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考点06 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配制与计算一、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配制1物质的量浓度定义用来表示单位体积溶液里所含溶质B的物质的量的物理量,叫做溶质B的物质的量浓度,符号为cB,单位为mol/L(或molL1)。2物质的量(nB)、物质的量浓度(cB)与溶液体积(V)之间的关系物质的量浓度(cB)=,即。(1)溶质是溶液中的溶质,可以指化合物,也可以指离子或其他特殊的组合。分析溶质时要注意特殊情况下的溶液的溶质,如NH3溶于水后所得氨水的溶质为NH3H2O,但习惯上认为氨水的溶质为NH3;SO3溶于水后所得溶液的溶质为H2SO4;CuSO45H2O 溶于水后所得溶液的溶质为CuSO4。(2)
2、体积V指溶液的体积而不是溶剂的体积。3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配制(1)主要仪器容量瓶(一定容积)、托盘天平(砝码)、烧杯、量筒、玻璃棒、胶头滴管等。(2)配制步骤过程示意图配制步骤以配制500 mL 1.00 molL1 NaOH溶液为例二、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误差分析1误差分析的依据若V不变,分析n的变化;若n不变,分析V的变化。2常见的实验误差分析可能引起误差的操作因变量c/molL1n/molV/L天平砝码附着有其他物质或已生锈增大不变偏大用量筒量取需稀释的溶液时仰视读数增大不变定容时俯视容量瓶刻度线不变减小溶液未冷却就转入容量瓶进行定容不变减小砝码残缺学*科&网减小不变偏小药品和
3、砝码位置颠倒(使用游码)减小不变没有洗涤烧杯减小不变定容时仰视容量瓶刻度线不变增大溶质已潮解或含有其他杂质减小不变定容摇匀后又加蒸馏水不变增大用量筒量取需稀释的溶液时俯视读数减小不变定容时蒸馏水加多后用吸管吸出减小不变转移时有少量液体洒在容量瓶外减小不变图1使所配溶液体积偏大,浓度偏小;图2使所配溶液体积偏小,浓度偏大。三、物质的量浓度的计算方法(1)有关溶液混合稀释的计算不同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混合。稀释:抓住稀释前后溶质的物质的量不变,列方程式:c1V1c2V2a如果忽略溶液体积变化,则c1V1+c2V2c混(V1+V2)b如果考虑溶液混合后的体积改变,则c1V1+c2V2c混V混(V混)不
4、同质量分数的两种溶液混合的计算。混合:抓住混合前后溶质的质量不变,列方程式:m11+m22(m1+m2)混两种同溶质溶液等质量混合、等体积混合时质量分数的判定。a等质量混合:两种同溶质液体(或某溶液与水)等质量混合时,混。b等体积混合:两种同溶质液体(或某溶液与水)等体积混合时,当液1时,混。当液1时,混。(2)物质的量浓度、溶解度、质量分数的相互换算溶质的质量分数与物质的量浓度c:c(密度的单位为gcm3或gmL1)饱和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与溶解度:100%,c标准状况下气体溶解于水后所得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c式中V为标准状况下气体的体积(单位为L),V(H2O)为水的体积(单位为L,水1 gm
