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考试分析】本部分的考点主要包括辩证唯物论、唯物辩证法、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历史唯物主义。常见考察形式是重要考点的识记理解和运用哲学原理分析有关问题,故复习时务必在记忆的的基础上学会理解运用。2013 年国家公务员考试公告 报名时间 报名入口 职位表http:/ 个核心、2 大原理)2 个核心: 物质、意识物质(客观实在性)物质是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物质是对一切可感知的事物的共同本质的抽象,它的唯一特性是客观实在性。意识(反映性)1、 (起源)意识与人脑:意识是人脑的机能,人脑是意识的物质器官。2、 (本质)意识与客观存在:(近似、能动、原形)意识是对客观存在近似的
2、、能动的反映;任何意识都是客观存在的反映,都能从客观实在找到原形,也即没有被反映者就没有反映。(内容与形式)意识的内容是客观的,但形式是主观的;意识体现了客观内容和主观形式的统一。2 大原理: 唯物主义一元论(世界物质统一性原理) 、物质和意识辩证关系原理唯物主义一元论(世界物质统一性原理)(多样性的统一性在于物质性)世界是多样的,又是统一的;世界的统一性在于物质性;物质世界的统一,是多样性的统一:自然界和人类社会都具有物质统一性。物质和意识辩证关系原理(意识对物质的依赖性原理、意识能动性原理)1、意识对物质的依赖性原理,即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意识的起源和本质的原理。2、意识的能动作用,亦
3、称为主观能动性,指意识能动地反映世界和指导实践,通过实践改造世界的能力和活动,是人之所以区别于物的特点。具体三方面表现认识世界;指导实践、改变世界;对人体生理活动的控制和调节。二、辩证法(2 个核心、3 大规律、4 对范畴)2 个核心: 联系、发展联系和发展的观点是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唯物辩证法就是关系普遍联系和永恒发展的学说。.1.联系(客观性、普遍性、多样性)1、 (内部要素及相互之间的关系)联系是指事物内部诸要素之间以及事物之间的相互影响、相互作用和相互制约。2、 (客观性)联系是客观的,凡真实的联系都是事物本身所固有的,人们可以从事物的固有联系中把握事物,但决不能用臆想的联系代替真实的
4、联系,否则将陷入诡辩论。3、 (普遍性)联系是普遍的,任何事物内部和外部都处在相互联系之中,世界是相互联系的统一整体,每一事物都是世界普遍联系中的一个环节并通过它体现出联系的普遍性。4、 (多样性)联系在内容上和形式上是多种多样的。引申概念:系统(整体性、结构性、层次性和开放性)a、 (整体性)系统具有其部分在孤立状态下所没有的整体特性;b、 (结构性)系统的性质不仅取决于构成系统的各要素的性质,更取决于这些要素的组成方式即结构。发展(永恒性、普遍性)1、 (实质)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本质)是创新。2、 (永恒性、普遍性)过程论 5 要点:a、世界上没有永恒存在的事物;b、一切事物
5、都是运动、变化、发展的;c、一切事物都有其产生、发展和转化为其他事物的历史;d 、一切事物都有它的过去、现在和未来;e、因此世界是过程的集合体,而不是具体事物的集合体。3 大规律: 质量互变律、否定之否定、对立统一律质变量变律(区别与联系转化与渗透)1、质、量、度a、质是一事物成为它自身并区别于其他事物的规定性。质和事物存在是直接同一的。b、量是事物存在和发展的规模、程度、速度以及它的构成成分在空间的排列组合等可以用数量表示的规定性。量和事物存在不是直接同一的。C、度是事物保持自己质的量的范围、幅度和限度。要掌握适度原则。2、量变和质变的关系a、区别:量变是事物数量的增减和场所的变更,体现了事
6、物的连续性;质变是事物由一种质态向另一种质态的飞跃,是事物根本性质的变化,是连续性的中断(即非连续性) 。量变一般不显著,速度缓慢,质变则变化显著、迅速;事物变化是否超越量变的范围是区分量变和质变的根本标志。量变和质变的区别具有相对性。b、联系:相互转化和相互渗透相互转化:量变向质变转化,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质变向量变转化,质变体现和巩固量变的成果,并为新的量变开拓道路;.1.相互渗透:量变中渗透质变,即在总的量变过程中包含部分质变;质变中渗透量变,即在质变中包含新质在量上的扩张。3、事物的发展就是这样由量变到质变,由部分质变到根本质变,在新质的基础上又开始新的量变,如
7、此循环往复、相互交替、以至无穷。否定之否定(辩证否定观、否定之否定)1、辩证否定观a、任何事物都包含肯定和否定两种因素,肯定是事物中保持其存在的因素,否定是事物中促使其灭亡的因素;b、肯定和否定既是对立的,又是统一的,它们相互依存、相互渗透;c、辩证的否定是事物内在矛盾引起的客观的自我否定:它是发展和联系环节的辩证统一,即扬弃。2、否定之否定辩证的否定是经历两次否定、三个阶段的有规律的过程,即“肯定否定否定之否定”的过程。事物的这种否定之否定过程,从内容上看,是自己发展自己、自己完善自己的过程;从形式上看,是螺旋式上升或波浪式前进的过程。对立统一律(矛盾规律) (同一与斗争、内因与外因、普遍与
