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高考资源网( ),您身边的高考专家1本卷分第卷(阅读题)和第卷(表达题)两部分。2本试卷共五大题,20小题,满分150分。考试时间为150分钟。第卷(阅读题)一、现代文阅读(每小题3分,共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漫谈“知其不可而为之”的精神品格孔子在后世被尊为圣人,享有至上的尊荣,然而在其所生活的时代,他却是处处碰壁,甚至发出了“知我者其天乎”的感慨。论语记录了时人对孔子的评价:子路宿于石门。晨门曰:“奚自?”子路曰:“自孔氏。”曰:“是知其不可而为之者与?”这个晨门与论语中其他的隐士都是勇于避世、果于忘世的知其不可而不为者。晨门对孔子的评价虽在一定程度上含有一些讥诮的意味,是对孔
2、子的否定,但对孔子的认识却十分深刻,非常准确地概括了孔子一生的主流精神,即坚韧不拔、锲而不舍的追求精神和奋斗精神,又具有悲剧美的意蕴。孔子编订六经、广收门徒、周游列国,为的是实现他的政治理想。而在礼乐崩坏的春秋时代,他的政治主张并不为各国当政者所采纳,因此这只能是一件无法完成的伟业。但孔子并没有放弃,靠的就是这种“知其不可而为之”的精神。孔子在中国的历史与文化中产生如此重大的影响,原因之一也正是这种精神。 “知其不可而为之”的精神是一种十分可贵的文化品格。它可以追溯到上古时代的原始先民时期,是对中国古代民族精神的继承和发展。中国古代神话的一些著名篇章如山海经中的“精卫填海”、“夸父逐日”、“刑
3、天舞干戚”等可以看作这种文化品格的最早源头。这虽然是神话传说,但反映的却是中国原始先民的意志品质,可以说是“知其不可而为之”文化品格的先声。然而,这种文化品格的确立是由孔子完成的,是他为之注入更为深厚和丰富的内涵,并通过具体的行动对后世产生深远的影响。“知其不可而为之”是一种强烈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也是一种文化自信。孔子为匡人所困,他说,文王去世后,周代的文化不都体现在我身上吗?上天如果想要消灭这种文化,后来的人就不可能掌握这种文化了;上天若不消灭这种文化,那么匡人又能把我怎么样呢?可见,孔子是以文王、周公的继任者自居的,这既为他提供了自信的力量,也使他的内心充满了责任感和使命感。对于孔子而言,
4、他的一切行动不是建立在预判了结果的基础之上的,而是从他所信奉的道德标准出发,去做他该做的事。当然在做之前,他可能已经预见了事情的结果,但这并不会影响他应有的行动。陈成子弑其君齐简公。孔子沐浴而朝,告于鲁哀公而请讨之。衰公命其告夫季孙、孟孙、仲孙三子。孔子又告夫三子,不可。两次“告”的结果,孔子是早就知道的,但“以吾从大夫之后,不敢不告也”。子路也曾经说过,君子出仕,要尽其应尽之职责,而其政治主张行不通,早就知道了。这种对于形势的认识,应来自孔子。为与不为,都是一种人生选择,但孔子所确立的“知其不可而为之”的文化品格是一种更高的精神境界。朱熹论语精义曰:“夫可不可在天,而为不为在己。圣人畏天命,
5、故修其在己者,以听之天,未尝遗天下。圣人亦不敢忘天下。虽知其不可,得不为哉?”宋钱时融堂四书管见卷七亦云:“知其不可而不为者,晨门之所以贤;知其不可而不可以不为者,夫子之所以圣。晨门但知晨几,而不知夫子之为夫子者也。”他们都看到了这种文化品格的可贵之处与重大意义。孔子之后,“知其不可而为之”的文化品格代代相传,成为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并在众多优秀的代表人物身上集中体现出来。屈原和文天祥便是其中尤为特出者。“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这些诗句是他们高洁品格、高尚人格的光辉写照。他们的言行是“知其不可而为之”文化品格的突出表现,尤其在国家和民族面
