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编号:时间:2021年x月x日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页码:第16页 共16页性别人力资本理论中国人民大学 潘锦棠 摘要:以舒尔茨和贝克尔为代表的人力资本理论难以解释关于人力资本投资性别差异,比如:人力资本投资为什么向男性倾斜?人力资本投资额相同(比如学历相同)的劳动者,为什么男性的工薪收入一般高于女性?为什么在不同行业不同职业中男女两性的投资回报有所不同? 从传统工业社会到现代工业社会,男女两性的就业率和工薪收入为什么在不断接近?其原因是传统人力资本理论缺乏对人力资本“投资对象”和“投资环境”的研究。性别人力资本理论对上述问题的回答是:人力资本投资之所以向男性倾斜是因为在当下“人力环境
2、”中男性比女性更有投资价值;男性的工资高于教育投资相同(学历相同)的女性是因为存在“性别租金”;男女两性相对投资价值的变化是因为“人力环境”的变化。关键词:性别人力资本 人力资本投资对象 人力环境 性别租金 潘锦棠:中国人民大学教授 经济学博士引言人力资本理论在经济学中有了一席之地,但在继续发展过程之中依然面对各种理论难题,其中之一就是如何解释人力资本投资的性别差异,即:投资的性别差异、投资回报的性别差异、投资及投资回报性别差异的变动,等等。对此,人力资本理论也受到同行的批评 Paula England “The Failure of Human Capital Theory to expla
3、in Occupational Sex Segregation” Journal of Human Resources, 17, no. 3 (summer 1982). 。人力资本要完成“统一而全面的理论” 贝克尔人力资本北京大学出版社1987年第183页 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关于投资性别差异的问题(第一组问题)有:人力资本投资为什么向男性倾斜?比如同样是自己的宝贝孩子,父母为什么会让男孩而不是女孩优先上学?女性继续深造的积极性为什么不如男性?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为什么女性的受教育水平都不如男性?为什么男性求职迁移的规模和距离大于女性?等等。关于投资回报性别差异的问题(第二组问题)有:
4、人力资本投资额相同(比如学历相同)的劳动者,为什么男性的工薪收入(earnings)一般高于女性?为什么会有收益率的性别差异?等等。关于投资及投资回报性别差异变化的问题(第三组问题)有:纵向历史比较,男女两性的就业率和工薪收入为什么在不断接近?或者说,从农业社会到工业社会、从传统工业社会到现代工业社会对女性的教育投资量为什么会较快地(相对于男性)提高,男女之间的教育水平会不断接近?为什么在不同行业不同职业中男女两性的投资回报有所不同,比如男女“蓝领工人”的工资差距大于男女“白领工人” 的工资差距?等等。人力资本理论创始人一开始就已经发现人力资本理论忽视“女人资本”。舒尔茨对人力资本理论“忽略”
5、女性表示担心:“让我们转向讨论就人力资本而言的有关教育工作中的一些忽略之处。如果有人想从现今所做的工作中作出判断的话,他的结论将是:人力资本是男性人口的唯一财富;-假如对人类的投资果真只限于男人范围,那么我们就最好不用人力资本这一术语而代之以男人资本了。应该宣布,人力资本是对特定性别而言的。尽管女性也得到教育和其他花费,但这似乎在人力资本的核算中毫无地位。如果女性从她们身上的花费这一角度看是资本免费的,那么我们在分析时就确实困难了,除非我们能够证明花费是纯粹用于限期消费的。-不容否认,女性接受的所有这些教育的要素成本是真实且庞大的,如果说所有这些直接和间接成本都是仅仅用于现期消费显然是没有道理
