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供应链中企业信息共享度测量方法袁胜军 1, 吴保峰 21.桂林电子科技大学管理学院, 广西桂林, 5410042.上海市发展与改革委员会, 上海, 200003Y摘要:供应链中各企业信息的有效共享是发挥供应链整体优势的根本条件之一,但目前缺乏相关的工具和方法对这种有效共享的程度进行度量。本文构建了一个三维模型,用来测量供应链中企业信息的有效共享程度.该模型从信息的延展度、信息的广度和强度三个维度对供应链中企业信息的共享程度进行度量。最后,本文运用这一模型给出了一个应用实例。关键词:供应链管理,信息链,信息共享1 引言在市场环境迅速变化,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企业间的竞争已经转变为供应链的竞争,
2、而供应链中各企业间信息的有效共享对于整个供应链竞争能力的影响已经成为不争的事实。文献 【14】 研究表明,信息对对供应链中各企业的作用可以概括为沟通联系、引导协调、管理控制、辅助决策、支持战略计划、 价值增值等几个方面。因此,Donald J. Bowersox 等认为:在供应链的协同管理中,信息是管理的基本要素和支柱 【1】 。供应链中各企业都拥有自己的信息系统,存储着企业的各种信息。但是这些信息只有流动起来,形成共享的信息链,才能使供应链协同工作,发挥整体优势。文献 【58】 认为,随着新的信息和通讯技术在信息系统中的应用,成员企业只有更紧密的合作和分享彼此的信息资源,才能形成反应更快、库
3、存更低、运输和生产更畅通且成本更低等优势,增强成员企业乃至整个供应链的竞争优势。因此,信息在供应链中有效共享就成为供应链管理的关键。因此,我们必须发现一种方法或构建一种模型来评估供应链中企业间的信息共享程度。其实早在 1995 年,Gustin 等人就开始了对供应链集成中信息的效用进行了研究 【9】 ;Talalayevsky 和Greis 等人于 1997 年也提出了一种通用的方法,可从宏观和微观上对给定的信息流结构进行性能的评估 10,11 ;Mehmet 等人(2002)提出了DSCC 方法对企业与其供应链伙伴之间的集成程度进行度量 【11】 ,国内学者刘仲英、杨浩雄在此基础上对供应链中
4、企业物流信息耦合进行了研究 【12】 。但上述方法中的测度只是对供应链中上下游单个企业的测度,但实际上处于供应链中的任何一个企业,其发生的信息共享都是发散的,是和多个企业之间的共享。所以,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考虑到信息共享对供应链协同工作的重要性,本文构建了一种度量供应链中企业间信息共享程度企业信息共享度(Degree of Enterprises Information Sharing ,DEIS)的通用模型。通过测量企业间信息的共享度,可以对企业之间的协同程度做一个较为客观的评估。2 模型构建2.1 模型说明本文所构建的企业信息共享度(DEIS )测量模型是一种通用模型,该模型设定了三个维
5、度的指标来度量企业间信息的共享程度:信息延展度(Information Extent,IE) ,信息广度(Information Width, IW)和信息强度(Information Intensity,II ) ,如图 1 所示。该模型可以从宏观和微观两个层面对信息的共享程度进行评估。从宏观层面,该模型可以用于测量整个供应链信息的共享程度,也可用于发现供应链信息管理中某个薄弱环节,这对于设计和实施跨组织的信息系统具有重要帮助;从微观层面,该模型可用于评估供应链中成员企业现有信息系统的性能,和上下游企业的信息共享程度,也可以对企业实施新的信息化战略进行评估。图 1 DEIS 三维模型 表 1
6、 DEIS 模型中符号说明 符号说明 参考点企业 供应链上下游企业 关系(双向关系) 维度坐标根据图 1,我们可以把上述维模型用一个三元组表示,DEIS=(IE,IW,II)。IE,IW,II(0,1) 1 (1)其中,IE 为信息延展度,表示供应链中参考点企业在供应链中与上下游成员企业间信息交流的程度,IE 值越大,说明该企业和其他成员企业间的信息交流越紧密。IW 为信息广度,表示参考点企业信息使用的范围,其值越大说明该企业与供应链中1 因为供应链中的企业不可能与其他成员企业没有沟通,也不可能完全共享,所以IE,IW,II(0,1)更多的企业产生了信息交流。II 为信息强度,表示参考点企业与
7、供应链中伙伴企业之间交换信息的种类和数量的程度,其值越大,反映了与其他成员企业信息交换的程度越深,与其他成员企业协同运作的程度越高。根据公式(1),DEIS 的取值应该在(0,0,0)与(1,1,1)之间。当 DEIS(0,0,0)时,说明参考点企业与供应链成员企业之间信息共享很少。当DEIS(0,0,0)时,表示企业与供应链上所有其他企业不发生信息交流和共享。当企业处于这种情况时,企业无法获得供应链中其他企业的信息,只能根据过去的数据对未来进行预测,或仅对实际的客户需求进行反应,企业并不能获取供应链所带来的任何优势。当 DEIS(1,1,1)时,说明参考点企业与其他供应链成员企业之间的信息共
8、享很多,交流也很充分。当DEIS(1,1,1)时,表示企业与供应链中上下游企业充分共享全部信息,实现了完全共享,此时,企业可以充分使用供应链中所有成员企业的信息,企业的信息交流活动与整个供应链实现完全的无缝集成。但现实的商业环境中,DEIS 的值一般处于(0,0,0)与(1,1,1)之间,企业可以通过计算自身的 DEIS 值来了解所处的状况,在考虑投资与收益的同时,努力提高 DEIS 值。2.2 信息延展度(IE)信息延展度可分为两个方向,分别是上游企业方向和下游企业方向,为了表述方便,本文这里把上游方向称为供应商方向,下游企业方向为客户方向,下文所述相同。供应商方向用符号 表示,客户sIE方
