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旅游发展规划纲要.docx

上传人:风样花鼓 文档编号:21047481 上传时间:2023-07-03 格式:DOCX 页数:39 大小:59.2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旅游发展规划纲要.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9页
旅游发展规划纲要.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9页
旅游发展规划纲要.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9页
亲,该文档总共39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编号:时间:2021年x月x日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页码:第39页 共39页广西:全域旅游发展规划纲要(征求意见稿)发布时间:2017-02-15来源:中国网全域旅游是广西加快发展旅游业的重要方向,是新时期广西促进旅游业改革发展的重要突破口,是秉承“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理念的全新发展模式。广西壮族自治区全域旅游发展规划纲要(2017-2020)(征求意见稿)广西壮族自治区旅游发展委员会2017年1月目 录一、背景分析. 1(一)旅游业发展面临的新形势. 5(二)国内全域旅游的探索与实践. 7(三)广西全域旅游发展探索与实践. 8二、总体思路. 14(一)指导思想. 14(

2、二)基本原则. 15(三)发展目标. 17(四)发展思路. 20三、主要任务. 22(一)双创融合,同步推进广西特色旅游名县和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工作 22(二)党政主导,构建现代旅游治理体系. 22(三)产业互融,促进旅游产品体系融合发展. 24(四)补齐短板,提升基础设施与公共服务水平. 34(五)破除壁垒,促进旅游消费提升. 38(六)强化监管,促进市场规范有序. 41(七)精准施策,推进乡村旅游扶贫富民. 43(八)全域整合,构建开放的旅游营销体系. 46(九)外引内联,培育市场主体和龙头企业. 48(十)全面开放,实现旅游外交突破. 49四、保障措施. 51(一)加强组织领导. 5

3、1(二)完善利益机制. 51(三)部门协调推进. 52(四)推动多规合一. 52(五)加大财政投入. 52(六)强化政策扶持. 53(七)加强队伍建设. 55(八)强化监督考核. 55一、全域旅游概念(一)全域旅游基本内涵全域旅游是指在一定区域内,以旅游业为优势产业,通过对区域内经济社会资源尤其是旅游资源、相关产业、生态环境、公共服务、体制机制、政策法规、文明素质等进行全方位、系统化的优化提升,实现区域资源有机整合、产业融合发展、社会共建共享,以旅游业带动和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一种新的区域协调发展理念和模式。专栏1 全域旅游的内涵特征五个鲜明特征:全域优化配置经济社会发展资源,充分发挥旅游带

4、动作用全域按景区标准统筹规划建设围绕适应旅游发展“两个综合”需求,构建全域大旅游综合协调管理体制全域发挥旅游+功能,使旅游与其他相关产业深度融合全民共建共享全域旅游六个新的理念:全新的资源观。对旅游资源进行全域整合,实现全域处处是风景全新的产业观。倡导的“旅游+”的发展理念,助推了旅游业与不同产业深度融合推进续专栏1 全域旅游的内涵特征全新的市场观。旅游与生活融合,更注重生活的体验全新的产品观。从满足需求到引领需求,从引领需求到创造需求转变全新的发展观。以旅游业为优势产业,实现“五化同步”协调发展、绿色发展全新的管理观。依法治旅和政府统筹推进(二)全域旅游发展的必要性(一)推进全域旅游是贯彻落

5、实五大发展理念的现实要求,也是旅游扶贫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客观要求全域旅游与“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高度契合,以旅游业为优势产业,推动旅游与新型城镇化、新型工业化、农业现代化、信息化、生态化相结合,实现“五化同步”协调发展、绿色发展,以开放发展的大格局,打破地域分割、行政分割,打破各种制约,走全方位开放之路,以共建共享基础设施、公共服务和美丽生态,促进旅游发展与民众生活有机融合。(二)推进供给侧改革的重要抓手推进全域旅游有利于统筹出台乡村旅游的农村用地政策;有利于创新金融产品,盘活旅游资产;有利于按旅游人口需求创新公共服务设施设计和建设规划;有利于统筹域内各类资源,进行高效

6、配置,发展全域旅游,是解决旅游供给侧不足的有力抓手。(三)推进旅游转型升级和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从短缺型旅游发展中国家向初步小康型旅游大国的历史性跨越,旅游业已经发展成为全民广泛参与就业、创业的民生产业,推动相关产业发展的综合性现代产业,旅游市场发展到出入境旅游并重的新阶段,现行的旅游管理体制、旅游市场次序、旅游公共服务设施供给、旅游人才队伍的培养等与旅游业的发展要求不适应,需要通过发展全域旅游、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去解决。(四)适应旅游新常态的时代要求高速铁路、高速公路、民用航空等现代交通,以及现代移动互联网等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推动了人们生活方式、旅游方式的深刻变革,旅游已成为居民日常生活的

