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十章 泌尿系统疾病本章节讲授主要内容:肾小球肾炎发病机制:基本病变:临床表现:病理类型:急性弥漫性增生性肾小球肾炎 重点掌握新月体性肾小球肾炎慢性肾小球肾炎肾盂肾炎急性肾盂肾炎慢性肾盂肾炎:(重点掌握)泌尿系统包括肾、输尿管、膀胱、尿道,其中肾脏是泌尿系统中功能最为重要的器官之一。肾脏正常结构的维持是能够执行其主要泌尿功能的保障和前提,因此先复习有关肾脏的基本结构和功能。一、肾脏的有关结构和功能(一)肾单位毛细血管丛:EC,GBM,足 C血管球系膜 C:收缩、吞噬,产生基质和胶原,分泌活性物质1肾小球 肾小球系膜 (GM) 系膜基质壁层肾球囊脏层滤过膜(血-尿屏障):由毛细血管 EC、肾小球
2、基底膜(GBM)和脏层 EP(足 C)构成。影响滤过因素:结构屏障(有孔的毛细血管、滤过隙)电荷屏障(带负电荷的唾液酸糖蛋白、nephrin)结合图片介绍构成滤过膜的基本结构及其结构特征。再根据近年来研究进展阐述Nephrin 蛋白在滤过膜中发挥的重要作用。2肾小管(二)肾间质:(注意与肾间质增生时形态变化的区别)1ct.: 含量从皮质到髓质递增2血管、神经及淋巴管3间质 C(具有内分泌功能)(三)功能:1生成尿液,排出代谢废物和毒物,调节水、电解质和维持酸碱平衡。2内分泌功能,分泌肾素、促红细胞生成素、前列腺素和 1,25-二羟胆钙化醇,参与调节血压 RBC 的生成和钙的吸收。二、泌尿系统疾
3、病1 炎症2 代谢性疾病3 血管疾病4 中毒性疾病5 尿路阻塞6 遗传性疾病7 肿瘤8 发育畸形肾脏疾病可分为肾小球疾病、肾小管疾病、肾间质疾病和累及血管的疾病。本章重点讲授肾脏炎性疾病第一节 肾小球肾炎(glomerulonephritis,GN)一、概述1 是以 GM 损害为主的变态反应性疾病。2 分原发性和继发性两大类(一般所指的 GN 常指原发性) 。3 临床表现主要有蛋白尿、血尿、水肿和高血压等。二、病因及发病机理:尚未完全阐明,大多数系体液免疫反应介导的肾小球损伤。(一)引起 GN 的抗原1内源性抗原(1)GM 本身成分:GBM 成分,如 Goodpasture Ag(型胶原羧基端
4、球状部的一种多肽) ,Heymann Ag、EC 和系膜 C 的细胞膜 Ag 等。(2)非 GM 抗原:核 Ag、DNA、免疫球蛋白、肿瘤 Ag 等。2外源性抗原(1)生物病原体(如细菌、病毒、霉菌等)感染的产物。(2)药物:如金、汞、磺胺等。(3)异种血清,外源性凝集素等。(二)GN 的免疫发病机理1体液免疫性损伤:通过免疫荧光及电镜检查可证实。(1)原位 IC 形成 Ab 与 GM 固有的或植入的 Ag 成分直接在 GM 原位结合形成 IC 引起 GM 损伤; 呈颗粒状或线状荧光; 有关的动物模型:抗肾小球基底膜性肾炎:是由抗基底膜 Ab 沉积引起的一种肾炎。属自身免疫性疾病,呈线状荧光。
5、动物模型为 Masuqi 肾炎或肾毒性血清性肾炎( nephrotoxic serum nephritis) 。典型代表为肺出血-肾炎综合征(Goodpasture 综合征) 。Heymann 肾炎:是由抗肾小管刷状缘抗体引起的肾炎,属自身免疫性疾病,其病变与人的膜性肾炎相似(刷状缘抗原:330kD ,megalin ,与足突膜具有共同抗原性) 。免疫荧光呈颗粒状。电镜检查示,EP 下有电子致密物沉积。(2)循环 IC 沉积:III 型超敏反应 指非 GM Ag 与 Ab 在循环内结合形成中等大小的可溶性 IC,并随血流到达肾脏,不断沉积于 GM 产生的免疫性肾损伤。 呈颗粒状荧光。 电镜检查
