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关于加快我市服务业发展的对策与建议关于加快我市服务业发展的对策与建议永安市人民政府 廖艳希副市长第三产业即服务业,作为国民经济重要组成部分,其发展水平是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现代化程度的重要标志。纵观国内外发展,服务业在现代经济社会中所占的地位越来越重要。服务业的发展不仅是经济增长、社会进步的主要动力和源泉,也是降低经济发展资源消耗、减少环境污染、缓解资源环境约束矛盾、推进发展方式根本性转变的有效途径。全面、快速、健康地发展第三产业,对于促进经济结构的调整,缓解就业压力,改善投资环境和社会再生产条件,活跃城乡经济,提高国民经济的整体效益和人民生活质量,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战略意义。一、基本情
2、况近年来,永安服务业发展规模不断扩大,结构和质量不断改善,服务领域改革开放不断深化,初步形成了比较完整的服务体系。房地产业平稳推进,商贸、运输、通信等服务业持续增长,金融保险行业运行良好,出现了不少发展亮点,在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增加地方财力、扩大就业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一)服务业发展总体较快增长。20144.73 亿元增长1106.2%;旅游总收入 54 亿元,同比增长 7.9%,近五年以10 年,服务业固定资产投资累计1616 月,全市服务业实现增加值17 月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9.6%,增幅位列全省第二;15 亿元,同比增长(二)服务业发展体系不断完善。通过壮大现代物流、商贸流通两
3、大服务业,培育拓展生态旅游业、信息服务业、服务外包业和文化创意产业,着力构建现代服务业发展体系。一是搭建集聚平台。在梅列设立了城市物流园区、汽车综合服务区、在三元设立了大坂物流园,在沙县设立了海西现代物流产业开发区,在建宁设立了闽赣省际物流园。商贸物流产业集聚区的加快形成,为商贸物流产业的加快发展提供了条件。二是大力发展专业市场。海西金属材料制品市场和物质再生资源交易市场初步形成,海西金属材料制品市场 2010 年全市商贸企业销售额前 20 名中,汽车销售企业占了 8 家。三是新兴服务业不断衍生。徐碧新城中央商务区和荆西红酒小镇、横坑温泉度假区域等城市游憩商务区建设已经起步,先进制造业技术服务
4、平台、元创科技等商务电子信息平台运用进一步扩大,超平设计等商务服务业企业开始涉足外包服务,以徐碧新城板块建设的商业地产为依托,大力引进一批总部型企业,发展壮大总部经济,带动商务服务型、中介服务型企业集聚,打造徐碧新城百亿楼宇经济群。四是重大项目、新兴产业项目填补空白。三明国际影视城项目成功签约,文化创意产业园落户三元区红印山一号,中国丹霞泰宁继被列入世界自然遗产名录后又被评定为 5A 级旅游景区,为我市服务业的加速发展注入新的活力。(三)服务业重大项目有力推进。201 年市级重点建设项目12 项,总投资 62.15.8 亿元;预备项目 8 项,总投资 26.76 亿元,年度计划投资 8.25亿
5、元。在市区重大项目建设方面,三明城市物流园年内完成投资约1.6 亿元,转入全面建设阶段。占地10 年,市里组建了现代服务业项目组,负责市区现代服务业重大项目策划及推进工作,梅列区成立了发展现代服务业课题组,建宁县成立了第三产业发展领导小组,不断加大对服务业工作的推进力度。二是加大政策扶持。一年来,市里相继出台了加快市区服务业发展的若干意见(试行) 和三明市区服务业引导资金使用管理办法(试行) ,明确了我市从市场准入、用地保障、财政支持、税费减免、品牌战略等 5 个方面扶持服务业发展的优惠政策,201 年起设立了 500 万元的市区服务业发展引导金。三是完善规划布局。制定完成了三明市区“十二五”
