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动物传染病学猪病课件42猪伪狂犬病.ppt

上传人:微传9988 文档编号:2138245 上传时间:2018-09-02 格式:PPT 页数:70 大小:17.92MB
下载 相关 举报
动物传染病学猪病课件42猪伪狂犬病.ppt_第1页
第1页 / 共70页
动物传染病学猪病课件42猪伪狂犬病.ppt_第2页
第2页 / 共70页
动物传染病学猪病课件42猪伪狂犬病.ppt_第3页
第3页 / 共70页
动物传染病学猪病课件42猪伪狂犬病.ppt_第4页
第4页 / 共70页
动物传染病学猪病课件42猪伪狂犬病.ppt_第5页
第5页 / 共7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猪伪狂犬病 (Porcine pseudorabies),蔡旭旺 农业微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204电 话:18602753964 QQ:2532609832E-mail: ,由伪狂犬病毒引起的家畜和多种野生动物的急性传染病。猪是其贮存宿主和传染源。 新生仔猪表现神经症状,还可侵害消化系统。 成年猪常为隐性感染。 妊娠母猪感染后可引起流产、死胎及呼吸系统症状,无奇痒。 公猪表现为繁殖障碍和呼吸系统症状。,1. 概述,牛、羊、猫、犬、许多野生动物、肉食动物及野生啮齿类等动物发病后通常具有发热、奇痒及脑脊髓炎等典型症状,均为致死性感染,但呈散发形式。 人对伪狂犬病毒无易感性。,2. 历史,伪狂犬病病

2、毒在全世界广泛分布。 早在1813年美国就有学者描述该病。 直到1902年匈牙利微生物学家Aladar Aujeszky才第一次较为详细的描述了该病,提出由一种病毒引起,并与狂犬病区分开来。,二十世纪前半叶以来,伪狂犬病已成为东欧及巴尔干半岛如匈牙利、前捷克斯洛伐克、保加利亚、前南斯拉夫等国家养猪业的重要疾病。 大多数西欧国家和美国,1960年以前从猪群和牛群中分离到伪狂犬病病毒,对猪的感染极温和,对养猪业的经济损失不大。 六七十年代,毒力增强的毒株,导致暴发的次数显著增加,各年龄的猪均可发病。,伪狂犬病病毒属于疱疹病毒科疱疹病毒亚科猪疱疹病毒I型。基因组为线状双股DNA。 带囊膜的完整病毒粒

3、子呈圆形,直径为150180nm,无囊膜的核衣壳呈二十面体对称,直径约105110nm。 囊膜表面有呈放射状排列的纤突。,3. 病原学,伪狂犬病病毒粒子形态,伪狂犬病毒与其它疱疹病毒类似,呈圆形或 椭圆形,直径约180nm左右。,伪狂犬病毒粒子结构模式图。,4. 症状,种猪: 妊娠母猪发生流产,产木乃伊胎、死胎和弱仔,以产死胎为主。寒冷季节即冬末初春多发。 种母猪屡配不孕、返情率高达90%。 公猪睾丸肿胀、萎缩,种用性能降低或丧失。,猪伪狂犬病:死胎和木乃伊胎。,猪伪狂犬病:死胎和木乃伊胎。,猪伪狂犬病:死胎和木乃伊胎。,猪伪狂犬病:死胎和木乃伊胎。,仔猪: 新生仔猪大量死亡,15日龄以内仔猪

4、病死率为100%。表现高热、食欲废绝、呼吸困难、呕吐腹泻、抑郁震颤,昏迷以至衰竭死亡。 34周龄仔猪主要临诊症状同上,病程略长,多便秘,病死率可达4060%。 断奶仔猪主要表现为神经症状、拉稀、呕吐等。发病率2040%,死亡率1020%。,猪伪狂犬病:仔猪神经症状。,猪伪狂犬病:仔猪表现神经症状,四肢呈划水状。,猪伪狂犬病:病猪神经紧张,眼发直。,猪伪狂犬病:仔猪神经症状,顶撞墙壁。,猪伪狂犬病:仔猪的瘙痒。,猪伪狂犬病:仔猪圆圈运动。,猪伪狂犬病:新生仔猪大量死亡。,1日龄 3日龄,猪伪狂犬病:新生仔猪死亡。,猪伪狂犬病:病猪横卧于地,作“划船”动作。,猪伪狂犬病:病猪呈抽搐症状,角弓反张。

