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2015-2016学年浙江省绍兴市长城教育集团八年级(上)期末物理试卷.doc

上传人:果果 文档编号:2126903 上传时间:2018-09-01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28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5-2016学年浙江省绍兴市长城教育集团八年级(上)期末物理试卷.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2015-2016学年浙江省绍兴市长城教育集团八年级(上)期末物理试卷.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2015-2016学年浙江省绍兴市长城教育集团八年级(上)期末物理试卷.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2015-2016学年浙江省绍兴市长城教育集团八年级(上)期末物理试卷.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2015-2016学年浙江省绍兴市长城教育集团八年级(上)期末物理试卷.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12015-2016 学年浙江省绍兴市长城教育集团八年级(上)期末物理试卷一选择题(共 8 小题,每题 2 分,共计 30 分)1在制糖工业中,常用沸腾的办法除去糖汁中的水分,但为防止糖在沸腾时变质,沸腾的温度要低于 100,正确的方法是( )A在容器上加一密闭盖子,再增大气压B在容器上加一密闭盖子,再减小气压C缓慢加热,使糖水慢慢沸腾D以上方法都不行2有些轿车的尾部安装了导流板,如图它的作用主要是在轿车高速行驶时,增加对地面的压力,提高车轮的抓地性能则导流板横截面的形状是( )A B C D3在电学实验中,遇到断路时,常用电压表来检测某同学连接了如图所示的电路,闭合开关 S 后,发现灯不亮,

2、为检查电路故障,他用电压表进行测量,结果是Uab=0V、U bd=3V、U cd=3V、U de=0V,则此电路的故障可能是( )A开关 S 接触不良 B小灯泡灯丝断了Cd、e 间出现断路 De、f 间出现断路4二氧化锡传感器能用于汽车尾气中一氧化碳浓度的检测,它的原理是其中的电阻随一氧化碳浓度的增大而减小将二氧化锡传感器接入如图所示的电路中,则当二氧化锡传感器所处空间中的一氧化碳浓度增大时,电压表示数 U 与电流表示数 I 发生变化,其中正确的是( )AU 变大,I 变大 BU 变小,I 变小 CU 变小,I 变大 DU 变大,I 变小5如图表示阻值不同的两个电阻的电流强度随电压变化的 IU

3、 图线,从图中可知错误的是( ) AR 1R 2BR l、R 2并联后的总电阻的 I 一 U 图线在区域 ICR 1、R 2串联后的总电阻的 I 一 U 图线在区域D电阻不变时,电流与电压成正比6用如图所示的电路图,探究通过导体的电流与电压之间的关系,其中的滑动变阻器的作用是( )A多次实验,求平均值,使实验结果更加准确B多次实验,取多组数据,寻找规律C保持电路中电阻不变D保持电路中的电流不变8某同学自己设计了一个粗测大气压强的实验:把两个橡胶皮碗对在一起,用力挤出中间的空气,如图所示,把皮碗悬吊起来,在皮碗下挂重物,逐渐增加所挂的重物,测出最多能挂的物重 G,再测出此时皮碗的直径 d,皮碗的

4、重忽略不计,则根据这些数据计算大气压p 的公式是( )2Ap= Bp= Cp= Dp=d 2G9已知某物体密度为 0.6 克/厘米 3,将它放入水中,静止时,其水下部分与水上部分体积之比为( )A1:2 B2:3 C2:1 D3:2二简答题(共 20 分,每空 1 分)10若将针筒的出气口封住,然后用力将活塞向外拉的过程中,被封闭在针筒内的空气的下列几个量:质量 体积 密度 气压,其中变小的是 (填序号) ,拉力将 (填“变大” 、 “变小”或“不变” ) 11将一根金属导线均匀拉长后,它的电阻将变 (选填“大” 、 “小” ) 原因是导线的 和 不变, 变大, 变小所致12如图所示,是我国海