7、必要组成部分。群众对一个区域旅游的评价取决于区域的综合环境,从全域整体角度出发,优化旅游环境和旅游全过程,旅游配套的基础设施、公共服务体系和旅游服务要素,才能满足大众化、多样化、多层次的旅游需求。(五)推进新型城镇化和新农村建设的有效载体旅游作为综合性产业,推进全域旅游可以加快城镇化建设,有效改善城镇和农村基础设施;可以联动相关产业的发展,为城镇化提供有力的产业支撑;可以改善农村生态环境,真正建设美丽乡村;可以推动城市文明和农村文明的直接相融,促进农民从传统生活方式向现代生活方式转变。(三)全域旅游发展需要注意的问题推进全域旅游,并不是到处建景点景区、到处建宾馆酒店,而是更加关注景点景区、宾馆

8、酒店等建设的系统性和规划布局的合理性,积极有效地在开发中保护;推进全域旅游,要根据当地现实条件,分步推进,有序开展,突出地方特色,而不是盲目跟风,一哄而上,简单复制。专栏2 推进全域旅游要防止的“八大误区”一是防止竭泽而渔、破坏环境,不顾实际情况和资源承载力盲目开发、过度开发、掠夺式开发行为;二是防止简单模仿,千城一面、千村一面、千景一面;三是防止粗暴克隆,低劣伪造;四是防止短期行为、盲目涨价;五是防止不择手段,不顾尊严,低俗媚客;六是防止运动式、跟风式一哄而起和大拆大建;七是防止重推介、重形式,轻基础、轻内容;八是防止在全域旅游改革中换汤不换药,换牌子不换体制,换机构不换机制,换人不换理念。

9、二、背景分析2015年8月18日至19日,全国旅游工作研讨班在安徽省黄山市举办。在本次研讨班上,从国家旅游局层面,首次明确提出全面推动全域旅游发展的战略部署,并给出量化工作目标,即“在2000多个县中,每年以10%的规模来创建。今年要推进200个县实现全域旅游,3年实现600个县实现全域旅游。”随后,国家旅游局下发了关于开展“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工作的通知(旅发2015182号),这是全域旅游从理念向实践落实的重要推动,是地方践行全域旅游的重要指引。通知下发后,全国各地积极推进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的申报工作,2016年2月,国家旅游局公布了262家首批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单位。同月,全国旅

10、游工作会议在海口召开,国家旅游局局长李金早在会上提出要推动我国旅游从“景点旅游”向“全域旅游”转变。2016年5月26日至27日,全国全域旅游创建工作现场会暨创建工作培训班在浙江省杭州市桐庐县举办,首批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单位及旅游部门负责人参加了会议,为推进全域旅游创建工作的深入开展进行了交流和探讨。(一)旅游业发展面临的新形势大众化旅游时代的到来。改革开放以来,经过三十多年发展,我国旅游业在景点模式的驱动下,实现了从短缺型旅游向初步小康型旅游的历史性跨越。2015年我国人均GDP已达到7940美元,人均出游率超过3次,表明我国大众化旅游消费的时代已经到来。大众旅游时代,景点旅游模式已经不

11、适应新形势下旅游业发展的要求。新形势下旅游业的发展,必须顺应市场和旅游发展的内在要求,加快旅游业发展模式的革新步伐,遵循旅游业发展的客观规律,推进以抓点、线为特征的景点旅游发展模式向整合区域资源,推进产业融合、促进共建共享的全域旅游发展模式转变。旅游业成为新常态下中国经济增长的新引擎。2015年,我国接待国内外旅游人数超过41亿人次,旅游总收入达4.13万亿元;全国旅游业实际完成投资10072亿元,同比增长42%;国内旅游消费、境外旅游消费均列世界第一。虽然国内经济下行压力增大,旅游业却逆势增长。在巨大的消费市场推动下及有利的宏观政策引领下,旅游产业正成为新常态下中国经济增长的新引擎。发展全域