6、临危亡的重大关头,起到了重大的精神支撑作用,培养了中国士人主动承担历史责任的勇气,影响深远。今天,“知其不可而为之”的文化品格仍是我们宝贵的精神财富和力量源泉。1下列对“知其不可而为之”的精神的理解,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3分)( )A孔子确立了“知其不可而为之”文化品格的内涵,在孔子身上,这种品格体现为一种强烈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也是一种文化的自信。 B孔子之后,“知其不可而为之”的精神被众多优秀的代表人物继承,特别在国家和民族面临危亡的重大关头,起到了重大的精神支撑作用。 C“知其不可而为之”是孔子一生的主流精神,他编订六经、广收门徒、周游列国,在中国的历史与文化中产生重大的影响,靠的就是
7、这种精神。 D“知其不可而为之”的文化品格起源于上古时代,中国古代神话中的“精卫填海”、“夸父逐日”、“刑天舞干戚”等正是这种文化品格的前奏。2下列理解和分析,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3分)( ) A晨门讥诮孔子,一定程度上否定了孔子;但他说孔子“知其不可而为之”,也肯定了孔子坚韧不拔、锲而不舍的追求精神和奋斗精神。 B“知其不可而为之”的精神反映了上古时期原始先民的意志品质,是中国古代民族精神的继承和发展,因而是一种十分可贵的文化品格。 C陈成子弑其君齐简公,孔子“告”鲁哀公,要求出兵讨伐,哀公也同意出兵,让他“告”季孙、孟孙、仲孙三子,结果不被三子许可。 D宋代钱时认为晨门“贤”在“知其不可
8、而不为”,但晨门不了解也不可能像孔子那样“知其不可而不可以不为”,因而晨门成不了“圣人”。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对于“为”与“不为”,孔子不是站在个人得失上所作出的功利性选择,而是“听命于天”,“不敢忘天下”,因而具有更高的精神境界。 B孔子的“知其不可而为之”的文化品格,培养了中国士人主动承担历史责任的勇气,直到今天,仍是我们应该遵守的行为准则。 C孔子在其所生活的时代处处碰壁,主要原因是他总以文王、周公的继任者自居,他的自信使各国的当政者感到了威胁,从而不敢接纳他。 D孔子的一切行动都不计后果,只要符合他所信奉的道德标准,即使在做之前明知会失败,他仍会
9、毫不动摇,这也正是其人生悲剧所在。二、古诗文阅读(28分)(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6题及10(1)题。吴祐字季英,陈留长垣人也。父恢,为南海太守。佑年十二,随从到官。恢欲杀青简以写经书,佑谏曰:“今大人逾越五岭远在海滨其俗诚陋然旧多珍怪上为国家所疑下为权戚所望此书若成,则载之兼两。昔马援以薏苡兴谤,嫌疑之间,诚先贤所慎也。”恢乃止。及年二十,丧父,居无儋石,而不受赡遗。常牧豕于长垣泽中,行吟经书。遇父故人,谓曰:“卿二千石子而自业贱事,纵子无耻,奈先君何?”佑辞谢而已,守志如初。后举孝廉,将行,郡中为祖道,佑共小吏雍丘黄真欢语移时,与结友而别。功曹以佑倨,请黜之。太守曰:“吴季英有知人之
10、明,卿且勿言。”真后亦举孝廉,除新蔡长,世称其清节。迁胶东侯相。佑政唯仁简,以身率物。民有争诉者,辄闭门自责,然后断其讼,以道譬之。或身到闾里,重相和解。啬夫孙性私赋民钱,市衣以进其父,父得而怒曰:“有君如是,何忍欺之!”促归伏罪。性惭惧,诣阁持衣自首。佑屏左右问其故,性具谈父言。佑使归谢其父,还以衣遗之。佑在胶东九年,迁齐相,大将军梁冀表为长史。及冀诬奏太尉李固,佑闻而请见,与冀争之,不听,冀怒而起入室,佑亦径去。冀遂出佑为河间相,因自免归家,不复仕,躬灌园蔬,以经书教授。年九十八卒。(选自后汉书吴佑传有删节)【注】薏苡:一种草本植物。啬夫:农夫。4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11、( )A今大人逾越五岭远/在海滨/其俗诚陋/然旧多珍怪/上为国家所疑/下为权戚所望/此书若成则/载之兼两B今大人逾越五岭/远在海滨/其俗诚陋/然旧多珍怪/上为国家所疑/下为权戚所望/此书若成/则载之兼两C今大人逾越五岭/远在海滨其/俗诚陋/然旧多珍怪上/为国家所疑下/为权戚所望/此书若成/则载之兼两D今大人逾越五岭远/在海滨/其俗诚陋/然旧多珍怪上/为国家所疑/下为权戚所望/此书若成/则载之兼两5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字,古人幼时命名,成人取自,字和名有意义上的联系。字是为了便于他人称谓。对平辈或尊辈称字是出于礼貌和尊敬。B太守,是郡守的尊称。汉景帝更名为太