5、军舰艇赴亚丁湾护航时的情景护航编队一般采用前后护航形式,而不采用“并排”护航,这是因为流体流速大的地方 小,当两船高速并排行驶时,容易发生 事故13采荷中学教学楼前水池中放养的金鱼吸引了很多学生,可是时间一长,有些鱼儿会死去经过调查,水塘中水的密度增大到 1.05103kg/m3时就不适宜鱼类生存于是,同学们找来一根长 1.2m、粗细均匀的木条,在木条底端嵌入适当的重物,总重 4.9N(重物体积忽略不计) 使木条直立漂浮在水中,做好标记后就可以监测学校水塘中水的密度了先将木条放入足够深的清水中,测得木条露出水面的长度为 0.2m,在木条上画上标线,求出木条在清水中受到的浮力为 N然后将木条放入

6、密度为 1.05103kg/m3的水中,此时木条所受的浮力为 N,木条露出水面的长度为 m (保留两位小数)14利用温差可以发电某种新型温度计,它的工作原理如图所示将 A 端置于待测的高温处,与 B、C 端存在温度差,电路两端就会产生电压(图中虚线框部分相当于电源) ,电流表会有示数显示对应的温度电路电压与 A 端及 B、C 端的温度关系如下表所示当 A 端的温度为 200,B、C 均为 20,定值电阻 R=10 欧,产生电压的是 毫伏,通过电流表的电流为 毫安BC 端温度/电压/毫伏A 端温度 /0 10 2 00 0 毫伏 0.6 毫伏 1.2 毫伏100 6.3 毫伏 7.0 毫伏 7.

7、7 毫伏200 13.4 毫伏 14.0 毫伏 15.0 毫伏300 21.0 毫伏 21.8 毫伏 22.6 毫伏15由 n 个阻值均为 R 的导体组成并联电路,则电路的总电阻 R 并 为 ,R 并 和 R 的大小相比较是 R 并 于 R (填大、小或等于)三实验探究题(共 32 分,每空 2 分)培养皿编号 12345 甘草酒精浸出液的质量分数01%2%4%8%抑菌圈直径(mm)02.886.085.966.0616在探究“电压一定时,电流跟电阻关系”的实验中,设计电路图如图甲所示(1)本实验应控制哪个物理量不变: (2)根据图甲用笔画线代替导线将图乙实物连接成完整电路(导线不允许交叉)

8、3(3)连接好电路,闭合开关,发现电流表没有示数,移动滑动变阻器的滑片,电压表示数始终接近电源电压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可能是 A电流表坏了 B滑动变阻器短路C电阻处接触不良 D电阻短路(4)排除电路故障进行实验,多次改变 R 的阻值,调节滑动变阻器,使电压示数 ,实验数据记录如下表其中第 5 次实验电流表示数如图丙所示,其读数为 实验次数 1 2 3 4 5电阻 R/ 5 10 15 20 25电流 I/A 0.6 0.3 0.2 0.15(5)实验结果是: (6)滑动变阻器在该实验中的作用是: 在实验 1 到实验 5 过程中,滑动变阻器的移动方向是 A一直往右移 B一直往左移C先向左移后来又往

9、右移 D任意方向移动,没有规律四分析论述及计算(18 分第 26,28,29 题各 4 分第 27 题 6 分)17实验表明:密度大于液体的固体球,在液体中开始时是竖直加速下沉,但随着下沉速度变大,其所受的阻力也变大,到一定深度后开始匀速下沉下表是某兴趣小组在探究“固体球在水中竖直匀速下沉时的速度与哪些量有关”实验时得到的数据记录(水的密度 水 =1.0103kg/m3,球的体积计算公式为 V=r 3)次序 固体球的半径r/(10 3 m)固体球的密度/(10 3kgm3)固体球匀速下沉的速度 v/(ms 1 )1 0.5 2.0 0.552 1.0 2.0 2.203 1.5 2.0 4.9

10、54 0.5 3.0 1.105 1.0 3.0 4.406 0.5 4.0 1.657 1.0 4.0 6.60(1)第 1、2、3 三组数据可知,因为阻力的原因,固体球在水中竖直匀速下沉时受到重力与浮力并不相等,重力与浮力之比为 ;(2)结合表格中的数据分析,若固体球的半径为 2.0103 m,密度为 3.0103kg/m3,则其在水中匀速下沉的速度是 m/s18在如图所示的电路中,电阻 R1的阻值为 10闭合开关 S,电流表 Al的示数为0.3A,电流表 A 的示数为 0.5A求:(1)通过电阻 R2的电流;(2)电源电压;(3)电阻 R2的阻值19将一个重力为 G 的木块放在一个足够大

