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山洪灾害防御预案1.总则1.1 编制目的山洪灾害是指山丘区由于降雨引发的山洪、泥石流、滑坡等对人民生命、财产造成损失的灾害。为有效防御山洪灾害的发生,确保我市南部山区安全度汛,根据相关法律法规,结合我市地理现状,特制定我市。1.2 编制依据1.2.1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洪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地质灾害防治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气象法等国家颁布的有关法律、法规。1.2.2 经过国家批准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汛条例、防汛储备物资验收标准。1.2.3 经过市政府批准的荥阳市地质灾害防御预案。1.3 编制原则1.3.1 坚持科学发展观,体现以人为本,以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安全为首要目标。1.3.2 贯彻安全
2、第一,常备不懈,以防为主,防、抢、救相结合。1.3.3 落实行政首长负责制、分级管理责任制、技术人员责任制和岗位责任制。1.3.4 因地制宜,具有实用性和可操作性。2、基本情况2.1.1 河流分布情况我市地跨黄河、淮河两大流域。全市有河流 5 条,其中黄河流域 2 条,淮河流域 3 条。黄河流域面积 425.7 平方公里,占全市总面积的 46。淮河流域面积 482.3 平方公里,占全市总面积的 54。黄河水系黄河流域包括我市环翠峪管委、刘河镇、汜水镇、王村镇、高村乡、广武镇一部分。黄河干流在我市境内长 43公里,在境内的支流有汜水河和枯河。汜水河:总长 42 公里,流域面积 373.3 平方公
3、里,流量 0.582.23 立方米/秒。枯河:全长 40.6 公里,流域面积 227.69 平方公里,流量 0.20.3 立方米/秒,遇干旱易断流。淮河水系淮河流域包括我市贾峪镇、崔庙镇、乔楼镇、城关乡、豫龙镇、金寨乡、京城街道、索河街道、高山镇、高村乡、广武镇一部分。支流有索河、贾峪河、须水河。索河是贾鲁河的主要支流,淮河的三级支流,全长48.8 公里,流域面积 299.24 平方公里,是我市城区和南部地区的泄洪河道之一。索河上有丁店、楚楼、河王等中小型水库 7 座,河道现状过水能力 2160 立方米秒。贾峪河:发源于 XX 市原庄乡南湾长里沟,流经我市上湾、寺河水库,经张庄入郑州市中原区常
4、庄水库,境内控制流域面积 35.4 平方公里。须水河:发源于我市贾峪镇岵山东麓的饮马坑,经郝洞向北 0.5 公里入郑州市郊区,境内河道长 10 公里,流域面积 20 平方公里,河道比降为千分之四,防洪标准为 50年一遇,现状过水能力为 157 立方米秒。2.1.2 区域内气象、水文条件,暴雨洪水特性我市属北温带半干旱大陆性气候,四季分明,春季干燥少雨,夏季炎热,冬季寒冷,降雨多集中在夏秋两季。多年平均气温 14.3,最高气温 42.9,最低气温零下16.5。多年平均日照时数为 2522 小时,无霜期平均 223天。2.1.3 区域内的地形地貌、地质构造与地层岩性、水土流失情况我市处于豫东平原和
5、豫西黄土丘陵过渡地带,南、北、西三面为低山丘陵环绕,中间为开阔冲积平原。总体上由西南向东北倾斜,坡度变化大,近山区为 1015,岗地倾斜平原为 23,冲积平原为 0.51.5。南部山区以陡坡、孤峰、单面山为主,海拔 300700 米,相对高差 400 米。西北部为邙山黄土丘陵,海拔 130250 米,相对高差 120 米。邙岭南坡宽缓、北坡陡窄,近黄河岸边多见直立峭壁。中部以平坦地形为主,视野开阔,海拔110150 米,相对高差 40 米。依形态特征、成因和物质组成划分为侵蚀残余山地区、黄土丘陵岗区、山前冲洪平原区、河流漫滩阶地四个区。地貌影响着地下水分布。河谷和平原地带,地形低凹、平坦,有利