6、的。投资成分必然是大的。但如果拿不出多少有关证明的话,我们的作为教育投资基础的经济行为之假定又怎能自圆其说呢?” 舒尔茨人力资本投资商务印书馆1990年8月第152-153页 舒尔茨必须证明对女性的教育也是“投资”而不仅仅是“消费”。他因此有如下判断:1,比男青年在受教育水平上有优势的女青年更乐意离开农场;2,经济增长和生活富裕与女性受教育增加有一定的关系;3,妇女受教育增加带来了妇女时间价值的上升,从而使妇女有酬劳动时间增加家务劳动时间减少。 舒尔茨人力资本投资商务印书馆1990年8月第153-154页 从而说明对女性人力的投资也是有回报的。但舒尔茨并没有说明教育“消费”在个人总教育费用中的
7、比重是男人高还是女人高。事实上,舒尔茨的人力资本理论并没有深入分析人力资本投资在两性间的差异。贝克尔关于性别人力资本投资收益的论述也有令人不解之处。他一方面认可明塞尔(Mincer)等人的文章,承认女性的人力资本投资收益率不低于于男性:“女大学毕业生的绝对收入差别要比男大学毕业生小得多,但收益率并不低,这是因为对妇女来说直接成本略低一些,而机会成本却低得多。” 贝克尔人力资本北京大学出版社1987年第119页 另一方面又说:“唯一决定人力资本投资量的最重要因素可能是这种投资的有利性或收益率。”4 贝克尔人力资本北京大学出版社1987年第42页 根据前者,人们不禁要问:既然女性人力资本投资收益率
8、并不低,为什么对女性的投资大大少于男性呢?其实,承认女性“机会成本却低得多”就等于承认女性的投资价值低于男性或女性的投资收益率低于男性,机会成本是指由于接受投资(教育)而放弃的收入,“女性机会成本低”意味着男女即使接受同量的教育,女性的就业率和经济收入也会低于男性;根据后者,人们却能够以男性学历普遍高于女性的社会现实为依据,推断男性的人力资本投资收益率高于女性。贝克尔的人力资本理论也不足以解释人力资本投资的性别差异。国内外其他学者对男女两性人力资本投资收益率的比较也容易使人误解。国内外其他学者对男女两性人力资本投资收益率的计算结果都显示女性的人力资本投资收益率高于男性:杰密森等(1987年)的
9、计算结果为男性4.5%,女性5.5%;邹至庄等(1997年)的计算结果为男性2.78%,女性3.46 %;5 转引自李忠民人力资本 一个理论框架及其对中国一些问题的解释经济科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71页 李实和李文彬(1994年)的计算结果为男性2.5%,女性3.7%;赖德胜(1998年)的计算结果为男性5.14%,女性5.99%。6 李实等“中国教育投资的个人收益率的估计”载赵人伟中国居民收入分配研究第454页。赖德胜“教育、劳动力市场与收入分配”经济研究1998年第5期 如果这里的“收益率”就是指导人力资本投资的投资收益率的话,以上学者都会陷于同一困境,即无法回答这样一个问题:既然女性人力
10、资本投资收益率更高,为什么世界各国人力资本投资不向女性倾斜却全都向男性倾斜呢?为什么世界各国男性学历普遍高于女性呢?或许这里所谓的“收益率”本来就不是能指导人力资本投资的投资收益率。发展至今的人力资本理论之所以不能充分说明人力资本的性别差异,是因为传统人力资本理论并不注意对人力资本“投资对象”和“投资环境”的研究。要说明上述人力资本的性别差异,需要有性别人力资本理论。将人力资本投资对象分为男性人力与女性人力并分别研究其投资收益的理论就是性别人力资本理论。一、男性人力资本投资价值高于女性本文对上述“女性人力资本投资收益率高于男性”的判断表示疑义。 所谓投资价值就是投资收益(Bi / (1+r )
11、 t)与投资成本(C)之比,当B1 /(1+r)+ B2 / (1+r) 2 + - + Bt / (1+r ) t C 即 Bi / (1+r ) t C Bi / (1+r ) t 或 1 C 时,人力投资才是明智的。“大于”式左边表示某一时段(t)内的年收益流(B1, B2,-)的现值,r是利息率(贴现率),“大于”式右边C表示投资成本。1 伊兰伯格 史密斯现代劳动经济学(潘功胜 刘昕 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年7月版第260页。投资收益包括现期收益和未来收益,投资成本包括直接成本和机会成本。收益是指个人在劳动力市场上的货币收益。总收益(Bi / (1+r ) t )与总成本(C)
