃烧时生成的水蒸气;③白烟是石蜡蒸气凝结成的石蜡固体小颗粒。【设计实验】(1)吹灭蜡烛,立即用一个内壁蘸有澄清石灰水的烧杯罩住白烟,其目的是验证假设 ① (填序号),但是这样做并不能得出正确结论,原因是 蜡烛燃烧生成的二氧化碳会干扰白烟的检验 。 (2)吹灭蜡烛,立即用一个干而冷的玻璃片放在白烟上,玻璃片上没有水雾出现,说明白烟不是 水蒸气 ,假设 ② (填序号)不成立。 (3)吹灭蜡烛,立即用燃着的木条去点白烟,发现蜡烛重新被点燃,说明白烟具有可燃性,这为假设 ③ 提供了证据。同时可排除假设 ①② (填序号),因为 二氧化碳和水蒸气均不能燃烧,也不支持燃烧 。 【得出结论】(4)蜡烛刚熄灭时产生的白烟是 石蜡固体小颗粒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