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小学生课外阅读指导研修总结小学生课外阅读指导研修总结怎么写,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相关内容,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小学生课外阅读指导研修总结 关于课外阅读的意义,可谓众说纷纭,从“大语文观”来看,语文不仅仅是一门单纯的教授文字章法的学科,语文世界的内涵是丰富多彩的,作为语文学习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的课外阅读当然也是一种综合性的活动,它所关注的不是一个单纯方面,而是要注重孩子综合语言素养的提高,尤其是要能激发孩子一生的向往。从“终生学习”的观念来看,人的学习过程不会只在课堂内、学校里进行,大量有效的信息,大量需要的知识和技术都要通过人们未来的阅读来获得,而其中最为关键的是对阅读的态度及对人价值观的追求
2、,因此课外阅读为孩子的人生打好底色,为终身学习奠定坚实的基础显得成尤为重要。要想使孩子养成良好的阅读兴趣与阅读习惯,作为老师,责无旁贷。 1、 “润物细无声”营造书香氛围,养成读书习惯 一个喜欢阅读的家庭更容易培养出一个喜欢阅读的孩子,一个喜欢阅读的老师更容易带出一批喜欢阅读的学生。从这个意义上说,阅读的启动和保持是一种集体行为中个体的无意识行为。因此,开展读书活动决不是一项急功近利的工作,而是要营造书香浓郁的学习环境,形成完善健全的活动机制,这样才能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保护孩子的读书热情,让他们品尝到书中的美妙滋味。 我对我班的孩子的读书情况进行过问卷调查。通过调查,我了解到学生家中的藏书情
3、况、学生读过的书目以及他们的读书喜好。然后,我连夜制定荐书计划,又让孩子们一同去采购图书。这样购得的图书,避免了盲无目的,学生喜欢,教师称心。为了形成良好的书香氛围,我在班级内开设了两个阅览时间即早晨和放学前 20 分钟时间;讲台前、两侧墙也设置了阅读书站;在每个孩子家里,也要求他们配备了家庭图书橱,陈列的图书既有符合学生的年龄段及学习内容的,也有符合家长口味及兴趣的。这样,在家庭的读书时间里保障了各自的权利,又学到了应有的知识,还增进了家长与孩子之间的感情。 相信在这样的读书氛围中,我们可以随时看到,同学们或一人静坐,或三五成群,捧着自己的喜爱图书,津津有味地阅读着。孩子们徜徉书刊的海洋里,
4、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在人文的氛围中培养读书意识,才能让孩子的课外阅读之火越烧越旺! 2、 “众人拾柴火焰高”建立完善机制,确保顺利实施 读书,只有持之以恒才能奏效。于是,我在班集体中组建了课外阅读的兴趣小组,定期开展活动,有效地保持了学生的读书兴趣。孩子们喜欢表现、喜欢比较,我就让孩子们每周登记阅读的新书目,及时进行表扬鼓励,并以此作为评比“阅读之星”的重要依据;有的小组把会背的古诗名全部记录下来,开展了“古诗大王”擂台赛;有的小组把学生会讲的故事罗列起来,组织排练课本剧,也进一步引发了孩子读故事书的兴趣 形形式式的各类活动,充分激发了学生的读书兴趣,提高了他们的口头、书面表达能力,激发了