12、之比越大,投资价值就越高。 其实,根据经济学理论和经验常识都可以推断:男性人力资本的投资收益率或投资价值高于女性。 首先,投资者(包括家庭、企业、国家和个人)的人力资本投资更愿意向男性倾斜说明对男性的人力资本投资更有利可图。否则,明知女性的投资收益率更高却偏向男性投资,投资者就不符合经济学对人性的基本假设了。其实,1、有大量的实证研究表明多数家庭在财力稀缺的约束下首先会选择让儿子而不是女儿上学;2、多数企业会对男职工而不是女职工进行更多的职业培训2 “对美国劳动力市场的一项调查发现,尽管25岁以下的青年男子只有14%接受过公司的正式培训,但是妇女的比例甚至更低,只有8% 。在英国的劳动力市场调
13、查中发现,尤其是青年妇女接受雇主出资培训的机会比男子少得多。对印度尼西亚服装和食品加工业的女工的个案研究发现,雇主仅向女工提供最低限度的培训,因为他们认为不能从强化培训中获得任何可能的增产效益,他们也不向女工提供机会以开发可转移性的技能或者开发她们在本组织内未来职业发展的技能。许多雇主解释说,他们之所以没有向女雇员提供更多的培训,是因为妇女由于家庭责任而出现的较高的工作间断率。”国际劳工局世界就业报告1998 1999中国劳动与社会保障出版社 2000年版 第128页。;3、男职工参加企业职业培训或业余业务学习的积极性也高于女性;4、国家至少默许男性更多地利用国家的各种教育资源(如基础教育设施
14、)。贝克尔自己就说过:“投资量是预期收益率的函数”。3 贝克尔人力资本北京大学出版社1987年第42、75页 这就是说,收益率越高,投资量就越大。明塞尔(Mincer)也有同样的观点:“如果我们承认各个人之间的人力资本分布会影响他们的挣得(工薪收入笔者注)的分布,那么是什么原因造成了人力资本分布在各个人之间存在差别呢?这是一个有意义的重要问题。用一般应用于投资行为的经济分析术语来说,单个人对人力资本的投资规模从需求方面是由此种投资的生产力所决定的,从供给方面则是由它们的成本决定的。”4 明塞尔人力资本研究中国经济出版社 2001年第126-127页 因此,我们根据男性学历普遍高于女性、女性文盲
15、率普遍高于男性的现实可以判断男性的人力资本投资价值应该高于女性。5 当然这一判断的假设前提是“人力资本供给成本男女相等”。笔者基本认可这一假设,它在包括中国在内的世界绝大多数国家(除少数极端保守国家)是真实的。女性不能得到较多的人力投资主要是当前女性的投资价值低于男性,而不是因为在制度上和观念上存在性别歧视。相比较,“人力资本供给成本城乡居民相等”的假设在当下中国却是不真实的,制度障碍显而易见。6见刘伯红“农村流动人口与性别中国农村劳动力流动国际研讨会有关论点综述”妇女研究论丛1996年第4期,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农民流动与性别第160页 中原农民出版社2000年10月版7 “在所有有统
16、计资料的国家中,妇女与男子相比较少参与劳动力市场。”国际劳工局劳动力市场主要指标体系1990年 国际劳工与信息研究所译 中国劳动与社会保障出版社 2001年版 第24页。其次,男性求职迁移的规模和距离大于女性。据农业部农研中心对75村的跟踪调查,外出劳动力中男女性别比1988年为3.75比1,1991年为3.22比1,1994年为2.29比1。据劳动部1995年对8省80个行政村的调查,外出打工者的男女性别比为2.7比1。6第三,男性的劳动参与率高于女性7。即使接受同等的教育,男性的劳动参与率也高于女性。因为结婚以后退出劳动力市场的女性多于男性,非全日制劳动的女性多于男性,女性的职业寿命低于男
17、性,女性就业竞争力也弱于男性,国际劳工局资料显示“对同是接受过高于中等教育的人来说,相对于妇女,男性失业的可能性要小。”8 国际劳工局劳动力市场主要指标体系1990年 国际劳工与信息研究所译 中国劳动与社会保障出版社 2001年版第289页有劳动参与才有经济回报,男性的劳动参与率高于女性说明对男性的人力资本投资风险更小回报更高,对女性的教育投资低回报或无回报的可能性较大。第四,男性的收入高于同等学历的女性。这在当今世界是一个长期的极为普遍的现象。国际劳工局报告说:“从每一级的教育水平看,妇女仍然比男子得到的报酬要少,- 在整个经合组织国家中,无论是教育水平高还是低,妇女的收入都比男子低。” 国
