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构建基础医学实践教学新体系和新模式的研究与实践.doc

上传人:weiwoduzun 文档编号:2115421 上传时间:2018-09-01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41.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构建基础医学实践教学新体系和新模式的研究与实践.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构建基础医学实践教学新体系和新模式的研究与实践.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构建基础医学实践教学新体系和新模式的研究与实践.doc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构建基础医学实践教学新体系和新模式的研究与实践.doc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构建基础医学实践教学新体系和新模式的研究与实践.doc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 1 -辽宁省高等教育教学成果奖总结报告成 果 名 称 构建基础医学实践教学新体系和新模式的研究与实践成果完成人 张忠 张量 徐军 王旭光 王杰成果完成单位 沈阳医学院申 请 等 级 二等奖申 报 时 间 2008 年 12 月成 果 科 类 医 学代 码 1001221学 校 网 址 辽 宁 省 教 育 厅 制- 2 -2000 年 1 月,教育部实施了“新世纪高等教育教学改革工程” ,以培养适应新世纪我国现代化建设需要的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素质人才为宗旨,对高等教育进行综合的改革研究与实践,推动教学改革向纵深发展。这一决策不仅对我们提出了更新教育观念的要求,更为加强基础医学实践教学

2、建设,创新基础医学实践教学体系和模式带来了契机。一、背景和意义基础医学实践教学是基础医学系列教学中的重要环节;是承接基础医学知识与临床医学知识的桥梁;是学生获得实践技能、锻炼科学思维、提高综合能力和激发创新精神的基本途径。然而,长期以来,我国的基础医学实践教学却严重存在着:地位上,附于理论教学,忽视了自身独特的教学内涵;体系上,封闭割裂,忽视了自身的系统性和衔接性;模式上,陈旧僵化,忽视了学生的主体地位;作用上,强调理论验证,忽视了诸多能力和素质的培养。进而,明显地制约了高素质医学人才的培养。因此,适应“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和现代社会发展的要求,改革传统的基础医学实践教学,充分发挥其在培

3、养实践能力、综合素质和创新精神等方面的作用,已成为高等医学教育改革的重要课题。二、立项和实施秉承“厚基础、宽口径、重能力、求创新”的教学理念,我们在 2000 年申报了旨在改革原有实验室管理体制,创新基础医学实践教学的“医学院校实验室管理体制和实验教学改革的研究”课题,并获学院立项资助。2001 年,在成立形态学实验室和机能学实验室的同时,我们首先在 99 级两个医学英文班进行试点改革。此后,我们在总结改革经验的基础上,相继在本科各专业、40 余个班级、1200 余名学生中进行了推广实践和深入研究。2003 年,我们以满意的实践成果顺利结题。而后的 3 年间,我们继续深化改革和实践推广。目前,

4、我们构建的基础医学实践教学新体系和新模式已在全院本科学生中实践应用。为巩固改革成果,进一步加大学生创新精神培养力度,我们在先期工作的基础上,于 2006 年申报了“科研仪器设备在实验教学中应用的研究”学院课题(现已结题) ,并组建了“基础医学实验教学中心” 。同时,自 2000 年起,项目组成员以基础医学实践教学新体系和新模式的构建为主线,相继开展了 15 项研究,取得了较好的实践成果。- 3 -三、内容和成果 组建了基础医学实验教学中心2001 年,我们分别将原隶属于组织学与胚胎学、病理学和生理学、病理生理学、药理学教研室的实验室和实验人员加以剥离,合并成立了形态学实验室和机能学实验室,实行

5、院系二级管理,实现了“优化结构,完善功能,资源共享,专管共用”的目的。经过几年的建设,在“统筹规划,分布实施,重点示范,全面推进”思想指导下,2006 年,我们又调整组建了下设人体解剖学实验室、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实验室、病原生物学实验室、形态学实验室和机能学实验室等五个实验室板块的基础医学实验教学中心,并于 2008 年被评为辽宁省实验教学示范中心。 实现了仪器设备的重点投入着眼于基础医学实践教学建设,学院共计为实验教学中心投入 750 万元的仪器设备,较好地搭建了实验教学中心的仪器资源平台。通过“统一计划、统一管理、统一调配、统一使用” ,极大地提高了仪器设备的使用效益。几年来,具有师生互

6、动、图像共享、信息量大、联通网络、同步作答等优势的显微数码互动系统,具有数字化、多道化、便捷化、网络化等优势的生物信号采集系统,兼顾前沿性、实用性、技术性特点的分子生物学实验系统等现代化仪器设备已较好地应用于基础医学实践教学新体系和新模式的实践中。此外,我们尚能借助科研仪器设备开展学生创新能力培养活动;研发了一批获得国家专利,改进实践教学条件的仪器设备。 建设了一支高素质、高水平的队伍自 2001 年推行实验室二级管理体制以来,我们不断充实实践教学队伍;通过国内外进修学习,攻读硕士、博士学位,参加学术交流等方式,努力提高实践教学队伍业务水平。实验教学中心组建时,更是选派教授、归国博士、基础医学

