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江苏省南通市 2018 年高考考前卷(三)生物试题一、单项选择题1. 鹅膏蕈碱是一种环状八肽,下列相关判断正确的是A. 分子中含有 8 种氨基酸 B. 分子中含有 7 个肽键C. 至少含有一个游离的氨基 D. 与双缩脲试剂有紫色反应【答案】D【解析】鹅膏蕈碱是一种环状八肽,说明其分子是由 8 个氨基酸脱水缩合而成,但不一定含有 8 种氨基酸,A 错误;环状八肽中含有 8 个肽键,至少含有一 0 个游离的氨基,B、C错误;因含有肽键,所以能与双缩脲试剂发生作用,产生紫色反应,D 正确;2. 下图表示细胞核的结构及部分细胞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具有选择透过性,而具有全透性B. 中含有由 RN
2、A 和蛋白质构成的染色质C. 是产生核糖体、mRNA 和蛋白质的场所D. 抗体的形成离不开和【答案】D【解析】是核膜,是核孔,二者均具有选择透过性,A 错误;中含有由 DNA 和蛋白质构成的染色质,B 错误;是核仁,与 rRNA 的合成以及核糖体的形成有关,C 错误;和分别表示内质网和核糖体,抗体属于分泌蛋白,在核糖体中合成后,需要内质网的加工和高尔基体的进一步修饰加工后才具有生物活性,D 正确。【点睛】本题的易错点在于对核孔的功能理解不到位:误认为核孔是随时敞开,大小分子都能进出的通道,具有全透性。核孔并非是一个简单的通道,而是由多种蛋白质组成的一个复杂而精细的结构,对进出核孔的物质具有严格
3、调控作用,表现出明显的选择性,如细胞核中的 DNA 就不能通过核孔进入细胞质。3. 下图表示某高等植物体内与“水”有关的生理过程,下列相关分析正确的是A. 产生的 H20 中的 H 和 O 分别来自一 NH2和一 COOHB. 表示线粒体内膜,处的H全部来自线粒体基质C. 上产生的 ATP 可用于根吸收无机盐离子D. 表示叶绿体类囊体薄膜,处产生的H将在叶绿体基质中被消耗【答案】D【解析】图中表示脱水缩合过程,产生的 H 2O 中,H 来自-NH 2和-COOH,A 错误;表示线粒体内膜,处的H来源于细胞质基质和线粒体基质,B 错误;表示叶绿体类囊体膜,光反应产生的 ATP,只用于暗反应,C
4、错误;表示叶绿体类囊体膜,处产生的H用于叶绿体基质中 C3的还原,D 正确。【点睛】解答本题关键要能够根据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过程中的物质变化判断各阶段表示生理过程,重点识记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各阶段发生的场所。4. 下列关于人体细胞分化、衰老、凋亡和癌变的叙述,正确的是A. 细胞分化导致细胞中蛋白质种类发生了改变B. 细胞衰老导致细胞中各种酶的活性显著降低C. 细胞凋亡导致细胞内的基因表达都下降D. 细胞癌变导致细胞体积和细胞核体积均增大【答案】A【解析】在细胞分化过程中,由于基因的选择性表达,导致细胞中蛋白质种类发生了改变,A 正确;细胞衰老导致细胞中多种酶的活性降低,B 错误;细胞凋亡的过程
5、中,细胞内与凋亡相关的基因的表达增强,C 错误;衰老的细胞,其细胞体积变小,细胞核体积增大,D 错误。5. 科学的研究方法是取得成功的关键,下表列举的有关科学家的研究成果,所属的研究方法错误的是选项 科学家 研究成果 科学研究方法A 鲁宾和卡门 光合作用释放的氧气来自于水 同位素标记法B 萨顿 基因在染色体上 实验和假说一演绎法C 沃森和克里克 DNA 双螺旋结构 物理模型法D 林德曼 能量传递的特点 调查和系统分析法A. A B. B C. C D. D【答案】B【解析】美国的鲁宾和卡门用同位素标记法,用 18O 分别标记 C02和 H2O,一组植物提供 C1802和 H2O,另一组植物提供
6、 C02和 H218O,分析两组植物释放的 O2,证明了光合作用释放的氧气来自于水,A 正确;萨顿运用类比推理法,提出了“基因在染色体上”的假设,B 错误;沃森和克里克,运用构建物理模型的方法,发现了 DNA 双螺旋结构,C 正确;林德曼采用调查和系统分析法,发现了生态系统的能量传递的特点,D 正确。6. 下列有关艾弗里等人的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的叙述,错误的是A. S 型菌的 DNA 被相关的酶水解后,仍能使 R 型菌发生转化B. 该实验的原理与基因工程的原理相同,都实现了基因重组C. 该实验设计思路是设法把 DNA 与蛋白质分开,研究各自的作用D. 该实验与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实验都证明 DN
7、A 是遗传物质【答案】A【解析】S 型菌的 DNA 被相关的酶水解后,DNA 的结构遭到破坏,不能使 R 型菌发生转化,A错误;在该实验中,S 型菌的 DNA 片段插入到 R 型菌的 DNA 分子中,导致基因重组,使 R 型菌发生转化,而基因工程的原理也是基因重组,B 正确;艾弗里等人将 S 型细菌中的物质进行提纯和鉴定,然后将提纯的 DNA、蛋白质和多糖等物质分别加入到培养了 R 型细菌的培养基中,可见,其实验设计思路是设法把 DNA 与蛋白质等物质分开,研究各自的作用,C 正确;该实验与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实验都证明了 DNA 是遗传物质,D 正确。7. 下图为皮肤生发层细胞中 DNA 聚合
