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如何提高医院感染管理质量 西安高新医院 许 瑾 医院感染管理工作者的角色定位 检查员 监督员 侦察员 信息员 宣传员 培训员 指导员 指挥员 服务员 管理员 医院感染管理者自身的要求 全面的知识 虚心的态度 严谨的作风 务实的精神 先进的理念 如何处理好与各部门关系 与医务部的关系 与护理部的关系 与临床科室的关系 与医技科室的关系 与其他部门的关系 医护人员和我们的关系 是朋友 是老师 是师长 是同事 如何能得到医院领导的支持 坚持原则 书面报告 掌握方式 注意时机 把握机会 医院感染管理工作的要求 心中有数 掌握重点(重点部门、重点部位) 注意细节 注重环节 流程管理 重点部门的管理 新生
2、儿科 手术部 消毒供应中心 重症医学科 血液净化中心 口腔科 内镜室 感染性疾病科 产房 急诊科 检验科 介入室 手术室的管理要点 小型压力蒸汽灭菌器的安全使用 硬镜管理是否到位 进入人员、物品管理是否到位(特别是产房) 无菌物品的管理 工作人员的无菌操作 层流的管理 外来器械的管理 手术室的卫生管理 麻醉用品的管理 工作人员感染知识培训 供应室管理的要点 新规范的执行情况 人员回收、发放是否规范 人员清洗、消毒、检查、包装、装载、灭菌存放是否规范 工作人员防护是否到位 各种监测是否按时进行 软化水的处理是否到位 人员感染知识的掌握情况 各种证件是否存留符合要求 新生儿科的管理要点 布局流程是
3、否符合 感染患儿与非感染患儿是否分开安置 手卫生设施配置是否到位 人员手卫生的执行情况 各种仪器的清洗消毒保养是否到位 婴儿洗澡用具、奶具的管理是否到位 工作人员、外来人员(也包括放射、检验人员)管理是否到位 环境卫生是否到位 介入室的管理要点 布局流程是否合理 人员无菌操作执行情况 抗菌药物的合理使用 介入使用的一次性用品的证件 介入类医疗器械条码标识(必须是中文标识)有入库记录、使用科室登记、住院病历上粘贴,中文标识清晰,有追溯性。 介入人员的职业防护 参与人员的管理 产房的管理要点 布局流程是否合理 进入人员的管理 进入物品的管理 产房内辐射台、婴儿秤、产床的管理 婴儿用具的管理 产妇使
4、用物品的管理 胎盘的管理、死婴的管理 人员手卫生的执行 血液净化室的管理要点 布局流程是否合理 隔离病人与普通病人是否分区、用具专用 手卫生设施的配置 透析液的配置、对配液桶、分装桶定期消毒,过滤装置的更换。 复用间的管理,复用流程熟悉、按规定复用登记齐全。 水处理间的管理。 各项监测是否规范齐全。 人员上机下机流程熟悉 人员的防护是否到位 内镜室管理要点 人员是否经过培训 清洗流程是否熟悉、防护是否到位 内镜数量与诊疗人数是否符合 各项监测是否齐全 各种登记是否符合逻辑 消毒液是否规范使用 活检钳、细胞刷是否能达到灭菌 重症医学科管理要点 感染病人与非感染病人的安置 重点部位的管理(呼吸机、
5、导尿管、中心静脉置管、手术切口) 手卫生的执行 各种物品的管理 耐药病人的管理 无菌技术的执行 重点部位管理 呼吸机相关性肺炎 导尿管相关性尿路感染 导管相关血流感染 手术部位感染 卫生部 2010年 12月 14日下发的三个技术指南 外科手术部位感染预防和控制技术指南 ( 试行 ) 、 导管相关血流感染预防与控制技术指南 ( 试行 ) 以及 导尿管相关尿路感染预防与控制技术指南( 试行 ) 。 如何监测控制多重耐药菌? 耐药菌株的感染管理要求 发挥团队精神 掌握国家政策 提高耐药管理 掌握耐药知识 加强人员培训 采取隔离措施 细菌耐药分类 ( 1)固有耐药性又称天然耐药性,是由细菌染色体基因
