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编号:时间:2021年x月x日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页码:第106页 共106页第一章 旅游发展的历史沿革授课学时:4学时教学目的:通过本章的教学,让学生从历史发展的角度观察人类旅行和旅游活动的发展,认识人类旅行和旅游活动是社会经济发展的产物并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而发展这一最基本的旅游活动发展规律,并能从中了解到旅游的概念。要点及难点:1、产业革命对近代旅游发展的影响2、托马斯库克开创了旅游经营的先河;3、现代旅游的概念授课方法:举例法,陈述法,启发讨论法第一节 十九世纪以前的旅游活动发展开场:现今旅游越来越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部分,旅游业已经成为世界上发展势头最为强劲而且持久不衰的
2、产业。同时旅游业的发展缓解了就业压力,据调查,全世界每10名就业人员中就有一名服务于旅游业,那么旅游业作为这样一个新兴并能带动其他相关产业发展的行业是如何产生的呢?一、旅行的产生1、原始社会早期人类的迁徙活动及其性质迁徙行为,是人们出于谋生的目的,或者出于自然原因(如气候、天灾等对生存环境的破坏),或者出于人为原因(如战争)的威胁而被迫离开定居地,在新的定居点定居下来,不再回到原来的定居点。如非洲原始人类向亚洲、欧洲的迁徙;亚洲东北部的爱斯基摩人、印第安人通过北令海峡向美洲大陆迁移,成为那里的原始居民。讨论:迁徙活动算不算人类早期的旅行活动?为什么?(因为(1)目的是为求生存而不是消遣游玩。(
3、2)离开原来居住地而不是暂时的。在原始社会早期人类客观上没有开展旅行的物质基础,主观上也没有自愿外出旅行的愿望。)2、人类最早旅行需要的产生旅行产生的根本前提:社会大分工。在早期人类历史上,有三次社会大分工。第一次是畜牧业与农业的分离,第二次是手工业从农业、畜牧业中分离出来,第三次是原始社会末期和奴隶社会早期,商业从农业、畜牧业和手工业中分离出来。商业的发展,促使商人到处奔走,旅行活动由此而开始。纵观历史上遗留下来的诸多著名的古老旅游线路,例如“丝绸之路”、“香料之路”、“琥珀之路”等,都是这类活动踏出的踪迹。二、旅行的发展1、奴隶制社会的旅行发展在奴隶制社会时期,社会经济的发展和繁荣,加之奴
4、隶制国家出于巩固统治的需要而进行的各种基础设施建设,例如道路系统、驿站设施等等,客观上都为民间的旅行活动发展提供了便利的物质条件。古埃及、古希腊、古罗马。在古代西方,古罗马帝国(公元前30年至前476年)的旅游最具有代表性。分析原因:(1)疆域辽阔。以罗马为中心,最大时北到欧洲中部莱茵河、多瑙河一带,西到大西洋不列颠、西班牙,南据北部非洲,东达西亚两河流域,地跨欧、亚、非三洲,“条条大道通罗马”是其真实写照。(2)资源吸引力大。典型代表是闻名世界的“七大奇迹”(埃及金字塔、巴比伦空中花园、亚历山大灯塔、罗德港巨人雕像、宙斯神像、阿提密斯神殿、摩索拉斯陵墓),对人们有巨大吸引力。2、封建社会的旅
5、行发展(1)中国封建社会的旅行发展 中国封建社会的旅行方式有哪些类型:A 帝王巡游。帝王巡游的目的,一是饱览风景名胜;二是显示帝王权威,震慑人民,了解民情,有利于巩固统治;三是封禅。封禅地点一般选择名山大川,主要是泰山。山上玉皇顶祭天曰“封”,山下梁父小丘祭地曰“禅”。突出的如秦始皇、隋炀帝、乾隆等。B 官吏宦游。中国古代历朝官吏,奉帝王派遣,为执行某种政治、经济、军事任务而进行的旅行活动。张骞出使西域、郑和七次下西洋等。C 买卖商游。如春秋时期郑国商人弦高。D文人漫游。如春秋时期孔子周游列国、战国时期的游说之士的游说活动、西汉司马迁二十壮游、魏晋文人纵情山水游、唐朝李白、明朝的徐霞客等。F
6、宗教云游。以朝拜、求经等为目的而进行的旅行。如法显、玄奘、鉴真等。G 佳节庆游。在中国古代各族人民的生活习俗和喜庆佳节很多,如汉民族的春节庙会、元宵灯会、清明踏青、端午竞舟、中秋赏月、重阳登高等。蒙古族的那达慕大会、藏族的雪顿节、彝族的火把节、傣族的泼水节、土族的花儿会等。(2)欧洲封建社会时期的旅行活动十字军的东征、温泉旅行热、朝觐、大游学等讨 论:比较中国封建社会的旅行活动和欧洲封建社会的旅行活动,总结其共同特点?(非经济目的的旅行活动虽然有所发展,但在规模上居主导地位的始终是商务旅行;参加者多为统治阶层及其附庸阶层)第二节 近代旅游和旅游业的开端一、旅游的产生 19世纪时,旅行活动的发展