8、特殊、两点与重点)对立统一规律是唯物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是否承认矛盾是唯物辩证法和形而上学对立的根本焦点。1、矛盾同一性和斗争性辩证关系原理斗争性是指矛盾双方之间相互分离、相互排斥的性质和趋势,同一性是指矛盾双方之间相互联系、相互吸引的性质和趋势。矛盾的斗争性和同一性是相互联结、相互制约的:同一性不能脱离斗争性而存在,没有斗争性就没有同一性;斗争性也不能脱离同一性而存在,斗争性寓于同一性之中。2、内外因辩证关系原理矛盾推动事物的发展,说明事物发展的根本原因不在事物的外部,而在事物内部的矛盾性。内因是事物发展的根本原因,是变化的根据;外因是事物发展的第二位的原因,是变化的条件,外因通过内因而起作
9、用。3、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辩证关系原理a、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关系即共性和个性、一般和个别、绝对和相对的关系,它们既有区别,又有联系;b、区别:普遍(一般)只大致包括特殊(个别)的一部分、一方面或本质;任何个别都不能完全被包括在一般之中;c、联系:一般存在于个别之中,只能通过个别而存在;任何个别都是一般,都具有一般的本质或属性。任何事物都是普遍和特殊的统一。普遍和特殊的区别是相对的,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4、两点论和重点论的辩证关系原理.1.a、两点论就是要同时看到主要矛盾和非主要矛盾、矛盾的主要方面和非主要方面以及主次之间的辩证关系,不能只看一方面而忽视另一方面;b、重点论就是在看
10、到两个方面的同时,必须分清主次,抓住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c、坚持两点论反对一点论,坚持重点论反对均衡论;坚持两点论中的重点论,重点论以两点论为前提;两点论和重点论是统一的。4 对范畴: 现象与本质、必然与偶然、原因与结果、可能与现实(辩证关系)现象与本质1、现象和本质是揭示客观事物的外部表现和内在联系相互关系的一对范畴。2、区别与对立:a、本质是事物的根本性质和事物基本要素的内在联系;现象是事物的外部联系和表面特征。b、现象中有真象和假象。真象是从正面表现本质的现象,假象是从反面歪曲表现事物本质的现象,不能把它同标志主观反映范畴的错觉混为一谈。c、现象和本质的区别与对立具体表现为:其一,
11、现象是个别的、片面的。本质是同类现象的共性。其二,现象是多变的,易逝的;本质是相对稳定的。其三,现象表现于外,是表面的,可为人的感官直接感知;本质深藏于内,是深刻的,靠理性思维才能把握。其四,现象是丰富多样的,本质是单纯的。3、辩证统一:本质是现象的根据,决定现象,总要通过现象来表现;现象总是表现着本质,没有不表现本质的现象:一切事物都有现象和本质的辩证统一。必然与偶然1、必然性和偶然性是揭示事物产生、发展、灭亡不同趋势的一对范畴。2、区别与对立:a、必然性是指在事物发展中一定如此的趋势;偶然性是事物发展中并非必定发生的、不确定的趋势;b、必然性是由事物内部的根本矛盾决定的;偶然性是由非根本矛
12、盾决定的;c、必然性对事物的发展起决定作用,它决定事物的发展方向;偶然性则对事物的发展起影响作用,它加速或延缓事物的发展。3、相互依存和相互转化:a、相互依存:必然性存在于偶然性之中,并通过大量的偶然性表现出来;b、偶然性一定与必然性相互联系而存在,偶然性背后隐藏着必然性,偶然性是必然性的表现形式和补充,偶然性为必然性的发展开辟道路;c、在一定条件下,两者是可以相互转化的。原因与结果1、原因和结果是揭示事物的前后相继、彼此制约关系的一对范畴。.1.2、关系特点:因果联系有时间顺序的联系,总是原因在前结果在后,但并非任何前后相继现象存在因果关系。3、辨证关系:(相互依存、相互作用、相互转化)a、
13、相互依存:有因必有果,有果必有因,没有无因之果和无果之因; b、相互作用:原因引起结果,结果又反作用于原因,使结果转化为原因,原因则转化为结果。c、相互转化:原因和结果的区分是确定的,又是不确定的。在特定的因果链条中,原因和结果的区分是确定的,不能例因为果或倒果为因。在不断发展的因果链条中,两者的区分又是不确定的,即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也就是“原因和结果经常交换位置” ;4、因果联系具有客观普遍性和复杂性。PS:否认因果关系的客观性非决定论唯心主义可能与现实1、可能性和现实性是揭示事物的过去、现在和将来的相互关系的一对范畴。2、相互对立:a、现实性是指现在的一切事物和现象的实际存在性,是已经
14、实现了的可能性。b、可能性是指包含在现实事物中、预示着事物发展前途的各种趋势。3、可能性的复杂性及可能性和现实性的相互依存和转化a、把握可能性这一范畴,要注意区分:可能和现实;可能和不可能;现实的可能和抽象的可能即非现实的可能(看根据和条件是否充分,前是后非) ;多种可能性(特别是两种相反的可能) ;性的量,即概率的大小。b、立足现实,认识可能性的复杂性,创造条件使事物的可能性成为现实。三、认识论(3 个核心、3 大规律)3 个核心: 实践、认识、真理实践(物质性、直接现实性、主观能动性、社会历史性)实践的观点是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的首要的观点,它认为实践是认识的基础。1、 (主观见之于客观)实
