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编号:时间:2021年x月x日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页码:第40页 共41页呼和浩特市城市轨道交通1号线一期工程新华广场站测量方案 编制人: 审核人: 批准人: 中铁一局集团有限公司呼和浩特市城市轨道交通1号线一期工程土建03标项目经理部2016年4月14日第一章 工程概况31.1本标段工程概况31.2工程环境31.2.1交通31.2.2地理位置31.2.3埋深31.2.4工程地质41.2.5水文地质41.2.6周边建(构)筑物4第二章 作业依据与坐标系统42.1 作业依据42.2 采用的坐标系统5第三章 测量作业任务和测量管理组织机构53.1测量作业任务53.2本标段工程测量包含的范
2、围:53.3施工测量任务包括:53.4测量组织机构53.5测量设备配置63.6施工测量流程图7第四章 控制测量复测84.1平面控制复测84.1.1 GPS控制复测84.1.2精密导线复测114.2高程控制复测124.2.1水准测量采用:134.2.2高程控制网外业观测要求:134.2.3观测中注意事项:144.2.4水准测量的方法:154.2.5观测成果计算15第五章 地面加密控制测量165.1地面导线加密测量165.2地面高程加密测量17水准测量的方法及要求:19第六章 联系测量206.1车站底板投点测量216.2高程传递测量25第七章 地下控制测量257.1车站控制测量267.1.1控制点
3、埋设方法及保护措施267.1.2控制点埋设:267.2地下水准测量27第八章 施工测量278.1施工导线测量278.2车站施工测量288.3竣工测量31第九章 施工测量管理制度及技术保障措施319.1测量管理制度319.1.1测量复核制度319.1.2图纸资料核对制度339.1.3测量记录制度339.1.4测量成果的使用和保护制度359.1.5仪器设备使用与管理制度359.2质量保证措施359.3安全保证措施37第十章 附件3710.1仪器检定证书、人员资质证书(复印件)37第一章 工程概况 1.1本标段工程概况新华广场站位于新华大街与锡林郭勒北路十字交叉路口,为1、2号线同期实施的换乘站,二
4、者采用“T型”节点换乘方案。1号线为地下两层结构,沿新华大街成东西向设置,车站总长528.4m,标准段总宽24.7m,覆土3.75m;2号线为地下三层结构,沿锡林郭勒北路呈南北向设置。车站总长313.2m,标准段总宽24.9m,覆土3.75m,车站总建筑面积为75030.9m2,其中主体建筑面积为56604.6 m2,附属建筑面积为18426.4 m2。车站共设置15个出入口(其中地铁车站6个,物业开发9个)、6组风亭,和9个安全出入口。 1.2工程环境 1.2.1交通新华西街与锡林郭勒北路交叉口至文化宫路段为双向8车道,整个路幅宽度32m(含非机动车道);新华西街与锡林郭勒北路口为十字路口,
5、锡林郭勒路为双向8车道,路幅宽度为32m(含非机动车道)。 1.2.2地理位置车站位于新华西街与锡林郭勒北路交叉路口,1号线车站沿新华西街东西向敷设,2号线车站沿锡林郭勒北路南北向敷设。 1.2.3埋深1号线车站标准段基坑深度约为17.36m,两端头井基坑深度约为19.05m;2号线车站标准段基坑深度约为24.6m,北端头基坑深度约为26.5m,南端头基坑深度约为25.2m。 1.2.4工程地质根据钻探资料及室内土工试验结果,按地层沉积年代、成因类型,工程涉及深度范围内划分为以下三个大的沉积构造单元:上部为现代堆积层及第四系全新统冲洪积层(Q4ml、Q4al+pl);中部为第四系上更新统冲洪积
6、层(Q3al+pl);下部以下为第四系中更新统湖泊相沉积层(Q2l),前两个沉积构造单元地层颜色以黄色、黄褐色为主,成份以砂性土为主,第三个沉积构造单元地层以灰绿色、灰黑色黏性土为主。 1.2.5水文地质地下水的补给来源主要为人工降水垂直入渗补给,其次为地表水的入渗补给和灌溉补给。场区内地下水流向总体自东北向西南流动。地下水的排泄方式主要为人工开采和自然排泄,人工开采主要以农田灌溉、工业用水、生活用水为主;自然排泄包括蒸发及向下游侧向流出。 1.2.6周边建(构)筑物车站处于呼市商业繁华地段,周边建筑物主要有内蒙古电视台办公楼、内蒙古人民广播电台办公楼、昭君大酒店、呼铁局科技大厦、信息大厦、尚
