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新步步高】高二语文(语文版)选修《唐宋八大家散文鉴赏》学案:5.14 武昌九曲亭记 .doc

上传人:无敌 文档编号:211493 上传时间:2018-03-24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53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新步步高】高二语文(语文版)选修《唐宋八大家散文鉴赏》学案:5.14 武昌九曲亭记 .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新步步高】高二语文(语文版)选修《唐宋八大家散文鉴赏》学案:5.14 武昌九曲亭记 .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新步步高】高二语文(语文版)选修《唐宋八大家散文鉴赏》学案:5.14 武昌九曲亭记 .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新步步高】高二语文(语文版)选修《唐宋八大家散文鉴赏》学案:5.14 武昌九曲亭记 .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新步步高】高二语文(语文版)选修《唐宋八大家散文鉴赏》学案:5.14 武昌九曲亭记 .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第 14 课 武昌九曲亭记目标定位 1.掌握本文的重点实词,特别关注“适” 的意义和用法。2.欣赏本文的思想情感及艺术特色。 3.学习作者正确对待逆境的思想。1作者简介苏辙(1039 1112),字子由,一字同叔。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他是苏洵之子,苏轼之弟。十九岁与苏轼同登进士第。仁宗时,为商州军事推官,徙大名。神宗时,为王安石属官,因反对新法,调任他职。后因苏轼诗罪株连,谪迁筠州监盐酒税。哲宗至徽宗时,仕途几经起落,最后以太中大夫退职,住在许(今河南许昌) ,自号颍滨遗老。死后追赠端明殿学士,谥号“文定” ,故称苏文定公。他是著名散文家,为“唐宋八大家”之一。有栾城集 。2背景探寻武昌九

2、曲亭记作于元丰五年(1082)。当时苏氏兄弟因乌台诗案的牵连,政治上都很不得志。苏辙贬谪筠州,苏轼贬谪黄州,但他们都并不消沉。这篇题记便是记述苏轼重建武昌九曲亭的由来,表现出苏轼的游乐山水中自有磊落胸怀和洒脱风度。当然,其中也寄托着作者苏辙自己的意绪。3文学常识“三苏”:苏洵、苏轼、苏辙。关于三苏的对联:一门三父子,都是大文豪。诗赋传千古,峨眉共比高。1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陂陁( ) 徜徉( )林麓( ) 睥睨( )褰裳( ) 撷林卉( )答案 ptu chnyn l pn qinxi2通假字依山临壑,隐蔽松枥 通_,_羊肠九曲而获少平通_,_答案 “栎” 树名 “稍” 稍微3一词多义其Erro

3、r!适Error!以Error!于Error!答案 指示代词,那里/指示代词,树 到 去/ 恰好/适合,适宜/ 满足,畅快 连词,因此/介词,用到,往/介词,在4词类活用子瞻迁于齐安,庐于江上: 闻子瞻至,幅巾迎笑: 扫叶席草,酌酒相劳: 倚怪石,荫茂木: 答案 名词用作动词,居住。名词用作动词,裹着幅巾。名词的意动用法, “以为席” 。名词的意动用法, “以为荫蔽” 。5古今异义风云变化,林麓向背古义: 今义: 乘渔舟乱流而南古义: 今义: 答案 古义:向阳和背阴。今义:拥护和反对。古义:横渡江水。今义:流水方向不一,纵横交错。6文言句式其旁古木数十: 惟其无愧于中: 行于松柏之间: 无责于

4、外: 答案 定语后置句。状语后置句。被动句。7文学文化常识苏辙,字_,号_。谥号“_” ,故称_,著有_ 。答案 子由 颍滨遗老 文定 苏文定公 栾城集一、词句梳理1解释加点的词语子瞻迁于齐安: 西曰西山: 陂陁蔓延: 乘渔舟乱流而南: 皆效于左右: 辄睥睨终日: 斥其所据: 无责于外: 答案 调任官职。这里实为左迁(贬职)。是。倾斜不平的样子。横渡。显示,呈现。斜着眼看。开拓,扩大。被。二、疑难突破2联系苏轼的生活背景,第 1 段中的“迁”应该怎样解释?“迁”字对文章的主旨起到什么作用?答案 贬官之意;苏轼当时正过着谪居生活,但他并未消极遁世,而是杖策载酒,寄情山水。而这个“迁”字更反映出苏

