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综合地质学复习精简.doc

上传人:风样花鼓 文档编号:21193462 上传时间:2023-07-28 格式:DOC 页数:32 大小:388.7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综合地质学复习精简.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2页
综合地质学复习精简.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2页
综合地质学复习精简.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2页
亲,该文档总共32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一 前言+矿物篇、 矿物的概念。矿物是由地质作用或宇宙作用所形成的、具有一定的化学成分和内部结构、在一定的物理化学条件下相对稳定的天然结晶态的单质或化合物,它们是岩石和矿石的基本组成单位。、 在矿物的名称中:矿、石、砂、玉、华、矾分别有什么含义?矿 具有金属光泽或从中提炼金属 黄铜矿 石 非金属光泽的矿物 方解石 正长石 砂 以细小颗粒产出的矿物 辰砂 硼砂 玉 宝玉石石料 刚玉 黄玉 华 地表次生的并呈松散状的矿物 钴华 钼华 矾 易溶于水的硫酸盐 明矾 胆矾 、 矿物按晶体化学分为哪几大类? 第一大类 自然元素矿物 第二大类 硫化物及其类似化合物 (单硫化物, 双硫化物, 硫盐) 第三大类

2、 卤素化合物 (氟化物, 氯化物) 第四大类 氧化物和氢氧化物 (简单氧化物, 复杂氧化物, 氢氧化物) 第五大类 含氧盐 包括(硅酸盐,硝酸盐, 碳酸盐, 硫 酸盐, 铬酸盐, 钨酸盐, 钼酸盐, 磷酸盐, 砷 酸盐, 钒酸盐, 硼酸盐)二 岩石篇14.名词解释:1,等粒结构: 岩石中不同种主要矿物颗粒大小大致相 等。2,斑状结构: 岩石中所有矿物颗粒可分为大小截然不同的两群,大的称为斑晶,小的称为基质,其中没有中等大小的颗粒。如果基质为隐晶质或玻璃质,则称斑状结构似斑状结构: 岩石中所有矿物颗粒可分为大小截然不同的两群,大的称为斑晶,小的称为基质,其中没有中等大小的颗粒.如果基质为显晶质,

3、则称似斑状结构。块状构造: 岩石中矿物排列无一定方向,不具任何特殊形象的均匀块体,是火成岩(如花岗岩)中最常见的一种构造.流纹构造: 由不同颜色、不同成分的矿物、拉长的气孔显示出条纹状。是岩浆流动过程所形成的现象。常见于中酸性熔岩气孔构造: 当岩浆喷溢到地面时,围压降低,所含挥发份从岩浆中分离出来时,形成大量的气孔。是喷出岩中常见的构造。三 沉积岩1.构成沉积岩的物质,在搬运和沉积过程中是以哪些方式 进行搬运和沉积的? 各种沉积物质,由各种介质搬运到沉积盆地(海、湖、沼泽等)沉积、成岩,其搬运和沉积的方式有2种: 1.有些物质是以碎屑物质的形式进行搬运和沉积,称为机械搬运作用和机械沉积作用;

4、2.另一些是以真溶液或胶体溶液的形式进行搬运和沉积,称为化学搬运作用和化学沉积作用。 2.沉积岩的化学成分特征? 1.Fe2O3FeO,与岩浆岩相反; 2.碱金属和碱土金属的含量低于岩浆岩。但CaO例外, 这是生物作用使CaO聚集的结果; 3.K2ONa2O,与岩浆岩相反; 4.富含H2O、有机质。3.沉积岩的矿物成分特点?高温矿物罕见,低温矿物富集、自生矿物独有4.沉积岩的主要构造特征?1).沉积岩具有层理构造,这是其最主要的特征构造。 它是成分、粒度、胶结物、颜色等在垂直于沉积物表面方向上的变化所显示出的一种成层性构造。2).在岩层顶面上往往发育有波痕、干裂(泥裂)、雨痕、雹痕、虫迹等层面

5、构造。一.机械成因的构造: 机械作用形成的构造主要有三种类型其包括:层理、层面构造、变形构造.1)层理 是沉积岩中最常见的一种原生构造,它是通过成分、结构颜色等在垂向上的变化而显示的一种层状构造.层理的基本类型:水平层理、波状层理、斜层理、序粒层理、块状层理.2)层面构造 常见的层面构造有:波痕、泥裂、雨痕、雹痕、晶痕、冲刷面、流痕、槽模、沟模.3)变形构造 是在沉积物沉积的同时或稍后,沉积物尚处于塑形状态时,经变形所形成的构造.常见的变形构造有:负荷印模、球枕构造、包卷层理、滑坡构造、碎屑岩脉、盘状构造等. 二.化学成因的构造 化学成因的构造很常见大致有三类:溶解作用形成的构造、凝聚作用形成