12、守,为一郡的最高行政长官,除治民、进贤、 决讼、检奸外,还可以自行任免所属掾史。C孝廉,是秦始皇时设立的察举考试以任用官员的一种科目。孝廉是“孝顺亲长,廉能正直”的意思。后代,也变成明朝、清朝对举人的雅称。 D杀青,古人在竹简上写字,用火烤去竹简的水分,以便书写和防虫蛀,这道工序称 为杀青。后来泛指书籍定稿。 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吴佑十二岁时就跟随父亲到任所生活,在劝谏父亲停止烤简刻书这件事上,他表现 出了成人一般的沉稳与远见。 B吴佑父亲去世后,安于清贫自立,边放猪边吟诵经书,不为人言所动。后与黄真一起被举荐为孝廉并被人称赞为清廉有节操。 C吴佑后升迁
13、为胶东侯相,他为政仁慈清简,率先垂范。遇到打官司的百姓,有时到 乡里亲自调解。D吴佑坚守志节,大将军梁冀曾上表推荐他任长史,但当梁冀诬奏太尉李固时,吴佑 就前去与之争辩。后被调出任河间相,辞官回乡耕读。(二)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7-9题及10(2)题。赵璜,字廷实。少从父之官,坠江中不死。稍长,行道上,得遗金,悉还其主。登弘治三年进士,授工部主事。出为济南知府。猾吏舞文,积岁为蠹。璜择愿民教之律令,得通习者二十余人,逐吏而代之。汉庶人牧场久籍于官,募民佃。德王府奏乞之,璜勘还之民。阅七年,政绩大著。正德初,擢顺天府丞,未上,刘瑾恶璜,坐巡抚朱钦事,逮下诏狱,除名,瑾诛,复职。寻调山东。河滩
14、地数百里赋流民垦而除其租番僧乞征以充斋粮帝许之璜为争得免。擢工部右侍郎,总理河道。以边警改理畿辅戎备。事定,命振顺天诸府饥,还佐部事。世宗即位,进左侍郎,掌部事。裁宦官赐葬费及御甩监料价,革内府酒醋面局岁征铁砖价银岁巨万。嘉靖元年进尚书。刘瑾创玄明宫,糜财数十万,瑾死,奸人献为皇庄。帝即位,斥以予民,既而中旨令仍旧。璜言诏下数月而忽更,示天下不信,帝即报许。会方修仁寿、清宁宫,费不继。璜因请与石景山诸房合并斥卖以资用,可无累民,帝可之。诏营后父陈万言笫,估工值六十万,璜持之。万言诉于帝,下郎中、员外二人诏狱。璜言: “二巨无与,乞罪臣。 ”帝不听,其后论救踵至,万言不自安,再请贷。二人获释,工
15、价亦大减。诏建玉德殿,景福、安喜二宫,璜请俟仁寿宫成,徐议其事,帝不许。顷之,以灾异申前请,帝始从之,并罢仁寿役。璜为尚书六年,值帝初政,锐意厘剔,中官不敢挠,故得举其职,后论执不已,诸权幸嫉者众,帝意亦浸疏。璜素与秦金齐名,考察自陈,与金俱致仕。廷臣乞留,不许,驰驿给夫廪如故事。璜有干局,多智虑。事棼镨,他人相顾愕眙,璜立办,既去,人争荐之 (节选自明史赵璜传 )【注】汉庶人:指因叛乱被贬为庶人的汉王朱高煦。 畿辅:国都附近的地方。7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璜择愿民教之律令 愿:质朴,恭谨B汉庶人牧场久籍于官 籍:登记C坐巡抚朱钦事,逮下诏狱坐:判处D诸权幸嫉者众
16、,帝意亦浸疏 浸:逐渐8对文中画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河滩地数百里赋/流民垦而除其租/番僧乞征以充斋粮/帝许之/璜为争得免/B河滩地数百里/赋流民垦而除其租/番僧乞征以充斋粮/帝许之/璜为争得免/C河滩地数百里赋/流民垦/而除其租/番僧乞征以充斋粮/帝许之/璜为争得免/D河滩地数百里/赋流民垦而除其租/番僧乞征以充斋粮/帝许之璜/为争得免/9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赵璜善于治理政务,政绩卓出。在济南任职时,保住了农户租种的牧场的土地;在山东任职时,能据理力争,减免地方百姓的赋税。B赵璜恪尽职守,充分发挥自己的工作职能。担任左侍郎时,就能大胆裁减内廷开支;