18、际劳工局世界就业报告1998-1999中国劳动保障出版社2000年第122页 表1是1992年美国统计署的数据。 美国女性工资占同学历男性工资的比例(%)表1 学历年龄高中毕业学士毕业硕士毕业2534354445545564776164537768636677676677资料来源:伊兰伯格 史密斯现代劳动经济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年7月版第392页美国还有一项调查表明,同一所法学院(University of Michigan Law School)毕业的律师,女律师收入最初比男律师少约7%,15年以后,女律师收入就比男律师少约40%。 伊兰伯格 史密斯现代劳动经济学(潘功胜 刘昕 译)
19、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年7月版 第393页 中国的情况也是如此。诸建芳等学者的结论是:“在同等学历、同等工作经历条件下,女性职工收入要比男性职工低10.8%,从绝对额看女性职工收入要比男性职工少341.6元。”3 诸建芳等“中国人力资本投资的个人收益率研究”经济研究1995年12期 鹿立对山东定陶县陈楼村、泰安市油坊村和胶州战太安村的调查表明:1999年末,三地劳均收入男性为6169元,女性为4414元。按受教育年限分层的1999年收入,除受教育3年者外,其他年限均呈女性收益低于男性的现象。-在样本量较充足的受教育年限5-8年组,各年限组男性收益均比女性高出1500元左右(见表2)。“各受
20、教育年限组女性收益普遍低于男性,是女性受教育程度较低、教育投入不足的一个重要原因。”4 鹿立“山东农村女性教育收益实证研究”市场与人口分析2001年第5期“各受教育年限组女性收益普遍低于男性”是因,“女性受教育程度较低”是果。山东三地样本人口受教育年限与1999年经济收入表2 单位:元上学年限(年)三地汇总均值定陶均值泰安均值胶州均值男女男女男女男女0416337651945383186003712250503033230038005050334173867233321754500522043550340029003400680055038382444273489490032445912478
21、16501039591850251232505800497076027470754004656639146567000600085721450848624212595047449050560098100506455001272246096530524510110006300630011000115359407145454100591840001280364260128333300623745001550005000167000700070007000资料来源:鹿立“山东农村女性教育收益实证研究”市场与人口分析2001年第5期 第五,明塞尔发现,女性人力资本的折旧速率高于男性 明塞尔劳动供给研究
22、中国经济出版社2001年版 154页。女性人力资本投资的边际收益率递减速率快于男性。女性“职业中断型”劳动力流动率高于男性,男性“职业连续型”劳动力流动率高于女性。 第六,人力资本理论关于女性机会成本低于男性的假设本身就已经承认女性的教育投资回报将低于男性。“女性机会成本低”还意味着男女即使接受同量的教育,女性的就业率和经济收入也会低于男性。2 人力资本投资收益率公式都考虑机会成本因素。比如贝克尔的计算公式:C + X 0 = Yi Xi / ( 1 + r ) i 中的X 0 罗湘“中译本序言”(贝克尔 1987年)第七,“在职女工收益率”不等于“全体女性收益率”。中外学者比如李实(1994
23、年)和赖德胜(1998年)往往利用明塞尔的计算方法估算男女人力资本投资收益率。3 李实等“中国教育投资的个人收益率的估计”载赵人伟中国居民收入分配研究。其实,明塞尔的公式有助于分析“有收入者”过去的各项“投资”对于目前“收入”的不同贡献, 有助于说明“有收入者”之间收入差别的原因(见明塞尔劳动供给研究第五章第七节) 即个人收入(Y)是受教育年数(S)、工龄(E)和工龄的二次幂(E2)这三个决定因素的函数。公式如下: L n (Y) = b0+ b1S + b2E + b3E 2 + u 他们之所以会得出女性投资收益率高于男性的结论主要有两个原因,第一,假设女性的机会成本低于男性。第二,“倒算收