8、酶合成及发挥作用的示意图。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 过程具有边解旋边复制的特点B. 过程的主要场所是核糖体C. 过程需要 tRNA 的协助D. DNA 聚合酶进入细胞核需经过核孔【答案】B【解析】A. 过程具有边解旋边复制的特点,A 正确;B. 过程的主要场所是细胞核,B错;C. 过程是翻译过程,需要 tRNA 转运组成 DNA 聚合酶的氨基酸的协助,C 正确;D. DNA 聚合酶进入细胞核需经过核孔,D 正确。故选 B 符合题意。8. 家蚕结黄茧和白茧由一对等位基因 Y、y 控制,并受另一对等位基因 I、i 影响。当基因I 存在时,基因 Y 的作用不能显现出来。现有下面两组杂交实验,下列分
9、析错误的是A. 基因 Y 与基因 I 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B. 实验二两亲本的基因型可能是 YYIiYyIiC. 若实验一的 F2中结黄茧个体自由交配,后代中纯合子占 5/9D. 若实验一的 F1与 F2中结白茧杂合子杂交,理论上后代结白茧家蚕中纯合子占 5/12【答案】D【解析】实验一显示,F 2中白茧黄茧133(是 9331 的变式) ,说明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因此基因 Y 与基因 I 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A 正确;实验二中,白茧与白茧杂交,F 1中白茧黄茧31,相当于一对相对性状的杂合子自交,因此两亲本的基因型可能是 YYIiYyIi,也可能是 YyIiyyii 或 YYIiYYI
10、i,B 正确;实验一的 F2中,结黄茧个体的基因型为 1/3YYii、2/3Yyii,产生的配子为 2/3Yi、1/3yi,这些结黄茧个体自由交配,后代中纯合子占 2/3Yi2/3Yi1/3yi1/3yi5/9,C 正确;在实验一中,F 1的基因型是 YyIi,F 2中结白茧的杂合子的基因型及其比例为YyIIYYIiYyIiyyIi1121,即 1/5YyII、1/5YYIi、2/5YyIi、1/5yyIi,所以实验一的 F1与 F2中结白茧杂合子杂交,后代结白茧家蚕的个体占 1/5_ _I_1/53/4Y_I_2/5(9/16Y_I_3/16yyI_1/16yyii)1/5(3/8Y_I_3
11、/8yyI_1/8yyii)17/20,后代结白茧家蚕的纯合子占1/5(1/4YY1/4yy)1/2II1/51/2YY1/4II2/5(1/16YYII1/16yyII1/16yyii)1/51/2yy(1/4II1/4ii)4/20,可见,理论上后代结白茧家蚕中纯合子占4/2017/204/17,D 错误。【点睛】本题易错点在于:不能准确判断家蚕结茧的颜色与基因组成的关系。由题意信息“家蚕结黄茧和白茧由一对等位基因 Y、y 控制、当基因 I 存在时,基因 Y 的作用不能显现出来”准确定位:白茧为 Y_I_、yyI_、yyii,黄茧为 Y_ii,据此可将各种结茧的颜色的基因型分析清楚,进而围
12、绕“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的知识进行分析。9. 果蝇的有眼(E)对无眼(e)为显性,E、e 基因位于号常染色体上。号染色体多一条的个体称为“三体”减数分裂时,号染色体中的任意两条联会后正常分离,另一条染色体随机移向细胞一极,各种配子的形成机会和可育性相同。下列分析正确的是A. 三体的产生不会改变种群的基因频率B. 三体的一个精原细胞产生的精子染色体数目各不相同C. 正常的无眼果蝇与有眼果蝇杂交,子代均为有眼D. 用正常的无眼果蝇与三体”果蝇杂交可测定后者的基因型【答案】D【解析】三体的产生会改变种群的基因频率,比如 Ee,E 的基因频率是 1/2,而 EEe,E 的基因频率变为 2/3,A 错误
13、;正常情况下每个次级精母细胞经过减数第二次分裂产生两个染色体数目相同的精细胞,C 错误;正常的无眼果蝇 ee 与一三体果蝇杂交,若后代全是无眼,则待测果蝇基因型为 eee;若全是有眼,则待测果蝇基因型为 EEE;若有眼:无眼=1:1,则待测果蝇基因型为 Eee;若有眼:无眼=3:1,则待测果蝇基因型为 EEe,D 正确。10. 下列关于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叙述,正确的是A. 自然选择使种群基因频率发生定向改变B. 没有地理隔离就不会有新物种的形成C. 突变是不定向的,重组是定向的,都是进化的原材料D. 马和驴能交配产生后代,它们之间没有生殖隔离【答案】A【解析】自然选择的定向性决定了生物的进化方
14、向,使种群基因频率发生定向改变,A 正确;新物种的形成不一定需要经过地理隔离,如多倍体的形成,B 错误;基因重组是不定向的,C 错误;马和驴能交配产生后代,其后代不能生育,因此马和驴属于两个物种,存在生殖隔离,D 错误。【考点定位】现代生物进化理论【名师点睛】现代进化理论的基本内容是:种群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生物进化的实质是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突变和基因重组,自然选择及隔离是物种形成过程的三个基本环节,通过它们的综合作用,种群产生分化,最终导致新物种形成在生物进化过程中,突变和基因重组产生生物进化的原材料,自然选择使种群的基因频率定向改变并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隔离是新物种形成的必要条件。11.
