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医学类鼠疫生物安全防护及预防鼠疫医源性感染课件.ppt

上传人:微传9988 文档编号:2138617 上传时间:2018-09-02 格式:PPT 页数:52 大小:10.53MB
下载 相关 举报
医学类鼠疫生物安全防护及预防鼠疫医源性感染课件.ppt_第1页
第1页 / 共52页
医学类鼠疫生物安全防护及预防鼠疫医源性感染课件.ppt_第2页
第2页 / 共52页
医学类鼠疫生物安全防护及预防鼠疫医源性感染课件.ppt_第3页
第3页 / 共52页
医学类鼠疫生物安全防护及预防鼠疫医源性感染课件.ppt_第4页
第4页 / 共52页
医学类鼠疫生物安全防护及预防鼠疫医源性感染课件.ppt_第5页
第5页 / 共5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鼠疫生物安全防护及预防鼠疫医源性感染,内蒙古地方病防治研究中心,一、鼠疫的基础知识,鼠疫菌的描述,分类地位。 鼠疫是自然疫源性人兽共患病。 感染鼠疫方式:1、动物通过媒介昆虫 人类患腺型鼠疫可能进一步发展成肺型鼠疫;2、肺型鼠疫病人通过飞沫 人类患肺型鼠疫;3、实验室/院内感染。 鼠疫的分型:腺型、肺型、败血症、脑型等。 鼠疫可防可治,及时发现、措施得当即可控制,为什么要实施生物安全?,保护: 工作人员 试验样品或病人 同事 实验室后勤支持人员 环境,二、鼠疫的生物安全防护,由病原微生物引起的传染病的生物安全管理措施相通,分以下几点: 1、病原微生物危害程度分类; 2、生物危害评估; 3、生物

2、安全水平分级; 4、生物安全工作措施。,1、病原微生物危害程度分类,病原微生物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条例第七条规定:国家根据病原微生物的传染性、感染后对个体或者群体的危害程度,将病原微生物分为四类: 第一类病原微生物,是指能够引起人类或者动物非常严重疾病的微生物,以及我国尚未发现或者已经宣布消灭的微生物。 第二类病原微生物,是指能够引起人类或者动物严重疾病,比较容易直接或者间接在人与人、动物与人、动物与动物间传播的微生物。 第三类病原微生物,是指能够引起人类或者动物疾病,但一般情况下对人、动物或者环境不构成严重危害,传播风险有限,实验室感染后很少引起严重疾病,并且具备有效治疗和预防措施的微生物。

3、第四类病原微生物,是指在通常情况下不会引起人类或者动物疾病的微生物。 第一类、第二类病原微生物统称为高致病性病原微生物。,人间传染的病原微生物名录,根据病原微生物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条例:能够引起人类或者动物严重疾病,比较容易直接或者间接在人与人、动物与人、动物与动物间传播的微生物。,第一类病原微生物 引起的疾病(高群体危害,高个体危害):能引起人类或动物非常严重的疾病,一般不能治愈,容易直接或间接或因偶然接触在人与人,或动物与人,或人与动物,或动物与动物间传播的病原体。第二类病原微生物引起的疾病(中群体危害,高个体危害):能引起人类或动物严重疾病,或造成严重经济损失,但通常不能因偶然接触而在个

4、体间传播,或能使用抗生素、抗寄生虫药治疗的病原体。第三类病原微生物引起的疾病(中等个体危害,有限群体危害)第四类病原微生物引起的疾病(低个体危害,低群体危害),总结,2、生物危害评估,当实验室活动涉及传染或潜在传染性生物因子时,应进行危害程度评估。危害程度评估应至少包括下列内容:生物因子的种类(已知的、未知的、基因修饰的或未知传染性的生物材料)、来源、传染性、致病性、传播途径、在环境中的稳定性、感染剂量、浓度、动物实验数据、预防和治疗。危害程度评估应由适当的有经验的专业人员进行。,3、生物安全水平分级,4、生物安全工作措施,实验室总体要求 生物安全水平 (BSL) 实验室操作和技能标准的操作特