5、轼豁达、乐观的个性特点和追求“适意而悦”的人生境界。3联系上下文,说出第 3 段“惟其无愧于中,无责于外,而姑寓焉”中的“焉”指代的内容是什么?答案 游历之乐。4文章中的苏轼这一人物形象栩栩如生,主要是从人物的哪几个方面来刻画的?答案 主要是从人物的动作、神态、语言来刻画的。5文章题为“九曲亭记” ,然而第 1 段和第 3 段中的很多内容似与“九曲亭”无关,你是怎样认识这个问题的?答案 文章虽题为“九曲亭记” ,但全文是围绕“适意而悦”这个中心来表现苏轼的旷达胸怀和乐观性情的。首段写苏轼在谪居生活中常杖策载酒,渡江游览武昌诸山的情景,为下文做铺垫,而末段为回忆青年时期的苏轼对山水自然的钟情,从

6、而透露出苏轼“适意而悦”的内涵。6请结合文本,联系实际谈谈你对“无愧于中,无责于外”这句话的理解。答案 苏轼所追求的乐趣是“以适意为悦” ,精神上求得符合心意的满足,并不计较个人的功利得失,因而处世为人, “无愧于中,无责于外” 。足以说明他的品德风度,光明磊落,超然洒脱。如果结合他们当时的政治处境来看,作者写作这篇题记赞美其兄的思想情趣,确乎也表现出作者的政治坚定和胸怀坦荡。现实生活中我们的确缺少这样一种精神和态度。一、文白对读 子 瞻 迁 于 齐 安 , 庐 于 江 上 。 齐 安 无 名 山 ,而苏 轼 贬 谪 到 齐 安 ,在 江 上 建 造 屋 舍 。齐 安 没 有 名 山 ,只 有

7、Error!江 之 南 武 昌 诸 山 , 陂 陁 蔓 延 ,涧 谷 深 密 。大 江 南 岸 的 武 昌 的 诸 座 山 峰 ,逶 迤 蔓 延 ,有 清 涧 深 谷 。职。这里实为左迁( 贬职)。齐安:古郡名。即黄州,与鄂城隔江相望。庐于江上:居住在江岸之上。苏轼贬为黄州团练副使时,先住在定惠寺,第二年迁居 临皋亭,亭临长江,所以说“庐于江上” 。武昌诸山: 指樊山等。樊山上有九曲岭。Error!中 有 浮 图 精 舍 , 西 曰 西 山 ,其 中 有 僧 人 住 的 房 子 ,西 边 的 叫 西 山 ,东 曰 寒 溪 。 依 山 临 壑 ,隐 蔽 松 枥 , 萧 然东 边 的 叫 寒 溪

8、。它 靠 大 山 对 沟 壑 ,隐 蔽 在 松 树 枥 树 之 中 ,寺 院 空 寂Error!绝 俗 ,车 马 之 迹 不 至 。与 尘 俗 隔 绝 ,很 少 有 人 到 这 儿 来 。教。精舍,僧人、道士等居住修炼之所,这里指寺院。西山:与下句的“寒溪”都是寺院的名字。隐蔽松枥: 隐蔽在松树和枥树Error!每 风 止 日 出 ,江 水 伏每 当 风 停 日 出 ,江 水 流 动 缓 慢息 , 子 瞻 杖 策 载 酒 , 乘 渔 舟 乱 流 而 南 。山 中 有 二 三 子 ,的 时 候 ,苏 轼 就 拄 杖 带 着 酒 ,乘 小 舟 横 江 南 渡 。山 中 有 两 三 个 人 ,好 客

9、 而 喜 游 , 闻 子 瞻 至 , 幅 巾喜 欢 结 交 朋 友 和 游 玩 ,他 们 听 到 苏 轼 来 了 ,就 裹 着 幅 巾 笑 着迎 笑 , 相 携 徜 徉 而 上 , 穷 山 之 深 , 力 极 而 息 ,出 来 迎 接 ,携 着 手 缓 步 上 山 ,一 直 走 入 大 山 深 处 ,力 尽 了 才 停 止 ,扫 叶 席 草 , 酌 酒 相 劳 , 意 适他 们 扫 去 落 叶 坐 在 草 地 上 ,举 酒 相 互 问 候 ,心 意 舒 适 得 会忘 反 , 往 往 留 宿 于 山 上 。以 此 居 齐 安 三 年 ,忘 记 了 回 去 ,常 常 就 在 山 上 留 宿 了 。