15、践是人类特有的“主观见之于客观”的一切活动,特别是改造物质世界的对象性活动。2、基本特征:a、 (物质性)唯物主义实践观与唯心主义实践观的区别;b、 (直接现实性)实践与认识的区别;c、 (主观能动性)人的实践活动与生物消极适应活动的区别;d、 (社会历史性)实践是人和社会的存在方式。3、基本形式:物质生产;社会关系;科学实验及精神生产实践。认识(反映论、能动性、创造性)1、 (能动的反映论)认识是在实践基础上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1.a、坚持了唯物主义反映论原则,认为认识是主体对客体的反映;b、揭示出人的认识所具有的能动性和创造性的特征;c、强调能动性和反映性在实践基础上的统一,主体对客体
16、的能动反映是以实践为中介而实现的。2、 (能动性)主体反映客体的过程就是主体获取并加工、处理客体信息的过程,需要发挥人的信息选择机制和信息重构机制的作用。3、 (创造性)人的认识不仅仅是客观事物的“摹本” ,并且为改造客观事物提供“蓝图” 。真理(客观性、具体性)1、 (真理和谬误相伴而生,既有原则区别,又相互包含和转化)真理是客观事物及其规律在人的意识中的正确反映。2、 (客观性)a 、真理中包含着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内容;b、检验真理的标准是客观的社会实践。3、 (具体性)真理的具体性是指真理是在一定时间、地点、条件下主观对客观的符合,它要受条件的制约,并随条件的变化而变化;离开具体的
17、时间、地点和条件,真理就是抽象的、无意义的。3 大规律: 实践与认识的辩证关系原理、认识发展律、真理发展律实践与认识的辩证关系原理(实践决定认识,认识指导实践)1、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它对认识具有决定作用,具体表现在:实践是认识的(源泉) ,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实践是检验认识是否具有真理性的根本(标准) ,实践是认识的最终(目的) 。2、认识对于实践也有巨大的反作用:实践作为主观见之于客观的活动,本身就包含(认识的因素) ,需要以正确的认识作先导;认识活动及其成果具有(相对独立性) ,遵循其特有的逻辑;认识能够反过来(指导)实践。3、认识反作用于实践有两种情况:a 、正确的理论指导实践会
18、促进实践; b、错误的理论指导实践会阻碍或破坏实践。认识发展律(认识发展是从感性到理性、反复与无限的过程)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辩证关系(相互区别、相互依赖)1、相互区别:a、感性认识是认识的低级阶段;理性认识是认识的高级阶段。b、感性认识是客观事物直接作用于人的感官而产生的对事物表象的认识;理性认识是在感性材料的基础上通过抽象和概括对事物本身及规律的认识。c、感性认识通过感觉、知觉、表象三种形式反映;理性认识则通过概念、判断、推理三种形式来反映。d、感性认识反映事物的现象;理性认识反映事物的本质。2、相互依赖: .1.a、理性认识依赖于感性认识。感性认识是认识活动的起点。b、感性认识有待于发展
19、到理性认识,这是认识的任务。c、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是相互包含,相互渗透的。d、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是辩证统一的,统一的基础是时间。3、割裂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辩证关系会导致唯理论或经验论的错误。PS1:理性因素与非理性因素1、认识过程主要是理性思维的过程,同时又包含非理性因素的参与。2、理性因素是指人的理性直观、理性思维等能力,它在认识过程中起主导作用;3、非理性因素是指人的情感、意志,包括动机、欲望、信念、信仰、习惯、本能等,以非逻辑形式出现的幻想、想象、直觉、灵感等也属于非理性因素。非理性因素对人的认识活动的发动与停止、对主体认识能力的发挥与抑制起着重要的控制和调节的作用。4、非理性因素对理
20、性因素起着动力调控的作用,同时又要受人的理性因素的决定与制约。PS2:直接经验与间接经验1、经验属于感性认识范畴;2、直接经验和间接经验归根到底都源于实际;3、直接经验与间接经验是“源”与“流”的关系;4、直接经验与间接经验都是人类知识的来源;直接经验是一切知识的最终来源。认识的(反复性和无限性)与(认识和实践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1、由于客观事物本身的复杂性及发展过程的无限性,人对事物的认识要受到主观和客观条件的限制,特别是受到具体的实践水平的限制,因此,认识的发展要经过“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的循环往复、以至无穷的过程。就某个具体事物而言,人们对它的正确认识,往往要经过由实践到认识、由
21、认识到实践的多次反复才能完成;2、就对于过程的推移而言,人们的认识又是一个无限发展的过程。3、认识运动的反复性和无限性决定了主观和客观,认识和实践的统一是具体的和历史的。也就是说,人们的认识和客观过程的符合是一定的具体历史条件下的符合,是在社会实践发展的一定的具体历史阶段上的符合。反对割裂二者统一的“左”和右的错误。PS3:理论创新与实践创新1、创新包括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2、理论创新是实践创新的先导,实践创新是理论创新的基础,两者相互依赖、相互促进。真理发展律(真理发展过程中,真理与实践标准的绝对与相对)绝对真理与相对真理的辩证关系(相互区别、相互渗透、相互联结).1.1、相互区别:a、任何
