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第2课 月下踏歌聆听阿细跳月课件》小学音乐人音版六年级下册.ppt

上传人:微传9988 文档编号:2130502 上传时间:2018-09-01 格式:PPT 页数:15 大小:2.31MB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2课 月下踏歌聆听阿细跳月课件》小学音乐人音版六年级下册.ppt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第2课 月下踏歌聆听阿细跳月课件》小学音乐人音版六年级下册.ppt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第2课 月下踏歌聆听阿细跳月课件》小学音乐人音版六年级下册.ppt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第2课 月下踏歌聆听阿细跳月课件》小学音乐人音版六年级下册.ppt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第2课 月下踏歌聆听阿细跳月课件》小学音乐人音版六年级下册.ppt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执教教师:梁燕勋 奎屯市第九小学,阿细跳月,四川,贵州,云南,彝族主要居住在我国云南、四川等省,有十几个支系。阿细是居住在云南弥勒县西山镇可邑村的彝族支系。火把节是彝族(西南少数民族)最隆重的传统节日。,阿细跳月的故事,传说在很早的时候,阿细人住的地方发生了一场山火,大火烧了九天九夜,阿细人打了九天九夜还打不灭火,地面被大火烧得滚烫,打火的就不断地换着脚,或单只跳着打,后来大火终于扑灭了。为了庆祝胜利,大家吹笛子、弹起三弦、拍着巴掌、模仿打火时的样子,换着脚跳舞。那笛子的声音,意思是“快点来啊快点来!”三弦的声音意思是:“前进!前进!”“打火!打火!”对这种舞蹈,阿细人只简单地说:“跳”。“

2、跳月歌”是汉族人看了以后给起的名字,以后便慢慢流传开了。,阿细跳月,思考: 1、音乐的情绪是怎样的? 2、来到了什么地方,见到了什么情景?,你能听出乐曲都用了哪些乐器吗?,三弦是彝族人的代表性乐器,彝族三弦构造独特,与汉族三弦风格迥异。琴鼓呈筒形,用圆木剜空制作,单面蒙以羊皮,和低胡相似。琴头造型古朴、典雅,琴弦使用丝弦或肠衣弦。 彝族的三弦有大小两种。小三弦,是彝族古老的乐器之一,琴筒直径10 17 厘米,琴杆长约50 厘米,使用丝弦,音色清脆、明朗,常用于歌舞及彝剧的伴奏。,学唱主题,强弱规律,51 3 1 3 52 1 l 53 3 1 3 52 1 l 51 6 1 3 52 1 l 55 3 1 3 52 1 l,X,X,X,X,X,X,X,X,阿细跳月,中国民族广播乐团阿细跳月,聆听歌曲,了解“跳月”的不同音乐表现形式。,我们一起来跳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初级教育 > 小学课件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