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君子之风学案一、基本要求1. 背诵15.94.16、6.11、7.16、7.19、6.23、8.72. 掌握“游”、“喻”、“鄙”、“乐”、“文”在文中的含义,掌握“孙”、“耻”、“饭”、“枕”、“知”在文中的用法和意义3. 理解孔子倡导的君子自我修养的主要内容和要求4. 理解并积累成语:杀身成仁;患得患失;无所不至;箪食陋巷;发愤忘食;任重道远;死而后已5. 理解“义以为质,礼以行之,孙以出之,信以成之”、“仁以为己任”的句式特点二、知识积累1、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孙( )以出之 恶( )衣恶食 一箪( )食 曲肱( )女( )奚( )不曰 知( )者乐( )水 夫( )子之说( )2、解释下
2、列加点字在文中的意思(1)游于艺 (2)君子喻于义 (3)鄙夫可与事君也与哉(4)人不堪其忧 (5)知者乐水 (6)何以文为 (7)驷不及舌3、写出下列加点字的意义和用法(1)无求生以害仁 有杀身以成仁 (2)鄙夫可与事君也与哉(3)女奚不曰 (4)不义而富且贵 子温而厉(5)礼以行之 不知老之将至云尔 (6)其未得之也 人不堪其忧(7)贤哉,回也 回也不改其乐4、找出通假字并加以解释(1)礼以行之,孙以出之 (2)女奚不曰 (3)知者不惑5、找出词类活用指出用法并加以解释(1)饭疏食,饮水 (2)曲肱而枕之(3)鄙夫可与事君也与哉 (4)耻恶衣恶食者6、下列句子在句式上有何特点,试加以翻译(
3、1)君子义以为质,礼以行之,孙以出之,信以成之(2)未足与议也(3)叶公问孔子于子路(4)仁以为己任(5)贤哉,回也!(6)何以文为?7、成语解释(1)志士仁人:(2)杀身成仁:(3)患得患失:(4)无所不至:(5)乐在其中:(6)发愤忘食:(7)任重道远:(8)死而后已:8、名句背诵检测(1)志于道, ,依于仁, 。(2)君子义以为质, ,孙以出之, 。(3)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 。(4) ,小人喻于利。(5)其未得之也, ;既得之, 。(6) , ,在陋巷, ,回也不改其乐。(7)不义而富且贵, 。(8)其为人也, , ,不知老之将至云尔。(9)仁者不忧, , 。(10)知者乐水, 。
4、(11) ,仁者静;知者乐, 。(12)士不可以不弘毅, 。(13) ,不亦重乎?死而后已, ?(14)文犹质也, 。(15)子温而厉, , 。三、基础巩固性训练1、选出下列各句加点字意义解释都正确的一项( )A君子义以为质(根本,基础) 君子喻于义(比喻)B苟患失之,无所不至矣(如果) 一瓢饮,在陋巷(狭窄)C人不堪其忧(忍受) 君子质而已矣(品质)D鄙夫可与事君也与哉(卑鄙的人) 知者乐水,仁者乐山(喜爱)2、选出对下列加点字的意义与用法判断正确的一项( ) 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 君子质而已矣,何以文为惜乎,夫子之说君子也! 文犹质也,质犹文也A同,同 B不同,不同 C同,不同 D不同,同
5、3、选出下列各句翻译不正确的一项( )A孙以出之,信以成之。【谦逊地说出自己的理想,并坚信自己能够成功。】B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没有贪生怕死而损害仁的,只有牺牲性命来成全仁的。】C知者乐水,仁者乐山。【有智慧的人喜爱水,有仁德的人喜爱山。】D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士人不可不心胸开阔、意志坚毅,因为责任重大并且道路遥远。】4、选出下列各句翻译正确的一项( )A苟患失之,无所不至矣。【如果他总是生怕失掉什么,那就什么地方也去不了。】B其未得之也,患得之;既得之,患失之。【当他还没有得到想要的东西时,总担心得到它。既然得到了,又生怕失去它。】C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