12、旅游具有促进新常态下稳增长、调结构、促就业、惠民生等作用,有利于推动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旅游业进入多元化、特色化发展新阶段。中国旅游消费市场开始向多元化、多层次、多领域发展,人们出行旅游将对吃、住、行、游、购、娱、商、养、学、闲、情、奇、厕各方面提出更高要求,由基本满足型逐步向舒适型、享受型过度,我国旅游消费水平也将由低级向高级发展,旅游消费结构呈现多元化的状态。旅游产品的开发日趋特色化,增强产品核心吸引力,更加适应游客个性化的需求。发展全域旅游有利于促进旅游业与其他产业的融合发展,延伸产业链,培育旅游新业态,丰富旅游产品类型,更能适应未来旅游市场的多元化、特色化要求。大力推进旅游业供给侧改

13、革。我国正处于旅游业大发展的黄金机遇期,市场需求强劲,供给严重不足,供需矛盾突出,特别是高品质、有创意的旅游项目和服务短缺。发展全域旅游就是要加大旅游供给侧改革,实施旅游消费促进计划和旅游投资促进计划,加强旅游交通、景区景点、自驾车营地和信息化等硬件设施建设,推进旅游+,大力发展乡村旅游、工业旅游、文化旅游、养老养生游,实现旅游业与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旅游业将成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重要平台。2015年,中国旅游业在推进新型城镇化、新型工业化、网络信息化、农业现代化和发展生态化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据国家旅游数据中心测算:中国旅游就业人数占总就业人数的10.2%,旅游业将成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重要

14、平台。发展全域旅游是使旅游业将成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平台的重要途径。(二)国内全域旅游的探索与实践自国家旅游局提出发展全域旅游以来,国内部分地区开始了推进全域旅游的探索与实践。浙江省从推动全省经济转型升级和城乡统筹发展大局出发,规划建设一批特色小镇,以新理念、新机制、新载体推进产业集聚、产业创新和产业升级。所有特色小镇被要求建设成为3A级以上景区,旅游产业类特色小镇则要按5A级景区标准建设。宁夏自治区银川市西夏区以“全域景区化、景区特色化、镇村景点化、配套景观化、景区要素完备化、公共服务便捷化”六化为重点,进一步完善基础设施建设,加强行业管理,丰富产品体系,把西夏区打造成处处是景点、全城是景观

15、、满眼是风景的自驾自助优秀旅游目的地。苏州市提出“城市即旅游,旅游即生活”的理念,强调“大空间”,把整个城市作为最大景区、最美旅游目的地整体建设。此外,海南省三亚市、浙江省桐庐县、广西桂林市阳朔县、江西省安远县、湖南省平江县、贵州省贵阳市花溪区、陕西省韩城市、河北省涞水县、湖北省武汉市黄陂区等市(县、区)也在全国率先进行了全域旅游的探索和实践。(三)广西全域旅游发展探索与实践1.广西全域旅游理念创新全域旅游是广西加快发展旅游业的重要方向,是新时期广西促进旅游业改革发展的重要突破口,是秉承“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理念的全新发展模式。广西全域旅游以创建特色旅游名县作为切入点和着力点,同

16、时开展全域旅游示范区和特色旅游名县创建工作,共同促进县域经济发展和县域旅游转型升级,形成了“双创双促”的全域旅游发展模式,在这种模式下,通过抓体制、抓规划、抓建设、抓整合、抓环境、抓管理、抓培训、抓宣传等路径,推动旅游业由“景区旅游”向“全域旅游”发展,促进产业融合发展,全民参与旅游共建和共享旅游与经济发展成果。通过多个县域全域旅游发展,形成以点带面的发展格局,将广西作为一个大景区进行全域的旅游开发,最终促进整个广西全域旅游发展。专栏3 广西全域旅游概念内涵“五大”特征:大旅游:将全广西作为一个大景区进行统筹规划建设,推动旅游“多规合一”;以大型旅游项目为支撑,培育广西旅游大品牌,带动配套建设

17、,推动旅游目的地全域发展。大产业:以“旅游+”引导产业融合发展,促成多产业围绕旅游业凝聚产业集群,推动专业化生产要素的优化集聚。大市场:推动由单一旅游市场向多角度市场转变,市场广度进一步扩大,细分旅游市场进一步深化;开拓更多客源地市场。大政策:在贯彻落实国家政策基础上,自治区、市、县各级政府推出支持全域旅游发展的促进政策,形成多重政策叠加的发展合力;在财政、土地、投融资等方面实施支持力度更大的促进政策,增强发展活力。大行动:引导全社会参与全域旅游建设,促进“文明旅游”,创造更美好的生活和旅游环境,优化收益分配机制,共享旅游发展红利。“八抓”路径:抓体制:按照全域旅游发展要求,进一步优化旅游发展