11、的空烧杯中,慢慢加入水到烧杯满,木块能漂浮在水面上,请将木块受到的浮力与时间的关系画在图中,并加以解释原因 (从加水开始计时)这样作图的原因是: 452015-2016 学年浙江省绍兴市长城教育集团八年级(上)期末物理试卷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共 8 小题,每题 2 分,共计 30 分)1在制糖工业中,常用沸腾的办法除去糖汁中的水分,但为防止糖在沸腾时变质,沸腾的温度要低于 100,正确的方法是( )A在容器上加一密闭盖子,再增大气压B在容器上加一密闭盖子,再减小气压C缓慢加热,使糖水慢慢沸腾D以上方法都不行【考点】沸点及沸点与气压的关系【分析】液体沸点的高低与气压有关,当气压降低时,液

12、体的沸点降低,气压升高时,液体的沸点升高【解答】解:A、在容器上加一密闭盖子,再增大气压,水的沸点升高,高于 100,这样能使糖汁的温度高于 100,糖会变质,故 A 错误;B、在容器上加一密闭盖子,再减小气压,水的沸点降低,低于 100,这样能使糖汁的温度低于 100,糖不会变质,故 B 正确;C、火力的大小不会影响液体沸点的高低,缓慢加热,使糖水慢慢沸腾,糖也会变质,故 C错误;D、此说法不正确,故 D 错误故选 B2有些轿车的尾部安装了导流板,如图它的作用主要是在轿车高速行驶时,增加对地面的压力,提高车轮的抓地性能则导流板横截面的形状是( )A B C D【考点】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分

13、析】要产生向下的压力,导流板横截面的形状就应跟客机机翼的形状相反上平下凸,使上方的空气流速小压强大【解答】解:要增加轿车对地面的压力,提高车轮的抓地性能,就要使轿车高速行驶时,导流板上方的空气流速小压强大,下方的空气流速大压强小,即上方平直下方凸起,产生一个向下的压强差所以则导流板横截面的形状应是图中的 A故选 A3在电学实验中,遇到断路时,常用电压表来检测某同学连接了如图所示的电路,闭合开关 S 后,发现灯不亮,为检查电路故障,他用电压表进行测量,结果是Uab=0V、U bd=3V、U cd=3V、U de=0V,则此电路的故障可能是( )A开关 S 接触不良 B小灯泡灯丝断了Cd、e 间出

14、现断路 De、f 间出现断路【考点】电流表、电压表在判断电路故障中的应用【分析】在判断故障时,电压表的示数的变化很关键,若电压表有示数,说明电压表与电源能相通,若无示数,说明电压表与电源不能相通6【解答】解:A、如果开关 S 接触不良,其它位置完好,将电压表接在 ab 之间时,电压表有示数不符合题意;B、如果小灯泡灯丝断了,将电压表接在 bd 或 cd 之间时,电压表有示数符合题意;C、如果 d、e 间出现断路,将电压表接在 de 之间时,电压表有示数不符合题意;D、如果 e、f 间出现断路,电压表接在 ab、bd、cd、de 之间时,电压表都无示数不符合题意故选 B4二氧化锡传感器能用于汽车

15、尾气中一氧化碳浓度的检测,它的原理是其中的电阻随一氧化碳浓度的增大而减小将二氧化锡传感器接入如图所示的电路中,则当二氧化锡传感器所处空间中的一氧化碳浓度增大时,电压表示数 U 与电流表示数 I 发生变化,其中正确的是( )AU 变大,I 变大 BU 变小,I 变小 CU 变小,I 变大 DU 变大,I 变小【考点】欧姆定律的应用;电流表的使用;电压表的使用;串联电路的电压规律【分析】由图可知,电阻 R 与二氧化锡传感器串联,由题意可知当浓度增大时电阻减小,则由欧姆定律可求得电路中电流的变化,由串联电路的电压规律可得出 R 两端的电压的变化【解答】解:电阻 R 及传感串联在电源两端,当一氧化碳浓

