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淮河片水资源公报淮河片水资源公报淮河片水资源公报 2004第第 1 页页 综 述淮河片包括淮河流域和山东半岛沿海诸河,总面积约 33 万 km2。其中淮河流域面积约 27 万 km2,地跨湖北、河南、安徽、江苏、山东五省40 市;山东半岛面积约 6 万 km2,全部在山东省境内,范围涉及 10 个市。在本公报水资源分析计算中,采用全国水资源综合规划确定的分区和面积,淮河流域分为淮河上游(王家坝以上)、淮河中游(王家坝至洪泽湖出口)、淮河下游(洪泽湖出口以下)、沂沭泗河四个水资源二级区;山东半岛单为一个水资源二级区(见淮河片水资源分区图)。2004 年淮河片平均降水深 780mm,折合降水总量
2、2574 亿 m3,较多年平均降水量偏少 7%。其中,淮河流域平均降水深 798mm,折合降水总量 2146 亿 m3,比多年平均降水量偏少近 1 成;山东半岛 2004 年平均降水深 702mm,折合降水总量 428 亿 m3,与多年平均降水量相比偏多 3%,属平水年份。2004 年全片地表水资源量 512 亿 m3,水资源总量 756 亿 m3。其中淮河流域地表水资源量 440 亿 m3,水资源总量 653 亿 m3。全片入海总水量 261 亿 m3,入江水量 64 亿 m3。经对 300 座大中型水库(含洪泽湖等大型湖泊)统计,2004 年末蓄水总量 178 亿 m3,比上年末减少 22
3、 亿 m3。其中大型水库(含湖泊)54座,蓄水总量 153 亿 m3,比上年末减少 15 亿 m3。2004 年淮河片各类供水工程总供水量 556 亿 m3,其中当地地表水供水占 60.1%,地下水占 28.9%,跨流域调水(引江、引黄)占 10.8%,污水回用等其他水源供水占 0.2%。全片总用水量 556 亿 m3,其中农田灌溉占 62.5%,林牧渔畜占 8.4%,工业用水 17.6%,生活用水占 9.3%,城镇公共用水占 1.5%,生态环境用水占 0.7%。全片用水消耗量 359 亿 m3,占总用水量的 64%。人均年用水量 273m3,农田灌溉(实际灌溉)亩均用水量为 258m3,万元
4、工业增加值(当年价)取用水量 100m3。据 对 188 个 城 镇 997 个 入 河 排 污 口 实 测 , 2004 年 淮 河 流 域 主 要 城 镇 入河 废 污 水 量 44 亿 t, 入 河 COD 量 108 万 t。 对 淮 河 流 域 11676km 河 长 进 行全 年 期 ( 平 均 值 ) 水 质 评 价 , 水 质 较 好 的 、 类 水 河 长 占 13.9%, 水 质尚 可 的 类 水 河 长 占 19.5%, 水 质 劣 于 类 的 受 污 染 河 长 占 66.6%。 对 山东 半 岛 1408km 河 长 进 行 全 年 期 ( 平 均 值 ) 水 质 评
5、 价 , 无 类 水 和 类 水 , 类 水 河 长 占 12.6%, 水 质 劣 于 类 的 受 污 染 河 长 占 87.4%, 污 染 较 为 严重 。淮河片水资源公报淮河片水资源公报淮河片水资源公报 2004第第 2 页页一、水资源量(一)降水量2004 年淮河片年降水量变幅为 5001400mm。淮河流域,江苏省绝大部分和安徽省沿淮淮北地区年降水量基本在 700mm 以内,其中洪泽湖湖周及其东部地区小于 600mm,为淮河流域年降水量低值区,其他地区一般在 700mm 以上。 1000mm 降水带主要位于大别山区、沙颍河上游的澧河流域和涡河上游河南省境局部地区;1400mm 高值区集
6、中在大别山区的佛子岭水库和响洪甸水库上游。山东半岛年降水量一般为600800mm,五龙河入海口附近为 500mm。2004 年淮河片平均降水深 780.0mm,折合降水总量 2574.01 亿 m3,比常年(多年平均,下同)偏少 7.0%,比上年偏少 35.6%。其中淮河流域平均降水深 797.8mm,折合降水总量 2145.62 亿 m3,比常年偏少8.8%, 0200400600800100012001400降水量mm淮 河 上 游 淮 河 中 游 淮 河 下 游 沂 沭 泗 河 淮 河 流 域 山 东 半 岛 淮 河 片2004年2003年多 年 平 均图 2 降水量年际变化比上年偏少