7、院副院长,担任中心主任;调入教授、博士、高级实验师 16 名。进而,使实验教学中心拥有了一支高素质、高水平、结构合理、经验丰富的教学队伍,为基础医学实践教学新体系和新模式的构建和实践,奠定了人力和智力基础。 构建了“五模块、四转变、三层次、二结合、一贯穿”的实践教学体系“五模块”根据人才培养目标的要求,在把握好实验课程的系统性与创- 4 -新性关系、实验内容的删减与增设关系、实验教学与理论教学关系的基础上,将关系密切、性质相近的实验课程进行归类和组合,建立了人体解剖学、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病原生物学及免疫学、形态学和机能学五个实验课程模块。重新修订和编写了教学大纲、教学计划;优化了实验课程体

8、系和教学内容。减少了验证性、陈旧性和重复性的实验项目和内容,增加新技术、新方法和新内容;打破“单一课程” ,将实验内容、技术方法相近、相续的实验课程和项目整合、重组;大幅增设学生自行研究、自主设计的实验内容。“四转变”由单一技能向多技能转变:在实验内容编排上,注重了多种实验技能的组合应用、协同应用。例如, “血清 球蛋白和白蛋白的分离、纯化和鉴定”实验中,有机地贯穿了生物化学实验的常用四大技术。由单一学科向多学科转变:打破学科间壁垒,将关系密切、互为承接的不同学科的知识内容加以优化、整合,形成了新的有助于技能系统训练、知识整体学习的实验项目。由知识强化向能力培养转变:改变了原有“专才教育”中对

9、学生知识掌握程度的过高要求,实现了强化学生动手能力、分析能力、实践能力、综合能力、创新能力等的训练和培养。由单纯技能培训向多能力培养转变:发掘实践教学潜能,拓展实践教学内涵,通过科学组织实验项目、实验内容和各种活动,实现了学生操作技能得到培训,多项能力得到培养,创新意识得到加强。“三层次”基本型实验:精 心 选 择 了 传 统 的 验 证 性 实 验 项 目 , 引 入 新 技术 、 新发展和新成就,侧重基本操作、基本技能和基本方法的全面系统训练,提高学生理论联系实践的能力,为综合型、设计型实验的开展奠定技能基础。综合型实验:将零散、单一,内容、技术和方法相近的实验重新编排成实践性和目的性较强

10、的实验,侧重于学科间知识和技能的相互渗透、相互衔接和有机融合。例如,按照正常/异常/临床的主线展开的“家兔动脉血压调节、失血性休克及其治疗”实验。这种编排更符合学习认知的规律,利于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利于学生临床思维能力的培养,实现了基础学科与临床学科的整合交流,体现了知识的整体性、系统性和连贯性。设计型实验:在教师指导下,学生自行选择题目,查阅相关文献,完成设计方案,通过方案答辩,确定实验项目,完成实验操作,撰写论文,进行答辩。设计型实验使学生初步掌握了医学科学研究的基本程序和方法,培养了学生的自学能力、科学思维能力,创新能力和- 5 -综合素质。三个层次的实验由浅入深、由易到难、循序渐进,

11、使相关学科的知识得到了渗透和融合,提高了学生对机体整体的认识。同时,也加强了实验课程的实践性、综合性和创新性,使实践教学更富于独立性、主动性、高效性和开放性。“二结合”与科研活动相结合:多年来,我们坚持组织学生参加各种形式的 科 研 活 动 。 例 如 , 组 织 学 生 科 研 小 组 活 动 ; 通 过 实 验 室 全 方 位 、 全 过 程 的开 放 , 为学生搭建科研活动的舞台;在设计型实验中,结合科研仪器设备使用,引导学生建立科研思维;追踪热点问题,组织学生撰写综述,进行大会报告;组织学生参加教师科研工作和学术交流活动。为保障此项工作的常规性开展,我们尚成立了大学生课外科技创新指导委

12、员会,建立了学生创新实践教学专项基金和实验室开放基金,组建了学生创新实验室。与课外实践相结合:例如,组织尸体解剖兴趣小组、标本制作兴趣小组;以学生为主体设计、选种、栽植、养护、管理的“药草园” 建设;适时、常规组织和开展的各类实验技能大赛;了解和认知临床基本技能、临床基本思维和辅助检查仪器的早期接触临床活动;担任人体科学展览馆(沈阳市科普基地)义务解说员;校外义务测量血压,心电图检查,血型检测,宣传健康知识等。这些活动和实践已成为实践教学的延伸和扩展,成为培养学生能力素质的第二载体。“一贯穿”即在基础医学实践教学过程中,始终贯穿人文素质教育。几年来 , 我 们 不 断 通 过 团 队 精 神