5、L1),为溶液的密度(单位为gcm3或gmL1),M为气体摩尔质量(单位为gmol1)。考向一 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配制及误差分析典例1 用NaCl固体配制0.1 molL1的NaCl溶液,下列操作或说法正确的是A将5.85 g NaCl固体溶于1 L水中可配成0.1 molL1的NaCl溶液B称量时,将固体NaCl直接放在天平左盘上C固体溶解后,将溶液直接转移到容量瓶中,然后向容量瓶中加水至刻度线D配制溶液时容量瓶中原来有少量蒸馏水不会影响实验结果【答案】D1现用质量分数为36.5%的浓盐酸(密度为1.19 g/cm3)配制1 mol/L的稀盐酸100 mL。(1)实验中应选用的仪器是(填
6、序号);100 mL量筒托盘天平(带砝码)玻璃棒50 mL容量瓶10 mL量筒50 mL烧杯 100 mL容量瓶 胶头滴管(2)经计算,需浓盐酸的体积为mL;(3)此实验中玻璃棒的作用是;(4)某学生实际配制稀盐酸的浓度经滴定测定为 0.98 mol/L,原因可能是(填序号)。取用完浓盐酸的量筒未洗涤转移溶液后,小烧杯未洗涤 定容时俯视容量瓶刻度线移液前容量瓶内有少量蒸馏水计算时容量瓶的选择问题(1)配制“450 mL”溶液时,计算溶质的量时,不能按“450 mL”计算,因为实验室没有任意规格的容量瓶,配制时要选用500 mL规格的容量瓶,计算溶质的量时,也应按照500 mL计算。学科&网(2
7、)规格的选择,应遵循“满足要求,最小规格”的原则。考向二 物质的量浓度的计算典例1 在200 mL某硫酸盐溶液中含有 1.5NA个硫酸根离子(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同时含有NA个金属阳离子,则该硫酸盐的物质的量浓度为A1 molL-1B2.5 molL-1C5 molL-1D2 molL-1【答案】B2把V L含有MgSO4和K2SO4的混合溶液分成两等份,一份加入含a mol NaOH的溶液,恰好使Mg2+完全沉淀为Mg(OH)2;另一份加入含b mol BaCl2的溶液,恰好使完全沉淀为BaSO4。则原混合溶液中K+的浓度为A molL1B molL1C molL1D molL1考向
8、三 溶液的稀释与混合、物质的量浓度与质量分数的换算典例1 标准状况下,V L氨气溶解在1 L水中(水的密度为1 g/mL),所得溶液的密度为 g/mL,溶质的质量分数为w,物质的量浓度为c mol/L,则下列关系式不正确的是A=Bw=Cw=Dc=【答案】A溶质的质量分数=,D选项所用的概念公式为物质的量浓度=,代入有关数据验算可得,B、C、D选项的等式均成立。【名师点拨】这是一道非常基础的“字母”题,可是出错率非常高,出现错误的原因一方面是考生对量的单位、数的进位关系、有关数据的处理等方面不熟悉,另一方面就是解题思路不明确。其实,解答“字母”题,最有效的办法,也是减少出错率最有效的思路就是运用
9、概念公式。3V L Fe2(SO4)3溶液中含有a g ,取此溶液0.5V L,用水稀释至2V L,则稀释后溶液中Fe3+的物质的量浓度为A mol/L B mol/LC mol/L D mol/L1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含1 mol溶质的任何溶液,物质的量浓度一定相等B配制1 molL1NaCl溶液1 L,其方法是将58.5 g NaCl溶于1 L水中即可C体积相同、物质的量浓度相同的同种溶液所含溶质的粒子数一定相同D1 L 0.5 molL1CaCl2溶液中,Ca2与Cl的物质的量浓度都是0.5 molL12下列溶液中,溶质的物质的量浓度不是1 molL1的是A10 g NaOH固体溶解在水中