7、38.0%,基本属正常年份。淮河流域中,河南省平均降水深 872.3mm,比常年偏多 3.6%;安徽省平均降水深 775.9mm,比常年偏少17.7%;江苏省平均降水深 659.9mm,比常年偏少 30.2%;山东省平均降水深 868.5mm,比常年偏多 16.3%;湖北省平均降水深 904.4mm,比常年偏少 17.1%。山东半岛年平均降水深 701.7mm,折合降水总量 428.39淮河片水资源公报淮河片水资源公报淮河片水资源公报 2004第第 3 页页 亿 m3,比常年偏多 3.4%,较上一年减少了 19.5%。淮河片各分区 2004 年降水深与 2003 年及常年比较见图 2;2004
8、 年降水量等值线图见图 3。(二)地表水资源量地表水资源量是指河流、湖泊等地表水体中由当地降水形成的、可以逐年更新的动态水量,即天然河川径流量。淮河片 2004 年天然年径流深 155.0mm,年径流量 511.57 亿 m3,较常年减少 24.4%,比上一年减少66.4%。其中淮河流域天然年径流深 163.8mm,径流量 440.43 亿 m3,较常年减少 26.0%,较上年减少 68.6%。山东半岛天然年径流深 116.5mm,年径流量 71.14 亿 m3,较常年减少 13.4%,较上一年减少 40.7%。从各分区年径流深分布看,淮河下游区径流深 39.3mm 为最小,淮河上游区244.
9、3mm 最大;淮河流域年径流深约为山东半岛的 1.3 倍。淮河片各分区 2004 年地表水资源量与 2003 年 及 常 年 比 较 见 图4。0100200300400500600700地表水资源量mm淮 河 上 游 淮 河 中 游 淮 河 下 游 沂 沭 泗 河 山 东 半 岛 淮 河 流 域 淮 河 片2004年2003年多 年 平 均图 4 地表水资源量(年径流深)年际变化(三)地下水资源量地下水资源量指由降水和地表水体入渗补给地下含水层的动态水量。山丘区地下水资源量一般采用排泄量法计算,包括河川基流量、山前侧淮河片水资源公报淮河片水资源公报淮河片水资源公报 2004第第 4 页页向流
10、出量、山前泉水溢涌水量、河谷地带潜水蒸发量和地下水开采净消耗量;平原区地下水资源量采用补给量法计算,包括降水入渗补给、地表水体入渗补给和山前侧向流入量。在确定某区域地下水资源量时,需扣除山丘区和平原区之间的重复计算量。2004 年淮河片地下水资源量为 391.94 亿 m3,较上一年减少 34.7%。其中平原区浅层地下水资源量 277.34 亿 m3。淮河流域 2004 年地下水资源量为 330.31 亿 m3,较上一年减少 36.4%。其中平原区浅层地下水资源量 253.25 亿 m3。山东半岛 2004 年地下水资源量为 61.62 亿 m3,较上一年减少23.8%。其中平原区浅层地下水资
11、源量 24.09 亿 m3。淮河片各分区 2004 年地下水资源量与 2003 年比较见图 5。0100200300400500600700地下水资源量(亿 m3)淮 河 上 游 淮 河 中 游 淮 河 下 游 沂 沭 泗 河 山 东 半 岛 淮 河 流 域 淮 河 片2004年2003年图 5 地下水资源量年际变化(四)水资源总量水资源总量是指当地由降水形成的地表、地下产水总量(不包括区外来水量),即地表径流量与降水入渗补给量之和。2004 年淮河片水资源总量为 756.05 亿 m3,较上年减少了 59.2%。产水总量占降水总量(产水系数)29.4%;平均每平方公里产水(产水模数)22.9
12、1 万 m3。淮河流域 2004 年水资源总量为 653.20 亿 m3,较上年减少了淮河片水资源公报淮河片水资源公报淮河片水资源公报 2004第第 5 页页 61.5%。产水系数 0.30;产水模数 24.29 万 m3/km2。山东半岛 2004 年水资源总量为 102.85 亿 m3,较上一年减少了 34.3%。产水系数 0.24;产水模数 16.85 万 m3/km2。淮 河 流 域 各 省 、 山 东 半 岛 和 淮 河 片 2004 年 水 资 源 量 情 况 见 表 1。表 1 2004 年淮河片水资源量 单位:亿 m3分 区 降水量 地表水资源量 地下水资源量 水资源总 量淮河
13、流域 2145.62 440.43 330.31 653.20 其中 河南省 753.94 169.85 113.73 243.82 安徽省 516.93 118.11 75.01 159.33 江苏省 418.74 42.98 56.67 89.00 山东省 443.35 105.24 83.85 156.80 湖北省 12.66 4.25 1.05 4.25 山东半岛 428.39 71.14 61.62 102.85 淮 河 片 2574.01 511.57 391.94 756.05 (五) 入海、入江及引江、引黄水量2004 年淮河片入海、入江总水量 324.86 亿 m3,比上年减