15、 下列关于人体内环境稳态与调节的叙述,正确的是A. 垂体分泌的促性腺激素通过体液定向运送到性腺B. 把小白鼠和青蛙从 25转移至 5的环境中,耗氧量分别不变和减少C. 人失水过多时垂体合成抗利尿激素增多,促进水的重吸收D. 血糖平衡调节及水盐平衡调节都存在反馈调节机制【答案】D【解析】垂体分泌的促性腺激素通过体液的运输,定向作用到性腺,A 错误;小白鼠是恒温动物,把小白鼠从 25转移至 5的环境中,耗氧量增加,青蛙是变温动物,其体温随环境的变化而变化,把青蛙从 25转移至 5的环境中,耗氧量减少,B 错误;人失水过多时垂体释放的抗利尿激素增多,促进水的重吸收,C 错误;血糖平衡调节及水盐平衡调
16、节都存在反馈调节机制,D 正确。12. 下图为嗅觉感受器接受刺激产生兴奋的过程示意图,下列分析错误的是A. 图示过程会发生化学信号到电信号的转换B. 气味分子引起 Na+通道开放导致膜内 Na+大量外流C. 图示过程体现了膜蛋白具有信息传递、催化和运输功能D. 神经冲动传导至大脑皮层才能产生嗅觉【答案】B【解析】分析图示可知:气味分子与细胞膜上的受体结合后,通过 G 蛋白激活腺苷酸环化酶,使 ATP 分子转化为环腺苷酸(cAMP) ,引起 Na+通道开放导致膜外 Na+大量内流,进而使膜电位发生变化,产生兴奋,可见,在此过程中会发生化学信号到电信号的转换,A 正确,B 错误;气味分子与细胞膜上
17、的受体结合,体现了细胞膜的信息交流功能,腺苷酸环化酶使 ATP转化为环腺苷酸(cAMP) ,体现了膜蛋白具有催化功能,Na +通道开放导致 Na+内流,体现膜蛋白具有运输功能,C 正确;嗅觉感受器接受刺激产生的神经冲动,沿着嗅觉神经传到大脑皮层的嗅觉中枢,在嗅觉中枢形成嗅觉,D 正确。13. 下图为人体免疫系统清除流感病毒的部分过程,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 细胞甲为 T 细胞,需要 B 细胞产生的淋巴因子促进其增殖分化B. 细胞乙是浆细胞,它能增殖分化成具有分裂能力的记忆细胞C. 细胞丙是吞噬细胞,它能特异性识别抗原一抗体的结合物D. 细胞甲、乙、丙中基因种类基本相同,但表达情况不同【答案
18、】D【解析】细胞甲是 B 细胞,需要 T 细胞产生的淋巴因子促进其增殖分化,A 错误;细胞乙是浆细胞,已经高度分化,失去了增殖分化能力,B 错误;细胞丙是吞噬细胞,它能识别抗原一抗体的结合物,但不具有特异性,C 错误;细胞甲、乙、丙,即 B 细胞、浆细胞、吞噬细胞,三者的形成离不开细胞分化,在细胞分化过程中,遗传物质不变,但会发生基因的选择性表达,所以三者中基因种类基本相同,但表达情况不同,D 正确。【点睛】解答此类问题的前提是:需要熟记并理解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过程,形成清晰的知识网络,并与细胞分化建立联系。14. 金链花由于受到能分泌细胞分裂素类物质的病原体侵袭,侧芽生长失控,形成大量分支,
19、称为“扫帚病” 。下列分析与推测最合理的是A. 该病原体分泌的细胞分裂素类物质属于植物激素B. 正常的金链花侧芽生长受抑制是因为细胞分裂素含量过低C. 可尝试用细胞分裂素类物质来解除金链花的顶端优势D. 该病原体与金链花之间为竞争关系【答案】C【解析】植物激素在植物体内产生,而该细胞分裂素由病原体分泌,不是植物激素,A 错误;正常的金链花侧芽生长受抑制是因为存在顶端优势现象,即顶芽产生的生长素向侧芽运输,导致侧芽生长素浓度积累过高而抑制侧芽的生长,与细胞分裂素无关,B 错误;根据试题分析,该现象说明细胞分裂素可以用于解除植物的顶端优势现象,促进侧芽生长成侧枝,C 正确;该病原体与金链花之间为寄
20、生关系,D 错误。15. 下图为某沙漠生态系统的食物网。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该食物网共有 6 条食物链B. 山狗所处的营养级为第四营养级C. 蜥蜴的总能量约是蚂蚁总能量的 10%20%D. 响尾蛇的数量略有减少,对该生态系统稳定 性影响不太大【答案】D【解析】该食物网共有 8 条食物链:分别为仙人掌蚂蚁蜥蜴老鹰,仙人掌蚂蚁蜥蜴山狗,仙人掌蚂蚁蜥蜴响尾蛇老鹰,仙人掌蚂蚁蜥蜴响尾蛇山狗,仙人掌蚂蚁角蜥老鹰,仙人掌蚂蚁角蜥山狗,仙人掌蚂蚁角蜥响尾蛇老鹰,仙人掌蚂蚁角蜥响尾蛇山狗,A 错误;山狗所处的营养级为第四、第五营养级,B 错误;蜥蜴和角蜥的总能量之和约是蚂蚁总能量的 10%20%,C 错误
