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2015-2016学年湖北省黄冈市九年级(上)期中化学试卷.doc

上传人:果果 文档编号:2126562 上传时间:2018-09-01 格式:DOC 页数:32 大小:35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5-2016学年湖北省黄冈市九年级(上)期中化学试卷.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2页
2015-2016学年湖北省黄冈市九年级(上)期中化学试卷.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2页
2015-2016学年湖北省黄冈市九年级(上)期中化学试卷.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2页
2015-2016学年湖北省黄冈市九年级(上)期中化学试卷.doc_第4页
第4页 / 共32页
2015-2016学年湖北省黄冈市九年级(上)期中化学试卷.doc_第5页
第5页 / 共3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12015-2016 学年湖北省黄冈市九年级(上)期中化学试卷一、选择题1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化学是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以及变化规律的科学B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C阿伏加德罗发现元素周期律和周期表D化学使世界变得更加绚丽多彩2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 )A氧 B硅 C铝 D铁3下列气体属于稀有气体的是( )A氦气 B氧气 C氮气 D二氧化碳4下列元素符号书写正确的是( )A氯 CLB铜 CaC银 AGD镁 Mg5古诗词是古人为我们留下的宝贵精神财富下列诗句中只涉及物理变化的是( )A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B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C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D爆竹声中一岁

2、除,春风送暖入屠苏6实验室制取氧气,可用排水取气法收集,是因为氧气( )A相同条件下,氧气密度比空气大B通常情况下,氧气是无色无味的气体C氧气能溶于水D氧气不易溶于水7与元素化学性质关系最密切的是原子的( )A质子数 B核外电子总数 C电子层数 D最外层电子数8下列物质中,暂未计入北京市空气质量日报的监测空气污染指数的物质是( )A二氧化硫 B二氧化碳 C二氧化氮 D一氧化碳9九月走进颐和园大门,可闻到怡人的桂花香味,这一现象说明( )A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 B分子分裂成原子2C分子在不断地运动 D分子之间有间隔10下列物质在氧气中燃烧的装置不正确的是( )A B C D11化学变化的基本特征是

3、( )A有颜色的变化 B会发光放热C一定有气体生成 D有新物质生成12保持水的化学性质的粒子是( )A水分子 B氧元素和氢元素C氧原子和氢原子 D氢分子和氧分子13下列关于绿色化学的表述中,其中有严重错误的是( )A绿色化学就是生产不含化学成分的物质B绿色化学是要充分利用资源和能源,采用无毒、无害的原料C绿色化学是要提高原子利用率,力图使所有作为原料的原子都被产品所消纳,实现“零现放”D绿色化学核心就是要利用化学原理从源头消除污染14下表是某品牌饮用天然水理化指标:含有成分 钙 镁 钾 钠 其它含量(mg/L) 4.0 0.5 0.35 0.8 略该表中的“钙、镁、钾、钠”应理解为( )A原子

4、 B分子 C元素 D单质15氧气是人类维持生命不可缺少的物质,下列关于氧气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液氧储存在漆成蓝色的钢瓶中B氧气约占空气体积的C氧气是一种可燃性气体D氧气是一种化学性质比较活泼的非金属单质16下列变化变化中,前者属于物理变化,后者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水结冰,分离液态空气 B酒精挥发,酒精燃烧C动植物呼吸,电灯通电发光 D鸡蛋变臭,火药爆炸17下列物质属于氧化物的是( )A氧气 B氢氧化钠 C高锰酸钾 D二氧化硫18在实验室中,存放有毒药品的柜橱应贴的标识是( )3A B C D19下列化学反应中既不是化合反应也不是分解反应的是( )A铁+氧气四氧化三铁B二氧化碳+碳一氧化

5、碳C氧化汞汞+氧气D乙炔+氧气二氧化碳+水20地球上的淡水只约占全球水储量的 2.53%,可利用的淡水不足 1%,保护水资源,节约用水是每个公民的义务,下列做法中不正确的是( )A农业和园林浇灌用喷灌、滴灌B工业用水循环利用C将生活污水排放在江河中D利用家庭洗菜水、洗衣水等冲洗马桶21化学符号“2H 2”表示( )A两个氢分子 B两个氢原子 C两个氢元素 D氢气22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分子质量大,原子质量小B分子可以直接构成物质,原子不能直接构成物质C分子间有空隔,原子间无空隔D在化学反应中,分子可分,原子不可分23如图是氢分子和氧分子化合成水分子的示意图从该示意图可获得有关物质组成、