6、乎?【把实现仁作为自己的责任,这责任不也是很重大的吗?奋斗终身,死了才停止,这路程不也是很遥远的吗?】D士志于道,而耻恶衣恶食者,未足与议也。【读书人有志于正道,而对那些以吃穿不好为耻辱的人,是不值得跟他们谈论道的。】四、课文解读(一)阅读论语中的文字,然后回答问题。子曰:“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子曰:“君子义以为质,礼以行之,孙以出之,信以成之。君子哉!”子曰:“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子曰:“士志于道,而耻恶衣恶食者,未足与议也。”曾子曰:“士不可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终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1、综合上述5段材料说说在传统儒家看来,作为一个优秀
7、的人应具有哪些素养?2、你认为这些素养中哪种最重要?为什么?(二)阅读论语中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题目。子曰:“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子曰:“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子曰:“君子矜而不争,群而不党。”子曰:“君子义以为质,礼以行之,孙以出之,信以成之。君子哉!”子曰:“士志于道而耻恶衣恶食者,未足与议也。”1、从这几段文字看,孔子区分君子和小人的标准是什么?2、以孔子对君子的要求看,我们怎样才能成为君子?(三)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叶公问孔子于子路,子路不对
8、。子曰:“女奚不曰,其为人也,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子曰:“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知者动,仁者静;知者乐,仁者寿。”1、根据上述材料,说说你对“乐”字的理解。2、孔子是怎样形象地表述自己安贫乐道和乐以忘忧的心境的?你怎样理解“浮云”的比喻义?(四)阅读下面这则材料,完成后面的题目。孔子见子桑伯子,子桑伯子不衣冠而处。弟子曰:“夫子何为见此人乎?”曰:“其质美而无文,吾欲说而文之。”孔子去,子桑伯子门人不悦,曰:“何为见孔子乎?”曰:“其质美而文繁,吾欲说而去其文。”(说苑修文)1、孔子为何去见桑伯子?桑伯子又为何见了孔子?(请用自己的话回答)2、请在本课中找到孔子这样做的理论依
9、据,写在下面。3、填空由上文我们可以联想到孔子的另一个名句: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_。五、课外拓展君子之风 英国有一句谚语:“行为美好品自高。”一个人“美貌”之动人不仅取决于他面容之姣好,同样,一个人“美德”之感人更须借重他行为之高尚。 1912年,当“泰坦尼克”号巨轮即将沉没的时刻,盖根海姆先生毅然把自己的救生衣送给了一位女乘客,而自己则系好白领带,穿上燕尾服,“像绅士一样”从容地面对死神。尽管他的生命结束于黑暗的海底,而他那“君子之风”却长存于人世之间。 1957年的一天,歌曲作者梅瑟接到了一封来自俄亥俄州的信,那是一位与梅瑟素昧平生的塞迪女士写来的。她在信中建议梅瑟写一首以“有一天你心
10、碎的时候,我会来到你的身旁,为你消除心灵的创伤”为主旨的歌。五年之后,梅瑟果然写成了与你同在的歌。从此,与你同在这首歌的词、曲作者便一直署名为“梅瑟与塞迪”,版税也对半分。因为这一条建议,塞迪及其继承人已获得了至少10万美元的收益。在我看来,慷慨的梅瑟先生也不失“君子之风”。 “君子之风”,存之于心,付之于行,美则在其中矣!其实,这种高尚也决非仅存于生死名利之中。即便看似寻常的谦逊、礼让;隐忍、宽谅,甚至只是一种善解人意,又何尝不是一种”“君子之风”呢!1选文题为“君子之风”,文中对“君子之风”的含义作了较充分的阐述。从“这种高尚也决非仅存于生死名利之中”一句可以看出,第二段和第三段分别从“”
11、和“”两个角度阐述了“君子之风”。而从全文来看,对“君子之风”的含义概括准确完整的一项是( )A优美高雅的姿态B勇于牺牲的精神C慷慨大方的气度D各种美好的德行2选文开篇以谚语引入,接着通过类比提出本文的中心论点:“ ”。文章末段中的“君子之风存之于心,付之于行,美则在其中矣”一句,强化了中心论点,句中付”字与第一段中的“ ”一词相呼应,这句话语意强调的重点是()A“君子之风”B存之于心C付之于行D美则在其中君子之风学案答案二、知识积累:1、孙(xn)以出之 恶()衣恶食 一箪(dn)食 曲肱(gng)女(r)奚(x)不曰 知(zh)者乐(yo)水 夫(f)子之说(shu)2、 (1)游:广泛涉
