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贵州省农村金融发展与农民收入增长关系实证研究贵州省农村金融发展与农民收入增长关系实证研究摘要现代社会经济的核心是金融发展,金融发展决定现代社会经济的走向和进程。目前很多专家学者以及政府机构逐渐把目光转向农村金融的建设和发展并做了相对较深入的研究,取得了阶段性的成果,但是有关农村金融发展与农民收入增长关系的研究稍微稀少,尤其是针对农村金融发展与农民收入主要是从国家宏观层面展开的调查研究,微观层面的研究论述较少,特别是针对特殊地域之间农村经济发展的地区差异性和地区分割状况的研究,所以宏观层面的调查对具体地区的指导意义就相对减弱。笔者根据贵州省的区域差异性,剖析农村金融发展与农民收入增长关系,为促进
2、农民增收提供参考意见和指导方案。【关键词】贵州省;农村金融;农民收入Empirical Study on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growth of Guizhou province rural financial development and farmer incomeAbstractThe core of modern economy is financial development, financial development of modern social economy and the decision process1. At present,
3、 many experts and scholars and government agencies increasingly deeper research relative to look to the construction of rural finance and development, has achieved initial results, but the research on the rural financial development and farmer income growth somewhat scarce, especially for the rural
4、financial development and farmer income is mainly from the national survey research the macro level, micro level research paper less, especially the research of regional differences and regional segmentation according to the present situation of rural economic development special region between the
5、macro level, so the investigation of specific area guidance will be weakened. According to the regional differences in Guizhou Province, analysi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rural financial development and farmer income growth and income, as reference and guidance scheme to promote a farmer.keyword :Gu
6、izhou province; rural finance; the income of the farmers目 录81Abstract 31.引言 31.1 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 4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41.2.1 国内研究现状 41.2.2 国外研究现状 41.3 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 41.3.1 研究思路 41.4 研究框架 52.理论基础研究 52.1 农村金融发展理论 52.2 农民收入理论 53.贵州农村金融发展与农民收入现状 53.1 贵州农村金融现状 63.2 贵州农民收入现状 64.实证分析 64.1 前提假设和数据说明 64.2 模型设计与计量结果及检验 64.2.1
7、模型设计 64.2.2 计量结果及检验 74.3 实证结论 75.对策及建议 85.2 创新金融产品 85.3 完善金融政策 85.4 改善农村金融发展环境 86.总结 10 参考文献 1.引言农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基础,农业的稳定可持续发展对国家的综合实力的提高有着关键性作用。随着我国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进程加快和农村可持续发展结构的调整,大大促进了农业生产力的发展和农村城市化发展。在这个阶段的前提下,农民收入逐渐增长并逐步走向多元化,农民的生活水平较以往也有了明显的提高。但是我们要清醒的认识到,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发展正处于初级阶段,现阶段所面临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
