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便秘患者的护理,教学目标,1、了解便秘形成的原因 2、熟悉排便功能的评估 3、掌握便秘患者的护理,便秘的定义,排便次数减少(每周排便次数3次)排便量减少(每天35g)硬粪、排便费力、排便不尽感、肛门阻塞感等,上述症状同时存在2种时诊断便秘 慢性便秘是指病程超过6个月,三个月中超过1/4时间内有便秘,便秘的危害,长期便秘可导致痔疮出血、肛裂、加重盆底功能障碍,焦虑烦躁 导致心脑血管事件,甚至猝死 衰弱患者可引起粪嵌塞,溢出性大便失禁、穿孔、乙状结肠扭转和尿潴留痴呆患者可诱发激惹和谵妄,便秘成因,结肠 吸收水分和盐类,推进粪便前进 乙状结肠 固态粪便形成 直肠 储存粪便,感受扩张,察觉粪质,肛门内
2、、外括约肌 协调运动,控制排便 耻骨直肠肌 调节肛管直肠角,协调控制排便,便秘成因,粪便进入直肠刺激直肠壁内感受器冲动沿盆神经和腹下神经中的传入纤维传至脊髓腰骶部的初级排便中枢,同时传入冲动还上传至大脑皮层引起便意,排便反射,便秘成因,饮水量少,饮食不合理,饮食过于精细,食物中的纤维影响结肠传输时间、肠蠕动次数及粪便成型 活动量少 排便环境改变 精神紧张 精神过于紧张,致使神经调节紊乱,增加盆底肌肉紧张,排便时引起肛门直肠矛盾运动,导致便秘 长期服药:长期服药会降低患者直肠压力感受器的敏感性,抑制排便生理要求,加重便秘 便秘还与年龄、肠道病变、全身性病变有关,便秘分型,慢性传输型:排便次数少,
3、硬便,肛门指诊直肠空虚,全胃肠通过的时间延长 出口阻塞型:排便费力,费时,不尽感,需要手法助排;肛门指诊直肠内粪淤积,该型也可称为排便障碍 混合型:同时有两型表现,便秘类型鉴别诊断,今天查房的患者便秘的类型?,便秘评估,健康史:询问便秘开始时间、大便的频率、性状、用药情况,伴随症状,日常饮食,活动 检查用药:含铝/钙的抗酸药、抗组胺、抗胆碱药、抗抑郁药、非二氢吡啶类钙通道阻滞剂、铁剂、钙剂、阿片类镇痛剂及非甾体类药物等 是否继发糖尿病、甲减、低钾、高钙、痴呆、帕金森综合征、卒中、精神障碍 腹部听诊:肠鸣音 腹部触诊 肛门直肠指检:初步了解肛门直肠的器质性病变,如直肠息肉、直肠癌、肛瘘等,了解肛
4、门括约肌和耻骨直肠肌功能 结、直肠癌筛查,护理干预(慢传输型便秘),针对特发性便秘及早综合处理 饮食:热卡充足,富含纤维素、充足液体摄入 增加运动 避免大量饮酒(42g/d或84g/w)和过多的咖啡饮品 以渗透性通便药物为主的复合药 建立良好的排便习惯:定时排便(每天留有充分的时间排便),全心全意排便,蹲位姿势(必要时),护理干预(慢传输型便秘),改变饮食习惯:增加水分和膳食纤维的摄入量(成人每日膳 食纤维量为20一30g)增加水分可以软化大便,使大便易于排出,增加膳食纤维的含量可以增加粪便的水分,增加粪便的体积保健按摩法:双手叠放于腹部(脐上),右下右上左上左下 (顺时针方向)由内到外,力度轻重交替,以舒适为度,每日1次,每次10-15分钟,为今天查房的患者制定个体化的护理措施,1、保证每天足够水量摄入(20ml/kg) 2、食物膳食纤维摄取合理(20-30g/d) 3、腹部按摩(1次/天,10-15min/次) 4、遵医嘱使用润肠通便药物(口服乳果糖、开塞露塞肛),护理干预(出口梗阻/排便障碍型),粪嵌塞:规律性排空计划,包括手指刺激,使用甘油栓剂、口服缓泻剂的计划,如乳果糖、灌肠 采用蹲坐位排便(足凳)排便时吸气、鼓腹,用双手上托肛门两侧 肛门收缩训练 阿片类药物服用同时有通便计划,课后作业,自学食物膳食纤维含量 为患者制定详细纤维膳食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