22、绝对真理都是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都具有不依赖于人的(客观)内容,这是无条件的,绝对的;人的认识按其(本性)能够正确认识无限发展的客观世界,也是无条件的,绝对的。所以承认真理的客观性和人对物质世界的可知性,也就承认了绝对真理。b、相对真理是指人们在一定条件下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认识是(有限)的,即真理是有条件的。从认识的广度和深度来看任何真理都是一定范围一定程度上(近似)的反映。真理有待扩展和深化。2、相互渗透:任何相对真理中都包含着绝对真理的部分;无数相对真理的综合构成绝对真理。3、相互联结:真理是由相对走向绝对的永无止境的发展过程,任何真理认识都是由相对真理向绝对真理转化中的一
23、个环节。实践标准的绝对性与相对性(辩证统一)1、实践标准的绝对性:(唯一、时间)a、检验认识是否具有真理性的唯一标准只能是实践,这是无条件的,绝对的;b、时间对一切认识最终都能作出检验,没有实践检验不了的认识。2、实践标准的相对性:(具体、过程)a、任何实践都是具体的,都受一定历史条件的限制;b、实践对认识的检验不是一劳永逸的,是一个过程。c、因此,一定历史阶段的实践对认识真理的检验是有条件的、相对的。四、历史观(2 个核心、2 大规律)2 个核心: 社会、人社会(物质要素、基础、本质、结构)(物质要素)地理环境、人口和生产方式是构成社会运动的基本的物质要素,这些要素的总和构成了人类社会的物质
24、生活条件。PS1:社会与自然(可持续、协调)1、地理环境、人口因素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a、是人类社会赖以存在和发展的自然前提和必要条件;b、对人类社会的发展起加速或延缓的作用;c、维护生态平衡,自觉控制人口增长,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2、努力实现人类社会与自然界的协调发展:a、社会发展是一个人类与自然协调发展的过程;b、社会发展是合目的性和合规律性的统一;c、将发展科技与生产力与保护生态环境有机地统一起来;d、将人类生活的内在尺度和生态环境规律的外在尺度有机的结合起来。(基础)社会生产实践和生产方式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1.(本质)如何理解社会的本质,这是历史观的核心问题。马克思说:“全
25、部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 ”(结构)经济结构;政治结构;观念结构1、经济结构:基础性的结构;决定社会的政治结构、观念结构;指与生产力发展的一定阶段相适应的(生产关系的总和) 。经济结构所反映的内容是生产关系、经济关系,表现为一定的社会经济制度。2、政治结构:又称政治上层建筑,由两部分构成:政治法律(制度) ;政治法律(设施) 。 (国家政权是核心)3、观念结构:又称思想(或观念)的上层建筑,由各种意识形态组成的有机系统,包括政治法律(思想) 、道德观念、宗教观点、艺术思想和哲学等社会意识形式及其联结方式。人(本质、价值、自由)(本质) (唯物史观与资产阶级“人性论”的比较)1、人的本质在其
26、现实性上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人的本质是(人的社会性) ;资产阶级“人性论”生物属性。2、规定人的本质最主要的是(生产关系) ;资产阶级“人性论”抽象的共性。3、人的本质是(具体的、历史的) ;资产阶级“人性论”永恒不变的人性。4、在阶级社会,人的社会性主要表现为(阶级性) ;资产阶级“人性论”超阶级的“人性论” 。(价值) (唯物史观强调人的社会价值是第一位的)1、人的价值在社会关系中存在。2、人的价值包括两方面内容:个人对社会的责任;社会对个人的尊重和满足。3、人的价值关系就是个人的自我价值和社会价值的关系。PS2:真理与价值1、真理是人对客观规律的正确认识,只有正确的认识,才符合人的利益
27、。2、价值体现的是客观事物对作为认识主体的人的意义,是一种主体尺度,它推动人去认识客观事物的规律。3、认识真理和实现价值对社会都是重要的。认识真理是实现价值的前提和基础;实现价值是认识真理的动力和归宿。(自由) (自由在本质上是一种社会状态,人的自由的真正实现就是人类的解放)PS3:自由与必然1、自由和必然是对立的统一;2、必然是事物发展一定如此的规律性;自由是对必然的正确认识和对客观世界的改造;3、自由在于认识和把握必然并利用必然来达到改造世界的目的;4、自由是具体的、历史的,没有绝对的自由。.1.2 大规律: 社会发展律、社会发展与人的发展律社会发展律(生产关系与生产力、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
28、,社会基本矛盾是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发展状况规律(相互制约、相互作用)生产力和生产关系是相互制约、相互作用的: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力状况决定生产关系的性质和发展;生产关系对生产力具有能动的反作用,这种反作用的性质取决于生产关系是否符合生产力的状况。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合经济基础发展状况规律(重视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的反作用)1、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决定它的产生、性质、变化和发展方向。2、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具有巨大的反作用:a、上层建筑必须为自己的经济基础服务;(自发去服务)b、上层建筑利用政权力量和思想影响促进自己经济基础的形成、巩固和发展,同不利于自身经济基础的旧生产