17、担任尚书后,更是在缩减皇室的营造工程方面不遗余力。C赵璜正言直谏,遭到同朝官员的排挤。起初就因刘瑾的谗言,受巡抚朱钦的牵连而入狱,后来更因权臣的弹劾,与秦金一起致仕还乡。D赵璜很有才干,富于智慧。遇到一些纷乱错杂的事件,在其他人还为此观望惊讶之时,他能立即找到处理的办法。10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0 分)(1)民有争诉者,辄闭门自责,然后断其讼,以道譬之。(5 分)(2)其后论救踵至,万言不自安,再请贷。 (5 分)(三)古代诗歌鉴赏(每小题6分,共12分)秣陵屈大均牛首开天阙,龙岗抱帝宫。六朝春草里,万井落花中。访旧乌衣少,听歌玉树空。如何亡国恨,尽在大江东!【
18、注】秣陵:今南京市,秦朝称为秣陵。屈大均:明末清初著名学者、诗人,曾与魏耕等进行反清活动。牛首,又名牛头山,在南京市南,双峰东西对峙,状如皇宫前两旁的阙楼,又称天阙。龙岗:指钟山。相传诸葛亮曾论南京的地形说:钟阜龙蟠,石头虎踞,真帝王之宅。万井,形容都会中人口多。11全诗主要运用了哪些表现手法?请简要分析。(6分)12从全诗结构看,尾联起什么作用?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情感?(6分)(四)默写13古代诗文默写。(每空1分,共6分)沅有芷兮澧有兰, 。湘夫人岩扉松径长寂寥, 。夜归鹿门歌 ,三峡星河影动摇。阁夜长桥卧波,未云何龙?复道行空, ?阿房宫赋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 。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
19、?死后而已,不亦远乎?论语 秦伯子曰:“饭蔬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 ,与我如浮云。”论语 述而三、文学类文本阅读(两小题,共14分)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14-15题军刀赵恺不是军人,我却拥有一把军刀。不是真正的军刀,却是真正的好刀。准确地说是一件金属雕塑作品。军刀出自一位军旅雕塑家之手,燕赵壮汉,宋哲元将军29军之后裔。雕塑家赠我燕山刀,我赠雕塑家淮河酒,钢刀遇烈酒仿佛骨骼遇血。酒酣耳热,胆气舒张,雕塑家缓缓抽出他的作品,“砰”地一声插在我俩对饮的桑木方桌上。军刀闪闪晃动中,热酒在木桌上流成北方的河。遥隔酒河,他给我讲述了一则关于军刀的故事。1933年3月,日寇占领喜峰口西侧两个
20、阵地,企图对主峰形成迂回包围。宋哲元决心把鬼子赶下山去,筹划出一个出奇制胜、静夜袭营的方案。他秘密约请精良工匠,认真锻打五百把上品军刀,并挑选五百士兵组成大刀队。充分准备,严格训练。临战,宋哲元亲赴阵前送行。巍巍长城脚下,五百男儿巍巍列队,仿佛天地之间矗起一座血肉长城。刀柄在肩,刀身在背,硬瘦西风敲打在金属上,五百钢刀发出铮铮雷韵。一个,一个,一个,宋哲元从五百条汉子面前一一走过。士兵年轻得像是刚刚抽叶的红高粱,抚摸他们的肩膀,仿佛抚摸黑土地。五百双眼睛映出一幅相同的画面:飞雪,长城,一只盘旋在长城上空的鹰。宋哲元想,如果不是日本侵略,他们当是在垄亩间劳作,还是在学堂里习字呢?如果不是日本侵略