24、益率”,即只对“有收入者”计算其投资收益,而对“有投资无收入者”则忽略不计。也就是说他们计算的是“女工收益率”而不是“女性收益率”。李实(1994年)和赖德胜(1998年)等学者先确定各自样本中有收入的男女职工,然后再根据他们的教育投资和收入分别计算男女收益率。为此,恕笔者作如下评论:1,假设女性的机会成本低于男性实际上是承认女性的人力资本投资价值或投资收益率低于男性。2,应当“顺算收益率”,即计算“女性收益率”。应当分别统计全体男性和全体女性的(包括有收入的和无收入的)教育费用,而不能只计算有收入的男女的教育费用。教育投资(成本)应当包括法定劳动年龄内全体男性或女性(包括在业的和不在业的)的
25、总教育费用,货币收益应是全体男性或女性的总收入(现在的和过去的)。然后分别计算男性或女性的投资收益率。不能忽略当下不在业无收入者过去的教育投资,由于在“有投资无收入者”中女性的比例较高,且同等学历(同等投资成本)的男女,男性的收入较高,因此男性的教育投资收益率目前应该高于女性。惟有“顺算收益率”4 比如可以抽取30年前的一个中学班级的样本,分性别逐个(包括在业的和无业的)统计30年来男女的教育投资和工薪收入,然后合计分别算出男性收益率和女性收益率。5 明塞尔人力资本研究中国经济出版社 2001年 第165页,投资收益率公式才能解释性别人力资本投资行为和指导未来的性别人力资本投资。忽略不计“有投
26、资无收入者(包括失业者和已经退出劳动力市场的人)”的教育成本不能反映实际的教育投资收益率。如果按同样“倒算收益率”的思路计算“迁移投资收益率”,也可能得出老年人的“迁移投资收益率”高于青年人的结论。而实际上显然是青年人的“迁移投资收益率”高于老年人,所以我们才能观察到青年人的流动率大大高于老年人。“倒算收益率”只能反映个别男女或部分男女的投资收益率。如果一定要“倒算收益率”,就应该要补充计算一个“投资损失率”。女性的“投资损失率”一定高于男性。3,其实,明塞尔自己也认为妇女的教育货币收益率较低:“由于考虑预期的更小的劳动市场参与率,妇女的教育更显著地集中在消费领域,从而其收益有较大的一部分是非
27、金钱方面的。因此便显现出较低的货币收益率。”5 当然,这里所谓投资收益率是指以市场货币表示的个人收益率。许多学者已经注意到了投资的非市场收益,贝克尔就认识到:“妇女上大学部分是为了增加与更理想的男人结婚的可能性。如果婚姻因素是重要的,那末妇女从更多的正规学校教育所得到的收入就应该是由以妻子的教育来分类的家庭收入决定,而不是由这种分类的个人收入来决定,而且妇女的全部货币收入也可能比以前的估算的要高得多。” 贝克尔人力资本北京大学出版社1987年第120页(舒尔茨、明塞尔也有类似的表述)这是需要另作研究的很有争议的问题。根据上述七点,我们有理由相信:男性人力资本投资价值高于女性。如果男性人力资本投
28、资价值高于女性而不是相反,本文就合理解答了本文“引言”中的第一组问题:人力资本投资之所以向男性倾斜是因为男性比女性更有投资价值。那么,男性人力资本投资价值为什么会高于女性(主要表现为男性的劳动参与率高于女性、男性的工薪收入高于女性)?对两性投资与男女工薪收入的差异为什么会发生变化呢?要说明与回答本文“引言”中“第二组问题”和“第三组问题”就需要研究人力资本投资的“性别对象”和研究人力投资得以实现的“人力环境”。研究投资对象和人力环境是人力资本理论的新课题。二、人力资本投资对象的性别(一) 、研究投资对象的意义。 人力资本理论发展至今,对投资对象的研究并没有展开。传统人力资本理论一般都假设,在接
29、受人力资本投资以前其投资对象都是同质的,即假设人的遗传特性和天赋才能是一样的,强调人的劳动能力都是经过后天的教育所获得的;即使该理论承认人的遗传特性和天赋才能有差异,也先将这种生物学上的差异搁置一边,着重研究由后天投资差别所带来的差异。如舒尔茨写道:“另一个假设是,人的经济能力主要是一种生产出来的生产资料,除了用于遗传能力差别的某种纯租金(以收入形式)外,收入差别大多数是向人投资数额差别的结果。” 舒尔茨人力资本投资商务印书馆 1990年8月第50页 可以理解,因为人力资本理论当时的任务是尽可能简单明了地揭示教育投资与收入回报、教育投资与经济发展之间的相关关系,从而证明人力资本理论的成立。但是