7、在很多方面具有了今天意义上旅游的特点。旅游(tourism)和旅游者(tourist)在英文中出现。产业革命对近代旅游发展的影响提问:产业革命对旅游发展有何影响?产业革命加速了城市化的发展产业革命改变了很多人的工作性质产业革命带来了阶级关系的新变化产业革命为近代旅游孕育了社会需求交通运输条件的发展和意义科技的进步,蒸汽技术在交通工具运输中应用,出现蒸汽动力的轮船(18世纪末)、火车(1814年,史蒂文森)等新式交通工具,使大规模的人群流动成为可能。意义:旅行费用低廉;旅行速度加快;运载能力提高;旅行距离增大(举例)3、托马斯库克的活动与近代旅游业的产生托马斯库克旅游业之父相关活动:(1)184
8、1年禁酒大会;讨论:这次活动的特点:参加者具有广泛的公众性;托马斯库克在整个旅程活动中从始至终陪同;规模大是空前的;(2)1845年莱斯特利物浦消遣旅游活动:特点分析:(1)性质:商业活动。(2)目的:观光消遣。(3)时间:长达1周。(4)工作方式:全陪、地陪,开创了旅游业务开展的基本模式。(3)1855年莱斯特巴黎参观世博会旅游活动:特点分析:(1)时间:4天。(2)费用:采用一次性包价,包括住宿费和往返交通费共为36先令,是世界上出国包价旅游开端。(4)1865年,托马斯库克父子公司正式成立。(5)1872年组织了世界上第一次环球旅游。 托马斯库克创办旅行社的活动标志着近代旅游业的诞生。二
9、、 旅游与旅行的区别旅行与旅游的区别:(1)目的不同。单纯的旅游是指人们出于消遣性目的而暂时离家外出的活动;而旅行则是泛指人们出于任何目的,商务、求学、打工等,往来于不同地点间的空间转移活动。(2)离开时间不同。旅游人们在完成目的地访问活动后,必须返回其原来的居住地;旅行则不一定。(3)内容不同。旅行仅仅是为完成某个动机的一般空间流动过程,旅游则包含旅行和游览。有旅游必定有旅行,有旅行不一定有旅游;旅游者同时是旅行者,旅行者不一定是旅游者。第三节 现代旅游迅速发展的原因一、现代旅游的概念 现代旅游时期是指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以来的旅游发展时期。战后旅游迅速发展的原因战后世界人口迅速增加战后世界经
10、济迅速发展交通运输工具的进步缩短了旅行的时间距离(举例)生产自动化程度的提高使劳动者的带薪假期得以增加(举例)战后各国城市化进程普遍加快信息技术进步的影响关 键 术 语原始社会(primitive society) 社会分工(specialization of labor)迁移活动(migration) 奴隶社会(slave society)封建社会(feudal society) 近代旅游(modern tourism)现代旅游(contemporary tourism) 托马斯库克(Thomas Cook)社会经济(socio-economic condition) 生产力(product
11、ive forces)复习思考题1为什么说人类的迁徙活动不属于旅游活动?2近代以前的旅行发展有哪些特点?3为什么人们将托马斯库克尊为旅游业的先驱?4、试析产业革命对近代旅游发展的影响5、试析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现代旅游迅速发展的原因。认识这些原因的意义何在?第二章 旅游的概念、性质和特点授课学时:4学时。学习目的:掌握旅游的概念和特点;熟悉旅游活动的构成要素和旅游活动类型的划分方法、了解不同类型旅游活动的特点。重点:旅游的概念、旅游活动的特点、按地域和目的对旅游的分类,国际旅游与国内旅游难点:旅游的性质授课方法:讲授法、对比法、讨论法 旅游的概念辨别词义:旅:旅行、离家出行(反义词:居家)。游
12、:游览、游玩。二者关系:离家出行不一定是旅游;反过来,要去游览、游玩必须要离家出行。迁徙:由此地到彼地定居,主要目的是求生存,不再回来。旅行:travel 由此地到彼地,主要目的不是游玩,且一定时间内要返回来。旅游:tour或tourism由此地到彼地,主要目的是游玩,且一定时间内要返回来。一、旅游定义的类型迄今为止,关于旅游的定义众多(高教版9种、田里编著南开高职版8种、李天元编著南开版7种、魏向东林业版列出国际11种、国内7种),还从来没有一个统一的为大家所采用的定义,不同的国家甚至同一国家如美国各州之间对旅游的定义都有不同。对旅游的定义大体可以划分为两类:理论性定义(或概念性定义)和技术