5、他们的课外阅读热情,也萌发了他们的创新意识。 3、 “为有源头活水来”根据心理需求,选择优秀图书 指导孩子开展课外阅读首先面临的重要问题就是读什么?苏霍姆林斯基指出:给孩子选择合适的课外读物是教育者极重要的任务。 “问泉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要完成这个任务,我认为应该从孩子出发,以孩子的兴趣为中心通盘考虑,综合开发课外阅读的源头活水。为此我拟定了几条选书的原则: 一是课外读物要能满足孩子心理需求。孩子的心理需求具有年龄特征,小学阶段的孩子一般都具有好奇心强,好表现的心理特点,比较渴望神秘、冒险、刺激,仰慕机智、勇敢、轰轰烈烈等。了解了这一点,我们就不会奇怪海底两万里 、 木偶奇遇记
6、、 吹牛大王历险记等会成为儿童文学的经典。 二是课外读物也要能适应孩子的时尚需求。近两年来,英国女士 JK 罗琳的四本厚厚的哈利波特风靡校园,那个戴着黑框眼睛的长发小男孩成了众多男孩女孩的偶像,孩子们“我为书狂” 。这种校园时尚、儿童时尚应该成为课外阅读及课外阅读指导的宝贵契机和资源。我们要积极的引领这种时尚,在班上开展相关活动,消解学生狂热情绪,使学生的阅读朝着正确的方向前进。 三是课外读物要能纯净孩子的精神世界。阅读经典名著是课外阅读的最高境界,也是一个成熟的阅读必须经历的一段生命历程。余秋雨先生认为,幼小的心灵纯净空廊,由经典名著奠基可以激发他们一生的文化向往。对儿童而言,经典名著并不仅
7、仅是中国的三国演义 、 西游记等四大古典名著, 绿野仙踪 、 狐狸列娜的故事 、 木偶奇遇记 、 爱的教育 、 神笔马良以及安徒生、格林兄弟等也是孩子们追逐的目标。一般来说只有符合儿童的心理和认知发展水平的课外读物,并能促进他们进一步完美地发展的课外读物,才能纯净孩子的精神世界,才能敞亮孩子的心扉,才能成为孩子的经典。 4、 “远近高低各不同”宽容阅读差异,培养创新意识 20XX 安徒生奖得主钱伯斯认为:最重要的不是技术,而是我们是否能把自己作为读者的热情传导给孩子,是否能让孩子保持阅读的激情。在指导孩子们阅读的过程中,我发现老师提的要求越多,孩子就越不想读,阅读效果也扼杀在老师的嘱咐叮咛,提
8、示重点中所以,我认为: 一、请“放任”孩子的阅读方式。课外阅读是一种很个性化的学习和生活方式,它是依据孩子的爱好和兴趣而维系的独立的读书活动。对待孩子的阅读方式,我们要宽容一些,更宽容一些。如果孩子对课外读物感兴趣他当然会将自己的小脸埋进书页里面去,直至废寝忘食,了解了这一点,我们就不难理解为什么在我们的课堂上中会有那么几个躲在书桌后面的“阅读冒险王”了。 二、请“放松”孩子的阅读负担。语文课程标准对小学阶段的阅读总量规定是不少于 145 万字,其中小学第一学段是不少于 5 万字,第二学段是不少于 40 万字,第三学段是不少于 100 万字。我们把国家规定的学生课外阅读要求,分解落实到各个年级
9、和各个学科中,使每个学科教师心中有数,课外阅读也成了全体师生共同关心的事。在阅读的量上我们应以宽容的标准来对待,在实践中,我们可以根据每个孩子的实际情况,允许孩子的阅读量有增有减,因为每个孩子都是不同的个体。 结合课外阅读,作相应的摘抄,写读后感,这是老师对孩子课外阅读时常作的基本要求,可就是这种教师检测孩子课外阅读成果最简单的外显性行为,有时会演变成粗暴的干涉行为。但我认为,在课外阅读过程中,可以提倡作摘抄,写读后感,但不能强求。引导和保持孩子的阅读热情,是课外阅读指导首要的也是最重要的任务。我们宁愿让孩子在一身轻松的状态下,主动积极的阅读中,启动思维、激发情感,有所理解,有所体验,有所感悟
10、,有所思想;也不愿在课外阅读时因为读后感这一无形的重压而使课外阅读陷入干涸的沙漠。 三、请“放养”孩子的阅读习惯。习惯的形成可以有两种基本的途径:一是强制,结果是习惯形成了,同时强烈的反叛心理或过度的奴性心理也形成了,这是一朵娇艳恶毒的罂粟花;二是暗示,可以养成习惯,还能对暗示源产生亲近感。看来阅读的习惯是需要放养的,在不经意间成就习惯,成就一生。阅读的习惯可以有很多,比如阅读的姿势、阅读的方法、阅读的喜恶、阅读的风格但也可以很简单,阅读的习惯主要就是乐意阅读、有效阅读、享受阅读。 5、 “万紫千红满园春”倡导“个性阅读” ,培养创新能力 个性化阅读已成为新课程标准十分倡导的新理念之一。面对课
