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课堂导练】2017年七年级语文下册语文版导学案:17.诗词五首.doc

上传人:cjc2202537 文档编号:209868 上传时间:2018-03-24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69.2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课堂导练】2017年七年级语文下册语文版导学案:17.诗词五首.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课堂导练】2017年七年级语文下册语文版导学案:17.诗词五首.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课堂导练】2017年七年级语文下册语文版导学案:17.诗词五首.doc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课堂导练】2017年七年级语文下册语文版导学案:17.诗词五首.doc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课堂导练】2017年七年级语文下册语文版导学案:17.诗词五首.doc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17 诗词五首第一课时饮酒 登幽州台歌【学习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背诵诗歌,品味诗歌的意境美。(重点)2理解诗歌的内容及所抒发的思想感情。(难点)3积累诗词名句。(重点)【教学过程】一、新课导入我国的诗歌源远流长,从诗经算起,至今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了。在诗歌的发展过程中,出现过不少流派, “田园诗派”就是其中之一。旧时代的一些诗人,由于对现实不满,就退居山野,避入乡村,通过对自然景物尤其是田园风光的歌咏来抒发情怀。这类诗被称为田园诗,写这类诗的诗人也就被称为田园诗人了。陶渊明就是我国古代最有代表性的田园诗人。今天我们就来学习陶渊明的饮酒 。二、自主预习1走近作者(1)陶渊明(约 365

2、427),一名潜,字元亮。自号五柳先生,卒后亲友私谥靖节,世称靖节先生。浔阳柴桑(今江西九江 )人,东晋末至南朝宋初期诗人、辞赋家、散文家。(2)陈子昂(659 700),唐代文学家,因曾任右拾遗,后世称为陈拾遗。右拾遗,属唐朝时的小官,是咨询建议的官员。左、右拾遗为从八品官职,微不足道,类似于我们现在的监察科科长。2积累文言字词(1)结庐在人境(简陋的房屋)(2)悠然见南山(悠闲自得的样子 )(3)而无车马喧(吵闹的声音)(4)欲辨已忘言(辨别,说明)(5)念天地之悠悠(辽阔,遥远 )(6)独怆然而涕下(悲伤的样子 )3划分节奏,朗读指导明确:(一) 饮酒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

3、/何能/尔?心远/地/自偏。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二)登幽州台歌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三、合作探究(一)研读饮酒1诗歌前四句写身居闹市,一尘不染,其根本原因是“心远” ,作者为什么“心远”?远离什么?明确:诗人身居人世,但无俗事纷扰,不为名利所惑,不为荣禄所累,拥有平和的生活,所以心远。诗人远离官场,远离尘俗。这四句诗告诉我们,人的精神世界是可以自我净化的。在一定的条件下,只要发挥个人的主观能动性,就可以改变客观环境对自己的影响,到处都可以找到生活的乐趣。2 “悠然见南山”中的“见

4、”有的版本作“望” ,能说说两种版本的优劣吗?明确:“见”是漫不经心地看一下,而“望”却是眼睛有意盯住看。这就是说“望”是有意识的注视, “见”是无意识地瞥见。用“见”正符合作者“悠然”的情趣,用“望”就缺乏“悠然”之情味了。所以苏东坡也说,如果是“望” ,这诗就变得兴味索然了。3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两句描写了什么?有何深意?明确:鸟飞倦了,也知还家,可有些人仍奔波官场,追名逐利,不知返回到美丽宁静的大自然怀抱。此二句虽写景,实则抒怀悟理,用“飞鸟相与还”的现象类比人应知“返璞归真” 。4如何理解“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这两句的诗意?明确:这两句显然是全诗的总结:在这当中,可以领悟到

5、大自然和生活的真谛,可是想要把它说出来,却又不知该怎么说了。实际是说,此种真谛用抽象概括的逻辑语言是不足以体现的。(二)研读登幽州台歌1前两句诗是从什么角度写的?“古人”指谁?“来者”指谁?写出了作者怎样的境遇?明确:时间角度。 “古人”指古代礼贤下士的明君, “来者”指现代礼贤下士的明君。写出了诗人生不逢时、怀才不遇的境遇,表达了作者内心的愁苦之情。2后两句诗是从什么角度写的?诗人为什么见此景而涕下?明确:空间角度(天、地)。空间无限辽远,在无限的时间与空间面前,诗人感到孤独、寂寞、悲凉。自己生不逢时,怀才不遇,功业未成,空老一生,面对此景,想到自己的境遇,怎么能不“怆然而涕下”?3从这首诗