18、体制改革,在广西特色旅游名县体制改革基础上,建立“双创双促”的体制机制。抓规划:推动旅游规划“多规合一”,整合全域要素,统筹权与开发。抓建设:抓好景区景点开发建设、旅游接待设施建设、旅游公共服务设施建设。续专栏3 广西全域旅游概念内涵抓整合:整合部门力量,合力促进“旅游+”产业融合发展,共同推进全域旅游开发。抓环境:围绕全景化打造,以美丽广西乡村系列乡村行动和城乡清洁活动为抓手,推进城乡风貌改造,改善生活和旅游环境。抓管理:规范旅游市场秩序,建立综合性旅游管理机构和旅游警察、旅游法庭、旅游工商分局等“1+3”市场监管执法模式,不断提高游客满意率抓培训:提高旅游从业人员素质和全民“文明旅游”素质

19、,培育乡村旅游带头人和全域旅游市场主体,提高旅游管理部门和旅游企业中高层管理人员的眼界及管理技术水平。抓宣传:加大旅游宣传促销力度,大力拓展客源市场。2.广西全域旅游实践探索(1)广西创建特色旅游名县是对全域旅游发展的先行探索2013年,广西提出建设20个特色旅游名县和一批名镇名村。为推动创建工作,自治区旅发委研究制订了广西特色旅游名县评定标准,对特色旅游名县应具备的素质和条件做出了量化要求,并出台了加快创建广西特色旅游名县若干支持和激励政策(桂政发201449号)以及关于促进旅游与相关产业融合发展的意见,为推进特色旅游名县创建营造良好政策环境。各有关市县在自治区党委、政府统一部署安排以及自治

20、区创特办统筹协调和指导下,加快推进创建广西特色旅游名县工作。创建特色旅游名县,旨在以旅游拉动县域全面发展,有利于提高旅游业整体水平,拉动经济增长、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生态文明和加快贫困地区脱贫致富,这与全域旅游促进区域资源有机整合、产业融合发展、社会共建共享,以旅游业带动和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开发目的基本一致。广西特色旅游名县的评定标准从旅游发展政策与措施、旅游特色挖掘与打造、旅游产业规模、旅游项目投资与公共服务、旅游资源开发与生态环境保护、旅游宣传推广、旅游服务与监管、旅游人才发展与教育培训、旅游安全生产、旅游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和加分项等11个方面进行评定,涉及体制机制改革、领导重视程度、

21、专项资金投入程度、特色县城、村镇、街区、景区、建筑、美食、商品、活动、服务等特色产品体系,旅游企业数量,交通便捷程度,厕所革命,旅游信息咨询服务,导览标识,旅游资源保护和生态保护,宣传推广,行业联合监管执法,游客满意度,人才培训情况,安全生产情况,旅游收入情况,旅游就业情况,旅游脱贫情况,国家品牌创建情况等上百个小项,与专栏一的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标准相对比,其内容非常接近,都是从体制改革、特色产品体系建设、旅游公共服务体系提升、产业要素配套、旅游综合贡献、环境保护、旅游安全、旅游文明和游客满意度等方面进行评估,广西的特色旅游名县指标体系甚至比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的指标体系还要细化。因此,广西特色

22、旅游名县和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二者是一致的。从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单位来看,广西列入第一批和第二批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单位共有19家,除南宁市、北海市和贺州市三个地级市以外,其他16个县级单位都是正在创建或已经获得 “广西特色旅游名县”称号的县(市)。可见,创建广西特色旅游名县是广西发展全域旅游的积极探索,是具有广西特色的全域旅游发展模式。(2)阳朔县发展全域旅游的探索近年来,阳朔县大力实施旅游品牌提升战略,突出旅游国际化、全域化特色,加大旅游转型升级力度。通过项目支撑,丰富旅游产品和旅游线路;鼓励农民旅游创业,着力营造全民参与氛围;完善综合管理机制,着力创造最优旅游环境。通过深化旅游产业融

23、合发展,走出一条全域共建、全域共融、全域共享的发展新路子,旅游业逐渐由“景区旅游”向“全域旅游”发展模式转变。(3)景点旅游模式向全域旅游模式转变的典范桂林市“两江四湖”桂林“两江四湖”的建设是全域旅游发展的较早探索之一。“两江四湖”工程是集城市水系梳理、防洪排涝、环境整治、城市建设、文化建设、旅游基础设施建设等于一体的综合工程,将城市景观文化拓展成为全域旅游,实现了城市旅游的创新突破,既做好城市防洪防涝、排污,改造旧城,优化城市风貌,更激活了城市旅游,提升了“两江四湖”沿岸的商业和土地价值,实现了多功能融合。“两江四湖”景区周边单位厕所对游客开放,环湖公共交通发达,Wifi全覆盖,旅游公共服