29、关系及上层建筑作斗争;(主动来干预)c、上层建筑对自身经济基础是起促进作用,还是阻碍作用,主要看它是否适合自身经济基础的要求。 (匹配是关键)3、上层建筑对生产力乃至整个社会发展作用的性质,取决于它所服务的经济基础的性质。服务于先进生产关系时促进生产力及社会发展,反之阻碍。PS4:社会意识与社会存在1、社会存在主要是指社会物质生活过程和社会物质生活条件,主要指生产方式。社会意识是精神生活,是社会存在的反映,主要是对物质资料生产方式的反映。社会意识包括社会的人的一切意识要素和观念形态。2、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决定其内容、形式和产生、发展。3、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有反作用。先进的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
30、的发展起促进作用,反之阻碍。社会发展与人的发展律(人民群众是历史的主体和历史的创造者)1、生产方式是社会发展的决定力量,生产力是最终决定力量,而人民群众是(生产力的体现者) ;2、人民群众是社会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创造者) ;3、人民群众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 ,是推动社会历史由低级向高级发展的决定力量;4、人民群众的历史创造作用受社会经济、政治、精神等条件的制约。【难点辨析】1、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区分问题思维和存在何者为第一性的问题,即物质和意识哪个是世界本原的问题,是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唯一标准。唯物主义哲学发展经历了三个基本形态:.1.古代朴素唯物主义。肯定世界的物质性,并力图
31、从某种具体的实物中寻找世界的本原。如中国古代的五行说,古希腊关于水、火、气是世界本原的学说。代表性的观点如,荀子讲的“天地合而万物生、阴阳接而变化起。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 ;张载讲的“太虚即气” 、 “凡可状皆有也,凡有皆象也,凡象皆气也” ;古希腊泰勒斯的“水是万物的始基”等等。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其基本特征是解释世界物质本原是以自然科学为依据,把基本粒子的构成、物质结构及其某种属性作为世界的本原。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就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在承认世界的物质性的基础上,用联系的、发展的、全面的观点看问题的观点。在这里要特别强调的考点是主观唯心主义和客观唯心主义的划分。主观唯心
32、主义的主要特征是把主观精神(人的感觉、经验、观念、意志、心等)作为惟一的真实的存在和世界的本原,客观事物以至整个世界都是这种主观精神的产物。如贝克莱认为,世界上的一切都是“感觉的复合,存在就是被感知” ;笛卡儿的“我思故我在” ;庄子讲的“万物与我为一” ,孟子讲的“万物皆备于我” ;陆象山说的“宇宙便是吾心,吾心便是宇宙” 。客观唯心主义的主要特征是把某种脱离物质、脱离任何个人的精神(理、理念、宇宙精神、绝对观念、绝对精神)视为独立自成的客观存在,并把它作为世界的本原和万物的创造者。其荒谬之处在于以哲学化的方式承认“宗教创世说” 。如柏拉图认为“理念世界是现实世界的影子” 、 “人为天命所主
33、宰” 。老子认为“道是天地之根、万物之母” ,朱熹认为“理在物先、理在事行,理是万物之本” 。两者的主要区别:主观唯心主义夸大了感觉经验;客观唯心主义夸大了概念理念。典型考题如 2007 年、2008 年江苏真题:(2008 年 A 类 27 题)下列观点中属于主观唯心主义的是(A C) 。A 存在就是被感知 B 上帝创造世界C 人是万物的尺度 D 理念是事物存在的根据和摹仿的原理(2007 年 A 类 27 题)下列说法中,属于客观唯心主义的有(C D) 。A.万物皆备于我 B.吾心即宇宙C.理在事先 D.谋事在人,成事在天2、什么是相对主义和诡辩论? 相对主义和诡辩论是不同的概念,但都是夸
34、大绝对运动而否定相对静止。夸大绝对运动和否认相对静止是对运动的两种极端的理解。(1)相对主义:割裂相对与绝对的辩证关系,否认事物本身及人们对事物认识的稳定性和认识内容的客观性的思维方式。其特征是片面强调现实的变动性和不稳定性;夸大认识的主观形式,否认客观真理;只看到事物和认识中矛盾双方的转化和相互过渡,否认它们的区别和对立,抹杀它们之间的界限。(2)诡辩论:指运用不正确的论据进行随意的主观推断的一种哲学思维方法,是主.1.观主义、形而上学、相对主义的表现之一。中国古代的惠施、公孙龙和古希腊的克拉底鲁都是诡辩论的著名代表。3.什么是英雄史观、唯物史观和人民群众史观?(1)英雄史观:英雄史观又称天