6、结构、性质等方面的化学信息,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氢元素和氧元素在一定条件下反应可生成水分子B两个氢分子和一个氧分子在一定条件下可生成两个水分子C氢气是由氢原子构成的D水是由一个氧原子和两个氢原子构成的24下列符号既能表示一种元素,又能表示一种单质的是( )AN 2 BH CO DFe25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和收集氧气,简要分为以下几步( )4装药品 检查装置气密性 排水法收集气体 固体装置 加热 把导管从水槽中取出 停止加热A B C D26下列实验操作中,不正确的是( )A实验完毕时用酒精灯盖盖灭酒精灯的火焰B给液体加热时试管口不能对着自己和旁人C点燃氢气前先检验氢气的纯度D用量筒读取液

7、体体积时仰视读数27下列物质中,按单质、化合物、混合物的顺序排列的是( )A氢气、可口可乐饮料、氢氧化钠B水、矿泉水、海水C氧气、二氧化碳、空气D铝箔、澄清石灰水、高锰酸钾28若鉴别二氧化碳和氮气,可采用下列哪种方案( )A分别观察气体的颜色B分别闻气体的气味C将燃着的木条分别插入盛有两种气体的容器中,观察现象的变化D分别在盛有两种气体的容器中,加入适量的澄清石灰水,观察现象的变化292004 年以来,我国一些地方相继发生因“毒鼠强”(化学式 C4H8N4S2O4)中毒造成人员伤亡的事件“毒鼠强”是一种剧毒物质,下列有关它的成分叙述正确的是( )A该物质的一个分子中含 25 个原子B该物质的相

8、对分子质量为 296C该物质中各元素的质量比为 C:H:N:S:O=2:4:2:1:4D该物质是由碳、氢、氮、硫、氧五种元素组成的30已知某氯化钠样品中含有另一种氯化物,经测定该混合物中氯元素的含量为 56.2%,则通过计算可推测另一种物质是( )ACaCl 2BKCl CMgCl 2DFeCl 3二、填空题(共 5 道小题,共 23 分)31填写空格中的名称或化学式5化学式 NO2SiCl4名 称 五氧化二磷32某原子结构示意图为可知该原子的核电荷数为 ,核外有 个电子层,最外层上有 个电子;在化学反应中,这种原子容易 电子,该元素属于 (填“金属”或“非金属”)元素33标出下表所列的化合物

9、中划线元素的化合价化学式 (碘酸钾)化合价 34过氧乙酸( 化学式 C2H4O3)的溶液是抗击“SARS”时期常用的消毒剂通常状况下过氧乙酸为无色的液体,具有强烈刺激性气味,能与水以任意比例互溶,温度稍高即可分解放出氧气,加热到 110发生强烈爆炸,过氧乙酸的溶液可用于织物、纸张等的脱色,还可以做环境的杀菌消毒剂(1)描述过氧乙酸物理性质的语句是(填序号) ;(2)描述过氧乙酸化学性质的语句是(填序号) ;(3)描述过氧乙酸用途的语句是(填序号) 35当你参加“以水为题”的课外小组活动时,请根据以下活动内容要求,填空回答问题(1)从北京永定河取水样后,制成两个如图所示的简易净水器,对河水进行初

10、步净化请问,简易净水器 I 中,用到的小卵石、石英砂和膨松棉的作用为(填代号) ,活性炭的作用为(填代号) ;纱布卵石石英砂活性炭膨松棉A沉淀 B过滤 C吸附 D使硬水软化 E使浑浊的水变成纯净物水(2)使用简易净水器处理河水时,在操作中,应沿着 慢慢向 中倾倒河水,并注意液面始终要低于 (3)用肥皂在实验室的自来水中洗衣时,起浮渣,说明该自来水是含 的水,属于硬水(4)为了确定水的组成,课外小组还进行了电解水的实验,请你写出电解水文字表达式为 反应类型为 ,与电源两极相连的两端,产生气体体积比为(用体积相同的容器收集) : = : 三、实验题(共 3 道小题,共 23 分)36根据题目要求填

11、空6实验内容 实验现象 反应的文字表达式硫在空气中燃烧 铝箔在氧气中燃烧 上述反应的共同特征(写出两条即可): 37如图 A 是某课外小组设计在实验室制取氧气的装置图,请依据要求,回答下列问题(1)实验室利用过氧化氢溶液和二氧化锰制取氧气应选择的装置为(填代号) 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时,应选择的装置为(填代号) 其中可选择的共同仪器有(填代号) 化学试剂 带塞子的试管 带铁夹的铁架台 酒精灯(2)实验室利用过氧化氢溶液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制取氧气的文字表达式为 ;其中二氧化锰的作用为 (3)如图装置中有一套用于制氧气是不合理的,装置中的不合理之处为: ; 38(10 分)(2015 秋黄冈期中)某