5、殊的操作安全的设备(一级屏障)实验室的设计和结构(二级屏障),生物安全实验室的个人防护要求,实验室工作人员应根据不同级别生物安全水平和工作性质来选择个人防护装置并掌握正确的使用方法。 BSL1实验室工作人员进入实验室应穿工作服,实验操作时应戴手套,必要时佩戴防护眼镜。离开实验室时,工作服必须脱下并留在实验区内。工作服应先消毒,后洗涤。,BSL2实验室符合BSL1的要求工作人员进入实验室时,应在工作服外加罩衫或穿防护服,戴帽子、口罩。当手可能接触感染材料、污染表面或设备时应戴手套,不应戴着手套离开实验室。一次性手套不得清洗和再次使用。当微生物操作不可能在生物安全柜内进行,而必须采取外部操作时,为

6、防止感染性材料溅出或雾化危害,必须使用面部保护装置。,生物安全实验室个人防护装备,安全眼镜和护目镜在所有易发生潜在眼睛损伤的生物安全实验室中工作时,必须采取眼睛防护措施。佩戴侧面护罩的安全眼镜可以达到防护目的。 当进行可能发生化学和生物污染物质溅出的实验时,应佩戴护目镜。 在进行潜在爆炸和使用或混合强腐蚀性和强酸溶液时,应佩戴面罩。,安全镜,安全护目镜,洗眼装置如发生腐蚀性液体或生物危害液体喷溅至工作人员的眼睛时,应该(或在同事的帮助下)在就近的洗眼台(洗眼装置)用大量缓流清水冲洗眼睛表面至少15到30分钟。,便携式洗眼装置,固定式洗眼装置,头面部防护装备,口罩和呼吸器口罩仅可以保护部分面部免

7、受生物 危害物质如血液、体液、分泌液以及 排泄物等喷溅物的污染。仅适用于- BSL-1或BSL-2实验室中使用。当实验室操作不能安全有效的将 气溶胶限定在一定的范围内, 要求使用呼吸防护装备。,正确佩戴和卸下口罩/呼吸器示意图,防护帽,在生物安全实验室中佩戴简易防护帽可以保护工作人员。 避免化学和生物危害物质飞溅至头部(头发)所造成的污染。要求:工作人员在实验操作时应佩带防护帽。,手部防护装备手套,手套应在实验室工作时使用; 在接触感染性物质 (血液、体液、分泌液、渗出液、以及接触粘膜和非完整皮肤时),必须使用合适的手套以保护工作人员避免受到污染物溅出或生物污染的事故所造成的损害; 手套被污染

8、,应该尽可能早的脱下,消毒后丢弃;,手套的选择 手套的检查使用手套前可以通过充气试验检查手套是否穿孔(漏损)或有裂缝。 手套的使用一般情况下,佩戴一副手套即可(BSL-1实验室);若在生物安全柜中操作感染性物质时(BSL-2和BSL-3实验室)应该佩戴两副手套;在操作过程中,外层手套被污染,立即用消毒剂喷洒手套并脱下后丢弃在生物安全柜中的高压灭菌袋中并立即戴上新手套继续实验;戴好手套后应完全遮住手及腕部,如必要可覆盖实验服袖。,手套的清洗和更换使用一次性手套,不可再次使用,用后立即进行高压灭菌消毒然后丢弃;不得戴着手套离开实验室区域;工作人员在完成感染性物质实验,离开生物安全柜之前,应该脱去外

