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电击伤的现场急救和转运,首都医科大学潞河教学医院 急诊科 刘福军,一.定义及概述,电击伤(electrical injury)俗称触电,是由于电流通过人体所致的损伤,重者发生心跳骤停和呼吸停止。电流可以是大气的(闪电)或人造的(如高压或低压线)。 据统计,美国每年因电击伤致死1200人,电击致伤残者约为死亡人数的30倍。我国农村每年因电击死亡约5000人。,二.电击伤的发病机制,电击损伤程度取决于电流强度、电压高低、电流种类、触电部位的电阻以及接触时间,电击伤的发病机制,(一).电流强度 2mA以下电流,手指接触产生麻刺感觉; 10-20mA电流 ,手指肌肉持续收缩,不能自主松开电极,并可引起
2、剧痛和呼吸困难; 50-80mA电流,可引起呼吸麻痹和室颤; 90-100mA、50-60周率交流电即可引起呼吸麻痹,持续3”心跳也即停止而死亡; 220-250mA直流电通过胸腔即可致死。,电击伤的发病机制,(二).电压 电压越高,损害越重;低电压强电流造成局部烧伤;一般(干燥)情况下,36V是安全电; 220V电流,可造成室颤而致死; 1000V电流,可使呼吸中枢麻痹而致死; 220-1000V,致死原因两者兼有; 高电压可使脑组织点状出血、水肿软化。,电击伤的发病机制,(三).电阻 也直接影响后果(V=IR,I=V/R); 潮湿条件下:接触12V电流也有危险,20-40V电流作用于心脏也
3、可致死; 冬季及皮肤干燥时,皮肤电阻可达50000-1000000欧姆;皮肤裂开或破损时,电阻可降至300-500欧姆;,电击伤的发病机制,(四).接触时间 延时0.03s的1000mA电流和延时3s的100mA电流均可引起室颤; 通电0.025s,任何电流均不致造成电击伤;,电击伤的发病机制,(五).电流通过人体的线路 电流由一手进入,另一手或一足通出,电流通过心脏,即可立即引起室颤; 电流自一足进入经另一足通出,不通过心脏,仅造成局部烧伤,对全身影响较轻。 头部电击伤常引起癫痫、脑室出血和呼吸心跳停止。,电击伤的发病机制,(六).触电死亡原因(除外严重并发症):室颤、呼吸麻痹、电击性休克;
4、一般认为,高电压触电主要死因为呼吸麻痹,低电压触电主要死因为室颤;两种变化互相影响。,三.临床表现,(一).全身表现 1.轻度者出现头晕、心悸,皮肤、脸色苍白,口唇发绀,惊慌和四肢软弱,全身乏力等,并可有肌肉疼痛,甚至有短暂的抽搐。 2.较重者出现持续抽搐与休克症状或昏迷。部分病人呈现假死(电休克),指心跳呼吸极其微弱或暂停,心电图呈室颤。假死分三型:A.有呼吸无心跳 B.有心跳无呼吸 C.无心跳无呼吸。3.危重型:意识丧失,心跳呼吸停止。,(二).局部表现,低压电烧伤:主要是进出口和通电路线上的组织电烧伤,常有2个以上伤面。 高压电烧伤:1.肌肉、神经或血管的凝固或断裂,可在一周或数周后,逐
5、渐表现出坏死、感染、出血等。2.血管内膜受损,常可形成血栓,有继发组织坏死和出血,甚至肢体广泛坏死。,(三).并发症,心律失常 失明或耳聋(枕叶与颞叶的永久性损伤所致)。 电流损伤脊髓可致肢体瘫痪,血管损伤可致继发性出血或血供障碍,局部组织电灼伤可致继发性感染。 触电而从高处跌下,可伴有脑外伤、胸腹部外伤或肢体骨折。 高钾血症、酸中毒、急性肾功能衰竭 少数可出现短期精神失常。,四.急诊处理 (现场急救),(一).急救原则:迅速、就地、准确、坚持。 (二).评估环境,切断电源高压电现场在为切断电源前,应远离电源18米外。 关闭电源 挑开电线 斩断电路 “拉开”触电者,(三).根据患者不同的生理反
6、应,进行急救处理(1)如触电者神志清醒,应将触电者躺平就地安静休息,不要让触者走动,以减轻心脏负担,并应严密观察呼吸和脉搏的变化。,(2)如触电者神志不清醒,有心跳,但呼吸微弱或消失时,应及时开放气道,进行口对口人工呼吸或面罩气囊辅助呼吸 ;肌注呼吸兴奋剂。缺氧过久,可引起心跳停止。,心搏停止者,立即进行胸外心脏按压; 心搏呼吸同时停止者,心肺复苏同时进行;必须不停顿地进行,途中也不间断; 同时针刺或用手刻人中、十宣、涌泉等;,如病人虽然无呼吸,但心跳仍有规律,则预后大都良好。有人主张人工呼吸至少应继续4h以上,甚至68h。人工呼吸最好用口对口的方法,每分钟1416次。若具备条件,可以速行气管