10、配成250 mL溶液B将80 g SO3溶于水并配成1 L的溶液C将0.5 molL1的NaNO3溶液100 mL加热蒸发掉50 g水的溶液D标准状况下,将22.4 L氯化氢气体溶于水配成1 L溶液3下图是某同学用500 mL容量瓶配制0.10 molL1 NaOH溶液的过程:该同学的错误步骤有A4处 B3处 C2处 D1处4下列有关溶液配制实验的描述正确的是A在容量瓶中先加入一定体积的水,再加入浓硫酸配制准确浓度的稀硫酸B用浓盐酸配制11(体积比)的稀盐酸(约6 molL1)通常需要用容量瓶等仪器C配制NH4Fe(SO4)2标准溶液时,加入一定量H2SO4以防水解D用pH1的盐酸配制100
11、mL pH2的盐酸所需全部玻璃仪器有:100 mL容量瓶、烧杯、玻璃棒、胶头滴管5如图是MgSO4、NaCl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MgSO4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升高BNaCl的溶解度比MgSO4的溶解度大C在t2 时,MgSO4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最大D把MgSO4饱和溶液的温度从t3 降至t2 时,有晶体析出6将50 g溶质质量分数为w1,物质的量浓度为c1的浓硫酸沿玻璃棒加入到VmL水中,稀释后得到溶质质量分数为w2,物质的量浓度为c2的稀溶液。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若c1 = 2c2,则w12w2,V50 mL B若c1 = 2c2,则w12w2,V50 mLC若w1 = 2w
12、2,则c12c2,V=50 mL D若w1 = 2w2,则c12c2,V50 mL7在溶液的配制过程中会引起浓度偏高的是用1 g 98%的浓硫酸加4 g水配制成19.6%的硫酸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硫酸溶液时,定容后,塞好塞子倒转摇匀后,发现液面低于刻度线10%的硫酸和90%的硫酸等体积混合配制50%的硫酸溶液向80 mL水中加入18.4 molL1硫酸20 mL,配制3.68 molL1的硫酸溶液质量分数为5x%和x%的两种氨水等体积混合配制成3x%的氨水A B C D8已知硫酸、氨水的密度与所加水量的关系如图所示,现有硫酸与氨水各一份,请根据表中信息,回答下列问题:溶质的物质的量浓度/mo
13、lL1溶液的密度/gcm3硫酸c11氨水c22(1)表中硫酸的质量分数为_(不写单位,用含c1、1的代数式表示)。(2)物质的量浓度为c1 molL1的硫酸与水等体积混合(混合后溶液体积变化忽略不计),所得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为_ molL1。(3) 物质的量浓度分别为c2 molL1的氨水与c2 molL1的氨水等质量混合,所得溶液的密度_(填“大于”、“小于”或“等于”,下同)2 gcm3,所得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_c2 molL1(混合后溶液的体积变化忽略不计)。9奶粉中蛋白质含量的测定往往采用“凯氏定氮法”,其原理是食品与硫酸和催化剂一同加热,使蛋白质分解,分解的氨与硫酸结合生成硫酸铵。然
14、后碱化蒸馏使氨游离,用硼酸吸收后再以硫酸或盐酸标准溶液滴定,根据酸的消耗量乘以换算系数,即为蛋白质含量。操作步骤:样品处理:准确称取一定量的固体样品奶粉,移入干燥的烧杯中,经过一系列的处理,待冷却后移入一定体积的容量瓶中。NH3的蒸馏和吸收:把制得的溶液(取一定量)通过定氮装置,经过一系列的反应,使氨变成硫酸铵,再经过碱化蒸馏后,氨即成为游离态,游离氨经硼酸吸收。氨的滴定:用标准盐酸溶液滴定所生成的硼酸铵,由消耗的盐酸标准液计算出总氮量,再折算为粗蛋白含量。试回答下列问题:(1)在配制过程中,下列哪项操作可能使配制的溶液的浓度偏大_(填字母)。A烧杯中溶液转移到容量瓶中时,未洗涤烧杯B定容时,