6、的构造、溶解凝聚作用形成的构造. 三.生物成因的构造,包括生物生长沉积构造和生物扰动构造(生物侵蚀构造).5.水流搬运的距离大小,将会对被搬运的碎屑物产生哪些 影响?碎屑物质随着水流搬运距离的增大,将会使碎屑物质发生如下一些变化: a.粒度变细; b.磨圆度变好; c.分选性变好; d.成分成熟度增高(不稳定矿物减少,稳定矿物相对增多)。6.名词解释:沉积分异作用: 母岩的风化产物以及其它来源沉积物在搬运和沉积过程中,会按颗粒大小、形状、比重、矿物成分和化学成分等在地表依次沉积下来,称为沉积分异作用。机械分异作用:化学分异作用: 溶解物质(包括胶体溶液物质和真溶液物质),在搬运和沉积过程中,根

7、据其本身的化学性质(主要是其在溶液中的溶解度和外界条件如介质的pH值、Eh值、气候因素、构造条件、有机物的作用等),从溶液中按一定先后顺序沉淀下来的现象。砾岩: 砾岩和角砾岩是指砾级碎屑(直径2mm)的含量50%的碎屑岩。砾岩和角砾岩合称为粗碎屑岩。砂岩: 砂岩主要由砂粒(粒径为20.05mm,-14)和填隙物组成的陆源碎屑岩,称砂岩7.砂岩如何按粒度大小分类?细砾岩:砾石直径为 0.21cm;中砾岩:砾石直径为 110cm粗砾岩:砾石直径为 10100 cm;.,巨砾岩:砾石直径l00 cm;与岩石中碎屑颗粒大小不一致时,可采用三级命名法命名: 如某砾岩,细砾石78%;中砾石18%;粗砾4%

8、。按三级命名原则命名为:含中砾细砾岩。 四 变质岩1. 变质作用的类型有哪些? 根据变质作用的地质成因和变质作用因素将变质作用分以下的5种类型:1. 热接触变质作用 2. 动力变质作用 3. 气液变质作用 4. 区域变质作用 5. 混合岩化作用 2.变质岩有哪些结构特点? A.具有变晶结构。变质岩是经过重结晶作用的,所以具有晶质结构,但多为它形、半自形,且矿物排列往往具有定向性。 B.动力变质作用形成的具有压碎结构。矿物颗粒破碎,呈不规则的棱角状,常有裂隙、扭曲变形现象。 C.具有变余结构。为原岩残留下来的结构。 2. 变质岩有哪些构造特点?变余构造 变质作用对原岩改造的不彻底而保留原岩构造的

9、某些特点。变质(变成)构造 由重结晶作用和变质结晶作用所形成的构造。板状构造:岩石中矿物颗粒细小,肉眼难以分辩,岩性似薄板状,常出现一组平行的破裂面,且光滑平整,破裂面具有微弱的丝绢光泽,具变余泥质结构。千枚状构造 岩石中的鳞片状矿物呈定向排列,沿定向排列方向可劈成薄片,具较强的丝绢光泽,断面参差不齐。为千枚岩所特有。片状构造: 又称片理构造。由云母、绿泥石、滑石、角闪石等片状、板状、或针状矿物呈连续平行排列而成。沿片理面极易劈成薄片,而且还常呈波状弯曲,显示强烈的丝绢光泽。 片麻状构造: 暗色的片状、柱状矿物(如云母、角闪石等)呈平行排列,且被浅色粒状矿物(如石英等)所隔开,呈现出黑白相间的

10、条带。6.板岩、片岩各具有什么特征性的构造?1.板岩由粉砂岩、粘土岩等经变质作用形成的具板状构造的浅变质岩。颜色多为灰至黑色。岩石均匀致密,矿物颗粒较小,肉眼难以识别。敲击可发出清脆的声音。 片岩具有明显的片状构造的变质岩。 颜色有黑、灰黑、绿、浅褐等。富含云母、绿泥石、滑石、角闪石等片状或柱状矿物,矿物结晶程度较高。7.石英岩的结构。 5.石英岩 是石英含量大于85%的变质岩。是由石英砂岩、硅质岩变质形成的。 坚硬致密,等粒变晶结构。块状构造。断面上可见石英的油脂光泽。3.构造篇1 沉积岩层的产状与沉积接触关系3. 名词解释: 视倾角: 真倾向与视倾向之间夹角在倾斜面上斜交走向线所引的任一直

11、线均为视倾斜线(如在任一斜交岩层走向的露头断面上所见),视倾斜线与其在水平参考面上的投影线的夹角,叫视倾角。 平行不整合接触关系:平行不整合接触又称假整合接触,是指不整合面上下两套地层的产状彼此平行(或基本一致)的不整合接触关系。 角度不整合接触关系:角度不整合接触为不整合面上下两套地层产状不同、以角度相交不整合接触关系。当两者相交的角度很微小时(10),可称为微角度不整合接触。5.如何确定不整合的形成时代?不整合的形成时代,就是呈不整合接触的上下两套地层之间所缺失的那部分地层的时代。即通常以不整合面下伏地层中最新地层的时代为下限,以上覆地层中最老地层的时代为上限。要正确地确定不整合的时代,必