16、度增大时,传感器中的电阻减小,由欧姆定律可得电路中的电流增大,故电流表示增大;因电压表并联在 R 两端,故电压表测量 R 两端的电压,因电流增大,则由欧姆定律可得 R两端的电压增大,故电压表示数变大故选 A5如图表示阻值不同的两个电阻的电流强度随电压变化的 IU 图线,从图中可知错误的是( ) AR 1R 2BR l、R 2并联后的总电阻的 I 一 U 图线在区域 ICR 1、R 2串联后的总电阻的 I 一 U 图线在区域D电阻不变时,电流与电压成正比【考点】电阻的串联;电阻的并联【分析】根据欧姆定律进行分析,即从图象中读出同一电压下对应的电流值,电流越大,电阻越小;串联电路中总电阻比任何一个

17、都大,并联电路中总电阻比任何一个电阻都小【解答】解:A、从图象中可以看出,相同的电压下,通过 R2的电流小,所以 R1R 2,故 A 选项错误;B、两个电阻并联后,总电阻比任何一个电阻都小,所以相同电压下,总电流比任何一个电阻都大,即区域内此选项正确;C、两个电阻串联后,总电阻等于两个电阻之和,所以相同电压下,总电流小于任何一个电阻中的电流,即区域内此选项正确;D、两条图线都是过原点的直线,说明在电阻一定时,电流与电压成正比此选项正确故选 A76用如图所示的电路图,探究通过导体的电流与电压之间的关系,其中的滑动变阻器的作用是( )A多次实验,求平均值,使实验结果更加准确B多次实验,取多组数据,

18、寻找规律C保持电路中电阻不变D保持电路中的电流不变【考点】探究电流与电压、电阻的关系实验【分析】电流与电压和电阻有关,要探究电流与电压的关系,应不断改变电阻两端的电压,并要保持电阻不变,据此分析解答即可【解答】解:该实验是探究电流与电压的关系,所以应利用滑动变阻器改变电阻两端的电压,并测出对应的电流,从而可分析得出电流与电压的正比例关系故选 B8某同学自己设计了一个粗测大气压强的实验:把两个橡胶皮碗对在一起,用力挤出中间的空气,如图所示,把皮碗悬吊起来,在皮碗下挂重物,逐渐增加所挂的重物,测出最多能挂的物重 G,再测出此时皮碗的直径 d,皮碗的重忽略不计,则根据这些数据计算大气压p 的公式是(

19、 )Ap= Bp= Cp= Dp=d 2G【考点】大气压强的测量方法【分析】求出皮碗的表面积,即受力面积;根据最大物重,可知物体对皮碗的拉力,根据二力平衡得出大气对皮碗的压力,利用 p=推导出大气压的表达式【解答】解:皮碗的表面积 S=r 2=,根据题意可知,最多能挂的物重 G 等于对皮碗的拉力,而大气对皮碗的压力与物体对皮碗的拉力是一对平衡力,则 F=G,所以,大气压:p=故选 C9已知某物体密度为 0.6 克/厘米 3,将它放入水中,静止时,其水下部分与水上部分体积之比为( )A1:2 B2:3 C2:1 D3:2【考点】物体的浮沉条件及其应用【分析】首先比较物体和水的密度,判断物体在水中

20、静止时的浮沉状态,然后根据物体漂浮于水面上,浮力等于重力,再根据阿基米德原理和密度公式即可得出【解答】解:因为 物 水 ,所以,将它放入水中,静止时物体漂浮于水面上,根据物体漂浮条件可知 F 浮 =G 木 ,根据 F 浮 = 水 gV 排 、G=mg 和 =可得: 水 gV 排 = 物 gV 物 ,则=,所以, =1=1=,则其水下部分与水上部分体积之比为 3:2故选 D8二简答题(共 20 分,每空 1 分)10若将针筒的出气口封住,然后用力将活塞向外拉的过程中,被封闭在针筒内的空气的下列几个量:质量 体积 密度 气压,其中变小的是 (填序号) ,拉力将 变大 (填“变大” 、 “变小”或“