6、于降水和地表水的渗入,地下水位埋藏浅且水量丰富。山区和丘陵区,沟谷纵横,坡度大,切割强烈,降水大量流失,地下水位埋藏深且水量变化大。我市地跨黄淮两大流域,境内分五个流域:索河流域、贾峪河流域、须水河流域、汜河流域、枯河流域。全市地势西南高,东北低,最高海拔 854 米,最低 96米,相对高差 758 米。陇海铁路线南 5以上丘陵区和土石山区地形复杂,沟壑纵横,裸岩面积大,植被稀疏,采石业集中,是我市水土流失的主要区域;陇海线以北是向邙岭过渡的平原和黄河 XX 的秃山邙岭区。该区东部的广武镇、高村乡通过近 3 年的水土保持生态工程建设,水土流失得到了有效地控制。西部的王村镇、汜水镇、高山镇一带荒
7、山秃岭,植被稀疏,是我市目前黄河流域水土流失最严重的地带。2.2 经济社会情况2.2.1 区域内行政区划情况、人口数量及分布情况我市辖 12 个乡镇,两个街道办事处,一个风景区管委会,XX 年末全市总人口 59.89 万人,城镇人口 25.66 万人,农村人口 34.23 万人。2.2.2 区域内耕地面积、产业结构、国内生产总值及人均收入等我市常用耕地面积 62.4 万亩,盛产小麦、玉米、花生、棉花、经济林果林等粮食作物和苹果、柿饼、冬桃、金银花和黄河鲤鱼等农副土特产品,是全国重要的粮食生产基地县。我市自然资源丰富,已探明矿藏 70 多种,主要有煤、铝矾土、大理石、石灰石、花岗岩等 12 种,
8、其中煤炭储量达 2.05 亿吨,其它矿产储量 37.7 亿吨,水资源可利用量达 1.2 亿立方米。2.2.3 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预测全市生产总值达到 241.4 亿元,其中地方财政收入达到 10.17 亿元,全部工业增加值达到 152.2 亿元,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达到 144.6 亿元,农民年人均纯收入达到6549 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 11192 元。2.3 历史山洪灾害损失及成因我市地处中原,属北温带季风型大陆性气候,特点是冷暖气团交替频繁,四季分明,夏季多雨,水热同期。年平均降水量为 608.2 毫米,且时空分布很不均匀,汛期 6月9 月降水量占全年降水量的 65.1%,易形成洪
9、涝灾害。城区主要灾害为内涝,其成因为:降水时空分布不均,降水量集中。市区处在南、西、北三面皆为浅山丘陵环抱之中,是典型的山前冲积平原,土地坡降变化不大,退水缓慢,主要依靠工程设施排涝。城区排水管比较齐备,但管径偏小,多为雨污合流,遇暴雨排泄能力不足。河道多年淤积及违章建筑,造成河道排洪能力低,形成内涝。城区低洼处排水不畅,积水较严重。历史洪涝灾害: 1975 年 8 月 4 日至 9 日,雨量达 174.6毫米,而 8 月 6 日自西南向北普降中到大雨,个别地区暴雨,其来势猛,强度大,是我市多年所未见。据统计:我市各地降雨量为 100 毫米左右,崔庙镇最大降雨量达 190毫米。全市因涝成灾面积
10、 5.5 万亩,减收粮食 320 万公斤,倒塌房屋 540 间,死亡人员 2 人,伤 58 人,牲畜伤 83 头,死 17 头,猪羊死伤 264 只。河王水库观测六至八时降雨 60毫米,丁店水库观测七至九时降雨 75 毫米,汜河、索河、贾峪河猛涨,黄河倒灌,水围汜水城。贾峪寺河水库溢洪道泄洪,大坝迎水坡四处沉陷。河王水库迎水坡北端沉陷。楚楼水库水位和溢洪道底相平,启闭机钢丝绳在启闭泄洪时拉断。这就是著名的“七五八”雨型。XX 年 7 月 21 日 20 时至 24 日 8 时,受 5 号台风“海棠”的影响,我市经历了一次百年不遇的强降雨过程,我市平均降雨量 294.4 毫米。最大点降雨量和最大
