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八年级语文上册 第一单元 1《新闻两则》导学案 (新版)新人教版.doc

上传人:果果 文档编号:2093830 上传时间:2018-08-31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18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八年级语文上册 第一单元 1《新闻两则》导学案 (新版)新人教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八年级语文上册 第一单元 1《新闻两则》导学案 (新版)新人教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八年级语文上册 第一单元 1《新闻两则》导学案 (新版)新人教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八年级语文上册 第一单元 1《新闻两则》导学案 (新版)新人教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八年级语文上册 第一单元 1《新闻两则》导学案 (新版)新人教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11.新闻两则一、预习案预习目标:1.了解新闻的有关知识,培养学生阅读新闻的能力。2.能根据新闻的结构理清课文的内容和层次。3.感受人民解放军排山倒海、所向披靡的气势和一往无前、压倒敌人的大无畏精神。预习要点:抓住新闻的文体特点,抓住战争的主题,体会本文准确精练的语言。达标练习:1.朗读课文,圈画文中生字词。荻港( ) 锐不可当( ) 泄气( ) 要塞( )溃( )退 签( )订 督( )战 歼( )灭2.理解文中重点词语。锐不可当: 。溃退: 。要塞: 。业已: 。歼灭: 。3.了解文体(1)新闻,又称 ,是用概括叙述的方式和简明扼要的文字对国内外 发生的 所作的准确简短的报道。(2)每则新

2、闻在结构上,一般包括 、 、 、 和结语五个部分。前三者是主要部分,后二者是辅助部分。标题,一般包括引题、正题、副题;导语,一般指新闻开头(即“电头” )后的第一句话或第一段文字,它扼要地揭示新闻的核心内容;主体是新闻的躯干,它用充足的事实表现主题,是对导语内容的进一步扩展和阐释;背景指的是新闻发生的社会环境和自然环境;结语,一般指消息的最后一句话或一段话,是消息的结尾,它依附内容的需要,可有可无。背景和结语有时可以暗含在主体中。(3)新闻的六要素是: 、 、 、 、 、 。(4)新闻的表达方式:主要是 ,有时兼有 、 。2(5)新闻的特点: 、 、 。二、探究案1.要点回顾大声朗读课文,勾画

3、出导语部分。思考:这个导语从哪几个方面总领了全文?答:速读主体部分,完成下面表格。渡江三路大军 时间 兵力 渡江人数中路军(安庆芜湖)西 路军(九江安庆)东路军(南京江阴)跳读课文,口头复述记叙的六要素。人物: 。时间: 。地点: 。事件发生的原因: 。经过: 。结果: 。2、问题展示本篇报道的主体是写三路大军渡江战斗的经过,为何是从中路写起?何处详写?何处略写?为什么这样安排?答:语言品析文章中有许多语言极富表现力,试揣摩以下加点字的含义。西起九江(不含)。答:不料正是汤恩伯到芜湖的那一天,东面防线又被我军突破了。3答: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从一千余华里的战线上,冲破敌阵,横渡长江。答:我已歼

4、灭及击溃一切抵抗之敌,占领扬中、镇江、江阴诸县的广大地区,并控制江阴要塞,封锁长江。我军前锋,业已切断镇江无锡段铁路线。答:3、方法总结小组间讨论预习的收获,选一名同学课上做总结汇报,课堂上教师重点解决。4、拓展交流找出下列这则新闻的电头、导语、主体。新华社北京 5 月 9 日电 对部分农村家庭经济困难的中小学生免费提供教科书的制度自 2001年试行至今,我国累计约有 1700 万人次的贫困生获得免费提供的教科书。据教育部有关负责人介绍,2001 年,中央财政安排 1 亿元,为部分农村家庭经济困难的中 小学生免费提供教科书。这一款项到 2002 年增加到 2 亿元,2003 年进一步增加到 4

5、 亿元。但是资助面只占中西部地区贫困生的 30%左右。为此,中央和地方各级政府将继续加大资助力度,努力做到不让一个学生因家庭困难而失学。电头: 。导语: 。主体: 。4参考答 案达标练习:1.d dng xi si ku qin d jin2.锐不可当:锋利无比,不可抵挡。当,抵挡。溃退:因被打垮而后退。溃,败,常指(军队)被打垮。要塞:指军事上有重要意义的、有巩固的防御设备的据点。业已:已经。歼灭:消灭(敌人) 。3.(1) 消息 最新 有社会价值的典型事实。(2) 标题、导语、主体、背景 结语(3) 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的)起因、经过、结果。(4) 叙述 议论、描写。(5) 迅速及时、

6、内容真实、语言简明。二、探究案1.要点回顾从渡江作战兵力、战线(即渡江区域)、战况三个方面总领了全文。【交流点拨】渡江三路大军 时间兵力渡江人数中路军(安庆芜湖)20 日夜21 日夜30万30 万西路军(九江安庆)21 日 17 时22 日22 时35万三分之二东路军(南京江阴)21 日 17 时22 日22 时35万大部人物: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时间:1949 年 4 月 20 日夜至 4 月 22 日 22 时地点:西起九江(不含),东至江阴一千余华里的长江前线事件发生的原因:国民党反动派拒绝签订和平协定,人民解放军为打倒蒋介石、解放全中国而发起 渡江战役5经过:三路大军横渡长江结果:突破长

7、江防线,占领南岸广大地区2、问题展示中路于 20 日首先渡江,所以先写。21 日夜即已渡完,只用一句话就交待清楚了。至于其受阻情况,因与西路一样,敌人“纷纷溃退,毫无斗志”所以此路略去。次写西路,略写。最后写东路。由于这里敌人的防线比较巩固,加之此处敌 军抵抗较为顽强,更重要的是这一地区在战略上意义重大,直接关系到能否包围敌军,解放南京,因此报道写得十分具体。尤其是最后两句详尽地写了我军的战果 ,是为了说明水路长江和陆路京沪线已全部被我军切断,敌人已无退路,敌我双方态势已十分明朗。语言品析不包括,说明语言的准确性,去掉就成了包括九江在内了。充满嘲讽的语气,显示 出我军的神勇。显现出战役的壮阔,表现我军排山倒海、摧枯拉朽、无坚不摧的气势。连用六个动词,表现我军的英勇善战,所向披靡。4、拓展交流电 头:新华社北京 5 月 9 日电导语:第一段(除电头外)主体:第二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教育学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