12、课外活动小组为探究蜡烛的有关化学性质,已进行了查资料(内容略)、部分实验设计和观察及假设了部分结论,假如你是该组的成员(1)请你根据如表完成整个探究报告(填写在表中)实验操作及实验作图 实验现象 结 论A将燃烧的蜡烛用烧杯将其罩住B将一根细木条按下图所示放入火焰中,约 2 秒后立即取出木条中间被烧痕迹最轻,越向两侧被烧痕迹越重C将涂有少量澄清石灰水的玻璃片放在火焰上方D假如蜡烛中含有氢元素,那么蜡烛燃烧的产物中有水生成请依据此假设写出操作步骤(不作图)(2)请回答在探究活动中,除经历提出问题、查资料、猜想与假设、设计实验方案阶段外,还可能经历了哪些阶段 7四、计算题(共 4 分)39在某公共场

13、所张贴有以下广告请回答下列问题:(1)该化肥中的碳酸氢铵的相对分子质量为(不要求计算过程,下同) (2)该化肥碳酸氢铵中各元素的质量比为氮元素:氢元素:碳元素:氧元素= : : : ;(3)该化肥中碳酸氢铵中氮元素的质量分数为 ,因此这是一则 (填“真实”或“虚假”)广告(计算结果精确到 0.1%)82015-2016 学年湖北省黄冈市九年级(上)期中化学试卷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1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化学是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以及变化规律的科学B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C阿伏加德罗发现元素周期律和周期表D化学使世界变得更加绚丽多彩【考点】化学的历史发展过程;化学的用途

14、【专题】化学与生活【分析】A、根据化学的定义进行分析;B、根据化学的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进行分析;C、根据发现元素周期律和周期表的科学家进行分析;D、根据化学的成成果进行分析【解答】解:A、化学是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以及变化规律的科学,正确;B、化学中的好多发明都是先进行猜想,然后利用实验进行验证得到的,正确;C、门捷列夫发现了元素周期律和周期表,而不是阿伏伽德罗,错误;D、日常生活中许多物质都与化学有关,化学改变了人的衣食住行,正确故选:C【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对化学常识的认识,在平时的学习中要加强这方面的记忆2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 )A氧 B硅 C铝 D铁【考点】地壳中元素的分布与含

15、量【专题】物质的微观构成与物质的宏观组成【分析】地壳中元素的质量分数,由高到低的前五种元素分别是:氧、硅、铝、铁、钙【解答】解:A、氧元素是第一位,故 A 选项正确;9B、硅元素是第二位,故 B 选项错误;C、铝元素是第三位,故 C 选项错误;D、铁元素是第四位,故 D 选项错误;故选:A【点评】本考点考查了地壳中各种元素的含量,同学们要加强记忆有关的知识点,在理解的基础上加以应用,本考点主要出现在选择题和填空题中3下列气体属于稀有气体的是( )A氦气 B氧气 C氮气 D二氧化碳【考点】空气的成分及各成分的体积分数【专题】结合课本知识的信息【分析】稀有气体包括:氦气、氖气、氩气、氪气、氙气等气

16、体【解答】解:由稀有气体包括氦气、氖气、氩气、氪气、氙气可知,A 答案正确故选 A【点评】稀有气体包括:氦气、氖气、氩气、氪气、氙气等气体;它们的化学性质比较稳定4下列元素符号书写正确的是( )A氯 CLB铜 CaC银 AGD镁 Mg【考点】元素的符号及其意义【专题】化学用语和质量守恒定律【分析】根据元素符号通常用元素的拉丁名称的第一个字母(大写)来表示,如果几种元素名称的第一个字母相同,就在第一个字母(必须大写)后面加上元素名称中另一个字母(必须小写)以示区别,进行解答本题,如镁:Mg、铜;Cu、银:Ag、氯:Cl【解答】解:A、氯:Cl,故 A 错;B、铜:Cu,故 B 错;C、银:Ag,

17、故 C 错;D、镁:Mg,故 D 正确;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元素符号的书写属于识记的内容,比较简单105古诗词是古人为我们留下的宝贵精神财富下列诗句中只涉及物理变化的是( )A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B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C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D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考点】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判别【专题】结合课本知识的信息【分析】化学变化是指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物理变化是指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本质区别是否有新物质生成【解答】解:A、植物秸秆燃烧能生成水和二氧化碳等物质,属于化学变化;B、蜡烛燃烧能生成水和二氧化碳,属于化学变化;C、铁杵磨成针的过程中没