13、性定义(或实践性定义)。两者的区别在于侧重点不同:概念性定义旨在提供一个理论框架,用以确定旅游的基本特点,以将它与其他活动区别开来,侧重于对旅游活动的定义;技术性定义主要为了旅游统计、收集数据的需要,以便为决策立法提供旅游信息,所以侧重于对旅游者的定义及划分方法。人们对旅游的定义之所以会这样多,与人们对旅游的认识有关。因为旅游活动从产生以后,它的旅游实践和内容就在不断丰富变化,所以人们对旅游定义的认识也在不断发展完善。例1:在中外的一般性语言词典中,对旅游一词的解释是指人们因消遣性原因或目的而离家外出旅行的活动。强调其目的的消遣性。(李天元主编南开版教材46页)例2: “艾斯特”定义(1942
14、年瑞士圣加仑大学教授亨泽克尔和伯尔尼大学教授克雷夫两位学者提出,70年代被“旅游科学专家国际联合会”采用,该组织英文缩写为AIEST):旅游是非定居者的旅行和暂时逗留而引起的现象和关系的总和。这些人不会导致长期定居,并且不会牵涉任何赚钱的活动。(引自李天元主编高教出版教材19页)例3:世界旅游组织(World Tourism Organization 简称WTO)1991年6月加拿大渥太华会议对旅游的定义:旅游是人们为了休闲、商务或其他目的离开他们惯常环境,到某些地方停留在那里,但连续不超过一年的活动。(旅游教育出版社陶汉军新编旅游学概论第2页、中国旅游出版社(美)威廉.瑟厄波德全球旅游新论1
15、3页)例4:旅游是人们以前往异地寻求愉悦为主要目的而度过的一种具有社会、休闲和消费属性的短暂经历。(谢彦君基础旅游学,中国旅游出版社2004年第2版)按照这样的定义,今天数量众多商务、公务、会议及事务性外出访问旅游都没有包括在内。而现代旅游实践和旅游统计中却是包含了上述活动的。例5:“旅游是人们离开其通常居住和工作的地方,短期暂时前往某地的旅行和在该地逗留期间的各种活动。”例6:美国参议院领导的研究小组提出:旅游“是人们出于日常上下班工作以外的任何原因,离开其居家所在的地区,到某个或某些地方旅行的行动和活动。”例7:英国旅游局(BTA)前执行主任里考瑞什认为:旅游“是人的运动,是市场的运动而非
16、一项产业的运动,总之,是流动人口对接待地区及其居民的影响。”例8:世界旅游组织(WTO在1980年马尼拉会议之后,曾提到要用“人员运动(Movement of Persons)一语来取代“旅游(Tourism)一词,其定义是指人们出于非移民及和平的目的或者出于导致实现经济、社会、文化及精神等方面的个人发展及促进人与人之间的了解与合作等目的而作的旅行。例9:旅游是“人们离开通常居住和工作的地方,暂时前往目的地旅行和在该地停留期间所从事的活动,以及(旅游目的地)为满足旅游者的需要而创立的各种设施。”例10:联合国的“官方旅行机构国际联合会”(AIGTO)认为,旅游是指到一个国家访问,停留时间超过2
17、4小时的短期旅客,其旅游目的属于下列两项之一:悠逸(包括娱乐、度假、保健、研究、宗教或体育运动);业务、出使、开会等。二、综合定义旅游是人们出于移民和就业任职以外的其他原因离开常住地前往异地的旅行和暂时逗留活动,以及由此所引起的各种现象和关系的总和。(李天元主编南开版教材47页)旅游是人们离开常住地到异国他乡访问的旅行和暂时停留所引起的各种现象和关系的总和。(袁国宏、张月芳旅游管理知识题解,中国旅游出版社2003年第1版。F5/283)三、旅游定义的分析1、异地性:旅游一定要离开日常居住地到另一个地方,要有空间位置的移动,即旅行。2、暂时性:或流动性。旅游是流动的,在异地停留时间是暂时的(国际
18、上一般规定不超过1年),最终必须返回原住地。所以,移民不是旅游。3、综合性:旅游是人们的旅行和暂时居留而引起的各种现象和关系的总和。这一点反映了旅游活动的综合性。在对旅游的定义中,以上三个方面已经基本取得了共识。四、对“艾斯特“定义的进一步说明1、人们对“不牵涉任何赚钱的活动”的误解2、以工商事务及出席会议为代表的差旅性或事务性外出访问活动是否应纳入专业研究中的旅游概念所涵盖的范围?3、概括定义“旅游”:旅游是非定居者出于和平目的的旅行和逗留而引起的现象和关系的总和,这些人不会导致在旅游地定居和就业。(教材第22页)五、旅游活动的界定第二节 旅游活动的类型一、划分标准按旅游目的划分三分法:1.