12、猎。 (2)喻:懂得(3)鄙:庸俗浅薄(4)堪:忍受(5)乐:喜欢、乐意。(6)文:修饰,这里指外在形式如仪容、举止、礼节等的修饰和讲求。(7)及:赶上、追上。3、(1)第一个“以”连词,表转折。第二个“以”连词,表目的。(2)第一个“与”介词,跟、同。第二个“与”句末语气词。(3)疑问代词,为什么。(4)第一个“而”连词,表转折。第二个“而”连词,表并列。(5)第一个“之”代词,它。第二个“之”助词,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6)第一个“其”代词,他。第二个“其”代词,那。(7)第一个“也”句末语气词,表示肯定。第二个“也”句中语气词,表示语气的停顿,以引起下文4、找出通假字并加以解释(1)
13、礼以行之,孙以出之 孙通逊 (2)女奚不曰 女通汝 (3)知者不惑 知通智5、找出词类活用指出用法并加以解释(1)饭疏食,饮水 饭 名作动 (2)曲肱而枕之 枕 意动用法 曲 使动用法(3)鄙夫可与事君也与哉 事 名作动 (4)耻恶衣恶食者 耻 意动用法6、文言句型翻译略(1)君子义以为质,礼以行之,孙以出之,信以成之 宾语前置(2)未足与议也 省略句(3)叶公问孔子于子路 状语后置句(4)仁以为己任 宾语前置(5)贤哉,回也! 主谓倒装(6)何以文为? 宾语前置7、成语解释志士仁人:原指仁爱而有节操,能为正义牺牲生命的人。现在泛指爱国而为革命事业出力的人。杀身成仁:指为正义而牺牲生命。后泛指
14、为了维护正义事业而舍弃自己的生命。患得患失:担心得不到,得到了又担心失掉。形容对个人得失看得太重。无所不至:指没有不到的地方。也指坏事都做绝了。乐在其中:喜欢做某事,并在其中获得乐趣。发愤忘食:用功学习,努力工作,忘记了吃饭。后泛用以形容十分勤奋。任重道远:担子很重,路很远。比喻责任重大,要经历长期的奋斗。死而后已:死了以后才罢手。形容为完成一种责任而奋斗终身。已,停止。8、略三、基础巩固训练1选出下列各句加点字意义解释都正确的一项( )A君子义以为质(根本,基础) 君子喻于义(比喻)B苟患失之,无所不至矣(如果) 一瓢饮,在陋巷(狭窄)C人不堪其忧(忍受) 君子质而已矣(品质)D鄙夫可与事君
15、也与哉(卑鄙的人) 知者乐水,仁者乐山(喜爱)1B【A喻:明白,懂得;C质:质朴;D鄙夫:庸俗浅薄的人】2选出对下列加点字的意义与用法判断正确的一项( ) 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 君子质而已矣,何以文为惜乎,夫子之说君子也! 文犹质也,质犹文也 A同,同 B不同,不同 C同,不同 D不同,同2B【介词,把;介词,因为;语气助词,表感叹;语气助词,表肯定】3选出下列各句翻译不正确的一项( )A孙以出之,信以成之。【谦逊地说出自己的理想,并坚信自己能够成功。】B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没有贪生怕死而损害仁的,只有牺牲性命来成全仁的。】C知者乐水,仁者乐山。【有智慧的人喜爱水,有仁德的人喜爱山。
16、】D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士人不可不心胸开阔、意志坚毅,因为责任重大并且道路遥远。】3A 【应译为:“用谦逊的态度谈论(义),用诚信来成全它。”】4选出下列各句翻译正确的一项( )A苟患失之,无所不至矣。【如果他总是生怕失掉什么,那就什么地方也去不了。】B其未得之也,患得之;既得之,患失之。【当他还没有得到想要的东西时,总担心得到它。既然得到了,又生怕失去它。】C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把实现仁作为自己的责任,这责任不也是很重大的吗?奋斗终身,死了才停止,这路程不也是很遥远的吗?】D士志于道,而耻恶衣恶食者,未足与议也。【读书人有志于正道,而对那些以吃穿不好为耻辱的
17、人,是不值得跟他们谈论道的。】4C【A“无所不至矣”应译为“那他就什么事都干得出来了”;B“患得之”应译为“总担心得不到它”,“既然”应译为“已经”或“之后”。D应译为:有志于正道却以吃穿不好为耻辱的读书人,(我们)是不值得跟(他们)谈论道的。注意这是一句定语后置句和省略句。】四、课文解读(一)阅读论语中的文字,然后回答问题。子曰:“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子曰:“君子义以为质,礼以行之,孙以出之,信以成之。君子哉!”子曰:“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子曰:“士志于道,而耻恶衣恶食者,未足与议也。”曾子曰:“士不可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终乎?死而后已,不亦