7、华精品酒店、巴彦塔拉饭店、呼铁局西配楼及沿街商铺等。第二章 作业依据与坐标系统 2.1 作业依据1、城市轨道交通工程测量规范(GB 50308-2008);2、城市测量规范(CJJ/T 8-2011);3、工程测量规范GB 50026-2007;4、地下铁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 50299-2003;5、国家一、二等水准测量规范GB/T 12897-2006;6、国家三、四等水准测量规范GB/T 12898-2009;7、呼和浩特市城市轨道交通工程施工测量管理及考核办法(暂行)。 2.2 采用的坐标系统 控制点平面坐标采用呼和浩特市独立坐标系;高程系统采用呼和浩特市独立高程系。 第三章 测量
8、作业任务和测量管理组织机构 3.1测量作业任务 测量工作是土建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为工程施工提供准确的定位信息、实时监控量测施工进程、地面、隧道相关变化量及周边建(构)筑物、管线等的影响变化,确保工程顺利进行和工程施工安全。 3.2本标段工程测量包含的范围: 新华广场车站的测量工作。 3.3施工测量任务包括:(1)控制网复测; (2)地面控制加密测量;(3)联系测量;(4)地下控制测量; (5)车站结构物测量:主要为结构物的平面及高程测量的放样测量;(6)竣工测量。 3.4测量组织机构 项目部测量工作由总工程师全面管理,下设测量主管一名,负责具体的施工测量工作管理及安排;专职测量员3名,负责现
9、场施工测量放样及内业资料的整理。整个测量工作实行“测量工对测量工程师负责、测量工程师对测量主管负责、测量主管对项目总工程师负责”的层层负责制。测量组织机构人员名单姓名职 务职 责资格证书张斌项目总工全面负责测量工作管理工程师证王宁波工程部长负责具体的施工测量管理工程师证任凯测量主管负责具体的施工测量管理及内业管理测量证高战卫测量工程师负责现场控制测量及内业整理实施测量证王猛测量工程师负责现场控制测量及内业整理实施测量证李波测量员现场施工放样及复测的实施测量证赵帮兴测量员现场施工放样及复测的实施测量证 3.5测量设备配置 根据工程特点和控制要求,测量仪器由项目部统一配备。全站仪与水准仪每年鉴定一
10、次测量仪器设备仪器/设备名称型号规格精度等级数量产地是否鉴定备注徕卡全站仪TS06PLUS2(2mm+2ppm)1台瑞士是徕卡全站仪TC7022(2mm+2ppm)1台瑞士是电子水准仪天宝DiNi030.3mm/km1台美国是铟钢尺2m1mm1对瑞士是光学水准仪苏一光DSZ20.5mm/km1台套中国是 3.6施工测量流程图再次复测施工复测控制加密测量定期复测施工测量联系测量竣工测量不合格合格交工设计交接桩报监理单位和第三方合格合格重要工序控制测量部分需经监理、第三方测量审核通过后方可进行下一道工序。第四章 控制测量复测按照测量工作应遵循的“先整体后局部,先控制后碎部”的原则,本工程的施工测量
11、首先要进行施工控制测量作业,来控制、指导后续工作的顺利进行。施工控制测量成果必须申报给监理及第三方,经审批同意后,方可进行放样测量等作业。 4.1平面控制复测第三方对精密导线控制网进行了现场交桩,所布控制网为GPS首级控制网和精密导线控制网组成。本工程交接桩时间为2016年4月12日,桩点共有12个,其中导线点7个IDT37、IDT36、IDT35、IDT34、IDT33、IDT32、IDT31其中(IDT31、IDT32、IDT33、IDT36 、IDT37为邻标共用桩),GPS点2个,IIGPS10、IIGPS11,与相邻标段GPS06、GPS07可以组网,水准点3个01II10、01II