11、日降雨量分别为 342 毫米和 242 毫米。根据郑州市水文勘测局分析,建国以来我市最大日降雨量为 208.8 毫米,而此次日最大降雨量为 242 毫米,属我市百年一遇,历史罕见。其中 22 日8 时至 14 时,我市河王水库降雨 171 毫米,城区降雨 156毫米,楚楼水库降雨 131 毫米;22 日 14 时至 20 时,我市楚楼水库降雨 54 毫米,城区降雨 71 毫米;截止 24 日 8 时降雨过程基本结束。强降雨造成了我市的 4 座中型水库,10 座小型水库,5 条内河,5 处中型灌区水位全线上涨,多处防洪工程出现险情。其中河王水库最高水位达 126.31 米,超汛限水位 2.41
12、米,溢洪道出水流量最大达 60 立方米秒;唐岗水库最高水位 118.03 米,超汛限水位 1.03 米;楚楼水库最高水位 147.54 米,低于汛限水位 0.46 米。此次特大暴雨造成我市 16 个乡镇、街道全部受灾,受灾人口 94305 人,死亡 2 人,伤 12 人;损坏房屋 2416 间,倒塌房屋 486 间;被淹农作物 24 万亩,绝收 23000 多亩;损失各类树木 10 万棵,畜禽死亡近万只;同时,还有大量道路、桥涵、堤防、塘堰坝、机井被损坏,陇海铁路也出现三次塌方,被迫停运 19 个小时,全市直接经济损失高达1.42 亿元。2.4 山洪灾害防御现状2.4.1 防灾非工程措施现状及
13、存在问题。防灾知识宣传由市三个电视台和广播电台等宣传机构负责,在日常播出;汛期加大宣传力度,适时播报汛情信息。监测通信工作由各乡镇防汛办公室负责汛情的通报,在降雨时密切关注汛情变化。防御山洪预警系统由各乡镇防汛办公室负责;出现地质灾害情况时由市国土资源部门负责;市防汛指挥部作为全市防汛指挥机构,负责各方面的指挥、调度、协调等工作。防灾预案、救灾措施和防灾管理工作由市民政局负责具体实施。目前存在的问题是受资金、机构编制等方面的影响,防灾预警系统设施落后,人员不足,加上南部山区矿山等产业迅速发展,地貌变化快,对监测工作和安全问题造成严重影响。2.4.2 防灾工程措施现状及存在问题。南部丘陵和土石山
14、区的防灾工程主要是三仙庙、老邢、饮马坑、王河等 10 座小型水库和丁店、楚楼、河王三座中型水库。这些水库均建于五、六十年代,10 座小型水库均存在不同程度的工程隐患,受资金限制,这些水库均未进行除险加固;三座中型水库中,虽然丁店水库于 XX 年、XX年对溢洪道等工程进行了除险加固,但仍属三类险坝,各种隐患不断;楚楼、河王水库目前大坝、泄洪渠、溢洪道等均存在不同程度的工程隐患。在 XX 年的“7.22”洪水中,以上中小型水库发挥了巨大的防洪蓄水作用,但也暴露出许多急待解决的问题,急需进行工程除险加固。北部邙山黄土丘陵区的防灾工程设施主要有 99 座谷坊,14 座淤地坝和 2 座骨干坝。这些工程修
15、建于 XX 年XX 年,经过 XX 年“7.22”洪水考验,工程质量可靠,防洪效果显著。3、危险区、安全区划分3.1 划分原则根据我市山洪、地质灾害的分布致灾因素和降雨趋势的预测,在调查历史山洪灾害发生区域的基础上,结合气候和地形地质条件、人员分布以及河道现状、防洪能力等,确定贾峪镇、崔庙镇、刘河镇、汜水镇、高山镇、乔楼镇、广武镇、城关乡、高村乡、环翠峪风景区为我市山洪灾害的防灾重点区域。3.2“两区”的基本情况重点防洪隐患区域有:汜水广武危险地段:该地段是以崩滑为主的西北部黄土丘陵重点防治区。范围包括汜水镇、王村镇、高村乡、广武镇一带,面积约 80 平方公里。该地段突出特征是:黄土崩塌、滑坡
16、特别发育,且规模大、危险性强。河王水库、唐岗水库位于该段,南水北调中线工程、西气东输工程、开洛高速公路、陇海铁路等重点工程和交通枢纽均于该地段通过,致灾后果十分严重。刘河贾峪危险地段:该地段是以地面塌陷、崩滑为主的西南部环山丘陵重点防治区。范围包括刘河镇、崔庙镇、贾峪镇一带,面积约 80 平方公里。突出特征为:山洪形成迅速,煤矿采空区地面塌陷和采石厂滑坡、崩塌、泥石流灾害十分发育,且规模大、危害范围广。该地段是我市重要的经济带,厂矿企业众多,人口密集,王河水库、三仙庙水库、寺河水库、S232 省道、地方铁路,均位于该地段。环翠峪危险地段:该地段是以崩塌、滑坡、泥石流为主的西部中低山重点防治区。
