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论欧美课堂提问主体的演变.doc

上传人:weiwoduzun 文档编号:2109596 上传时间:2018-08-31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20.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论欧美课堂提问主体的演变.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论欧美课堂提问主体的演变.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论欧美课堂提问主体的演变.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论欧美课堂提问主体的演变.doc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论欧美课堂提问主体的演变.doc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论欧美课堂提问主体的演变甘 民摘 要:传统教育以教师为中心,课堂提问主体理所当然的是教师;进入现代之后,随着“问题一发现法”的提出,提问主体亦出现了分化;当今欧美课堂提问主体显现了由教师向学生转换的趋势。转换提问主体能有效保证教学过程真正成为学生独立自主地发现、分析、解决问题的过程。“创造始于问题”,主体转换反映了当代各国对培养具有创造性和进取精神的人才的迫切要求。它带来的启示是:我们应及早树立学生是课堂提问主体的现念;要重视激发学生的问题意识,引导他们提出一系列高质量的问题,并帮助他们自行解决问题。关键词:学生提问问题意识独创精神一、欧美课堂教学提问主体的演变欧美课堂提问主体转换经历了一个漫

2、长演变过程,大体可以分为三个阶段。1传统教育以教师为课堂提问主体在欧洲,课堂提问至少可以追溯到古希腊智者和苏格拉底的教学之中。古希腊智者在教学中就“允许随意提问”。苏格拉底在运用问答教学法时,也总是通过巧妙的话问,暴露出对方观点的破绽和自相矛盾,从而使对方了解到自己并不明了所用概念的根本意义,用以激发引导学生进行思索并得出结论。从涵义上看,苏格拉底显然是以教师为课堂提问主体。苏氏启发式在欧美教育史上产生过深远影响。西方学者就认为,柏拉图的“回忆法”,亚里士多德的“联想法”,后至查尔斯贾德的“转换法”,就是在苏氏“问答式”基础上发展而来的。古罗马著名教育家昆体良也认为,教师要善于激发学生学习的兴

3、趣和意愿要善于回答学生提出的问题,向不发问的学生提问。19世纪德国大学盛行的“习明纳尔”就是一种反映苏格拉底教学法精神的教学方法。因此,西方古典启发式是沿着苏氏“问答式”方向发展的。从西方教育史上我们也可以看出,教师虽然是课堂提问主体,但学生也是可以提出问题的。如19世纪中期英国科学教育思想的代表赫胥黎就指出,应该要求学生不要从文字中而要从事实中去探求真理,不要斥责和阻止儿童提出一些所谓“愚蠢的”问题,要采用提问的方式来发展思考能力。哲学家穆尔就认为有“一大堆问题”的学生才是他最好的学生。但由于为传统教育性质所决定,西方课堂教学也始终只是允许学生提问而已,提问主体的位置却一直为教师所占据。2课

4、堂提问主体在现代教育中的分化打破教师一统天下局面的人是美国著名现代教育家杜威。杜威反对传统教育中学生消极被动地接受教师灌输书本知识,反对教学过程与学生的经验相脱离的教学模式,因而首创了探索问题的五段教学法。他认为教学过程应该是学生独立自主地发现、分析、解决问题的过程。杜威强调学生独立自主地发现并提出问题,那么,课堂上的问题也就主要来自于学生。因此,杜威也就是第一个明确地将学生推上课堂提问主体位置的教育家。20世纪50年代以来,出于对培养具有创造性和进取精神的人才的迫切要求,欧美各国在借鉴杜威教学法的基础上,创造出了诸多的符合现代教学要求的方式方法。其中最具代表性的便是布鲁纳的“发现法”。布鲁纳

5、认为“发现是教育儿童的主要手段”,实现教学任务的一个可靠方法是善于引导学生去“发现”、“探究”或者“解决问题”。他主张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像科学家发现真理那样,通过自己的头脑去探索,发现事物发展的起因以及内部联系,从中找出规律,形成自己的概念。“问题一发现法”得到了其他教育家的认同。美国教育学家施瓦布提出的“探究学习法”,其意义与“发现法”几乎完全相同。探究学习就包括了由学生“接触情景、提出问题、作出假设、检验假设”等阶段。当代激进主义教育思想家波兹曼、温加特纳在其倡导的“颠倒性教学”中就主张“教学要给学生安排任务,让学生就教师提出的任务编出一系列问题” 。为了培养学生的问问题的态度和能力,他