13、培 养 , 医 德 医 风 宣 教 、 厉 行 节 约 教 育 , 静 默 捐 献尸 体 , 关爱实验动物,名家名言展示,师生角色转换,校外公益活动及维护整洁环境等形式,加强对学生人文精神的培养和人文素质的教育,进而使学生得到了全面、健康的发展。 构建了“三渗透、三转化、三注重”的实践教学模式“三渗透”由验证性向设计性渗透:减少对理论内容的单纯验证,逐步增加 了 培 养 学 生 自 学 能 力 、 综 合 能 力 、 科 学 思 维 和 创 造 精 神 的 自 主 设 计 性 实 验内 容 。 由独立性向综合性渗透:改变学科知识封闭独立的传统,建立了可使教学内容相互衔接、相互交叉的传授模式,还

14、知识以综合性、系统性和完整性。由继承性向创新性渗透:由一味继承早已形成的定论,重复实验内容和操作过程,逐步转变为创造机会和条件,引导学生开展创新性实验和活动。- 6 -“三转化”由单向传授向双向互动转化:改变原有灌输式的教学模式,广泛应用了启发式、讨论式、学导式和问题式等方法和模式,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和积极性,变被动为主动。由简单模仿向自主设计转化:改变原有的“教师演示、学生模仿,重复验证”的状况,广泛开设了引导学生积极思维,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让学生动口、动脑、动手,变配角为主角的设计型实验。由整齐划一向因材施教转化:改变人才培养模式统一的现状,为学有余力、富于创新的学生创造了个性发展的

15、条件。例如,开放实验室,建立创新实验室,组织兴趣小组和科研小组,增设设计型实验,鼓励参加教师科研工作等。“三注重”以观念更新为基础,以教学改革为手段,在基础医学实践教学过程中,注重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注重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注重学生创新精神的培养。四、特色和创新 “课内外相结合”的实践教学体系在积极改革课内实践教学的同时,我们又将课外科研活动和社会实践作为实践教学体系的延伸和扩展,作为培养能力素质的第二载体。例如,组织学生科研小组活动;通过实验室开放,为学生搭建科研活动舞台;结合热点问题,组织学生撰写综述,进行大会报告;组织学生参加教师科研工作和学术交流活动;组织学生至学院科学实验中心见习科研

16、工作。再如,组织学生尸体解剖和标本制作兴趣小组;组织以学生为主体的“药草园” 建设;组织开展各类实验技能大赛和早期接触临床活动;校外义务测量血压,心电图检查,血型检测,宣传健康知识等。课内课外的有机结合与相互联动,使我们的实践教学体系更加完善,更富成效,更具特色。 “三渗透三转化”的实践教学模式在“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双边互动”思想的统领下,不断引入利于学生能力素质培养的教学方法,创新基础医学实践教学的模式,实现了由验证性向设计性渗透,由独立性向综合性渗透,由继承性向创新性渗透;由单向传授向双向互动转化,由简单模仿向自主设计转化,由整齐划一向因材施教转化。探索出了培养学生实践能力、综合素质

17、和创新精神的新途径。 “贯穿人文素质教育”的长期实践- 7 -在基础医学实践教学中,我们始终能够贯穿人文素质的教育。几年来,不断通过团队精神培养,医德医风宣教、厉行节约教育,静默捐献尸体,关爱实验动物,名家名言展示,师生角色转换,校外公益活动及维护整洁环境等形式,加强对学生人文素质的教育,进而使学生得到了全面、健康的发展。五、应用和前景本项改革自 2000 年启动以来,首先于 99 级两个医学英文班试点;2003 年底,已于本科各专业、40 余个班级、1200 余名学生中实践;而后,在全部本科学生中推广应用。实践显示,本项改革深受学生欢迎。许多学生由袖手旁观、无从下手、不知所措,转变为踊跃参与

18、、抢先动手、积极思考。在问卷调查中学生写到:“走出答辩会场后,我们谈论着自己设计的实验,兴奋之情溢于言表。 ”同时,我们也发现,学生能力考核的成绩有了较大幅度的提高。近几年来,用人单位的反馈表明,我们的学生无论是动手能力、综合能力,还是临床思维、创新意识,都有着较为突出的表现。以基础医学实践教学新体系和新模式的构建与实践为基础, 病理学 、 组织学与胚胎学 、 生理学和病原生物学被评为辽宁省精品课程, 生物化学被评为辽宁省优秀课程, 药理学 、 医学微生物学 、 机能实验学和人体解剖学被评为学院精品课程;生理学教研室和病原生物学教研室被评为辽宁省优秀教学团队;病原生物学科被评为辽宁省重点(培育

19、)学科;基础医学实验教学中心被评为省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5 项相关研究获得省、学院立项;33 篇相关论文在学术期刊发表;5 项相关成果获得省、学院奖励。在新体系和新模式的培养下,我们的学生获得学院科研课题 16 项;在中国免疫学杂志等期刊发表论文 42 篇,组成论文汇编 2 部;在省市创新、实践比赛中获得一等奖 5 项、二等奖 3 项、三等奖 10 项、优秀奖 33 项、先进个人11 项。总之,基础医学实践教学新体系和新模式的构建与实践在培养学生实践能力、综合素质和创新精神等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相信,通过深入研究、不断完善、大胆创新、广泛实践,会更加显现出自身的潜力和活力,为新一轮教学改革和实践奠定坚实的基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治疗 > 基础医学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