6、决定、代代相传,不会改变的,如链球菌对氨基糖苷类抗生素天然耐药;铜绿假单胞菌对多数抗生素均不敏感。 ( 2)获得性耐药。是由于细菌与抗生素接触后,由质粒介导,通过改变自身的代谢途径,使其不被抗生素杀灭。 多重耐药菌:定义为一种微生物对三类(比如氨基糖苷类、红霉素、 B内酰胺类)或三类以上抗生素同时耐药,而不是同一类三种 泛耐药:对几乎所有类抗菌素耐药。比如泛耐 不动杆菌 ,对氨基糖苷、青霉素、 头孢菌素 、碳氢酶系 、四环素类、氟奎诺酮及磺胺类等耐药。 抗生素的研发史 1928年英国细菌学家弗莱明发现了青霉素 .青霉素的发现和大量生产,拯救了千百万肺炎、脑膜炎、脓肿、败血症患者的生命,第二次世
7、界大战期间及时抢救了许多的伤病员。促使青霉素大量生产。1943年,已有足够青霉素治疗伤兵 .为了表彰这一造福人类的贡献,弗莱明、钱恩、弗罗里于 1945年共同获得诺贝尔医学和生理学奖。 抗生素的研发史 1928弗莱明爵士研发出青霉素治愈了梅毒和淋病。 1936年,磺胺的临床应用开创了现代抗微生物治疗的新纪元 1944年,在新泽西大学分离出来第二种抗生素链霉素,它有效治愈了当时的顽疾结核。 1947年研发出主要针对痢疾、炭疽病菌的氯霉素。 1948年最早的“广谱”抗生素四环素问世。在当时看来,它能够在还未确诊的情况下有效的使用。今天四环素基本上只被用于家畜饲养。 1956年礼来公司发明了被称为抗
8、生素的最后武器的万古霉素。 1980年喹诺酮类药物问世。 1992年,这类药物中的一个变体因为造成肝肾功能紊乱被美国取缔,但在发展中国家仍有使用。 由于抗菌药物研发速度远不及耐药菌的繁殖变异速度快 耐药菌的衍变史 上世纪 20年代,医院感染的主要病原菌是链球菌。 上世纪 60年代,耐甲氧西林的金黄色葡萄球菌( MRSA)取代链球菌成为医院感染的主要菌种。后来出现耐青霉素的肺炎链球菌。 上世纪 90年代,耐万古霉素的肠球菌的出现 NDM-1超级耐药菌的出现。 我国控制耐药菌感染相关文件 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的基本原则 2004 卫生部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的通知 (卫办医发 200
9、8 48号) 卫生部办公厅关于加强多重耐药菌医院感染控制工作的通知卫办医发 2008 130号 卫生部办公厅关于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有关问题的通知 卫办医政发 2009 38号 卫生部关于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 有关问题的通知卫办医政发 2009 38号 一、以严格控制 类切口手术预防用药为重点,进一步加强围手术期抗菌药物预防性应用的管理。 二、严格控制氟喹诺酮类药物临床应用。 三、严格执行抗菌药物分级管理制度。 四、加强临床微生物检测与细菌耐药监测工作,建立抗菌药物临床应用预警机制。 要求医院按照 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 ,加强临床微生物检测与细菌耐药监测工作。三级医院要建立规范的临床微生物实验室,提高病原学诊断水平,定期分析报告本院细菌耐药情况;要根据全国和本地区细菌耐药监测结果,结合本院实际情况,建立、完善抗菌药物临床应用与细菌耐药预警机制,并采取相应的干预措施。 卫生部关于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 有关问题的通知 具体措施:对主要目标细菌耐药率 超过 30%的抗菌药物,应及时将预警信息通报本院医务人员。 超过 40%的抗菌药物,应慎重经验用药。 超过 50%的抗菌药物 ,应参照药敏试验结果选用。 超过 75%的抗菌药物,应暂停该类抗菌药物的临床应用,根据追踪细菌耐药监测结果,再决定是否恢复其临床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