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小学一年级语文an en in un n教案(一)一、教学目标(一)复习音节,看图学习音节词,培养学生学习拼音的兴趣。(二)能按一定顺序观察图并说出图意,读句子,认识“山、田、左、片、右、风、云、她”8 个字。(三)能正确、流利、有表情地读儿歌。二、教学重点复习汉语拼音,认识 8 个汉字。三、教学难点能按顺序观察图、说图意。四、教学方法游戏法、演示法、小组合作法。五、教学准备投影、挂图、课件。六、教学过程(一)复习旧知1出示复韵母卡片 an、en、in、un、n。2出示两拼音,三拼音卡片。开火车读;(小兔小兔快开门,谁来开?)指名读、齐读。(二)导学新知师:同学们,这节课老师想和大家做一个“击
2、鼓传花”的游戏。1看图学音节词。方法:找一人敲鼓,鼓停时,拿花环的同学上台抽一张音节词卡片,读两遍。(1)做游戏“传花环”。(2)师出示音节词卡片。(3)出示实物图、铅笔盒、字典、转笔刀。大家读一读,用一两个词说话。学生上台抽卡片贴图。(激发学习兴趣,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创设情境,让学生展开想像的翅膀。)师:同学们学得可真快!为了放松一下,让我们大家坐上氢气球一起到郊外玩一玩吧!2看图按顺序说图意,学句子,识字。(1)逐步演示山、田、树、果园出现的课件,问:“谁愿意当个小导游,给我们大家介绍一下郊外美丽的风景?生说:远处、近处、左边、右边各有什么?(训练学生观察图说话的能力。)用“郁郁葱葱”“广
3、阔”“又大又红的苹果像红灯笼一样”等词句,按顺序介绍一下美丽的大草原。(丰富学生的想像,培养学生的主动学习的兴趣。)先给小伙伴介绍。上台指图说一说。(2)教师贴小动物图(小鱼、老鹰、小兔等)。师:(准备图)美丽的大草原准备开个盛大的宴会。看!大草原来了哪些小动物?(3)想当导游的同学赶快把这个热闹的场面介绍给各位老师和你的小伙伴吧!学生像讲故事一样,按一定的顺序给老师和小伙伴说一说。然后让想说的学生上台看图说说。(让学生主动学习,锻炼学生的说话能力、观察能力。)师:大家玩得高兴吗?可是你们知道林文、孙燕会在哪里游玩呢?3学习儿歌识字。(1)出示投影片(儿歌)。小组合作读,不会的问小老师。指名读
4、。(2)出示课件演示爬山的过程并范读(配乐)。(把抽象内容具体可感地展示给学生。)(3)教师指要求认识的汉字。指名说并组词说话,学生做动作有表情地读儿歌。(4)师出示假山、小人的实物图演示爬山的过程。师:看!老师画了一棵大苹果树,看谁能帮老师把大苹果挂在树上?(三)巩固新知1出示大苹果卡片。抢读、指名读、开火车读。(让学生在玩中学,学中玩。)2小结:同学们,这节课大家学得真棒!希望大家今后能够表现得更出色。课后小记:这节课我通过创设情境,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学生们一节课始终边学边玩,能主动地参与到课堂活动中,小组内互相合作、共同学习,师生、生生互动互学。一堂课,老师教得轻松愉快,学生学得也
5、兴趣浓厚,取得了较好的学习效果。快快乐乐学b p m f (二)本课配有字母、音节相对应的 10 幅图。这些插图色彩鲜明,形象直观,准确地揭示了教学内容。图 1图 4 揭示了声母 b、p、m、f 的发音和字形。教学图 1 时,我提问:图上画着什么?(一个小姑娘在听广播。)学生说图意时,着重听“播”的发音是否正确,然后指导学生用“听广播”练习说话,在说中感知“b”的发音。字母“b”和图中的什么相像,相像在什么地方?(“b”的右半圆好像收音机的机身,一竖好像收音机的天线。)借助实物感知字形。用顺口溜来帮助学生记忆:“右下半圆 b b b”。用同样的方法教学 p m f 三个声母(图 2图 4),其
6、中“f”的发音是教学的重点。我通过让学生反复读“佛像”这个词语,感悟“fo”的正确发音。 图 5 提示了拼音方法,这是学习拼音方法的开始。我引导学生通过看图,渗透拼音和音节的概念。提问:图上画着谁?(图上画着一个小姑娘和一只哈巴狗。)他们在做什么?(小姑娘使劲地把 b 和 a 推到一起构成 ba,跟在她后面的哈巴(b)狗高兴得汪汪叫。)教师示范拼读 baba。图中字母的 b和 a 碰撞后拼出什么?怎么读?先同桌两人相互练习,然后指定学生当堂拼读练习,使学生感受音节 ba 的发音过程,初步体会拼读音节的方法。 图 6图 9 揭示了 b 和 a 的四声发音方法,是本课教学的难点。复习 a、o、e 的四声发音,然后要求学生看着老师的手势背儿歌。一声平,二声扬,三声拐弯,四声降。引导学生运用刚学到的拼音方法,看准单韵母上的调号,看图尝试拼读。如:bb,猪八戒;bb,拔萝卜;bb,打靶;bb,大坝。 图 10 是在学生掌握 b 和 a、m 和 a 相拼的基础上进行的扩展练习,同时认读“爸、妈、我”三个字。教学时,我先引导学生观察画面,鼓励学生用自己的话说说图意;然后,重点指导读好爸(b)、妈(m)这两个音节,并让学生初步感知汉语拼音与识字的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