18、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D、燃放烟花爆竹能生成二氧化碳等物质,属于化学变化故选:C【点评】解答本题要分析变化过程中是否有新物质生成,如果没有新物质生成就属于物理变化6实验室制取氧气,可用排水取气法收集,是因为氧气( )A相同条件下,氧气密度比空气大B通常情况下,氧气是无色无味的气体C氧气能溶于水D氧气不易溶于水【考点】氧气的收集方法【专题】常见气体的实验室制法、检验、干燥与净化【分析】根据氧气的物理性质、收集方法进行分析解答即可【解答】解:氧气不易溶于水,故实验室收集氧气时可用排水法收集故选:D【点评】本题难度不大,掌握氧气的物理性质、收集方法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7与元素化学性质关系最密切

19、的是原子的( )A质子数 B核外电子总数 C电子层数 D最外层电子数11【考点】核外电子在化学反应中的作用【专题】物质的微观构成与物质的宏观组成【分析】根据元素的化学性质跟它的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目关系非常密切,决定元素化学性质的是最外层电子数;据此进行分析解答【解答】解:元素性质与原子核外电子的排布,特别是最外层上的电子数目有密切关系,决定元素化学性质的是最外层电子数A、决定元素化学性质的是最外层电子数,而不是质子数,故选项错误B、决定元素化学性质的是最外层电子数,而不是核外电子总数,故选项错误C、决定元素化学性质的是最外层电子数,而不是电子层数,故选项错误D、决定元素化学性质的是最外层电子数

20、,故选项正确故选:D【点评】本题难度不大,了解核外电子在化学反应中的作用,正确理解元素的化学性质与最外层电子数的关系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8下列物质中,暂未计入北京市空气质量日报的监测空气污染指数的物质是( )A二氧化硫 B二氧化碳 C二氧化氮 D一氧化碳【考点】防治空气污染的措施【专题】化学与环境保护【分析】暂未计人北京市空气质量日报的监测空气污染指数的物质是二氧化碳【解答】解:属于空气质量日报的监测空气污染指数的物质有:二氧化硫、二氧化氮、一氧化碳故选:B【点评】了解空气的污染物和防治空气污染的有效措施由哪些;了解环境保护、净化空气的方法9九月走进颐和园大门,可闻到怡人的桂花香味,这一现象说

21、明( )A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 B分子分裂成原子C分子在不断地运动 D分子之间有间隔【考点】物质的微粒性【专题】结合课本知识的信息;物质的微观构成与物质的宏观组成【分析】微观粒子的特征:质量和体积都很小;微粒与微粒之间有间隙;都是不断运动的12【解答】解:分子是不断运动的,桂花中含有香味的分子不断运动,向四周扩散,所以人们能闻到香味故选:C【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微观粒子总是不断运动的这一特征,属基础类题10下列物质在氧气中燃烧的装置不正确的是( )A B C D【考点】氧气的化学性质【专题】碳单质与含碳化合物的性质与用途【分析】铁在氧气中燃烧时生成的高温熔融物四氧化三铁容易溅落炸裂瓶底,硫燃烧生

22、成二氧化硫会向集气瓶外扩散,污染空气,木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的气体不污染环境,红磷燃烧生成五氧化二磷固体【解答】解:A、集气瓶中没有铺一层细沙或加入适量的水,铁在氧气中燃烧时生成的高温熔融物四氧化三铁容易溅落,从而把集气瓶炸裂,装置不正确B、集气瓶中没有水或显碱性的溶液,硫燃烧生成二氧化硫会向集气瓶外扩散,污染空气,装置不正确C、木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的气体不污染环境,装置正确D、红磷燃烧生成五氧化二磷固体,装置正确故选 AB【点评】解答本题的关键是要充分理解生成物的性质方面的知识,只有这样才能对问题做出正确的判断11化学变化的基本特征是( )A有颜色的变化 B会发光放热C一定有气体生成 D有新物

23、质生成【考点】化学变化的基本特征【专题】物质的变化与性质【分析】化学变化是指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化学变化常常伴随着发光、放热、颜色变化、产生气体、生成沉淀等现象,但有这些现象不一定是化学变化,化学变化的本质特征是有新物质生成,据此逐项分析判断13【解答】解:A、有颜色变化不一定是化学变化,例如氧气变为液态氧,变为淡蓝色,但属于物理变化,故 A 错误;B、有发光放热不一定是化学变化,例如灯泡发光放热,属于物理变化,故 B 错误;C、化学变化不一定有气体生成,例如氢氧化钠和硫酸铜反应生成氢氧化铜和硫酸钠是化学变化但没有气体生成,故 C 错误;D、化学反应的基本特征是有新物质生成,故 D 正确故选