21、,此刻,夕阳西下,暮色将临,五百位母亲不是正倚在五百扇门边,殷殷瞩盼着五百个孩子回家吃晚饭吗?可是如今想到这里,宋哲元突然停下了脚步。为什么停下脚步,他自己也不知道。他只是觉得,面对这个士兵有话要说。大额头,方嘴唇,一副聪慧与质朴的自然组合宋哲元心头怦然一动。他问:“你叫什么名字?”回答:“报告军长一班班长侯万山。”他问:“你身上背的是什么?”回答:“报告军长是大刀。”他问:“背着大刀去干什么?”回答:“报告军长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返”他问:“不简单,还是个诗人。在家读过书?”回答:“报告军长临上轿扎耳眼:我们队长现教的。”他问:“队伍明天就要出发,有话要说吗?”一听这话,侯万山热泪
22、泉涌,“砰”的一声给他宋哲元跪下了。宋哲元冷峻如铁:“你是男子汉吗?”侯万山仰面作答:“报告军长是男子汉。”宋哲元说:“男儿膝下有黄金,更何况抗日军人!”侯万山含泪站起含泪作答:“我侯万山别无牵挂,只是家有一个临产之妻,如果我壮烈了,孤儿寡母能得军长体恤,我也就死而瞑目了。”听完,宋哲元望着侯万山那双闪烁在大额头和方嘴唇之间的眼睛,之后,蓦然转脸作狮子吼:“军务处!”军务处高声报告:“在!”宋哲元说:“把侯万山的话记下来,也把大刀队全体官兵的要求记下来。”说完面对侯万山也面对他的五百壮士,久久,久久,只轻轻讲了一句:“你们放心去吧。”之后,他庄重立定缓缓把手掌举向帽檐,在巍巍盘旋的苍鹰翅膀下,
23、立成一座雪人。喜峰口役,侯万山牺牲在长城脚下的罗文峪中。目击者说,他一人砍死七个鬼子,直到军刀卷刃。遵照诺言,宋哲元对烈士遗愿一一妥作安排。他派人到侯万山老家,接来烈士的妻子和一对刚刚出世的双胞胎,把他们安置在自己家里,还请来个奶妈哺育幼婴。他对部下郑重交代:侯万山的孩子就是29军的孩子,就是我宋哲元的孩子。这两个孩子一个就叫做宋记峰,一个叫做宋记峪,作为对喜峰口和罗文峪的纪念。十八岁后,他们还跟随他们的父亲,改姓为侯。我问:“从哪里得来这么一个动人的故事?”他答:“家父所言他当时是29军军务处的副官,侯万山的遗属,就是他去接的。”说到这里雕塑家连喝三盅,热泪顺着面颊落下,滴滴溶进桑木桌上那条
24、北方的河。军刀兀自孑立,锃锃闪动冷峻的光。14小说以“军刀”为题有何用意?(6分)15从全文看,如果不写“我”和“雕塑家”的有关内容,小说的故事也完整。试对作者这样安排的意图加以探究。(8分)第卷(表达题)四、语言文字应用(16-20小题每题3分,本大题共21分)16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A新学期开学第一天,班主任告诉我们,本期物理课由著名特级教师王老师担任,这真是大快人心的好消息,同学们都高兴的期待着。B在病榻杂记中,季羡林先生煞有介事地请求辞去人们送给他的“国学大师”、“学界泰斗”、“国宝”三个荣誉称号,先生的谦虚令人敬佩。C烂诗可以不读,俗曲可以充耳不闻,坏建筑却逼
25、着你天天直观,事实上,做一个不负责任的建筑师,比当一个没有天分的诗人,罪孽更重。D这里仅就我们厂接触的几种关系谈点我个人的体会,一孔之见,姑妄言之,希望大家多指教。17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A入,则亲力亲为,置身其中;出,则运筹帷幄,全面掌控。能入能出,方显大智慧。这样的你,才能在百卉含英的时代,成为最后的胜利者。B在塞外草长莺飞的早春时节,独处异乡的诗人怎会不向往“十里荷花,三秋桂子”的江南?怎会不思念远方的亲人?C中国古典家具曾经备受消费者青睐,后来很长一段时间市场上却没有了踪影,而在全球崇古风气盛行的今天,它又渐入佳境了。D新时期以来,诗歌的发展和进步是明显的,但是
26、同时我们也要清醒的认识到,真正的好作品、精品力作是微不足道的,是少得可怜的。18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且语意明确的一句是( )A天柱山以超高压变质带经典地段享誉世界,成为研究大陆动力学的典型地区,去年9月被正式荣膺“世界地质公园”称号。B该记者没有按照报社领导的要求,如实报道地方政府治理污染不力、影响群众生活质量的问题,受到了停职处分。C丽莎格拉蒂尼是佛罗伦萨富有的丝绸商人的妻子,她曾为达芬奇担任模特。多数现代历史学家都认为,梦娜丽莎中的人物就是丽莎格拉蒂尼。D投资环境的好坏,服务质量的优劣,政府公务人员素质的高低,都是地区经济健康发展的重要保证。 19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在经