19、 消遣旅游:以娱乐休闲为主要目的的旅游。包括观光、度假、探险等。2. 事务旅游: 包括商务、公务、会议等。(1)商务旅游:以经商为目的、将商业经营与旅行游览结合起来的旅游活动。特点:第一,旅游频率高。第二,消费水平高。第三,对旅游设施和服务质量要求高。(2)公务旅游:政府人员因公出访在公务之余进行的参观游览活动。特点:第一,多采取团体形式。第二,专业性强。(3)会议旅游:因组织或参加会议而引起的在会议地附近参观游览的一种旅游活动。 特点:第一,消费水平高。第二,停留时间长。第三,计划性强。第四,对接待设施和服务要求高。3.个人或家庭事务旅游:(1)探亲旅游(2)修学旅游二分法:(刘伟、朱玉槐旅
20、游学第4页,广东旅游出版社2001年版。F5/141)1.单纯的旅游:以娱乐休闲为主要目的的旅游,即消遣旅游,包括观光、度假、探险等。2.联带的旅游:以公务、商务等为主要目的联带的旅游,即事务旅游,包括商务、公务、会议、探亲、宗教朝拜、体育、修学等。按地理范围划分1国内旅游2国际旅游其他划分:(一)按组织形式:团体旅游、散客旅游GB/T 16766-1997旅游服务基础术语:旅游散客:自行安排旅游行程,零星现付各项旅游费用的旅游消费者。 旅游团队:通过旅行社或旅游服务中介机构,采取支付综合包价或部分包价的方式,有组织按预定行程计划进行旅游消费活动的旅游者群体。讨论:参加旅行社旅游团队的利弊分析
21、1.方便:旅行社为旅游者代办外出旅游需要的订房、订机票车票、租车、订餐等多种事务,为旅游者提供了极大的方便,省去了旅游者麻烦。2.顺利:旅行社在出发以前就为旅游者预定了有关的各种服务,从而保证了旅游的行程的顺利进行;3.经济:旅行社提供的衣、食、住、行都是系统性的,低于市面价格,所以费用要比个人出游还经济。4.导游服务:旅行社的旅游有导游讲解,一般来说,有导游讲解的旅游才能算是完美的旅游。5.安全:随旅行社出游比较安全,原因在于团队出行,有组织,有陪同人员;个人出游在购物和行程中容易被当地人欺诈。6.售后服务:由于近年来对旅行社的管理比较严,一般旅行社都交有质量保证金,一旦有了问题,您可以到旅
22、游局去投诉,所以,旅行社的售后服务可以说是有保障的。缺点:不自由(行程、线路、观光停留时间等)。(二)按计价方式:包价旅游、非包价旅游包价旅游是旅行社以一定价格向市场推销的成批量组合的旅行路线产品。它分为全包价和小包价两种。前者包括一次旅游活动的全部旅游服务;后者只包括其中主要的几项服务。非包价旅游是指旅行社根据旅游者需要按单项计价的旅游活动。主要对象是散客,所以非包价旅游又称散客旅游。(三)按费用来源:自费、公费、奖励奖励旅游是由企业或社会团体提供费用,以奖励为目的的一种旅游活动。(与公费旅游相同的是费用均来自公家,不同在于参加人员资格限定为成绩突出者)(四)按旅游距离:远程、中程、近程旅游
23、(五)按旅行方式:航空、铁路、汽车、海上、徒步、骑车(六)按活动内容:观光、考古、探险、宗教等(七)按旅游资源特征:风景名胜、城市旅游、海滩、山地、温泉(八)按享受程度:豪华、标准、经济(九)按旅游要求的特殊性:特种旅游(如生态旅游、探险、狩猎、潜水、登山、汽车拉力赛及洲际、跨国汽车旅行等)、专项旅游(为社会、经济、文化、科研、修学、宗教、保健等某一专门目的而进行的旅游活动)。附:国家旅游局的划分观光旅游 (sightseeing tour):以参观、欣赏自然景观和民俗风情为主要目的和游览内容的旅游消费活动。度假旅游 (vacation tour):以度假和休闲为主要目的和内容的一种旅游消费活
24、动。专项旅游( specific tour):为社会、经济、文化、科研、修学、宗教、保健等某一专门目的而进行的旅游活动。会议旅游 (convention tour):由跨国界或跨地域的人员参加的,以组织、参加会议为主要目的,并提供参观游览服务的一种旅游活动。奖励旅游( incentive travel):由企业或社会团体提供费用,以奖励为目的的一种旅游活动。(与公费旅游相同的是费用均来自公家,不同在于参加人员资格限定为成绩突出者)特种旅游 (special interest tour):由旅游行政主管部门和相关主管部门专门批准,并进行总体协调的具有竞技性和强烈个人体验的旅游活动。一般需要提前申