21、不变” ) 【考点】质量及其特性;密度及其特性;气体压强跟体积的关系【分析】 (1)结合生活实际我们可以知道,把活塞向外拉的过程中,由于打气口被封闭,所以质量不变,但体积变大,由密度公式 =可知,其密度的变化情况;(2)一定质量的气体,压强随体积的增大而减小【解答】解:(1)将注射器前端的小口封住后,把活塞向外拉的过程中,被封住空气的质量不变、体积变大,由密度公式 =可知,其密度变小;(2)把活塞向外拉的过程中,被密封的气体体积逐渐变得,压强变小,故与大气压强差越大,由 F=pS 可知,所需拉力变大故答案为:;变大11将一根金属导线均匀拉长后,它的电阻将变 大 (选填“大” 、 “小” ) 原

22、因是导线的 材料 和 温度 不变, 长度 变大, 横截面积 变小所致【考点】影响电阻大小的因素【分析】影响电阻大小的因素有:导线的材料、横截面积、长度、温度;材料不变时,导线越长、横截面积越小电阻越大【解答】解:一根金属导线均匀拉长后,导线的材料和温度不变,导线的长度变大,同时横截面积变小,所以它的电阻将变大;故答案为:大;材料;温度;长度;横截面积12如图所示,是我国海军舰艇赴亚丁湾护航时的情景护航编队一般采用前后护航形式,而不采用“并排”护航,这是因为流体流速大的地方 压强 小,当两船高速并排行驶时,容易发生 相撞 事故【考点】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分析】本题主要考查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

23、流速越大,压强越小;流速越小,压强越大【解答】解:船舶航行时若两艘靠的比较近且并排前进,两船之间的水流通道变窄,流速变大,压强变小,小于两船外侧的压强,会形成向内的压强差,使船相撞故答案为:压强;相撞13采荷中学教学楼前水池中放养的金鱼吸引了很多学生,可是时间一长,有些鱼儿会死去经过调查,水塘中水的密度增大到 1.05103kg/m3时就不适宜鱼类生存于是,同学们找来一根长 1.2m、粗细均匀的木条,在木条底端嵌入适当的重物,总重 4.9N(重物体积忽略不计) 使木条直立漂浮在水中,做好标记后就可以监测学校水塘中水的密度了先将木条放入足够深的清水中,测得木条露出水面的长度为 0.2m,在木条上

24、画上标线,求出木条在清水中受到的浮力为 4.9 N然后将木条放入密度为 1.05103kg/m3的水中,此时木条所受的浮力为 4.9 N,木条露出水面的长度为 0.25 m (保留两位小数)【考点】浮力大小的计算【分析】 (1)知道木条总重力,利用漂浮条件求木条受到的浮力;9(2)木条密度计在水中和湖水中都漂浮,利用阿基米德原理求在湖水中时木条浸入的深度,从而得出露出水面的长度【解答】解:(1)木条漂浮,处于平衡状态,木条受到的浮力:F 浮 =G 木 =4.9N(2)h 水 =1.2m0.2m=1m,木条密度计在清水和湖水中均处于漂浮状态,在水中受到的浮力 F 浮 等于在水塘中受到的浮力 F

25、浮 ,即: 水 gsh 水 = 水塘 gsh 水塘 ,h 水塘 =0.95m,露出水面长度:L=1.2m0.95m=0.25m故答案为:4.9;4.9;0.2514利用温差可以发电某种新型温度计,它的工作原理如图所示将 A 端置于待测的高温处,与 B、C 端存在温度差,电路两端就会产生电压(图中虚线框部分相当于电源) ,电流表会有示数显示对应的温度电路电压与 A 端及 B、C 端的温度关系如下表所示当 A 端的温度为 200,B、C 均为 20,定值电阻 R=10 欧,产生电压的是 15.0 毫伏,通过电流表的电流为 1.5 毫安BC 端温度/电压/毫伏A 端温度 /0 10 2 00 0 毫

26、伏 0.6 毫伏 1.2 毫伏100 6.3 毫伏 7.0 毫伏 7.7 毫伏200 13.4 毫伏 14.0 毫伏 15.0 毫伏300 21.0 毫伏 21.8 毫伏 22.6 毫伏【考点】欧姆定律的应用【分析】由表格数据可知,当 A 端的温度为 200,B、C 均为 20时产生的电压,根据欧姆定律求出通过电流表的电流【解答】解:由表格数据可知,当 A 端的温度为 200,B、C 均为 20时,产生的电压U=15.0mV=15.0103 V,通过电流表的电流:I=1.5103 A=1.5mA故答案为:15.0;1.515由 n 个阻值均为 R 的导体组成并联电路,则电路的总电阻 R 并 为