30、,当人力资本理论要巩固自己地位的时候,就需要考虑异质的人力资本“载体”,需要解释投资主体(投资人)为什么会选择不同的人力资本投资对象,以及同量的人力资本投资在不同的投资对象身上为什么会有不同的收益。这就需要研究“纯租金”问题。否则,人力资本理论就难以成为“统一而全面的理论”(贝克尔语)。生产力分人力与物力,物力资本投资需要选择投资对象,同量的资本投入不同的项目其投资收益是不同的,人力资本同样有一个选择投资对象的问题。人们在论及人力资本价值形成时,一般都只考虑物力、人力和时间的投入,其实,除了物力人力时间投入以外,还要看向什么对象投入。不区分投资对象的人力资本理论给人以误解,以为人力资本收益量只
31、与人力资本投资量相关而与投资对象无关。实际上,人力资本的投资对象是各不相同的。人有性别、年龄、相貌、健康、智力等自然特征,也有文化、职业、党派、民族和信仰等社会特征。人力资本收益量不仅与人力资本投资量相关,也与投资对象相关。健康人的投资价值就高于残疾人、中青年人的投资价值就高于老年人、对弱智人的人力投资可能血本无归。本文主要关心人力资本投资对象的性别。舒尔茨贝克尔等由于他们当时的使命与兴趣,并没有对人力资本的性别投资对象进行深入研究,而这正是本文的任务。 (二)、两性自然生理差异及其“先天劳动能力”“人力”载体的自然性别特征包括生理上、心理上和智力上的差异。两性自然生理差异比较明显,研究文献较
32、多,且专家的观点比较一致。关于两性自然心理与自然智力上的差异目前尚无公论,因此本文先假设男女自然心理素质和自然智力素质相同,只讨论男女自然生理的差异及其所导致的男女职业能力的不同。 男女两性在身体结构、生理机能、生殖机能、温热反应和毒素反应等诸方面有显著差异。下面是“人力资本”载体的自然性别特征及两性“先天劳动能力”。 本小节中以下材料均引自保毓书 周树森 赵树芬妇女劳动卫生学 中国劳动出版社 1995年7月版身体结构。外型和骨骼:男性比女性身高体重、肩宽臂长。“男性肩宽上肢长,工作半径增加,可为工作提供一定的方便,女性下肢较短,故在跳跃,疾走以及踏蹴等动作不如男性灵敏。由于骨骼系统上的差别,
33、使男性较女性更容易胜任强度较大及活动度较大的劳动。”(第10页);骨骼肌和皮下脂肪:男性肌肉发达坚实有力,其重量约占体重的40-50%,而女性约占体重的32-35%。女性皮下脂肪丰富,约占体重的20-25%,男性仅占10-15%。男性较女性有更大的爆发力;骨盆底结构:男性盆底组织仅有尿道和直肠穿过,女性除此以外还有阴道穿过,因此女性的支持力量较差,且分娩时易遭受损伤,以致影响盆腔内器官的功能,当从事重体力劳动时这种影响更为明显;盆腔内结构:女性有内生殖器官子宫、卵巢、输卵管位于骨盆腔内,这是男性与女性在解剖学上最为主要的差异。由于内生殖器官的存在,使盆腔内韧带的分布,血管、淋巴、神经的走行和分
34、布都不同于男性。“从体力劳动的作业能力看,年龄对肌力有影响,30岁后,女性和男性的肌力均下降。女性较男性肌力下降得更快,50岁时的肌力,约为同龄男性的一半。老年妇女(6070岁)肌力约为青年妇女肌力的2/3。”(第21页)1、 生理机能。血液及循环机能:血液及循环机能方面存在有明显的性别差异,如总血量,男性每千克体重为83.1ml,女性为67.2ml。红细胞数目及血红蛋白含量女性也低于男性。这意味着女性血液输送氧气的能力不如男性,动脉血中氧含量,男性约为19ml%,女性为17ml%。心脏每搏输出量女性也小于男性,心率较男性稍快。当在进行同等强度的体力劳动时,女性心率比男性快,即在同等的需氧水平
35、下,须以增加心跳次数来满足机体需要;呼吸机能:女性肺活量较男性小,最大耗氧量也较男性小。因此,在进行同等强度的体力劳动时,女性的呼吸次数往往多于男性,以满足肌体对氧气的需要。此外,女性的呼吸方式以胸式呼吸为主,男性以腹式呼吸为主。“基于血液、循环及呼吸系统机能的性别差异,女性对重体力劳动的适应能力不如男性,当进行同等强度的体力劳动时,肌体的负担较男性大。”(第12页)“由于男性和女性在与作业能力有关的生理机能方面存在性别差异,一般说来,男性的体力劳动能力较同龄女性强。当从事同等强度的体力作业时,女性肌体的紧张程度和生理负担程度大于男性,较易出现疲劳。Navakatikyan在模拟的实验条件下,