14、少了74.6%,其中入海水量 260.70 亿 m3,比上年减少 53.8%。入江 64.16 亿m3,比上年减少 90.3%。淮河流域入海入江水量 280.55 亿 m3,比上年减少了 77.1%。其中入海水量 216.39 亿 m3,比上年减少 61.6%。山东半岛入海水量 44.31 亿 m3,较 2003 年减少了 10.04 亿 m3。2004 年淮河片跨流域调入(引江、引黄)水量 60.11 亿 m3,较上年增加 10.8%,其中引江 35.32 亿 m3,引黄 24.79 亿 m3。淮河流域从长江引水 35.32 亿 m3,较上年增加 8.42 亿 m3;从黄河引水 15.08
15、亿 m3,与2003 年基本相当,仅减少 1.3 亿 m3。淮河流域引黄水量中,河南省引黄7.51 亿 m3,比上年减少 0.41 亿 m3,山东省引黄 7.58 亿 m3,较上年减少0.89 亿 m3。山东半岛从黄河引水量 9.71 亿 m3,较上年减少 1.26 亿淮河片水资源公报淮河片水资源公报淮河片水资源公报 2004第第 6 页页m3。二、蓄水动态(一)大中型水库(湖泊)蓄水动态经对淮河流域 36 座大型水库(不包括洪泽湖等 4 座大型湖泊)和169 座中型水库统计分析,2004 年末蓄水总量为 83.07 亿 m3,比上年末减少了 12.36 亿 m3。其中大型水库当年末蓄水总量
16、65.71 亿 m3,比上年末减少 8.6%;中型水库年末蓄水总量 17.36 亿 m3,比上年末减少26.2%。洪泽湖年末蓄水量 42.36 亿 m3,比上年末减少了 16.5%;骆马湖年末蓄水量 9.09 亿 m3,与上年末基本持平;南四湖上级湖年末蓄水量11.04 亿 m3,比上年末增加了 13.2%,下级湖年末蓄水量 8.49 亿 m3,比上年末减少 16.9%。对山东半岛 14 座大型水库和 87 座中型水库统计分析,2004 年末蓄水总量为 24.31 亿 m3,与上年末基本持平。其中大型水库当年末蓄水总量 16.12 亿 m3,比上年末仅增加 0.01 亿 m3;中型水库当年末蓄
17、水总量8.19 亿 m3,比上年末减少 0.73 亿 m3。淮河片大中型水库(湖泊)2004 年末与 2003 年末蓄水量对比见图6。淮河片水资源公报淮河片水资源公报淮河片水资源公报 2004第第 7 页页 0102030405060708090蓄水量( 亿 m3)淮河流域大型淮河流域中型 洪泽湖 骆马湖 南四湖山东半岛大型山东半岛中型淮河片大型淮河片中型淮河片主要湖泊当 年 末上 年 末图 6 淮河片大中型水库及主要湖泊蓄水变化图淮河片水资源公报淮河片水资源公报淮河片水资源公报 2004第第 8 页页(二)平原区地下水动态及地下水位降落漏斗淮河片 2004 年属平水年份,浅层地下水位略呈下降
18、趋势。下降区面积 70317km2,平均降幅 1.08m;其中淮河流域下降区 68521 km2,平均降幅 1.06m;山东半岛下降区 1796 km2,平均降幅 1.73m。上升区总面积18546km2,平均升幅 1.93m;淮河流域上升区 14890km2,平均升幅1.77m,山东半岛上升区 3655 km2,平均升幅 2.58m。相对稳定区 80099 km2,其中淮河流域相对稳定区 72483 km2。在各分区中,淮河下游区地下水位相对稳定,淮河中游、沂沭泗河、山东半岛区局部上升,其他为不同程度的下降区。淮河上游平原区基本为下降区,面积 9046 km2,平均下降 1.22m;淮河中游
19、下降区面积 50842 km2,平均下降 1.04m;沂沭泗河下降区面积 8634 km2,平均下降 1.02m;山东半岛下降区面积 1796 km2,平均降幅 1.73m。全区地下水蓄水变量合计减少 15.87 亿 m3,其中淮河流域地下水蓄水变量减少 18.78 亿 m3。2004 年淮河片地下水位降落漏斗共有 14 处,总面积 13350.6km2,比上年减少了 1167.7km2。其中浅层地下水漏斗 7 处,漏斗面积7707.9km2,较上年减少 1266.2km2。淮河流域 2004 年有地下水漏斗 13 处。其中浅层地下水漏斗 6 处,面积 2302.9km2,较上年减少 924.