12、须对区域地层和地质构造进行综合研究。以免因不同地段缺失地层的多少和时代不一致而造成错误的认识。3.构造篇2 地质构造分析的力学基础1.名词解释:应力: 当外力作用于物体时,物体内部便产生与外部作用力相抗衡的内力p,这时截面上的内力p与外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 在内力均匀分布的情况下作用于单位面积上的内力,称为应力(用符号表示)。应力差: 最大主应力(1)与最小主应力(3)之差称为应力差。应变: 应变是指物体的相对变形量。(它是衡量物体变形程度的一个度量概念,所以是没有单位的。)强度极限: 物体在外力作用下发生破坏时出现的最大应力,也可称为破坏强度或破坏应力。应变椭球体: 设物体变形前内部的某一

13、点为一个小圆球体,变形后将会变成一个椭球体,这样的椭球体称为应变椭球体。人们通常用应变椭球体的形状来描述变形的程度和方向。剪裂角: 剪裂面与最大主应力1方向之间的夹角()。共轭剪裂角: 两共轭剪裂面之间的两面角(2)。松弛:岩石应变保持不变的状态下,随着时间的推移,应力将逐渐减小以至消失,这种现象称为松弛。蠕变:岩石在应力的长期作用下,即使应力很小也会缓慢地发生永久变形,这种现象称为蠕变。2.正应力、剪应力、主应力、最大主应力(1)、最小主 应力(3)、主应力轴、最大应变主轴(A轴)、最小应变主轴(C轴) 、主平面的含义。 三轴应力状态下,当物体处于平衡状态时,物体内部任意点,应力状态可以如下

14、表示: 这些正应力作用的截面叫主平面。这个截面上的正应力叫主应力,主应力作用的方向为主应力轴。 一般情况下,这六个面上三对主应力值是不相等的,分别称为最大主应力(1)、中间主应力(2)和最小主应力(3)。(注意:它们的大小关系不只是绝对值的大小,而是与主应力作用的方向有关。)平行于应变主方向的三个轴称为应变主轴。分别称为: 最大应变主轴(A轴或X轴) 中间应变主轴(B轴或Y轴) 最小应变主轴(C轴或Z轴)。其线应变称为主应变。习惯上分别以1、2、3代表它们的应变。包含任意两个应变主轴的面称为主平面。它们分别是AC面(XZ面)、AB面(XY面)、BC面(YZ面)。3.最大主应力(1)与最大应变主

15、轴(A轴),最小主应力(3)与最小应变主轴(C轴)的延伸方向是否一致? 见上2. 应力差与变形的关系。最大主应力(1)与最小主应力(3)之差称为应力差。其它条件相同时,应力差愈大其所引起的形状变化也愈明显。5.变形的方式有哪五种?岩石的变形包括哪几个阶段?变形的方式有五种:拉伸、挤压、剪切、弯曲和扭转。岩石与其它固体物质一样,在外力持续作用下,一般都经历了三个阶段的变形:弹性变形阶段、塑性变形阶段、断裂变形阶段。3. 抗压强度、抗剪强度、抗张强度的大小关系。同一岩石强度极限值,在不同性质的应力的作用下,差别很大。一般抗压强度抗剪强度抗张强度。抗压强度约为抗剪强度的10倍、抗张强度的30倍。7.

16、剪裂角、共轭剪裂角的角度值。所以剪裂角的理论值应该为45。即理想剪裂角应该为45。理想共轭剪裂角应该为90第三章 褶 皱1. 褶皱的基本类型有哪些?它们各有什么特征?根据褶皱形态和组成褶皱的地层,可以将褶皱分为两种基本类型: 背斜褶皱:岩层向上凸起,核部由较老地层组成、翼部由较新地层组成的褶皱。 向斜褶皱:岩层向下凹,核部由较新地层组成、翼部由较老地层组成的褶皱。2. 名词解释:核、翼、翼间角、枢纽、轴面。1. 核指褶皱的中心部位的岩层。2. 翼泛指褶皱两侧比较平直的部分。4 翼间角 指正交剖面上两翼间的内夹角。圆弧形褶皱的翼间角是指通过两翼上两个拐点的切线之间的夹角。6 枢纽指单一褶皱面上的

17、最大弯曲点的连线。8 轴面各相邻褶皱面的枢纽连成的面。轴面是一个设想的标志面,它可以是平直面,也可以是曲面。轴面与地面或其他任何面的交线称作轴迹。轴面与地形面的交线在地质图上的投影称为地质图上的轴迹。3. 褶皱要素有哪些?(见上图)3 拐点相邻的背形和向形共同翼的褶皱面常呈形弯曲,褶皱面不同凸向的转折点称作拐点。如果翼平直,则取其中点作为拐点。5 转折端指褶皱面从一翼过渡到另一翼的弯曲部分。7 脊线和槽线 同一褶皱面上沿着背形最高点的连线为脊线,沿向形最低点的连线为槽线。脊线或槽线在其自身的延伸方向上常有起伏变化。4.根据褶皱的转折端的形态、翼间角大小、枢纽的产状、 轴面和两翼产状的关系,分别

