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战后日本民主改革的局限性及其影响第 22 卷第 1 期21 年 2 月井冈山师范学院(哲学杜台科学】JmJ 咖 HCollege(Ph1ceophyandSoeiedSclencesVo22.No.1陆.2001战后日本民主改革的局限性及其影响萧云岭(井冈山师范学院政法系,江西吉安 343009)摘要:战后美国单方面对日本进行了军事占领,富于报复心态和消除日本对美国安生利益的威胁,美占领当局完皇掉烈日本政府实行了有限的民主改革,改革主体具有投大的被动性.由于中国解放战争的进程和不可逆转的趋势,美国政府对日政策发生了重大改变,美占领当局操纵曲民主改革也基本中止,甚至出现反复.因此,其改革时效具有
2、短暂性的突出特点.改革的遮两大局限性对战后日本产生了深远的消极影响.关键词:民主改革主体的被动性时效的短暂性消极影响中圈分类号:K15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1975(2001)010O85041945 年 8 月,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后,美国单方面对日本实行了军事占领.在美占领当局的操纵下,日本国内自上而下开始了一场对战后日本乃至亚太地区,甚至对整个国际关系来说都是影响极大的改造,史称“战后日本民主改革 “.关于这场改革,日本学者在加年代末期就开始进行研究.然而,受其民族情感和战后对美矛盾心态所限,在改革的局限性方面似乎“未尽其言“. 我国至 80 年代后才有部分学者从事这方面的
3、研究,但似乎“言犹未尽 “.笔者不揣浅陋 ,将多年来对这个问题的思考整理出来,敬请同仁指正.早在 1943 年,美国就怀着报复心态着手计划按照自己的意图对日本进行改造.8 月 8 日,原驻日本大使,当时的美国国务卿特别顾问格鲁就在广播演说中提出:“必须使日本非武装化,剥夺日本侵略得到的领土和若干战略岛屿,惩办战犯,改革教育,通过再教育,从根本上改变日本的思想和生活,永远铲除对军国主义的崇拜.1944 年,在美国形成了国务院,陆军部,海军部三个部门的联合协调委员会(SWNCC),以国务院远东局局长格鲁(太平洋战争末期任美国代理国务卿)为中心制定战后对日政策.起草对日政策的机构一元化以后,进展迅速
4、,到雅尔塔会议举行的 1945 年 2 月,战后对日政策的基本方针大体上就确定下来了.战后初期,美国对日政策的目的,就是彻底消除日本再次成为威胁的可能性.1945 年,美国发布了对“盟国 “最高司令官发出的 关于投降后占领和管制日本的基本指令,提出占领管理日本的基本目的是“尽可能的给予充分保证 ,使日本不再成为世界和平安全的威胁“.当然.首先是不再成为美国的威胁.9 月 22 日发表的美国战后初期对日政策中则表述得更清楚:“美国占领日本的最终目标是:(1) 保证日本不再成为美国的威胁 ,不再成为世界安全与和平的威胁.(2)最终建立一个和平与负责的政府,该政府应遵重他国权利,并应支持联合国宪章
5、的理想与原则中所显示的美国的目标.“_】 堰口,建立“一个以支持美国为目的“的政府,在其中“美国的政策应居主导地位 “.“1 为了达到此目的,美占领当局着手制定各种非军事化民主政策.1945 年 l0 月 11 日,“盟军“ 总部指令币原内阁实行以废除专制政治和经济制度民主化等为主的五大改革.战后日本民主改革正式开始.从表面上看,改革的主体似乎是日本政府.然而,如果说改革的主体是日本政府,那么这个主体是完全处于被操纵,被控制的境地,操纵,控制者是美占领当局.比如说,对于日本国家统治大法明治宪法的修改.当战争结束的时候,fEl收稿日期:200O 一 1027作者茼介:莆云崎 f1 一 J.男,泰