24、务水平较高,是景点旅游模式向城市全域旅游模式转变的典型。(4)以“双创双促”为契机,创新旅游扶贫的“上林模式”。上林县在进行特色旅游名县创建的过程中始终坚持“全民共建共享”的原则,因地制宜地发挥本地特有旅游资源优势,探索出了“四扶一共享”(即扶建房、扶就业、扶创业、扶养老、共分享)和“五变五受益”(即田园(山林)变公园(园林),土地补偿有收入;村民变股民,土地入股有收入;民房变客房,资产性经营有收入;上山变上班,务工有收入;忧老变养老,养老保险有收入)的旅游扶贫“上林模式”。通过旅游开发实现村民与企业共同发展,农民土地入股,门票分红,企业为农民购买养老保险,有旅游项目的村庄,可以安排村民就业,

25、有力推进旅游产业和扶贫产业同时开发、并行发展,实现旅游大开发和贫困农户脱贫致富同享发展成果。(5)凭祥市积极推进“旅游+”战略。凭祥市深入挖掘和提炼深厚的文化底蕴,充分发挥“旅游+”功能,成功地推进了“旅游+文化”“旅游+农业”“旅游+红木产业”和“旅游+会展业”的深度融合,培育形成了军事探秘游、边关风情游、红木文化游、东盟跨境游特色旅游四大“名片”。凭祥还依托边境优势,加强与越南周边地区的交流合作,通过开展多形式、多层次的旅游合作,举办丰富多彩的旅游活动,促进了中越两国边民友好交往、和睦共处,通过“旅游+会展”成功打造了中越边关旅游节暨中越凭祥商品交易会这一节庆品牌。三、总体思路(一)指导思

26、想以科学发展观、党的十八大及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为指导,深入贯彻习总书记系列讲话精神,按照“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树立“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五大发展理念,围绕将广西建设成为旅游强区和全国一流、世界知名的区域性旅游目的地的目标,以改革创新、提质增效为主线,以加快美丽广西和生态文明建设为契机,突出规划引领、保护优先、创新驱动、开放合作,按照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总体要求,全力推进全区旅游“景点旅游”向“全域旅游”转变,整合特色资源,优化发展布局,提升产业素质,实施扶贫攻坚,推动我区旅游产业供给侧改革,全区积极创建“全域旅游示范省”,各市县积极创建“全域旅游示范区”,把旅游业培育

27、成为我区国民经济的战略性支柱产业和人民群众更加满意的现代服务业,为确保如期实现“两个建成”目标做出更大贡献。(二)基本原则1.全域化全域统筹,协调推进,坚持把广西全区作为一个大整体来谋划布局,把推进全域旅游作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和稳增长、调结构、惠民生的重要抓手,统筹规划、统一部署、整合资源、协调联动、全面优化,把广西作为一个大景区来经营美化,用景区的标准建设城乡,推动旅游业以及旅游与其他产业融合发展,推动旅游产品向观光、休闲、度假并重转变,实现旅游产品全域优化、旅游线路全域统筹、旅游品牌全域整合、旅游市场全域营销,着力营造全区域覆盖、全领域互动、全社会参与的发展氛围,努力把我区打造成为宜居宜游

28、、主客共享的全域旅游示范省。2.生态化坚守生态保护的底线,坚持生态文明的理念,合理利用,注重保护,把好山好水好空气、原汁原味原风情作为发展旅游业最大的优势、最好的品牌,推动旅游开发向集约型转变,以旅游产业发展带动城乡环境改善,积极倡导低碳旅游,推行绿色消费,使旅游业真正成为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的生态化产业,成为实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重要载体,助推美丽广西建设。3.特色化因地制宜,突出特色,结合广西特色旅游名县创建工作,以特色引领全域旅游建设,立足广西实际,深入挖掘地域特色、文化特色,培育主打产品、主题形象、产业体系,防止千域一面、千景一格、千点一味,形成色彩斑斓、各具特色、生动活泼的

29、全域旅游大格局。4.人本化以人为本,突出实效,按照主客共享的要求,推动旅游服务向优质服务转变,实现标准化和个性化服务有机统一,完善旅游惠民机制,大力发展智慧旅游,加强软硬件的配套建设,进一步打响旅游品牌,提高旅游品位,提升服务品质,不断提高人民群众对旅游业的满意度,使旅游业成为人民群众品质生活的幸福产业。5.共享化共建共享,互惠互利。实现旅游与其它产业共建共享,充分发挥旅游+的整合功能,调动各方积极性,推动特色产业、城乡建设、现代科技、创意文化、生态文明建设等与旅游业有机融合发展,大力发展产业融合产生的新业态。实现游客与居民共建共享,将全域旅游的发展成果惠及各参与方,使游客能满意、居民得实惠、

