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页(共 16 页) 12015-2016 学年辽宁省鞍山市八年级(上)期末物理试卷一、选择题(共 8 小题,每小题 3 分,满分 24 分)1下列质量接近 50g 的是( )A一个鸡蛋 B一只鸡C一个中学生 D一枚 1 元人民币2下列长度接近 1cm 的是( )A手掌宽 B食指宽 C铅笔芯直径 D一张纸的厚度3制糖工业中常用沸腾的方法除去糖汁中的水份为了不使糖汁在沸腾过程中因温度过高而使糖变质,沸腾时的温度要低于 100下列方法可行的是( )A使容器内气压小于一个标准大气压B放在高压容器中加热C缩短加热时间D降低炉火温度4文艺演出时,舞台上用弥漫的烟雾达到若隐若现的效果,这种烟雾实际上是(
2、)A利用干冰升华成的二氧化碳B利用干冰升华吸热,使空气液化成的雾C向舞台喷射的真实烟雾D利用干冰升华吸热,使水蒸气液化成的雾5小明在课外按如图所示装置做小孔成像实验如果易拉罐底部小孔是三角形,则他在半透明纸上看到的像是( )A三角形光斑 B圆形光斑 C蜡烛的正立像 D蜡烛的倒立像6下列措施中,能使蒸发变慢的是( )A把蔬菜装入塑料袋后放入冰箱B给墨水瓶加盖C用电热吹风将湿头发吹干D农业灌溉中用管道输水代替沟渠输水7使用天平时,下列哪些操作是不允许的( )A用手轻轻拨动标尺上的游码B测量时加减砝码仍不平衡,调平衡螺母C为了方便,直接用手加减砝码D用天平直接测量铁块的质量(未超称量)8根据下表,一
3、个最多能装下 500g 水的玻璃瓶,可以装下 500g 的( )物质密度 汽油 酒精 牛奶 硫酸(10 3kg/m3)0.71 0.8 1.13 1.8A硫酸 B牛奶 C酒精 D汽油二、填空题(共 8 小题,每小题 4 分,满分 24 分)9单位换算:1.5m= mm;200cm 3= m 3;108g= kg;20m/s= km/h10阳阳沿着河岸行走,以阳阳为参照物,河岸是 的;以河岸为参照物,阳阳在水中的倒影是 的;若以倒影为参照物,阳阳是 的 (选填“运动”或“静止” )第页(共 16 页) 211测量长度的基本工具是 小红用同一把尺子四次测量同一物体的长度依次是:12.59cm、12
4、.45cm、12.58cm、12.56cm;则小红第 次的测量结果是错误的;该物体的长度记作 12英国的物理学家牛顿在 1666 年做了一个 实验,揭开了颜色之迷,他让一束太阳光穿过狭缝,射到三棱镜上,从三棱镜另一侧的白纸屏上可以看到一条彩色的光带,而且这条光带的颜色是按 、 、 、 、蓝、靛、紫的顺序排列的13春秋季节,晚自习时教室窗玻璃的 侧(选择“内”或“外” )会出现一些水珠,它是由 (选填“教室内”或“教室外” )的水蒸气发生 而形成的;而寒冷的冬天,会在玻璃窗的 表面(填“内”或“外” )看到美丽的冰花,这是水蒸气发生 而形成的14 “掩耳盗铃”是在 处减弱声音的;无声手枪的“无声
5、”是在 处减弱声音的;在马路和住宅间植树造林,这是在 中减弱声音的15水的密度是 ,它表示的物理意义是 16一块冰的体积为 300dm3,它的质量为 ,当它化成水后水的质量为 ( 水=0.9103kg/m3)三、解答题(共 11 小题,满分 52 分)17如图,发光点 S 发出一束光投射到水面上,其中一条光线反射后经过 A 点,请作出入射光线、反射光线和大致的折射光线18画出图中光线通过玻璃砖的大致光路19完成光通过凹透镜的光路图20当水壶的水被烧开以后,在壶盖小孔上方一定高度处才能看到“白气” ,而紧靠小孔的地方看不到“白气” ,这是为什么?21体育锻炼用的“铅球”质量为 4kg,体积为 0
6、.57dm3,这个“铅球”是铅做得吗?( 铅 =11.3103/m 3)22一物体沿直线运动,它在前 2s 内的平均速度是 6m/s,后 8s 内共行驶 20m,求该物体在全程中的平均速度是多少?23 (1)如图甲所示,将电铃放到玻璃钟罩中,用抽气机抽去空气,接通开关,使电铃工作,这时几乎 铃声(选填“听到” 、 “听不到” ) ,慢慢地放入空气,铃声会 (选填“变大” 、 “变小”或“不变” )(2)如图乙所示,将一把钢尺压在桌面上,一部分伸出桌面,用手拨动其伸出桌外的一端,轻拨与重拨钢尺,则钢尺发出声音的 不同改变钢尺伸出桌面的长度,则钢尺发出声音的 不同 (选填“音调” 、 “响度”或“