6、 l,井划IJl/范学院政法系讲师,86 井冈山师范学院哲学社会科学第笠卷 2OO1 年本)统治阶层所关心和努力的是维护国体,即集中于维护天皇制“.1945 年 8 月 15 日接受波茨坦公告后,铃木内阁总辞职,8 月 17 日组成了以东久迩宫稔彦为首的内阁,“东久迩官内阁竭尽全力团结国民来维持国体.并以 一亿总忏悔的口号来模糊战争责任,强调结束战争 是出于天皇的仁慈,而回避了对天皇制的批判.报纸也紧跟着强调维护国体和一亿总忏悔,拼命封锁追究统治阶层战争责任的呼声“ 然而,在美国大体上完成了占领日本本土的 10 月 4 日,“盟国 “最高司令官对日本政府发出了“关于民权自由的指令“,这个指令的
7、内容是释放政治犯 ,取消思想警察,罢免以山崎内相为首的特高警察,废除压制自由的法规和对天皇也可自由批判.这对以继续维护治安维持法制和维持天皇为使命的东久迩宫内阁来说,是根本实行不了的指令,内阁立即实行了总辞职.l0 月 9 日,成立了以曾经是“币原外交“的主持人 ,原外相币原喜重郎为首相的内阁.新内阁在第二天就废除了治安维持法,释放了政治犯 439 名.然而,“推荐币原任首相的木户内大臣和近卫等宫廷集团的意图是,表面上树立起一个亲英美派的外交官,在某种程度上提前实行同盟国军要求的民主化,以使改革停留在不改变体制的范围内“.日本政府千方百计要维护“ 国体 “,但最终只能按照美占领当局的指令行事.
8、1945 年 10 月,以近卫文磨为中心,在内大臣府着手研究修改宪法.但是,在宫中处理这种政治上的大事,立刻遭到各方面的激烈反对.于是,麦克阿瑟指示币原内阁修改宪法.但币原内阁提出的修改草案,只是对明治宪法进行一些修补而已,因而总司令部没有同意.1946 年 2 月 13 日,“盟军 “总部将包括放弃自卫战争在内的一切战争和非武装的宪法纲要草案交付日本政府.4 月 17日,币原内阁在内外压力下,以“盟军“ 总部的方案为蓝本,发表了宪法改正草案纲要.这个纲要在吉田内阁于 6 月 i0 日召开的制宪议会上审议通过后,于 11 月 3 日作为日本国宪法公布,1947 年 5 月 3 日生效.按照新宪
9、法,天皇亲政的原则完全废除了,天皇只作为国家的象征,并规定了放弃战争和撤除军备等.再比如说,农地改革.半封建化的土地制度白明治维新以来长期成为日本军国主义,侵略主义的基础.对它实行改革,日本政府是持什么态度呢?1945 年 10 月,日本政府抢先在美占领当局之前,提出了改革方案纲要,这个方案等于重新确认地主所有权,遭到了美占领当局的反对.12 月中旬,美占领当局向日本政府指出:第一次农地改革法与“解放农民指令 “精神不符 .后来又指令农地委员会的选举无限期延期.1946 年 3 月,美负责农地改革的官员拉德金斯基在会见记者时代表美占领当局再一次表明了反对态度.认为,第一次农地改革法在解放面积,
10、自耕农创设方式,农地委员会的组成等方面不彻底.但是,日本政府依然坚持第一次农地改革法,只是把地主土地保留限额从 5 町步改为 3 町步.6 月 17 日,美占领当局发表了关于农地改革的第二次“劝告“: 地主拥有出租地的权限是,内地平均 1 町步,北海道 4 町步,“ 限制以上的土地将强制征购“, 并要求在两年内完成.在这一敦促和压力下,日本政府按“劝告“ 起草了第二次农地改革法,经国会审议通过.此后,在美占领当局的指导,监督,敦促下实行.1948 年 2 月,美占领当局在给日本政府发出的指令中表示担心“地主的活动将阻挠改革达到目的“, 建议日本政府“ 对妨碍改革进行者采取紧急措施“l2 月,土