9、层手套丢入生物安全柜内的高压灭菌袋中。然后用消毒液喷洗内层手套,以避免污染门捏手、电灯开关、电话等(BSL-2和BSL-3实验室)。在撕破、损坏或手套污染时应及时更换手套。,避免手套“触摸污染”戴手套的手避免触摸鼻子、面部和避免触摸或调整其他个人防护装备(如眼镜等);避免触摸不必要的物体表面如灯开关、门等;如果手套撕破应该脱去,在换戴新手套前应清洗手部;注意尽量不去触摸工作台面和其他物品,戴手套注意要点在实验室工作中要一直保持戴手套状态并选择正确类型和尺寸的手套;将手插入手套后将手套口遮盖实验服袖;手套的手要远离面部。 脱手套注意要点用一手捏起另一近手腕部处的手套外缘,将手套从手上脱下并将手套

10、外表面翻转入内;用戴着手套的手拿住该手套;,躯体防护装备,防护服(实验服、隔离衣、连体衣、围裙以及正压防护服),隔离服的穿戴 隔离服的脱去,足部防护装置,BSL-2和BSL-3实验室要坚持穿鞋套或靴套; BSL-3和BSL-4实验室要求使用专用鞋。,安全脱卸个人防护装备要点,“污染”部位系指防护装备的外部前侧区域,一般情况下,前侧和外部污染相对严重,后侧和内部相对清洁。 脱去个人防护装备: BSL-1、 BSL-2实验室在主实验室门口处; BSL-3实验室在主实验室门口处及半污染区或缓冲间内。,卸下个人防护装备的顺序:,外层手套;面罩或护目镜;隔离衣;面罩或防毒面具和防护帽;鞋套(可再戴新手套

11、);内层手套。,个人防护用品的去污染消毒,凡在生物安全实验室使用过的个人防护装备均应视为被污染过,应做消毒处理。实验室应制定个人防护用品去污消毒的标准操作程序(SOP),并经过培训演练,严格执行。,塑料、橡胶、无纺布制品,一次性用品,包括防护帽、口罩、手套、防护服等使用后应放入医疗废物袋内进行高压灭菌后,作为医疗废物统一处理。,不耐热拟回收再用的塑料器材可用0.5过氧乙酸喷洒或有效氯为2000mg/L的含氯消毒剂中1h,然后清水洗涤沥干后,或用环氧乙烷消毒柜,在温度为54,相对湿度为80,环氧乙烷气体浓度为800mg/L的条件下,作用4-6h。,橡胶手套等受污染后可用121、15min压力蒸汽

12、灭菌处理后,0.5-1.0肥皂液或洗涤剂溶液清洗,然后清水洗涤沥干后可用。,可重复使用的棉织工作服、帽子、口罩等121,15min压力蒸汽灭菌处理。有明显污染时,随时喷洒消毒剂或放入专用的污染物袋中,然后进行高压蒸汽灭菌处理。为了清洁,可用70以上热水加洗涤剂洗涤。,操作过程中手套的消毒,当进行实验室操作时,手的污染概率最大。一般操作高致病微生物时需要配带双层乳胶手套,或乙烯树脂或聚腈类材料的手套。 在操作中应随时随地对外层手套进行消毒,必要时更换。,在安全柜内操作完成后,双手撤离安全柜前对手套进行药物消毒。 在实验室内清理收尾工作完成后对外层手套消毒后放入医疗废物袋内,待进一步处理。,鞋袜消

13、毒,在病原微生物实验室中工作的人员如果鞋袜受到感染性物质的污染,应及时按规定程序进行消毒、更换。 在BSL-3实验室中,若穿用鞋套,离开核心区时应在缓冲区脱去(外层)鞋套,放入医疗废物袋,进行高压蒸汽灭菌处理。 鞋袜或内层鞋套在缓冲区或更衣室内更换或脱掉。,防止医院传播的感染控制措施,院内的传播途径:1、呼吸道飞沫2、接触(体液、污染的手、衣服)3、血液(污染的器械、暴露的创伤),防止医院传播的感染控制措施,早期检出任何疑似病例 实施适宜的隔离措施(环境) 保护医护人员 保护其他病人 保护家庭及社区成员,防止医院传播的感染控制措施,隔离措施设施: 与其他患者人员活动隔离 良好通风 空气流通:走