15、俯视刻度线C定容时,仰视刻度线D移液时,有少量液体溅出(2)若称取样品的质量为1.5 g,共配制100 mL的溶液,取其中的20 mL,经过一系列处理后,使N转变为硼酸铵后用0.1 molL1盐酸滴定,其用去盐酸的体积为23.0 mL,则该样品中N的含量为_(保留两位小数)。已知:滴定过程中涉及到的反应方程式:(NH4)2B4O72HCl5H2O=2NH4Cl4H3BO312017新课标下列实验操作规范且能达到目的的是目的操作A取20.00 mL盐酸在50 mL酸式滴定管中装入盐酸,调整初始读数为30.00 mL后,将剩余盐酸放入锥形瓶B清洗碘升华实验所用试管先用酒精清洗,再用水清洗C测定醋酸
16、钠溶液pH用玻璃棒蘸取溶液,点在湿润的pH试纸上D配制浓度为0.010的KMnO4溶液称取KMnO4固体0.158 g,放入100 mL容量瓶中,加水溶解并稀释至刻度22016海南下列有关实验操作的叙述错误的是A过滤操作中,漏斗的尖端应接触烧杯内壁B从滴瓶中取用试剂时,滴管的尖嘴可以接触试管内壁C滴定接近终点时,滴定管的尖嘴可以接触锥形瓶内壁D向容量瓶转移液体时,导流用玻璃棒可以接触容量瓶内壁32017新课标,节选凯氏定氮法是测定蛋白质中氮含量的经典方法,其原理是用浓硫酸在催化剂存在下将样品中有机氮转化成铵盐,利用如图所示装置处理铵盐,然后通过滴定测量。已知:NH3+H3BO3=NH3H3BO
17、3;NH3H3BO3+HCl= NH4Cl+ H3BO3。学*科网(5)取某甘氨酸(C2H5NO2)样品m 克进行测定,滴定g中吸收液时消耗浓度为c molL1的盐酸V mL,则样品中氮的质量分数为_%,样品的纯度_%。变式拓展1【答案】(1)(2)8.4(3)搅拌、引流(4)近”的原则,应选择容量与溶液体积(8.4 mL)相近的量筒,即10 mL量筒。配制100 mL溶液只能选用100 mL容量瓶。配制的稀盐酸的浓度为0.98 mol/L,即所配溶液的浓度偏小。取用完浓盐酸的量筒未洗涤,对结果无影响,洗涤会导致所取溶质增多;转移溶液后,小烧杯未洗涤,溶质的物质的量(n)减小,故溶液的浓度偏小
18、;定容时俯视容量瓶刻度线,溶液的体积(V)偏小,故溶液的浓度偏大;定容时需加大量蒸馏水,故移液前容量瓶内有少量蒸馏水对溶液的浓度无影响。2【答案】D【解析】把V L混合溶液分成两等份,每份为 L,所含溶质各为原混合溶液的一半。根据题设条件可知: L溶液中含 mol MgSO4,含(b) mol K2SO4,则L溶液中含K+的物质的量为2(b) mol,从而算出原混合溶液中K+的物质的量为4(b) mol,即c(K+)= molL1。3【答案】A【解析】依题意知,c() mol/L,c(Fe3+) mol/L,故有0.5V2VcB,cBmol/L。考点冲关1【答案】C2【答案】C【解析】A项,c
19、(NaOH)1 molL1;B项,c(H2SO4)1 molL1;C项,蒸发掉50 g水后,溶液的体积并不是50 mL,NaNO3的浓度也不是1 molL1;D项,c(HCl)1 molL1。3【答案】B【解析】第步不能把NaOH放在称量纸上称量;第步玻璃棒应接触容量瓶内壁刻度线以下的部分;第步定容时应平视刻度线。4【答案】C【解析】容量瓶不能用来稀释溶液,浓硫酸应在烧杯中稀释冷却至室温后再转移入容量瓶中,A项错;配制一定体积比的溶液时应选择烧杯、玻璃棒、量筒,B项错;D项量取pH1的盐酸时还需要用到量筒。5【答案】C6【答案】A【解析】本题主要考查浓度的计算与换算,此考点也是化学常用计量中的