11、地征购已达到预定目标的 80%,此时,停止改革的言论出现,美占领当局表示“农地改革计翅须坚持和推进“.1949 年秋因地价上涨和通货膨胀,围绕农地价格地租调整,停止改革的言论叉出现.对此,麦克阿瑟在 10 月 21 日致日本政府的书简中强调指出,绝不能后退到改革前的土地制度.日本政府只好遵照执行,继续贯彻农地改革法.由此可见,民主改革完全是由美占领当局操纵和控制的,日本政府只能按照美占领当局的意志行事,只是美占领当局政策的实施者.日本政府作为这次改革的主体,具有极大的被动性.战后初期,美国希望在远东成为自己台作者的是中国蒋介石国民政府,把日本作为将来台作者的想法,无论是在情感上还是道义上都是不
12、能接受的早从日俄战争结束时起,日美就出现了对立:此后这种对立虽然有时趋于缓和,但双方为了争夺中国和西太平洋的统治权,总趋势是一年比一年激烈,终至日本挑起珍珠港事件,发动了太平洋战争.美国在最终赢得太平洋战争后,仍第 1 期萧云.拿:战后日本民主改革的局限性及其影响 87不失时机地在日本广岛,长崎扔下仅有的两枚刚刚试验成功的原子弹,以此来出出胸中的恶气.因此,从情感上说,美国占领日本后是带着一种报复心态来改造日本的,更谈不上什么合作.从道义上说,美国既不能完全无视作为反法西斯联盟的对日共同纲领和日本投降条件的波茨坦公告,也不能完全无视遭受日本军国主义巨大祸害的亚洲各国人民和日本人民要求铲除军国主
13、义,实现民主主义的强烈愿望.但是,到 1949 年,马歇尔特使为帮助蒋介石建立统一政府和军队在中国进行的“调停“ 以失败告终,美国对蒋介石国民党政府在大陆的前途失去了信心和希望,放弃了把它培养成为远东的稳定因素,因而把对日政策的重点转移到促进 13 本的复兴上来.“美国停止对日本索取赔偿 ,重建日本经济作为美国的远东工厂的方针,显然同其亚洲政策重点的变化直接结合在一起的“-】.因此,可以说,是中国解放战争的进程及其不可逆转的趋势改变了美国在东亚支持蒋介石的国民政府,转而把目光投到了日本岛屿.那么.原来的改造,铲除 13 本封建军国主义的一系列民主改革措施也就只好束之高阁,甚至来个一百八十度的大
14、转变.日本史学家藤原彰曾明确指出:“中国革命的进展,也使美国的远东政策发生了决定性的变化.它想用作统治亚洲支柱的国民政府的崩溃,使它最后确定了争取恢复日本垄断资本,作为其新支柱的方向.冷战一开始就实行的修改民主化政策和恢复军国主义的方向,由于中国革命而更加推进,甚至向着反动化和与占领政策相反的方面,实行了一百八十度的大转变.“】I“】首先是解除整肃,支持日本政治保守势力.整肃军国主义分子是按照渡茨坦公告的精神进行的.据不完全统计,占领早期被整肃的总共有2l 万人,但是后来美占领当局陆续释放了大批战犯.1948 年 12 月 24 日,麦克阿瑟下令将囚禁的一批甲级战犯全部释放;对 1946 年
15、1 月以来按公职整肃令处理的战犯,也陆续解除整肃,到 1951年 8 月止,对他们的整肃基本上都解除了.这样.很多战犯被“甄别“ 后宣布 “无罪释放.代之而起的是实行“清共 “和大力扶植政治保守势力 .当时居于少数党地位的自由党总裁吉田就是在麦克阿瑟的同意和鼓励“之下组成吉田内阁 ,井在麦克阿瑟的大力支持下不顾日本国民反对,解散议会,以取得多数议席.美占领当局从而达到了使日本保守党政权的统治稳定下来的目的.其次是重整日本军备.要“使日本在今后对付可能在远东发生的新的极权主义的威胁方面,充分起到强有力的,稳定的防波堤作用“f】1950 年元旦,麦克阿瑟在给日本人民的新年致辞中说:“ 日本国宪法
16、不意味着自卫权的放弃.“-】“7 月 8 日,麦克阿瑟交给吉田首相一封信,命令创建七万五千人警察预备队和增加海上保安厅人员八千人.名义虽是警察,实际上相当于新编四个师团的陆军.这既是为了填补美军出动后空白的警备兵力,同时又是在美军营房人队,用美军武器装备,在美国军人指挥下的美军的辅助军队.在宪法上规定不得保持战争力量的条款生效后只有三年多,就再次公然开始了重新武装.“3创建当时的警察预备总队总监林警三也有过如下的谈话:“ 虽说是防卫日本的部队,却一开始完全由美国军官指挥,是日本队员置于美国军官之下的部队,成立这样的部队对将来是非常不合适的,我是抱着这样的感想注视着的.“ 噪然如此,从此日本被牢