12、S03、01II11(01II10、01II11)为邻标共用水准点。 4.1.1 GPS控制复测(1)按照城市轨道交通工程测量规范要求,GPS测量技术指标如表1示:表1 GPS测量技术指标平均边长(km)最弱点点位中误差(mm)相邻点的相对点位中误差(mm)与现有城市控制点的坐标较差(mm)不同线路控制网重合点坐标较差(mm)最弱边的相对中误差(mm)212101/1000005025 (2)卫星定位控制网相邻点间基线精度按下式计算:式中:为标准差,即基线向量的弦长中误差(mm);为固定误差(mm);为比例误差系数(110-6);为相邻点的距离(km) (3)GPS定位控制网观测要求:1、天线
13、定向标志指向正北,且经整平、对中后其对中误差应小于1mm;2、每时段观测前后量取天线高各一次,两次互差小于2mm,应取两次平均值作为最后结果;3、严格按规定的作业时间开机作业,保证同步观测同一组卫星;观测开始后,应及时记录外业观测表信息并随时注意卫星信号和信息内存情况;4 作业中使用对讲机,离GPS接收机10m以外。5 保证质量的主要措施和要求 a每时段测完后需检查仪器的对中、整平。 b测量原始记录清晰,天线高、开关机时间、地点、点号、日期、仪器编号、控制网名等需记录完善,由小组长检查。6 观测结束后,应及时对存储介质上的数据进行拷贝,并应及时将外业记录结果录入计算机进行数据处理。7 返工重测
14、对于基线解算模糊度不通过的必须重测,对不满足重复基线较差、同步环、异步环等各检验指标的时段应进行返工测量。8数据处理 基线解算时采用广播星历,使用LGO7.0.1(GPS后处理软件)进行基线解算,采用CosaGPS 进行GPS网平差。基线解算应做以下检核统计工作:(1) 重复基线测量的差值mm(2) GPS基线向量网同步环闭合差应符合下式规定:n为闭合环边数,为标准差,即基线向量弦长中误差(mm)。a为固定误差(mm),b为比例误差系数(),d为相邻点间的距离(km)。(3) GPS基线向量网异步环闭合差应符合下式规定:n为闭合环边数,为标准差,即基线向量弦长中误差(mm)。a为固定误差(mm
15、),b为b为比例误差系数(),d为相邻点间的距离(km)。(4) 无约束平差中,基线分量的改正数绝对值(、)应满足下式:;(5) 约束平差的基线向量改正数与无约束平差的同名基线改正数的较差应满足下式:; 4.1.2精密导线复测(1)按照城市轨道交通工程测量规范要求,精密导线测量技术指标如表2示:表2 精密导线测量技术指标平均边长(m)附合导线总长度(km)每边测距中误差(mm)测距相对中误差()测角中误差()水平角测回数方位角闭合差()全长相对闭合差相邻点的相对点位中误差(mm)DJ1DJ23503441/600002.54651/350008注:n为导线的角度个数,一般不超过12;(2)导线
16、测量遵循的原则:导线测量前应对仪器进行常规检查与校正,同时记录检校结果;前后视边长相差较大需调焦时,宜采用同一方向正倒镜同时观测法,此时一个测回中不同方向可不考虑2C较差的限差;水平角观测一测回内2C较差,DJ1全站仪为9,DJ2全站仪为13;同一方向值各测回较差,DJ1全站仪为6,DJ2全站仪为9。(3)导线测量的操作方法及要求:a、当精密导线点上只有两个方向时,按左、右角各三测回进行观测,左、右角平均值之和与360的较差应小于4。b、距离往返观测2个测回,单向测距4次(测距精度不低于1/60000)。c、水平角观测遇到长、短边需要调焦时,应采用盘左长边调焦,盘右长边不调焦,盘右短边调焦,盘
17、左短边不调焦的观测顺序进行观测。d、水平角和距离观测在大气稳定和成像清晰的条件下进行观测,测线宜高出地面和离开障碍物1m以上。并应避免通过发热体(如散热塔、囱等)的上空及附近。e、架立仪器必须精确对中(对中误差小于1mm)、整平,架立地面坚实不松动,测量过程中严禁任何人扰动仪器;如受外界因素(如震动)的影响,仪器的补偿器无法正常工作或超出补偿器的补偿范围,应停止观测。f、应避免日光直射全站仪,无法避免时应采取撑伞等措施;用于气象改正的温度、气压数据,在每测站测定一次,并在观测手薄上做好记录。气象观测时待气压计、温度计与周围环境一致后测记气象数据,气压计、温度计避免受日光暴晒和辐射。测距边气象改
