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临床营养学 clinical nutrition,预防医学系卫生学教研室2010-9,养生食疗专家,著有畅销书把吃出来的病吃回去,2010年2月做客湖南卫视百科全说节目后,其知名度也迅速提高。2010年5月有媒体报道其有学历造假的嫌疑,书中宣扬的“绿豆治百病大法”引发市场绿豆涨价,其食疗理念也遭到专家质疑。,李一,原名李军,重庆沙坪坝区人,高中学历。现任中国道教协会副会长、重庆道教协会副会长、缙云山绍龙观住持以及重庆市政协委员。因在网络上走红,成为了新一任“养生达人”。,大谈养生、国学的李一,不仅号称有弟子三万人,更是身怀“驾驭220伏电”的绝技。但其利用电流断症、治癌的特别“医术”,引发了
2、网友热议,也让医学专家强烈质疑。,绪 论,一、学科概述 二、临床营养学的发展 三、研究内容 四、基本概念,内 容 提 要,临床营养学的学科范畴,临床营养学,临床营养学与临床医学、预防医学、康复医学、护理医学等学科密切相关,营养学与临床营养学,临床营养学是营养学的重要分支,营养学是研究食物中的营养素及其他活性物质对人体健康的生理作用和有益影响 临床营养学是从治疗的角度研究膳食与各种疾病之间的关系,即各种食物(或膳食结构)对疾病发生、发展和预后的影响,以及对疾病的预防和治疗作用。,临床营养学的作用,1、通过制定科学合理的营养治疗原则,经过适宜的烹调加工,保证病人的营养需求,并防止膳食中出现可能对病
3、人产生危害的因素。 2、通过改善病人营养状况、增强体质、提高机体抵抗力和耐受性,达到降低发病率和死亡率、提高治愈率、延长病人寿命、改善病人生活质量等目的。,临床营养科已经成为医院“ 第二药房”,临床营养学的发展,一、中国古代的临床营养学我国古代临床营养的发展比西方要早得多,这在传统中医的食疗学、药膳学中多有体现。早在三千多年前的中国古代的西周时期,官方就把医学分为四大类:食医、疾医、疡医、兽医,并把食医列为诸医之首,掌和王之六食,六饮、百酱、八珍之奇(周易.天官),是专事饮食营养的医生,也可以说是人类有史以来最早的营养师,两千多年的中医经典著作素问脏气法时论中提出:“五谷为养,五果为助,五畜为
4、益,五菜为充,气味合而服之,以补精益气。此五者,有辛酸甘苦咸,各有所利,或散或收,或缓或急,或坚或耍,四时五脏,病随五味所宜也。”这是古人对于不同节气、不同食物与脏器疾病之间关系的早期认识。也是世界最早的“膳食指南”,山海经中就有神农尝百草的记载 神农本草经中的上品多为药食通用的日常食物 晋朝葛洪在肘后方中就提出用动物肝脏治疗维生素A缺乏所致干眼,用海藻治疗碘缺乏所致甲状腺肿 。,唐代著名医学家孙思邈在饮食养生方面强调顺其自然,避免“太过”和“不足”的危害并且明确提出了食疗的概念,指出就食物的功能而言,食用和药用同等重要,“用之充饥则谓之食,以其疗病则谓之药”,神农本草经和本草纲目等医学著作中
5、记载了数百种食物的性质及其对人体健康的影响元朝饮膳太医忽思慧编写的饮膳正要是世界上第一本营养治疗方面的专著。,二、现代营养学的发展现代科学意义上的营养学奠基于18世纪中叶,有“营养学之父”之称的法国化学家Lavoisier首先阐明了生命过程是一呼吸过程,并提出呼吸是氧化燃烧的理论,德国化学家Liebig将不同食物按其对动物的功能进行了分类 Liebig的学生Voit创建了氮平衡学说 Voit的一名学生Rubner确定了碳水化合物、脂肪和蛋白质的能量系数,而另一名学生Lusk研究了基础代谢和食物热效应,并撰写了经典著作“The Science of Nutrition”。,整个19世纪到20世纪