17、牢地捆在美国的战车上,充当美国实现其亚洲战略的工具.第三是解散财阀半途而废,重建日本垄断资本.“1947 年,公布禁止垄断法和排除经济力量过度集中法,成了解散财阀的法律根据.但是,从这个时候起,占领政策也转到企图重建 13 本垄断资本上来,解散财阀比起农地改革来是极其不彻底的.“主要表现在:(1)原来接受指定的 326家企业,结果按法案的本来目的分割乃至改组的只有 13 本制铁等 l8 家大公司(2)金融机关只要改掉了财阀商号就原封不动地保留下来.于是出现这种情况,虽然“旧财阀的总公司是消灭了 ,但是,财阀系银行成了企业集团的核心,这就给康采恩的复兴留下了充分余地“.(3)曾经被指定充作赔偿的
18、设施大量解除指定,凡是 13 本经济复兴所需要的工业设施被全部保留下来,工业设施的拆除中止了.(4) 对外贸易方面,1949 年初,大部分出口贸易转归私人经营,1950 年,进口贸易也基本上转归私人经营了.比如关岛,美占领当局就“鼓励平民商店通过私营进口商去输入商品“, 但是 ,“由于缺乏非军用的船坞和仓库,大多数的商品继续由海军(美占领军海军引者)船只运来关岛“.所以,关岛“ 战后商业的迅速发展 ,88 井冈山师范学院(哲学社会科学)第 22 卷 2o01 年在很大程度上应归功于海军的支持和合作态度“【6】综观上述,正是由于美对日政策的重大改变致使美占领当局操纵的改革出现不彻底性和反复性,导
19、致改革时效的短暂性.战后日本民主改革毫无疑问是一场影响极大的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运动.但是对其极大的影响如何来分析,看待,很多学者往往走向两个极端,或者只侧重于其积极方面的影响,而于其消极方面的影响只是附带提一下;或者干脆认为这场改革具有极大的反动性.笔者不敢苟同.可以说,战后日本民主改革既大体上符合作为世界人民反法西斯联盟的对日共同纲领和日本军国主义投降条件的波茨坦公告的基本精神,顺应了不可逆转的世界民主和平的历史潮流,也大体上符合遭受日本军国主义巨大祸害的亚洲各国人民和日本人民要求铲除军国主义,实现民主主义的强烈愿望.这场改革无论是放在当时的国际社会大环境下来分析,还是放在日本本国的历史进程
20、中来分析都具有明显的进步性.因此,笔者认为,这场改革本身不具有反动性,而只能说具有很大的局限性.改革主体的被动性,造成了战后几十年来日本的矛盾心态.一方面民主改革为日本的发展扫清了封建障碍,特别是战后其资本主义经济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另一方面是感受其民族自尊心受到严重的伤害,一直想摆脱美国政府的压抑,在国际社会出头.我们从战后日本历届政府提出的以自主外交为中心内容的对外政策,便可窥其一斑.虽然战后几十年来日本政府的外交基轴是日美同盟关系,但是,从 5O 年代鸠山一郎的“自主独立外交“,到 6o 年代佐藤荣作的 “重返国际社会“外交,再到 70 年代田中角荣的“多边自主“ 外交,以及 8)年代以来的“政治大国 “外交,都可以看到日美同盟关系中日本强大的离心力.民主改革的不彻底性和反复性,导致了改革时效的短暂性,使得日本右翼势力得到大面积的保护,他们时不时抬头,有时甚至极其嚣张,危害了亚洲乃至世界的和平环境.比如历届日本政府要员甚至首相去参拜靖国神社,极端右翼党派公然把参拜靖国神社和侵占别国领土写八其选举公约.1996 年日本右翼势力公然侵占中国东海钓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