21、;由于生态系统具有自我调节能力,所以响尾蛇的数量略有减少,对该生态系统稳定性影响不太大,D 正确。16. 利用 PCR 技术扩增目的基因,其原理与细胞内 DNA 复制类似(如下图所示) 。图中引物为单链 DNA 片段,它是子链合成延伸的基础。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 用 PCR 方法扩增目的基因时不必知道基因的全部序列B. 设计引物时需要避免引物之间形成碱基互补配对而造成引物自连C. 退火温度过高可能导致 PCR 反应得不到任何扩增产物D. 第四轮循环产物中同时含有引物 A 和引物 B 的 DNA 片段所占的比率为 15/16【答案】D【解析】用 PCR 方法扩增目的基因时,要有一段已知目的基因的
22、核苷酸序列,以便根据这一序列合成引物(两种) ,但不必知道基因的全部序列,A 正确;设计引物时,需要避免引物之间形成碱基互补配对而造成引物自连,B 正确;退火的目的是使两种引物通过碱基互补配对与两条 DNA 单链结合,因此退火温度过高可能引起两种引物不能与两条 DNA 单链结合,进而导致 PCR 反应得不到任何扩增产物,C 正确;DNA 复制为半保留复制,第四轮循环即 DNA 复制 4 次,共形成 2416 个 DNA 分子,其中含有最初模板链的 2 个 DNA 分子含有引物 A 或引物B,其余 14 个 DNA 分子均含有引物 A 和引物 B,所以第四轮循环产物中同时含有引物 A 和引物 B
23、 的 DNA 片段所占的比率为 14/167/8,D 错误。17. 下列关于细胞工程的叙述,错误的是A. PEG 可诱导植物原生质体融合或动物细胞融合B. 去除植物细胞壁和将动物组织分散成单个细胞均需酶来处理C. 小鼠骨髓瘤细胞和经抗原免疫的小鼠的 B 淋巴细胞融合可制备单克隆抗体D. 甲、乙两种二倍体植物体细胞杂交,获得的杂种植株后代依然为二倍体【答案】D18. 下列关于果酒、果醋和腐乳制作的叙述,错误的是A. 果酒发酵过程中发酵液密度会逐渐减小B. 果醋发酵包括无氧发酵和有氧发酵C. 在制作腐乳码放豆腐时,要留出缝隙促进毛霉等微生物的生长D. 制作果酒、果醋和腐乳所用的主要菌种在生态系统中
24、属于分解者【答案】B【解析】果酒发酵过程中,酵母菌不断进行细胞呼吸产生 CO2和 H2O 或酒精和 CO2,因此发酵液密度会逐渐减小,A 正确;果醋发酵选用的菌种为醋酸菌,醋酸菌是一种好氧菌,在氧气充足的条件下才能进行旺盛的生命活动,可见,果醋发酵为有氧发酵,B 错误;在制作腐乳码放豆腐时,要留出缝隙,以促进毛霉等微生物的生长,使豆腐块表面布满毛霉菌丝,C 正确;制作果酒、果醋和腐乳所用的主要菌种依次为酵母菌、醋酸菌和毛霉,它们在生态系统中都属于分解者,D 正确。19. 下列关于“DNA 的粗提取与鉴定”实验的叙述,错误的是A. 鸡的红细胞和菜花均可作为提取 DNA 的材料,处理方法有所不同B
25、. 在切碎的菜花中加入一定量的洗涤剂和食盐,充分研磨,过滤收集滤液C. 将 NaCl 溶液浓度调至 2mol/L,用单层滤纸过滤获取析出物D. 利用某些蛋白质在酒精中的溶解度大于 DNA 在酒精中的溶解度的原理,可以提纯 DNA【答案】C【解析】鸡的红细胞和菜花均可作为提取 DNA 的材料,处理方法有所不同,例如在破碎细胞,释放 DNA 时,若是鸡的红细胞,则需加入一定量的蒸馏水使其吸水胀破即可,若是菜花则需要用洗涤剂溶解细胞膜,A 正确;在提取菜花的 DNA 时,在切碎的菜花中加入一定量的洗涤剂和食盐,充分研磨,过滤收集滤液,B 正确;DNA 在 2mol/L 的 NaCl 溶液中的溶解度较