20、2km2。山东半岛 2004 年浅层地下水漏斗面积 5405.0 km2,较上年减少342.0km2。淮河片水资源公报淮河片水资源公报淮河片水资源公报 2004第第 9 页页 三、供用水量(一)供水量供水量指各种水源工程为用户提供的包括输水损失在内的水量,也称取水量。按照取水水源不同分为地表水源、地下水源和其他水源(指污水处理回用、集雨工程供水量等)三大类,按受水区进行统计。2004 年淮河片各类供水工程总供水量 556.44 亿 m3,比上年增加16.6%。在供水构成中,地表水源供水 394.43 亿 m3,占总供水量的 70.9%;地下水源供水 161.02 亿 m3,占 28.9%;其它
21、水源供水 0.99 亿 m3,占 0.2%;在地表水源供水量中,跨流域调水 60.11 亿 m3,占地表水源供水量的15.2%。另有海水直接利用量 15.19 亿 m3 未计入总供水量中。2004 年淮河流域各类供水工程总供水量 493.19 亿 m3,比上年增加20.0%。其中地表水源供水 366.59 亿 m3,占总供水量的 74.3%;地下水源供水 125.94 亿 m3,占 25.6%;其它水源供水 0.66 亿 m3,占 0.1%;在地表水源供水量中,跨流域调水 50.40 亿 m3,占地表水源供水量的 13.7%。另有海水直接利用量 0.17 亿 m3 未计入总供水量中。图 7 2
22、004年 淮 河 流 域 供 水 组 成74.3%25.5% 0.1%地 表 供 水地 下 供 水其 它 供 水图 8 2004年 山 东 半 岛 供 水 组 成44.0%55.5%0.5%淮河片水资源公报淮河片水资源公报淮河片水资源公报 2004第第 10 页页2004 年山东半岛各类供水工程总供水量 63.25 亿 m3,比上年减少4.6%。其中地表水源供水 27.84 亿 m3,占总供水量的 44.0%;地下水源供水 35.08 亿 m3,占 55.5%;其它水源供水 0.33 亿 m3,占 0.5%;在地表水源供水量中,跨流域调水 9.71 亿 m3,占地表水源供水量的 34.9%。另
23、有海水直接利用量 15.02 亿 m3 未计入总供水量中。2004 年淮河流域与山东半岛供水组成见图 7、图 8,2004 年淮河片供水情况见表 2。(二)用水量用水量是指配置给各类用水户包括输水损失在内的毛用水量。根据用户特性可分为生产用水、生活用水和生态环境用水三大类,其中生产类分为一、二、三产业,第一产业用水包括农田灌溉和林牧渔畜用水。用水量统计时按农田灌溉、林牧渔畜、工业、城镇公共、居民生活、生态环境六类用户进行统计。2004 年淮河片总用水量为 556.44 亿 m3,比上年增加 16.6%。在用水构成中,农田灌溉用水 347.48 亿 m3,占总用水量的 62.5%;林牧渔畜用水
24、46.6 亿 m3,占 8.4%;工业用水 97.95 亿 m3,占 17.6%;城镇公共用水 8.49 亿 m3,占总用水量的 1.5%;居民生活用水 51.79 亿 m3,占 9.3%;生态环境用水 4.14 亿 m3,占 0.7%。2004 年淮河流域总用水量为 493.19 亿 m3,比上年增加 20.0%。其中农田灌溉用水 312.85 亿 m3,占总用水量的 63.4%;林牧渔畜用水40.19 亿 m3,占 8.1%;工业用水量 86.85 亿 m3,占 17.6%;城镇公共用水 6.22 亿 m3,占 1.3%;居民生活用水 43.89 亿 m3,占总用水量的8.9%;生态环境用
25、水 3.20 亿 m3,占 0.6%。2004 年山东半岛总用水量 63.25 亿 m3,比上年减少 4.6%。其中农田灌溉用水量 34.63 亿 m3,占总用水量的 54.8%;林牧渔畜用水 6.41 亿m3,占 10.1%;工业用水 11.10 亿 m3,占 17.5%;城镇公共用水 2.27 亿m3,占 3.6%;居民生活用水 7.90 亿 m3,占 12.5%;生态环境用水 0.94亿 m3,占 1.5%。2004 年淮河流域与山东半岛用水组成见图 9、图 10,2004 年淮河片淮河片水资源公报淮河片水资源公报淮河片水资源公报 2004第第 11 页页 用水情况见表 2。表 2 20
26、04 年淮河片供用水量 单位:亿 m3(三)用水消耗量用水消耗量(简称耗水量)是指在输水、用水过程中,通过蒸腾蒸发、土壤吸收、产品带走、人和牲畜饮用等多种途径消耗掉,而不能回归至地表水体和地下含水层的水量。耗水量按农田灌溉耗水量、林牧渔地 表 水 地 下 水 其 它 总 供 水 量 农 业 工 业 林 牧渔 畜 城 镇公 共 生 活 生 态环 境 总 用 水 量淮 河 流 域 366.59 125.94 0.66 493.19 312.85 86.85 40.19 6.22 43.89 3.20 493.19其 中 河 南 省 37.84 56.68 94.53 50.13 15.28 13.