7、音色” )(3)如图丙所示,取一支可乐罐,在其底部开一个圆孔(直径为 5cm) ,除去盖子,蒙上一张牛皮纸,在桌子上每隔 5cm 沿一条直线放置一支点燃的蜡烛,用手敲击一下纸膜,会看到蜡烛火焰由近及远逐一被“吹斜” ,可以得到的结论是: (4)如图丁(1)所示,为某一温度计刻度的一部分,其读数为 如图丁(2)所示,是某同学用温度计测热水温度的示意图,请你指出他在实验中的错误:(a) ;(b) 24如图所示是明明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装置第页(共 16 页) 3(1)用玻璃板代替平面镜,主要是利用玻璃板透明的特点,便于 (2)如果玻璃板没有放正,将对实验产生什么影响? (3)玻璃板放正后,点燃
8、的蜡烛 A 在某一位置,可以看到玻璃板后面出现蜡烛的像,拿另一支大小相同的蜡烛 B 在玻璃板后面移动,直到它跟蜡烛 A 的像完全重合,测出物距和像距相等的一组数据,得出实验结论之一:“像距与物距相等” 你认为这种得出结论的过程是否合理? ;理由是: (4)明明用跳棋代替点燃的蜡烛进行实验,但看不清跳棋的像,请你帮她想个办法看清跳棋的像: 25小明同学在“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的实验中,他按如图装配仪器 (图中 F 点是焦点,H 点是 2 倍焦距处) ,此时光屏上得到了一个清晰的像,但像的位置偏高(1)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 (2)为了使像能成在光屏的中央,小明可把蜡烛向 (选填“上”或“下” )
9、调(3)调节好蜡烛的高度后,小明把自己的近视眼镜放在蜡烛和透镜之间且靠近透镜的位置,结果光屏上原来清晰的像变模糊了若不改变蜡烛和凸透镜的位置,应将光屏向 (选填“远离”或“靠近” )凸透镜的方向移动,才能使蜡烛的像变清晰此实验说明近视眼配戴合适的近视眼镜能矫正视力的原因是 (4)调节好蜡烛的高度后,小明把蜡烛移到 A 点,此时光屏上的像也会变得很模糊为了得到清晰的像,应把光屏向 (选填“左”或“右” ) 移动(5)若想从光屏侧透过透镜看到蜡烛正立的像,可将物体放在 点(填字母符号) 26小明同学用如图所示的装置研究光的反射规律,其中有一个可折转的光屏小明同学还准备了一块平面镜、激光笔光源、直尺
10、及铅笔(1)这个实验还需要的一个重要器材是: (2)光屏在实验中的作用是:(写出两条) ; (3)实验时,光屏应如何放置? 如果不这样放置,入射光沿纸板照射后将会出现的现象是: (4)根据光的反射定律,如果入射角为 20,则反射角的大小是 (5)课后,某同学利用同一套实验器材,选择入射角分别为 15、30、45的三条光线进行实验,结果得到了不同的数据,如表所示经检查,三次试验中各角度的测量值都是准确的,但总结的规律却与反射定律相违背你认为其中的原因应该是 实验次数 入射角 反射角1 15 752 30 603 45 4527小刚和小明在玩耍时捡到一块金光闪闪的石头,他们为了弄清楚而要进行如下实
11、验步 骤,但是他们不知道该按什么顺序操作,请你帮他们安排一合理顺序并完成下列各题 A用量筒测出一定水的体积 V1; B把天平放在水平台上调节平衡; C算出石块体积 V2; D把石块放在天平上秤出质 m;,E把石块用细线吊着放入量筒水中测出总体积 V;第页(共 16 页) 4F计算石块密度 石 合理顺序应是 (只填序号)在测量过程中天平读数如图甲示,量筒读数如图乙示,则石块质量 m= 石块体积 V2= ,石块密度 石 = 第页(共 16 页) 52015-2016 学年辽宁省鞍山市八年级(上)期末物理试卷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共 8 小题,每小题 3 分,满分 24 分)1下列质量接近
12、50g 的是( )A一个鸡蛋 B一只鸡C一个中学生 D一枚 1 元人民币【考点】质量的估测【分析】此题考查对生活中常见物体质量的估测,结合对生活的了解和对质量单位及其进率的认识,找出符合题意的答案【解答】解:A、10 个鸡蛋的质量大约 1 斤,而 1 斤=500g,所以一个鸡蛋的质量在 50g 左右符合题意;B、一只鸡的质量在 2kg=2000g 左右不符合题意;C、成年人的质量在 65kg 左右,中学生的质量比成年人小一些,在 50kg=50000g 左右不符合题意;D、一块橡皮的质量在 6g 左右,一枚一元硬币的质量与此差不多,在 6g 左右不符合题意故选 A2下列长度接近 1cm 的是(