18、如何描述各种形态的褶 皱? 二.根据翼间角的大小将褶皱描述为:A.平缓褶皱翼间角180 120;B.开阔褶皱翼间角120 70;C.中常褶皱翼间角70 30;D.紧闭褶皱翼间角30 5;E.等斜褶皱翼间角5 0。 翼间角的大小反映褶皱的紧闭程度,亦反映了褶皱变形的强度,是描述褶皱形态的一个重要方面。 三.枢纽产状包括倾伏向和倾伏角。是描述褶皱位态的重要数据。 根据枢纽倾伏角的大小把褶皱分别称为: A.水平褶皱 倾伏角0-10 ; B.倾伏褶皱 倾伏角10一70; C.倾竖褶皱 倾伏角70一90 。 四.根据轴面产状和两翼产状的关系,将褶皱描述为:A.直立褶皱 两翼倾向相反、倾角近相等和轴面近直

19、立的褶皱。 B.斜歪褶皱 两翼倾向相反、倾角不等和轴面倾斜的褶皱 。轴面向倾角较小的一翼倾斜。C倒转褶皱 两翼向同一方向倾斜、一翼地层倒转和轴面倾斜的褶皱。D平卧褶皱 轴面与两翼近水平、一翼地层正常及另一翼地层倒转的褶皱 。 4. 倾伏褶皱的地层界线,在地质图中有何特征? 倾伏褶皱同一褶皱面的两翼迹线会在某处汇合;背斜褶皱的汇合端为倾伏端,向斜褶皱的汇合端为翘起端 。1. 兰姆赛分类各将褶皱分为哪些类型?兰姆赛(L G Ramsay,1967)根据相邻岩层面的曲率关系及其变化,按等斜线的排列型式进行了褶皱形态的系统分类,共分成3类5型(目前已被广泛采用)。I类:等斜线向内收敛,褶皱层的内弧曲率

20、较大。包括3个亚型: IA型等斜线在转折端较短。为典型的顶薄褶皱。 IB型等斜线在各处长度大致相等,且与岩层面垂直。为典型的等厚褶皱。IC型等斜线的转折端较长。为一种非典型的顶厚褶皱,属于IB型向类过渡的型式。类:等斜线互相平行且等长,岩层的内外弧曲率相等。为典型的相似褶皱,也属顶厚褶皱。 类:等斜线向外收敛,外弧曲率较大。为典型的顶厚褶皱。 2. 斜歪倾伏褶皱、直立倾伏褶皱、协调褶皱、不协调褶皱、底劈构造各是什么样的褶皱?斜歪水平褶皱,轴面倾斜(倾角2080),枢纽近水平; 直立倾伏褶皱,轴面近于直立,枢纽倾伏角1070;B.不协调褶皱:各岩层面弯曲的形态彼此有明显差异,以至发生突变。 不协

21、调褶皱较为普遍存在。这是由各褶皱层的岩性和厚度差异、变形时各部位受力不均等原因引起的。名词解释:阿尔卑斯式褶皱(复式褶皱): 为一系列连续发育的、规模相当的、延伸方向基本一致的次级褶皱组合成的巨大褶皱(分为复背斜、复向斜或复式背斜、复式向斜)。复背斜在它的中央地带次级褶皱的核部地层,老于两侧次级褶皱的核部地层。反之则为复向斜。它们的轴面一般向该复背斜或复向斜的核部收敛。 隔档式褶皱: 一类是背斜形态完整、窄而紧闭,而其间隔的向斜比较平缓开阔的褶皱,称为隔档式褶皱。3. 角度不整合接触分析法,是如何确定褶皱形成时代的? 褶皱一般是岩层受力变形形成的,总是与某个时期的构造运动相联系。其形成时代可以

22、根据角度不整合接触关系进行分析(称为“角度不整合接触分析法”)。 若不整合面以下的地层发生褶皱,其上覆的地层未褶皱,则通常褶皱形成于构成褶皱的最新地层之后,上覆在不整合面之上的最老地层之前。此外,还可相关的岩浆岩体的同位素年龄来加以间接确定其形成时代。1. 名词解释:纵弯褶皱作用: 纵弯褶皱作用是指岩层受到顺层挤压力的作用而发生褶皱(力学上称之屈曲)。一般假定岩层在褶皱前处于原始的水平状态,所以,纵弯褶皱作用被认为是地壳水平运动的结果 。中和面褶皱作用: 变形岩层为单层(或一套岩层彼此紧密地粘结成为整体)时,通过外侧拉伸、内侧压缩而发生弯曲。这样的褶皱作用称为中和面褶皱作用。 弯滑褶皱作用:

23、一套岩层彼此粘结不紧密,通过层面之间的相互滑动而发生弯曲,称为弯滑褶皱作用。横弯褶皱作用:岩层受到与层面垂直的作用力而发生弯曲形成褶皱的作用称为横弯褶皱作用。同沉积褶皱作用: 可以是基底的断块升降引起的盖层弯曲,也可以是底辟作用引起的岩层弯曲。其中,基底的差异性升降与盖层的沉积作用同时进行而形成的褶皱称为同沉积褶皱。2.纵横弯褶皱作用、横弯褶皱作用形成的褶皱,各有什么主要特点?1。纵弯褶皱作用岩层受到顺层挤压作用而形成褶皱。一般认为岩层在褶皱前处于初始的水平状态,所以纵弯褶皱作用是地壳受水平挤压的结果。岩层间的力学性质差异在褶皱形成中起着主导作用。如岩系中各层力学性质很不一致,则在顺层挤压下,

24、强硬层就会失稳而发生正弦曲线状弯曲,形成等厚褶皱;相对软的层作为介质,在均匀压扁的同时被动地调整和适应由强硬层引起的弯曲形态。进一步挤压下,强硬层的褶皱变得越紧闭,可使翼部被压扁而成IC型褶皱。如岩系中各层力学性质差异较小且平均韧性较大,则强和弱的岩层在褶皱的同时共同受到总体的压扁,可形成IC型到3型的褶皱。纵弯褶皱的轴面垂直挤压方向,褶轴与中间应变轴一致。3.岩层的厚度和力学性质,对褶皱形态有何影响?各自独立存在时,强(厚)岩层易形成平缓开阔的褶皱,弱(薄)岩层易形成紧闭的褶皱。 强(厚)、弱(薄)岩层相间叠加组合时,强(厚)岩层易形成等厚褶皱;弱(薄)岩层易形成顶厚褶皱。 构造篇4节理1.

25、 根据节理产状与岩层产状的关系,节理分为哪些类型?(1) 走向节理-节理走向与岩层走向大致平行; (2) 倾向节理-节理走向与岩层走向大致直交; (3) 斜向节理-节理走向与岩层走向斜交; (4) 顺层节理-节理面与岩层面大致平行。 2. 根据节理与褶皱轴方向的关系,节理分为哪些类型?(1) 纵节理-节理走向与褶皱轴向平行(图中a); (2) 横节理-节理走向与褶皱轴向直交(图中c); (3) 斜节理-节理走向与褶皱轴向斜交(图中b)。 3. 名词解释:剪节理: 由剪应力作用产生的节理;节理: 指岩层(或岩体)中没有沿破裂面发生明显位移的断裂构造。在地壳上部的岩石中,广泛发育。缝合线构造:在垂

26、直破裂面的压溶作用下,岩石破裂面周围由于易溶组分流失而形成的、凹凸不平的界面。2. 构造篇5 断层1. 名词解释:断层: 岩层(或岩体)中沿破裂面发生了明显位移的断裂构造,称为断层。属于主要的地质构造类型之一。断层带: 许多断层常不是一个简单的面,而是一系列破裂面或次级断层组成的地带。 断层带内夹杂或伴生有搓碎的岩块、岩片和各种断层岩。断层的规模越大,断裂带也越宽,结构越复杂。滑距: 指断层两盘实际的位移距离。即错动前的一点在错动后分成的两个对应点之间的距离(如图中a、b的距离)。也称总滑距。断距: 指被错断岩层在产状未改变的条件下,对应层之间的距离。3.根据断层走向与岩层走向的关系,将断层划

27、分为哪些类型?v (1)走向断层(F1)v (2)倾向断层(F2)v (3)斜向断层(F3)v (4)顺层断层(F4)4.根据断层走向与褶皱轴向的关系,将断层划分为哪些类型?v (1)纵断层(F1)v (2)横断层(F2)v (3)斜断层(F3)1. 正断层、逆断层、平移断层的一般特点?.正断层的一般特点 (1)断层面的产状,一般较陡。大多数倾角在450以上,以600700最为常见。 但大型正断层(如伸展断层),向地下深处常常产状变缓,倾角较小。(2)断层带内的岩石,破碎不太强烈。 破碎角砾的棱角较明显,超碎裂岩较不发育。这表明:正断层的断层带内,通常未曾经受过强烈的挤压。 逆断层的一般特点