8、生产之间的矛盾,这个矛盾主要体现在农村经济和农民需求方面,所以促进农村金融的持续稳定的发展和农民增收是一项长久而至关重要的任务1。农民收入水平的提高和收入结构的多元化也会诱导“需求追随”型的农村金融服务方式的形成2。研究农村金融发展与农民增收之间的相互关系和作用,破解全国广大农村农村经济发展落后农民收入较低的难题,成为我国现阶段需要迫切解决的问题。笔者根据贵州省的区域差异性,剖析农村金融发展与农民收入增长关系,为促进农民增收提供参考意见和指导方案3。1.1 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农业自古以来都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民收入增长状况对国民经济的发展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农村金融的发展是农村经
9、济的核心,农村金融的发展决定了现代农村经济的走向和进程,农村金融的发展好坏决定了农民收入增长与否,所以促进农民增收要抓好农村金融体系的建设4。这些年来,中央国务院非常重视“三农”问题,最近几年的“三中全会”一直围绕如何解决“三农”问题展开激烈的讨论。 “三农”问题一直是我国国民经济发展的瓶颈,尤其是随着经济全球化的进程加快, “三农”问题显得越来越严峻,其中最大的矛盾就是城乡居民的收入差距逐渐扩大,而如何解决农民的增收问题就是解决“三农”问题的关键之举,解决农民增收问题在很大程度上会促进我国整个国民经济的健康发展和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总而言之,农民增收问题能否得到有效的解决关系到我国整个国
10、民经济的健康发展,这是一项不容忽视的现实问题5。贵州的农村经济在改革开放 30 年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1978 年贵州全省的生产总值只有 46.62 亿元,农村家庭年人均收入才109.3 元,直到 2009 年全省居民生产总值达到3912.68 亿元,比1978 年增长了 83.9 倍,农村家庭年收入达到 3005 元,也比1978 年增长了 27.5 倍。从纵向比较来看,虽然贵州的省总体生产总值和农民年均收入得到了显著提高,但是从横向比较来看,贵州与国内其他省份相比,贵州仍然属于经济欠发达的地区,农民的收入与全国的平均水平相比还存在巨大的差距6。针对农村金融发展与农民收入主要是从国家宏观
11、层面展开的调查研究,微观层面的研究论述较少,特别是针对特殊地域之间农村经济发展的地区差异性和地区分割状况的研究,所以宏观层面的调查对具体地区的指导意义就相对减弱。笔者根据贵州省的区域差异性,剖析农村金融发展与农民收入增长关系,为促进农民增收提供参考意见和指导方案7。1.2 国内研究现状在国内针对农村金融发展与农村经济增长和农民收入之间关系的调查研究主要得出三个观点三个观点,分别是农村金融发展促进农民收入增长,农村金融发展对农民增收效果不明显,农村金融发展对农民增收有阻碍作用8。农村金融发展促进农民收入增长。根据王虎和范从来利用的协整检验的方法,把全国1980 年至 2004 年的数据进行着重分
12、析研究,发现金融机构信贷比对农民增收有促进作用,证券化率与农民增收呈正比例关系。由此得出金融中介的迅速发展是受金融信贷机构和证券机构的作用的,金融中介的发展虽然在一定程度上会扩大城乡收入差距,但是反过来金融市场却有利于缩小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此外还发现影响农民收入的决定性因素还包括农村产业结构、劳动力资本、国家政策的扶持力度等9。农村金融发展对农民增收效果不明显。根据高希武运用双对数模型,采取实证和实例研究农民收入、农村劳动力、农产品、农村信贷投资之间的辩证关系。结果显示 90 年代以后,影响农民收入的因素出现转变,信贷影响力下降,从而证明了信贷资金对农民收入增长作用的不显著10。农村金融发展对
13、农民增收有阻碍作用。根据邹擘在对湖南省农村金融发展与农民收入增加之间关系研究情况显示,从长远角度分析农村金融发展能促进农民增收,但是如果农村金融水平偏低,农村金融不仅不会促进农民增收,反而阻碍了农民增收11。1.3 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1.3.1 研究思路笔者结合贵州省农村经济金融和劳动力情况,对贵州农村金融发展和农民收入问题进行实证分析和检验,得出影响农民收入的相关因素。再根据国内外的研究成果,汲取先进国家和地域的经验,根据我国经济发展的现状和贵州经济发展特点,提出能够促进贵州农村金融发展和农民增收的政策和建议12。1.4 研究框架第一部分,绪论。主要研究背景、研究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研究思
14、路、研究方法以及研究框架。第二部分,理论基础研究。这部分主要阐述农村金融发展理论和你哦你改名收入理论在农村金融和农民增收问题上的运用13。第三部分,贵州农村金融发展与农民收入现状。这部分主要贵州农村金融现状和贵州农民收入现状进行详细概述第四部分,实证分析。选取贵州农村经济在 2000 年至 2010 年间的相关统计数据,进行实证研究和全面分析,得出影响贵州农村金融发展和农民收入增长的原因14。第五部分,对策及建议。经过以上的分析和研究,得出提高贵州农村金融对农民收入的贡献率的政策方案。2.理论基础研究2.1 农村金融发展理论金融的作用是自银行产生开始,人们就一直在思考的问题。从二十世纪六十年代
15、开始,金融发展理论的开创性研究就已经开始了。二战后,一些发展中国家获得了民族独立,由于促进本国经济的发展,政府对金融领域施加干预和控制手段,这样反而因为储蓄不足和资金短缺,对本国的经济发展没有起到显著的作用。所以,经济学家逐渐把目光转向对金融发展和经济发展上,从而创立了金融发展理论15。金融发展理论主要研究金融发展和经济增长的关系,也就是说金融中介和金融体系在促进经济增长过程所体现的作用和效果,研究如何以最小的投资换取最大的回报,如何实现金融发展和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的目的下,建立高效的金融政策和金融体系。2.2 农民收入理论农民是个司空见惯的词语,学术上研究认为作为农民一般具备三个特点:(1)