6、中,你看到了一个怎样的陈子昂?用几句话描绘你感受到的诗人的形象。明确:我看到了一个沉思的陈子昂;我看到了一个为自己不能实现人生价值而怆然涕下的陈子昂;我看到了一个有着积极的人生追求,渴望实现自身价值的陈子昂。四、板书设计饮酒心远地偏远离尘世、超凡脱俗采菊见山热爱自然、心境恬淡山气飞鸟自然之景、归隐之意真意忘言人生真义、返璞归真登幽州台歌古人来者:人生孤独之叹悠悠怆然:生命短促之感五、课外拓展思乡是中国文学的主题之一,无数的乡愁陪伴着无数的诗人,同时无数的诗人创造了无数的乡愁诗。请大家任意列举一首,并简要赏析。示例:春夜洛城闻笛李白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

7、李白这首诗写的是闻笛,但它的意义不限于描写音乐,还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这才是它感人的地方。第二课时次北固山下 雁门太守行 天净沙 秋思【学习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背诵诗歌,品味诗歌的意境美。(重点)2理解诗歌的内容及所抒发的思想感情。(难点)3积累诗词名句。(重点)【教学过程】一、新课导入上节课,我们学习了陶渊明饮酒中的悠然自得,陈子昂登幽州台歌中怀才不遇、报国无门的苦闷。这节课我们将走近另一位诗人,感受他浓浓的羁旅之情和放眼河山的宽阔胸襟。下面,让我们一起来学习王湾的次北固山下 。二、自主预习1走近作者(1)王湾,生卒年不详,唐代诗人,洛阳人。先天元年(712)进士及第,授荥阳县主

8、簿。后参与集部的编撰辑集工作,因功授任洛阳尉。曾往来于吴、楚间。这首诗就是他在吴、楚期间写的。(2)李贺(约 790约 816),字长吉,福昌(今河南省宜阳县) 人。他是唐代中期浪漫主义诗人的代表,年少时在诗歌创作上就已有成就,有“诗鬼”之称。一生抑郁,27 岁病逝。他的诗常以描写想象中的或听说的战争场面,表达自己以死报国的决心和立功的壮志。(3)马致远(约 12511321),字千里,号东篱,大都(今北京市) 人,元代戏曲作家、散曲家。有“曲状元”之称。他的散曲描写景物意境优美,语言凝练,流畅自然。后人把他和关汉卿、白朴、郑光祖并提,称为“元曲四大家” 。2文学常识元曲:兴于元代,是继诗、词

9、之后的又一古典诗歌体裁。它也是配乐歌唱的诗,与词体相近,但又更明快自由。曲有散曲与剧曲之分。只供清唱吟咏之用,不进入戏剧的散篇作品,叫散曲;进入戏剧的唱词,称剧曲。散曲又有小令、套曲之分, 天净沙 秋思是小令。3字音字形角声(jio) 塞上(si) 提携 (xi)4积累文言字词(1)次北固山下(临时驻扎,停留 )(2)客路青山外(旅途)(3)乡书何处达(家信)(4)海日生残夜(夜将尽之时)(5)黑云压城城欲摧(毁坏)(6)半卷红旗临易水(抵达)(7)断肠人在天涯(伤心悲痛到极点 )三、合作探究(一)研读次北固山下1请一位学生讲述诗歌内容。明确:一条弯曲幽深的小路伸向青山外边,山前澄清的碧水中泛

10、着一只小船。潮水汹涌平漫,显得两岸更加宽阔,轻风吹动的水面上荡着一片孤帆。海上朝日刺破残夜,吐出霞光万道,江南已有了春天的气息。写好的书信如何才能寄回到家乡?急切地拜托这些北飞洛阳的归雁。2把诗的颔联中的“阔”换成“失”好吗?为什么?明确:不好, “阔”表现出了长江水波激荡,春潮涌流,江水几与岸平的情景,显得江面广阔浩渺。 “阔”字既写出了江水之势,又写出了春天已到,大地回春,冰雪消融,春意已浓的景象。而“失”达不到这种效果。3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历来得到人们的好评,请选一个角度,作简要赏析。(不少于 20 字)明确:可从以下角度评析:透露出自然的理趣,形象地写出了夜退日出,冬去春来的