26、大,将 NaCl 溶液浓度调至 2mol/L,过滤去除不溶的杂质,获取含有 DNA 的滤液,C 错误;利用某些蛋白质在酒精中的溶解度大于 DNA 在酒精中的溶解度的原理,可以提纯 DNA,D 正确。20. 高温淀粉酶在大规模工业生产中有很大的实用性。研究者从热泉中筛选了高效产生高温淀粉酶的嗜热菌,其筛选过程如下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过程的目的是稀释B. 过程所使用的接种方法是稀释涂布平板法C. 号、号培养基都属于固体培养基,先灭菌后调节 pHD. 从号培养基挑出透明圈大的菌落,接种到号培养基上【答案】C【解析】图中过程是稀释嗜热菌培养液的过程,A 正确;接种嗜热菌即过程所使用的接种方
27、法是稀释涂布平板法,B 正确;分析图示信息可知,号、号培养基都属于固体培养基,培养基配制和灭菌过程中,应注意先调节 pH 后灭菌,C 错误;部分嗜热菌在培养基上生长时可产生淀粉酶,分解培养基中的淀粉后会在菌落周围形成透明圈,透明圈越大,说明产生的淀粉酶越多,因此应挑选透明圈大的菌落接种在号培养基上继续培养,D 正确。二、多项选择题21. 图 1 表示植物叶肉细胞中光合作用和有氧呼吸的部分过程,其中 C3在不同代谢过程中表示不同的化合物;图 2 表示该细胞中的一种生物膜和其上所发生的部分生化反应。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图 1 属于光合作用的过程有 B. 图 2 生物膜是线粒体内膜C. 图 2
28、蛋白 M 能催化合成 ATP D. 图 1 中过程发生在图 2 生物膜上【答案】ABC.【点睛】本题以过程图为情境,综合考查学生对光合作用和有氧呼吸的过程及二者的联系的掌握情况。梳理相关的知识点、形成清晰的知识网络是正确解答此题的关键。22. 下图表示基因型为 AaBb 的某哺乳动物产生配子过程中某一时期细胞分裂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 该生物体细胞中最多可含 4 个染色体组B. 此细胞形成过程中发生了基因突变C. 此细胞含有 2 个四分体,8 条染色单体D. 此细胞完成分裂后可产生 4 种精细胞【答案】BCD【解析】依题意和图示分析可知:该生物为二倍体,其体细胞处于有丝分裂后期时含有的染色体
29、组数最多,即含 4 个染色体组,A 正确;依据染色单体的颜色可知:此细胞在形成过程中,有 1 对同源染色体上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之间发生了交叉互换,导致染色单体上的基因重组,B 错误;此细胞含有 2 对同源染色体,8 条染色单体,C 错误;此细胞呈现的特点是:同源染色体分离,细胞膜从偏向细胞一极的部位向内凹陷,为处于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的初级卵母细胞,因此该细胞完成分裂后可产生 1 种卵细胞、3 种极体,D 错误。【点睛】本题以图文结合的形式,综合考查学生对减数分裂等相关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情况。若要正确解答本题,需要熟记并理解细胞减数分裂不同时期的特点,据此以题意“基因型为AaBb 的某哺乳动物产生配
30、子过程中某一时期细胞分裂图”和图示中呈现的“基因 A 和 a 所在的染色体,其中有 1 条染色单体出现了两种颜色”为切入点,明辨图示细胞的名称及其所处分裂时期,再结合所学的知识逐一分析各选项。23. 北大邓宏魁团队利用 7 个小分子化合物的组合处理小鼠体细胞,使其重编程为多潜能干细胞(称为 CiPS 细胞) ,使得转入外源基因的方法不再是体细胞重编程所必需的。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 小鼠体细胞诱导成 CiPS 细胞是形态、结构和遗传物质发生稳定性差异的过程B. 与小鼠的体细胞相比,诱导形成的 CiPS 细胞全能性较高C. 这一过程类似于植物细胞的脱分化过程D. 小鼠的体细胞诱导成 CiPS