6、可见 GM 不同部位有电子致密物沉积。 IC 能否在 GM 内沉积,与其分子量及所带电荷有关。大量阳离子 IC 易穿过 GBM 沉积于 EP 下大量阴离子 IC 不易穿过 GBM 沉积于 EC 下,不损伤肾脏电荷中性 IC 易沉积于系膜区* 用一动画图示意不同电荷 IC 沉积的不同部位。(3)IC 本身不损伤 GM,通过结合与激活补体,产生炎症介质引起 GM 的炎性病变。 引起肾炎的细胞成分:NPM、LC、NK Pt系膜 C 引起肾炎的可溶性介质:补体,如 C5b-C9花生酸衍生物、一氧化氮和内皮素IL-1、TNF趋化性细胞因子和 GF凝血系统(4)某些 Ab 可直接引起 GM 固有 C 损伤
7、,即抗体依赖的 C 毒反应(型变态反应) 。2. C 免疫介导的损伤:LC、MNC 等释放的 C 因子, 在 GN 发病中的作用近年来备受重视。3补体替代途径的激活三、基本病理变化1. 肾小球 C 增多(hypercellularity):系膜 C、EC 和 EP 增生,NP、MNC、LC 浸润。2. BM 增厚和系膜基质增多:3. 炎性渗出和坏死:4. 玻璃样变和硬化:(1)GM 玻变:指 GM 内出现均质的嗜酸性物质(血浆蛋白、GBM 成分和系膜基质)堆积。(2)GM 硬化:GM 严重玻变导致毛细血管袢塌陷、管腔闭塞,胶原纤维增加,C 极度减少甚至消失,成为均质红染的无结构小球。5肾小管和
8、间质的改变:上皮水肿、脂变和坏死等,小管萎缩,间质增生和炎细胞浸润等。四、临床表现:(1)急性肾炎综合征:起病急,血尿、蛋白尿、水肿和高血压。重症者,可伴肾功不全。(2)快速进行性肾炎综合征:突然出现血尿、蛋白尿后,迅速出现少尿或无尿,进展为肾功能衰竭。主要见于快速进行性 GM。(3)无症状性血尿或蛋白尿:持续或复发性肉眼或镜下血尿,可伴轻度蛋白尿。(4)慢性肾炎综合征:起病缓慢,逐渐发展为慢性肾功能不全。(5)肾病综合征(nephrotic syndrome):表现为大量蛋白尿、严重水肿、低蛋白血症,常伴高脂血症。*氮质血症和尿毒症*五、GN 的病理类型:分类:局灶性:少于 50%以下据病变
9、范围弥漫性:超过 50%球性:累及整个小球据病变程度节段性:累及小球部分小叶原发性据病因 继发性常见的原发性 GN 的病理类型:(一)急性弥漫性增生性 GN(acute diffuse proliferative glomerulonephritis):又称急性毛细血管内增生性肾炎。1概述(1)大多数与感染有关,又称感染后肾炎。(2)多见于儿童,成人也可发生。(3)最常见,发病较急,主要表现为急性肾炎综合征。2病因和病机(1) 病因:病原微生物感染为主要因素,通常在 A 族乙型溶血性链球菌感染后 1-4 周发病,故又称链球菌感染后性肾炎。(2) 病机:由循环 IC 沉积引起。3病变:特点为 G
10、M 系膜 C 和 EC 增生,病变为弥漫性、双侧肾脏同时受累。(1)镜下 : GM 病变:光镜:体积增大,C 增多(EC、系膜 C 增生、肿胀),NP 及 MNC 浸润。毛细血管腔狭窄、呈缺血状。病变严重者,GM 毛细血管壁纤维素样坏死、出血。可伴壁层 EP 增生。电镜:GBM 与 EP 之间,有小丘状、驼峰状电子致密物沉积。可位于 EC 下或 BM 内。免疫荧光:沿毛细血管壁表面和系膜区有散在的颗粒状 IgG 和补体 C3沉积。 肾小管病变:EP 变性,肾小管腔内各种管型。管型:指从 GM 漏出的蛋白质和 C 成分在肾小管内凝集形成的圆柱体。 肾间质病变:充血、水肿、少量 NP 及 LC 浸
11、润。(2)肉眼:双肾对称性肿大,包膜紧张,表面光滑,色红,称“大红肾” ,若伴有粟粒大小出血点又称“蚤咬肾” 。切面皮质增厚、纹理模糊,皮髓分界清楚 。4 临床病理联系:临床表现(急性肾炎综合征) 病理基础(1)少尿: GM 细胞增生压迫血管腔血量滤过减少;肾小管病变轻微重吸收正常(球管失衡) 。(2)蛋白尿、管型尿、血尿: 毛细血管壁受损,通透性增大。(3)水肿: 水钠潴留。变态反应致毛细血管通过性升高。(4)高血压: 与水钠潴留有关。5结局:多数痊愈,可发展为新月体性 GN 或转为慢性肾炎。儿童预后好。(二)快速进行性 GN(rapidly progressive glomerulonep