10、因 此 苏 轼 在 齐 安 住 了 三 年 ,Error!不 知 其 久 也 。都 不 觉 得 时 间 过 得 很 久 。Error!然 将 适 西 山 , 行 于 松 柏 之 间 , 羊 肠 九 曲然 而 到 西 山 去 时 ,在 苍 松 翠 柏 之 间 行 走 ,山 路 狭 窄 弯 曲 而而 获 少 平 , 游 者 至 此 必 息 。 倚 怪没 有 稍 微 平 坦 的 地 方 ,游 人 到 这 儿 一 定 会 停 下 来 。倚 靠 着 奇 怪 的石 , 荫 茂 木 , 俯 视 大 江 ,仰 瞻 陵 阜 ,旁 瞩 溪 谷 ,风 云石 头 ,以 茂 盛 的 树 木 为 荫 蔽 ,俯 看 大 江

11、 ,仰 视 山 陵 ,旁 观 溪 谷 ,风 云 气变 化 ,林 麓 向 背 , 皆 效 于 左 右 。候 多 变 ,树 林 和 山 脚 或 相 对 或 背 离 ,所 有 这 些 都 呈 现 在 左 边 或 右 边 。少 :稍 微 。陵 阜 :丘 陵 。林 麓 :山 林 。麓 ,山 脚 下的 树 林 。向 背 :向 阳 与 背 阴 。效 :显 示 ,呈 现 。 有在 那 里 有 一 座废亭 焉 ,其 遗 址 甚 狭 , 不 足 以 席 众 客 。 其 旁 古废 弃 的 亭 子 ,地 方 很 是 狭 窄 ,不 能 够 坐 许 多 客 人 。亭 子 旁 有 数木 数 十 , 其 大 皆 百 围 千

12、尺 ,不 可 加 以 斤 斧 。子 瞻 每 至 其 下 ,十 株 古 木 ,都 是 非 常 高 大 ,不 能 够 用 斧 子 砍 伐 。苏 轼 每 到 树 下 ,辄 睥 睨 终 日 。 一 旦 大 风 雷 雨 ,拔 去 其 一 , 斥 其就 整 天 盯 着 看 。一 天 狂 风 暴 雨 ,拔 去 了 其 中 的 一 棵 ,扩 展 倒 下所 据 , 亭 得 以 广 。 子 瞻 与 客 入的 大 树 所 占 据 的 地 方 ,亭 子 的 面 积 就 得 以 扩 大 。苏 轼 和 客 人 进山 视 之 , 笑 曰 :“兹 欲 以 成 吾 亭 耶 ? ” 遂 相山 看 到 了 ,笑 着 说 :“这 是

13、 想 成 全 我 修 建 亭 子 吗 ? ”于 是 就 共与 营 之 。 亭 成 而 西 山 之 胜 始 具 。 子 瞻 于同 营 建 这 亭 子 。亭 子 建 成 后 西 山 的 胜 景 才 算 是 完 备 。苏 轼 由是 最 乐 。此 很 是 快 乐 。睥 睨 :斜 着 眼 看 。斥 其 所 据 :扩 展 倒 下的 大 树 所 占 据 的 地 方 。斥 ,开 拓 ,扩 大 。昔 余 少 年 , 从 子 瞻 游 , 有 山 可 登 ,我 年 轻 时 ,曾 经 跟 着 苏 轼 游 览 ,如 果 有 青 山 可 以 攀 登 ,有 水 可 浮 ,子 瞻 未 始 不 褰 裳 先 之 。 有有 碧 水

14、 可 以 泛 舟 ,他 没 有 不 是 撩 起 下 裳 走 在 前 面 的 。如 果 有不 得 至 , 为 之 怅 然 移 日 。 至 其无 法 到 达 的 地 方 ,他 就 会 因 此 怅 然 若 失 很 久 。有 时 他 一翩 然 独 往 , 逍 遥 泉 石 之 上 , 撷 林 卉 ,个 人 翩 然 独 自 前 往 ,逍 遥 于 清 泉 石 壁 之 中 ,摘 取 树 林 中 的 花 草 ,拾 涧 实 , 酌 水 而 饮 之 ,见 者 以 为拾 取 落 在 山 沟 中 的 果 实 ,酌 取 泉 水 来 饮 用 ,见 到 的 人 都 以 为 是仙 也 。 盖 天 下 之 乐 无 穷 , 而 以

15、 适 意神 仙 下 凡 。大 约 天 下 的 欢 乐 本 就 无 穷 无 尽 ,而 以 适 合 自 己 心Error!为 悦 。意 为 其 中 之 最 。Error!方 其 得 意 , 万 物 无 以 易 之 ;当 自 己 快 意 之 时 ,会 觉 得 任 何 事 物 都 无 法 来 代 替 ;及 其 既 厌 ,未 有 不 洒 然 自 笑 者 也 。 譬 之而 等 到 自 己 厌 倦 之 时 ,却 没 有 不 惊 异 地 嘲 笑 自 己 的 。就 好 像饮 食 , 杂 陈 于 前 , 要 之 一 饱 ,饮 食 之 事 ,很 多 东 西 陈 列 在 面 前 ,总 之 是 为 了 果 腹 而 已