27、27 1.41 12.76 1.68 94.53安 徽 省 82.20 18.73 0.40 101.33 54.53 30.84 4.38 1.22 10.07 0.29 101.33江 苏 省 210.57 8.69 219.26 155.65 31.26 15.28 2.51 13.66 0.89 219.26山 东 省 35.07 41.82 0.26 77.15 51.89 9.36 7.17 1.07 7.32 0.34 77.15湖 北 省 0.91 0.02 0.92 0.64 0.12 0.08 0.01 0.08 0.00 0.92山 东 半 岛 27.84 35.08 0
28、.33 63.25 34.63 11.10 6.41 2.27 7.90 0.94 63.25淮 河 片 394.43 161.02 0.99 556.44 347.48 97.95 46.60 8.49 51.79 4.14 556.44分 区供 水 量 用 水 量图 10 2004年 山 东 半 岛 用 水 组 成54.8%10.1%17.5%3.6% 12.5%1.5%图 9 2004年 淮 河 流 域 用 水 组 成63.4%8.1%17.6%1.3%8.9% 0.6%农 田 灌 溉林 牧 渔 畜工 业城 镇 公 共居 民 生 活生 态 环 境淮河片水资源公报淮河片水资源公报淮河片水资
29、源公报 2004第第 12 页页畜耗水量、城镇公共耗水量、工业耗水量、居民生活耗水量和生态环境耗水量等类别进行统计。农田、林果、草场灌溉的耗水量为毛用水量与回归水量(含地表退水和下渗补给地下水)之差,工业、城镇公共、城镇居民的耗水量为取水量扣除废污水排放量和输水损失中的回归量。2004 年淮河片总耗水量 358.69 亿 m3,耗水率为 64%。其中,农田灌溉耗水量 260.61 亿 m3,耗水率 75%;林牧渔畜耗水量 36.42 亿 m3,耗水率 78%;工业耗水量 22.99 亿 m3,耗水率 23%;城镇公共耗水量 3.07亿 m3,耗水率 36%;居民生活耗水量 32.55 亿 m3
30、,耗水率 63%;生态环境耗水量 3.15 亿 m3,耗水率 76%。2004 年淮河流域总耗水量 320.34 亿 m3,耗水率为 65%。其中,农田灌溉耗水量 237.83 亿 m3,耗水率 76%;林牧渔畜耗水量 31.90 亿 m3,耗水率 79%;工业耗水量 18.24 亿 m3,耗水率 21%;城镇公共耗水量2.08 亿 m3,耗水率 33%;居民生活耗水量 27.92 亿 m3,耗水率 64%;生态环境耗水量 2.39 亿 m3,耗水率 75%。2004 年山东半岛总耗水量 38.35 亿 m3,耗水率为 61%。其中,农田灌溉耗水量 22.78 亿 m3,耗水率 66%;林牧渔
31、畜耗水量 4.52 亿 m3,耗水率 71%;工业耗水量 4.75 亿 m3,耗水率 43%;城镇公共耗水量 0.99 亿m3,耗水率 44%;居民生活耗水量 4.63 亿 m3,耗水率 59%;生态环境耗水量 0.76 亿 m3,耗水率 81%。(四)城市建成区供用水情况建成区指城市建筑基本连片、公共设施达到的地区,包括已建成的工业园区、经济开发区和机场等。本次统计的淮河片地级以上城市共 34个,其中河南省 9 个,安徽省 7 个,江苏省 6 个,山东省 12 个。2004 年这 34 个城市建成区供水总量 64.42 亿 m3,其中地表水供水量 43.02 亿m3,地下水供水量 20.95
32、 亿 m3,污水处理回用量 0.45 亿 m3,另有海水直接利用量 5.03 亿 m3 未计入总供水量;34 个城市建成区总用水量 64.42亿 m3,其中工业用水量 33.70 亿 m3,农业用水量 11.72 亿 m3,居民生活用水量 11.68 亿 m3,城市公共用水量 4.23 亿 m3,城市环境用水量 3.09亿 m3。淮河片水资源公报淮河片水资源公报淮河片水资源公报 2004第第 13 页页 四、水资源利用简析(一)水资源利用程度分析根据水资源量计算和供用水统计成果分析,2004 年淮河流域地表水资源开发利用率为 66.9%,平原区浅层地下水开采率(平原区浅层地下水开采量占平原区浅