6、服务业专项发展规划 ;针对近期三明市区城市改造和南拓北扩开发建设情况,制定了三明市区服务业重点板块定位及主体项目布局方案 ,确定了十一个板块的七大类 25 个发展项目。从规划引导、用地保障、项目建设等方面主动作为,助力市区服务业加快发展。二、存在的主要困难和问题在看到成绩的同时, 我们仍面临不少问题和困难,服务业的发展与现有经济社会发展水平,与满足人民生活多样化需求等方面还不适应但仍存在不少问题和困难,服务业的发展与现有经济社会发展水平,与满足人民生活多样化需求等方面还不适应。(一)服务业增速有所放缓。上半年,全市三次产业比重分别为1.8%和 27.3%,第三产业比重同比下降 2.8 个百分点
7、,与全国平均 33%和全省平均 412 个百分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仅为1%,同比回落 0.9 个百分点。今年来,我市第三产业增幅一直呈个位数增长,增幅均低于全省平均水平。从比重和增幅看,第三产业发展偏慢。此外,上半年城镇以上固定资产投资中,工业投资占 52.0%,比增 51%,增长1%,低于此前年均增长22.8%的增幅,第三产业投资增长放缓。一是增长速度出现回落,由 2007 年的1112 个百分点,比 GDP 增幅低 6.3个百分点;十一五”期间,我市第三产业增加值年均增长 8.7%,分别低于三明、全省平均水平 4.6 和 5.7 个百分点。二是占 GDP 的比重持续下降,201 年的比重
8、为 32.1.08%相比,五年回落了 9 个百分点。201 年 32.1.7%回落至 201 年的13 个具体的细项指标,为确保我市第三产业增加值及其主要核算指标数据的精准和有效,确保我市在三明工作考评中取得好的名次。提出以下四点建议:1111 人为副科级) 。作为常设的政府第三产业综合协调机构,负责全市第三产业发展的规划编制、政策制定、跟踪服务和协调管理等。二是安排工作经费。每年安排三产办工作经费 30 万元,经费纳入市财政预算,主要用于日常的调查研究、材料收集、督导检查、宣传培训、现场会议等。2、编制专项规划。我省十二五服务业发展专项规划已于 201 年 5 月印发实施,并配套出台了福建省
9、人民政府关于加快服务业发展的实施意见 ,三明市也正在着手启动编制专项规划。我市目前还缺乏对全市服务业发展的规划指导,导致在发展方向和发展布局上比较盲目。因此应着手编制我市服务业发展专项规划,科学筹划服务业的布局,确立服务业的发展定位和重点,形成符合我市功能要求和特点的服务业发展战略规划。3、建立联席会议制度。每季召开一次成员单位联席会议,听取各成员单位汇报第三产业增加值相关核算指标的完成情况,分析相关指标的问题和潜力,提出预测预警的建议;对第三产业相关行业发展中的薄弱环节、努力方向和应重点突破的工作,提出分析报告;对第三产重点项目推进情况和存在问题提出分析意见或建议。4、加强统计调查。一是召开
10、全市第三产业统计调查工作会。进一步明确分工,落实责任,要求全市各乡镇、街道和市直各有关部门进一步强化组织领导,提高思想认识,围绕三明市下达的考核目标任务,督促各部门单位按照第三产业统计办法要求,在同一核算原则下,全面执行本部门调查制度。二是加强行业统计。要求各有关部门单位加强对本行业物量指标、财务指标的统计与审核评估,负责执行服务业的全行业统计;加强商贸、餐饮、住宿等传统服务业和物流、金融、保险、旅游等现代服务业及建筑、装饰、物业等房地产业统计。三是出台第三产业统计工作意见。建议由市统计局制定我市第三产业统计工作实施方案,进一步加强我市第三产业统计,全面、及时、准确地反映我市第三产业的发展规模
11、、结构和效益状况。第三产业增加值今年列入三明市政府对各县(市、区)政府工作考核内容,而第三产业增加值主要核算指标涉及到 6 个部门1、加强组织保障。201 年,福建省人民政府出台了关于加快发展服务业的实施意见 (闽政文20128 号) ,三明市人民政府印发了三明市区“十二五”服务业发展专项规划 (明政2014 号) ,并专门成立了工作机构、配备专职人员和工作经费,三明市梅列区还专门成立了第三产业促进局。为加快我市服务业的发展,进一步优化产业结构和资源合理配置,促进我市服务业的快速发展。一是成立工作机构。成立永安市第三产业管理办公室(以下简称三产办) ,办公室挂靠市发改局,职级为副科,增加人员编制 3 人(其中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