28、(1)断层面的产状,一般倾角较小。 断层面的倾角大多小于450。规模愈大的逆断层愈平缓,且断层面常呈波状起伏。 一些断层面较陡的高角度逆断层,多发育在褶皱较为紧闭的地段(走向与褶皱轴的延伸方向平行)。 (2)断层带内的岩石,显示出强烈挤压破碎的特征。断层带内常形成碎粒岩、糜棱岩等构造岩,具有揉皱和劈理化等现象。断层带内的一些角砾,常呈透镜状(称为“构造透镜体”)。平移断层的一般特点 (1)断层面的产状陡峻。 断层面倾角很大,多在600以上,常为700800以上,甚至直立。 (2)断层带表现出经受过强烈挤压变形的特征。 大型平移断层的断层带,因断层两盘相对滑动时经受过强烈的挤压作用,常常表现为强

29、烈破碎带、密集剪裂带、角砾岩化带和超糜棱岩化带等。2. 名词解释:构造窗: 推覆构造发育区遭受强烈侵蚀时,露出下伏的原地岩块,如果是在一大片外来岩块中露出一小片原地岩块,称为构造窗;飞来峰: 推覆构造发育区遭受强烈侵蚀时,露出下伏的原地岩块,如果是在一大片原地岩块上残留一小片外来岩块,称为飞来峰。逆冲断层: 冲断层在地质术语中通常称逆冲断层,是指断层面倾角小于30度的低角度逆断层。推覆构造: 逆冲断层的上盘,是从远处推移来的,因之称为推覆体(或逆冲岩席)。3. 构造窗、飞来峰在地质图上的表现形式。 构造窗在地质图上的表现:在一大片较老地层中,出露由断层圈闭的一小片较新地层。 飞来峰在地质图上的

30、表现:在一大片较新地层中,出露由断层圈闭的一小片较新地层。1. 断层存在的地貌标志、构造标志有哪些?(一)地貌标志 1.断层崖(断层三角面); 2.山脊错断; 3.盆岭边界; 4.串珠状湖泊洼地; 5.带状泉水; 6.水系的发育,河流的急剧转向。(二)构造标志 1.地质界线的突然中断 2.构造强化2. 如何利用地层标志、岩浆活动和矿化作用标志、岩相和岩层厚度标志识别断层的存在?(三)地层标志 走向断层的影响,在地面上常常造成地层层序出现不对称重复或非区域性的缺失。(五)岩相和岩层厚度标志 断层的远距离位移,使本来相隔很远的岩石直接接触,可造成断层两侧的岩相、岩层厚度有明显差异;同沉积断层的活动

31、,造成断层两侧的沉积环境明显差别,也可造成两侧岩相、岩层厚度有明显差异。 因此,如果在某一地带的两侧,岩相、岩层厚度有明显差异,则指示该地带可能有断层存在。 注:同沉积断层(生长断层)为断层活动与岩层的沉积作用同时进行的断层。3. 名词解释:同沉积断层、断层岩。同沉积断层又称生长断层,主要发育于沉积盆地边缘在沉积盆地形成发育过程中,盆地不断沉降,沉积不断进行,盆地外侧不断隆起,断层岩:断层带或附近岩石,在断层作用中被改造形成的具有特征性结构、构造和矿物成分的岩石。1. 如何确定断层两盘相对位移的方向(断层性质)?1.依据地层新老关系 对于走向断层,通常情况下,在地面上出现比正常层序更老地层的一

32、盘为上升盘,比正常层序更新的一盘为下降盘。 但是,当地层、断层倾向相同且断层倾角较小时,则反之. 2.依据牵引构造 牵引构造弧形弯曲的凸向指向本盘的滑动方向。 3.依据擦痕、阶步 擦痕的浅细端指向对盘的滑动方向。 4.依据断层派生的羽状节理 断层派生的(张、剪)羽状节理与断层相交的锐角尖方向指向本盘的滑动方向。 5.依据断层两侧的小褶皱 小褶皱轴面与断层相交的锐角尖方向指向对盘的滑动方向。 6.依据褶皱核部的宽度差异 背斜褶皱:变窄盘为下降盘,变宽盘为上升盘。 向斜褶皱:变窄盘为上升盘,变宽盘为下降盘。 7.依据断层角砾 标志性岩层、岩石角砾所在的位置指示对盘滑动方向。2. 角度不整合接触分析

33、法,是如何确定断层的形成时代的?一、角度不整合接触分析法 断层形成于被该断层所切穿的最新地层之后,未被切穿的最老地层之前。 3. 根据安德森模式,脆性断层的正断层、逆断层、平移断层形成时的应力状态如何? 据沙箱实验和莫尔-库仑破裂准则,安德森(E.M.An -derson)等通过分析断层的应力状态,认为断层形成的应力状态如下(称为安德森模式,广泛被地质学家所接受,作为分析脆性断层的依据):1.若1直立,2、3水平,则产生正断层。2.若3直立,1、2水平,则产生逆断层。 3.若2直立,1、3水平,则产生平移断层。4. 名词解释:韧性断层。韧性断层又称韧性剪切带。是岩石沿无数微细滑动面发生微小位移