14、廊房间户外 关掉中央空调,除非房间与该系统隔离 足够的卫生间设施 处理垃圾和衣物的能力 足够的备用房间 将其他病区改为隔离设施的应急计划,防止医院传播的感染控制措施,强制性控制: 病房入口 一个入口 控制入口的警卫 限制最好禁止来访 经允许来访者(工作人员和来访者)的记录 限制病人到病区外出游运送 尽量减少人员与病例的接触,防止医院传播的感染控制措施,工作人员的临床检测: 保存为病人工作或在病房所有人员的名单 对病区工作人员每天两次测温 对报到上班职员的SARS样病症进行筛查 列出接触信息清单 访问或照顾SARS病人者 与SARS 病人有密切接触的卫生保健人员,防止医院传播的感染控制措施,隔离

15、区组织工作: 隔离区标志 指定的清洁防护设备区 使用防护设备说明 对工作人员开放 供日常需要的足够库存 清洁和污染物品分开,包括存放垃圾和污染衣物的区域 带色标的污染垃圾和衣物口袋和容器 衣物和所有垃圾容器都应有脚蹬开盖装置,防止医院传播的感染控制措施,个人防护设备的使用(见前述),防止医院传播的感染控制措施,样本采集: 穿戴全部个人防护设备 在申请表上详细填写临床症状 应由临床人员收集样本 临床样本标记清楚 每采集一次样本后换个人防护设备 将一次性材料扔入生物危险品垃圾袋,防止医院传播的感染控制措施,遗体处理:医务人员必须穿戴全部个人防护设备,如95号呼吸口罩、防护镜、防护服帽子和鞋套医务人

16、员必须: 处理遗体 盛放在尸体袋或防漏袋中 或 用塑料布包尸体,用防水胶布捆扎,防止医院传播的感染控制措施,遗体处理: 虽然社区成员死后的当地文化和宗教习俗有所不同,但以下情况必须考虑,以尽量减少扩散“非典”病毒的潜在危险: 不得将尸体防腐保存,以减少暴露的危险 必须尽快火化 推迟追悼会,直到解除所有密切接触者和可能的继发性接触者。,防止医院传播的感染控制措施,医院环境和设备的清洁和消毒: 建议每天进行清洁和消毒 病人周围的邻近地方必须认为是严重污染区 处理污染设备时工作人员应穿戴全部个人防护设备,谢 谢,西医学是最近三四百年来建立在解剖学、生物学及现代科学技术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门以“解剖人

17、、肉体人”为概念的、新兴的现代医学科学理论体系。主要采用科学实验方法,从宏观到微观,直至目前的分子基因层次水平,发展极为迅速,超过其它任何一门医学科学,成为世界医学史上的主流。 可见中西医学,一个是以“功能人”为概念的独特的哲学医学理论体系,一个是以“解剖人、肉体人”为概念的新兴的现代医学科学理论体系,二者都不是以完整人为研究对象的科学,从理论讲二者都不是科学的,势必影响各自发展。事实也证明这一切,中医长期停滞不前、疗效也不确实。西医尽管发展到目前的基因分子层次,但疾病发病率居高不下,对绝大部分疾病发病原因认识不清、发病机理弄不明白,治疗受到制约,在小小SARS、禽流感面前竟束手无策,在糖尿病

18、、癌症、心脑血管疾病、尿毒症等相当多疾病面前更是不得不求助或借助中医治疗。一个是疗效不确实,一个是有些甚至相当多疾病无法治疗,这就是中西医学结合的缘由。然而,由于二者是两套理论、两股道上跑的车,风马牛不相及,从理论上讲就没有结合的可能,只是形式上的融合罢了。故出现西医对治疗不了的疾病只好求助中医,而中医则往往采用西医诊断中医治疗,以及中西治疗法一块用的局面。 至于循证医学、比较医学、后现代医学、行为医学等所谓“医学”,都称不上一门独立的医学科学,关于这一点在灵魂医学有关章节中将有相关点评。 中、西医学的起源大致相同。主要包括:救护、求食的本能行为。如动物受伤会舐其伤口、遇热会避入水中,人与动物