18、正、加常数改正通过全站仪设置来自动运行,输入数据后要认真复核。 (3)导线精度计算:导线的精度指标按照表2执行,其中导线的方位角的方位角闭合差其值不应大于下式计算值:式中:为表2中的测角中误差();n附合导线或导线环的角度个数导线网的测角中误差按下式计算:式中:为附合导线或闭合导线环的方位角闭合差;n为附合导线或导线环的角度个数;N为附合导线或闭合导线环的个数 4.2高程控制复测 4.2.1水准测量采用: 国家一、二等水准测量规范(GB/T 12897-2006)二等要求施测,其主要技术指标如表3、表4、表5所示:表3 水准网测量的主要技术指标每千米高差中数中误差(mm)水准仪型号水准尺观测次
19、数往返较差、附合或闭合差(mm)偶然中误差(mm)全中误差(mm)与已知点联测附合或环线12DS1铟钢尺往返各一次往返各一次4注: L为往返测段、附合或环线的路线长度 表4 水准测量视线长度、视距差、视线高的要求(m)标尺类型视线长度前后视距差前后视距累计差视线高度仪器等级视距因瓦DS1502.04.01.8且0.55表5 水准测量的测站观测限差(mm)基辅分划读数差基辅分划所测高差之差检测间歇点高差之差0.40.61.0 4.2.2高程控制网外业观测要求:高程控制点复测前,首先进行了现场勘查,检查标石的完好性。通过复测确认设计高程控制点是否满足精度要求,点位是否稳固可靠。测量时,为了保证精度
20、要求,我们遵循的具体作业细则为:1)每日施测前均进行水准仪的I角检核,I角小于15方可进行水准观测。2)测量时,尽量保证前后视距相等,减少仪器i角对高差观测的影响。3)用撑竿辅助安置水准尺,确保水准尺在观测时处于竖直状态。4)二等水准观测,须根据路线土质尺桩或尺台(尺台重量不轻于5公斤)作转点尺承,所用尺桩或尺台数,应不少于4个。特殊地段可采用大帽钉。5)二等水准采用单路线往返观测。一条路线的往返测,使用同一类型的仪器和转点尺承,沿同一水准路线进行。6)连续进行所有测段的往测,随后再连续进行该区段的返测。同一测段的往测(返测)与返测(往测)分别在上午与下午进行。在日间气温变化不大的阴天和观测条
21、件较好时,若干里程的返测可同在上午或下午进行。但这些里程的总站数,不超过该区段总站数的30。7)水准观测应在标尺分划线成像清晰且稳定时进行。下列情况下,不应进行观测:日出后与日落前30分钟内;太阳中天前后各约2小时内(可根据地区、季节和气象情况,适当增减中午间歇时间);标尺分划线的影像跳动而难于照准时;气温变化时;风力过大导致标尺与仪器不稳定时。 4.2.3观测中注意事项:1) 观测前30分钟,应将仪器置于露天阴影下,使仪器与外界气温趋于一致;设站时,须用测伞遮蔽阳光;迁站时,应罩以仪器罩。2) 在连续各测站上安置水准仪的三角架时,应使其中两脚与水准路线的方向平行,而第三脚轮换置于路线方向的左
22、侧与右侧。3) 除路线转弯处外,每一测站上仪器与前后视标尺的三个位置,应接近一条直线。禁止为了增加标尺读数,而把尺桩(台)安置在壕沟上。4) 每一测段的往测与返测,其测站数均应为偶数。由往测转向返测时,两标尺须互换位置,并应重新整置仪器。5)在高差甚大的地区,应选用长度稳定、偏差较小的水准标尺作业。 4.2.4水准测量的方法:1、二等水准测量的观测方法如下:往测奇数站上为: 后前前后 偶数站上为: 前后后前 返测奇数站上为: 前后后前 偶数站上为: 后前前后 2、每一测段的往测与返测,宜分别在上午、下午进行,也可以在夜间观测,由往测转向返测时,两根标尺必须互换位置。 3、超限时应重测,当重测成
23、果与原测成果比较,其较差均不超过限值时,应该取两次成果的平均数值。 4.2.5观测成果计算 水准测量成果的精度指标取每千米高差中数偶然中误差和每千米水准测量高差中数全中误差,限值如表3所述,其计算公式为:式中:为每千米中数高差偶然中误差();L为水准测量的测段长度(Km); 为水准路线测段往返高差不符值();n为往返测的水准路线的测段数。 式中:为每千米高差中数全中误差(mm); W为附合线路或环线闭合差(mm);L为计算附合线路或环闭合差时相应路线长度(km);N为附合线路和闭合线路的条数 水准网数据在采集完成后即用科傻软件进行平差计算,计算内容包括每千米高差中数偶然中误差、高差全中误差、最