13、 )A手掌宽 B食指宽 C铅笔芯直径 D一张纸的厚度【考点】长度的估测【分析】此题考查对生活中常见物体长度的估测,结合对生活的了解和对长度单位及其进率的认识,找出符合题意的答案【解答】解:A、中学生拳头宽度在 10cm 左右,手掌宽度与拳头差不多,在 10cm 左右不符合题意;B、中学生食指的宽度在 1cm 左右符合题意;C、中学生指甲的厚度在 1mm 左右,铅笔芯的直径与此差不多,在 1mm=0.1cm 左右不符合题意;D、头发丝的直径在 70m 左右,一张纸的厚度与此差不多,在 70m=0.007cm 左右不符合题意故选 B3制糖工业中常用沸腾的方法除去糖汁中的水份为了不使糖汁在沸腾过程中
14、因温度过高而使糖变质,沸腾时的温度要低于 100下列方法可行的是( )A使容器内气压小于一个标准大气压B放在高压容器中加热C缩短加热时间D降低炉火温度【考点】沸点及沸点与气压的关系【分析】液体沸点的高低与气压有关,当气压降低时,液体的沸点降低,气压升高时,液体的沸点升高第页(共 16 页) 6【解答】解:A、在一标准大气压下,水的沸点是 100,当气压降低时,水的沸点降低,低于 100,这样能使糖汁的温度低于 100,糖不会变质,符合题意;B、在一标准大气压下,水的沸点是 100,当气压升高时,水的沸点升高,高于 100,这样能使糖汁的温度高于 100,糖会变质,不符合题意;C、火力的大小不会
15、影响液体沸点的高低,不符合题意;D、火力的大小不会影响液体沸点的高低,不符合题意;故选 A4文艺演出时,舞台上用弥漫的烟雾达到若隐若现的效果,这种烟雾实际上是( )A利用干冰升华成的二氧化碳B利用干冰升华吸热,使空气液化成的雾C向舞台喷射的真实烟雾D利用干冰升华吸热,使水蒸气液化成的雾【考点】生活中的升华现象;液化及液化现象【分析】 (1)在一定条件下,物体的三种状态固态、液态、气态之间会发生相互转化,这就是物态变化;(2)物质由气态直接变为固态叫凝华,物质由固态直接变为气态叫升华;由气态变为液态叫液化,由液态变为气态叫汽化;由固态变为液态叫熔化,由液态变为固态叫凝固【解答】解:文艺演出时,舞
16、台上用的弥漫的白色烟雾,仿佛仙境一般,给人以若隐若现的视觉效果,这种烟雾是由于干冰升华吸热使舞台的气温降低,然后舞台上的水蒸气遇冷液化形成的小水滴,故 ABC 错误,D 正确故选 D5小明在课外按如图所示装置做小孔成像实验如果易拉罐底部小孔是三角形,则他在半透明纸上看到的像是( )A三角形光斑 B圆形光斑 C蜡烛的正立像 D蜡烛的倒立像【考点】光直线传播的应用【分析】依据光的直线传播原理,小孔成的像是倒立的实像,与物体的形状相同,与小孔的形状无关【解答】解:成像物体是蜡烛,所以像是蜡烛形故选 D6下列措施中,能使蒸发变慢的是( )A把蔬菜装入塑料袋后放入冰箱B给墨水瓶加盖C用电热吹风将湿头发吹
17、干D农业灌溉中用管道输水代替沟渠输水【考点】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分析】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有液体的温度、表面积和空气的流速,据此做出分析【解答】解:A、把蔬菜装入塑料袋后放入冰箱可以控制表面积和表面空气的流动、同时还降低了温度,使蒸发减慢,符合题意;第页(共 16 页) 7B、给墨水瓶加盖可以控制表面积和表面空气的流动,使蒸发减慢,符合题意;C、用电热吹风将湿头发吹干是提高了液体的温度、加快了空气的流动,使蒸发加快,不合题意;D、农业灌溉中用管道输水代替沟渠输水可以控制表面积和表面空气的流动,使蒸发减慢,符合题意故选 ABD7使用天平时,下列哪些操作是不允许的( )A用手轻轻拨动标尺上的游码B测
18、量时加减砝码仍不平衡,调平衡螺母C为了方便,直接用手加减砝码D用天平直接测量铁块的质量(未超称量)【考点】天平的使用【分析】从天平的正确使用和注意事项进行解答:(1)天平的正确使用:把天平放在水平台上,游码移到标尺左端的零刻度;调节天平的平衡螺母使天平的横梁平衡;物体放在天平的左盘,砝码放在天平的右盘,使天平的横梁重新平衡;物体的质量等于砝码的质量加游码对应的刻度值(2)天平使用的注意事项:不要超过天平的测量范围;不要把化学药品和潮湿的物体直接放在天平盘上;要用镊子夹取砝码,不能用手拿砝码;砝码要及时放回砝码盒,要轻拿轻放【解答】解:A、要用镊子加减砝码移动游码,不能用手轻轻拨动标尺上的游码,