34、,导致两侧明显错位的现象。它是岩石在塑性状态下剪切作用形成的狭长的强烈变形带。属地壳中深深层次的主要构造类型之一(长英质岩石在10-15Km深度、300时变为塑性)。3. 构造篇6 劈理和线理1. 名词解释:劈理、劈理域、微劈石域、连续劈理、不连续劈理、褶劈理、间隔劈理。劈理:变形岩石中能沿次生的密集平行排列的潜在分裂面将岩石分割成无数薄板或薄片的面状构造。连续劈理 为劈理域和微劈石域不能用肉眼进行鉴别的劈理。 根据矿物粒度或域构造发育的程度再细分为板劈理、千枚理和片理。 不连续劈理为指劈理域和微劈石能用肉眼鉴别的劈理。 再据微劈石的结构可分为两类:褶劈理间隔劈理2. 劈理面与岩石变形时的最大

35、主应力方向,呈什么关系?有限应变测量表明:劈理一般垂直于最大压缩方向,平行于压扁面。 在变形岩石中,绝大多数劈理与褶皱同期发育,大致平行于褶皱轴面。在含有化石的板岩中: 平行于劈理迹线方向的化石,形体较窄。 垂直于劈理迹线方向的化石,形体较宽。1. 理解A型线理、B型线理的含义。A型线理是与最大主应变轴(A)平行的线理,反映了变形的伸长方向,如拉伸线理和矿物生长线理。B型线理与中间应变轴(B)平行,与物质的运动方向垂直,如皱纹线理和交面线理。2. 名词解释:拉伸线理、矿物生长线理、皱纹线理、交面线理、石香肠构造、窗棂构造、铅笔构造。1.拉伸线理为构造变形中拉长的岩石碎屑、砾石、鲕粒、矿物颗粒或

36、集合体等平行排列形成的线状构造。是岩石变形时发生塑性拉长而形成的。其拉长的方向与应变椭球中的最大主应变轴(A轴)方向一致,为型线理。2.矿物生长线理在变形变质作用中,矿物在引张方向重结晶生长,针状、柱状或板状矿物定向排列而成的线状构造。矿物生长的方向往往指示岩石重结晶或塑性流动的拉伸方向。属型线理。3.皱纹线理是由先存面理上微细褶皱的枢纽平行排列而形成的线理。其延伸方向与其所属同期褶皱的枢纽方向一致。属型线理。4,交面线理是由两组面理相交或面理与层理相交形成的线理。如轴面劈理与褶皱岩层面相交的交面线理。常为b线理。11.石香肠构造 又称布丁构造。是具有不同力学性质的互层岩系受到近垂直岩层面的挤

37、压,软弱岩层向两侧塑性流动,强硬岩层不易塑性变形而被拉断成长条状块段的大型线理。其厚度方向为压缩方向;长度方向为中间应变轴方向。可看作是B型线理。3.拉伸线理、矿物生长线理、皱纹线理、石香肠构造,各属于运动轴分类中的哪种类型(A型或B型)?看上第四纪地质与地貌1. 与其它地质年代相比较,第四纪有哪些主要特征?第四纪:为地质历史上最新(最晚近)的一个纪。比较普遍公认的特征有4个: 1.产生了人类。 2.所形成的堆(沉)积物,一般都是未成岩的松散堆积物。 3.动植物种群,大多数为现代种群(即大多数种群目前仍生存在地球上,如腕足类70%以上为现代种类)。4.在冰川作用地区,冰川反复扩大、退缩。即全球

38、气温数次发生大幅度的上升、下降。随之,动、植物种群的分布,也发生变化。 2.名词解释:冰期、间冰期、冰阶、间冰阶、雨期。(1)冰期:第四纪中气候显著变冷,全球大规模出现冰川的时期。 其宏观表现为: A.极地冰川面积扩大,向中纬度地区推进,称为冰进(如北极冰川,曾扩张到巴黎附近); B.高山冰川下移(据说庐山曾经成为冰川); C.海、湖平面下降,生物迁移,喜暧生物比例减少。 (2)间冰期:第四纪中界于两个冰期之间的温暖时期。其宏观表现:与冰期的表现相反。 (4)冰阶(亚冰期、副冰期):为冰期发展过程中一个相对较冷的阶段。其冰川范围一般小于冰期的最大范围。 (5)间冰阶:两个冰阶之间相对温暖的阶段

39、。 (6)雨期:赤道附近气候潮湿、降雨增多的时期(也称为洪积期)。它与冰川活动地区的间冰期相对应。在其它非冰川活动地区,则称为湿润期。 4.在陆地沉积物中,有机物的含量、海生生物介壳中的18O/16O值,与气候有何关系? 全球气温每下降1,则海生生物介壳、骨骼中18O/16O的比值,将会升高0.02%。 反过来海生生物介壳、骨骼中18O/16O的比值,每升高0.02%,则说明温度下降1 。 冰川中反之,18O/16O越高,气温也越高。 原理:由18O组成的水分子,比由16O组成的水分子蒸发得慢。 冰期中,大量由16O组成的水分子,在冰川中固结成冰。海水中的18O比例因此而升高,冰川中18O比例