12、hritis ,RPGN),又称新月体性GN(cresentic glomerulonephritis)或毛细血管外增生性 GN。1 概述(1)少见,青、中年多见。(2)病变特点为 GM 大量新月体形成。(3)病变重,进展快,若不采取措施,常在数周至数月内发生肾衰、死于尿毒症。(4)主要表现为血尿、少尿、无尿、高血压和氮质血症,预后差,故又称为RPGN。2 病因和病机:多种原因,分继发性和原发性两种。多数由免疫损伤引起,依免疫学检查结果分为三个类型型:抗 GBM 性疾病。其中部分患者为肺出血肾炎综合征(Goodpastures syndrome) 。型:IC 性疾病。型:免疫反应不明显型。其中
13、部分患者血中抗嗜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antineutrophil cytoplasmic antibody,ANCA)阳性。3病变: (1)光镜:多数 GM(50%以上)有新月体形成。严重者毛细血管壁纤维素样坏死和出血。肾小管 EP 水肿、脂变,间质水肿,炎 C 浸润。电镜:见 GBM 不规则增厚,出现裂孔、缺损,部分病例显示沉积物(型) 。免疫荧光:颗粒状(型) 、线状荧光(型)或阴性(型) 。 新月体(cresent):GM 球囊壁层 EP 明显增生,呈多层排列,内有渗出的 MNC和 LC,在毛细血管周围形成新月形或环形小体,故称之。早期新月体主要由 EP 和 M构成,称 C 性新月体。后
14、期形成纤维性新月体。(2)肉眼:双肾肿大、色苍白,又称“大白肾” ,皮质表面常有出血点。4临床病理联系临床表现(快速进行性肾炎综合征) 病理基础 (1)明显血尿、蛋白尿: GM 毛细血管坏死,GBM 缺损 (2)迅速少尿、无尿: 新月体形成堵塞小球囊腔,滤过减少(3)氮质血症,急性肾功能衰竭: 代谢废物排出障碍、潴留(4)高血压: 大量肾单位纤维化、玻变,肾组织缺血,肾素升高5结局:预后差,与新月体形成的数量关系密切。(三) 膜性 GN(membranous glomerulonephritis):是引起成人肾病综合征最常见的原因。1病因和病机:(1)原因:原发性:占 85%,原因不明。继发性
15、:相关因素有:感染性疾病,如慢性乙肝、梅毒等;恶性肿瘤,尤其是肺癌、肠癌和黑色素瘤;SLE;金属或汞中毒;某些药物;代谢性疾病。(2)病机:为慢性 IC 性肾炎,发病过程可能有遗传因素参与。病变发生与膜攻击复合体对上皮细胞的直接作用有关,抑制 nephrin 合成。2病变: 特点为 GM 毛细血管壁显著增厚、GM 无明显炎症,故又称膜性肾病(membranous nephropathy)。(1)光镜:早期病变不明显,之后 GM 毛细血管壁呈一致性均匀性增厚,银染见 GBM 增厚及外侧有钉状突起,毛细血管腔狭窄甚至阻塞,GM 纤维化、玻变。病变发展过程分 I-IV四期(详见教课书)。肾小管 EP
16、 脂变、或萎缩。电镜:GBM 与足 C 间小丘状致密物沉积,EP 肿胀,足突消失。免疫荧光:毛细血管壁表面颗粒状 IgG、C 3沉积。(2)肉眼:早期双肾肿大、色苍白,又称“大白肾” 。晚期体积缩小,质硬,表面呈细颗粒状。3临床病理联系:临床表现(主要为肾病综合征) 病理基础(1)重度非选择性蛋白尿:(2)低蛋白血症:(3)严重水肿: (4)高脂血症: 4结局:对激素不敏感,多数缓慢进展为慢性硬化性肾炎。(四)轻微病变性 GN(minimal change glomerulonephritis)1. 病变:特点: GM 病变轻微。因肾小管 EP 内常有大量脂质,又名脂性肾病(lipoid ne