11、外阅读中存在的解读的差异,我们认为这种差异是正常的,也是合理的,是孩子全身心投入阅读的成果,其中包含孩子真的思考、真的体验、真的感悟。只有这样,课外阅读才是鲜活的,有个性的;只有这样,课外阅读才可能成为孩子生命的一部分,成为孩子成长的动力! 在如此的课外阅读环境下,我们祈望看到,每一个中国家庭都能坐拥一壁藏书,上至天文地理,下至草木虫鱼,大至立身处世,小至人情物理,情的萌动,语的呢喃,灵的呼唤,尽在其中 小学生课外阅读指导研修总结 “当儿童跨进校门以后,不要把他们的思维套进黑板和识字的框框里,不要让教室的四堵墙壁把他们跟气象万千的世界隔绝开来,因为世界的奥秘中包含着思维和创造的取之不竭的源泉。
12、 ”苏霍姆林斯基的忠告,提醒我们每一位语文教师,要重视课堂以外的世界。其中课外阅读是课外语文活动中最经常,最普遍,最重要的形式,它对于开阔学生视野,发展学生智力,提高学生素质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如何指导学生进行课外阅读成了摆在我们语文教师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小学生心理、生理特点与其他学段的学生明显不同,课外阅读的指导工作相对而言难度比较大。作好这项工作我们认为重要的是最大限度发挥教师对课外阅读的指导和必要的干预作用,同时教师自己也必须注重阅读和知识的更新,成为学生阅读的榜样。 一、材料应选择 别林斯基说:“阅读一本不适合自己阅读的书,比不阅读还要坏。我们必须学会一种本领,选择最有价值,最适合自
13、己需要的读物。 ”有的学生对读物的选择不够,我们认为向学生们提供相应的读物就成了教师责无旁贷的事。一般的说,要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阅读能力,思想状况,兴趣爱好和需求来选择适当的有益的读物。那么,我们应该选择哪些读物推荐给学生呢? (一)经典名著 在当今多元文化交汇的时代,许多孩子喜爱卡通漫画、通俗故事、作文选编等。这是一种感性化、浅层次的功利性阅读。功利阅读的需要主要来自于两个方面:一是放松,二是应试。功利性阅读本无可厚非,但绝不应该成为学生阅读的主流。从学生发展的角度来说,如果多读经典作品,就能完善他们的人格,丰富他们的人生底蕴,引导他们走向积极健康的人生之路。现在提倡读经诵典者为数众多,这
14、不是没有缘由的。 提倡经典阅读,关键在于教师的引导。新课标中推荐了一些经典篇目,还给教师留下了推荐的空间。语文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制定一个具体的经典作品阅读计划,提供必读书目和选读书目。在实际阅读中,很多经典作品的内容远离学生的生活,不易读懂,对于小学生而言,问题尤为明显。因此教师要利用课外阅读指导,创设一个阅读经典的氛围,让学生在这种浓郁的经典文化氛围中成长。中外名著作为经典的主要组成部分主要指新课标推荐的读物和历届重要文学奖评选获奖的作品。读这类书可以丰富学生的文学知识,提高学生的文学修养,也能为写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人文、社会科学的普及读物 社会科学的读物对于小学生而言似乎过于
15、深奥和遥远,其实有很多的社会科学方面的作品还是完全适合小学生阅读的。作为吸收新知识和涉猎新领域方面最有优势的小学生,必然不能在社会科学这一领域留有空白。经典著作中实际已经包括了很多的哲学、历史、伦理学方面的内容,教师可以从浩如烟海的作品中收集整理部分适合所指导的学生群阅读的社会科学读物。 (三)自然、科普、科幻读物 自然、科普、科幻读物向青少年儿童介绍大量新鲜的科学知识。它们可以打开青少年儿童心灵的科学之窗,激起他们爱科学,学科学的兴趣,为他们今后的成长奠定基础。 (四)时文佳作 这些读物,有的接近生活,有的可以学生开阔视野,有的能引起学生关注社会及自身周围存在的一些现象,以便其能正确对待这些