40、因此而下降。暧期则反之。 1. 名词解释:风化残积物(残积物)、表流、冲沟、洪积扇、洪积物、坡积物、岩溶地貌、岩溶堆积物。 风化残积物(残积物):风化作用使岩石崩解、蜕变而形成的未经移动的松散堆积物。1.表流(面流、片流):由雨水、冰雪融化水形成的,在地表上无固定流路的、网状的细小水流(向低处方向可汇合或分叉)。 冲沟:洪流的下切侵蚀作用形成的、在剖面上呈“v”字形的沟状地形。 洪积扇:洪流流入山前或山间平地时,流速减缓,所携带的物质在沟口外沉淀堆积形成的扇状地形。 洪积物:洪流流入山前或山间平地时,流速减缓,其所携带的物质在沟口外沉淀堆积形成的堆积物。 坡积物:表流携带的物质,在山坡下部堆积

41、形成片状分布的堆积物。 岩溶地貌:岩溶作用形成的地貌。亦称喀斯特地貌(以波黑的地名“喀斯特”命名) 岩溶堆积物:岩溶作用形成的堆积物。2.风化残积物的厚度与哪些因素有关?风化残积物的厚度 (1)与风化强度有关; (2)与地形有关(右图); (3)与母岩性质有关; (4)与地质构造部位有关。岩溶堆积物,有可能包括哪些类型的物质?可有下列 5 种类型: 1.化学沉积物:如溶有Ca(HCO3)2的岩溶水,遇温度、压力条件改变时CO2逸出,形成碳酸钙沉淀物(称为石灰华或灰华)。 2.崩积物:洞顶和岩壁崩塌下来的岩屑和岩块。2. 地下河沉积物:地下河中沉淀的砂粒、砾石以及淤泥。 4.溶蚀残余堆积物:石灰

42、岩溶蚀后残留下来的富含Fe2O3、Al2O3的红色粘土物质。 5.古人类和文化堆积物:A.古人类化石;B.动物化石(主要为哺乳类动物化石);C.人类活动特有的工具、生活用品和遗迹(如石器、骨器、灰烬、岩画等)。简述淡水湖沉积物的分带状况。1.从湖岸到湖心,沉积物分布具有明显的分带性: 1)滨岸带以中粗粒砂为主,夹有磨圆度极好的砾石。层面上可见浪蚀波痕。 2)过渡带以粉砂和亚砂土等细粒物质为主。 3)湖心带为富含钙质、硅质、铁质和有机质的粘土 和淤泥互层。1. 简述咸水湖沉积物的分层状况。咸水湖的不同发展阶段,沉积的物质不同,造成沉积物具有垂直分带现象: 1.第一层(第一阶段形成):K、Na、C

43、a、Mg的碳酸盐沉积物(天然碱、白云石、方解石等)。 2.第二层(第二阶段形成):以Ca、Na的硫酸盐(石膏、芒硝)为主,夹有Ca、Mg的碳酸盐。 3.第三层(第三阶段形成):以K、Na的氯化物(食盐、氯化钾,称为光卤石)为主,夹有K、Na、Ca、Mg的碳酸盐和硫酸盐(称为杂卤石)。断层形成时间的确定1.角度不整合法在存在地层角度不整合区,可利用断层与同期变形的地层、褶皱的相互关系确定断层形成时期。断层形成于卷入同期变形地层(下伏地层)中最新地层之上、上覆未卷入同期变形地层中最老地层形成时代之前。2.穿插法利用断层和侵入体(岩体、岩脉)、矿脉穿插关系确定断层形成时期。若断层形成于侵入体之前,则

44、可被侵入体穿切;若断层形成于侵入体之后则可能穿切侵入体。通过确定侵入体和矿脉形成的时间,可以确定断层是形成于侵入体或矿脉之前或之后。3.组合法利用断层和褶皱或者其它地质构造的组合关系确定断层形成时期。在同一构造应力场控制的构造活动期间所形成的褶皱、断裂之间存在有规律的几何关系和成因联系。确定了这些构造作用时期也可以推断断层的形成时间。附录资料:不需要的可以自行删除锅炉知识第一章 锅炉基础知识第一节 概述一 锅炉的工作过程: 锅炉是一种利用燃料燃烧后释放的热能或工业生产中的余热传递给容器内的水,使水达到所需要的温度(热水)或一定压力蒸汽的热力设备。它是由“锅”(即锅炉本体水压部分)、“炉”(即燃烧设备部分)、附件仪表及附属设备构成的一个完整体。锅炉在“锅”与“炉”两部分同时进行,水进入锅炉以后,在汽水系统中锅炉受热面将吸收的热量传递给水,使水加热成一定温度和压力的热水或生成蒸汽,被引出应用。在燃烧设备部分,燃料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其他相关文档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