11、变化。透露出乐观、积极、向上的感情。把“日” “春”作为新生的美好事物的象征,提到主语位置加以强调。“生” “入”用拟人的手法,更有情趣。太阳冲过黑夜迎来新的一天,春天到来迎来新的一年,说明新事物是在旧事物的基础上建立的。4 次北固山下这首诗哪一句直接抒情?哪些句子属于写景?能说出来这是什么写作手法吗?明确:第四句“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直接抒情,其他三句属于写景。先写景,再抒情,景为情设,情因景生,这是诗歌里常用的情景交融的写作手法。(二)研读雁门太守行1首句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作用是什么?明确:首句用比喻和夸张的手法,渲染敌军兵临城下的紧张气氛和危急形势。2第三、四句是从什么角度来描写战

12、争的?明确:作者没有从正面描绘两军短兵相接、兵刃交加的厮杀场面,而是从听觉和视觉两个方面来写战斗的激烈和悲壮。用呜咽的角声、紫红的秋色,渲染悲壮惨烈的气氛,写出了激战中边塞风光的悲壮之美。3最后两句在全诗中有什么作用?明确:这两句诗点明主旨,活用战国时期燕昭王置千金于黄金台上以招贤才的典故,表现了将士们誓死杀敌、报效朝廷的决心。4李贺写诗,总是借助想象给事物涂上各种新奇浓重的色彩,试以这首诗为例作具体说明。明确:这首诗几乎句句都有鲜明的色彩,其中如金色、胭脂色、紫红色,不但鲜明浓艳,而且它们跟黑色、秋色、白色等交织在一起,构成了一幅色彩斑斓的画卷。(三)研读天净沙 秋思1本曲前三句列出了哪些景

13、物?分别渲染了怎样的氛围?明确: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前三句渲染了一种凄清孤寂的氛围。笼罩在苍茫暮色中的枯藤、老树、乌鸦,呈现出一派萧瑟凄凉的景象。2 “断肠人在天涯”这一句在文中有何作用?明确:前四句是写景,末一句为抒情。 “断肠人在天涯”是这首小令的主轴,贯穿着整首曲的情思,说尽了千古羁旅人沉重的脚步与无限的愁闷。3 天净沙 秋思是如何运用对比映衬手法的?这样写有什么好处?明确:作品中动景与静景、暗淡的色调与明亮的色调、天伦之乐与羁旅之苦,都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映衬,增强了视觉效果和感情色彩。藤、树、桥、人家、古道是静景,鸦、水、风、马、夕阳是动景,动静结合,相

14、互辉映。落日余晖的明亮,深秋晚景的暗淡,色调一明一暗,相反相成。昏鸦归巢衬托了游子归宿无处,小桥流水人家的天伦之乐衬托了羁旅生活的艰难凄苦,感情上也形成了鲜明的对照。4这首小令在语言运用上有什么特点?明确:语言极为精炼确切,而且富有特色。通篇只有短短五句二十八字,却描绘出诗情浓郁的画面,营造出了凄冷悲寂的意境。前三句句法结构完全相同,全用名词和形容词,没有一个动词,描写了 9 个形象 9 个小景,每三个形象构成一幅小画面。各句各以三个并列的偏正结构的词组组成整齐的排比句,显得和谐匀称。四、板书设计次北固山下王 湾首联:驰骋想象,旅途奔波颔联:视野开阔,画面壮观颈联:形容景物,蕴含哲理尾联:直接

15、抒情,表明主旨雁门太守行首联:敌军围攻,守卫森严。颔联:号角满天,战斗残酷。以色示物颈联:夜半偷袭,战斗又起。以声感人尾联:报效君王,甘愿身死。天净沙 秋思五、课外拓展请你把天净沙 秋思改写成一段散文。示例:几根枯藤缠绕着一棵棵秃树,那凋零了的黄叶在萧萧的秋风中瑟瑟的颤抖,黄昏的天空中点点寒鸦,声声哀鸣一片悲凉的秋景。在作者的眼前呈现出一座小桥,桥下有潺潺的流水,不远处还有升起袅袅炊烟的农家小院,那里有安居乐业的人们。在萧瑟的秋风中,在寂寞的古道上,饱尝艰辛的游子骑着一匹瘦瘦的老马,在夕阳西沉的余晖中,向远方踽踽而行。六、教学反思古诗文的语言精练,内涵丰富,意味隽永,很多诗句只可意会不可言传。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努力架起通向诗歌意境的桥梁,激发学生阅读和赏析古诗文的兴趣。在讲天净沙 秋思时,本来按课前制定的教学方案是分析曲中出现的意象后,再逐个分析体会乡愁。但学生在列举意象时漏了“瘦马”,于是,我放弃了原先的教学设计,紧抓“瘦马”不放,由马瘦讲到人瘦,由物质讲到感情,最后归结为乡愁。这样只讲了一个意象,就把“曲”的主题讲清了,学生听起来也更容易理解。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教育学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