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小学语文古诗教学设计1、认知目标:学生通过学习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掌握生字“焚” ,能理解诗句中重点词语的意思,并说说诗句的意思。了解作者生平事迹。2、能力目标:学生能凭借诗歌语言文字,感受石灰坚强不屈、洁身自好的精神。结合作者生平及当时时代背景体会作者不同流合污、坚决同恶势力斗争到底的思想感情。3、情感目标:凭借课文具体的语言材料,感受古诗的意境美,并使学生受到情感教育。1、能说说诗句的意思,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2、感受古诗美的意境,使学生受到情感教育。【教学时间】1 课时一、谈话激趣,走近古诗。1、同学们,我国是四大文明古国之一,有着悠久的历史、灿烂的文化。在源远
2、流长、丰富多彩的文化长河中,诗歌朝气蓬勃,弥久不衰。我们从小一直学古诗,请同学们回想一下,你还记得哪些诗?2、贺知章写了一首咏柳 ,大家会背吗?,诗中的“剪刀”可以换成“菜刀”吗?二、导入新课,揭示课题。1、今天我们再来学习一首有名的诗石灰吟 ,齐读诗题。2、了解诗人:石灰吟的作者是明代诗人于谦。于谦(1398-1457),浙江杭州人。明代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和诗人。公元 1421 年,考中进士,历任监察御史,山西、河南巡抚,兵部尚书等职。为官清正,不畏强暴,深受人民爱戴。公元 1457 年,被奸官诬陷杀害,1465 年,明朝政府为于谦平反昭雪,并赐谥号为“忠肃”3、释题:吟:吟诵,古代诗歌体
3、裁的一种名称,如孟郊的游子吟 、白居易的暮江吟 、李白的白头吟等。4、质疑:作者为什么要吟诵石灰呢?大家了解石灰吗?课件出示石灰的自述 ,引导学生了解石灰的相关知识。三、初读古诗,抓字眼,明诗意。1、出示古诗,学生自由读诗,要求读正确。2、指名读,正音。学习生字“焚” ,描红。3、范读,明确节奏。石灰吟千锤/万击/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粉骨/碎身/全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4、指名读,要读出韵律美。5、默读,想一想有什么不懂的地方,做上记号。集体交流:“千锤万击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 ”千锤万击:形容开采石灰原料非常艰难。锤,锤打。击,击打、开凿。若等闲:好像很平常的事情。这两句诗的
4、意思是:经受千锤万击才出深山,烈火烧炼也很平常淡然,好像很平常的事情。首句写开采石灰岩的艰难困苦,表明石灰从出世时就经受考验。第二句写了石灰在烧制过程中要经过烈火的煅烧。面对严峻的考验,却能够从容自若,处之泰然。 “烈火焚烧”与“若等闲” ,形成鲜明的对照,更加衬托出石灰的顽强。“粉骨碎身全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清白:指石灰洁白的本色,又比喻高尚的节操。这两句诗的意思是纵然粉身碎骨全不惧怕,只要能把清白留在人间。这两句借石灰之口,一语双关。表示出作者不怕牺牲的精神以及永留高尚的品格在人间的追求。四、再读古诗,想意境,悟诗情。1、讨论交流:读 1、2 两句你想到了什么样的情景?“千、万”说明次数多,这个词说明了什么?。见到此情此景,你体会到了石灰的哪些品质?齐读 1、2 两句。2、过渡:石灰还受到了什么磨难?读 3、4 两句,这时你看到了什么画面?这两句写出了石灰的什么特点?齐读 3、4 两句。3、小结石灰的高贵品质并指导学生练读全诗,读出对石灰的尊敬。4、由这样的石灰你会想到什么样的人?于谦是不是这样的人呢?五、三读古诗,融情感,练诵读。1、于谦仅仅是写石灰吗?他为什么要写这首诗呢?齐读全诗,读出赞扬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