25、报计划。如生态旅游、探险、狩猎、潜水、登山、汽车拉力赛及洲际、跨国汽车旅行等。国家旅游局颁布旅游行业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旅游服务基础术语”二、国际旅游国际旅游是指跨国开展的旅游活动,即一个国家的居民跨越国界到另一个或几个国家去访问的旅游活动。需要特别说明的是,我国对出入境旅游的界定存在特殊情况:我国将港澳台地区的游客仍然归属于国际游客,港澳台同胞来大陆地区旅游仍然视为入境旅游。三、国内旅游国内旅游是指人们在居住国境内开展的旅游活动,通常是一个国家的居民离开自己的长住地到本国境内其他地方去进行的旅游活动。我国的国内旅游近年来发展非常迅速。(举例)四、国内旅游和国际旅游的比较1、从消费程度看,国内
26、旅游消费较低,而国际旅游消费通常较高。2、从逗留时间看,国内旅游者在旅游地区的逗留时间一般较短,而国际旅游者在旅游接待国的逗留时间一般比国内旅游长。3、从便利程度上看,国内旅游一般很少存在语言障碍,而且不需要办理什么手续;而国际旅游大都会有语言障碍问题,而且必须办理各种旅行手续。4、从经济作用方面看,国内旅游消费只是促使国内财富在地区间的重新分配,其总量并不增加,而国际旅游则是国际旅游者将其在本国的所得收入用于在旅游接待国的消费,所以造成国家之间的财富转移。 由于国内旅游业不能创造外汇收入的原因,大多数国家的政府在政策导向上都偏重于支持本国国际入境旅游业的发展。第三节 旅游活动的性质一、旅游现
27、象的表现旅游活动是在具体的社会环境中发生和进行的,因而旅游活动也就成了社会环境中多种现象的综合体现。1、旅游活动是社会现象的一种体现。2、旅游活动是一种文化现象。3、旅游活动是一种经济现象。4、旅游活动是一项涉及政治的社会现象。讨论:旅游的本质和属性(一)旅游的属性旅游是人类在基本生存需要得到满足后产生的一种精神文化追求,包括休闲、追求新奇、追求体验感受等,所以主要是人类社会的一种文化现象。但与经济、政治联系紧密。与经济联系紧密:经济是前提(旅游活动产生本身就是经济发展的产物)、旅游业的兴起缘于经济。旅游与政治关系密切。表现为:(1)国与国之间的关系是出境旅游实现的前提;(2)稳定的政治环境是
28、发展旅游的又一前提。(3)旅游作为交往活动,可以改善国家的政治关系,经济上还可以平衡进出口贸易。(二)本质属性(学术界有争议)旅游属于社会文化活动。如田里主编南开高职版:旅游是人类在基本生存的物质需要得到满足后产生的一种高层次的精神文化追求活动,本质属性是文化属性。旅游活动是多种现象的综合体现。如李天元主编南开版:旅游是涉及经济和政治等许多方面的社会文化活动。又如高教版:旅游的属性应该是一种以文化为主,带有经济属性和政治色彩的综合社会现象。二、旅游活动的性质现代旅游活动是一项以不同地域间的人员流动为特征,涉及经济和政治等许多方面的社会文化活动。(李天元,高教版,教材第29页)第四节 旅游活动的
29、特点一、普及性1、旅游正成为人类社会的基本需求,大众旅游的兴起。2、旅游度假正成为人们现代生活的必要组成部分。3、奖励旅游的迅速发展。二、持续性增长趋势的持续性。20世纪50年代起,全世界旅游(包括国际旅游和国内旅游)活动的发展呈持续增长的态势。三、地域集中性1、全世界国际旅游活动的地区分布格局。2、具体到一个国家,旅游活动在该国各省(州、郡)及各城市间的分布呈现集中性的特点。3、同一个旅游城市中,旅游者往往是集中访问该城市的某些区域。四、季节性以全世界入境旅游人次统计数据为例说明之。五、审美性:或娱乐性。即旅游的主要目的是去寻找并感受美、奇特、快乐的活动。人们之所以到某地去旅游,或者是因为那