7、插管,以气囊或呼吸器维持呼吸。,(3).室颤的治疗,电击除颤:单相波除颤无论首次还是后继一律采用360J;双向波除颤首次能量为150-200J,后继采用相同或者递增能量水平; 药物除颤:胺碘酮; 电击伤救治中肾上腺素和阿托品的应用。,(4).输液等其他抢救措施,中枢神经系统症状可用高渗脱水疗法; 血压下降时可用升压药; 积极纠正水、电解质和酸碱失衡;碱化尿液,防止肌球蛋白沉积于肾小管,保持每小时50ml尿量。 全身抗生素应用,预防感染和支持疗法;,局部电灼伤处理; 电击伤患者不管症状轻重均需送医院留观;,五.电击伤转运,1、保持呼吸道通畅、给氧、建立静脉通道、监测生命体征,(循环、呼吸、血氧)
8、,必要时边转运边进行心肺复苏。 2、转运前与有条件接收的医院电话通知。如果患者心肺复苏成功,将患者置于复苏体位。 3、 对于有大面积烧伤患者,应注意保护创面,无菌敷料覆盖。 及时给镇痛剂,如吗啡等。 4、对于有四肢骨折的患者,应当予以适当固定,保护患肢,5、对于有休克患者,应边转运边抗休克治疗,并注意检查是否有内脏损伤。 6、转运途中应禁饮禁食。 7、途中护理: (1)气道管理; (2)呼吸机管理; (3)循环支持; (4)做好救治护理记录。,电击伤的现场处理关键,对电击伤病人的CPR既要争分夺秒又要坚持不懈。 主张在电击伤CPR中首先实施非同步直流电除颤。 肾上腺素并非绝对禁忌,在出现细颤或
9、除颤效果不佳时、在心室停搏和电机械分离的病人中,应及时使用。 尽快恢复循环和呼吸功能是防止脑水肿的最好措施。 (指南中特别指出CPR时,心脏按压间歇时间不应超过10秒以保证脑的供血。) 表面看来并不严重的电击伤可以造成迟缓出现的非常严重的后遗症,在现场急救过程中,医生作为专业人员,应有全局的意识,在做好医护配合的同时,应给予其他救护人员以专业的指导。,典型病例分析,病例一:男性患者,40岁,因被1万伏高压电击伤后4h入院。查体: T 37,P 100bpm,R 18bpm,BP 116/80 mmHg。神志清楚,应答切题,创面分布于头面部、四肢、腹部等,以腹部较为集中,呈焦痂状。右下腹部焦痂中
10、央有一长约10 cm裂口,可见部分小肠脱出。部分小肠壁可见散在大小不等坏死,近回盲部有一裂口,有部分肠内容物溢出。脱出小肠蠕动差。,诊疗经过:入院当日下午行剖腹探查、小肠部分切除术,发现坏死肠管约100 cm,切除坏死肠管,小肠端端吻合。于住院后第9天患者右腹股沟区突然大出血,给予纱布压迫不能止血。立即在静脉补液、输血同时行右腹股沟区大血管探查止血。术中见右腹股沟区坏死肌肉组织呈鱼肉状,刺激无反应,股V、骼外V血管壁已腐蚀破损,无修补条件,骼外A栓塞,血管壁已坏死,给予去除坏死的股V、骼A、骼V后结扎残端,用周围软组织缝合覆盖,凡士林油纱包扎固定,后期行手术植皮封闭腹部及腹股沟区创面。患者住院
11、105天,步行出院。,典型病例分析,病例二:男性患者,38岁,因修理电脑时被 220V 低压电击伤右手后感到右上臂软弱来诊。查体时没有明显的烧伤和异常,ECG 正常,cTnI:0.04 ug/ L, WBC:15.2109/L,肌酐正常。经抗炎抗焦虑治疗后,症状缓解,拒绝住院治疗。 2 d后再次来诊,诉寒颤、沉重、右臂发麻,超声检查右臂血管无血栓,cTnI:0.02ug/ L , CPK:63 IU/L,WBC:14.3109/L 。病人住院并继续对症治疗。,次日晚突然出现腰痛,向双下肢放射,行走困难。急查脊椎MR排除脊椎压迫,诊断为急性双下肢缺血,迟缓性截瘫,右上臂缺血和急性充血性心衰收入CCU 病房。复查血化验: CPK:43400 IU/ L,cTnI:130 ug/L,肌红蛋白:39690 ug/ L,ECG 提示急性心肌梗死,血管扫描示升主动脉和腹主动脉以及主动脉干上血栓,经食道超声证实血栓在升主动脉Valsalva窦水平处,浸润至左冠脉和主动脉干,致左室壁运动减弱,射血分数20%,病情迅速恶化。经抢救无效死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