24、D【点评】确区别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关键是判断是否有新物质的生成,方法是比较变化前后物质的差别:是只限于物质的状态变化,还是物质发生了根本变化12保持水的化学性质的粒子是( )A水分子 B氧元素和氢元素C氧原子和氢原子 D氢分子和氧分子【考点】分子的定义与分子的特性【专题】结合课本知识的信息【分析】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微粒,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微粒【解答】解: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因而能保持水的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就是水分子故选 A【点评】此题考查分子定义的理解应用进一步要求学生准确记忆理解概念、理论、定律等13下列关于绿色化学的表述中,其中有严重错误的是( )A绿色化学就是

25、生产不含化学成分的物质B绿色化学是要充分利用资源和能源,采用无毒、无害的原料C绿色化学是要提高原子利用率,力图使所有作为原料的原子都被产品所消纳,实现“零现放”D绿色化学核心就是要利用化学原理从源头消除污染【考点】绿色化学【专题】生活实际型【分析】根据绿色化学的含义去考虑本题绿色化学并不是有严格定义的,是一种理念14【解答】解:绿色化学是指无污染、无公害、尽可能把反应物转化为生成物的化学绿色化学核心就是要利用化学原理从源头消除污染任何物质都是由元素组成的,所以说绿色化学就是生产不含化学成分的物质,是绝对错误的故选 A【点评】知道绿色化学是充分利用资源和能源,采用无毒、无害的原料,尽可能实现“零

26、现放”的化学14下表是某品牌饮用天然水理化指标:含有成分 钙 镁 钾 钠 其它含量(mg/L) 4.0 0.5 0.35 0.8 略该表中的“钙、镁、钾、钠”应理解为( )A原子 B分子 C元素 D单质【考点】分子、原子、离子、元素与物质之间的关系【专题】物质的微观构成与物质的宏观组成【分析】元素常用来描述物质的组成,通常的药品、食品、日常生活中的用品中含有什么为多少,就是指元素【解答】解:物质的组成常用元素来描述,饮用天然水理化指标钙、镁、钾、钠的含量,就是指元素的含量所以,A、B、D 错误,C 正确故选 C【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元素的概念,理解元素的含义,会用元素来描述物质的宏观组成15氧

27、气是人类维持生命不可缺少的物质,下列关于氧气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液氧储存在漆成蓝色的钢瓶中B氧气约占空气体积的C氧气是一种可燃性气体D氧气是一种化学性质比较活泼的非金属单质【考点】氧气的物理性质;氧气的化学性质【专题】氧气、氢气的性质与用途【分析】A根据液氧的储存方法来分析;B根据空气的组成来分析;C根据氧气的性质来分析;D根据氧气的化学性质来分析15【解答】解:A淡蓝色的液氧储存在漆成蓝色的钢瓶内,故正确;B氧气约占空气体积的五分之一,故正确;C氧气不具可燃性,具有助燃性,故错误;D氧气是一种化学性质比较活泼的非金属气体单质,故正确故选 C【点评】掌握氧气的性质和空气的组成是解题的关键1

28、6下列变化变化中,前者属于物理变化,后者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水结冰,分离液态空气 B酒精挥发,酒精燃烧C动植物呼吸,电灯通电发光 D鸡蛋变臭,火药爆炸【考点】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判别【专题】物质的变化与性质【分析】化学变化是指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物理变化是指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本质区别是否有新物质生成;据此分析判断【解答】解:A、水结冰,分离液态空气过程中都没有新物质生成,都属于物理变化B、酒精挥发过程中只是状态发生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酒精燃烧过程中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C、动植物呼吸过程中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电灯通电发光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

29、成,属于物理变化D、鸡蛋变臭,火药爆炸过程中都有新物质生成,都属于化学变化故选:B【点评】本题难度不大,解答时要分析变化过程中是否有新物质生成,若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若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17下列物质属于氧化物的是( )A氧气 B氢氧化钠 C高锰酸钾 D二氧化硫【考点】从组成上识别氧化物【专题】物质的分类【分析】根据氧化物的概念可知,氧化物中只有两种元素且含有氧元素来分析解答【解答】解:A、O 2中只含有氧元素,属于单质,故 A 错误16B、NaOH 中有钠、氧、氢三种元素,不属于氧化物,故 B 错误;C、KMnO 4中含有钾、锰、氧三种元素,不属于氧化物,故 C 错误;D、SO

30、2中含有硫、氧两种元素且含有氧元素,属于氧化物,故 D 正确故选 D【点评】本题较简单,学生应深刻理解氧化物的概念,能够把握概念的要点来判断氧化物18在实验室中,存放有毒药品的柜橱应贴的标识是( )A B C D【考点】几种常见的与化学有关的图标【专题】公共标志型【分析】根据标识代表的含义结合需要张贴的环境进行分析【解答】解:A、一个方形中间有一个骷髅头,表示药品有剧毒,故 A 正确;B、手掌的中间有一滴水,表示地球上的最后一滴水将是人类的眼泪,是节水标志,故 B 错误;C、试管的下面有手和桌面,表示该药品有腐蚀性,故 C 错误;D、圆圈中间的火柴画了一斜线,表示禁止烟火,故 D 错误故选 A