30、政府有税收、企业有发展,形成全域旅游共建共享大格局。6.国际化坚持用国际化理念引领旅游业发展,用国际一流的标准和要求来培育旅游市场、打造旅游产品、推进旅游管理服务、培育旅游企业、塑造旅游综合环境,打造面向国际的旅游品牌和主题形象,加强广西旅游与国际旅游的接轨,不断增强旅游业的国际竞争力和美誉度,使旅游业成为带动广西国际化发展的先导产业。(三)发展目标1.总体目标至2020年,全区旅游综合实力明显增强,建成旅游强区,成为全国一流、世界知名的区域性国际旅游目的地和集散地,建成“全景皆美、全业融合、全时体验、全民共享”的国际生态大公园,建成国家全域旅游示范省。(1)全景皆美。打造桂林国际旅游胜地、巴

31、马长寿养生国际旅游区、北部湾国际旅游度假区三大国际旅游目的地,建设南北旅游发展带、东西(西江)旅游发展带、边关风情旅游发展带、粤桂黔旅游发展带四大旅游发展带,建设桂林中越边境和西江两大国家风景道,打造中越德天板约瀑布国际旅游合作区、中越友谊关友谊国际旅游合作区,中国东兴越南芒街国际旅游合作区、崇左全国红色旅游国际合作创建区、靖西中越国际旅游合作区五大国际旅游合作区,培育桂林山水文化体验游、北部湾休闲度假跨国游、巴马长寿养生休闲游、中越边关风情游、桂西北少数民族风情游、左右江红色之旅、环大瑶山历史文化生态游、桂东岭南风光及文化之旅、海上丝路邮轮游九大精品游线。(2)全业融合。推进农业、文化、体育

32、、互联网等多产业和旅游业融合发展。依托热带和亚热带水果、中草药、海产品、特色禽畜养殖、无公害蔬菜等特色产业,打造休闲农业体验园区、特色农业示范基地、中医药健康养生基地、海洋牧场等特色产业园;依托丰富的民族文化资源,加大创新力度,打造桂林国际文化旅游产业集聚区等一批特色文化旅游产业集聚区;发展骑行驿站、游艇、自驾车营地、低空旅游等户外旅游新业态,促进海陆空多产业融合发展;所有AAA以上景区、三星级以上宾馆和三星级乡村旅游区实现wifi网络全覆盖,可提供网络支付、电子门票等便民服务。(3)全时体验。提供四时和全天候的国际化旅游产品与服务,各市组织四季时节庆旅游,激活四时旅游市场;依托高速公路和高速

33、铁路的快速集散和运输能力,完善中心城市到各旅游景区、乡村旅游区的交通公路,提升旅游通达性,将更多产品组合形成更丰富的旅游线路,让游客能够在同样的时间内获得更多的旅游体验;强化生态避暑休闲度假吸引力,建设巴马长寿养生国际旅游区,利用优越的森林条件,建设一批避暑度假区,吸引候鸟人旅游市场和避暑度假市场等;在南宁、桂林、柳州、北海等旅游城市加大文化创新力度,开发更多夜游产品。(4)全民共享。加强城市和乡村人居环境改善,推进旅游扶贫和乡村旅游,拉动社区居民参与旅游共建,共享旅游红利。2.分项目标:(1)旅游支柱产业地位得到进一步提升,旅游产品体系全面构建,旅游发展方式明显转变,旅游品牌竞争力不断增强,

34、旅游产业体系得到建立,旅游基础设施体系充分完善,旅游公共服务体系全面提升,多元化市场不断拓展,区域旅游合作不断深化,旅游人才队伍不断壮大,依法治旅水平不断提高,旅游综合管理和执法体系得到建立,旅游产业规模稳步壮大,旅游产业素质明显提升,旅游可持续发展能力明显增强。(2)到2020年,成功创建20个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和20个广西特色旅游名县。(3)旅游关联带动效益充分显现,旅游业对GDP的综合贡献率超过15%,旅游业增加值占全区GDP比重超过10%,旅游从业人数占全社会从业人数的比重超过15%,实现旅游脱贫人口80万人,占总脱贫人口17%。(四)发展思路紧紧围绕建设旅游强区总目标和建设国际生态大