9、向用 表示,因此可得:cIE11nmscijjwI( , 0,1,且 ;sicj11nscijjwi=1,2n, j=1,2m) (2)其中 , 分别表示供应商方向第siwcji 个供应商和客户方向上第 j 个客户 的IE权重。在(2)式中,可以给不同的部分指定不同的权重。实际应用中应该根据企业与供应商和客户进行信息交换的战略重要程度来确定 , 。为了确定 ,siwcj ,scijIE本文定义: 表示在供应链中企业到最终m客户所经历的级数; 表示与企业交换信j息的第 j 个客户; 表示在供应链中企业ns到最终供应商所经历的级数; 表示与企is业交换信息的供应商所处的最大级数。根据以上定义可得:
10、/siinIE (3) cjj2.3 信息广度(IW)信息广度也可分为供应商方向上的广度( )和客户方向的广度( )的sIWcIW两个部分,可得: 11nmscijIkII( 、 0,1, 且 ;sikcj1nscijki=1,2n, j=1,2m) (4)其中 、 分别表示供应商方向和客sicj户方向上 的权重。在(4)式中,可以给IW不同的部分指定不同的权重。实际应用中也应该根据企业与供应商和客户进行信息交换的战略重要程度来确定 、 。 为sikcj确定 , 本文定义: 表示第 jsiIcj m级中客户的数量; 表示在第 j 级中,企jk业交换信息的客户的数量; 表示第 级isi中供应商的
11、数量; 表示在第 级中,企ik业交换信息的供应商的数量。根据以上定义可得: 1/nssiikimIWt1/nccjjkjIt( 1,0,mnscsci ijtt且i=1,2n, j=1,2m) (5)上式中 为第 级供应商的信息广度权sit重, 为第 j 级客户的信息广度权重。可cj根据各企业与不同级的供应商和客户共享信息的重要程度确定 , ,一般情况下sitcj有: 。11;scijjtt2.4 信息强度(II)采用与上面两个维度类似的方法把信息强度分为供应商方向上的强度( )和sI客户方向的强度( )的两个部分,可得:cI11nmscijIII( 、 0,1,且 ;sicj1nsciji=
12、1,2n ,j=1,2m) (6)其中 、 分别表示供应商方向和客sicj户方向上 的权重。在 (6)式中,可以给I不同的部分指定不同的权重。实际应用中也应该根据企业与供应商和客户进行信息交换的战略重要程度来确定 、 。为了sicj确定 , ,为了表述简单,我们把参siIcj考点企业与上下游企业间的信息分为两类,与上游企业的信息为需求和运输信息,把下游企业的信息表示为供应和运输,分别用 表示参考点企业与供应商方向sDT、之间的需求和运输信息; 表示参考cST、点企业与客户方向之间的供应和运输信息。假定企业与 个供应商和 n 个客户发生m信息交流与共享,则有:1,msssiisiwdDtTI1(
13、),nccjjjcj tI(,0,1scssciiiiwdt且 )t (7) 上式中 表示企业与第 个供应商,sci i/客户间信息交换的相关权重;分别表示企业对来自第,scsciiidt个供应商/客户的供应、需求和运输信息的权重。同样,以上权重也取决于企业的战略。其中 的ssccDSTS、 、 、 、 、确定本文采用文献6的方法。3 模型应用为了说明上述模型的应用,我们给出一个应用实例。这里 H 公司和 Y 公司是两家制造企业,他们都建立了自己的信息系统,并与企业所在的供应链中的其他成员企业产生了或多或少的信息共享,为了说明两家企业的共享程度及信息管理的战略实施的效果如何,表 2 中的数据都
14、是模拟的,计算中各指标的权重值如表 2 所示。从表 2 中可以看出,H 公司和 Y 公司的信息共享度用三维数组表示分别是(0.40,0.89,0.79),(0.38,0.80,0.91),总体而言,前者有两个维度的值大于后者,所以,H 公司的共享度要高于 Y 公司的共享度。但从信息的强度而言 H 公司要弱于 Y公司(H(II)0.79 Y(II)=0.91) 。我们假设这里的权重是通过科学的渠道获得的,那么通过权重我们还可以看到,两家公司所处的行业更注重和下游企业(客户方向)进行信息交流,即和下游企业的信息共享程度较高。表 2 H 公司和 Y 公司的信息共享度H 公司 Y 公司权重 分值 权重
15、 分值IE 0.40 0.38IEs 0.40 0.50 0.30 0.50Cm 1 1Cj 2 2IEc 0.60 0.33 0.70 0.33Sn 1 1Si 3 3IW 0.89 0.80IWs 0.45 1.00 0.50 1.00IWc 0.55 0.80 0.50 0.60II 0.79 0.91IIs 0.40 0.75 0.30 0.83D0.70 0.90 0.60 0.76sT0.30 0.40 0.40 0.93IIc 0.60 0.81 0.70 0.94Sc 0.50 0.94 0.70 0.950.50 0.68 0.30 0.90(注: , ;sIE1nsiwIc
16、E1mcjjwI ; ;sIW1nsikIc1cjkIW ; )sI1nsiIc1mcjsI所以,通过上述模型的应用,我们就可以更加清晰的了解到公司与供应链上其他企业的共享程度,同时也可以获得公司的信息系统所发挥的作用,从而可以及时调整公司未来的信息战略。当然,我们也可以把上面的三维模型转化成一维,对IE、IW 和 II 计算所得到的分值,分别再次赋以不同的权重,就可以计算得到一个具体的分值,从而比较也就更为直接。仍然以表 2 中的数据为例,我们假设三个维度的权重分别为: 0.4 ; =0.4; IEwIW=0.2,则有:H(DEIS)Iw=0.4*0.4+0.4*0.89+0.2*0.79
17、=0.67Y(DEIS)=0.4*38+0.4*0.80+0.2*0.91 =0.65通过上述的转换后,三维数组也就变成了一个具体数字,判断更为简单。但考虑到上述三个维度的权重在不同的行业可能变化较大,所以本文并不鼓励这种转换,仍然保持三个维度。4 结束语对供应链信息共享度的评估,是供应链信息化建设中的重要环节。本文从信息系统的角度构建了一个供应链中企业信息资源共享程度的度量模型 DEIS,该模型从信息的延展度、信息的广度和信息的强度三个维度为供应链中企业的信息共享程度进行综合评价。DEIS 模型可以用于微观和宏观两个层面。从微观层面,模型可以评估企业和供应链上其他企业的信息共享程度,也可以精