31、细胞后,细胞周期会变长【答案】BC【解析】小鼠体细胞诱导成 CiPS 细胞,其是形态、结构发生了稳定性差异,但遗传物质没有改变,A 错误;与小鼠的体细胞相比,诱导形成的 CiPS 具有分裂、分化能力,细胞全能性较高,B 正确;已高度分化的小鼠体细胞,使其重编程为具有分裂、分化能力的 CiPS 细胞,这一过程类似于植物细胞的脱分化过程,C 正确;小鼠的体细胞诱导成 CiPS 细胞后,细胞周期会变短,D 错误。24. 农杆菌侵染植物细胞后,能将 Ti 质粒上的 T-DNA 插入到植物基因组中。图示为利用农杆菌培育转基因植物的基本流程,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过程需要使用 DNA 聚合酶和多种限制酶
32、B. 过程常用 Ca2+处理使农杆菌成为感受态细胞C. 过程用机械法去除植物细胞的细胞壁D. 过程的原理是植物细胞的全能性【答案】BD【解析】过程表示剪除 Ti 质粒的某些片段、替换复制原点 O 与添加抗生素的抗性基因 T,过程为构建基因表达载体,过程均需要使用 DNA 连接酶和限制酶,A 错误;过程是将构建的基因表达载体导入农杆菌,常用 Ca2+处理使农杆菌成为感受态细胞,B 正确;过程是用纤维素酶和果胶酶去除植物细胞的细胞壁,C 错误;过程依次是脱分化和再分化,其原理是植物细胞的全能性,D 正确。25. 下列关于生物多样性的叙述,正确的是A. 生物多样性是指在一定时空中所有动植物及其基因和
33、生态系统的总称B. 生物多样性是保持生态系统稳态的重要条件C. 将其他受灾地的珍稀动物迁入自然保护区属于易地保护D. 湿地能涵养水源属于生物多样性的直接价值【答案】BC【解析】生物多样性是指在一定时空中,生物圈内所有的植物、动物和微生物,它们所拥有的全部基因以及各种各样的生态系统,A 错误;生物多样性是保持生态系统稳态的重要条件,B 正确;将其他受灾地的珍稀动物迁入自然保护区属于易地保护,C 正确;湿地能涵养水源属于生物多样性的间接价值,D 错误。三、非选择题26. 红阳猕猴桃是一种珍稀水果。在安徽某猕猴桃种植区,由于特定的地理位置,该山区夏季早晨 9:00 左右太阳光才开始完全直射,而且此时
34、由于太阳辐射驱动的山谷气体对流,会出现地表 C02暂时堆积和暂时性的逆温。此外,在推广种植时还发现由于夏季强光常导致猕猴桃生长受限,需要采取人工遮阳的方法。科研人员为探究遮阳对红阳猕猴桃的影响,进行了有关实验,结果如下图所示。请分析回答。(1)猕猴桃果肉细胞中含叶绿素,叶绿素分布在叶绿体的_,其作用是_。(2)图 2 中气孔导度是指植物叶片气孔的开放程度,会直 接影响叶片从空气中吸收CO2。CO 2中的碳在暗反(CH 2O)应中的转移途径是_(用文字和箭头回答) 。图 3 中叶片温度主要通过影响_,来影响红阳猕猴桃的光合作用。(3)据图分析,图 1 中 9:00 左右,3 种遮光条件下红阳猕猴
35、桃叶片净光合速率均达到峰值的可能的原因是_。(4)本实验显示,在 35%遮阳条件下,红阳猕猴桃净光合作用速率在 15:0 左右达到第二个峰值,主要是由_增加引起的。(5)研究表明该地区夏季红阳猕猴桃的最佳遮阳方式是_。【答案】 (1). 类囊体薄膜 (2). 吸收、传递和转化光能 (3). (4). 酶的活性 (5). 9:00 左右太阳开始完全直射、气孔导度增加,且由于特殊地形,此时 CO2暂时堆积和出现暂时性的逆温等 (6). 气孔导度 (7). 适度遮阳(35%遮阳) ,但要避免早晨和傍晚遮阳【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以实验为依托,采用图文结合的形式主要考查学生对实验结果的分析和处理能力。本
36、实验目的是探究遮阳对红阳猕猴桃的影响,所设置的三组实验中,0%遮阳的为对照组,其余为实验组。围绕题意和反映实验结果的相关曲线的变化趋势,联系光合作用过程及其影响因素等相关知识,对相关问题进行解答。(1)猕猴桃果肉细胞中含有的叶绿素分布在叶绿体的类囊体薄膜上,其作用是吸收、传递和转化光能。(2)暗反应的过程是:在有关酶的催化下,CO 2与 C5结合生成两个 C3,C 3接受 ATP 释放的能量并且被H还原,一些接受能量并被还原的 C3经过一系列变化形成糖类,另一些接受能量并被还原的 C3经过一系列变化又形成 C5。可见,CO 2中的碳在暗反应中的转移途径是。叶片温度主要通过影响酶的活性来影响红阳