17、phrosis)。小儿多见。发病可能与 TC 功能异常有关 -nephrin 合成障碍。(1)光镜:GM 结构正常或仅有轻微病变,呈轻度节段性系膜区增生。肾小管 EP 大量脂质沉积。免疫荧光(-)。电镜:足 C 足突广泛融合、消失(故又称足突病),无电子致密物沉积。(2)肉眼:双肾肿大,苍白或稍黄,切面见黄色条纹。2临床病理联系临床表现(主要为肾病综合征) 病理基础(1)高度选择性蛋白尿: (2)低蛋白血症:(3)高度水肿:(4)高脂血症:3结局:预后良好,尤其是儿童患者。少数成人预后稍差,易复发。(五)局灶性节段性肾小球硬化(focal segmental glomerulosclerosi
18、s,FSGS)1病变: 光镜:病变 GM 内部分小叶和毛细血管袢内系膜基质增多(局灶性病变) ,GBM 塌陷,透明物质或脂质沉积。后发展为肾小球硬化、小管萎缩和间质纤维化。电镜:足 C 足突消失及明显的 EP 剥脱现象。免疫荧光:受累部位有 IgM 和补体 C3 沉积(常呈团块状) 。2临床 80%病人表现为肾病综合征。3预后:与病程有关,预后差。(六)膜性增生性 GN(membranoproliferative glomeulonephritis,MPGN):分原发及继发两种。1病变: 特点:毛细血管壁增厚、系膜基质及系膜增生,又称系膜毛细血管性 GN。(1)光镜:GM 系膜区明显增生,毛细
19、血管壁弥漫性增厚、毛细血管丛呈分叶状。银染见毛细血管 GBM 呈车轨状。晚期肾小球纤维化、玻变。肾小管萎缩,间质增生。电镜:原发性 MPGN 分三型:型:约占 2/3,电子致密物主要沉积在 EC 下,系膜区和 EP 下可见。免疫荧光示 C3 颗粒状沉积,并可出现 IgG 及 C1q 和 C4 补体成分。机制为慢性 IC 引起。型:GBM 致密层内电子致密物沉积。免疫荧光示 C3 沉积于 GBM 任一 C 侧、或系膜区。机制与补体替代途径激活有关。型:EC 下及 EP 下均有,很罕见。(2)大体:早期无明显病变,晚期体积缩小,呈细颗粒状。2临床病理联系:多表现为肾病综合征或蛋白尿。型病人常出现低
20、补体血症。3结局:疗效差,反复发作,大多数晚期进展为慢性硬化性 GM,型预后更差。(七)系膜增生性 GN(mesangial proliferative glomerulonephritis):分原发和继发,最常见。1病变: 特点:系膜区增生,病变严重者可引起系膜硬化。光镜:GM 系膜组织增生(系膜 C、基质)。少量 NP、MNC 浸润。电镜:系膜区电子致密物沉积及系膜区增生。 免疫荧光:系膜区 IgG、1gM 及 C3沉积。2临床病理联系:临床表现多样、复杂。3结局:一般预后好,预后与病变程度及是否有节段性硬化有关。(八)IgA 肾病(IgA nephropathy):又称 Berger 病
21、,是特殊类型 GN。1.病因和病机:目前不清楚(1)发病前常有上呼吸道感染、肠道感染或食物因素刺激,儿童、青年多见。(2)遗传因素。(3)免疫调节异常。2.病变: 差异很大,GM 可正常或出现系膜增宽,可表现为局灶性节段性增生或弥漫性系膜增生。免疫荧光特征性改变是系膜区有 IgA 沉积,常伴有 C3 和备解素,IgG 和 IgM 较少。电镜下大多数系膜区有电子致密物沉积。3.临床:主要为反复性血尿。开始多表现为良性经过,25%-50%病人在 20 年后出现慢性肾衰。(九)慢性 GN(chronic glomerulonephritis)1病理变化: 特点:大量 GM 纤维化及玻变。是各型 GN