19、一样有着本能救护。人类的求食本能在寻找食物时,逐渐发现了葱、姜、蒜、粳米、薏米等虽为食物或调味品,却具有治病作用;生活经验创造了医学。先古人类通过劳动制造出利器,从而产生了砭石、骨针等医疗器具,逐渐掌握了运用工具治疗疾病的经验。与此同时,人们发现活动肢体可以舒筋活络,强身健体,“导引术”、“五禽戏”的形成,也是古代人们积累生活经验后产生的保健养生观;医、巫的合与分。由于原始人受制于智力尚未开化,对自然界的变化以及宇宙间的一切反常现象,心存恐惧,难以做科学、合理的解释,因而误以为有超自然的力量主宰其中。故巫、医合流曾是中、西医学共有的一段历史。医学教材 东、西方文化历史背景是中、西医学形成、发展

20、的土壤。公元2世纪东、西方的两位医学巨匠张仲景和盖伦,传承了不同的学术思想,创建了迥异的医学范式,发展和完善了不同的理论体系,使中、西医学各自走向了两条完全不同的发展道路。 在汉代医学家张仲景所著述的伤寒杂病论之前,就有内经、难经、本草经等古典医药典籍。张仲景总结了汉代以前的医学成就,继承了内经等基本理论和丰富的医药知识,结合自己的临床实践,写成了伤寒杂病论。其贡献在于确立了中医学辨证论治的理论体系,为后世中医临床医学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在西方,盖伦的一生生活在罗马帝国时安东尼父子的执政期。彼时,罗马帝国的繁荣,为盖伦的医学成就、以及西方医学的昌盛,提供了可靠的政治、经济、科技和文化保

21、证。盖伦继承希波克拉底的学术思想,著述200余部著作,现存的83部著作中,内容涉及解剖、生理、病理、卫生、药物、希波克拉底文集研究、哲学、语言学、逻辑学、数学、历史、法律等。倡导实证医学,他的科学方法论具有重视实验、疾病局部定位思想、重视形式逻辑、强调演绎法等特点,对后世西医学的发展影响深远。 编辑本段东西方医学差异中、西医学运用不同的思维模式诊治疾病,其基本理论各成体系并有根本差异。中西医学的差异不仅仅是有否实证的科学理念,最主要的是两种文化体系的差别。从理论上讲,中西医学是两种不可能统一的医学体系。“中体西用”曾成为中西医汇通派的指导思想,但由于两种医学的根基不同,硬在中医之体上套上西医之

22、用,近一个世纪的事实证明,“汇通医学的体用判断脱离了中西医学的事实认识,以价值认识代替了事实认识,决定最终结果劳而无功”,因此,中、西医学应并存共荣而不必强求统一。 古代(经典)中医史中国的中医学起源于三皇五帝时期,相传伏羲发明了针灸并尝试草药。在公元前3000多年,中国的轩辕黄帝写下了人类第一部医学著作祝由科,后世人在这部医药著作的基础上不断增补删改,逐渐形成了后来的黄帝内经和黄帝外经,并由祝由科里将纯粹的医药分离了出来,形成了后来的中医学。而其中的黄帝内经则在世界上第一个提出了“不治已病治未病”这一防病养生保健康的预防医学观点。 轩辕黄帝早在周代(公元前1046年公元前771年)就建立了世