19、故 A 错误B、测量时加减砝码仍不平衡,要调节游码已经调节好横梁平衡的天平,不移动位置平衡螺母是不能移动的故 B 错误C、要用镊子加减砝码移动游码,不能用手直接加减砝码故 C 的说法是错误的D、因铁块的质量(未超称量) ,可以用天平直接测量铁块的质量,故 D 正确故选 ABC8根据下表,一个最多能装下 500g 水的玻璃瓶,可以装下 500g 的( )物质密度 汽油 酒精 牛奶 硫酸(10 3kg/m3)0.71 0.8 1.13 1.8A硫酸 B牛奶 C酒精 D汽油【考点】密度公式的应用【分析】能装 500g 水的瓶子,如果能装得下 500g 的别的液体,那么该液体的体积就不能大于水的体积即
20、该玻璃瓶的容积;利用密度公式分析可知:相同质量的不同的液体,密度大的体积小,如此才能装的下【解答】解:由题意知,该液体的体积不能大于 500g 水的体积即该玻璃瓶的容积,由密度公式 =可知,同质量的不同的液体,密度大的体积小,所以该液体的密度不小于水的密度,即大于或等于水的密度,第页(共 16 页) 8由表格数据可知:汽油和酒精的密度小于水的密度,所以不能装下 500g 的酒精和汽油;硫酸、牛奶的密度都大于水的密度,能装下 500g 的硫酸和牛奶故选 AB二、填空题(共 8 小题,每小题 4 分,满分 24 分)9单位换算:1.5m= 1500 mm;200cm 3= 210 4 m 3;10
21、8g= 0.108 kg;20m/s= 72 km/h【考点】物理量的单位及单位换算【分析】此题考查物理量不同单位间的换算,运用不同单位间的具体关系,利用数学上的运算就可解答【解答】解:因为 1m=103mm,所以 1.5m=1.51000mm=1500mm;因为 1cm3=106m3 ,所以 200cm3=200106m3 =2104m3 ;因为 1g=103 kg,所以 108g=108103 kg=0.108kg;因为 1m/s=3.6km/h,所以 20m/s=203.6km/h=72km/h故答案为:1500;210 4 ;0.108;7210阳阳沿着河岸行走,以阳阳为参照物,河岸是
22、 运动 的;以河岸为参照物,阳阳在水中的倒影是 运动 的;若以倒影为参照物,阳阳是 静止 的 (选填“运动”或“静止” )【考点】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分析】在研究物体运动时,要选择参照的标准,即参照物,物体的位置相对于参照物发生变化,则运动,不发生变化,则静止【解答】解:以阳阳为参照物,河岸与阳阳之间的位置不断发生变化,因此,河岸是运动的;以河岸为参照物,阳阳在水中的倒影与河岸之间的位置不断变化,因此,阳阳在水中的倒影是运动的;若以倒影为参照物,阳阳与倒影之间的位置没有变化,因此,阳阳是静止的故答案为:运动;运动;静止11测量长度的基本工具是 刻度尺 小红用同一把尺子四次测量同一物体的长度依次
23、是:12.59cm、12.45cm、12.58cm、12.56cm;则小红第 二 次的测量结果是错误的;该物体的长度记作 12.58cm 【考点】长度的测量【分析】 (1)测量长度的基本工具是刻度尺;(2)4 个数据进行比较,哪个偏差较大,哪个就是错误的;去掉偏差较大的,为减小误差取平均值算出结果,注意小数点后保留与原题中相同的位数【解答】解:(1)测量长度的基本工具是刻度尺;(2)12.45cm 与 12.59cm、12.58cm、12.56cm 这三个数相比,测量结果偏差大,所以其中错误的数据是 12.45cm;物体长度为:12.58cm故答案为:刻度尺;二;12.58cm第页(共 16
24、页) 912英国的物理学家牛顿在 1666 年做了一个 光的色散 实验,揭开了颜色之迷,他让一束太阳光穿过狭缝,射到三棱镜上,从三棱镜另一侧的白纸屏上可以看到一条彩色的光带,而且这条光带的颜色是按 红 、 橙 、 黄 、 绿 、蓝、靛、紫的顺序排列的【考点】光的色散【分析】要解答本题需掌握:太阳光是复色光,可以分解为:红、橙、黄、绿、蓝、靛、紫七种颜色的色光【解答】解:英国的物理学家牛顿在 1666 年做了一个光的色散实验,揭开了颜色之迷,他让一束太阳光穿过狭缝,射到三棱镜上,从三棱镜另一侧的白纸屏上可以看到一条彩色的光带,而且这条光带的颜色是按红、橙、黄、绿、蓝、靛、紫的顺序排列的故本题答案
25、为:光的色散,红、橙、黄、绿13春秋季节,晚自习时教室窗玻璃的 内 侧(选择“内”或“外” )会出现一些水珠,它是由 教室内 (选填“教室内”或“教室外” )的水蒸气发生 液化 而形成的;而寒冷的冬天,会在玻璃窗的 内 表面(填“内”或“外” )看到美丽的冰花,这是水蒸气发生 凝华 而形成的【考点】液化及液化现象;生活中的凝华现象【分析】 (1)在一定条件下,物体的三种状态固态、液态、气态之间会发生相互转化,这就是物态变化;(2)物质由气态直接变为固态叫凝华,物质由固态直接变为气态叫升华;由气态变为液态叫液化,由液态变为气态叫汽化;由固态变为液态叫熔化,由液态变为固态叫凝固【解答】解:(1)春
