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小老鼠上灯台儿歌教案编写教案的繁简,一般是有经验的教师写得简略些,而新教师写得详细些。以下是小编搜集并整理的儿歌教案有关内容。小老鼠上灯台儿歌教案 活动目标:1. 感受儿歌的韵律感。2. 能用动作表现滚动的状态,体验表演的乐趣。活动准备:1.老鼠和猫的布绒玩具。活动过程:1. 产生兴趣。教师出示老鼠的布绒玩具。有一天,一只小老鼠爬上灯台偷油吃, “啊,真香呀!”它正吃得津津有味时,来了一只猫,你猜小老鼠怎么了?小老鼠最怕谁?为什么?2. 学习儿歌。教师边操作布绒玩教具,边完整念儿歌一遍。猫来了,小老鼠一害怕,就怎么样了?(叽里咕噜滚下来)教师再次完整念一遍儿歌,其中在“猫来了”这句话后,幼儿加
2、念“喵” ,以增强幼儿参与性,满足幼儿的兴趣。教师用双手做道具和角色进行无声表演,如一只手做灯台,一只手扮老鼠(见附文),请幼儿尝试配念儿歌。请幼儿边拍手,边念儿歌,体验儿歌的韵律感。你们觉得这首儿歌好听吗?想表演吗?3. 创编动作。引导幼儿讨论:怎样表演小老鼠滚下来的动作?(如慢慢蹲下来,双手在胸前做环绕滚动状)请幼儿边念儿歌,边做自己创编的动作。小老鼠上灯台儿歌教案 活动目标:幼儿熟记儿歌。能大胆的表演儿歌。融入集体游戏,喜欢游戏活动教学。活动重点:学会念儿歌。活动难点:大胆、自信的对儿歌进行表演。活动准备:儿歌小老鼠上灯台 、老鼠和猫的头饰若干。活动过程:一、谈话活动师:宝贝们有没有见过
3、小老鼠(夸张表情)?它是怎么样的呢?教师通过和幼儿讨论小老鼠,调动幼儿对老鼠的已有经验,小老鼠的形象很快就浮现在幼儿的头脑中。二、动作表演师:这里有一直不乖的小老鼠,请小朋友们看看它在做什么?教师利用手指等肢体语言表演儿歌内容,帮助幼儿理解故事内容。这个环节可以反复进行,一是理解故事内容,二是熟记儿歌,三便是声情并茂的学做小老鼠(上台表演)。三、我问你答此环节是对儿歌内容的检测,可以是教师和幼儿互动形式,上句接下句,一同表演完整儿歌内容。(教师边做动作边念儿歌上半句,然后有幼儿接下半句,也是表演形式,可以交换角色,幼儿上半句,教师下半句,反复进行)四、游戏活动利用手指游戏“节节高”再次对儿歌进
4、行练习,可以个人单独游戏,也可以合作游戏。(此游戏不仅可以帮助幼儿熟记儿歌,也能训练幼儿的反应力,儿歌最后一句“叽里咕噜滚下了”时,迅速收回大拇指)五、拓展延伸“猫捉老鼠”的游戏,三个人扮演猫,两个人扮演老鼠,剩下的人围成一个大圈圈,老鼠站在圈内,猫在圈外,围成圈的幼儿唱儿歌,唱到最后一句“叽里咕噜滚下了”时,小老鼠围着其中一个幼儿转一个圈,此时猫开始捉老鼠,老鼠转回到圈内则存活下来,否则或被抓,或闷死游戏角色可以互换,灵活多变。小老鼠上灯台儿歌教案 设计意图:这首儿歌是一首经典的儿歌,具有童趣,儿歌有节奏感,易于幼儿理解,深受孩子们的喜爱,为此我选择了此活动,让孩子们通过参与学习、表演儿歌的
5、过程中,真正感受儿歌内在的乐趣,体验与老师、小朋友共同表演的乐趣。活动目标:1、学说儿歌,感受儿歌的韵律。2、能用简单的模仿动作表现儿歌,体验表演的乐趣。活动准备:小老鼠、猫、灯台图片。活动过程:一、产生兴趣。教师出示图片。有一天,一只小老鼠爬上灯台去偷油吃, “啊,真香啊!”它正吃得津津有味时,来了一只猫,你猜小老鼠怎么样了?提问:小老鼠最怕谁?为什么?(引导幼儿说出)教师带领幼儿听音乐,模仿各种小动物。二、教师请幼儿看图片,学念儿歌。1、教师边讲述儿歌情节,边演示图片,帮助幼儿理解儿歌。2、教师利用图片为幼儿完整地念一遍儿歌。3、教师表演,幼儿跟教师一起念儿歌、学儿歌。三、引导幼儿在念儿歌时做动作。1、教师引导幼儿用双手做道具,配上儿歌进行表演。儿歌 动作说明小老鼠, 食指相对。上灯台。 左手握拳垂直,右手食指和中指沿左臂交替攀爬。偷油吃, 双手四指并拢,手心朝里,与大拇指一起张合做吃油状。下不来。 双手并拢做摆手状。猫来了, 双手五指张开在脸两侧做胡须状。害怕了, 做抱头害怕状。叽里咕噜滚下来。 双手握拳交替自上而下滚落。2、幼儿自由练习动作,感受其中的乐趣。活动延伸:音乐游戏:小老鼠上灯台。幼儿扮演小老鼠,教师扮演猫。游戏开始,幼儿边唱歌边作相应的动作。唱到“上灯台时, “老鼠”爬上椅子,唱到最后一句时,从椅子上跳下来,在地上做各种滚翻动作,这时, “猫”去抓“老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