16、现象,把握自己。 (五)与课文内容密切相关的读物 这类读物的选择不可避免体现了功利的目的,其作用主要在于进一步充实阅读内容,丰富学生的知识,使学生的知识得到程度不同的迁移,有利于发展学生的联想和比较能力。 (六)与家乡相关的资料 “谁不说俺家乡好!”但是学生对家乡又了解多少呢?通过调查,我们发现学生(特别是小学生)对家乡的了解知之甚少。为此,我们开展了以“阅读家乡、认识家乡、热爱家乡”为主题的“阅读家乡”活动,通过此项活动,既提高了学生的阅读能力,又使学生了解了家乡的自然地理、人文景观、旅游事业、农村经济、交通邮电、教育卫生方面和知识,还诵背了赞美家乡山水的优美诗篇,进而加深了对家乡的热爱。此
17、项活动可谓一箭双雕。 指导阅读的同时教师必须进行必要的干预。可以让学生以一定的时间段(如月、学期)为单位报送课外阅读计划,教师对学生阅读计划进行评价,对其中不合适的材料应当清理,对阅读面过于狭窄的计划,应该提供帮助,予以增修。有的学生计划中所列材料几乎都是故事或者其他同类的材料,这样的阅读计划就需要修改,必要时教师的干预可以加大力度。课外阅读是学生的自由,但为学生的全面发展,教师的干预完全是有必要的。 二、措施要得当 1、激发学生课外阅读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是儿童主动积极阅读的基础。因此,教师必须重视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以兴趣这把钥匙去开启儿童的心扉,引导学生走进知识宝库的大门。针对
18、孩子偏爱听故事的特点,先给孩子讲一些有趣的故事、寓言,读一些意境优美、情节感人的诗词文章,利用生动有趣的故事,声情并茂的朗读,激发学生读书的需求。提出问题,设置迷团,激发学生从课外阅读中去探求答案,寻求知识的欲望。 “以赛提趣” 。我校在开展“阅读家乡”活动时,为了使学生的兴趣更浓一些、阅读的效果更好一些,在开展活动之前,就向学生讲了我们要开展一次“阅读家乡”知识竞赛。通过竞赛,我们发现这次“阅读家乡”的效果很好,证明学生的兴趣很浓。 2、推荐学生阅读适宜书籍 推荐与教学内容相关的书籍:我们推荐读物时,可以结合教学内容进行;推荐与年龄特点适宜的书籍:小学六年,跨度较大,我们推荐读物时,不能一刀
19、切,必须根据每一级段学生不同的年龄特点,向学生提供书籍名单;推荐与习作要求相关的文章:习作是学生学习的难点,大量的阅读可以为习作铺垫;从时空结构上推荐有关内容:在实践中,大胆地将报纸、杂志、小说、影视、广告、标语等语文信息引入课堂,丰富深化教材内容。 3、指导学生课外阅读方法 阅读方法一般包括精读、略读。精读即抓住重点词句,细细揣摩,较深入地理解文章的语言文字和思想内容;略读即先看序言、提要、编辑大意和目录,以了解全文的性质、内容和规模,再阅读全文章节标题及段落首句和尾句,最后浏览全文,综述大意。在课外阅读中,学生常用的是略读。根据阅读目标的不同,我们又可以把略读分为游览式读书法和筛选式读书法
20、。培养学生阅读方法,我们要遵循课内带课外,扶放相结合的原则,切忌拔苗助长。要让学生掌握一般的阅读顺序,即先初读,感知课文大意,然后精读品析,最后评议摘录。 4、辅导学生做读书笔记 “好记性不如烂笔头” 。课外阅读应让学生养成“不动笔墨不读书”的良好习惯。读书笔记类型很多:摘抄型:摘抄好词好句,科学珍闻,生活常识等以丰富语言,增长知识,启迪思维,陶冶情操。提纲型:在读过一本读物后,把其中的要点或基本内容提纲挈领写下来,掌握读物的内容及作者的思路,从中学习表达事物的方法。感想型:再读完一本读物后,结合现实和个人经历写出对有关问题的认识及感想和体会,提高分析事物的能力。想象型:主要是续编故事,改写故