35、公园的全域旅游发展目标,以改革创新为动力,全域化战略为路径,国际化战略为导向,品质化发展为保证,以创建广西特色旅游名县和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为抓手,落实精品带动、优势聚合、差异定位、服务升级四大发展战略,创新工作机制,加强旅游和各部门的统筹协调,构建绿色生态、长寿生态、海洋生态、人文生态和乡村生态五大支撑,促进游客群体广泛化、旅游空间全景化、旅游活动丰富化、旅游产业融合化的 “四化” 发展,升级完善人本化的全域旅游公共服务体系,强化智慧旅游体系建设,开发多元化的全域旅游产品体系,着力打造特色化旅游产品,实现观光活动向深度游转变、旅游与其他产业深度融合、精品项目打造与产品整合、创设国际化网络化服务

36、平台四大突破,创新推进精准化的全域旅游营销推广体系,夯实规范化的全域旅游行业管理体系,建立立足民生的全域旅游消费促进体系,加快旅游市场主体培育,全面优化政策保障,加强组织领导和旅游人才培养,强化监督考核。全区全域旅游发展按照三个层次推进:1.自治区层面以全域旅游发展理念,将全广西作为一个整体的旅游目的地,依托自治区十三五定下的“三大国际旅游目的地、四大旅游发展带”的发展格局,以三大国际旅游目的地和四大旅游发展带的发展,构建全域广西的核心吸引物体系,以南宁、桂林两大集散中心和全区高速铁路网络、高速公路网络,构建支撑全域旅游发展的骨架,推进全区旅游扶贫。2.市级层面鼓励各地市申报和创建国家全域旅游

37、示范区,整合市域内的旅游资源、产业要素和其他资源,将整个市域作为一个旅游目的地来打造,进行“旅游+”业态布局,推进旅游产业转型升级。3.县(市、区)层面(1)所有广西特色旅游名县申报和创建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2)所有广西特色旅游名县的创建县和备选县要在创特过程中将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指标体系纳入创特体系,在创建广西特色旅游名县的同时同步创建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并带动区域其他县(市、区)旅游发展,其他县(市、区)具备条件后,也可创建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3)其他县(市、区)应当以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标准为参考,将全域旅游开发融合到地方旅游发展和经济建设中,按照全域旅游的理念和标准体系,积极推进

38、本区域内全域旅游发展,进而推进广西全域旅游大发展,建成国家全域旅游示范省。四、主要任务(一)双创融合,同步推进广西特色旅游名县和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工作在广西特色旅游名县的创建基础上,根据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标准和工作导则,大力推进各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单位的创建工作,实施管理体制改革,构建特色旅游产品体系,促进产业融合和新业态发展,打造全域旅游品牌,完善全域旅游公共服务体系建设,加强市场营销,建立大数据平台和推进智慧旅游发展。推动广西特色旅游名县、创建县和备选县中其他县市按照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标准申报和创建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推进特色名县创建和全域旅游创建的同步建成。(二)党政主导,构建现

39、代旅游治理体系1.改革创新全域旅游领导体制以各市、县创特工作领导小组为主体,形成推进全域旅游的领导体制,强化党委、政府对旅游业的领导。领导小组应落实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主体责任,明确创建目标及时序安排,形成推进全域旅游领导合力。各市、县应建立健全适应全域旅游发展的政策保障机制、资金整合使用机制、多规融合机制和目标责任考核机制,强化政策、资金、规划扶持,保障要素供给,落实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工作责任。2.建立旅游综合协调管理机构加强旅游发展委员会、旅游局等旅游部门职能建设,赋予其产业规划、综合监管、政策协调、旅游经济运行监测等职能,强化提升综合协调能力。旅游部门对全域旅游进行统筹规划、统筹部署、整合

40、资源、协调联动、全面优化。增加旅游部门人员配置,优化旅游管理人才队伍建设。3.依法建立旅游综合执法机制建立完善的区、市、县旅游行政执法机构,鼓励设立旅游警察、旅游巡回法庭、旅游工商分局及其它联合执法机构,建立旅游发展委员会+旅游警察+旅游巡回法庭+旅游工商分局+其他执法机构(“1+3+N”)的旅游综合执法模式。明确旅游综合监管责任分工,落实地方政府、旅游相关部门、旅游企业和社会公众“四位一体”监管责任,切实强化旅游监督管理,保障旅游业可持续健康发展。4.积极推进新导游革命(1)积极探索建立一套包括导游人员注册登记、年审考核、薪酬和社会保障、执业规范等法律法规和规范性文件,建立健全的企业合同、行