6、中叶,从发现第一种氨基酸一亮氨酸(1810年) 发现血糖(1844年)和肝糖原(1856年) 对蛋白质命名(1888年) 发现维生素A和B族维生素(19131915年) 发现维生素C(1917年) 发现维生素D(1922年) 证明亚油酸是人体必需脂肪酸(1929年) 发现最后一种氨基酸一苏氨酸(1935年) 提出成人有8种必需氨基酸(1983年)这一时期是发现和研究各种营养素的鼎盛时期,对微量元素的研究始于20世纪30年代,当时认为世界各地出现的某些原因不明疾病可能与微量元素有关 如1931年发现氟牙症与饮水中氟的含量过多有关 1937年发现仔猪营养性软骨障碍与饲料中锰缺乏有关等 在以后的40
7、年间又陆续发现了铜、硒、锌等为人体所必需的微量元素,三、临床营养学的发展1、20世纪70年代以前临床营养专业的工作重点是如何用不同的治疗膳食来治疗各种疾病或帮助病人恢复营养。 例如针对不同的疾病情况、根据病人的接受程度采用普食、软食、半流食和流食,改善病人的营养状况。,根据各种疾病的特点设计肝胆胰疾病、心血管疾病、糖尿病等疾病的治疗膳食,以及辅助诊断用试验膳食等。 也对一些严重的营养缺乏病(如维生素A缺乏、缺铁性贫血、缺碘性甲状腺肿等)病人使用补充制剂或天然食物进行治疗。,2、20世纪70年代美国的营养工作者曾对几个著名医院的住院病人进行营养调查,发现病人的营养状况很差。由于疾病本身以及疾病所
8、导致的代谢变化、应激、感染等原因,以及缺乏足够有效的营养评价方法,住院病人中营养不良者达30以上。,医院建立了由医师、药剂师、护师及营养师组成的营养支持服务小组(nutrition support service,NSS);同时开展了对住院病人营养状况评价方法的研究,加强了住院病人(尤其是危重病人、不能自主进食的病人)如何提供营养支持,即完全肠外营养(total parenteral nutrition,FPN)的研究。由此完全肠外营养支持广泛应用于临床 。,3、20世纪80-90年代临床营养的第二次革命人们发现肠道是人体中最大的免疫器官,也是人体的第三种屏障(前两种分别是血脑屏障、胎盘屏障)
9、。如果肠道内没有足够的营养供应,肠道本身也会营养不良,肠道的结构和功能都会发生变化,使肠道的免疫功能减弱,容易出现菌群失调、细菌移位:严重者发生全身性感染。,因此,新的观念是只要肠道有功能,就应采用经肠营养(If the gut works,use it);能用普通膳食就不用其他膳食,能用匀浆膳就不用要素膳;除非经肠营养完全无法满足病人营养需要才使用全胃肠外营养,否则宜采用肠内营养与肠外营养结合的方法进行营养支持。,临床营养学的研究内容,临床营养学从宏观上讲应该属于临床医学,在临床治疗工作中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临床营养学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1研究膳食营养素对疾病发生、发展的影响及其机制。 2研
10、究膳食结构和某些非传染性慢性疾病之间的关系及其机制。 3研究食物与药物之间的关系。,4利用膳食、营养素、药物与疾病之间的关系,研究各类疾病的营养治疗原则。 5研究科学合理的营养咨询、营养评价及营养监测方法。 6开展各种治疗膳食、肠内肠外营养制剂、营养支持方法的研究。 7研究切实有效的营养健康教育模式及方法。,营养与营养学,营养(nutrition)是指人体摄取、消化、吸收、转运和利用食物中营养物质以满足机体生理需要并排除废物的生物学过程。 营养学就是研究膳食、营养与人体健康关系的科学,广义的营养学,还包括社会、经济、文化、生活习惯和膳食心理等多种领域和学科。,营养学的核心,营养学的核心就是营养