33、层地下水资源量的百分比)为 38.7%。2004 年山东半岛地表水资源开发利用率为 24.5%,浅层地下水开采率(浅层地下水开采量占浅层地下水资源量的百分比)为 40.8%。(二)用水指标根据淮河片社会经济资料对各项用水指标进行分析,2004 年淮河片人均用水量为 272.7m3,农田灌溉亩均用水量 258.2m3,城镇生活人均日用水量 108.1L,农村生活人均日用水量 54.7L,万元工业增加值(当年价)取用水量为 99.8m3。淮河流域,2004 年人均用水量为 291.7m3,农田灌溉亩均用水量为 270.9 m3,城镇生活人均日用水量 115.7L,农村生活人均日用水量55.7L,万
34、元工业增加值(当年价)取用水量 162.3 m3。中3人 均 GDP 人 均 用 水 量 农 田 灌 溉亩 均 用 水 量 万 元 工 业 增加 值 用 水 量(万 元 /人 ) ( m3/人 ) ( m3/亩 ) ( m3/万 元 ) 城 镇 农 村淮 河 流 域 0.82 291.7 270.9 162.3 115.7 55.7 中中 河 南 省 0.79 163.8 118.9 84.3 126.7 44.0 安 徽 省 0.51 276.2 299.8 527.4 107.9 62.7 江 苏 省 1.08 551.9 450.7 183.2 124.9 77.7 山 东 省 0.92
35、 222.5 253.7 75.4 93.1 47.6 湖 北 省 0.55 251.2 450.4 168.1 182.2 54.0 山 东 半 岛 2.59 180.8 181.4 24.9 83.2 48.6 淮 河 片 1.13 272.7 258.2 99.8 108.1 54.7 分 区人 均 生 活 日 用 水 量( L/人 日 )2004年 淮 河 片 主 要 用 水 指 标淮河片水资源公报淮河片水资源公报淮河片水资源公报 2004第第 14 页页山东半岛,2004 年人均用水量为 180.8 m3,农田灌溉亩均用水量为 181.4 m3,城镇生活人均日用水量 83.2L,农村
36、生活人均日用水量48.6L,万元工业增加值(当年价)取用水量 24.9m3。淮河片 2004 年用水指标情况见表 3。(三)流域水量平衡分析2004 年淮河流域天然年径流量 440.43 亿 m3,跨流域调入水量 50.40亿 m3,用水消耗量(扣除地下水)238.48 亿 m3,入江水量 64.16 亿m3,入海水量 216.39 亿 m3,大型水库(含湖泊)蓄水变量-15.26 亿m3,主要中型水库蓄水变量-6.17 亿 m3,水量平衡。2004 年山东半岛天然年径流量 71.14 亿 m3,跨流域调入水量 9.71亿 m3,用水消耗量(扣除地下水)16.95 亿 m3,入海水量 44.3
37、1 亿 m3,大型水库蓄水变量 0.01 亿 m3,主要中型水库蓄水变量-0.73 亿 m3,水量基本平衡。淮河片水资源公报淮河片水资源公报淮河片水资源公报 2004第第 15 页页 五、水质概况(一)河流水质根据 2004 年水质监测资料,按照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 2002),对淮河流域和山东半岛全年期、汛期、非汛期河长分别进行评价,结果如下:淮河流域全年期(各期均为平均值,下同)评价河长 11676km。水质良好的类水河长 128km,占 1.1%;水质较好的类水河长1499km,占 12.9%;水质尚可的类水河长 2278km,占 19.5%;水质已受到污染的类水河长 206