5、,成年猪: 2月龄以上猪,临诊症状轻微或隐性感染,表现一过性发热,咳嗽,便秘,有的病猪呕吐,多在34d恢复。 如出现体温继续升高,病猪又出现神经症状,震颤、共济失调,头向上抬,背拱起,倒地后四肢痉挛,间歇性发作。偶尔也可引起死亡。,猪伪狂犬病:病猪精神萎靡,背毛粗糙,生长不良及消瘦,严重者有明显呼吸症状。,5. 病理变化,一般无特征性病变,有时可见以下病变: 脑膜明显充血、出血和水肿,脑脊液增多。 肝和脾均有散在白色坏死点。 肾脏有针尖状出血点。 肺水肿、有小叶性间质性肺炎。 胃黏膜有卡他性炎症、胃底黏膜出血。,猪伪狂犬病:脑实质出现针尖大小出血点。,猪伪狂犬病:病猪软脑膜充血,脑沟内积有 出

6、血性水肿液。,猪伪狂犬病:病猪脑出血。,猪伪狂犬病:扁桃体化脓,牙龈出血,糜烂。,猪伪狂犬病:重病猪扁桃体及咽喉头明显坏死。,猪伪狂犬病:肝脏散在白色坏死灶。,猪伪狂犬病:肝脏散在白色坏死灶。,猪伪狂犬病:肝脏散在白色坏死灶。,猪伪狂犬病:脾脏散在坏死结节。,猪伪狂犬病:肾脏散在细小出血点。,猪伪狂犬病:肾脏散在出血斑。,猪伪狂犬病:肾上腺可见散在的坏死点。,猪伪狂犬病:肺点状、片状出血。,猪伪狂犬病:肺点状、片状出血。,6. 流行病学,传染源: 病猪、带毒猪以及带毒鼠类为重要传染源。可通过流产胎儿、阴道分泌物和胎盘传染。 野毒感染猪、弱毒疫苗免疫猪都会导致潜伏感染。在特定条件的刺激或环境压力

7、下如贩运、分娩等,可导致潜伏状态的病毒复活、扩散。,传播途径: 水平传播:健康猪与病猪、带毒猪直接接触可感染。亦可经消化道,皮肤伤口传染。配种时可传染。可经空气传播,但具体传播距离尚不清楚。 垂直传播:妊娠母猪感染后通过胎盘传给胎儿致胎儿死亡;此外,仔猪可通过吸吮急性感染期母猪的乳汁而感染。,易感动物: 猪是贮存宿主,其它动物如牛、羊、犬、猫、家兔、小白鼠、水貂、狐等多种家畜和野生动物也可感染。 在猪呈暴发流行,但猪的易感性与日龄有关,症状也有不同的特点。,流行季节:具有一定的季节性,多发生在寒冷季节,但其它季节也有发生。,7. 诊断,病毒分离鉴定: 猪、牛、兔、犬、猫、猴、驹和雪貂的肾细胞。

8、 牛的睾丸细胞。 鸡胚成纤维细胞。 猪的PK-15、IBRS-2细胞,猴的Vero细胞。 仓鼠的BHK-21细胞。,动物接种:病料直接接种家兔、小鼠作诊断。 血清学诊断:通过酶联免吸附试验、乳胶凝集试验、血清中和试验或琼脂扩散试验判定感染状态。 病原学诊断:荧光抗体检查和PCR。,野毒自然感染与疫苗免疫动物的鉴别诊断 伪狂犬病的鉴别诊断是在使用伪狂犬病的基因标志疫苗的前提下应用的一种诊断方法。,伪狂犬病TK-/gE-(或TK-/gG-)基因缺失弱毒疫苗 伪狂犬病gE(或gG)乳胶凝集试验鉴别诊断方法 伪狂犬病gE(或gG)ELISA鉴别诊断方法,伪狂犬病病毒的糖蛋白,伪狂犬病病毒已发现11种糖