35、才史观,是一种绝对夸大个别人物在历史上的作用,宣扬个别英雄创造历史的唯心主义历史观。它或者认为少数帝王将相、英雄伟人具有“天赋才能” ,历史的发展由他们的思想和意志所决定,历史由他们所创造;或者认为历史的发展是由某种神秘的精神力量,如天命、上帝所安排和支配,而伟大人物则是这种天命、上帝意志的体现者和执行者,代表它们来决定历史和主宰人民群众的命运。英雄史观否认了人民群众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否认了人民群众是历史的真正创造者,诬蔑人民群众不过是消极的、被动的“惰性物质” ,只能盲目跟着“英雄”走。(2)唯物史观:是我们所讲的历史唯物主义。它认为社会历史发展具有自身固有的客观规律;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
36、,社会意识又反作用于社会存在;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的矛盾,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是推动社会发展的基本矛盾。(3)人民群众史观:是与英雄史观相对的,认为历史是人民群众的历史,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人民群众史观属于唯物史观。毛泽东思想概论【考试分析】毛泽东思想概论部分要求掌握的内容包括毛泽东思想形成与发展、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社会主义改造理论。【考点精讲】一、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1、毛泽东思想的形成与发展毛泽东思想形成的社会历史条件。20 世纪前、中期世界和中国政局的变动,是毛泽东思想产生和形成的时代背景;俄国十月革命开辟的世界无产阶级革命新时代,是毛泽东思想形成的 时代
37、条件 。毛泽东思想是近现代中国社会和革命运动发展的客观需要和历史产物。大平天国运动、维新运动、辛亥革命等失败的原因 没有先进阶级的科学革命理论作指导 。新的社会生产力的增长和工人运动的发展,为毛泽东思想的产生和形成提供了物质基础 。马克思列宁主义和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是毛泽东思想形成的 思想理论渊源 。中国共产党成立后领导的人民革命斗争的实践,是毛泽东思想形成的 实践基础 。毛泽东思想的历史进程毛泽东思想的形成和发展大体经历了以下几个阶段:.1.萌芽时期(19211927)从中国共产党的创立到国共合作的北伐战争。关于新民主主义基本思想的提出标志着毛泽东思想的萌芽 。李大钊、瞿秋白、邓中夏等党早期
38、领导人对中国社会和中国革命的基本问题进行了初步而独到的论述。形成时期(19271935)土地革命战争的前期独创性地探索了适合中国特点的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新道路,标志着毛泽东思想的基本形成。“八七会议” (1927 年 8 月)提出了土地革命和武装斗争的基本路线;“三湾改编” (1927 年 9 月)提出了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遵义会议确立了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成熟时期(19351945)在土地革命战争后期和抗日战争时期党的七大 把毛泽东确立为全党的指导思想。 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完整形成标志着毛泽东思想的成熟。第一次提出“毛泽东思想”这一概念的是 王稼祥 的中国共产党与中国
39、民族解放的道路一文。继续发展(19451976)解放战争时期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以后 1392、毛泽东思想的科学涵义和科学体系科学涵义: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中国的运用和发展,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毛泽东思想是被实践证明了的关于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正确的理论原则和经验总结。毛泽东思想是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晶,毛泽东的科学著作是它的集中概括。科学体系:(略)二、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总路线和基本纲领1、近代中国社会与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近代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主要矛盾和基本特点。主要矛盾: 帝国主义与中华民族的矛盾 。基本特点:可以从帝国主义、本国封建势力、封建剥削制度、民族资本主义、当