38、7km,占 17.8%;水质受到较重污染的类水河长 1311km,占 11.2%;水质受到严重污染的劣类水河长 4394km,占 37.6%。淮河流域汛期评价河长 11576km。类水河长 24km,占 0.2%;类水河长 1829km,占 15.8%;类水河长 2086km,占 18.0%;类水河长 2928km,占 25.3%;类河长 1236km,占 10.7%;劣类水河长3474km,占 30.0%。淮河流域非汛期评价河长 1629km。无类水;类水河长1534km,占 13.2%;类水河长 2222km,占 19.1%;类水河长2187km,占 18.8%;类水河长 1119km,占
39、 9.6%;劣类水河长4567km,占 39.3%。淮河流域主要污染项目为高锰酸盐指数、氨氮、化学需氧量以及总磷。山东半岛全年期评价河长 1048km。无类水和类水;类水河长177km,占 12.6%;无类水;类水河长 188km,占 13.3%;类水河长 15km,占 1.1%;劣类水河长 1029km,占 73.0%。山东半岛汛期评价河长 1281km。无类水和类水;类水河长50km,占 3.9%;类水河长 302km,占 23.6%;类水河长 30km,占淮河片水资源公报淮河片水资源公报淮河片水资源公报 2004第第 16 页页2.3%。劣 类水河长 900km,占 70.2%。山东半岛
40、非汛期评价河长 1267km。类水河长 50km,占 3.9%;类水河长 127km,占 10.0%;无类水;类水河长 30km,占 2.4%;类水河长 48km,占 3.8%;劣类水河长 1012km,占 79.9%。山东半岛主要污染项目为高锰酸盐指数、氨氮和化学需氧量。从污染分布来看,淮河上游区、淮河下游区水污染较轻,淮河中游区和沂沭泗河区水污染较重;山东半岛沿海诸河区全年期、汛期、非汛期污染都比淮河流域严重。2004 年淮河流域及山东半岛全年期水质见图 11、图 12。(二)水库水质选取 47 座大中型水库(淮河流域 32 座,山东半岛 15 座)分全年期、汛期和非汛期对 2004 年水
41、质状况进行评价,结果如下:全年期水质:淮河流域 32 座水库中,2 座水库水质达到类,13 座为类,属类水的 10 座,类的 2 座,类的有 4 座,劣类 1 座(田庄水库)。淮河上游区和中游区水库水质较好,18 座水库有 13 座水质达到类,3 座为类。山东半岛 15 座水库中,无类水水库,达到类水水质的 4 座,类的 11 座。汛期水质:淮河流域有 15 座水库为类,10 座为类,类 5 座,图 12 2004年 山 东 半 岛 全 年 期 水 质0.0%13.3%1.1%73.0%0.0%12.6%图 11 2004年 淮 河 流 域 全 年 期 水 质1.1% 12.8%19.5%17
42、.7%11.2%37.6% 类 类 类 类 类超 类淮河片水资源公报淮河片水资源公报淮河片水资源公报 2004第第 17 页页 类 2 座;山东半岛有 3 座水库为类,10 座水库为类,2 座为类。非汛期水质:淮河流域有 2 座水库达到类,17 座为类,类的6 座,类的 2 座,3 座为类,劣类 2 座(尖岗水库、田庄水库);山东半岛有 3 座水库为类,12 座为类。对 49 月水库营养化状况进行评价,结果是:淮河流域 32 座水库有 2 座富营养化,16 座中营养;山东半岛 15 座水库中 12 座富营养化,3 座中营养。(三)湖泊水质仅对南四湖和大明湖 2004 年水质做了评价。南四湖上级
43、湖全年期水质评价面积 600km2,类水面积 300km2,类水面积 300km2,主要超标项目为高锰酸盐指数、总磷;南四湖下级湖评价面积 606km2,类水 606km2,主要超标项目为氨氮。大明湖全年期水质评价面积 0.46km2,属类水,主要超标项目为化学需氧量、总磷。另外 49 月营养化评价结果南四湖上、下级湖和大明湖均富营养化。(四)废污水排放量根据各省统计,2004 年淮河片工业废水(不包括火电厂直流式冷却水及矿坑排水)和城镇居民生活污水排放总量为 65.75 亿 t。其中淮河流域废污水年排放量 56.15 亿 t,山东半岛 9.6 亿 t。淮河流域各省废污水年排放量情况为:湖北省