26、秋季节,教室内的温度较高的水蒸气遇到温度较低的玻璃凝结成小水滴,附着在玻璃内侧,属于液化现象;(2)寒冬季节,教室内温度较高的水蒸气遇到温度较低的玻璃凝结成小冰晶附着在玻璃上,形成“冰花” ,属于凝华现象故答案为:内;教室内;液化;内;凝华14 “掩耳盗铃”是在 人耳 处减弱声音的;无声手枪的“无声”是在 声源 处减弱声音的;在马路和住宅间植树造林,这是在 传播过程 中减弱声音的【考点】防治噪声的途径【分析】控制噪声可以从从三个方面来入手:在声源处减弱;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在人耳处减弱可从减弱噪声的三个方面来入手【解答】解:“掩耳盗铃”是在人耳处减弱噪声“无声手枪”是在声源处减弱噪声的;在公路和
27、住宅间植树造林是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的故答案为:人耳;声源;传播过程15水的密度是 1.010 3kg/m3 ,它表示的物理意义是 体积是 1 米 3的水的质量是1.0103kg 【考点】密度及其特性【分析】水的密度是定值,需要背会理解,表示 1 立方米体积的水的质量是 1.0103kg【解答】解:水的密度是 1.0103kg/m3,它表示的物理意义是:体积是 1 米 3的水的质量是 1.0103kg第页(共 16 页) 1016一块冰的体积为 300dm3,它的质量为 270kg ,当它化成水后水的质量为 270kg ( 水 =0.9103kg/m3)【考点】密度公式的应用【分析】已知冰的体
28、积和密度,根据公式 m=V 可求冰的质量;质量是物体的属性,其大小不随物体形状、状态、位置的变化,据此可得水的质量【解答】解:根据 =可得,冰的质量:m 冰 = 冰 V 冰 =0.9103kg/m3300103 m3=270kg,冰化水,质量不变,所以,水的质量:m 水 =m 冰 =270kg故答案为:270kg;270kg三、解答题(共 11 小题,满分 52 分)17如图,发光点 S 发出一束光投射到水面上,其中一条光线反射后经过 A 点,请作出入射光线、反射光线和大致的折射光线【考点】作光的反射光路图;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原理、现象及其实验方案;作光的折射光路图【分析】要解决此题,首先要掌
29、握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像与物关于镜面对称,同时要知道虚像的成因掌握光的折射定律的内容,知道光从空气斜射入水中时,折射角小于入射角【解答】解:做 S 关于水面的对称点即为 S 点的像,像与 A 的连线与水面的交点便是入射点,从而做出入射光线和反射光线根据光的折射定律:折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在同一平面内,折射光线与入射光线分居法线两侧,从空气斜射入水中,折射角小于入射角作图如下:18画出图中光线通过玻璃砖的大致光路【考点】作光的折射光路图【分析】要解决此题需要掌握光的折射定律的内容:折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在同一平面上,折射光线与入射光线分居法线两侧,光从空气斜射入其它介质中时,折射角小于入射角要
30、知道当光线垂直于界面时,光的传播方向不变【解答】解:光线垂直入射到玻璃砖时,传播方向不变,从玻璃砖射向空气中时,折射角大于入射角,如图所示:19完成光通过凹透镜的光路图【考点】透镜的光路图【分析】在凹透镜的光路图时,先确定所给的光线的特点再根据透镜的光学特点来作图第页(共 16 页) 11【解答】解:延长线过另一侧焦点的光线经凹透镜折射后将平行于主光轴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经凹透镜折射后,其折射光线的反向延长线过焦点如图所示:20当水壶的水被烧开以后,在壶盖小孔上方一定高度处才能看到“白气” ,而紧靠小孔的地方看不到“白气” ,这是为什么?【考点】液化及液化现象【分析】解答本题要掌握:沸腾是一种剧