22、 的共同结局,故又称终期肾(end-stage kidney) 。(1)镜下:大量 GM 纤维化、玻变;相应肾小管萎缩,消失。残存 GM 代偿性肥大;相应肾小管扩张,管腔内有管型。纤维化、玻变 GM 靠近集小(由纤维组织收缩所致)。间质纤维组织大量增生,多量慢性炎症 C 浸润,小 A 壁厚、腔小。(2)肉眼:双肾对称性缩小,苍白、质硬,表面呈弥漫性细颗粒状,称“颗粒性固缩肾”。切面肾皮质变薄,皮髓分界不清,小 A 呈哆开状。肾盂周围脂肪组织增多。2临床病理联系临床表现(慢性肾炎综合征) 病理基础(1)多尿、夜尿、尿比重降低: 血流通过残留的 GM 流速加快,滤液通过肾小管速度加快。(2)高血压
23、: 大量肾单位纤维化、肾组织缺血,肾素分泌有关。(3)氮质血症和肾功能不全: 肾单位大量破坏,体内代谢产物潴留水电介质平衡紊乱。(4)贫血: 促红素生成减少和代谢废物抑制骨髓造血。3.结局:预后极差,多因慢性肾衰死于尿毒症,或因持续、严重的高血压而死于左心衰、脑出血。第二节 肾盂肾炎(pyelonephritis)一、概述1肾盂、肾间质和肾小管的感染性化脓性炎。2女性多见,发病率为男性的 910 倍。3临床常有发烧、脓尿、菌尿、腰疼,并可出现膀胱刺激症状。4分急性和慢性肾盂肾炎。二、病因和病机1细菌感染:主为 G-菌,大肠杆菌占 60-80%,其次为变形杆菌、产气杆菌和葡萄球菌等。*(了解病原
24、的意义)2. 感染途径:两种(1)血源性感染:较少见,全身脓毒血症的一部分,多为葡萄球菌感染,双肾同时受累。(2)上行性感染(包括医源性因素,多为大肠杆菌感染),单侧或双侧肾脏受累。3病机:沿一定途径 细菌在各种诱因下机体防御功能 肾盂、肾间质化脓性炎(1)正常时,机体具有一定的防御功能:尿液的冲洗作用。输尿管斜行穿过膀胱壁,防止返流。膀胱粘膜分泌型 IgA 抗体的抗菌作用。(2)各种诱因:尿路阻塞:膀胱输尿管返流:女性尿道短,感染机会多。全身消耗疾病致抵抗力三、急性肾盂肾炎:是肾盂和肾间质的急性化脓性炎症。1病变 (1)肉眼: 单侧或双侧肾脏受累。肾肿大、充血、质软、大小不等的急性脓肿。切面
25、髓质内黄色条纹病变。 肾盂粘膜水肿、充血、脓性渗出物,可有散在出血点。(2)光镜: 上行性感染:肾盂粘膜充血,水肿,大量 NP 浸润,肾间质脓肿形成及大量 NP浸润,肾小管腔内充满脓 C 和细菌。 血源性感染:肾内多数散在的小脓肿,皮质病变明显。脓肿破坏邻近组织、破入肾小管蔓延到肾盂。2合并症:(1)急性坏死性肾乳头炎(机理尚不清),为凝固性坏死。(2)肾盂积脓(尿路阻塞):脓性渗出物不能排出,淤积在肾盂、肾盏及输尿管内。(3)肾周围脓肿(肾包膜受损所致):肾组织内的化脓性炎穿过肾包膜至肾周组织。3临床病理联系:症状 病理基础脓尿、菌尿膀胱刺激症腰痛全身感染症状4结局:大多治愈,部分转为慢性。
26、有严重尿路阻塞可引起肾盂积水或积脓。四、慢性肾盂肾炎 (一)病变:特点为慢性肾间质炎,肾组织疤痕形成和肾盂、肾盏纤维化及变形。 1肉眼: (1)双肾病变不对称,分布不均匀。呈现不规则灶状或片状疤痕病灶。(2)肾体积缩小、质硬。 (3)粗大、不规则凹陷性瘢痕,与肾包膜粘连。 (4)切面:皮髓分界不清,肾乳头萎缩,肾盂肾盏变形,肾盂粘膜增厚、粗糙,2光镜:肾组织内不规则灶状病变形成。(1)病灶内肾单位纤维化、玻变、或破坏(由纤维组织修复替代) ,或球囊周围纤维化。(2)间质内大量慢性炎 C 浸润,混有不等量的 NP。(3)肾小管萎缩,部分扩张,腔内有胶样管型,状似甲状腺滤泡。(4)部分肾单位代偿肥大。 (5)肾间质及肾盂粘膜纤维组织大量增生,肾内小 A 壁增厚硬化。(二)临床病理联系症状 病理基础菌尿、蛋白尿、脓尿: 由反复急性发作病变所致。 多尿、夜尿、电介质紊乱:肾小管病变严重,浓缩功能降低所致。高血压: 晚期肾组织明显破坏,代谢废物潴留,水和电介质平衡紊乱。(三)结局:及时治疗可控制病变发展,如病变严重可出现肾衰或因高血压、心衰而危及生命。*肾和膀胱肿瘤(课后自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