31、【点评】在解此类题时,首先分析各种标志的含义,然后结合具体的张贴环境进行分析19下列化学反应中既不是化合反应也不是分解反应的是( )A铁+氧气四氧化三铁B二氧化碳+碳一氧化碳C氧化汞汞+氧气D乙炔+氧气二氧化碳+水【考点】反应类型的判定【专题】化学反应的基本类型和能量变化【分析】本题考查化合反应和分解反应,化合是多变一,分解是一变多【解答】解:A、该反应是多变一,属于化合反应,故 A 错误B、该反应是多变一,属于化合反应,故 B 错误17C、该反应是一变多,属于分解反应,故 C 错误D、是单质和化合物反应生成单质和化合物,既不是化合反应也不是分解反应,故 D 正确故选 D【点评】本题较简单,注

32、意从物质的类别和多少来判断化学反应的类型,重点是掌握化合反应与分解反应的变化特征20地球上的淡水只约占全球水储量的 2.53%,可利用的淡水不足 1%,保护水资源,节约用水是每个公民的义务,下列做法中不正确的是( )A农业和园林浇灌用喷灌、滴灌B工业用水循环利用C将生活污水排放在江河中D利用家庭洗菜水、洗衣水等冲洗马桶【考点】保护水资源和节约用水【专题】空气与水【分析】A、喷灌、滴灌可以节约用水;B、工业用水循环利用可以节约水资源;C、生活污水直接排放会污染水资源;D、洗菜水、洗衣水等冲洗马桶可以节约用水【解答】解:A、喷灌、滴灌可以节约用水,做法正确;B、工业用水循环利用可以节约水资源,做法

33、正确;C、生活污水直接排放会污染水资源,故做法不正确;但符合题意D、洗菜水、洗衣水等冲洗马桶可以节约用水,做法正确故选 C【点评】水是大自然赐予我们的宝贵资源,我们一定要好好利用,好好保护21化学符号“2H 2”表示( )A两个氢分子 B两个氢原子 C两个氢元素 D氢气【考点】化学符号及其周围数字的意义【专题】化学用语和质量守恒定律【分析】根据标在分子符号前面的数字表示分子的个数,据此进行分析判断18【解答】解:A、标在分子符号前面的数字表示分子的个数,2H 2表示两个氢分子,故选项正确B、两个氢原子可表示为:2H,故选项错误C、元素只讲种类,不讲个数,个多错误D、氢气属于气态非金属单质,在元

34、素符号的右下角写上表示分子中所含原子数的数字,其化学式为:H 2,故选项错误故选 A【点评】本题难度不大,主要考查同学们对常见化学用语(分子符号、化学式、原子符号等)的书写和理解能力22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分子质量大,原子质量小B分子可以直接构成物质,原子不能直接构成物质C分子间有空隔,原子间无空隔D在化学反应中,分子可分,原子不可分【考点】分子和原子的区别和联系【专题】物质的微观构成与物质的宏观组成【分析】根据已有的分子和原子的性质以及相互关系分析解答即可【解答】解:A、分子和原子不能直接比较大小,只能说分子比构成它的原子的质量大,错误;B、分子和原子都能直接构成物质,错误;C、分子

35、和原子之间都有一定的间隔,错误;D、在化学反应中,分子可分,原子不可分,正确;故选 D【点评】掌握分子和原子的基本性质和区别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23如图是氢分子和氧分子化合成水分子的示意图从该示意图可获得有关物质组成、结构、性质等方面的化学信息,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氢元素和氧元素在一定条件下反应可生成水分子B两个氢分子和一个氧分子在一定条件下可生成两个水分子C氢气是由氢原子构成的19D水是由一个氧原子和两个氢原子构成的【考点】微粒观点及模型图的应用【专题】化学反应模拟图型【分析】化学反应的本质是分子分解成原子,原子再重新组合生成新的分子,元素只是组成物质的基本成分,物质由分子或原子构成,或

36、者物质由哪些元素组成,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或者每个分子是由哪些原子构成的等等【解答】解:A、发生化学变化时,是氢分子和氧分子分解成氢原子和氧原子,氢原子和氧原子重新组合形成水分子,所以 A 项错B、氢气与氧气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化学反应生成水,其微观解释就是两个氢分子和一个氧分子在一定条件下可生成两个水分子,因此 B 项对C、氢气是由氢分子构成的,氢分子是由氢原子构成的,故 C 错D、水是由水分子构成的,每一个水分子是由一个氧原子和两个氢原子构成的,所以 D 错故选 B【点评】本题考查构成物质的基本微粒离了、原子、分子之间的关系以及组成物质的元素等,掌握物质的宏观组成和微观构成,以水为例明确它们之间