9、蛋白:gB、gC、gD、gE、gG、gH、gI、gK、gL、gM和gN,除gG分泌到细胞外,其它均定位于囊膜上。 gC、gE、gG、gI和gM的缺失不影响病毒在体外复制,为病毒复制非必需基因。gE基因决定着病毒的毒力,影响病毒的神经嗜性。,基因gG 和gE在伪狂犬病病毒PrV基因组中的位置,伪狂犬病的基因标志疫苗是在TK基因(主要毒力基因)缺失的基础上,将病毒的非必需糖蛋白基因(gE或gG)进行缺失,得到的突变株就不能产生被缺失的糖蛋白,但又不影响病毒在细胞上的增殖与免疫原性。 将这种基因标志疫苗注射动物后,动物不能产生抗缺失蛋白的抗体。 因此,可通过血清学方法将自然感染野毒的血清学阳性猪与注

10、苗猪区分开来。,猪伪狂犬病病毒接种家兔后表现奇痒症状。,猪伪狂犬病病毒接种小鼠后表现神经症状。,伪狂犬病乳胶凝集试验(LAT),上图:伪狂犬病LAT诊断试剂盒下图:LAT检测猪伪狂犬病血清抗体,伪狂犬病病毒不同毒株感染动物,家兔接种野毒后表现奇痒,死亡。 家兔接种gG缺失株后表现搔痒,但不死亡。 家兔接种gE缺失株后不表现搔痒,也不死亡。 犬接种gE单缺失株后死亡。 天然弱毒株Bartha株对犬安全。,伪狂犬病gE鉴别酶联免疫诊断试剂盒,伪狂犬病gG鉴别酶联免疫诊断试剂盒,A:正常RK细胞(兔肾细胞);,B:PRV在RK细胞上形成病变,血清中和试验(SNT),荧光抗体检测:扁桃体冰冻切片,伪狂

11、犬病病毒阳性。,1 2 3 4 5 6 7 8 9,2000 1000,1.Takara DL-2000 Marker; 2. 扁桃体;3. 胸腺; 4. 颈部淋巴结;5. 腹股沟淋巴结;6. 大脑; 7. 小脑;8. 嗅球;9. 脊髓,100,250,伪狂犬病的PCR诊断方法,8. 防制,免疫预防:基因缺失疫苗免疫程序: 仔猪、乳猪及育肥猪:首免日龄根据母源抗体水平而定,可1日龄滴鼻免疫或断奶时免疫或7080日龄免疫,一个月后加强免疫一次。 种猪:根据当地疫情和实际情况每年免疫24次。伪狂犬病TK-/gE-基因缺失弱毒疫苗 伪狂犬病TK-/gG-基因缺失弱毒疫苗,灭活疫苗免疫程序: 种猪:第

12、1次注射后,间隔46周后加强免疫1次。以后每6个月注射1次,产前1个月加强免疫1次。 留作种用的断奶仔猪:断奶时注射1次,间隔46周后加强免疫1次,以后按种猪免疫程序进行。 育肥用断奶仔猪:断奶时注射1次,直到出栏。,综合防制措施:严格控制犬、猫、鸟、鼠类和其它禽类进入猪场,严格控制人员来往,消毒措施及血清学监测。,伪狂犬病根除计划:伪狂犬病的根除计划是通过使用基因标志疫苗与相应的鉴别诊断来进行的,通过逐步隔离和淘汰自然感染的野毒血清学阳性猪,就可以建立和扩大健康猪群,从而达到根除伪狂犬病的目的。很多国家采用这一体系已成功地根除了该病或取得了很好的效果。,伪狂犬病根除计划:目前已宣布根除了伪狂犬病的国家有英国、丹麦、芬兰、瑞典、捷克共和国和斯洛文尼亚等,美国、德国、法国、意大利、阿根廷等国亦正在实施伪狂犬病的根除计划。鉴于伪狂犬病给我国养猪业带来的巨大经济损失,我国对此病的根除计划亦势在必行。,伪狂犬病根除计划实施方案,野毒感染状况的普查:全部阴性、阳性率低于10%、阳性率1020%,阳性率大于20%。 强化免疫控制阶段:种猪每年免疫34次,仔猪根据50、60和70日龄抗体水平确定免疫时间。 检测淘汰阶段:用阴性后备种猪逐步替换gE抗体阳性猪。 监测与认证阶段:所有种猪gE抗体均为阴性,设立“哨兵猪”。,陈焕春院士 猪伪狂犬病综合防控研究,谢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治疗 > 临床医学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