24、弱点高程中误差和相邻点的相对高差中误差。第五章 地面加密控制测量 5.1地面导线加密测量由于所交接桩的平面控制点后期因施工而破坏,不方便施工放样工作,因此要进行平面控制点的加密工作,并与相邻标段的控制桩进行联测。其平面加密点的埋设,应符合下列规定:保护井壁宜采用钢质材料,井壁厚度宜为10mm,井底垫圈宽度宜为50mm,井深宜为300mm;井盖宜采用钢质材料,井盖直径宜为200mm,井口标高宜与地面标高相同;平面基准点标志宜采用加工成“L”型的钢筋置入混凝土基石中,钢筋直径宜为25mm,顶部可刻划成“十”字或镶嵌直径1mm的铜芯;混凝土基石上部直径宜为100mm,下部直径宜为300mm,基准点顶
25、部距离井盖顶宜为50mm;平面基准点可采用人工开挖或钻机钻孔的方式埋设。1保护井;2混凝土底座;3钢标志点;4地面;K1井盖直径;K2井壁厚度;K3井底垫圈宽度;K4混凝土基石底直径;K5混凝土基石顶直径;K6井底垫垫圈面距监测点顶部高度;K7基准点顶部距井盖顶高度利用已经复测审批过的交接桩平面控制点,根据现场实际情况,用II级全站仪在基坑变形范围以外加密平面控制点,在本标段沿线路方向附近布设地面加密点,建立附合精密导线。其外业数据采集方法、具体观测操作流程、测量技术指标要求均采用精密导线测量要求进行测量。 5.2地面高程加密测量根据现场实际情况及施工需要,须进行高程控制点的加密工作,并与相邻
26、点的控制桩进行联测。地面高程加密标石的埋设应符合下列规定:保护井壁宜采用砖砌,井壁厚度宜为240mm,井底垫圈宽度宜为370mm,井深宜为1000mm;井盖宜采用钢质材料,井盖直径宜为800mm;井口标高宜与地面标高相同;基准点应分为内管和外管,且外管直径宜为75mm,内管直径宜为30mm,基准点顶部距离井盖顶宜为300mm,井底垫圈面距基准点顶部高度宜为700mm;基准点宜采用钻机钻孔的方式埋设,基准点底部埋设深度应至相对稳定的土层,钻孔底封堵厚度宜为360mm,基点底靴厚度宜为1000mm。加密点的图示如下:1保护井;2外管;3外管悬空卡子;4内管;5钻孔(内填);6基点底靴;7钻孔底;8
27、地面;K1井盖直径;K2井壁厚度;K3井底垫圈宽度;K4钻孔底封堵厚度;K5基点底靴厚度; K6井底垫圈面距基准点顶部高度;K7基准点顶部距井盖顶高度利用已经复测审批过的交接桩高程控制点,根据现场实际情况,用水准仪和铟瓦尺在车站沿线左右侧变形范围以外的地方加密高程控制点,我们计划采用附合水准路线的方式加密高程控制点。施测时,进行往返观测。往返观测站数应为偶数,由往测转向返测时,两根标尺互换位置。外业观测完成后利用COSAWIN平差软件进行严密平差,成果报监理及第三方审批同意后方可作为施工控制网。 高程加密测量精度评定: 根据水准测量结果,本次水准测量每公里高差中数偶然中误差按下式计算:式中:
28、测段往返高差不符值(mm); L 测段长(km); n 测段数; 水准测量的方法及要求:1、二等水准测量的观测方法如下:往测奇数站上为: 后前前后 偶数站上为: 前后后前 返测奇数站上为: 前后后前 偶数站上为: 后前前后 2、每一测段的往测与返测,宜分别在上午、下午进行,也可以在夜间观测,由往测转向返测时,两根标尺必须互换位置。 3、超限时应重测,当重测成果与原测成果比较,其较差均不超过限值时,应该取两次成果的平均数值。附合水准测量的要求应符合城市轨道交通工程测量规范GB50308-2008中二等水准测量的各项规定。规范中主要的要求如下面各表:表5-1:水准测量的主要技术要求每千米高差中数中
29、误差(mm)附合水准路线平均长度(km)水平仪等级水平尺观测次数往返较差、附合或环线闭合差(mm)偶然中误差M全中误差Mw与已知点联 测附合或环 线平坦地2424DS1铟瓦尺往返测各一次往返测各一次8L注:L 为往返测段、附合或环线的路线长度(km);采用数字水准仪测量的技术要求与同等级的光学水准仪测量技术要求相同。 表5-2:水准测量观测的视线长度、视距差、视线高的要求(m)标尺类型视线长度前后视距差前后视距累计差视线高度仪器等级视距视线长度20m以上视线长度20m以下因瓦DS1602.04.00.40.3上下丝读数平均值与中丝读数之差基辅分划读数差基辅分划所测高差之差检测间歇点高差之差3.