18、远乎?”1、综合上述5段材料说说在传统儒家看来,作为一个优秀的人应具有哪些素养?2、你认为这些素养中哪种最重要?为什么?1、应具有如下素养:坚守正道,心怀仁爱之心,心胸开阔,意志坚毅,博学多才。2、任选一种,言之有理即可。(二)阅读论语中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题目。子曰:“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子曰:“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子曰:“君子矜而不争,群而不党。”子曰:“君子义以为质,礼以行之,孙以出之,信以成之。君子哉!”子曰:“士志于道而耻恶衣恶食者,未足与议也。”1从这几段文字看,孔子区分君子和小人的标准是什么?2.以孔子对君子的要求看,我们怎样才能成为君子?1、区分君子和小人的标准是
19、看他注重道义还是注重利益。2、要成为君子就要有志于追求道义;要以道义去结交朋友,而不结党营私;不讲究吃喝穿着,不争名夺利;做人要谦虚,要有自尊(矜持),要讲信用(诚信)。(平分标准:题目不难,但必须对孔子说的那几段话进行分类整合,从如何对待朋友、如何对待自己、如何对待物质财富(名利)的角度去回答。)(三)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叶公问孔子于子路,子路不对。子曰:“女奚不曰,其为人也,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子曰:“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知者动,仁者静;
20、知者乐,仁者寿。”1、根据上述材料,说说你对“乐”字的理解。“乐”是什么?他所讲的“乐”并不是肉体的快乐,而是一种精神的平静和满足。所以虽然在恶劣的生活条件中,他还是“乐”。孔丘认为,在他所想的完全的人格之中,个人和自然、社会的关系,都有适当的安排。这就为一个人布置了一个“安身立命之地”,在其中他可以幸福地生活下去。这就是孔丘的“道”。怎样才能获得“乐”?孔丘认为在他的学生中,颜回是最好的。他说:“回也,其心三月不违仁。其余则日月至焉而已矣。”(论语雍也)“仁”是完全的人格,也是一种精神境界。达到完全人格的人,就有这种精神境界。经常在这种精神境界之中的人称为“仁”,孔丘把“乐以忘忧”作为他自己
21、的一项成就。他一生到处碰钉子,应该说是处于忧患之中,但他还是“乐以忘忧”。他是“忘忧”,并不是强制他自己勉强地不变。“不知老之将至”,也是忘忧的一种表现。其所以能如此,就是因为,他有一个“安身立命之地”。那就是他的“道”。他说:“朝闻道,夕死可矣。”(论语里仁)这里说:“安身立命之地”,对于人生的重要。2、孔子是怎样形象地表述自己安贫乐道和乐以忘忧的心境的?你怎样理解“浮云”的比喻义?形象地表述孔子心境的,可以7.16章和7.19章为例。7.16章把高尚的情怀寓于朴素的叙述之中,带有很强的感情色彩。“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看似平淡的短短十个字,把清苦的生活说得富有情味,确实是洋溢着发自内
22、心的快乐。“于我如浮云”把自己坚持道义的信念表示得十分坚定。浮云可使人联想起多种比喻义,如:(1)聚散无常,喻富贵短暂,犹今天所说过眼烟云;(2)云在天上,高不可及,喻富贵与己无关;(3)浮云至轻至淡,喻富贵无足轻重。7.19章“女奚不曰”四个字,把孔子对安贫乐道生活态度的自我欣赏表现得非常传神。忘食、忘忧,说明自己得到的不是物质生活的快乐,而是追求真理过程中产生的快乐,是经过努力获得的高尚的快乐。而第三个忘:忘老(“不知老之将至”),更是把这种快乐推向新高峰、新境界。(四)孔子见子桑伯子,子桑伯子不衣冠而处。弟子曰:“夫子何为见此人乎?”曰:“其质美而无文,吾欲说而文之。”孔子去,子桑伯子门人不悦,曰:“何为见孔子乎?”曰:“其质美而文繁,吾欲说而去其文。”(说苑修文)1、因为桑伯子本质美好但行为不重修饰,孔子想劝说他注重礼仪修饰。因为桑伯子认为孔子本质美好但礼仪过于繁杂,所以想劝说他去掉礼仪修饰。2、文犹质也,质犹文也。虎豹之鞟犹犬羊之鞟。3、文质彬彬,然后君子。五、君子之风:1、生死、名利、D2、一个人“美德”之感人更须借重他行之高尚;借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