21、事,发展联想和想象能力,从而培养创新思维。我们要通过提示范例,摘录讲评,交流感想等方式,提高学生做笔记的能力。 三、阅读勤思考 “尽信书不如无书” 。只读书而不思考不会有所得。孔子说:“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讲的就是要把读书和思考结合起来,才能有所收获。学生将自己的阅读所得或疑问写在读书笔记上,所得最为积累,疑问可以提交小组讨论或请教师长。习惯的养成是一项艰巨的工作,学生容易懈怠。教师一旦发现学生这方面的苗头,必须及时提醒、批评和指正。教师如果丝毫不予干预,学生是否能坚持、课外阅读是否有成效就成了问题。所以在习惯方面教师仍然必须进行必要的干预。并且干预还应该是积极的,随时的、及时的和
22、有效的。不过在干预的过程中,教师应该摒弃自己的阅读成见。教师在个人的阅读习惯中,会建立起自己的阅读偏好,教师应该以宽容而开放的心态来看待孩子的实际阅读状况,避免以自己的阅读偏好来影响学生。 四、教师是榜样 在对学生课外阅读进行指导和干预的同时,教师自己同样要注重阅读和知识更新。阅读是语文教师的立身之本,不爱阅读的语文教师肯定是不称职的。只有热爱阅读的教师,才能充实自己的课堂,体验学生阅读的甘苦,找到与学生进行心灵对话的话题,及时向学生推荐有益的读物,成为学生阅读的榜样。教师的阅读面一定要拓宽,既要读好经典作品,还要关注当代作品,及时为学生推荐优秀读物;不仅要阅读原著,还要阅读一些相关的评论文章
23、和背景材料,以提高对学生的指导能力。教师自己的阅读从某种意义上看本身就是对学生课外阅读的一种最好的指导和示范。 总之,课外阅读作为语文课堂教学的延伸和补充,是语文教学的有机组成部分。课外阅读不但有利于学生开阔视野、增长知识,还有利于学生提高认识、陶冶情操。课外阅读更有利于发挥学生阅读自觉能动性。学生有了阅读的积极性,再加上读书方法得当,阅读能力肯定会大大加强,也会推动课内阅读教学质量的提高。 小学生课外阅读指导研修总结 此次远程研修班的培训,我受益颇多,培训中有培训教师的在线辅导、答疑,也有学员的互动讨论,更有名师的指导、引领。使我们从知识到理论到实践都经历了一次观念的洗礼,对我们今后的教学工
24、作是一个很好的引领。 此次培训,我研修的主题是“如何有效指导学生进行课外阅读。 ”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 “要重视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高阅读品位。提倡少做题,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关注学生通过多种媒介的阅读,鼓励学生自主选择优秀的阅读材料。 ”“一个不读书的民族就是一个没有希望的民族” 。语文教师除加强课堂教学外,更应该重视小学生课外阅读指导与实践这道不可缺少的“辅食” 。如何指导学生进行课外阅读,是我们教师在教学指导中所面临的问题:首先,哪些书值得孩子去读,这是非常关键的。小学生不同于中学生、大学生还有成人,他们的自主选择能力还不够。如果完全以他们自
25、己的兴趣爱好为出发点,则可能导致学生读书的随意性,造成学生课外阅读的“偏食” ,从而导致孩子鉴赏能力和阅读品味的降低,这与我们课外阅读的初衷相悖的。其次,阅读理解能力的局限性。小学生原有的知识储备不是很好,在阅读的过程中,对于作品中的人物精神品质,还有作品所要表现的价值观等一些较深奥的问题,理解的不是很准确。容易产生一些比较不成熟幼稚的认识,这些都需要老师进行引导,使他们朝着课外阅读的健康方向发展。还有小学生的年龄特征,诸如注意力不集中、阅读时间不能合理安排,这些都将影响着孩子们的阅读效果。“一曝十寒” 、 “打一天鱼晒三天网”等行为都是不可取的,在孩子身心成长的关键时刻,都是很危险的。 通过
