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工业园区税务分局概况一、概述 XX 市地方税务局 XX 工业园区税务分局于 XX 年 10 月12 日 正式挂牌成立,现有管户 404 户,征管范围包括:一是 XX 中心城区房地产行业;二是市级以上重点项目、重点工程的施工企业;三是 XX 市工业园区管理会下属企业及下辖五大工业组团内除市本级企业外的所有工业企业。 二、收入概况 XX 年,XX 市地方税务局 XX 工业园区税务分局组织各项收入 4.13 亿元,同比增长 1.42%。其中:税收收入 3.81亿元,同比增长 0.47%,完成年度计划 100.12%;非税收入3117 万元,同比增长 14.8%。 三、业务工作 【税收特点分析】 税收
2、收入主要由房地产业和重点工程项目构成,其中:房地产业企业入库税收 2.44 亿元,占分局税收总量的 63.93%;高铁、高速、BT 等重点工程项目入库税收 1.27 亿元,占分局税收总量的 33.33%。 【纳税服务】 在服务纳税人方面开展了方式多样的活动。充分利用先进技术手段创新服务方式,大力推广“QQ群”、短信平台等服务手段。结合省局提出的“七个一”特色工程,继续联系扶持一批重点税源企业;利用移动短信平台,在申报期末开展提示提醒服务,对涉税事项实行一次性告知,有针对性地宣传房地产、建安、高新技术等税收政策;为辅导提升纳税人的办税水平,XX 年举办个人所得税明细申报和房地产税收政策等 6 场
3、培训,培训人数达 100 人次。为 10 户符合“即征即奖”政策的工贸企业办理了 149.68 万元“两税”财政返还手续,切实给纳税人带来的实惠。 【税收征管】 打造“扁平式”税源管理模式。在机构设置上,将税管员定位于管户制,承担基础性、规范性和共性强税源管理和服务工作,综合股业务职能岗位实行管事制,承担个性化和政策性强的税源管理和服务事项等;实行“谁办理,谁负责”,并设置 AB 角,实现 AB 角互补,所有涉税事项进行模块化处理,力争建立精干高效、运转灵活、快速反应的组织架构。抓实 BT 项目税收管征。实地走访 BT 建设项目,掌握资金规模、经营状况、运行模式等涉税信息,针对 BT 项目企业
4、提出的六类十个问题,召开专题讨论会,分析税收诉求、执法风险和管理难点等,商讨工作思路和征管重点,XX 年 BT 工程项目入库 422.55 万元。探索纳税申报规范化管理。选取房地产开发业作为攻关对象,研究该行业经营特点、涉税周期及决定或反映其应纳税额数据和信息的特征,XX 年完成房地产开发业调查取样工作,初步确定了涉税信息申报事项内容,将逐户推广和完善。 【规费管理】 XX 年各项社会保险费收入 1508 万元,增收 330 亿元,增长 28%。其中:基本养老保险费入库 872万元,增长 12.87%;失业保险费入库 84 万元,增长 14.73%;基本医疗保险费入库 488 万元,增长 75
5、.26%;工伤保险入库 39.36 万元,增长 19.27%;生育保险入库 24.65 万元,增长 21.13%;价格调节基金入库 109.37 万元。 四、内部管理 【机构人员】 行政编制 X 人、工勤人员事业编制 X 人,内设综合股、管理股、征收股。现有正式在编人员 X 人,其中行政编制 X 人、工勤事业编制 X 人。 【纪检监察】 落实廉政教育和工作制度。积极开展预防职务犯罪教育、岗位廉政教育和廉政文化建设活动,深化党风廉政宣传教育。开展廉政准则贯彻执行情况专项检查,落实个人重大事项报告制度,扎实推进领导干部廉洁从政工作。结合季度党风廉政季度分析会,开展廉政集体谈话,增强廉洁从政意识,筑
6、牢拒腐防变的思想防线。结合依法行政考核验收和专项执法督察工作,进一步增强干部依法行政、规范执法、防范执法风险意识。健全党务公开机制,推行党务公开,促进党组织决策的民主化、科学化。加强内控机制建设。依托制度和科技,完善内控机制建设。按季组织对行政审批监控情况进行专项检查通报,促进行政审批规范进行。 【税收科研】 由局长 XX 指导、干部 XX 执笔的优化纳税服务的国际比较与研究在 XX 年度 XX 省国际税收研究会获奖。 五、重点工作 【积极推进“体检式”行业税源调查】 为加强税收征管,进一步推进税源专业化管理,XX 年对辖区内三行业五小类纳税人探索开展了“体检式”行业税源调查,对整体税源情况进行了“体检把脉”,初步形成税源信息数据库,为创新税源专业化管理模式开展了有益实践。XX 年已完成了对三行业五小类税源调查工作,清理了漏征漏管企业 8户,新增房地产企业 13 户、建筑企业 14 户。规范房地产开发企业股息红利个人所得税管理,完成个案纠偏处理 8户。推进股息红利个人所得税预征管理,预征了当期取得销售收入的房地产企业 28 户,入库 1087 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