18、确地比较某企业的信息系统在其行业中所处的位置(转化成一维后可以自己排序) ;在宏观层面上,该模型也可用于对整个供应链中信息资源共享度的测量,帮助提高整个供应链的管理水平。参考文献1Donald J. Bowersox, David J. Closs, M. Bixby Cooper.李习文,王增东 译. 供应链物流管理M. 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 2004.1.2彭亮,姜大立等. 我国现代物流信息化发展思路探讨J. 物流技术. 2003,3. 59-61.3Gavirneni S., Kapuscinshi R., Tayur S. Value of Information in Capaci
19、tated Supply Chains. Management Science. 1999,18: 61-73.4董超,龚国华,吴新宇.供应链管理中的信息价值.中国流通经济,2001(5):17-20;5郑欣,张诚,凌鸿. 评估供货量信息的共享在供应链管理中的价值J.中国管理科学,2003(3):23-29.6Mehmet B., Wolfgang F., John J.K. Measuring supply chain coupling: an information system perspectiveJ.European Journal of Purchasing & Supply Ma
20、nagement,2002(8):161-171.7Cachon G.P.,Fisher M. Supply chain inventory management and the value of shared informationJ.Management Science,2000(8):1032-1048.8Gustin, C.M.,Daugherty, P.J., Stank, T.P. The effects of information availability on logistics integrationJ. Business Logistics 16 (1995), 121.
21、9Lewis, I., Talalayevsky, A.Logistics and information technology: a coordination perspective. Journal of Business Logistics 18 (1997), 141157.10Greis, N.P., Kasarda, J.D. Enterprise logistics in the information era. California Management Review 39(1997), 5578.11Mehmet B., Wolfgang F., John J. K. Mea
22、suring supply chain coupling: an information system perspective. European Journal of Purchasing & Supply Management 8(2002.), 161-171.12杨浩雄, 刘仲英. 供应链中企业物流信息耦合度测量方法J. 管理科学. Vol.18, No.1 2005:40-44.Method of Measuring the Degree of Enterprises Information Sharing across the Supply ChainYuan Sheng-jun
23、, Wu Baofeng(School of Management, Guilin Universiy of Electronic Technology Guilin 5410042. Shanghai Municipal Development and Reform Commission 200092)Abstract: Information sharing of enterprises has been one of basic conditions to achieve the integrated superiority across the supply chain, but th
24、ere is still absent of tools or method to measure the degree of information sharing. This article constructs a three-dimensional model, which is used to measure the degree of information sharing. This model works from Information extensity、Information width and Information intensity. Then, this article gives an application as an example for the model.Key Words: Supply Chain Management, Information Chain, Information Sharing作者简介:袁胜军(1977),男,山东菏泽人,管理学博士,桂林电子科技大学副教授。研究方向:供应链管理、 客户关系管理、 农产品安全与监控。 作者通讯地址: 广西桂林市金鸡路1号桂林电子科技大学尧山校区管理学院(541004)电话:130879309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