31、烈的汽化现象;水蒸气变为水的过程是液化,液化的条件是遇冷或温度降低【解答】解:当水壶的水被烧开以后水会发生汽化,则水会由液态变成气态;当水蒸气遇冷就会液化;因为在壶盖小孔上方一定高度处空气的温度与壶嘴处的温度相比,明显低于水蒸气的温度;即靠近壶盖小孔的地方温度较高,水蒸气不能液化;离小孔较高的地方温度较低,水蒸气发生液化,形成细小的水珠,即出现“白气” 21体育锻炼用的“铅球”质量为 4kg,体积为 0.57dm3,这个“铅球”是铅做得吗?( 铅 =11.3103/m 3)【考点】密度的计算【分析】已知球的质量和体积,根据密度公式求出球的密度,再与铅的密度进行比较判断这个铅球是否用纯铅做的【解
32、答】解:“铅球”的密度: 球 =710 3kg/m3; 铅 =11.3103kg/m3, 球 铅 ,这个铅球不是纯铅做的答:这个“铅球”不是用铅做的22一物体沿直线运动,它在前 2s 内的平均速度是 6m/s,后 8s 内共行驶 20m,求该物体在全程中的平均速度是多少?【考点】速度公式及其应用【分析】要求全程中的平均速度必须用全程除以全程所用的时间分别算出前 2s 的路程,已知后 6s 的路程相加即为全程,然后除以总时间 8s 即可求出全程的平均速度【解答】解:由 v=可得,前 2s 内的路程 s1=v1t1=6m/s2s=12m,s=s1+s2=12m+20m=32m,t=t1+t2=2s
33、+8s=10s,全程的平均速度 v=3.2m/s答:该物体在全程中的平均速度是 3.2m/s23 (1)如图甲所示,将电铃放到玻璃钟罩中,用抽气机抽去空气,接通开关,使电铃工作,这时几乎 听不到 铃声(选填“听到” 、 “听不到” ) ,慢慢地放入空气,铃声会 变大 (选填“变大” 、 “变小”或“不变” )(2)如图乙所示,将一把钢尺压在桌面上,一部分伸出桌面,用手拨动其伸出桌外的一端,轻拨与重拨钢尺,则钢尺发出声音的 响度 不同改变钢尺伸出桌面的长度,则钢尺发出声音的 音调 不同 (选填“音调” 、 “响度”或“音色” )第页(共 16 页) 12(3)如图丙所示,取一支可乐罐,在其底部开
34、一个圆孔(直径为 5cm) ,除去盖子,蒙上一张牛皮纸,在桌子上每隔 5cm 沿一条直线放置一支点燃的蜡烛,用手敲击一下纸膜,会看到蜡烛火焰由近及远逐一被“吹斜” ,可以得到的结论是: 声音可以传递能量 (4)如图丁(1)所示,为某一温度计刻度的一部分,其读数为 3 如图丁(2)所示,是某同学用温度计测热水温度的示意图,请你指出他在实验中的错误:(a) 视线没有与温度计液柱上表面相平 ;(b) 温度计玻璃泡没有全部浸没在水中 【考点】控制变量法与探究性实验方案【分析】 (1)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当介质越来越稀薄时,传声效果会越来越差,当介质越来越多时,传声效果会越来越好(2)响度与振幅有关,振
35、幅越大响度越大将一把钢尺压在桌面上,用手拨动伸出桌外的一端,轻拨与重拨钢尺,钢尺的振幅不同,则钢尺发出声音的响度不同;音调与发声体的振动频率有关,频率越大音调越大改变钢尺伸出桌面的长度,用同样大小的力拨动,钢尺振动的频率不同,则钢尺发出声音的音调不同(3)物体振动,才能产生声音声音传播需要介质声音可以传递能量,也可以传递信息能量随之声音传播的距离增大,在不断地进行衰减根据图片所给具体实验内容,对其进行分析(4)温度计读数要注意它的分度值和 0的位置;温度计测量液体的温度时,温度计的玻璃泡要全部浸入被测液体中,不要碰到容器底和容器壁;读数应在示数稳定后,视线与液柱的上表面相平【解答】解:(1)玻
36、璃钟罩内的空气被抽去,罩内就是真空了,真空不能传声,所以听不到工作的电铃声,又由于实验手段不可能把罩所有气体都抽净,所以是几乎听不到声音,当罩内慢慢放入空气时,传声介质越来越多,传声效果越来越好,听到的铃声会变大故答案为:听不到;变大(2)响度与振幅有关,振幅越大响度越大将一把钢尺压在桌面上,用手拨动伸出桌外的一端,轻拨与重拨钢尺,钢尺的振幅不同,则钢尺发出声音的响度不同;音调与发声体的振动频率有关,频率越大音调越大改变钢尺伸出桌面的长度,用同样大小的力拨动,钢尺振动的频率不同,则钢尺发出声音的音调不同;(3)敲击纸膜后,纸膜振动产生声音声音可以传递能量,经过空气的传播,能量传递到蜡烛的烛焰处