16、农村从事农业生产的人,农村干部和技术员也包括在内;(2)在农村居住、受农村供养的但是缺乏劳动力的老人;(3)持有农村户口从事农林牧场工作的人。中国农名实际上是一个庞大而复杂的集体,不仅有在土地上辛勤耕种的传统农民,还有运用现代科技手段发家致富的与城市居民无差异的现代农民。中国农民是世界上最大的社会群体,根据从事的经济活动角度来分析,农民逐渐传统农业向二、三产业方向发展,每年大规模的农民工都会涌向城市,为城市带去大批量的劳动力,由此可见农民已经逐步融入市场经济,成为农村市场经济活动的主导者。农民收入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已经呈现多元化的发展趋势。农民收入的提高必定会使农民生活水平得到提升,提高农民收
17、入成为农民从事经济活动的主要目的16。3.贵州农村金融发展与农民收入现状3.1 贵州农村金融现状金融发展是经济建设的决定性因素,农村金融的发展要靠农村金融的支持。自改革开放以来,贵州省的金融行业发展迅速,信贷规模也而在不断拓展,有力地带动了贵州农村经济发展。1978 年贵州金融机构每项贷款总额为 21.63 亿元,农业贷款仅占 9.34%,1989 年农业贷款上涨到10.8 亿元,但占总量的 7.57%,2005 年,农业贷款上涨到179.11 亿元,占总额的 7.77%,虽然每年数字都是刷新最高纪录,但是农业贷款所占百分比却越来越小。贵州省自1979 年开始,陆续采取了一系列的金融体制改革来
18、促进农村金融市场的快速发展,已经取得了显著成果。贵州省的农村金融信贷体系逐渐增多,主要包括农村信用社、中国农业银行、中国农业发展银行等正规金融机构,再加上民间按出现的以民间借贷为主要内容的非正规金融体系和农业保险的融入,使得贵州省农村金融体系逐渐多样化。3.2 贵州农民收入现状自改革开放以来,贵州省农民的生活水平和收入都有了明显提高。2009 年贵州省农民人均收入达到 3005.41 元,是1978 年人均纯收入的 27.6 倍,排除价格影响,年均增长达到 5.77%17。(如图1 所示)图1 2000 年2010 年贵州省弄名人均纯收入随着农民收入逐渐多元化,我们一般把农民收入划分为农业收入
19、和非农业收入两个部分,根据调查数据显示,农业收入所占比例较以往明显减弱,但是仍然属于农民收入的主要来源,种植业的收入又成为农业收入的主要来源。4.实证分析4.1 前提假设和数据说明本文研究的数据主要来自于贵州省统计局和贵州统计年鉴 ,数据样本所跨区间在 20002010 年。将采集的数据信息通过 Eviews5 软件进行平稳性检验。相关数据主要包含了农民收入和农村金融发展两个部分,此外,农村投资力度等相关数据也在模型回归考虑范围之内。为了不影响数据的波动,本研究对农民收入取其自然对数値监测。4.2 模型设计与计量结果及检验4.2.1 模型设计结合相关参考文献和贵州省农村金融的现状,本研究对农民
20、收入的自然对数(FR)作为应变量,效率指标(RLD)是农村金融发展,分别将规模指标(RFIR)和结构指标(RLTL)作为自变量,再将农村人力资本(HC) 、农村产业结构(INS)和农村投资力度(RFI)作为控制变量,以此来建立数学模型,将上面两边同时取全微分:对上面的公式简化后得出dFR=0+1dRLD+2dRFTR+3dRLTL+4dHC+5d+6dRFI+ 在这个数学模型中 FR 表示贵州省农民年据收入, 表示随机误差项18。4.2.2 计量结果及检验本文研究的数据主要来自于贵州省统计局和贵州统计年鉴 ,数据样本所跨区间在 20002010 年。将采集的数据信息通过 Eviews5 软件进
21、行平稳性检验。相关数据主要包含了农民收入和农村金融发展两个部分,此外,农村投资力度等相关数据也在模型回归考虑范围之内。分别采用因变量、自变量和控制变量三种数据采集方式对数据进行加工,最后要利用收集的数据和 Eviews 软件估计计量模型,得到模型估计结果。然后通过单位根检验。单位根检验法主要是采用时间序列平稳性检验,如果发现平稳根检验不准确时,我们一般会转变思路,采用差分来调整数据,以此可以消除数据的的不平稳性。参数 FR 的检验结果显示,分别在1%、5%、10%这三个显著性水平影响下。单位根检验的数据值分别为-4.297073、-3.212696、-2.747676,但是 t 检验的统计值却
22、是1.854214,这个数值大于对应的临界值,所以 HO 排除,这充分表明 FR 序列存在单位根,归属于不平稳序列。然后进一步对 FR 单根进行下一阶段的差分序列的单根,单位根的临界值分别显示为-4.587215、-3.254875、-2.365987,然而 t 检验的统计分析量值是-3.254874,显然在10%的显著水平之下,小于临界值,因此这里接受 HO,充分表明参数 FR 残差序列不存在单位根,也同属于平稳序列19。 (如图1 所示)图 2 FR 序列 ADF 检验结果参数 RFIR 差分单根检验结果显示,在分别在1%、5%、10%这三个显著性水平影响下,单位根检验的数据临界值分别为-4.420595、-3.259208、-2.771129,而t 值统计量值显示为-3.254125,该数值也大于临界值,这里需要接纳 HO,表明参数 RFIR 序列存在单位根,属于不平稳序列。 (如图 2 所示)图 3 RFIR 序列 ADF 检验结果参数 RLTL 差分序列检验结果显示,在分别在1%、5%、10%这三个显著性水平影响下,单位根检验的数据临界值分别为-4.297073、-3.2126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