26、此次远程研修班的培训,对如何指导学生进行课外阅读我做了以下总结: 第一、培养兴趣对于课外阅读而言,学生的兴趣显得尤为重要。否则课外阅读只会停留在表面,形同虚设。兴趣是激活学生课外阅读的“导火线” ,是学生乐此不疲、激情飞扬的绝佳“兴奋剂” 。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小学生正处于身心发育的关键阶段,培养他们的读书兴趣,不仅有利于学习,而且将会终身受益。作为教育者,首先要做的是对学生读书兴趣的开发与培养。如开展“课前五分钟演讲、名著导读、读书笔记展评、创编童话”等活动,实现教师、学生、文本之间的对话,使学生变“要我读”为“我要读” ,切实感受到阅读是人生一大乐事。少年儿童是天真
27、无邪的,教师只要调动起学生的读书兴趣,那么他们的内在潜能和动力就会充分发挥出来。 第二、师生同步阅读师生同步阅读,老师能够与学生进行阅读交流,畅谈读书中的点滴感受与收获。在与学生共读的过程中,及时把最新鲜的感悟与孩子一起分享,带动了班级更多的学生来读。有爱读书的老师,才有爱读书的学生。要让学生多读书,教师必须以自身的行动来影响带动他们。老师和孩子的同步阅读能够带领学生的读书朝着经典阅读方向前行,并且对于孩子将来的读书影响也是非常大的。 第三、开展班级读书会活动班级读书会,就是以班级为单位,有计划地开展多种形式的阅读、讨论和交流的读书活动。相比较于其他读书活动,班级读书会具有很多自身的优点,如班
28、级读书会成员之间彼此比较了解,读书会活动的场地(教室、图书室、操场等其它场所)非常集中,活动时间容易控制等。组织开展好班级读书会活动,丰富了学生的课外阅读空间,使儿童的心灵得到净化,情感变得丰富,思想更加深刻。 第四、完善班级图书角改善班级图书角的功能。号召学生以“好书大家分享”的思想,学生自愿捐书,组建图书角。建立简单而又可行的借阅制度,让图书角的功能朝着理想的轨道稳步迈进,学生逐渐养成良好的借阅习惯,图书角对学生的帮助淋漓尽致的表现出来,使学生能够从班级图书角中养成了读书的习惯,收获读书的愉悦。 第五、组织开展阅读交流实践活动新课标指出, “加强对课外阅读的指导,开展各种课外阅读活动,创造
29、展示与交流的机会,营造人人爱读书的良好氛围。 ”组织学生交流阅读心得,让学生直抒胸臆,大胆发言,评头评足,学生的阅读个性才能得到发展。采取自由结合交流小组的形式,使阅读真正成为他们个人的事,让字字句句通过自己的心灵默默感应和思考后,产生每个人独特的体验,在同一小组内各抒己见,畅所欲言。 虽然是各不相同的,却是出自他们对书本的感知,对生活的理解。在这种“互动”中互学,在互学中“互动” ,进行的是思与思的碰撞,展开的是心与心的接纳。 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教师应加强对学生阅读的指导、引领和点拨,但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 实施课外阅读指导与实践,激发学生读书兴趣,并不是一蹴而就的。教师要多给学生一些自由,让学生轻松行在课外阅读中。我们不期望每个学生通过读书成为大作家、大文豪,而是让他们养成终身阅读的良好习惯,让学生学会从不同角度看待问题,学会用自己的头脑思考问题,见识丰富多样的观念,在课外阅读这条漫长的道路上走得更远一些,收获的更宽广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