17、主要范围是环翠峪风景区,面积 12 平方公里。我市最高山峰卧龙台位于该地区,山势雄伟,山高谷深,崩塌、滑坡、泥石流十分发育。高山乔楼危险地段:该地段是以崩滑为主的南部低山及黄土丘陵重点防治区。范围包括高山镇、城关乡、乔楼镇一带,面积 80 平方公里。该地段突出特征是:黄土崩塌、滑坡特别发育,且规模大、危险性强,致灾后果十分严重。村、镇密集,人口多。丁店水库、楚楼水库皆位于该段,310 国道从中通过。索河街道豫龙次危险地段:该地段是以崩滑为主的中部岗丘、倾斜平原次重点防治区。范围包括索河街道、京城路街道、豫龙镇一带,面积 40 平方公里。崩塌、滑坡较为发育,地裂缝次之。该地段位于我市中部,厂矿村
18、镇众多,人口密集,310 国道、南水北调中线工程、西气东输工程、西南绕城高速公路从该地段通过。除以上五处危险区外,各乡镇、街道还存在着不同程度的隐患区,主要是位于山区的采石场崩塌区,河流水系附近分布的煤矿采空区、塌陷区等,是汛期山洪灾害防治的重点区域。4、组织指挥体系4.1 组织指挥机构4.1.1 组织机构的构成我市防汛指挥部具体负责我市山洪防御工作,防汛指挥部办公室设在我市水利局,指挥长由市长担任,指挥部成员单位由市水利、国土资源、气象、民政、建设、交通、财政、物资、公安、卫生、防疫、广电、电力、通讯等相关部门组成。指挥部下设监测、信息、转移、调度和保障5 个工作组。4.1.2 乡镇组织指挥
19、机构的构成:各乡镇、街道的防汛指挥机构领导和组织山洪灾害防御工作,乡镇、街道主要领导任指挥长,相关部门负责人为成员。防汛指挥机构下设监测、信息、转移、调度、保障 5 个工作小组和 23 个应急抢险队。乡镇、街道内各行政村成立以村主任为负责人的山洪灾害防御工作组。同时,各村成立以基干民兵为主体的 12 个应急抢险队。每个村、组落实降雨和水位、工程险情、泥石流、滑坡监测人员,确定一名或几名信号发送员,造花名册层层上报各乡镇、街道,并报市防汛指挥部备案。4.2 职责和分工4.2.1 各相关单位和部门严格按照荥阳市防汛指挥部成员单位职责的要求,各司其职,各负其责。4.2.2 各乡镇防汛指挥机构在我市防
20、汛指挥部的统一领导下开展山洪灾害防御工作,具体组织乡镇、街道和村组的山洪灾害防御工作。发现异常情况要采取相应的应急处理措施,并及时向市防汛指挥部汇报,4.2.3 明确工作职责监测组:负责监测辖区雨量站、气象站等的雨量、水利工程、危险区域及溪沟水位、泥石流沟、滑坡点的位移等信息。信息组:负责对我市防汛、气象等部门各种信息的收集、整理分析,掌握暴雨洪水预报、降雨、泥石流、滑坡、水利工程险情等信息,为领导指挥决策及时提供依据。转移组:负责按照防汛指挥部的命令及预警通知,做好受威胁群众按预定的路线和地点转移的组织工作。负责转移的责任人要一个不漏地动员到户到人,必须确保转移人员和安置后的人员安全。调度组
21、:负责水利工程的调度运用、抢险人员的调配调度,管理抢险救灾物资、车辆等,负责善后补偿与处理等。保障组:负责转移群众的基本生活必需品和医疗保障的组织工作,负责被安置户原房屋搬迁建设及新房用地审批手续的联系等工作。应急抢险队:在紧急情况下听从命令进行有序的抢险救援工作。信号发送员:在获得险情监测信息或接到紧急避灾转移命令后,立即按预定信号发布报警信号。5、监测预警5.3 通信5.3.1 采用有线与无线相结合的通信方式,结合电视、广播以及其它通信形式,确保信息的快速、准确传递。5.4 预报预警5.4.1 预报内容主要有气象、水情、泥石流及滑坡等预报。气象预报由气象局负责;河道洪水和水库水位等水情预报
22、由水利局负责;泥石流和滑坡由国土资源局负责。各部门信息均应在第一时间内上报市防汛指挥部。5.4.2 预警内容包括暴雨洪水预报信息、暴雨洪水监测信息、降雨和洪水位临界值信息、水库及山塘水位监测信息、可能发生泥石流或滑坡的监测预报信息等。5.4.3 预警启用时机当接到暴雨天气预报时,各成员单位、有关乡镇和街道负责人要高度重视,安排相关人员加强监测通报;当预报或发生的降雨接近或将超过临界雨量值时,市防汛指挥部发布暴雨预警信息,各成员单位、有关乡镇和街道负责人要进入一线,靠前指挥,市电视台、广播站及时向群众发布暴雨信息。当上游水位急剧上涨,将对下游造成山洪灾害时,相关乡镇要立即向下游发布预警信息并上报