27、济和文化快速发展的今天,越来越多的人意识到精神健康的重要性,人人希望在拥有良好体魄的同时,也拥有健康的精神生活。 B此前,环保部提出的构建以生态功能红线、环境质量红线和资源利用红线为核心的国家生态保护红线体系,今年将完成全国生态保护红线划定任务。C自“中国青少年防灾减灾素质提升计划”实施以来,广大青少年防灾减灾的知识和能力得到更加广泛的普及。 D这次活动的宗旨是以展现豫剧艺术形成、发展历史为目的,并以此推动地方文化建设,弘扬民族优秀文化。 20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 在党成立一百周年时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在新中国成立一百年时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
28、现代化国家,这是我们党为实现民族复兴确立的两个重要的时间表。 。 , 。 , , ,建设一个更加美好和谐的中国。让“蚁族”走出“蜗居”获得平等发展的机会,让普通人不再为看病烦恼,让每个孩子都能成才即便是实现这些看似平常的目标,也都需要我们克服种种利益冲突,破解各种复杂的矛盾关系 在通往这两个目标的道路上,我们所遇到的挑战,其规模和复杂程度都是人类历史罕见的 我们才能走出大国发展的烦恼 摆脱经济社会双重转型的困惑,纾解公民无序竞争的焦虑 接过历史的接力棒,只有以更大的决心和勇气,不失时机的深化改革、攻坚克难A B C D 21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
29、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每空2分,共6分)读书的目的仅仅是为了记住书中的内容吗?答案是否定的。_。记忆型阅读是我们缺乏想象力的根源之一,因为它容易导致盲从书本知识,从而失去质疑精神。批判型阅读是一种创造性阅读,它不追求_,而主张激发想象力和灵感,带着自己的思考,让自己变得更有思想。能通过阅读提出有价值的质疑,_,通过分析根源找到解决问题的途径和方法,这在泛阅读日益普遍的时候更显得难能可贵。 五、写作(60分)22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据楚天都市报报道,2015年4月17日,武昌工学院教师董雯娟在班上规定,上课迟到几分钟,就罚做几个俯卧撑。没想到,前几天,董老师因开车上班路上遇追
30、尾,迟到了20分钟,这是她从教8年来第一次迟到。她对学生说:“今天我迟到了20分钟,咱们先上课,下课后我做20个俯卧撑。”下课铃一响,董老师卷起袖子就在讲台上做了20个俯卧撑。这件事,在学校里引起了议论。有的老师说:“这样做有损师道尊严”;“老师当众自罚,以后学生会怎么看?”不过董老师毫不在意,“规矩就要遵守,老师犯了规怎么能例外呢?”以上材料引起了你怎样的思考?请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题目,写一篇800字左右的文章;不能套作,不得抄袭。2D(A“也肯定了孔子的精神”错。B项“因而是一种十分可贵的文化品格”强加因果关系。C项“哀公同意出兵”错,从文意看,哀公其实也不许。)3A(B“
31、仍是我们应该遵守的行为准则”错,应为“仍是我们宝贵的精神财富和力量源泉”。C“使各国的当政者感到了威胁,从而不敢接纳他”错,应为“他的政治主张并不为各国当政者所采纳”。D“孔子的一切行动都不计后果”错,孔子行动“不预判结果,并非不计后果。”)4B5C(不是秦始皇是设立的,而是汉武帝时设立的。)6B(黄真被举荐为孝廉是在吴祐之后的事情,而且,被人称赞为清廉有节操的是黄真。)【参考译文】吴祐字季英,是陈留长垣人,父亲吴恢,任海太守。吴祐十二岁时跟随父亲到任所生活。父亲想烤竹简刻经书,吴祐劝道:“现在父亲越过五岭,远在海边,这里风俗确实粗俗,但旧时有许多珠宝珍奇,上被国家猜疑,下被诸侯怨恨。如果把书