30、00.50.72.0注:使用数字水准仪观测时,同一测站两次测量高差较差应满足基、辅分划所测高程较差的要求。表5-3:水准测量的测站观测限差(mm)第六章 联系测量 联系测量的目的是通过一定的测量手段和方法,将地面的坐标、高程以及方位传递至地下,为隧道的掘进提供测量依据。联系测量成果的精度直接关系到隧道施工是否能按照设计位置准确就位,而且联系测量成果的精度与贯通误差的大小直接相关,是地下施工控制测量的关键环节。 平面联系测量主要包括地面近井导线、投点与定向和地下近井导线三部分。 a. 地面近井导线 大多数竖井在精密导线和加密控制点的控制下,一般能满足进行联系测量的条件,因此在进行联系测量时,仅将
31、所使用控制点同近井点一同复测。个别困难地点或受现场条件所限不能满足联系测量要求时,以附合导线或结点导线网形式测设近井导线,测量技术要求采用精密导线网测量技术要求。b. 投点与定向 投点与定向(联系测量)方法较多,如一井定向,两井定向,导线直接传递,均受施工现场客观条件制约较大,施测现场必须具备一定条件,方能进行定向,而投点仪+陀螺经纬仪定向,则比较灵活,不受施工现场客观条件的制约。c. 地下近井导线 地下近井导线是指定向边与投点之间的联络导线。测量时一般情况下定向边与投点之间可直接连接,极个别困难条件需增加临时点亦不得使导线多于三站 6.1车站底板投点测量方法一:利用经第三方与监理批准的地面平
32、面控制点以附合导线形式,将坐标钢丝悬吊传递至底板导线点。采用钢丝悬吊方法时,地面、地下近井导线测量观测技术要求同精密导线。1、在同一竖井内悬挂两根钢丝组成联系三角形,如有条件时悬挂三根钢丝组成双联系三角形。每次定向应独立进行三次,取三次平均值作为定向成果。2、井上、井下联系三角形应满足下列要求:(1) 钢丝间的距离a应尽可能长;(2) 定向角a、a尽可能小,一般应小于1,成直伸三角形;(3) b/a及b/a的比值应尽可能小,一般应小于1.5。3、联系三角形边长测量可采用光电测距或经检定的钢尺丈量,每次应独立测量三测回,每测回三次读数,各测回较差应小于1mm。地上与地下丈量的钢丝间距较差应小于2
33、mm。钢尺丈量时应施加钢尺检定拉力,并应进行倾斜、温度、尺长改正。角度观测应采用不低于II级全站仪,用测回法观测六测回,测角中误差应在2.5之内。4、联系三角形定向推算的地下起始边方位角的较差不应大于12,方位角平均值中误差应在8之内。方法二:当车站具备两井定向条件时,采用两井定向方法,此时在具备投点或悬挂钢丝的两竖井中(相距不小于30m)各投测一个坐标点,井上井下将投点用导线连接,构成两井定向图形。连接导线测量观测技术要求同精密导线。方法三:铅垂仪(钢丝)+陀螺经纬仪组合定向时,地面、地下近井导线测量观测技术要求同精密导线。投点测量使用不低于(2,2mm+2ppm)的全站仪水平角三测回,边长
34、两测回,两次投点误差不大于3mm,传递到隧道内坐标误差相对于地面近井点不大于5mm。悬吊钢丝测量在竖井口悬吊两根钢丝,井上、井下同时对钢丝进行观测。全站仪水平角观测四测回,边长三测回。陀螺经纬仪定向测量,测前测后在地面已知边上各测定三测回陀螺常数,在竖井内定向边上进行六测回定向测量(如有两条定向边时,每边各定向三测回,一条边时对向各定向三测回)。陀螺经纬仪定向时,独立三测回零位较差不大于0.2格,测前、测后各三测回测定的陀螺经纬仪常数平均值较差小于15,各测回间方位角误差不大于25。两条定向边陀螺方位角之差的角值与全站仪实测角值较差小于10。方法四:导线定向法。通过车站开挖基坑、竖井、通道向隧