6、们甚至主张只允许学生用提问的方式说话。此外,罗杰斯的“促进教学法” 、洛扎诺夫的“暗示教学法” 、瓦根舍因的“范例教学法”以及讨论法、创造教学法等,也体现出了引导学生去“发现” 、 “探究”或者“解决问题”的教学理念。随着教育教学思想的变革和“问题发现法”的提出,教师是唯一主体的局面终于被打破。但同时我们也应该看到,学生主体的理念并未为世人所普遍接受。在这个时期里,欧美许多教育家仍然希望学生去思考研究教师为他们提出的问题。例如,奥苏伯尔倡导的“接受学习法”就比发现学习少了一个发现即解决问题的阶段。美国教育哲学家奈勒认为苏格拉底的启发式是“理想的教育方式” ,因为运用这种方式向学生提出问题可以推

7、动学生自己思考。原苏联教育家马赫穆托夫就提出:在运用问题教学法时,教师应当创造问题情景(提出问题或布置任务) ,然后由学生解决教师所提出的问题。新托马斯主义代表马里坦提出的“掌握真理的学习方法” 、德国中学的“脱钩教学法”等也是一种由教师面对全班学生讲授教材或提出问题,让学生思考解题的方法。尽管如此,但毕竟教师已不再是唯一提问主体。因此, “问题教学法”的提出是向传统发起挑战的号角,而“发现法”侧是课堂提问主体出现真正分化的标志。3课堂提问主体在当代教育中的转换课堂提问主体自上世纪中期开始分化,到世纪末,欧美就显现出了由教师向学生转换的趋势。美国是“问题-发现法”的发祥地,因此,在转换提问主体

8、的问题上,他们亦走在世界前列。1996 年美国公布的美国国家科学教育标准 ,已将施瓦布提出探究法列为学习科学的核心方法。 “批判性思维”教学法因能鼓励学生提出问题、解决问题,激起学生对事物的浓厚兴趣和深人思考,也早已风行于美国。近年来一种叫做“木匠教学法”的方法又在美国中小学教学中流行开来。因它只要求教师布置任务和解答孩子们遇到的各种问题而深受美国师生的欢迎。为什么类似于探究学习的方法在美国早已俯拾皆是?因为美国人有一种理念,即“没有问题的学生不是好学生” 。正如哈佛大学的名言:“教育的真正目的就是让人不断地提出问题。思索问题” 。正是在这种理念的影响下,学生也就成为了美国课堂教学中真正的提问

9、主体。与此同时,以学生为提问主体的理念也正在欧洲其他国家迅速形成。德国高等教育为了着力于人的关键能力培养,除了继续采取模拟教学、个案教学等一些传统教学方法之外,近年来又出现一种强调让学生自我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的“行动教学法” 。学生是课堂提问主体的理念在法国学校教学中亦得到了体现。法国教育家R加里指出 “发现法”应该是教师引导学生自己参与“创造”知识,让学生发挥创造性,通过自己的思考和实践去掌握知识。法国中小学广泛使用的“合同教学法”和“自治教学法”亦堪称法国版的“发现法” 。法国巴黎高等师范学校现任校长加布里于杰在谈到该校为何盛产精英时就曾指出“最重要的是把操作平台与学生读到的知识联系到一起

10、,减少理论和实际的差距,让学生提出问题。”至于英国,其教学方法一直以来都相当宽松。引导学生独立自主地发现、分析、解决问题是英国教育的优良传统。因此英国学生的独立能力很强,他们并不看重权威的威势,很多学生敢于向权威提出质疑、发起挑战。而教师们非常乐于接受来自学生的挑战,而且经常和学生发生论战。老师最怕你不问他问题,如果一个辅导课上没人提问,这个老师就会产生将要失业的感觉。从整个发展情况看,越是靠近当代,欧美课堂提问主体的转换趋势就越发明显。二、课堂提问主体转换的价值追求欧美课堂提问的主体为什么会出现转换趋势?它反映了何种价值追求?从有关倡导者的主张中,人们即可找到答案。杜威曾经对知识与智慧作过区