16、,而 同 委 于 臭 腐 。 夫 孰 知 得 失 之 所 在 ? 惟 其最 终 同 样 都 是 归 之 于 腐 朽 。又 有 谁 知 道 得 失 在 哪 里 呢 ? 只 要无 愧 于 中 ,无 责 于 外 , 而 姑 寓 焉 。 此 子 瞻心 中 无 愧 ,又 不 被 外 界 指 责 ,就 姑 且 寓 居 在 此 。这 应 该 就 是 苏 轼Error!之 所 以 有 乐 于 是 也 。之 所 以 能 够 在 这 儿 获 得 快 乐 的 原 因 了 吧 。Error!二、文本深读本文构思很有特色,既抓住建亭的事实特点,又突出苏轼的思想性格。 苏轼谪迁黄州,不居武昌,因此文章先从苏轼好游武昌诸

17、山写起,指出 苏轼在黄州三年“不知其久”的原因就在武昌西山风景好,山里人也好。这是为叙述重建武昌亭做铺垫,也表现出苏轼在失意遭遇中善于自得其乐。然后,便引出九曲亭址所在。这是游西山者“至此必息 ”的一处胜境,而且 “有废亭焉” ,但 长久无人治理,冷落荒废,古木盘踞,重建困难,使苏轼有心无力。然而天助人愿,狂风暴雨拔去了其中的一棵大树,创造了重建的条件,苏轼的心愿得以实现,九曲亭得以重新建成。这 就具体说明了建亭的 经过,含蓄地 赞美建亭此 举, 兴废利众,符合天意,而苏轼获得了最大乐趣。1结构图解适意而悦Error!2中心主旨此文为苏辙纪念其兄重建武昌九曲亭而作。通过游历之乐之遗憾,感悟出“

18、适意而悦” “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的处世之道。3写作特色(1)善于熔写景、叙事、抒情、议论于一炉。(2)经营组织上有纡徐曲折之致。(3)委婉清丽,平淡悠远。1一个人能否成功,就看他的态度了!成功人士与失败人士之间的差别是:成功人士始终用最积极的思考、最乐观的精神和最辉煌的经验支配和控制自己的人生。失败者刚好相反,他们的人生是受过去的种种失败与疑虑引导和支配的。(思维 的态度决定人生的高度)2平和的人,眼界极高。表面平凡,实则内聚,心中有坚石般的意志,胸中有经世济邦之策。其心,天心,青天白日,其才,玉韫珠藏。居轩冕之中,不忘山林之味;处林泉之下,须怀廊 庙之经纶。平和的人,热情而不做作,

19、忠诚而不虚伪。内不见己,外不见人,施恩于人是出于真诚,而不是利用别人来沽名钓誉,信奉 “君子坦 荡荡,小人 长戚戚” ,光明磊落,纯 心做人。( 平和为 美)3态度就像磁铁,不论我们的思想是正面抑或是负面的,我 们都受到它的牵引。而思想就像轮子一般,使我们朝一个特定的方向前 进。 虽然我们无法改变人生,但我们可以改变人生观 ;虽然我们无法改变环境,但我们可以改变心境;我们无法调整环境来完全适应自己的生活,但可以调整态度来适应一切的环境。(可以改变的是态度)4著名画家张大千先生是个大胡子,浓密的胡须铺垂近腹。据 说有一人见此,顿生好奇,问:“张先生,睡觉时,您的胡子是放在被子上面 还是搁在里头?

20、”大千先生一愣:“这我也不清楚。是啊,我怎么没在意这个呢?这样吧,明天再告诉你。 ”晚上就寝,大千先生将胡子撂在被子外头,好像不太对头;收进被子里面,又觉得不自然。折腾了半宿,都不妥当。 这一下他自己也犯愁了,以前 这可不是什么问题呀, 现在怎么成了件 头痛的事呢?大千先生的烦恼源于平常熟视无睹的小事引起了他的关注。生活中,心累通常是人为地在自己的思想上加压造成的。我们凡事太在意了,太在意邻里无意的评头论足,太在意同事间的小摩擦,太在意上司偶尔的责骂,太在意爱人一时的赌气。人生总会有烦心事,睁开两眼历历在目,闭上双眸空无一物,倘若凡事都记取,怎能不让人负重前行!同大自然的亲密接触令人陶醉的诗句