32、写成,恐怕要用两辆车来载运。从前马援因为运回薏苡招致毁谤,这是容易让人产生嫌疑的事情,确实是先贤十分慎重的举止。”吴恢于是就停做了这件事。吴祐二十岁时,父亲去世,生活十分贫困,却不接受别人的馈赠。他常在家乡水边牧猪,同时漫步吟诵经书。遇到父亲生前的老朋友,对他说:“你是两千石官员的儿子却从事这样下贱的事,就算你不觉得羞耻,又怎么对得起你去世的父亲呢?”吴祐只是表示谢意,坚守志节并不改变。后来被举为孝廉,将前去应召,郡里给他饯行,吴祐跟小吏雍丘黄真畅谈多时,与他结友而别。功曹认为他太傲慢了,请求罢免他。太守说:“吴季英有知人之明,你先不要多言。”黄真后来也被举荐为孝廉,拜新蔡县令,世人称赞他清廉
33、有节操。吴祐后来升为胶东侯相。他为政力求仁慈清简,以身作则。(遇到)有到官府打官司的百姓,他总是先闭门自责,然后再审断诉讼,用道理开导他们。或亲自到百姓居住的地方调解,使双方和解。农夫孙性私下征收百姓的钱物,买了一件衣服送给父亲,父亲得到衣服,非常生气,说:“我们有这样的官员,你怎么忍心欺骗他!”逼着儿子回去认罪。孙性又惭愧又害怕,拿着衣服到官衙自首。吴祐斥退左右,询问缘由,孙性如实把父亲的话说了。吴祐让他回去感谢父亲,并把他的衣服送给他的父亲。吴祐在胶东九年升为齐相,大将军梁冀上表推荐他任长史。到了梁冀诬奏太尉李固时,吴祐听知后请见梁冀,与他争辩,梁冀没有采纳(吴祐意见),(并)愤怒地起身入
34、室,吴祐也径自离去。梁冀于是把吴祐调出京城任河间相,吴祐于是就辞官回家,不再做官,亲自灌田种菜。讲授经书。九十八岁去世。7C“坐”译为“因为”8B9C 文中并没有出现刘瑾对赵璜的谗言,且没有写赵璜和秦金受到谗言。10(1):百姓有到官府打官司的,他总是先闭门自责,然后再审断诉讼,用道理开导他们。(得分点:“争讼”“辄”“譬”)(2)(5分)从那以后,上书皇帝救人的接踵而来,陈万言自己内心不安,两次请求宽恕(他们)(译出大意2分,关键字“踵” “再” “贷”各1分)【参考译文】赵璜,字廷实,江西安福县人。小时候跟从父亲去官任,不小心掉到江水中被救。长大一点,在路上走的时候,捡到别人丢掉的金银,全
35、部归还给失主。弘治三年进士登第,授予工部主事。出任为济南知府。狡猾的官吏舞文弄墨,多年来像蛀虫一样危害国家人民。赵璜选了一些质朴恭谨的人教给他们国家的法律法令,培训了二十多人,然后驱逐替代了原来的滑吏。因叛乱被贬为庶人的汉王朱高煦的牧场长久在官府登记,招募了农民租种。济南德王朱见潾(欲趁机将这些田产归为己有,屡屡)上奏,要求将这些牧场归其所用。赵璜勘定还给佃农。在济南任职七年,政绩很有名。正德初年,升任顺天府丞,还没有上任,刘瑾与赵璜关系很不好。因受巡抚朱钦的牵连,被逮捕下狱,除名。刘瑾被诛杀后,赵璜复职。不久调任山东。有几百里河滩地,招募无地的流民开垦而免除他们的租金。番僧请求征赋税来充实寺
36、院的斋粮,皇帝同意了,赵璜据理力争得以免除。升任工部右侍郎,总管黄河河道。因为边境告急,改任管理京城附近的军备。事情平定以后,命令他赈救顺天各府的饥荒,回来后辅佐部事。明世宗即位后,进官为工部左侍郎,掌管部事。裁减了宦官的丧葬费用及御用监的采购材料的价钱。革除内府酒醋面局每年征收的铁砖价银,一年达到几万。嘉靖元年进官尚书。刘瑾创建玄明宫,浪费钱财几十万,刘瑾死了后,奸人将玄明宫献给皇帝作为皇庄。嘉靖皇帝即位后,斥责归还给百姓,不久又下令仍旧归皇庄。赵璜说,皇帝的诏令才下发几个月就忽然更改,给天下人显示的是皇帝的不诚信。皇帝就回复同意了他的建议。正好赶上修建仁寿宫和清宁宫,费用不够。 赵璜请求把
37、石景山的各房舍一并出卖来借用,可以不用百姓苦累,皇帝同意了他的做法。下诏营建皇后的父亲陈万年的住宅,估计工价为六十万,赵璜遵照规定不变。陈万年告诉了皇帝,皇帝把郎中和员外两人下诏审查。赵璜说: “这两臣没有参与,请求归罪与我。”皇帝不同意。从那以后,上书皇帝救人的接连而来,陈万年内心不安,两次请求宽恕。两人得以释放,工价也大减。下诏修建玉德殿,景福和安喜两座宫,赵璜请求等到仁寿宫建成,再慢慢考虑这事,皇帝不同意。不久,用灾异重申前面的情况,皇帝才同意他,并且罢除了仁寿宫的劳役。赵璜当尚书六年, 正好是皇帝才执政, 锐意清理杂务, 革除旧弊的时候,宦官不敢阻挠,所以能够尽他的职。以后就不停地发表
