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论多层砌体结构抗震摘要:砌体结构是用砖、石或砌块,用砂浆等胶结材料砌筑而成的结构。因其所使用的建筑材料具有耐久性好、耐火性好、易就地取材等优点, 而具有广泛的应用空间。但因砌体结构的整体性能和延展性存在着固有缺点,导致其抗震性能差。因此,如何提高砌体结构的抗震性成为建筑行业亟待解决的技术难题之一。本文分析了多层砌体结构抗震概念设计的要点,对多层砌体结构的抗震措施进行了有益探讨。 关键词:多层砌体结构 抗震概念设计 抗震措施 时至今日,伴随着钢筋混凝土结构和钢结构等技术的发展和应用,城市面貌日新月异,大量高层建筑拔地而起,高耸林立。但是在中、小城市,砌体结构仍广泛的应用于低层和多层建筑,根据最新
2、统计其约占该类建筑 70%以上的建造面积。预计在今后,多层砌体结构仍将是一种主要的建筑形式,所以提高砌体结构抗震性的任务,任重而道远。 一、多层砌体结构抗震概念设计 (一)房屋的高度和层数 多层砌体结构的墙体具有脆性性质,地震时容易产生裂缝,在地震作用下,开裂的墙体会产生平面错动,从而会大幅度降低墙体的竖向承载力。当房屋的层数过多、自重过大时,破裂和错位的墙体就可能被压垮,因此对房屋的层数和高度要给予一定的限制。我国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0)对砌体结构房屋的总高度和层数的做出限制,广大的工程设计人员和审图人员应予以足够的重视。 (二)结构体系 根据竖向荷载传递路线的不同,多层
3、砌体结构房屋的墙体结构布置方案按可以分为横墙承重方案、纵墙承重方案,纵横墙承重方案和内框架承重方案。 布置方案应优先选用横墙承重方案或纵横墙承重方案。对于同一结构单元,宜选用相同的结构类型,墙体的布置应考虑地震作用的传力途径,纵横向应具有一定的强度和刚度, 避免因局部削弱或截面突变造成薄弱部位的应力集中。对于可能出现的薄弱部位, 应采取措施提高其抗震能力。 (三)平、立面布置 砌体结构的平面布置应规则、对称,纵横墙应各自拉通对齐,楼梯间不宜设置在房屋的转角和尽端。砌体结构的立面布置力求规则, 应避免上重下轻的建筑布局,房屋内横墙的布置应尽可能做到上下贯通,使地震作用的传递路线最短。 (四)抗震
4、缝的设置 根据多次对地震灾害的统计,房屋转角的破坏程度往往比其他部位严重。当房屋的立面高差较大、错层较大和质量及刚度截然不同时, 应采用防震缝将结构分成若干体型简单、结构刚度均匀的独立单元。根据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0)1的要求,有下列情况之一时宜设置防震缝: 1、 房屋立面高差在 6m 以上; 2、 房屋有错层,且楼板高差大于层高的 1/4; 3、 各部分结构刚度、质量截然不同。 防震缝还应沿房屋的全高设置,两侧均应设置墙体或柱。防震缝的宽度可根据房屋的高度和设防烈度而定,一般可在 70100mm 的范围内取值。此外,防震缝可与沉降缝、伸缩缝统一考虑,但沉降缝和伸缩缝应符合
5、防震缝的要求。 二、多层砌体结构的抗震措施 (一)圈梁的设置 圈梁是指沿建筑物外墙四周及部分内横墙设置的连续封闭的梁。在抗震设防地区,利用圈梁加固墙身实乃必要。圈梁将房屋的纵横墙连接起来,增强了墙身的稳定性和结构的整体刚度;圈梁与构造柱共同作用时,能有效地限制墙体裂缝的开展;圈梁还可以有效地减少由较大振动荷载对建筑物的不利影响或地震引起的地基不均匀沉降。 对于多层砌体结构的现浇钢筋混凝土圈梁,设置应符合下列要求: 1、装配式钢筋混凝土楼、屋盖或木屋盖应根据墙体的类别和设防烈度设置圈梁,当采用纵墙承重时,抗震横墙上的圈梁间距应适当加密。 2、现浇或装配整体式钢筋混凝土楼、屋盖与墙体有可靠连接的房