36、观察了一个工作日内完成同样负荷(300kgm/min)的劳动时,男女工人的生理机能变化。结果表明,女性较早出现疲劳,表现为心率加快,操作记忆容量下降,肌耐力减小,视运动反应时延长等的变化幅度,女性均超过男性,特别是在工作日结束前,间接反应了体力劳动时作业能力的性别差异。”(第13页) 3、生殖机能。由于生殖系统结构和性腺的机能不同,使男女在体格发育和生理机能上具有了性别的特点和不同的性机能。女性有月经、妊娠、分娩和授乳等特殊的生理机能。 Oxrimenko 对生产女工进行观察的结果,发现月经期作业能力有变化,与非月经期比较,工作效率降低,生理波动也较大。日本学者桐原曾对健康女性110人,系统地
37、观察了235个月经周期中每天的握力、反应时以及作业能力(工作效率)的变化。结果,以月经期为中心,肌体作业能力的改变,有以下几种类型:A,月经前作业能力下降;B,月经期作业能力下降;C,月经期作业能力提高;D,月经后作业能力下降;E,无变化。5种类型中以A及B型较多见,而半数以上的表现为:月经前37天时,作业能力开始下降,经期第1、2天时作业能力最低,后逐渐恢复,月经后35天恢复正常水平。月经期作业能力波动,多见于工作较紧张的,使用机器进行操作的强制性作业,在可以自己自由调节工作节律的的工种,此种波动则不明显。(第1618页)“不能否认,在妊娠早期时,由于妊娠反应的影响;妊娠晚期时,由于子宫胀大
38、造成的行动不便、尿频、下肢浮肿、下肢静脉曲张等,在一定程度上会对作业能力有影响。”(第20页)更重要的是,由于当下的家庭婚姻制度,生殖机能上的男女差异使女性更多地(相对于男性)活动在劳动力市场之外承担生儿育女责任。 4、温热反应。女性基础代谢低,单位体表面积的产热量低于男性,平均皮肤温度较男性略低。实验证明,当气温在25.6oC时,女性额部及背部皮温较男性低0.4oC,气温越低,男女的皮温差越大,当气温为9.8oC,女性额部及背部皮温各较男性低1.3oC。当气温达30oC以上时,则没有差别。一般认为,女性皮温低于男性,系由于女性的皮下脂肪较厚,热传导不良之故,且与女性单位体表面积的产热量低于男
39、性有关。女性的发汗机能也较男性低,即女性物理的体温调节机能较男性差。“故一般认为女性适于在温度适宜的环境中工作,对高温作业及寒冷作业均不适宜。”(第12页) 5、毒素反应。铅:“由铅毒性引起的主观症状,女性较男性敏感。当血铅值超过0.96 mol/L (20g/dL)时,女性就开始出现乏力症状,其发生率为男性的910倍,症状与性别呈显著相关。”(王竹兰 50页);苯:主要以蒸汽状态经呼吸道吸入。“国内对接触苯系混合物(苯、甲苯、二甲苯同时存在)的290名男工及317名女工调查表明,白细胞降低的患病率女工为6.6%,男工为1.7%( 0.01),女工白细胞均值降低比男工显著,而且明显降低的时间早
40、于男工,说明女性对苯系混合物可能比男性敏感。”(74页)正因为女性有上述生理特征,联合国及世界大多数国家(包括中国)都有各种形式的“女工劳动保护条例”,却没有特别的“男工劳动保护条例”。三、人力环境与性别租金以上第二节的资料实际上说明了两个问题,一是男女两性生理学意义上的差异,二是男女生理差异在当下劳动环境与人口生产环境中表现为先天劳动能力(劳动效率与劳动参与能力)的男强女弱。生理差异只是生理特点,差异本身并不意味着强弱。但生理差异在一定的人力环境中就会转化为先天劳动能力的强弱。由两性性别差异所导致的先天劳动能力的强与弱是相对于一定的劳动工作环境与人口生产环境而言的。(一) 、人力环境与人力资
41、本价值人力环境是指人力资本价值得以实现的劳动工作环境与人口生产环境。在一定的人力环境下确定投资对象的“天赋才能”及其人力资本投资价值是本文特有的思想。人力资本理论创始人对人力资本投资对象的自然遗传和先天禀赋的异质性多少有所考虑。舒尔茨认为:“人的才能既有先天赋予的,又有后天获得的。”1 舒尔茨人力投资华夏出版社1990年12月版第18页贝克尔认为先天的能力也是收入的源泉。他认为:虽然,要把“禀性与教养”或“能力与教育”区分开来是困难的,但两者不同还是能感觉到的,“大学毕业生与中学毕业生之间的收入差别并不是衡量大学教育的影响的唯一标准,因为大学毕业生有能力,而且即使他不受更多的教育,赚的钱也会多