11、平衡(nutrition balance),或称合理营养。所谓营养平衡是指通过合理的膳食和科学的烹调加工,向机体提供足够的能量和各种营养素,并保持各营养素之间的平衡,以满足人体的正常生理需要、维持人体健康的营养。,营养素,营养素(nutrlent)是指食物中可给人体提供能量、构成机体和修复组织以及调节生理功能的化学成分。人体必需的营养素包括 蛋白质、 脂肪、 碳水化合物、 矿物质、 维生素和水。,蛋白质、脂肪和碳水化合物的摄人量较大,称为宏量营养素(macronutrient,); 维生素和矿物质的需要量相对较小,称为微量营养素(micronutrient)。 食物中碳水化合物、脂肪和蛋白质在
12、人体内经过氧化分解可释放出能量,又称为能量营养素,或供能营养素、产能营养素。,食物和膳食,食物是生物为了生存和生活所必需摄入体内的营养物质。经过人类无数艰辛筛选认识并留传至今的食物是人类五千多年灿烂饮食文化的结晶 膳食即人们日常食用的饮食,它是由多种食物组成的。食物可视为营养素的载体,膳食可视为含有多种营养素的多种食物的混合体,食物的含义:1.观感性状(色、香、味、形)符合人长期形成概念。2.成分必须含有人体需要营养素。3.性质适合消化生理功能系统。4.安全。 现代观点认为食品应具有三性:营养性、享受性、促进健康性。 绿色食品(green food):无污染、无公害、安全的营养优质的食品。,有
13、益方面1.人类生存的必要条件,构成人体的物质基础。2.维持人类生长发育。3.保证人的正常生理功能和活动。4.提高免疫力,延缓衰老,促进人类健康。5.膳食是人类进化的推动力,有害方面1.营养素比例失调营养不足/缺乏病过剩:肥胖、高血压、糖尿病、肿瘤等2.食物污染:生物性、化学性、物理性等3.假冒、伪劣、过期食品。 发挥食物的有益作用、控制有害作用,最大限度促进人类健康,是我们永恒的目标。,直立人,现代美女,现代俊男,膳食营养素参考摄人量 dietary reference intakes,DRIs,为了指导人群安全摄入各种营养素,避免营养不良(包括营养缺乏和营养过剩)所产生的危害,营养学家根据有
14、关营养素需要量的知识,提出了适用于各类人群的膳食营养素参考摄人量。共四项 平均需要量、 推荐摄入量、 适宜摄入量 可耐受最高摄人量,平均需要量(EAR) 是某一特定性别、年龄及生理状况群体中50个体需要量的摄入水平。这一摄入水平不能满足群体中另外50个体对该营养素的需要。EAR是根据个体需要量的研究资料制订的,是制订RNI的基础,1、平均需要量 (estimated average requirement,EAR),2、推荐摄人量 (recommended nutrient intake,RNI),推荐摄人量(RNI) RNI相当于传统的RDA(recommended dietary allo
15、wances),每日膳食允许供给量),是可以满足某一特定性别、年龄及生理状况群体中绝大多数(97一98)个体需要量的摄入水平。长期摄入RNI水平,可以满足身体对该营养素的需要,保持健康和维持组织中有适当的储备。RNI是个体每日摄入某营养素的目标值。,3、适宜摄人量 (adequate intake,AI),适宜摄人量(adequate intake,AI) 当个体需要量的研究资料不足而不能计算EAR时,可设定AI来代替RNI。AI是通过观察或实验获得的健康人群某种营养素的摄入量。AI与RNI相似之处是二者都能满足目标人群中几乎所有个体的需要;区别在于AI的准确性远不如RNI,可能高于RNI。,4可耐受最高摄入量 (tolerable upper intake level,UL),可耐受最高摄入量(tolerable upper intake level,UL) UL是平均每日摄入营养素的最高限量。这个量对一般人群中的几乎所有个体都不至于损害健康。当摄入量超过UL而进一步增加时,损害健康的危险性随之增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