44、 0.08 亿 t,河南省 16.23 亿 t,安徽省 13.55 亿 t,江苏省 19.82 亿 t,山东省 6.47 亿 t; (五)省界水质根据淮河流域水环境监测中心2004年水质监测资料,对46处主要省界水体按均值进行水质评价。结果如下:全年期水质达到类水的断面有4个,为洺河洺河大桥、史河叶集镇、西泇河横山公路桥、东泇河苍山南桥官家桥断面;水质为类水的断面6淮河片水资源公报淮河片水资源公报淮河片水资源公报 2004第第 18 页页个,水质属类水的断面10个,水质属类的断面6个,水质为劣类的断面有20个。汛期水质达到类水的断面有3个,为史河叶集镇、西泇河横山公路桥、东泇河苍山南桥官家桥断
45、面;水质达到类水的断面9个;水质属类的断面10个,水质属类的断面3个,水质为劣类的断面21个。非汛期水质达到类水的断面5个,为洺河洺河大桥、史河陈村、史河叶集镇、西泇河横山公路桥、东泇河苍山南桥官家桥断面;达到类水断面7个;水质属类的断面8个,水质属类的断面3个,水质为劣类的断面有23个。按照类水质标准,全年期、汛期和非汛期水质达标率分别为21.7%、26.1%和26.1%。对照国务院批准的淮河流域水污染防治“十五”计划确定的水质目标,全年期、汛期和非汛期水质达标率分别为41.3%、50.0%和41.3%。淮河流域省界水体主要污染项目有氨氮、高锰酸盐指数、化学需氧量和五日生化需氧量,其中氨氮是
46、污染最严重的项目。(六)功能区水质状况按照水利部发布的水功能区管理办法要求,2004 年选取了 157个重要江河、湖库水功能区进行了监测,以反映淮河流域及山东半岛功能区供水水质状况。根据监测资料评价,2004 年淮河片 157 个重点水功能区中,类水功能区占 1.3%,类水功能区占 21.0%,类水功能区占 22.3%,类水功能区占 20.4%,类水功能区占 9.5%,劣类水功能区占 25.5%。具体情况见表 4。表 4 2004 年淮河流域及山东半岛功能区水质总体状况水 质 类 别分 区 项 目类 类 类 类 类 劣类功能区个数 2 30 29 24 15 34淮河流域 百分比(%) 1.5
47、 22.4 21.6 17.9 11.2 25.4功能区个数 3 6 8 6山东半岛百分比 0 13.0 26.1 34.8 0 26.1淮河片水资源公报淮河片水资源公报淮河片水资源公报 2004第第 19 页页 (%)功能区个数 2 33 35 32 15 40淮 河 片 百分比(%) 1.3 21.0 22.3 20.4 9.5 25.5157 个重点水功能区中,有 67 个功能区水质达标,达标率为42.7%。评价功能区河流长度 5304.3km,其中达标河长 2178.8km,达标率 41.1%;评价功能区湖库面积 5160.98 km2,达标面积 3000.1km2,达标率 58.1%
48、。在不同类型功能区中,保护区水质相对较好,达标率最高为57.1%;其次是保留区和工业用水区,达标率均超过了 50%;饮用水源区和缓冲区水质较差,达标率仅分别为 37.5%和 23.1%。在淮河流域 132 个重点水功能区中,类水功能区占 1.5%,类水功能区占 22.4%,类水功能区占 21.6%,类水功能区占 17.9%,类水功能区占 11.2%,劣类水功能区占 25.4%。(七)主要城镇实测入河排污量据对淮河流域全部 178 个县城以上城镇和 10 个重点乡镇 997 个入河排污口实测,2004 年入河废污水排放总量为 43.88 亿吨,主要污染物COD 入河排放总量 107.68 万吨,
49、氨氮入河排放总量 10.69 万吨。各省主要城镇入河排污量情况如下:河南省:68 个城镇 298 个入河排污口废污水排放量为 14.49 亿吨,COD 入河排放量 35.55 万吨,氨氮入河排放量为 3.41 万吨。安徽省:39 个城镇 243 个入河排污口废污水排放量为 8.75 亿吨,COD 入河排放量 18.61 万吨,氨氮 2.38 万吨。江苏省:39 个城镇 299 个入河排污口废污水排放量为 12.15 亿吨,COD 入河排放量 33.02 万吨,氨氮 2.68 万吨。山东省:42 个城镇 157 个入河排污口废污水排放量为 8.49 亿吨,COD 入河排放量 20.50 万吨,氨氮 2.22 万吨。2004 年淮河流域主