37、猕猴桃的光合作用。(3)依题意和图示分析可推知,图 1 中 9:00 左右,3 种遮光条件下红阳猕猴桃叶片净光合速率均达到峰值的可能的原因是:9:00 左右太阳开始完全直射、气孔导度增加,且由于特殊地形,此时 CO2暂时堆积和出现暂时性的逆温等。(4)气孔导度越大,植物吸收的 CO2越多,约有利于光合作用的进行。图 2 显示:在 15:0 左右,在 35%遮阳条件下的红阳猕猴桃的气孔导度达到第二个峰值,且明显高于不遮阳和 70%遮阳条件下的气孔导度,据此可推知,在 35%遮阳条件下,红阳猕猴桃净光合作用速率在 15:0左右达到第二个峰值,主要是由气孔导度增加引起的。(5)对比分析三幅图中不同遮
38、阳条件下的曲线的变化趋势可知:该地区夏季红阳猕猴桃的最佳遮阳方式是适度遮阳(35%遮阳) ,但要避免早晨和傍晚遮阳。27. 每年 67 月是广西某品种甘蔗的快速生长期,为研究其细胞分裂情况,某科研人员进行了如下实验:【实验步骤】选取在实验种植区(与大田生产条件基本一致)处于快速生长期的大小、长势一致的甘蔗植株,每隔 10 天左右定时(每天上午 10:00)取样 3 个茎尖并固定。制作茎尖细胞分裂临时装片:切取茎尖用卡诺溶液固定 524h,再转入体积分数为 70%的酒精保存解离步骤 A用改良苯酚品红染液处理 816min压片。制作装片,观察、统计细胞总数及处于分裂中期的细胞数,并计算细胞分裂指数
39、(有丝分裂中期细胞数与细胞总数的比值) 。【实验结果】观察指标 6 月 9 日 6 月 17 日 6 月 30 日 7 月 11 日 7 月 21 日观察细胞总数(个)815 703 879 899 731细胞分裂指数(%)1.10 0.28 1.25 2.00 0.96请回答下列问题。(1)实验中,取茎尖作为观察材料的原因是_。实验中,每次要取3 个茎尖的原因是_。(2)在制作临时装片时, “步骤 A”的操作是_,使用“改良苯酚品红染液”的目的是_。(3)本实验不直接比较分裂中期细胞数,而是以分裂指数相比较,这是因为_。(4)根据实验结果分析,影响该品种甘蔗有丝分裂指数的因素除了材料自身因素
40、(如生长时期)外,还与日周期、_等多种因素有关。(5)若要探究该甘蔗细胞有丝分裂的日周期(或日节律)变化,请简要说出实验设计思路。_。【答案】 (1). 茎尖有分生区(或生长点) ,该组织细胞分裂旺盛 (2). 重复实验,以保证实验结果的准确、可靠 (3). 将茎尖置于清水中漂洗几分钟 (4). 使细胞中染色体(质)着色,便于观察鉴定细胞分裂时期 (5). 不同次观察中,观察到的细胞总数不同 (6). 气温、阳光 (7). 在某一天每隔 2 小时(一段时间)切取该品种甘蔗的茎尖,制作临时装片,并在显微镜下观察(按相同步骤进行实验) ;统计各材料的细胞分裂指数【解析】试题分析:研究细胞分裂情况,
41、应选择有分裂能力的细胞。据此,以实验的具体操作步骤和实验结果为切入点,围绕“实验设计应遵循的原则、观察根尖分生组织细胞的有丝分裂和低温诱导植物染色体数目变化的实验原理及流程”等相关知识,对各问题情境进行分析解答。(1) 实验中,取茎尖作为观察材料的原因是茎尖有分生区(或生长点) ,该组织细胞分裂旺盛。实验中,每次要取 3 个茎尖的原因是:重复实验,以保证实验结果的准确、可靠。(2) 在制作临时装片时, “步骤 A”的操作是:将茎尖置于清水中漂洗几分钟。使用“改良苯酚品红染液”的目的是,使用“改良苯酚品红染液”的目的是:使细胞中染色体(质)着色,便于观察鉴定细胞分裂时期。(3)由于不同次的观察中
42、,观察到的细胞总数不同,所以本实验不直接比较分裂中期细胞数,而是以分裂指数相比较。(4)不同天气的温度和光照强度存在差异,据此结合表中信息可知:影响该品种甘蔗有丝分裂指数的因素除了材料自身因素(如生长时期)外,还与日周期、气温、阳光等多种因素有关。(5). 若要探究该甘蔗细胞有丝分裂的日周期(或日节律)变化,自变量是每日时段的不同,因变量是细胞分裂指数,因此,依据实验设计应遵循的原则,该实验设计思路为:在某一天每隔 2 小时(一段时间)切取该品种甘蔗的茎尖,制作临时装片,并在显微镜下观察(按相同步骤进行实验) ;统计各材料的细胞分裂指数。28. 果蝇的眼色有红色、紫色和白色,受两对基因 A、a