37、的关系,对学习本部分有很大帮助24下列符号既能表示一种元素,又能表示一种单质的是( )AN 2 BH CO DFe【考点】元素的概念;分子、原子、离子、元素与物质之间的关系【分析】元素符号能表示一种元素,还能表示该元素的一个原子化学式能表示一种物质当元素符号又是化学式时,就同时具备了上面的三个意义金属、固体非金属、稀有气体元素的元素符号,既能表示一个原子,又能表示一种元素,还能表示一种物质【解答】解:A、N 2的符号是氮气的化学式,但不是元素符号因此排除选项 AB、H 表示 1 个氢原子,表示氢元素,但不能表示氢气这种单质,故错误;C、选项 C 中的符号是元素符号,不能表示氧气这种物质,因此排

38、除选项 CD、Fe 是元素符号,既能表示铁这种物质,又能表示铁元素,还能表示 1 个铁原子故选 D【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元素符号及化学式的意义要注意一般的气体元素符号与金属单质、稀有气体、部分非金属固体的元素符号所表示意义的比较2025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和收集氧气,简要分为以下几步( )装药品 检查装置气密性 排水法收集气体 固体装置 加热 把导管从水槽中取出 停止加热A B C D【考点】制取氧气的操作步骤和注意点【专题】常见气体的实验室制法、检验、干燥与净化【分析】根据加热高锰酸钾分解制取氧气时的操作步骤为:查、装、定、点、收、移、熄,据此进行分析解答【解答】解:实验室加热高锰酸钾制取氧气

39、的操作步骤和注意点分别是:连(连接仪器、组装实验装置)查(检查装置的气密性)装(装入固体药品,注意用高锰酸钾时,在试管口放一团棉花)定(用铁架台固定仪器装置)点(用火柴点燃酒精灯,给试管加热)收(收集氧气)移(把导管移出水面)熄(熄灭酒精灯),可得题中正确的操作顺序是答案:C【点评】本题难度不大,掌握制取氧气的步骤的口诀(“查、装、定、点、收、移、熄”,谐音“茶庄定点收利息”)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26下列实验操作中,不正确的是( )A实验完毕时用酒精灯盖盖灭酒精灯的火焰B给液体加热时试管口不能对着自己和旁人C点燃氢气前先检验氢气的纯度D用量筒读取液体体积时仰视读数【考点】加热器皿-酒精灯;测量

40、容器-量筒;给试管里的液体加热;氢气、一氧化碳、甲烷等可燃气体的验纯【专题】常见仪器及化学实验基本操作【分析】A、根据熄灭酒精灯的正确方法分析,实验结束后,应用灯帽盖灭酒精灯,不能用嘴吹;B、根据给试管内液体加热的注意事项分析,给液体加热时试管口不能对着自己和旁人;C、根据氢气是可燃性气体,不纯点燃有爆炸的危险分析;D、根据量筒读数的正确方法分析,量筒读数时,视线要与凹液面的最低点保持水平【解答】解:A、实验结束后,应用灯帽盖灭酒精灯,不能用嘴吹,以防着火或爆炸,故 A 操作正确;21B、给液体加热时试管口不能对着自己和旁人,以防液体沸腾溅出伤人,故 B 操作正确;C、氢气是可燃性气体,不纯点

41、燃有爆炸的危险,点燃氢气前,必须检验氢气的纯度,故 C 操作正确;D、量筒读数时,视线要与凹液面的最低点保持水平,仰视读数结果偏小,故 D 操作错误;故选 D【点评】本题难度不大,熟悉各种仪器的用途及使用注意事项、掌握常见化学实验基本操作的注意事项是解答此类试题的关键27下列物质中,按单质、化合物、混合物的顺序排列的是( )A氢气、可口可乐饮料、氢氧化钠B水、矿泉水、海水C氧气、二氧化碳、空气D铝箔、澄清石灰水、高锰酸钾【考点】从组成上识别氧化物;纯净物和混合物的概念;单质和化合物的判别【专题】物质的分类【分析】单质是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化合物是由不同元素组成的纯净物,混合物是由不同物质组