37、,引起火焰的“吹斜” (4)图 1 中温度计的分度值是 1;液柱在 0以下,所以温度计的数值是:3;根据温度计的正确使用方法,图 2 中有两处错误:一是视线没有与温度计液柱上表面相平,二是温度计玻璃泡没有全部浸没在水中故答案为:(1)听不到;变大;(2)响度;音调;(3)声音可以传递能量;(4)3;视线没有与温度计液柱上表面相平;温度计玻璃泡没有全部浸没在水中24如图所示是明明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装置(1)用玻璃板代替平面镜,主要是利用玻璃板透明的特点,便于 确定像的位置 (2)如果玻璃板没有放正,将对实验产生什么影响? 不论怎样移动后面的蜡烛都不会与前面蜡烛的像完全重合 (3)玻璃板放正
38、后,点燃的蜡烛 A 在某一位置,可以看到玻璃板后面出现蜡烛的像,拿另一支大小相同的蜡烛 B 在玻璃板后面移动,直到它跟蜡烛 A 的像完全重合,测出物距和像第页(共 16 页) 13距相等的一组数据,得出实验结论之一:“像距与物距相等” 你认为这种得出结论的过程是否合理? 不合理 ;理由是: 实验次数太少,仅一次,具有偶然性 (4)明明用跳棋代替点燃的蜡烛进行实验,但看不清跳棋的像,请你帮她想个办法看清跳棋的像: 用手电筒照亮作为物体的跳棋 【考点】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原理、现象及其实验方案【分析】 (1)在平面镜成像特点实验中采用玻璃板代替平面镜,其目的是为了确认物像的位置及大小(2)如果玻璃板
39、没有放正,所成的像不在水平面上,所以无论怎样移动另一支蜡烛都不能与像重合(3)像与物到镜面的距离是否相等,要经过多次实验才能使得到的规律更具普遍性(4)平面镜成像时,成像物体越亮,环境越暗,物体成像越清晰【解答】解:(1)因为玻璃板是透明的,能在观察到 A 蜡烛像的同时还可以透过玻璃清楚的看到放在后面 B 蜡烛,便于确定像的位置和大小(2)平面镜所成的像和物体关于平面镜对称,如果玻璃板没有放正,蜡烛的像与蜡烛不在同一水平面上,所以蜡烛成的像不与蜡烛重合,所以有可能找不到像(3)不合理;实验次数太少,仅一次,具有偶然性,只有多次实验才具有普遍性;(4)平面镜成像时,成像物体越亮,环境越暗,物体成
40、像越清晰因此用手电筒照亮跳棋子,棋子反射出的光线增多,棋子成像更清晰故答案为:(1)确定像的位置;(2)不论怎样移动后面的蜡烛都不会与前面蜡烛的像完全重合;(3)不合理;实验次数太少,仅一次,具有偶然性;(4)用手电筒照亮作为物体的跳棋25小明同学在“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的实验中,他按如图装配仪器 (图中 F 点是焦点,H 点是 2 倍焦距处) ,此时光屏上得到了一个清晰的像,但像的位置偏高(1)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 蜡烛、凸透镜、光屏的中心不在同一直线上 (2)为了使像能成在光屏的中央,小明可把蜡烛向 上 (选填“上”或“下” ) 调(3)调节好蜡烛的高度后,小明把自己的近视眼镜放在蜡烛和透
41、镜之间且靠近透镜的位置,结果光屏上原来清晰的像变模糊了若不改变蜡烛和凸透镜的位置,应将光屏向 远离 (选填“远离”或“靠近” )凸透镜的方向移动,才能使蜡烛的像变清晰此实验说明近视眼配戴合适的近视眼镜能矫正视力的原因是 能把成在视网膜前的像成在视网膜上 (4)调节好蜡烛的高度后,小明把蜡烛移到 A 点,此时光屏上的像也会变得很模糊为了得到清晰的像,应把光屏向 右 (选填“左”或“右” ) 移动(5)若想从光屏侧透过透镜看到蜡烛正立的像,可将物体放在 B 点(填字母符号) 【考点】凸透镜成像规律及其探究实验【分析】 (1)在做凸透镜成像规律实验时,为了使像成在光屏的中心,首先使烛焰、凸透镜、光屏
42、三者的中心放在同一高度上(2)要解决此题,需要掌握凸透镜成像的特点,知道凸透镜在光屏上成的是倒立的实像像与物的上与下正好相反(3)近视眼镜是凹透镜,凹透镜对光线有发散作用,使原来会聚成像的光线错后会聚,像远离凸透镜,要用光屏接到清晰的像,判断光屏的移动方向(4)利用 A 点物距与焦距的关系,根据凸透镜成像的规律,确定成像的性质和位置,然后据此调节光屏的位置第页(共 16 页) 14(5)想从光屏侧透过透镜看到蜡烛正立的像,说明此时的像与物同侧,根据凸透镜成像规律可以确定物体的位置【解答】解:(1)根据实验的要求,并且为了使像成在光屏的中心,须使烛焰、凸透镜、光屏三者的中心放在同一高度上,而此时