21、,往往不是能够凭枯燥的艺术理念讲清楚的。这些诗句往往是一种细腻的、微妙的、独特的人生体验。而这种体验,不要说外人难以体察,就是作者本人,当他处于另一处境遇,眼前所见是另一幅图景的时候,恐怕也难以复制出当初诗中所蕴藏的那一份情思吧。“细雨湿衣看不见,闲花落地听无声。 ”坦诚地说,我是第一次知道这两句诗,然而一首真正美好到极致的诗,却并不太需要读它的人先了解时代背景、创作动机、诗人的生平遭遇等等,我们完全可以仅仅凭借一颗跳动着的心去感受,凭借一双敏感的耳朵去倾听。换言之,好诗与上天联系得更为紧密,而与作者倒可以层层剥离开来。因而我们只要能听懂上天的倾诉和人间永恒不变的乐音,我们就可以无限靠近诗句中

22、所传达出的那份永恒不朽的感动。读这样的诗句需要静下来,放下手中的俗务,松开心灵的桎梏,然后,想象如丝的细雨,轻轻地粘湿穿透春日薄如蝉翼的衣衫,如酥油一般滋润肌肤。缓缓的,如松软的雪地上的一颗被挤碎的樱桃,红色的汁液渗出,浸到雪花的每一缕肌理,在它六角形的每一个尖上,凝结成一个细小而饱满的红色珠子。而皮肤如泥土一般,以令人体察不到的微弱的呼吸,吐纳着那柔滑的水滴,渐渐的,你身体的每个角落,便都有了雨水的存在。那些雨水并非凭空生出的死水,它们有着自己的生命,或许曾摇摆过嫩绿的水草,或许曾有鱼儿在水中吐过泡泡,或许是一泓清泉绕过岩石青白色的脊梁,它们蒸腾、凝结,在天空中听首鸟儿的歌,然后那自然孕育的

23、跳跃的灵魂,便随细雨浸入了你的身体。在这一刻,我们还只是一个个孤零零、硬邦邦的个体吗?我们同大自然灵与肉的亲密接触不就在不经意间实现了吗?这让我不禁想起了两位伟大的诗人:陶渊明和梭罗。我注意到在他们的诗文中,似乎特别强调农耕之乐,强调自给自足,用自己的双手去盖房子、种粮食果蔬、畜养家禽家畜。而他们的伟大之处则正在于此:他们超越了单纯的懒汉闲夫式的隐士情结,而构建了一套更为纯朴、更为谦逊真诚的与大自然亲近的人生哲学。因而陶渊明摆脱了魏晋名士张狂不羁、折磨肉身、痛饮狂歌,最终服药而死的悲惨结局。而梭罗则没有像他的后辈那样,或充满“迷惘” ,或身心“垮掉” ,最终在仇恨、纵欲与郁郁寡欢中被粗粝的现实

24、吞没。是大自然,充满善意,怀抱博大胸襟的母神,拯救了他们在人世间伤痕累累的身躯,然后用她甘甜的乳汁和轻暖的抚摸平息了他们内心的愤世嫉俗的怒火。他们无疑是幸运的。但如果不是听从了上天的旨意,一心一意地将自己的心脏贴在大地上,与山川同呼吸,与草木结友伴,他们又怎能在浑浊的世上,为后世留下一颗纯白无瑕的冰玉之心,又以其感悟自然的卓越作品彪炳千秋呢?用真心去感悟自然吧!有了那一份心动,读诗,你是知音;倾吐,你就是诗人。赏析 本文视角独特,见解不凡。作者于试题提示的角度之外,另辟蹊径,从诗句的品读入手,从容而优 雅地表达了自己对诗歌、对人与自然关系的独到感悟。作文考试好比跳水比赛,是什么推动这位考生选择了十米台的高度?是他丰厚的文学积累、独立的思考 习惯与深刻的人生感悟。作文是记录思想的。有深广的情怀,才有高品位的文章。 “好诗与上天联系得更 为紧密,而与作者倒可以 层层剥离开来。因而我们只要能听懂上天的倾诉和人间永恒不变的乐音,我们就可以无限靠近诗句中所传达出的那份永恒不朽的感动。 ”“用真心去感悟自然吧!有了那一份心动,读诗,你是知音;倾吐,你就是 诗 人。 ”这些精当的表述无不体现着作者的丰厚的文学积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等教育 > 高考课件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