35、道内传递坐标和方位时,可采用导线定向方法。导线定向测量观测技术要求同精密导线。导线直接传递测量应独立测量两次,地下定向边方位角互差应小于12,平均值中误差应小于8。导线直接传递测量应符合下列要求:(1)采用具有双轴补偿的全站仪,无双轴补偿时应进行竖轴倾斜改正;(2)垂直角宜小于30;(3)仪器和觇牌安置采用强制对中或三联脚架法;(4)测回间检查仪器和觇牌气泡的偏离,必要时重新整平。方法五:投点定向法。利用施工竖井或区间钻孔向隧道底板投测两个或两个以上控制点,做为隧道内的起算控制点。投点定向测量独立进行两次,每次旋转基座120三个位置各测一测回。投点定向测量观测技术要求同精密导线。投点误差小于3
36、mm。地下定向边方位角互差小于12,平均值中误差小于8。另外还可在区间隧道正线上采取钻孔投点的方式向隧道内投测控制点。投测的两点相互通视,其间距大于60m。具体操作执行以上竖井投点相应规定。 6.2高程传递测量利用经第三方与监理批准的高程加密控制点,采用悬吊钢尺的方法进行高程传递测量,直接将高程传递至底板水准点。在基坑边悬吊钢尺进行高程传递测量时,地上地下安置的两台水准仪应同时读数,并应在检定后的钢尺上悬吊与钢尺检定时相同质量的重锤,将高程传递到基坑底板固定点上。传递高程时,每次独立观测三测回,每测回应变动仪器高度,三测回测得地上、地下高程点高差的较差应小于3mm,取最后结果的平均数加上钢尺尺
37、长改正数作为最终的结果,成果经第三方与监理批准后才采用。高程传递测量示意图如下:图体6-1:高程传递示意图第七章 地下控制测量地下控制测量包括地下平面控制测量和地下高程控制测量。地下平面和高程控制测量起算点,应利用直接从地面通过联系测量传递到地下的近井点。地下平面和高程控制点使用前,必须进行检测。7.1车站控制测量 在车站浇筑第一块底板、车站1/2处、车站最后一块底板适当位置埋设导线控制点。通过联系测量将控制点导入车站底部埋设好的控制点,导线测量方法及技术要求按精密导线测量技术要求施测。 7.1.1控制点埋设方法及保护措施控制点埋设要稳固,在附近作出标识,防止被破坏,不能用的点位重新埋设并施测
38、。 7.1.2控制点埋设:车站控制点考虑平面控制点和高程控制点共用,有以下两种方式:(1)采用角钢和钢板为材料,利用膨胀螺栓连接在结构墙上或柱上,在钢板上焊接强制归心标,车站左、右线各设置两点导线点,导线点一般埋设高于底板面1.41.5米的位置便于观测。(2)或采用事先制作好的预埋件,与底板钢筋焊接在一起,在车站浇筑第一块底板、车站1/2处、车站最后一块底板适当位置埋设。(3)车站每层板布设4个控制点,在每层板面钻孔埋设测量标志,用植筋胶加固使其稳固,在每个控制点的周围做好警示牌加以保护。每层控制点如图7-1。7.2地下水准测量地下高程测量以通过竖井传递的地下水准点高程为起算依据,以水准测量的
39、方法,沿掘进方向布设水准点,并确定隧道、设备在竖直方向位置的关系。1、测量方法:依照城市轨道交通工程测量规范GB50308-2008中二等水准测量要求进行测量,每隔200米左右在隧道底板或边墙上埋设高程控制点,也可利用地下导线点标志作为高程控制点。在隧道没有贯通前,地下水准路线均为支导线,为消除粗差的可能,需进行往返观测,形成闭合水准线路。水准线路往返较差、附合或闭合差为8。2、点位埋设:高程控制点可采用导线控制点,也可单独埋设。3、点位埋设要求:(1)水准点沿线路两侧布设,点间距300米左右,以能满足施工要求为准,布设在距线路100米范围内又不受施工干扰的地方。(2)实地选点在技术设计的基础