6、屋,应允许不另设圈梁,但楼板沿抗震墙体周边均应加强配筋并应与相应的构造柱钢筋有可靠连接。 (二)钢筋混凝土构造柱的设置 钢筋混凝土构造柱是一种约束砌体的边缘构件,它能够有效的改善多层砌体结构的抗震性能。在墙体中设置构造柱,可以提高墙体的受剪承载力 10%30% ,提高幅度与墙体高宽比、竖向压力和开洞情况有关,构造柱还可以对砌体产生约束,使之有较高的抗变形能力。此外,构造柱与各层纵横墙的圈梁所形成的体系还可以加强墙体的约束和抗倒塌能力。 钢筋混凝土构造柱的作用在于对墙体的约束,因此构造柱不必使用过大的截面或配置过多的钢筋。此外,构造柱的间距设置不能过大,否则将会削弱对墙段砌体的约束作用。根据多层
7、砌体结构抗震的实践经验, 构造柱通常设置在震害较重、连接构造较为薄弱和易于产生应力集中的部位。 (三)楼、屋盖的设置 楼、屋盖是房屋水平方向的分隔构件,也是承重构件,应有足够的强度和刚度。设置应满足以下要求: 1、楼、屋盖的钢筋混凝土梁或屋架应与墙体、柱或圈梁有可靠连接;不得采用独立砖柱。对于跨度不小于 6m 的大梁支承构件,应采用组合砌体等加强措施,并满足承载力的要求。 2、坡屋顶房屋的屋架应与顶层圈梁有可靠连接,檩条或屋面板应与屋架有可靠连接,房屋出入口处的檐口瓦应与屋面构件锚固。 (四)构件间的连接措施 多层砌体结构中各构件的连接是抗震的关键,抗震构造连接的部位较多,重要部位的连接措施应
8、符合下列要求: 1、构造柱与墙连接处应砌成马牙槎,沿墙高每隔 500mm 设置 26mm 水平钢筋和 4 分布短筋平面内点焊组成的拉结网片或4 点焊钢筋网片, 每边伸入墙内不小于 1m。 2、在构造柱与圈梁的连接处,构造柱的纵筋应在圈梁纵筋内侧穿过,保证构造柱纵筋上下贯通2。 3、地震烈度为 6、7 度时, 长度大于 7.2m 的大房间,以及8、9 度时外墙转角及内外墙交接处, 应沿墙高每隔 500mm 配置 26mm 的通常钢筋和 4 分布短筋平面内点焊组成的拉结网片或 4 点焊网片。 (五)楼梯间的设置 楼梯间的设置应符合下列要求: 1、装配式楼梯段应与平台板的梁可靠连接;不应采用墙中悬挑
9、式踏步或踏步竖肋插入墙体的楼梯,不应采用无筋砖砌栏板。 2、突出屋顶的楼、电梯间,构造柱应伸到顶部,并与顶部圈梁连接,所有墙体应沿墙高每隔 500mm 设置 26 通长钢筋和 4分布短筋平面内点焊组成的拉结网片或 4 点焊网片 。 3、楼梯间及门厅内墙阳角处的大梁支承长度不应小于 500mm,并应与圈梁连接。 (六)基础的设置 基础的设置应满足以下要求: 1、同一结构单元的基础(或桩承台)宜采用同一类型的基础,底面宜埋置在同一标高上,否则应增设基础圈梁并应按 1:2 的台阶逐步放坡3。 2、在软土地基上建造多层砌体结构,应在外墙下和承重墙下设置基础圈梁,这样不仅可以增强房屋的整体性,还能抵抗不均匀沉降。 【参考文献】 1GB500112010 建筑抗震设计规范S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0 2 苑振芳 . 砌体结构设计手册 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2. 3 唐岱新,等 .砌体结构设计规范理解与应用M 北京: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