40、时国情长期不统一和发展不平衡、人民受压迫等几方面理解(略) 。近代以来中华民族面对的两大历史任务。一是求得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二是实现国家繁荣富强和人民共同富裕 。近代中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发生的历史必然性。 (略)旧民主主义革命向新民主主义革命转变。领导权问题是区别新旧民主主义革命的主要标志 。 (无产阶级成为领导者除了一般无产阶级的基本优点外,还有三个特殊优点: 一是深受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资产阶.1.级的三重压迫,具有革命的彻底性;二是分布集中,大多在沿海城市和厂矿企业,便于形成一支重要力量;三是与农民有着天然的联系,便于结成联盟 )辛亥革命的失败 标志着资产阶级领导的旧民主主义的革命时代
41、的终结。1919 年爆发的五四运动,成为中国新民主主义的伟大开端。 五四运动 和 中国共产党的创 立,标志着中国新、旧民主主义革命的转变2、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总路线新民主主义革命总路线的提出:1948 年 4 月,毛泽东 在晋绥干部会议上的讲话中完整提出新民主主义革命总路线,即无产阶级领导的,人民大众的,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革命的形成。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对象: 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动力:人民大众,包括无产阶级、农民阶级、城市小资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领导力量:无产阶级。中国新民主义革命的胜利,其主要原因就是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无产阶级
42、必须同资产阶级争夺领导权,而建立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广泛的统一战线,则是实现无产阶级领导权的关键。新民主主义的特点: 一是有新的领导阶级;二是发生在十月革命后,属于世界无产阶级的一部分;三是它有了自己的指导思想。3、新民主主义的基本纲领新民主主义的政治纲领。建立无产阶级领导的各个革命阶级联合专政的民主共和国。人民民主专政是中国革命的主要经验和主要纲领。革命的根本问题是国家政权问题。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人民奋斗,就是要建立人民自己的政权,这是工人阶级(经过共产党)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政权,这是我们的主要经验和纲领,新民主主义的经济纲领。三大经济纲领: 一是没收封建地主阶级的土地归农民所有;
43、二是没收四大家族官僚资本归新民主义国家所有;三是保护民族工商业。新民主主义的五种经济成分: 社会主义国营经济、半社会主义性质的合作社经济、私人资本主义经济、个体经济、国家资本主义经济。新民主主义的文化纲领:无产阶级领导的、人民大众的、反帝反封建的文化,是以共产主义思想为指导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文化。三、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道路和基本经验1、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理论中国共产党在中国革命中的三个主要法宝( 武装斗争、统一战线、党的建设 ) 。中国革命必须以长期的 武装斗争 为主要形式。中国革命必须走农村包围城市的革命道路,主要是由中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性质和中国革命的长期性所决定的。毛泽东
44、在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一文.1.中提出了 “工农武装割据” 的思想,即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 以土地革命为中心内容,以武装斗争为主要形式,以革命根据地为战略阵地,建设红色政权 。其原因:中国革命是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国家,中国革命必须以武装革命反对武装的反革命。中国社会的性质决定了农民是中国民主革命的主力军。中国的民主革命实质是是农民土地革命。1927 年国民革命失败后,共产党人的多次奋斗说明,革命在城市首先取得胜利可能性已不复存在。中国革命战争的特点与特殊规律决定。新型人民军队的建设的基本原则: 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人民军队的惟一宗旨;党对军队绝对领导是人民军队的根本原则;政治工作是