23、市防汛指挥部。当出现泥石流、滑坡征兆时,国土资源部门要立即发布灾害预警信息,相关乡镇要组织灾害发生地开展避灾、救援的相关工作。水库及山塘发生溃决性重大险情时,市防汛指挥部立即发布相关信息,重点向水库下游地区通报详细情况,乡镇要安排人员全力做好防范营救工作。5.4.4 预警发布及程序根据调查、监测、分析,按照临界雨量、水位、山洪、灾害征兆,及时发布警报。在一般情况下,山洪灾害防御预警信号由市防汛指挥部发布。紧急情况下,村组可直接报告市防汛指挥部和乡镇防汛指挥机构,并可直接发布预警信号,力求在第一时间内完成预警发布。5.4.5 预警方式主要采用广播、电视、电话等形式。6 转移安置6.1 转移安置6
24、.1.1 确定需要转移的人员在汛期,国土资源部门和各乡镇、街道要密切关注危险地带及天气情况,发现异常现象,首先确定需要转移的区域,立即对人员、财产进行转移,并设立警示标志,防止伤亡事故的发生,并及时上报市防汛指挥部。6.1.2 转移遵循先人员后财产,先老弱病残人员后一般人员的原则,应有组织地以集体转移为主。6.1.3 转移地点、路线的确定遵循就近、安全的原则。汛前拟定好转移路线、安置地点。汛期必须经常检查转移路线、安置地点是否出现异常,如有异常应及时修补或改变线路。转移路线要避开跨河、跨溪或易滑坡等地带。不要顺着溪、河、沟谷上下游、泥石流沟上下游、滑坡的滑动方向转移,应向溪河沟谷两侧山坡或滑动
25、体的两侧方向转移。6.1.4 各乡镇、街道应制定、制作明白卡,将转移路线、时机、安置地点、责任人等有关信息发放到每户。制作标示牌,标明安全区、危险区、转移路线、安置地点等。6.1.5 因地制宜地采取集中、分散等安置方式。6.1.6 制定当交通、通讯中断时,乡、村躲灾避灾的应急措施。6.2 转移安置纪律转移工作采取市、乡、村、组干部层层包干负责的办法实施,明确转移安置纪律,统一指挥、安全第一。7、抢险救灾7.1 抢险救灾准备7.1.1 普及山洪灾害防御的基本知识,增强全市人民防灾意识。各乡镇、街道要利用广播、电视等多种手段连续播出防御山洪地质灾害知识,同时以标语、墙报等形式广泛进行宣传,使群众清
26、楚知道危险区域、转移路线、安置地点、责任干部等信息。7.1.2 各乡镇防汛指挥部,民政部门应建立抢险救灾工作机制,确定抢险救灾方案。人员组织由各乡镇、街道负责实施;物资调拨由民政部门负责实施;车辆调配由各乡镇、街道、民政、交通、公安等部门负责实施;救护工作由卫生部门负责实施。7.2 抢险、救灾7.2.1 一旦发生险情,应及时向市防汛指挥部电话报告,同时,险情发生地政府部门要在第一时间内投入应急抢险队抢险救灾,控制灾情蔓延,确保灾区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尽量减少财产损失。紧急情况下,可以强制征用车辆、设备、物资等。7.2.2 对可能造成新危害的山体、建筑物等,国土部门应配合乡镇安排专人监测、防御。
27、7.2.3 灾情发生后首先把被困人员迅速转移到安全地带。7.2.4 如有人畜伤亡,及时抢救受伤人员,清理、掩埋人畜尸体,卫生部门及时对现场进行消毒,防止疫情发生。7.2.5 对紧急转移的人员做好临时安置,发放粮食、衣物等生活必需品,同时做好人员卫生防疫工作。7.2.6 迅速组织力量抢修水、电、路、通讯等基础设施。8、保障措施8.1 汛前检查汛前,各乡镇、街道防汛指挥部要对所辖区域进行全面普查,发现问题登记造册,及时处理,同时对可能引发山洪灾害的工程、区域等安排专人负责防守。国土资源部门对全市山洪灾害区域进行初步划定,制定地质灾害应急预案。市防汛指挥部对全市山洪灾害防御工作进行督查、督促。8.2 宣传教育及演练8.2.2 各乡镇、街道要组织居民熟悉转移路线及安置方案。8.2.3 组织区域内人员开展实战演练。主题词:水 利 防 汛 通 知荥阳市人们政府办公室 XX 年 4 月 日印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