40、上进行,水准点宜均匀布设在测区内,水准点的位置应能保证埋设标石的稳定、安全和长期保存,并便于观测。水准点应尽可能选在土质坚硬、安全僻静、观测方便和便于长期保存的地方。(3)施工高程控制点的位置应根据施工放样的需要来确定,应保证每个分布工程部位至少有2个高程点。3、测量复核:高程控制网随着隧道的延伸逐步建立,故须在隧道贯通前进行不少于3次的全面复测,有条件时,应与联系测量同时进行。重复测量的高程点间的较差应小于5mm,满足要求时,应取逐次平均值作为控制点的最终成果。第八章 施工测量 8.1施工导线测量1、施工导线边数不应超过3条,总长不应超过180米;2、施工导线点宜设置在线路中线或隧道中线上,
41、也可埋设在其他位置;3、施工导线测量的技术要求如下表所示:仪器等级测角中误差()测距中误差(mm)测回数2414、地下施工高程测量应采用水准测量的方法,水准点宜每50米设置一个;5、施工高程测量可采用不低于DS3级的水准仪和区格式木质水准尺,按城市四等水准测量技术要求进行往返观测,其闭合差应小于20mm; 8.2车站施工测量地铁车站施工测量工作主要包括控制测量(平面控制测量和高程控制测量)、施工放样、基坑围护结构施工测量、基坑开挖施工测量、主体结构施工测量、竣工测量等。车站施工测量一般采用精密导线网作为平面控制测量方法,测量导线按四等导线精度要求进行。精密导线测量的主要技术要求如下:平均边长(
42、m)导线总长度(km)每边测距中误差(mm)测距相对中误差测角中误差()测回数角度闭合差()全长相对闭合差相邻点点位中误差(mm)3503561/600002.5651/350008备注:N为导线的角度个数高程控制测量采用城市二等水准点下布设的精密水准网,常规水准测量按城市二等水准精度指标要求,沿车站及隧道线路走向布设成附合导线。精密水准测量的主要技术要求如下:每千米高差中数中误差(mm)附和水准线路平均长度(KM)水准仪等级水准尺观测次数往返较差、附和或环闭合差(mm)偶然中误差全中误差与已知点联测附和或环线平坦地2424DS1铟 瓦往返各一次往返各一次8备注:L为往返测段、附和或环线的路线
43、长度(以km计),N为单程的测站数。施工放样测量采用极坐标法进行施测。为了加强放样点的检核条件,可用另外两个已知导线点作起算数据,用同样方法来检测放样点正确与否,或利用全站仪的坐标实测功能,用另两个已知导线点来实测放样点的坐标,放样点理论坐标与检测后的实测坐标X、Y值相差均在3mm以内,可用这些放样点指导施工。 (1)基坑围护结构施工测量采用地下连续墙围护施工时,其连续墙中心线放样误差在10mm,槽段长度(沿轴线方向)允许偏差50mm以内,槽段厚度允许偏差10mm以内,槽段倾斜度应小于1/300。内外导墙平行于地下连续墙中线,其放样允许误差为3mm之内。连续墙施工中应测量其深度、宽度和倾斜度。连续墙竣工后,应测定其实际中心位置和与设计中心线的偏差,偏差值应小于30mm。(2)基坑开挖施工测量1)土方开挖的施工测量在挖土过程中,测量人员应该密切关注,随时抄平,重点控制开挖长度及深度,保证分层开挖的允许开挖深度,不超挖,及时支护。当挖土到离基底设计标高还有30cm时,将采用人工清底并且采用悬吊钢尺度方法用水准仪抄平,清理完毕后钉木桩,在木桩上放出垫层顶标高。2)支撑位置的施工测量用全站仪在冠梁上放出两个支撑中心点,用钢尺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