38、和坚持自己的意见,有权势而受帝王宠爱的奸佞小人们嫉恨他的人很多,皇帝对他的心意也逐渐疏远了。赵璜与秦金齐名。经过考察和他们自己陈述,与秦金一起退休。廷臣请求留任,没有同意,车马供应如同旧例。赵璜有办事的才干器局,富于智慧。事情纷乱错杂,别人还在相互观望惊讶的时候,赵璜立刻就办理了。离开后,人们都争着举荐他。11运用了对比、用典的手法。(2分)首联极写南京地势形胜,是得天独厚的帝王兴业之都;颔联、颈联描绘了一幅凋残破败气象,往日繁华不再,已然物是人非。一扬一抑,形成强烈反差。(2分)诗歌用到了“乌衣巷”、陈后主玉树后庭花等典故,抒写了人事凋零之感。(2分)12从全诗结构看,尾联是对前面六句的概括
39、和升华,具有卒章显志的作用。(3分)抒发了对明朝灭亡的感慨以及明亡原因的思考。(3分)13(1)思公子兮未敢言。 (2)惟有幽人自来去。(3)五更鼓角声悲壮。 (4)不霁何虹。(5)任重而道远。 (6)不义而富且贵。14答:(1)军刀是小说的线索。(宋哲元):约请锻刀送行问刀-(侯万山):背刀出征挥刀杀敌-(雕塑家):创作军刀赠“我”“军刀”(2)军刀烘托了人物形象。军刀的刚毅、冷峻烘托了抗日将士的英勇不屈、大义凛然的光辉形象。(3)军刀揭示了作品的主题。军刀表现了将士们对家庭亲人和国家民族的赤子之爱的精神。15意图一,“军刀”故事由雕塑家述说,且点明“家父所言”,增加故事的真实性;意图二,小
40、说以我和雕塑家的对话引出军刀的故事,建立起历史与现实的联系,深化主题;意图三,“我”与雕塑家喝酒谈“刀”的描写是铺垫,突出故事的悲壮或为故事烘托悲壮的气氛;意图四,这样安排既是后人对抗日军人的纪念,对这段壮烈历史的价值认定,也是对民族精神的传扬,如果不写艺术感染力会大受影响。(答对3点即可得满分)16D。一孔之见,从一个小窟窿里所看到的。比喻狭隘片面的见解。此处是自谦之词。符合语境。A项大快人心,快,痛快。指坏人受到惩罚或打击,众人心里感到非常痛快。B项煞有介事,煞,很。指装模作样,好像真有那么一回事似的。多指大模大样,好像很了不起的样子。贬义词。C 项充耳不闻,充,塞住。塞住耳朵不听。形容有
41、意不听别人的意见。17 A。A百卉含英,卉,草的总称;英,花。各种各样的草都含着花朵。形容冬去春回,花草争妍的景色。也用以比喻太平盛世多有才识的人纷纷显露才华,大显身手。用在此处恰当。B项草长莺飞,莺,黄鹂。形容江南暮春的景色。C项渐入佳境,佳,好;境,境地。原指甘蔗下端比上端甜,从上到下,越吃越甜。后比喻境况逐渐好转或兴趣逐渐浓厚。D项微不足道,微,细,小;足,值得;道,谈起。微小得很,不值得一提。指意义、价值等小得不值得一提。18 C。 A项“荣膺”是光荣地获得的意思,在它前面不能用“被”字。句式杂糅。B项表意不明,句子表述有歧义。“没有”限制到“按照报社领导的要求”,还是限制到“如实报道
42、地方政府治理污染不力、影响群众生活质量的问题”,表达意思不同。D项两面对一面19 A。 B 项“提出了”应改为“提出的”,缺主语。C项搭配不当,“能力”不能“普及”而是“提高”。D项句式杂糅,“宗旨是”,后边去掉“为目的”。20 B。衔接题注意时空语序、逻辑语序、陈述对象一致、句子结构对称等问题,答题是先确定某几组句子肯定是挨着的,据此排除其它选项,然后总体审查。中的“只有”“才”搭配,“在通往这两个目标的道路上”承接空格前面的两个时间表,放在开头。21阅读有记忆型和批判型之分简单的、机械的知识记忆通过质疑找出问题的根源22【参考立意】:角度一:尊重他人获得尊严;角度二:规矩面前人人平等;角度三:点赞“以身作则”。版权所有:高考资源网()投稿兼职请联系:23553946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