30、里很美、奇特,或者是去散心。总之,旅游的目的可以是休闲、商务、公务、会议、探亲等,一定不是移民就业。关 键 术 语旅游(tourism) 大众旅游(mass tourism)艾斯特定义(the definition given by AIEST) 奖励旅游(incentive travel)国内旅游(domestic tourism) 社会旅游(social tourism)国际旅游(international tourism) 复习思考题1、 就本书介绍的以及其他你所见过的旅游定义进行分析和讨论,确定你认为最科学的一种定义并说明原因。2、 为什么说旅游活动的根本属性是一种社会文化活动?3、
31、旅游活动有哪些特点?认识旅游活动的特点有何意义?4、 试述旅游活动的分类讨论:你认为旅游最本质的属性是什么?为什么?分析:从旅游活动产生的原因看,旅游活动是人类在基本生存需要得到满足后产生的一种精神文化需求,本质属性是文化属性。(旅游者角度)从旅游业兴起的原因看,人们之所以会经营发展旅游,是因为经济利益的驱动,旅游可以产生巨大经济效益,所以从这个意义上说旅游是一种经济现象,本质属性是经济性。(旅游经营者角度)第三章 旅游活动的主体授课学时:6学时学习目的:了解有关国际组织对旅游者的定义,了解国内外旅游统计口径的异同,掌握我国旅游统计和目前国际上对游客范围的划定与解释。掌握影响个人旅游需求的客观
32、因素和主观因素及其意义。了解旅游者类型的划分目的和方法,并掌握不同类型旅游者的需求特点。学习重点、难点旅游者的基本概念;决定个人旅游需求的客观和主观因素;旅游者的类型授课方法讲授法、数据分析法第一节 旅游者的概念与界定一、有关国际组织对旅游者的定义1、20世纪上半叶,国际联盟(The League of Nations)国际联盟规定:离开定居国到其他国家访问超过24小时的人。缺陷:(1)只适应国际旅游者,而不涉及国内旅游者(2)定义过于松散,概念的外延无限扩大(3)忽略了作为旅游者在异国他乡做永久性居留2、1963年罗马会议定义游客是除为获得报酬和从事某项职业以外,基于任何原因到一个非常住国去
33、访问的人。游客包括旅游者和短途游览者。优点:把游客区分为旅游这和短程旅游者,还进行了必要的量化 旅游者(Tourist) 游客 (visitor) 短程旅游者((Excursionist)缺点:(1)对“暂时逗留”和“长期居留”未做量化(2)未能把国内旅游者包括在内3、1978年世界旅游组织对旅客进行分类(根据罗马会议定义的精神)1975年成立后采纳了罗马定义。1981年出版国内与国际旅游统计资料收集与提供方法手册对罗马定义作了补充和完善。(魏向东主编旅游概论89页)1)国际游客不包括下列人员:(1)意图向目的国移民或在该国谋求就业的;(2)以外交官身份或军事人员身份进行访问的;(3)上述人员
34、的随从人员;(4)流亡者、流浪者或边境上的工作人员;(5)打算停留1年以上者。2)可以计算为国际游客的:(1)为了娱乐、医疗、宗教仪式、家庭事务、体育活动、会议、学习或过境进入另一国家者;(2)外国轮船船员或飞机机组成员中途在某国稍事停留者;(3)停留时间不足一年的外国商业或公务旅行者,包括为安装机械设备而到达的技术人员;(4)负有持续时间不足一年使命的国际团体雇员或回国进行短期访问的旅行侨民。二、我国对来华入境旅游者的统计口径我国的界定:一般将来华旅游入境人员称为“海外游客”,包括:外国人、华侨、港澳台同胞。海外(来华)游客:是指来我国大陆参观、探亲、访友、考察或从事贸易、业务、体育、宗教活
35、动、参加会议等的外国人、华侨和港澳台同胞。l 外国人:指外国国籍的人,加入外籍的中国血统华人也计入外国人 l 华侨:指持有中国护照,但侨居外国的中国同胞l 港澳台同胞:指居住在我国香港、澳门地区和台湾省的中国同胞根据停留时间的长短分为海外(过夜)旅游者和海外一日游游客。非海外游客:(中国国家统计局规定的非国际旅游者)政府高层访问团;驻华使领馆人员和长驻我国的外国专家、留学生、记者;航班过境旅客、边境往来的边民;来华定居的外国人、华侨、港澳台胞。三、目前国际统计意义上的游客与旅游者1993在纽约召开的联合国统计委员会第27次会议上通过。游客:满足以下3个条件1.离开惯常环境,即离开常住地;2.在