11、别,他说:“知识仅仅是已经获得并储存起来的学问;而智慧则是运用学问去指导改善生活的各种能力。 ”他倡导“问题教学法”的目的就是要培养人的智慧,即明智的行为、行动的能力、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布鲁纳认为“发现法”能充分发挥学生认识的积极性和主动精神,他强调指出:“如果促使所有的学生充分利用他们的智力,就将使我们这个处于工艺和社会异常复杂的时代的民主国家,有更好的生存机会。 ”罗杰斯从注重人的本身价值和长期以来被教学界所忽略的情感领域着手,来探讨教学如何培养和发展人的完美个性,以适应社会的需要抑他的“促进教学法”就是建立在他的人本主义教育价值观基础上的。波兹曼等人则指出“一旦你学会了如何问问题,你就

12、学会了如何学习” ,它能造就“一种迎然不同、更为大胆、更富有潜力的理智” ,也是生存于这个飞速变化时代的重要工具。综上所述,让学生成为课堂提问的真正主体,有助于形成学生的问题意识、培养他们“探索未知世界的积极态度” 、发展其创造性思维和“发现真理”的能力, “学会学习” 、 培养人的智慧” ;同时也有助于形成学生的“完美个性” ,使其更好地适应社会经济文化发展的需要,增加他们的“生存机会”和提高生活质量等等。转换课堂提问主体,意味着问题主要由学生发现并提出,教师只对学生分析、解决自己提出的问题提供引导帮助,从而给学生留有充分独立思考的余地和亲身实践的空间。人的自觉自由活动是唤醒主体意识,发展主

13、体创造精神和提高主体活动能力的前提条件。因此,课堂提问主体的转换,蕴涵着学生是学习主体的思想,体现了教育对于人的终极关怀,反映了教育对于人自身创造性价值的追求。它不但能有助于学生自身价值的实现,也可促进社会创新体系的建立,推动社会科学技术经济文化的发展。三、课堂提问主体转换趋势带给我们的启示欧美提问主体转换趋势带给我们的启示主要是两个方面:1观念方面的启示首先,应该树立“没有问题的学生不是好学生”观念。我国传统教学的一个重大弊端就是教师习惯于包打包唱,学生习惯于等待教师自问自答。这样培养出来的学生往往缺乏独立提问、独立思考的能力和习惯,缺乏独创精神。由于“创造始于问题” ,因此我们也应该树立没

14、有问题的学生不是好学生的观念。其次,应该树立学生首先提问优于教师首先提问的观念。提问主体转换趋势显示,欧美学生已经成为了先行的提问者。这样就可以摆脱老师首先提问所带来的束缚,学生能够根据自己的知识经验和兴趣爱好从不同的方面、不同角度、不同层次提出问题。因为学生提出问题更加符合他自己的实际,这样学生才能够产生积极性并取得成功。再次,应该树立教师提问是为了激发学生问题意识的观念。鉴于欧美课堂中的师生互动是在学生提问的基础上的互动,我们也要建立这样的认识:教师在课堂上的责任就是引导学生提出一系列问题、帮助学生去“探究”或“解决问题” 。2研究课堂提问方面的启示我国同样重视课堂提问,但教师却是绝对的提

15、问主体。欧美提问主体转换趋势带给我们的启示是:在研究课堂提问的时候,不要过多地探讨教师首先提问的策略和艺术等,而应更多地思考如何激发学生的问题意识,引导学生提出系列高高质量的问题。同时,还应该重视继承弘扬孔子启发式思想。孔子被誉为东方启发式教学的创始人。他通过其名言:“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 ”强调教师施教要把握逻辑起点。也就是说,只有当学生在学习中遇到自己无法解决的疑难时,孔子才去启发,而且从不包办代替。在孔子那里,疑问主要是学习的结果,问题都是由学生首先提出的。孔子不仅是世界上最早提出以学生为课堂提问主体的人,而且在激发学生的问题意识方面亦提出过“学思结合” 、 “疑思问”以及“循循善诱等一系列主张。当代欧美课堂提问主体的转换,从本质意义上说,是由苏格拉底的问答式向孔子的答疑解难教学方式转换,是西方启发式向东方启发式的复归。因此,在研究课堂提问的时候,我们应更多回到孔子思想中去汲取智慧。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等教育 > 小学课件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