27、 nR ,R 并 和 R 的大小相比较是 R 并 小 于 R (填大、小或等于)【考点】电阻的并联【分析】根据串联电路总电阻与各部分电阻的关系以及并联电路的总电阻与各部分电阻的关系进行分析【解答】解:根据并联电路的总电阻的倒数等于各部分电阻倒数之和,所以当 n 个阻值为R 的电阻并联时,则: =,所以 R 并 =10则 R 并 R故答案为:nR;大三实验探究题(共 32 分,每空 2 分)培养皿编号 12345 甘草酒精浸出液的质量分数01%2%4%8%抑菌圈直径(mm)02.886.085.966.0616在探究“电压一定时,电流跟电阻关系”的实验中,设计电路图如图甲所示(1)本实验应控制哪

28、个物理量不变: 电阻两端的电压 (2)根据图甲用笔画线代替导线将图乙实物连接成完整电路(导线不允许交叉) (3)连接好电路,闭合开关,发现电流表没有示数,移动滑动变阻器的滑片,电压表示数始终接近电源电压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可能是 C A电流表坏了 B滑动变阻器短路C电阻处接触不良 D电阻短路(4)排除电路故障进行实验,多次改变 R 的阻值,调节滑动变阻器,使电压示数 不变 ,实验数据记录如下表其中第 5 次实验电流表示数如图丙所示,其读数为 0.12A 实验次数 1 2 3 4 5电阻 R/ 5 10 15 20 25电流 I/A 0.6 0.3 0.2 0.15(5)实验结果是: 电压一定时,

29、导体中的电流与其电阻成反比 (6)滑动变阻器在该实验中的作用是: 控制电阻两端的电压不变 在实验 1 到实验 5 过程中,滑动变阻器的移动方向是 B A一直往右移 B一直往左移C先向左移后来又往右移 D任意方向移动,没有规律【考点】探究电流与电压、电阻的关系实验【分析】 (1)电流与电压和电阻有关,要探究电流与电阻的关系,需保持电阻两端的电压不变;(2)电压表要并联在被测电路两端,电流从电压表的“”接线柱流入,从“”接线柱流出;滑动变阻器采取“一上一下”的接法;电路连接过程中,为防止电路发生短路,开关应断开;(3)电流表没有示数,电压表示数始终接近电源电压,电路故障可能为电压表所测量的电阻断路

30、;(4)改变电阻,应注意通过改变滑动变阻器的阻值,使电压表的示数不变;根据电流表选用的量程和其分度值,读出电流表示数;(5)电流与电阻的关系:电压一定时,导体中的电流与其电阻成反比;(6)根据串分压的知识,电阻值越大,两端的电压越多,为使电压表的示数不变,应增大滑动变阻器的阻值【解答】解:(1)实验是探究电流与电阻的关系,在改变电阻的同时,应保持电阻两端的电压不变;(2)电压表要并联在定值电阻两端,滑动变阻器采取“一上一下”的连接方式,如图所示:(3)连接好电路,闭合开关,发现电流表没有示数,说明电路有断路处,移动滑动变阻器的滑片,电压表示数始终接近电源电压说明与电压表并联之外的电路完好,与其

31、并联的电阻 R 断路;11(4)实验中多次改变 R 的阻值,同时应调节滑动变阻器,使电压示数不变;图丙中电流表用的是 00.6A 量程,分度值为 0.02A,故其示数为 0.12A;(5)根据表中数据可得出的结论是:电压一定时,导体中的电流与其电阻成反比;(6)由以上分析可知,滑动变阻器在实验中的作用是控制电阻两端的电压不变;在实验 1 到实验 5 过程中,定值电阻的阻值不断增大,根据串分压的特点,两端电压会增大,所以实验中应增大变阻器的阻值,将滑片向左滑动,使电阻两端的电压不变,B 正确故答案为:(1)电阻两端的电压;(2)见上图;(3)C;(4)不变;0.12A;(5)电压一定时,导体中的