42、成的物质【解答】解:A、可口可乐饮料是混合物、氢氧化钠是化合物,故 A 错;B、水是化合物,矿泉水、海水都是混合物,故 B 错;C、氧气是单质、二氧化碳是化合物、空气是混合物,故 C 正确;D、澄清石灰水是混合物、高锰酸钾是化合物,故 D 错故选 C【点评】通过回答本题要知道单质、化合物、混合物之间的区别和联系,并能灵活对所给物质进行判断28若鉴别二氧化碳和氮气,可采用下列哪种方案( )A分别观察气体的颜色B分别闻气体的气味C将燃着的木条分别插入盛有两种气体的容器中,观察现象的变化D分别在盛有两种气体的容器中,加入适量的澄清石灰水,观察现象的变化22【考点】常见气体的检验与除杂方法【专题】物质

43、的鉴别题【分析】氮气和二氧化碳都是无色无味的气体,氮气的化学性质不活泼,既不燃烧也不支持燃烧,因此可以灭火,氮气还可用于制氮肥、做保护气等二氧化碳有三个化学性质:二氧化碳既不能燃烧也不能支持燃烧,还不能供给呼吸;与水反应生成碳酸;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解答】解:A、氮气和二氧化碳都是无色的,故选项错误;B、氮气和二氧化碳都是无味的,故选项错误;C、氮气和二氧化碳都不支持燃烧,故选项错误;D、加入适量的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是二氧化碳,无变化的是氮气故选项正确;故选 D【点评】本考点考查了氮气和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和物理性质,要会利用性质鉴别气体,同学们应该加强记忆有关气体的性质,综合应用,气体的

44、性质也是中考的重要内容之一本考点主要出现选择题题和实验题中292004 年以来,我国一些地方相继发生因“毒鼠强”(化学式 C4H8N4S2O4)中毒造成人员伤亡的事件“毒鼠强”是一种剧毒物质,下列有关它的成分叙述正确的是( )A该物质的一个分子中含 25 个原子B该物质的相对分子质量为 296C该物质中各元素的质量比为 C:H:N:S:O=2:4:2:1:4D该物质是由碳、氢、氮、硫、氧五种元素组成的【考点】分子、原子、离子、元素与物质之间的关系;相对分子质量的概念及其计算;元素的质量分数计算;有关化学式的计算和推断【专题】化学式的计算;物质的微观构成与物质的宏观组成【分析】据“毒鼠强”的化学

45、式 C4H8N4S2O4分析其元素构成;相对分子的质量为组成分子的各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之和进行解答本题【解答】解:A、据“毒鼠强”的化学式 C 4H8N4S2O4分析,一个分子中所含原子数为 4+8+4+2+4=26,故此选项错误B、根据相对分子的质量为组成分子的各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之和,可得:(124)+(18)+(144)+(322)+(164)=240,故此选项错误23C、由毒鼠强的化学式可知,C、H、O、N、S 元素的质量比为:(124):(18):(164):(144):(322)=6:1:8:7:8;故此选项错误D、据“毒鼠强”的化学式 C 4H8N4S2O4分析该物质是由碳、氢、

46、氮、硫、氧五种元素组成的,故此选项正确故选 D【点评】本题考查学生根据物质的化学式分析意义以及其元素构成及相对分子的质量的求法,属于基础题型30已知某氯化钠样品中含有另一种氯化物,经测定该混合物中氯元素的含量为 56.2%,则通过计算可推测另一种物质是( )ACaCl 2BKCl CMgCl 2DFeCl 3【考点】元素的质量分数计算【专题】推断混合物的可能组成【分析】首先计算纯净物氯化钠中氯元素的质量分数,然后与样品中氯的质量分数相比,样品中氯元素的质量分数介于氯化钠和另外一种氯化物之间,若样品中的氯元素的质量分数大于氯化钠中氯元素的质量分数,则混入的另一种物质中氯的质量分数必定高于样品中氯

47、元素的质量分数【解答】解:氯化钠中氯元素的质量分数为100%=60.7%,现该样品中氮元素的百分含量为56.2%,则混入物质中氯元素的质量分数应小于 56.2%,A、CaCl 2中氯元素的质量分数为100%=63.956.2%,故 A 错误;B、KCl 中氯元素的质量分数为100%=47.7%56.2%,故 B 正确;C、MgCl 2中氯元素的质量分数为100%=74.7%56.2%,故 C 错误;D、FeCl 3中氯元素的质量分数为100%=65.5%56.2%,故 D 错误;故选 B【点评】本题考查元素的质量分数计算,注重了化学与生活的联系,学生应学会利用平均值的思维方法来进行分析解答二、填空题(共 5 道小题,共 23 分)31填写空格中的名称或化学式化学式 NO SiCl242 4名 称 五氧化二磷【考点】化学式的书写及意义【专题】化学用语和质量守恒定律【分析】本题考查化学用语的意义及书写,能根据物质化学式的书写规则正确书写物质的化学式,才能熟练准确的解答此类题目化合价数值交叉法书写化学式(即将正、负化合价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教育学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