41、业公约、同业守则等规则制度,形成导游队伍基本规章制度。(2)完善全区导游网络化服务管理系统,以旅游城市、广西特色旅游名县、广西特色旅游名县创建县、广西特色旅游名县备选县为重点,以导游从业资质、执业情况、信誉档案等为内容,逐步形成区、市、县三级分工负责的导游服务管理系统,切实加强对导游队伍的服务管理。(3)建立合理透明的导游劳动报酬制度,专职导游享受以基本工资加带团补贴为主体、佣金分成为补充的薪酬制度,以桂林国家旅游综合改革试验区为契机,选择有条件的旅游社率先试点导游劳动报酬制度。(4)推进导游自由执业试点,在有条件的旅游城市、广西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单位等出台导游自由执业试点管理办法、导游自由执

42、业服务规范等,促进导游执业从行政化、非流动、封闭式管理向市场化、自由化、法制化管理转变,并完善导游自由执业的职业保险制度及导游个人的基本社会保障制度。(5)完善导游准入-退出机制,重点完善年审统计和导游IC卡计分管理制度,尽快出台导游IC卡有效时限及注销退出办法,规范导游执业。5.建立广西特色旅游名县创建和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双创”工作共享共促机制将全区特色旅游名县、创建县列入广西壮族自治区实施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的重点单位,鼓励创特县(市)及备选县入围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单位,形成创建梯队;将创特标准与创建全域旅游示范区标准有机衔接,创建成功的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单位享受与广西特色旅游名县同等

43、的政策奖励待遇。(三)产业互融,促进旅游产品体系融合发展以“资源无限、产业无界、创意无穷”为理念,发挥“旅游+”的综合带动功能,推动区域资源有机整合、产业深度融合和全社会共同参与。通过旅游与农业、林业、工业、水利、体育、文化、康养、商贸等相关产业与行业融合发展,相互渗透,推动由单纯旅游资源开发向旅游资源、城乡资源、产业资源等联动开发模式转变,培育旅游新业态和旅游市场消费新热点,增加多样化、常态化、全季节性旅游产品供给,面向广大游客提供更多的生活化时空,形成全天候的旅游产品体系。巩固提升桂林山水、浪漫北部湾、长寿巴马、中越边关、八桂民族风、红色左右江六大旅游品牌影响力。重点发展山水观光、休闲度假

44、、健康养生、边境跨国、民族文化、乡村旅游、绿色生态、红色旅游等旅游产品开发。积极发展邮轮游艇、自驾房车、低空旅游、研学旅游、情感旅游、探索旅游、演艺旅游、在线旅游等新业态产品。1.实行“旅游+”战略,促进产业融合发展充分发挥“旅游+”整合、带动功能,培育新产品新业态。推动旅游业与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促进旅游与文化、生态、高科技、乡村建设深度融合,大力发展专项旅游产品。提升工业旅游、农业旅游、林业旅游、水利旅游、渔业旅游发展水平,积极推进自驾车房车旅游,研学旅游、医疗旅游、康养旅游、邮轮游艇、低空旅游等旅游新业态产品。(1)旅游+互联网加强旅游互联网基础设施建设,加快机场、车站、码头、宾馆饭店、

45、景区景点、乡村旅游点等旅游区及重点旅游线路的无线网络、3G和4G等基础设施覆盖,培育一批智慧旅游城市、智慧旅游景区、智慧旅游企业、智慧旅游乡村;搭建旅游大数据平台,建立旅游与多部门数据共享机制;鼓励“旅游+互联网”的创新创业,创建一批“旅游+互联网”创新示范基地;大力发展智慧旅游,推广网络支付、电子门票等新技术,通过互联网促进广西旅游资源与远程客源市场的高效对接,运用微博、微信、微站、微店、APP等新技术,创新旅游网络营销模式;利用大数据、云计算技术手段,创新旅游管理方式。(2)旅游+新型城镇化结合特色旅游名镇名村建设和美丽乡村工程,以旅游为先导,深入贯彻落实新型城镇化战略,提高县域城镇发展水平。以大县城和建制镇等中小城镇为重点,开发建设特色旅游小镇和特色旅游名镇,保护性开发一批古村镇,推动旅游与新型城镇化有机结合,促进城乡一体化发展。(3)旅游+相关产业旅游+农业。大力发展休闲农业,推进旅游与农业融合发展,积极开展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县(点)、特色旅游名镇名村、星级乡村旅游区、星级农家乐等创建工作。旅游+林业。逐步推动广西国家公园体制改革,完善保护区、森林公园基础设施建设,大力发展森林旅游,开发生态旅游、康体养生、森林体育、森林探险、湿地休闲度假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综合/其他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