43、光屏上得到了一个清晰的像,但像的位置偏高,说明蜡烛、凸透镜、光屏的中心不在同一直线上(2)蜡烛的像成在了光屏上侧,为了使蜡烛的像能成在光屏中央,蜡烛应相对于凸透镜向上移所以可以将蜡烛向上移,或将凸透镜向下移,或将光屏向上移(3)近视眼镜是凹透镜,凹透镜对光线有发散作用,使原来会聚成像的光线推迟会聚,像远离凸透镜,要用光屏接到清晰的像,光屏要远离凸透镜此实验说明近视眼配戴合适的近视眼镜能矫正视力的原因是能把成在视网膜前的像正好成在视网膜上(4)蜡烛放在 A 点,位于一倍焦距和二倍焦距之间,根据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可知此时成的是倒立的放大的实像,且像距大于二倍焦距,因此要把光屏像右移动(5)由凸透镜成
44、像规律可知,物体位于一倍焦距之内,所以成的是正立放大的虚像,且像与物同侧,即都在凸透镜的左侧,由图可知,若想从光屏侧透过透镜看到蜡烛正立的像,可将物体放在 B 点故答案为:(1)蜡烛、凸透镜、光屏的中心不在同一直线上;(2)上;(3)远离;能把成在视网膜前的像成在视网膜上;(4)右;(5)B26小明同学用如图所示的装置研究光的反射规律,其中有一个可折转的光屏小明同学还准备了一块平面镜、激光笔光源、直尺及铅笔(1)这个实验还需要的一个重要器材是: 量角器 (2)光屏在实验中的作用是:(写出两条) 显示光的传播路径 ; 探究入射光线、反射光线、法线是否共面 (3)实验时,光屏应如何放置? 光屏应与
45、镜面垂直 如果不这样放置,入射光沿纸板照射后将会出现的现象是: 在纸板上看不到反射光线 (4)根据光的反射定律,如果入射角为 20,则反射角的大小是 20 (5)课后,某同学利用同一套实验器材,选择入射角分别为 15、30、45的三条光线进行实验,结果得到了不同的数据,如表所示经检查,三次试验中各角度的测量值都是准确的,但总结的规律却与反射定律相违背你认为其中的原因应该是 测量的不是反射角,而是反射线与镜面的夹角 实验次数 入射角 反射角1 15 752 30 603 45 45【考点】光学实验设计与探究【分析】 (1)研究光的反射规律,需要测量入射角、反射角,据此确定需要的实验器材(2)从观
46、察光的传播路径和探究入射光线、反射光线和法线的关系进行分析(3)光屏应与平面镜垂直,否则在光屏上观察不到反射光线(4)根据反射定律内容分析答题,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居法线两侧,反射角等于入射角(5)垂直于镜面的直线叫做法线,入射光线与法线的夹角叫入射角,反射光线与法线的夹角叫反射角;分析表中实验数据答题【解答】解:(1)实验时需要用量角器测量入射角与反射角第页(共 16 页) 15(2) )我们不便于直接观察光的传播路径,即光线,但光线能显示在光屏上,我们可以借助光屏来显示光的传播路径;将光屏的左半部分向前后翻折,就不会看到反射光线,只有当整个光屏为一平面时,才能够看到反射光线,因此借助光屏可
47、以探究入射光线、反射光线和法线是否共面;(3)实验时,光屏应与镜面垂直;当光屏与镜面垂直时,法线在纸板上,法线与镜面垂直,入射光线、法线、反射光线在同一平面内,如果光屏与平面镜不垂直,则镜面的法线不在光屏上,入射光沿纸板照射后,反射光线不在纸板上,则我们在纸板上看不到反射光线;(4)由光的反射定律可知:反射角等于入射入射角为 20,则反射角的大小也是20(5)根据反射定律,反射角等于入射角,反射角是反射线与法线的夹角,入射角是入射线与法线的夹角,当入射角分别为 15、30、45时,反射线与法线的夹角,即反射角也应分别是 15、30、45,不是 75、60、45,而 75、60、45正好是反射光
48、线与镜面的夹角故答案为:(1)量角器;(2)显示光的传播路径;探究入射光线、反射光线、法线是否共面;(3)光屏应与镜面垂直;在纸板上看不到反射光线;(4)20;(5)测量的不是反射角,而是反射线与镜面的夹角27小刚和小明在玩耍时捡到一块金光闪闪的石头,他们为了弄清楚而要进行如下实验步 骤,但是他们不知道该按什么顺序操作,请你帮他们安排一合理顺序并完成下列各题 A用量筒测出一定水的体积 V1; B把天平放在水平台上调节平衡; C算出石块体积 V2; D把石块放在天平上秤出质 m;,E把石块用细线吊着放入量筒水中测出总体积 V;F计算石块密度 石 合理顺序应是 BDAECF (只填序号)在测量过程中天平读数如图甲示,量筒读数如图乙示,则石块质量 m= 18.5g 石块体积 V2= 10cm 3 ,石块密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