43、 和 B、b 控制。野生型果蝇眼色的色素的产生必须有显性基因 A,而显性基因 B 使色素呈紫色(但它处于隐性地位时眼色仍为红色) ,不产生色素的个体的眼睛呈白色。育种工作者选用两个纯系杂交得 F1,F 1雌雄交配得F2,结果如下图所示,请分析回答。(1)A、a 和 B、b 分别位于_、_染色体上,它们的遗传遵循_定律。(2)亲本白眼雄性的基因型是_,F 2红眼果蝇中与亲本基因型相同的占_。(3)F 2中表现型为红眼的雌雄果蝇随机交配,后代中白眼果蝇的概率为_。 (4)育种时,常常选用野生型纯合白眼的雌果蝇与野生型纯合红眼雄果蝇进行杂交,在其后代中有时可以得到紫眼果蝇,有时得不到紫眼果蝇。请写出
44、能得到紫眼果蝇的亲本的基因型:_;不能得到紫眼果蝇的亲本的基因型:_。【答案】 (1). 常 (2). X (3). 基因的自由组合 (4). aaX BY (5). 1/6 (6). 1/9 (7). aaXBXB和 AAXbY (8). aaXbXb和 AAXbY【解析】试题分析:以题意“基因与性状的关系”和杂交实验结果呈现的“亲子代的表现型及其 F2的各表现型的数量比”为切入点,由此明辨相关基因与染色体的位置关系及相应基因的遗传所遵循的遗传定律。在此基础上准确定亲子代的基因型,围绕“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伴性遗传”等相关知识进行分析解答。(1)依题意和图示分析可知:F 2的有色眼白眼31,
45、说明 A、a 位于常染色体上,F 1的紫眼全为雌蝇、红眼全为雄蝇,说明性状的表现与性别相关联,B、b 位于 X 染色体上,它们的遗传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2)结合对(1)的分析可推知:亲本红眼雌果蝇和白眼雄性的基因型分别是 AAXbXb和aaXBY,F 1的基因型为 AaXBXb和 AaXbY,F 2红眼果蝇占 3/4A_(1/4X bXb1/4X bY)3/8,其中 AAXbXb占 1/4AA1/4XbXb1/16,所以 F2红眼果蝇中与亲本基因型相同的占1/163/81/6。(3)果蝇眼色的色素的产生必须有显性基因 A,否则为白色,因此求后代中白眼果蝇的概率,只研究 A、a 即可。F
46、2中表现型为红眼的雌雄果蝇的基因型分别为 1/3AA、2/3Aa,它们随机交配产生的后代中,白眼果蝇的概率为 2/31/4aa1/9。(4)野生型纯合白眼雌果蝇的基因型有 aaXBXB、aaX bXb两种,野生型纯合红眼雄果蝇的基因型为 AAXbY。当 aaXBXB和 AAXbY 进行杂交时,其后代的基因型为 AaXBXb、AaX BY,均为紫眼果蝇;当 aaXbXb和 AAXbY 进行杂交时,其后代的基因型为 AaXbXb、AaX bY,均为红眼果蝇。 【点睛】本题易错点在于:判定基因与染色体的位置关系:根据后代的表现型在雌雄性别中的比例是否一致加以判断。若后代中不同表现型的个体在雌雄个体中
47、比例一致,说明遗传与性别无关,则可确定基因在常染色体上,例如,本题中控制产生色素的基因 A 和 a;若后代中不同表现型的个体在雌雄个体中比例不一致,说明遗传与性别有关,则可确定基因在性染色体上,例如,本题中控制眼色呈色彩的基因 B 和 b。不会判断果蝇的眼色与基因组成的关系。由题意信息可知:A 控制色素的产生,a 无此功能, B 使色素呈紫色,b 使色素呈红色,即 A、B 同时存在为紫色,A 和 b 同时存在(不含B)为红色,无论是否含有 B、b,只要不含 A 就表现为白色,据此结合可将各种颜色的基因型分析清楚。29. 纤维素分子不能进入酵母细胞,为了使酵母菌能够利用环境中的纤维素为原料生产酒精,研究人员构建了含 3 种不同基因片段的重组质粒,下面是酵母菌转化及纤维素酶在工程菌内合成与运输的示意图。请分析回答。(1)纤维素酶基因的表达包括_和_过程,与菌株相比,在菌株、中参与纤维素酶合成和分泌的细胞器还有_。(2)本研究构建重组质粒时可选用四种限制酶,其识别序列如下图,为防止酶切片段的自身环接,可选用的限制酶组合是_。A. B. C. (3)设置菌株为对照,是为了验证_不携带纤维素酶基因。(4)在以纤维素为唯一碳源的培养基上分别培养菌株、,菌株_不能存活,原因是_。(5)在利用纤维素生产酒精时,菌株更具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