32、电流与其电阻成反比;(6)控制电阻两端的电压不变;B四分析论述及计算(18 分第 26,28,29 题各 4 分第 27 题 6 分)17实验表明:密度大于液体的固体球,在液体中开始时是竖直加速下沉,但随着下沉速度变大,其所受的阻力也变大,到一定深度后开始匀速下沉下表是某兴趣小组在探究“固体球在水中竖直匀速下沉时的速度与哪些量有关”实验时得到的数据记录(水的密度 水 =1.0103kg/m3,球的体积计算公式为 V=r 3)次序 固体球的半径r/(10 3 m)固体球的密度/(10 3kgm3)固体球匀速下沉的速度 v/(ms 1 )1 0.5 2.0 0.552 1.0 2.0 2.203

33、1.5 2.0 4.954 0.5 3.0 1.105 1.0 3.0 4.406 0.5 4.0 1.657 1.0 4.0 6.60(1)第 1、2、3 三组数据可知,因为阻力的原因,固体球在水中竖直匀速下沉时受到重力与浮力并不相等,重力与浮力之比为 2:1 ;(2)结合表格中的数据分析,若固体球的半径为 2.0103 m,密度为 3.0103kg/m3,则其在水中匀速下沉的速度是 17.6 m/s【考点】探究浮力大小的实验【分析】 (1)物体的重力 G= 物 gV,浮力 F 浮 = 液 gV 排 ,根据已知条件分析重力与浮力之比;(2)分析固体下沉时的速度和固体的半径,可以找出规律;根据

34、固体球在水中匀速下沉的速度与固体球的半径的关系,可以求出速度的大小【解答】解:(1)1、2、3 三组数据,球的密度均为 2103kg/m3,球在下沉过程中,都是完全浸没的,所以 V 排 =V 球 ;则 G 球 = 球 gV,F 浮 = 水 gV,所以重力与浮力之比恰好为 2:1;(2)分析 4、5 组数据可以知道固体球下落的速度与球半径的平方的比值是一个定值,为4.4;固体球的半径为 2.0103 m,密度为 3.0103kg/m3,在水中匀速下沉的速度v=(2.010 3 ) 24.4m/s=17.6m/s故答案为:(1)2:1;(2)17.61218在如图所示的电路中,电阻 R1的阻值为

35、10闭合开关 S,电流表 Al的示数为0.3A,电流表 A 的示数为 0.5A求:(1)通过电阻 R2的电流;(2)电源电压;(3)电阻 R2的阻值【考点】欧姆定律的应用【分析】 (1)电流表 Al测电阻 R1的支路电流,电流表 A 测干路电流,由串联电路的特点可求出通过电阻 R2的电流;(2)已知电阻 R1的阻值、流过 R1的电流,由欧姆定律可求出电阻 R1两端的电压,即电源电压;(3)已知电源电压、流过 R2的电流,由欧姆定律可求出电阻 R2的阻值【解答】解:S 闭合,R 1、R 2并联,电流表 Al测电阻 R1的支路电流,电流表 A 测干路电流(1)由并联电路的特点知,通过电阻 R2的电

36、流 I2=IAI A1=0.5A0.3A=0.2A;答:通过电阻 R2的电流是 0.2A(2)电源电压 U=IA1R1=0.3A10=3V;答:电源电压是 3V(3)电阻 R2的阻值 R2=15;答:电阻 R2的阻值是 1519将一个重力为 G 的木块放在一个足够大的空烧杯中,慢慢加入水到烧杯满,木块能漂浮在水面上,请将木块受到的浮力与时间的关系画在图中,并加以解释原因 (从加水开始计时)这样作图的原因是: 从开始加水到木块漂浮前,浮力逐渐增大;继续加入,从木块开始漂浮到烧杯水满的过程中,浮力等于重力 【考点】物体的浮沉条件及其应用【分析】把从加水开始到烧杯水满的过程分成两个阶段,一是从开始加水到木块漂浮前,二是继续加入,从木块开始漂浮到烧杯水满,分析这两个阶段浮力的大小变化,然后作图即可【解答】解:从开始加水到木块漂浮前,浮力逐渐增大;继续加入,从木块开始漂浮到烧杯水满的过程中,木块始终能漂浮在水面上,浮力等于其重力,如图所示:故答案为:见解答图;从开始加水到木块漂浮前,浮力逐渐增大;继续加入,从木块开始漂浮到烧杯水满的过程中,浮力等于重力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教育学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