23、界上第一个医院和医疗制度,周代的医疗机构设有医师、上士、下士、府(管药库)、史(管记录)、徒若干人。下面又分食医(管饮食卫库)、疾医(内科)、疡医(外科)、兽医四种,这是世界上最早的医学分科。医师总管医药行政,并在年终对医生进行考核;周礼记载“岁冬则稽其事,以制其食”,就是说,医生每年都要通过年终考核增减俸禄。 当时的患者已经分科治疗,而且建立病历。“死终则各书其所以,而入于医师”,规定在死者病历上要写明死因,然后送交医师存档,以便总结医疗经验,提高医疗技术。这也是世界上最早的病历制度。 在春秋战国(公元前770年前221年)时期名医辈出,秦国有名医医缓,齐国有长桑和他的徒弟扁鹊。扁鹊发明了中

24、医独特的辨证论治,并总结为“四诊”方法,即“望、闻、问、切”。扁鹊看病行医有“六不治”原则:一是依仗权势,骄横跋扈的人不治;二是贪图钱财,不顾性命者不治;三是暴饮暴食,饮食无常者不治;四是病深不早求医者不治;五是身体虚弱不能服药者不治;六是相信巫术不相信医道者不治。后世则尊称他为神医扁鹊。春秋战国时流行的主要医学著作有黄帝内经、黄帝外经、扁鹊内经、扁鹊外经、白氏内经、白氏外经和旁篇这七本,合成“七经”。 在秦朝(公元前221年公元前207年)出现了世界上最早的专门法医“令史“。 秦律规定,死因不明的案件原则上都要进行尸体检验,司法官如果违法不进行检验,将受到处罚。秦代的封诊式对法医鉴定的方法、

25、程序等有较为详细的记载。在人命案件中,鉴定检验的主要内容有尸体的位置、创伤的部位、数量、方向以及大小等。令史检验完成之后,必须提交书面报告,称为“爰书”,是世界上最早的法医鉴定和现场勘察报告。秦代还在世界上第一个建立传染病医院“疠迁所”,并制定了最早的治疗传染病的隔离制度。据1975年湖北省云梦睡虎地出土秦简中记载:当时规定,凡经医生在给病人检查后发现有鼻梁塌陷、手上无汗毛、声音沙哑、刺激鼻腔不打喷嚏等症状者,一律送至疠迁所隔离治疗。这说明中国古代对传染性疾病的治疗措施,很早就已经是得力有效的。 到了西汉时期(公元前202年公元8年),中医的阴阳五行理论已经非常完备,名医则有太仓公淳于意和公乘

26、阳庆。东汉出现了著名医学家张仲景和华佗。张仲景完善了中医的辨证理论,他还是世界上第一个临床医学大师,被尊称为医圣。他著有伤寒论疗妇人方、黄素方、口齿论、平病方等等医书,最终流传下来的医书被并被后人编纂为伤寒杂病论和金匮要略近代、现代医学史 近代的医学西方近代医学是指文艺复兴以后逐渐兴起的医学,一般包括16世纪、17世纪、18世纪和19世纪的欧洲医学。 16世纪 封建社会后期,手工业和商业发展,手工工厂出现,生产力的增长也促进对新市场的寻找。1492年哥伦布发现新大陆,1497年达伽马发现好望角,15191522年麦哲伦环绕世界一周。许多药物(如鸦片、樟脑、松香),由东方传入欧洲,美洲发现后,欧

27、洲也有了金鸡纳、愈创木、可可果。 由于资本主义的兴起,首先在意大利形成了资产阶级的知识分子。他们的特点是敢于向教会思想挑战,反对宗教迷信的束缚。他们的口号是:“我是人,人的一切我应该了解”,以此来反对神学的统治。他们一方面传播新文化,一方面竭力钻研和模仿古代希腊的文化,因此此时期称为“文艺复兴”。1543年哥白尼出版天体运行论,是科学史上文艺复兴的开始。 医学革命。文艺复兴运动中,怀疑教条、反对权威之风兴起。于是,医界也产生了一场以帕拉切尔苏斯(14931541)为代表的医学革命。 中世纪的医学校中,主要讲阿维森纳的医典,以及加伦和希波克拉底的著作。教师照本宣科,一切墨守成规,毫无生气。文艺复