36、访问地连续停留时间不超过12个月;3.访问目的主要不因是通过所从事的活动从访问地获取报酬。分歧焦点:是否以24小时作为衡量旅游者的标准?四、世界各国国内旅游统计的有关规定(1)加拿大:离开居住地边界至少50英里(80公里)以外的地方去旅行的人。(2)美国:处于工作上下班之外的其他任何原因而离家外出旅行至少50英里(80公里)的人,而不管其在外过夜还是当时返回。(3)英国:基于上下班之外的任何原因,离开居住地外出旅行过夜至少一次的人。(4)法国:基于上下班之外原因离开自己的主要居所,外出旅行超过24小时但未超过4个月的人。(5)世界旅游组织:1984年对国内旅游者的定义是为了娱乐、度假、体育活动
37、、公务、集会、会议、学习、探亲访友、保健、慈善工作或宗教目的而在自己定居的国家对某个目的地进行至少24小时但不足一年的访问旅行者。(6)中国:l 国内旅游者:我国大陆居民离开常住地,在我国境内其他地方的旅游住宿设施内停留至少一夜,最长不超过6个月的国内游客。l 国内一日游游客:我国大陆居民离开常住地10公里以外,出游时间超过6小时但又不足24小时,并未在我国境内其他地方的旅游住宿设施内过夜的国内游客。l 中国国家统计局规定,下列人员不在国内游客统计范围内:到各地巡视工作的部以上领导;驻外地办事机构的临时工作人员;调遣的武装人员;到外地学习的学生;到基层锻炼的干部;到其他地区定居的人员;无固定居
38、住地的无业游民;到外地务工的农民。五、我国学者对旅游者的定义(资料补充)1、旅游者是指暂时离开常住地(最少24小时,最多一年),到异国他乡吃、住、行、游、购、娱,从而达到精神上满足和业务上发展的人。刘伟2、旅游者是为了满足精神和物质的需要,暂时离开常住地到异地进行非定居性旅行的人。赵长华3、旅游者是离开常住地24小时以上,为了求得新、奇、异、美、特殊物质需求和精神上的满足而外出旅行游览开展有关活动的人。云南大学田里定义的特点:1.具有较大的包容性,体现旅游者“异地性”、“短暂性”、“娱乐性”等特征2.未把商务旅游者排除在外3.对旅游短暂性首次作了界定,指出旅游者外出旅游最多一年4.必须停留在2
39、4小时以上,把不过夜游客排除在外,有一定局限性第二节 实现旅游活动所具备的客观条件 一、可自由支配的个人收入1、收入水平与旅游的关系人均国民生产总值与旅游的关系:高教版63页:人均国民生产总值400美元时,居民将普遍产生国内旅游动机;1000美元,将产生邻国旅游动机;超过3000美元,将产生全球旅游动机。魏向东版93页:人均国民生产总值8001000美元,居民将普遍产生国内旅游动机;400010000美元,将产生邻国旅游动机;超过10000美元,将产生全球旅游动机。附资料1:各类国家人均国民生产总值发达国家:2.548万美元中等收入国家:0.299万美元低收入国家:0.052万美元注释:按世界
40、银行标准,人均 GDP800美元以下为低收入国家或地区;8003000美元为中下等收入国家或地区;30009000美元为中上等收入国家或地区;9000美元以上为高收入国家或地区。附资料2:各国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国 家人 口人均国内生产总值(美元)美 国2.83亿35843(01年)日 本1.27亿32900(03年)韩 国4672万9628(00年)朝 鲜2305万481(96年)中 国13.6亿1000(03年)*2、可自由支配收入(Discretionary Income)个人或家庭的收入扣除全部纳税和社会消费(人寿保险、退休金、失业补贴的预支等)和衣、食、住、行等生活必须消费开支后的剩余的