20、热门考点。设溶液的体积为V L,密度为 gmL1,溶质的摩尔质量为M gmol1,质量分数为w,物质的量浓度为c molL1,则根据溶液浓度表达方式不同,但其溶质不变有:=V Lc molL1,即c=。若w1 = 2w2,=2,由于21,所以c12c2。稀释后质量分数减半,说明浓硫酸与水等质量混合,水的密度可认为是1g/cm3,因此V值等于50mL。若c1 = 2c2,=2,由于21,所以w12w2,同时可知V50 mL。本题应选A。7【答案】C【解析】1 g98%/(14)g19.6%;没有误差;设10%的硫酸和90%的硫酸的密度分别为1与2,110%40%50%,混合液的质量分数大于50%
21、;混合后溶液的体积小于100 mL,导致浓度偏高;氨水质量分数越大,其密度越小,解法同,混合后得到的氨水的质量分数小于3x%。8【答案】(1)98c1/1 0001(2)0.5c1(3)大于大于【解析】(1)根据c可知,硫酸的质量分数w。(2)令硫酸与水的体积都为V L,则混合后溶液的总体积为2V L,根据稀释定律,稀释前后溶质硫酸的物质的量不变,稀释后硫酸溶液的浓度为0.5c1 molL1。(3)两种氨水等质量混合,混合后溶液的浓度小于c2 molL1,由图可知,氨水的浓度越大密度越小,故混合后溶液的密度大于2 gcm3,物质的量浓度大于c2 molL1。9【答案】(1)B(2)10.73%
22、【解析】(1)由cn/V判断:A、D选项中使n偏小,浓度偏小;B选项中俯视刻度线,使V偏小,浓度偏大;C选项中仰视刻度线,使V偏大,浓度偏小。(2)n(N)5n(HCl)0.011 5 mol,该样品中N的含量w100%10.73%。直通高考1【答案】B【名师点睛】考查实验基本操作的评价,涉及酸式滴定管的结构、碘的物理性质、pH试纸的使用和盐类水解及溶液的配制操作等,易错点为选项C,使用湿润的pH试纸测定溶液pH,水稀释了被测溶液,如果溶液为中性则没有影响,如果溶液显酸性,则pH测定值偏大,如果显碱性,测定值偏小,即使用湿润的pH试纸测溶液pH的操作不规范,测试结果可能有误差;另外滴定管的0刻
23、度在上方,最大刻度在下方,但最大刻度到尖嘴部分仍有一定的体积无法确定,容易忽视。2【答案】B【解析】A过滤操作中,漏斗的尖端应接触烧杯内壁,使液体顺利流下,正确;B从滴瓶中取用试剂时,滴管的尖嘴不可以接触试管内壁,否则容易造成试剂污染,错误;C滴定接近终点时,滴定管的尖嘴可以接触锥形瓶内壁,可以使残余在滴定管的尖嘴的液体进入到锥形瓶,正确;D向容量瓶转移液体时,用玻璃棒引流可以接触容量瓶内壁,正确。故选B。3【答案】(5)【解析】(5)取某甘氨酸(C2H5NO2)样品m 克进行测定,滴定g中吸收液时消耗浓度为c molL1的盐酸V mL,根据反应NH3H3BO3+HClNH4Cl+H3BO3,
24、可以求出样品中n(N)n(HCl)c molL1V103 L0.001cV mol,则样品中氮的质量分数为,样品中甘氨酸的质量0.001cV75g/mol,所以样品的纯度。沸湖在美洲加勒比海的多米尼加岛上,有一个长90米,宽60米左右的湖泊。整个湖面热气腾腾,就像一锅煮开的水。湖水满时,从湖底喷出的蒸汽水柱能高出水面2米多。沸湖的这些热水是从哪里来的?原来,沸湖坐落在一个古火山口上,在地球深处的带有大量矿物质和含硫气体的炽热熔岩水,在上升时遇到古火山口通道,就会猛烈地向地表喷出,结果就形成了这个大自然的奇观。由于沸湖周围地区长期受含硫气体及其他一些有害气体的影响,动植物的生长繁殖受到很大影响,大片植被被毁,景色荒凉,所以被称为“荒谷”。16汇聚名校名师,奉献精品资源,打造不一样的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