28、兴的狂潮,很快就波及医学领域。帕拉切尔苏斯指出人体的生命过程是化学过程。他在巴塞尔大学任教时主张用流行的德语写书和讲演,使医学易为大众所接受,这是一件伟大的改革。他重视实践,反对烦琐的经院哲学,反对中世纪顽固的传统和权威观念,他说:“没有科学和经验,谁也不能成为医生。我的著作不是引证古代权威的著作,而是靠最大的教师经验写成的”。他勇敢地向墨守成规和盲目崇拜进行斗争,公开焚毁了加伦和阿维森纳的著作。 细胞病理学。19世纪初细胞学说提出,到19世纪中叶德国病理学家R.菲尔肖倡导细胞病理学,将疾病研究深入到细胞层次。他学说的基本原理包括:细胞来自细胞;机体是细胞的总和;疾病可用细胞病理来说明。 细菌

29、学的建立。19世纪中叶,由于发酵工业的需要,由于物理学、化学的进步和显微镜的改进,细菌学诞生了。现代科学技术,不是单单研究一个个事物,一个个现象,而是研究事物、现象的变化发展过程,研究事物相互之间的关系。由“整理材料”的科学,发展成为严密综合起来的体系。 近代医学经历了1617世纪的奠基,18世纪的系统分类,19世纪的大发展,到20世纪与现代科学技术紧密结合,发展为现代医学。20世纪医学的特点是一方面向微观发展,如分子生物学;一方面又向宏观发展。在向宏观发展方面,又可分为两种:一是人们认识到人本身是一个整体;二是把人作为一个与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密切相互作用的整体来研究。20世纪以来,基础医学方

30、面成就最突出的是基本理论的发展,它有力地推进了临床医学和预防医学。治疗和预防疾病的有效手段在20世纪才开始出现。20世纪医学发展的主要原因是自然科学的进步。各学科专业间交叉融合,这形成现代医学的特点之一。 综合医学宇宙伦理学(张云飞著)中提出了一种“综合医学”,以下是原文摘录: 医学的发展,是提高医疗效率的一个重要方面。未来医学的发展方向之一(而且是非常重要的一个方向),是朝综合的方向发展。或许,一种在各个方面(预防、诊断、治疗、善后等)都融合各种医术(包括自然疗法、心理疗法、物理疗法、药物疗法等)之长综合医学,即将产生。这种医学已经有了许多基础(例如中西医结合医学),而且实际上也在某种程度上

31、已经为许多人所运用,只是还没有形成完善的体系罢了。这种医学在产生之初可能很不完善,但必将得到发展,趋于健全。综合医学并不是要求医生无所不知,无所不能,而同样是要求大多数医生有专长,有专攻。它只是要求医生在自己所擅长的领域内,全面学习和研究治疗该类疾病的各种方法(综合医学即在这样的实践中产生和发展),在医疗实践中,则根据需要,选择最佳治疗方案。 综合医学的基础是综合的理论,其理论必须采各种医学之长,并在实践中不断完善。例如,中西医结合的理论,就属于某种综合的理论了。 综合医学的第一个重要方面是诊断的综合。于是,就要有现代医疗设备,不断发展检测手段。同时,中医的望闻问切也是一种非常重要的诊断手法。最理想的状态是:医生不但懂得高科技检测手段,而且懂得望闻问切,并能够全面运用,整体把握。但综合不是要把问题复杂化。目前,许多医院的检测过程本来就太多,而且许多都是没有必要的。如果再“综合”地加上其它检测手段,什么都来一遍,那么,即使是没病的人也会被整出病来。“诊断的综合”不是说要把各种手段都对患者用一遍,而是说医生要综合掌握这些方法,至于在具体实践中,则要以自身对所有方法的熟练掌握为基础,从中选择最简单有效的方法。只有在十分必要的情况下,才运用多种方法加以检测。,医学健康系列精品课件,珍爱生命 关注健康,本文档下载后可以修改编辑,欢迎下载收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治疗 > 医学现状与发展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