42、。”2 贝克尔人力资本北京大学出版社1987年第74页 但是,舒尔茨、贝克尔或明塞尔的“天赋才能”是一个绝对不变的量,比如,高智人的天赋劳动能力绝对不变地比弱智人强、健康人的天赋劳动能力永远比病残人强。与其“天赋才能”相对应的概念是“后天投资”。 本文则把“天赋才能”看作是一个相对的可变的量,与本文“天赋才能”相对应的概念是“人力环境”。本文强调,生理特征不是劳动能力,性别差异不等于两性劳动能力高低,男女劳动能力高低是相对于一定的人力环境而言的。“体力大小”所以转化成“能力高低”是因为在生产劳动中要使用需要体力的劳动工具;女性怀孕生育所以会严重影响职业工作是因为需要连续性同步化劳动的作业制度。
43、本文把由自然体力转化成的劳动能力称之为“先天劳动能力”,而把由教育投资形成的劳动能力称之为“后天劳动能力”。在不同的人力环境中,男女“先天劳动能力”的相对大小是变化的,同样的女性,其“先天劳动能力”与男性的差距在轻体力劳动的服务业或办公室就小于在强体力劳动的农林矿业。笔者曾有拙见:“就战斗能力而言,如果徒手格斗,即使是母夜叉孙二娘也不是行者武松的对手;用长矛大刀比武,即使是穆桂英花木兰也肯定不是关云长张飞的对手;但如果用小手枪较量,双枪老太婆与双枪李向阳谁胜谁负就比较难说了。- 女性拳击运动员几乎不可能与男拳手同台对抗,而在双向飞碟射击项目中,中国女运动员张山在巴塞罗那奥运会上却使同场竞技的全
44、部男性世界顶级运动员甘拜下风。两性劳动能力相对强弱变化的道理也是如此。”3 潘锦棠“我的妇女地位观”中国妇女1998年12期同理,两性人力资本价值高低也是会变化的,男女两性人力资本价值的高低及其变化是因为既定的人力环境及其变化。 (二)、性别租金 男女自然生理上的差异在一定人力环境中转化为劳动能力上的男强女弱,男女之间在“先天劳动能力”上就有了“性别级差”。男性比女性高出的“级差”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当然也要实现其经济价值。“性别级差”使男女同量的人力资本投资看起来就有了不同的价值回报。“性别级差”的经济价值类似于“级差地租”,可以称之为“性别租金”4 舍温罗森在为新帕尔格雷夫经济学大词典撰写的“
45、人力资本”条目中指出:“在自由社会中,人力资本的所有权限于体现它的人。一般说来,一个人甚至不可能自愿地出卖有法律约束的未来获利能力的所有权。基于这个原因,最好是把人力资本服务的交换作为租金的市场交易来进行分析。- 由于一个人不可能出卖其自身的资产所有权,因此工资支付和收益流量被视为等价于人力资本价值的租金。”舒尔茨也将由遗传能力差别所形成的收入称为“纯租金”。(舒尔茨人力资本投资商务印书馆 1990年8月第50页)。本文是在舒尔茨“纯租金”的意义上使用“性别租金”的概念。当下,男性人力资本投资价值之所以高于女性,是因为男性“性别租金”依然存在。男性自然劳动能力高出女性的“性别级差”不仅为自己赢
46、得更多的“个人收益”,还创造出更多的“社会收益”,包括企业收益和国家收益。由于“性别级差”,企业花费等量(相对于女性)的职业培训费用可以得到较强的劳动力,从而使企业所有的技术设备得到更有效的利用;国家在等量人力资本投资条件下使用了较强的劳动力,从而使技术进步得到更多的推动、国内生产总值(GDP)有更多的提高,政府也因此能够以较高的税收获得其投资收益。这也就解释了为什么企业和国家当下也更愿意向男性投资,或默认教育资源更多地被男性所利用。由此可以解答本文前言所提出的第二组问题:男性的工薪收入高于教育投资相同(学历相同)的女性是因为存在“性别租金”。明塞尔也有如下论述:“按照人力资本方法,能力发挥了一种双重作用:既作为投资前就已存在的初始禀赋,也作为一个相互影响的因素或效率参数,因为对于同一种投资,更有能力的人将得到更高的收益率。”1 明塞尔人力资本研究中国经济出版社 2001年版第128页由于“性别级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