41、部分。3、恩格尔系数越低,表明可自由支配收入水平越高二、足够的闲暇时间1、人的时间分类(1)工作时间(2)生理上需要调剂的时间(3)家务和社会交往的时间(4)闲暇时间:不受其他条件限制,完全根据个人意愿去利用和消耗的时间2、闲暇时间(1)每日闲暇时间(2)每周闲暇时间(3)公共假日(4)带薪假日我国从1995年5月1日开始实行5天工作制,从1999年开始实行五一、国庆七天长假制,大大带动了我国旅游的发展。3、带薪休假制度1936年以后,西方很多国家推行带薪休假制度,除周末和法定假日外,一般在20天左右。国名法定最少天数实际最少天数公共假日比利时1820-2210丹麦24249.5法国24248
42、.8-10西德15-1818-2410-13爱尔兰12186意大利1214-2017-18卢森堡18-2418-2410荷兰15-1817-207英国无15-186-7中国带薪休假制度的状况:(1)始于20世纪80年代中期(2)1991年6月发布关于职工休假问题的通知(3)1994年劳动法第45条规定:国家实行带薪年休假制度。劳动者连续工作一年以上的,享受带薪休假,具体办法由国务院规定(4)到目前为止,国务院尚未颁布相应的规定,对带薪年休假没有做强制性的统一规定。中国实施带薪休假制度的建议(1)全面实施(2)强制实施(3)明确权利(4)取消原规定中以就地休假为主的限制三、其他影响因素n 来自社
43、会方面的因素:如交通,科学技术水平,政治方面n 旅游者个人因素:人口统计因素如年龄、性别、种族、教育程度、身体状况等n 家庭状况:家庭结构,家庭人口等n 可进入性:时空距离、入关签证、交通状况等。第三节 实现旅游活动所具备的主观条件一、旅游动机1.旅游动机的定义动机:激励人们行动的主观因素。旅游动机:促发一个人旅游的内在因素。2.旅游动机对旅游行为的作用n 旅游动机对旅游行为的启动作用n 旅游动机对旅游行为过程中的规范作用n 旅游动机的变化将对旅游行为产生影响3.旅游动机与个人需要马斯洛需求层次学说1)受尊重需要和自我实现需要这是按照马斯洛(二战后美国行为科学家)的需要层次理论提出的观点。需要
44、层次理论认为,人的需要分为五个层次:(1)生理需要。为了生存而对必不可少的基本生活条件产生需要。如由于饥渴冷暖而对吃、穿、住产生需要。(2)安全需要。指维护人身安全与健康的需要。前两者属于生理的、物质的需要。(3)爱的需要或社交需要。参与社会交往,取得社会承认和归属感的需要。(4)受尊重需要。指在社交活动中受人尊敬,取得一定社会地位、荣誉和权力的需要。一个人在家时,一切均需要自理,而作为旅游者则全程有人为你服务,可以享受到受尊重的感觉。(5)自我实现需要。发挥个人最大能力,实现理想与抱负的需要。有的人为了实现自我抱负或谋求自我发展而外出旅游考察,从中获取信息或启示,以寻求发展机会。如考察旅游、
45、会议旅游;如驾车或徒步游全国、全球、跨越某大洲等,以此展示其成就,实现一种自我价值,引起人们的注目。后三者属于心理的、精神的需要。一般而言,人类的需要由低层次向高层次发展,低层次需要满足后才追求高层次的满足。例如,一个食不裹腹、衣不蔽体的人可能会铤而走险而不考虑安全需要,可能会向人乞讨而不考虑社会需要和受尊重需要。马斯洛认为,一个人同时存在多种需要,但在某一特定时期每种需要的重要性并不相同。人们首先追求满足最重要的需要,即需要结构中的主导需要,它作为一种动力推动着人们的行为。当主导需要被满足后就会失去对人的激励作用,人们就会转而注意另一个相对重要的需要。需要层次越高,达到的人数就越少。因此,单靠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互还难以现代大众化旅游者的动机。2)其他需要(1)探新求异的需要。好奇之心,人皆有之。(2)逃避紧张现实,调节身心节律的需要。现代社会,竞争激烈,生活节奏不断加快,使人们的精神常年处于高度紧张之中;工业化和城市化造成的人群拥挤、交通喧闹和空气污染等问题日趋严重。因此,人们普遍希望在可能的情况下,暂时避开这样的环境,到环境幽雅、空气清新的地方度过一段时间,以调节自己的身心节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