45、人民军队的生命线。2、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统一战线中国革命中的统一战线包含两个联盟:一个是工人阶级和农民及其他劳动者的联盟;二是工人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及其他可以合作的非劳动人民的联盟。实现革命统一战线的基本原则和主要经验。 无产阶级必须力争并牢牢掌握统一战线的领导权;二是必须分清左、中、右三种势力,区别对待;针对中国资产阶级的两面性,实行既联合又斗争的政策;必须以武装斗争为支柱。3、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党的建设思想上建党 是毛泽东的马克思主义建党学说的重要内容和显著特点。延安整风的主要内容:反对主观主义整顿学风,反对宗派主义整顿党风,反对党八股以整顿文风。党的三大作风:理论联系实际;密切联系群
46、众;批评与自我批评。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是全民族的先锋队。党的建设是一项伟大的工程。党的建设的基本经验。 (略)四、社会主义改造的理论原则与经验总结1、新民主主义社会向社会主义社会过渡的思想新民主主义社会的过渡性质与主要矛盾。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标志着中国进入了新民主义社会。它是一个带有过渡性质的社会。主要矛盾(了解):1949 年-1952 年,国内的主要矛盾是人民大众与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国民党反动派残余势力的矛盾;1952 年后至 1956 年,国内的主要矛盾是无产阶级同资产阶级的矛盾,社会主义道路和资本主义道路之间的矛盾。中国由新民主主义社会向社会主义社会过渡的历史
47、条件。近代中国资本主义经济及现代工业的初步发展物质基础;社会主义国营经济的壮大经济条件;无产阶级政党的领导和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政权政治保证;战后世界社会主义运动的蓬勃兴起国际因素。2、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过渡时期总路线的基本内容。要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逐步实现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并逐步实现国家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即.1.“一化三改造” ) 。过渡时期总路线反映了历史的必然。 (略)3、社会主义改造的经验总结对农业、手工业社会主义改造的基本经验。农业: 自愿互利、典型示范和国家帮助 的原则,从互助组-初级社- 高级社。手工业: 供销合作小组供销合作社生产合作社。对资
48、本主义工商业社会主义改造的基本经验。和平赎买。对 官僚资本采取无偿没收 的政策,对 民族资本实行利用、限制、改造的方针,采取赎买政策 ;从中国国情出发,在工业中委托加工、计划订货、统购包销等低级的国家资本主义,然后发展为单项公私合营,再发展到全行业公私合营等高级形式的国家资本主义;把对经济制度的改造和对人的改造结合起来。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的确立。 到 1956 年, 全国绝大部分地区基本完成了对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标志着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的基本确立,中国已经从新民主主义社会开始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五、社会主义若干重大理论问题的探索成果1、走中国自己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以苏联经验为鉴戒
49、,探索中国自己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社会主义制度基本确立后,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和党的中心工作。调动国内外一切积极因素,建设社会主义强大国家。2、社会主义社会的矛盾学说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和发展动力。社会主义社会两类不同性质的社会矛盾(敌我矛盾和人民内部矛盾) 。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成为国家政治生活的主题。毛泽东指出:在政治上要实行 “团结-批评- 团结” 的方针;在经济要实行 “统筹兼顾、适当安排” 的方针 ;在与民主党派的关系上要实行 “长期共存、互相监督” 的方针;在科学文化工作上,要实行 “百花齐放,百家争鸣” 的方针。3、社会主义社会的发展阶段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发展战略社会主义分为不发达和比较发达两个阶段,中国处在不发达的社会主义阶段。实现“四个现代化” ( 周恩来 1964 年在全国人大三届一次会议上提出)的“两步走”战略。4、执政条件下党的建设加强执政党的建设,提出“两个务必” 。思想政治工作是经济工作和其他一切工作的生命线。 首次提出加强执政党建设是七届二中全会。5、社会主义若干重大理论问题探索的意义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